林尧俞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唯一号: 130630020220003965
人物姓名: 林尧俞
人物异名: 字:咨伯;号:兼宇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318.pdf
出生年: 1558年
卒年: 1626年
籍贯: 莆田县
亲属: 林应采;林焲章

传略

林尧俞(1558-1626),字咨伯,号兼宇。莆田县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久居翰林,历官南京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以居官端直,不阿阉党威势闻名于史。 潜心大业 留滞翰苑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林尧俞生于莆田荔城仕宦之家。祖父林应采,以乡荐授琼山(今属海南)、建平(今安徽郎溪县)两县县令,俱有惠政。以循良著声擢南宁(今属广西)府丞。父林焲章,以乡荐任永平(今河北卢龙县)府丞,清慎敏干,备极勤劳。在一次兵变中,以单骑定变之功,为当道所倚重,推用刑部员外郎,不久进湖广按察司佥事,以战功获朝廷赏赐,优先晋级。 林尧俞自幼聪敏好学,生性朴直,才艺为里人所瞩目。 明万历十七年(1589),林尧俞登进士第,改庶吉士,读书翰林,潜心大业。对古今治乱与政治清明时代的典章故实,苦心探究揣摩,不遗余力;对于翰林官员的荣光华贵之事,则置于次要,不屑于争名争利。凡遇入值帝王起居,教习内书堂,主考礼部会试,册封藩王等差事,无不恭慎周详。翰林院为清要之地,亲近帝王,职重恩厚,一般而言擢用较快,故为朝士所荣。林尧俞任职十年之后,方调任东宫詹事府赞善(以讽谏太子为职),留滞之久,在莆阳翰林官员中尚不多见。史未详其因,有待史家破解。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林尧俞请假探亲归莆,又相继服父、母丧,居家八年之久。万历三十五年,由吏部左侍郎杨时举荐,起补原官,转任东宫左谕德兼侍讲。明年,转南京国子祭酒。此职是当时翰林所轻视的一个职位,尧俞却曰:“吾先人尝为国子先生,视南司成(指南京国子监祭酒)如天上,宁(难道)不足(满足)耶?”自动请行。由于当时有奸佞为了谋求拜相,不惜伤害诸前辈,尧俞连章乞退,以避其祸,杜门达十四载之久[1]。 林尧俞居家期间,致力于经世之学,无片字入京请托求官,而以篡修郡志、倡新文庙为居里要务。其间,促使开通修复自莒溪直达九鲤湖的观光小道[2],方便游人观瀑,还修建涵江雁阵塔及一些庙宇。 执掌礼部 恭慎履职 明天启元年(1621),熹宗朱由校莅政,特起林尧俞为礼部侍郎,掌管国子祭酒事。尧俞坚辞未允,起程途中再次自陈所请。熹宗温旨慰勉,旋以礼部左侍郎还部,不久拜礼部尚书。 礼部是掌管国家礼仪、祭祀、贡举及部份对外关系事务的职能机构。林尧俞掌礼部,恭谨虔诚,持心清正,夙夜不懈,章程法度,灿然明备。他领衔篡修《礼部志稿》[3]一百卷,涵盖礼部及所属各司职掌,寻流溯源,叙述详瞻,贯通典故,考订旧闻,颇有可观,实为礼部工作指南与处事法则。读书系延聘松江府生员俞汝楫入局主笔。 尧俞于礼部任上,凡郊祀祭天,幸学祭孔,宫殿皇陵落成,皇族册封选婚,编篡皇朝实录,考试选举,以及宗藩、四夷册封进贡等大礼,皆酌古准今,有序举行,不违条例。每有面恩致词,神意安详,威仪娴习,为群臣所属目,赢得君心嘉许。