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唯一号: 130630020220003964
人物姓名: 林润
人物异名: 字:若雨;一字:九霖;号:念堂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311.pdf
出生年: 1530年
卒年: 1569年
籍贯: 莆田县

传略

林润(1530-1569),字若雨,一字九霖,号念堂,莆田县人。明世宗嘉靖朝进士,历官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太常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府等职。以不畏权势,直言敢谏,执法严明名世,对铲除严嵩父子叛国势力,作出重大的贡献。 临川县令 南都御史 明嘉靖八年(1530),林润生于莆田荔城仕宦世家,传承清正家风,生性耿直,崇尚正义。早年赴浙江杭州游学交友,以功业共勉。嘉靖三十五年登进士第,授临川(今属江西)知县。翌年十一月,闽广流冠进逼宁化县(今属福建三明市),警报南丰(今属江西),民众惊慌逃散。适逢林润奉御史台令,到建昌府南丰县[1]查问案情,绅士恳留林润共守。林润组织城中壮丁,分门防守。流冠围城七昼夜,知城不可攻破,于是遁去。南丰父老念林润之功,人名宦祠奉祀。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林润秩满,以治行召为南京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时内阁首辅严嵩为相已十多年,结党营私,排除异已,贪贿滥权,一直为朝臣所论劾。其子严世藩时任工部侍郎。垂老之年的严嵩视世藩为得力助手,诸司以事请裁,必曰:“与小儿议之”,甚至以别号尊称之。世藩由此自恣一时,自视为人才。 严世藩闻知林润南台之命,特置办酒席宴请林润和几位南御史。席间,诸御史见世藩之威势,不敢吐一语,唯独林润谈辩风生,若无世藩在座。世藩几次以目光威慑林润,心感不快。席罢,对门客曰:“吾见林御史相貌,似好持谔谔(直言不违)者。吾片刻以目光威逼之,彼必以我为忌之也。”次晨,又遣门客对林润曰:“严侍郎告诫君[3],勿指责论弹当世之事。” 疏黜贪臣 再论藩王 林润到任后,首先举发国子祭酒沈坤恃势杀人与谋私案。沈坤为通州(今属北京)人,家居时放纵负气,借聚众防倭,擅以军法杀其乡人。又放任爱妾之父把持盐利,收受商人贿金。造墓葬父时,为求开阔宽敞,将旁地别家坟墓一一铲除,无法无天,民愤很大,而无人敢言。林润不畏权势,揭发沈坤恶行,致其坐罪下狱。 时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是首辅严嵩最为宠幸的党羽。他作为御史台副长官,坐署院部,例无外遣。嘉靖三十九年(1560)六月,朝廷特敕其总理淮、浙、皖等处盐赋,尽握天下之利。名为筹备边储,实则背公为私,所过属县,横征暴敛,搜括民财,从中攫利,监司郡邑吏膝行匍伏。两淮为盐商聚集之地,懋卿公开向转运使索取银十万两应用,转运司遂令商人黄球等照引科派。故所查理盐课,并无为国库增加多少收入,而是把巨额攫入私囊之中。 平民李守谦状告王鏊等人侵匿寄顿财物,懋卿将王鏊等亲自提审定罪,王鏊等害怕坐罪,送礼银三千两贿赂懋卿。在扬州,懋卿明知巡抚刘景韶为官贪残过甚,懋卿故意向府官放言,将参劾其罪,借以要挟。景韶闻风,馈赠礼银万余两。又往凤阳拜谒皇陵,耗费无度。驻扎扬州时,恃势欺凌有司,暴虐百姓。才三个月,杖死平民二十余人。盐场官姚佩因送账册稽查稍迟,厨役蔡经置办酒席欠完整,二人皆因小事被杖三十而身亡。 扬州历来为江南重地。因近年兵费浩重,去岁水灾,抚臣剥削,以致富家荡产,贫户流窜,盐商相挈逃离。鄢懋卿查核严酷,又加无名摊派,民不堪其苦,盐民几欲聚乱。鄢懋卿生性奢侈,以至用彩锦披盖厕床,用白金装饰溺器。 林润访查鄢懋卿上述所作所为,上疏论劾五罪。曰:“黩货(贪污纳贿)无厌,背公营私,为罪一也;暴露赃私,玷辱风纪,为罪二也;奢侈纵肆,反道悖礼,为罪三也;恶毒残酷,不恤怨言,为罪四也;动摇邦本,斲(挫)伤元气,为罪五也。懋卿之罪,朝野共知,远近侧目。伏乞敕下部院,再加体访。如果臣言不谬,将鄢懋卿速赐罢黜,庶民怨消而士论快矣。”(《黜贪滥抚臣以消民怨疏》)[4]疏上,严嵩力加庇护,未对鄢懋卿问罪。 伊王典楧为人荒淫贪暴,构陷官吏,侮辱过往朝臣。为扩宽王宫,夺取民舍,逼死邻舍郎中陈大壮。又关闭河南府城,大选民间女子七百余,留其中佳丽九十人,其余令纳金赎回。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御史多次参劾而不改。