本部章疏文檄繁多,皆亲手创撰,文质兼备。时《光宗实录》编篡完成,草拟御制序文,有“金滕无圭璧之祈,灵药寡瞑眩之效”等语,意为物无完好、药无奇效,颇为权贵所不悦。 林尧俞在礼部尚书任上,尤其注意遵从祖制,抑制权贵势力,杜塞请托行为。处事公正,忠直敢言,不以个人去留为意。 时选侍(挑选入宫的侍女)李氏拟封号,尧俞援引典章,认为宜予稍缓,俟皇八妹选婚之日另议未晚,抑制了李氏对熹宗的控制,又为用事者侧目。朝鲜国李辉幽废其主李倧,岛帅毛文龙为请封号。时朝议欲从毛文龙意见,欲借李辉以牵制东部的紧急局势。尧俞力持不可,移檄属国朝鲜,以君臣大义谴责之,待其具约成案而罢。[4] 端直不阿 智斗权阉 明天启三年(1623),明熹宗降旨选用太监,所增名额超过祖制。尧俞多次上疏力争制止,疏中援引祖制训词后,又针对宦官专政弄权之弊,指出:“愿垂履霜之戒,毋启旁落之端,便嬖惟供乎使令,继述允成[5]乎大孝。”切谏以前朝宦官专政的剧痛教训为戒,勿开皇权旁落之门,触挠魏忠贤。 先是,魏忠贤对林尧俞颇为敬慕。尧俞善于书法,忠贤修建府第时请他书匾,尧俞不应。忠贤遂矫旨命书,尧俞不得已承旨,大书“畏天堂”三字,并题曰:礼部尚书某奉旨书。忠贤拿出饼食,自称亲手制作,欲加拉笼。尧俞以南人不惯面食辞却。[6]到见尧俞上疏后,对他更是怨恨不已,多次对别人曰:“林宗伯无意纶扉(指内阁)一席地耶?何遽张拳相向。”尧俞闻之,笑谢曰:“予知祖制,不知其他。” 到了选用太监之日,魏忠贤援引故事,欲居中座。尧俞早就预先告知胥吏,腾空堂中席位,移席于两柱间,并于堂中设香案。忠贤见状,甚为恼怒,曰:“钦遣吾侪,例应中座,部院居次。奈何今日废例乎?”尧俞正色曰:“公等原由本部选进,安可一旦入选,便相跻踏?”魏忠贤傲气顿挫,竟令撤去所有席位。魏忠贤与客氏(熹宗奶母)相好,狼狈为奸,怀冲太子之诞时,机谋诡秘,几乎危及母后张氏。尧俞对熹宗身边的一二个侍从,列举古今顺逆报应事例,晓之以理,太监们才比较安分。 魏忠贤是明代宦官最为疯狂凶残的一个,自号九千岁,亲自提督厂卫(东厂与锦衣卫),残酷至极,人们避之惟恐不及,林尧俞却一再与其斗争,显其胆略与智慧。林尧俞又作《咏炭》诗,辛辣嘲讽魏忠贤及其阿附者,诗云:“正是高寒欲雪天,聊为置汝铁炉前。休嫌面目皆成黑,也道薰蒸暂有权,残灸冷浆争附热,垂帘闭户苦多烟。应知倏忽阳和候,变作寒灰火不燃。”为人所传诵,魏忠贤闻之,益恨尧俞。 帝王眷爱 坚意请归 林尧俞掌礼部,恭敬勤勉,尽心守职,不失风度,为熹宗所敬重加爱。主持庆陵工程时,相度独勤,周行霜雪中,不惮劳苦。熹宗驾幸太学时,车驾到雷园桥时拥塞,一时引导随从的大臣踉跄失次。尧俞奏对趋蹡,不失常度。郊祀祭天时,尧俞为前导,熹宗步伐甚速,回头见尧俞被护驾侍从们阻塞,不得前行,伫立以待,并告诫侍从让路。一日,尧俞恭进大祝册(大祭礼祝文的册书)[7],自中御道直抵皇极门,熹宗起身接册,览阅良久,亲自送尧俞下殿阶。 林尧俞每逢主持颁历、受玺、进呈实录,面对帝王,吐音洪亮,盘辟周旋,悉中规矩,熹宗为之肃然,往往受到褒奖。诸大礼仪完成后,尧俞的官邸里赐物相望。累加太子太保,诰赠三代,礼数优异。 明天启五年(1625),鉴于魏忠贤阉党之祸益炽,林尧俞去念迫切,坚意乞归。熹宗屡加慰留,尧俞情辞益加恳切,准予告假[8],驿传车马送归。 尧俞归莆后,于城南南溪岭建别墅,名曰南溪草堂[9]。又建留云阁,与名僧故友染翰赋诗,以为乐事。其《南溪》诗云:“才得名山便卜居,况兼云水称樵渔。自知邱壑生来相,好读神仙方外书。旧堰废塍依作沼,松萝藤蔓葺为庐。鵁鶄溪上间相傍,城市庞公迹渐疏。”其二云:“斜风细雨半春潮,濯濯新栽嫩柳条。地迥谁留莺不去,人闲兼喜鹤能调。松花饷客过寒食,卭竹寻僧度野桥。试问云芽今茁否?龟山此路不曾遥。” 友人林元霖和诗,论尧俞辞官居乡清闲自在的神情逸致。诗云:“得闲风月真成主,无恙溪山解待人。凭他兜子(无厢软轿)来往还,谁知尚书自在身。”[10] 林尧俞归莆的次年,卧病不起。其为人简俭清贞,临终遗嘱曰:“衿(衫)帽惟时,含敛不施,欲造(到)极乐之国,以登兜率之天(天界)。”遂谢世,终年六十九岁。赠少保,谥文简。 综观林尧俞仕途,可谓曲折起伏。久滞翰苑十载,居家二十余年,至明熹宗天启朝方得重用,才学得以发挥,赋性得以张扬,显示出一位恭慎守职、疾恶如仇、端直不挠的名臣风度。 尧俞一生著述颇丰,有《溪堂文集》二卷,《溪堂诗集》四卷,《玉恩堂存稿》八卷。《明诗综》称:“其诗温润典则,浏丽轻飏。见若其易,而不知其磨错之难。卑不可抑,高不可亢,浅而有章,深而不穷。”誉之为天地阴阳之气,会合冲和的“太和元音”。 明万历四十年(1612)四月,林尧俞居乡时,尝与致仕在家的礼部尚书陈经邦,应兴化知府马吉之请,共修《兴化府志》(万历甲戍志),时距康大和、林云同共修的《兴化府志》近四十年。开篇伊始,陈经邦因受命外调,遂由尧俞主修,明年书成,历时一年半,世称《万历癸丑志》。全书计五十九卷,增康大和《万历甲戍志》八纲为十纲。今国家图书馆仅存残本二册。 注 [1][4]林岵瞻《莆田县志稿》名臣传。 [2]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 [3]《四库全书》《礼部志稿》书目提要。 [5]《闽书》林尧俞传及一些传记,讹为“充成”,据林岵瞻《莆田县志稿》改。 [6][11]朱彝尊《明诗综》卷六十。 [7]《闽书》林尧俞传作“大祀册”,又有传记作“大礼册”,疑为字讹。 [8]今人传记多称致仕,非也。 [9]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一《舆地志》云:“南溪。去凤皇山三里为南溪亭,亭中有浣花坞、雪涧、小天门诸胜,林尚书尧俞建,今遗址犹存。”今人宋湖民《莆田掌故见知录》云:“去凤凰山三里为南溪,明尚书谥文简林尧俞建亭于此,中有浣花坞、雪窦、小天门诸胜。今遗址就湮,仅有一石刻,文震孟书‘南溪’二字,岿然独存耳。余尝偕慰民、平苦往拓石刻,纸初上石,辄为风裂破,如是者五次,竟空手而归。”张琴《民国莆田县志》第六卷《古迹》云:“南溪草堂。在南山后南溪岭,明尚书林尧俞别墅。清初知县俞荔重葺之,艺松种竹,顿复旧观。今已片瓦不存矣。”近有人考证南溪草堂,认为是在常太的莒溪,以上三条记载,确认其非也。莒溪之说,不仅有悖古人草堂的命名规则,更违背创建别墅的初衷,完全把林尧俞草堂的方位搞错了。 [10]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二十五。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莆阳名人传》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50人,包括高官大臣、御史、师儒、布衣儒士、状元大魁、名士等各类名人,介绍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专题

进士
职位
国子祭酒
职位
尚书
职位
侍郎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