林润再次举发纠察之。典楧多次上奏辩解,诋毁林润挟私报复。六部御史言官,交章论列典楧违抗朝命、胁迫言官之罪,因严世藩收受典楧贿赂,仅下诏责备而已。 林润从典楧的荒淫霸道,看到整个宗室制度的弊病,及其对国家大局的严重危害,上疏改革藩王供养制度。指出: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可大虑者,莫过于宗藩禄廪。天下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二省之粮不足供禄米之半。提请摸请收支情况,朝议对策,改定制度,应对入不敷出的危局。世宗令礼部集议,采纳了林润意见,并制定宗藩条例,裁减王府的岁禄,缓解岁供压力,从而减轻百姓的负担。 参劾大逆 斩首西市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疏劾严嵩父子贪纵不法罪行,世宗勒令严嵩致仕。严世藩又因以银八百两贿改狱词,嫁祸他人,被举发而坐罪,谪戍雷州(今广东海康);其党罗龙文戍浔州(今广西桂平)。世藩不赴雷州戍所,走至南雄(今属广东)便折回江西居家;罗龙文到浔州后,不久亦潜回徽州,卜居深山,据山为险,平日穿着蟒衣,乘坐高车,自比于王侯大夫。又招集恶少,出入无常,成为江洋盗贼行劫的窝主。严世藩不思改悔,变本加厉,横暴乡里,夺人财产,放纵淫乐,败坏风俗。又以造屋为名,聚众四千余人。罗龙文多次往来江西,与世藩交结,神出鬼没,纠集党羽,夜聚晓散,行踪莫测,机谋诡秘。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5],林润到江西巡察江防。袁州府推官郭谏臣,向他举发严世藩、罗龙文的诸多恶行。林润对二人负险不轨之举尤为警觉,遂上疏揭发严、罗二犯蔑视国法,不赴戍伍,横暴乡里,据险聚众,机谋诡秘的不臣之志、不轨之行。指出:“此二犯横恶夙著于平时,狂凶更彰于谪后。以世藩之逆,而济以龙文之险,以小人之无忌惮,更怀怨望之心,交结往来,神出鬼没,而莫知其状;招集党与,夜聚晓散,而莫测其踪。臣恐失今不诛,恐后难图;乱机所伏,关系匪轻。”[6]乞请将严、罗二犯解京究问,明正典刑。 明世宗闻疏震怒,诏林润将二犯逮捕送至京师。林润驰赴九江,所经府县,人民闻风聚观,欢呼鼓舞,举手加额祝曰:“天子为民除害造福!”严世藩儿子严绍庭为锦衣卫官员,闻命后急遣家奴飞报世藩,促使二人速赴戍所。世藩始乘快骑赴赴雷州戍所,才到两天[7],便被带上镣铐起解,罗龙文亦在梧州被官府收捕。林润再次论劾严世藩里居时,僣逼无上,招致无赖亡命,横集江上,疑有非常,乞斩于市。[8] 严世藩在狱中,犹自恃有助力,狂言:“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欲削改狱词,避免“聚众通倭”之罪。大臣徐阶洞悉奸计,当机立断,疏言已勘实其交通倭,潜谋叛逆,具有显证,请亟正典刑。世宗从之,命斩于市。二人闻之,相抱而哭,以至写遗书不能成一字。都人大快,相约请至西市口观看行刑。[9] 林润疏劾严世藩“以一人之身,而总群奸之恶”的罪行时,特论列严嵩纵子之罪,曰:“严嵩不顾子未赴伍,朦胧(糊涂)请移近卫。既奉旨,居然藏匿,以国法为不足恤。世藩稔恶有司,受词数千,尽送父字,嵩阅其词而处分之,尚可诿于不知乎(还能推托自己不知吗)?既知之,又纵之,又曲庇之,此臣谓嵩不能无罪也。”[10]乞予严加切责,以为人臣欺君之戒。严嵩终被抄家,上报金三万二千余两,银二百余万两,另有珠玉宝玩数千件。但抄收上交的家产,不及十分之三。[11] 严嵩居相二十余年,贪贯满盈。御史相继论劾其恶,多被斥逐甚至陷害致死。以罪斩首严世藩,对于严嵩罪恶势力的垮台,无疑是致命一击。《明史》林润传论曰:“世藩之诛,发于邹应龙,成于林润。”认为严藩被斩首,既是自己“恶积灭身”的必然结果,亦是邹应龙、林润居官忠直敢言,弹击适会其时所促成。 情系桑梓 连疏救时 林润在南京御史任上时,倭寇猖獗,多次侵犯家乡兴化。林润不胜其忧,作诗曰:“岁荒连虏骑,故国忽传音。万里悲犹切,孤城恐不禁。黄尘迷海峡,白骨乱丘陵。极目南天远,临风泪满襟。”(《闻闽中兵荒》)[12]林润急上《客兵屡肆暴,恳乞亟亟处以图疏》,乞请朝廷发兵剿灭。[1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攻陷莆田,屠杀军民万余人,学宫亦被焚毁,成为莆田历史上一次大浩劫。翌年正月,朝廷命谭纶巡抚福建,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率戚家军赴莆剿倭,于四月平息了倭患。 事后,林润又上《请恤三府疏》[14],特请朝廷蠲免租赋三年,以安民恢复生息。这年秋天,疏稿传到莆阳,士民欢悦。邑人史家柯维骐读疏,喜而赋诗赞曰:“力振此邦人,一疏陈曲折。宽适兼简兵,当宁莫剀切。 人谓今司徒,如古稷与卨。”[15]林润此疏,今虽不得见,但从柯诗可知他主张宽政简兵,重在安抚。郡人比之于远古商、周始祖稷与卨,颂其救莆的大功大德。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莆田东角遮浪海堤毁坏,海水涌到了城下,林润向朝廷疏请帑金三千缗资助修堤。[16]明年,又奏请朝廷拨银重建被倭寇焚毁的兴化府学,得银三万两,建学舍四十间,会文楼一座。[17]尽现其关爱桑梓的深情厚意,对莆人可谓功德无量。 英年谢世 功德永存 明世宗知道林润在御史任上的突出表现,不久擢南京通政司参议[18],历太常寺少卿。明隆庆元年(1567),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开府姑苏(今江苏苏州)。初到官,江南高官曰:“大夫也!死祭酒(沈坤),削藩王(典楧),戍都御史(鄢懋卿),馁故相(严嵩),磔一侍郎(严世藩)与中书舍人者也。”[19]称赞他是敢于论劾权奸,无往不胜的大丈夫。属吏们慑其威名,无不敬畏震僳。林润到任后,则如同一位宽厚的长者。初到姑苏,首先延见父老,问民疾苦,向朝廷密奏十余条关及世道公理与生民利害之事,恳切而忧伤。[20]《明史》称,林润任上“持宽平,多惠政,吏民皆悦服”。 林润在缉捕严世藩时,往来江上,积劳成疾,到姑苏后,举病勉强视事。不久,病重不起,卒于官。年仅四十岁。 林润灵柩护送归莆,自莆田县界江口桥起,四十里路程,士民设位祭灵,凡三日始抵荔城。士大夫素车白马争迎于郊外。郡民持幅酹酒,痛哭拥观,以至不得行。府学诸生因林润奏请重建学宫的功德最大,恳请祀于学宫奉祭。邑人又在荔城建林公祠志其功德。 林润著有《愿治疏稿》六卷,苏州太守蔡国熙汇辑刊刻于吴中。《林中丞集》三册存世。 注 [1]《江西通志》卷六十二引用《建昌府志》。按,徐观澜《林润传》(《国朝献征录》卷六十二)曰:“(林润)尝以勾摄之永丰,适盗赋猝起,城几殆。润为画城守便宜,贼却,永丰人之刻石纪功,且尸祝之。”《明史》林润传曰:“授临川知县,以事之南丰,寇猝至,为画计却之。”从《江西通志》、《明史》传。 [2]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九。 [3]《宋史》林润传原文为:“严侍郎谢君⋯⋯”今人传记多释“谢”字为感谢,欠妥,当释为“告”即“告诉”之意,结合文意,释为劝告、告诫更为妥切。 [4]《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涂庆澜《莆阳文辑》作《劾劾鄢懋卿疏》。按,《明史》林润传《考证》曰:“《喜隆奏议》载润所劾懋卿五罪,一为索要属吏馈遗;二为滥受民讼,勒富人贿;三为置酒高会,日费千金;四为虐杀不辜,怨咨载路;五为苛敛淮商,几至激变。” [5]按,《明史》等史志多作嘉靖四十三年。此据《明史》卷三百八《严嵩传》。 [6]林润《劾严世藩、罗龙文疏》(涂庆澜《莆阳文辑》卷一)。 [7]据《国朝献征录》徐观澜《林润传》,《福建通志》本传。《宋史》称,世藩子亟报世藩诣成所方二日,林润已驰至,世藩猝不及赴戍所被械行。 [8][20]徐观澜《副都御史林润传》(《国朝献征录》卷六十二)。 [9][10]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四,《严嵩用事》。 [11]白寿彝《中国通史》卷九,严嵩传。 [12][13][14]转引自林文修《林为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15]柯维骐《壬戍秋读林侍御润安闽疏,喜而纪之》(《莆风清籁集》卷十八)。 [16]程拱辰《修东角遮浪石堤记》(陈池养《莆阳水利志》卷七)。 [17]新编《莆田县志》第二十九篇。 [18]通政司是明代始设的重要行政部门,掌内外章奏、封驳和臣民 密封申诉文件,长官为通政使,佐官称参议或副使。今有传记称林润“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御史”,混淆了两种官职。 [19]何乔远《闽书》卷一百九,《林润传》。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莆阳名人传》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50人,包括高官大臣、御史、师儒、布衣儒士、状元大魁、名士等各类名人,介绍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