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唯一号: 130630020220003961
人物姓名: 黄巩
人物异名: 字:伯固;号:后峰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292.pdf
出生年: 1480年
卒年: 1522年
籍贯: 兴化府莆田县涵江

传略

黄巩(1480-1522),字伯固,号后峰,兴化府莆田县涵江人。生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家贫力学,弘治十八年(1505)登进士第,官至大理寺少卿,以直言疏谏明武宗南巡而闻名于史。 吏才练达 精于法理 黄巩登第后,初除德安府观察推官,居官廉慎勤快。大小狱案亲自审理,不假吏手,往往片时立决,故郡人号为“黄片时”、“黄一刻”,皆愿由他办案。因其执法严明,豪猾不敢侵犯,为民所敬重。朝臣受命前来赈灾,知黄巩贤能,将德安一郡赈恤急务尽委于他,黄巩日夜兼程,尽心奉职。 黄巩职余为郡士讲学,因文才口才兼具而有声名,从学者达百人。不久,黄巩摄孝感(今属湖北)知县。任上,以教化为先务,兴修学宫,严立科条,于政睱亲临学宫为诸生讲授,并应郡守之请为郡士开讲,以理学诲人。听者益众,名声大起。 由于黄巩吏才练达,执政有声,尤精于法理,部使者交口荐用,经考核政绩,升刑部主事。黄巩清勤供职,高官慕其才名,皆遣子弟从学。尚书何鉴令黄巩掌管一部奏牍。不久何鉴转任兵部,特奏调黄巩为兵部主事,倚任尤专。明正德九年(1514),黄巩升员外郎。充任会试同考官,所录取三十余人,后皆为名士。太宰杨一清见黄巩所批试卷,赞曰:“考官得人矣!”[1]不久,任车驾郎中,经理马政,后改职方司郎中,因母丧归莆。 黄巩守制家居三年,不出户庭,为居乡前辈郑岳、方良永、陈茂烈、周瑛所推重,并与林俊结为忘年友。 明正德十三年(1518),黄巩服除,将赴部任职。时明武宗北巡,扰民伤财,人心危疑。有人好心劝阻黄巩北行。黄巩于书屋题辞曰:“茅屋石田,为生太拙;鸱夷马革,自许何愚?”忠愤自激,立志马革裹尸,为国殉职,毅然北上。补职方司武选郎中。 抗言直节 死谏南巡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逸乐至上、荒嬉无度的昏君。在享尽宫中淫乐后,又出宫游幸,所至费财动众,骚扰郡县,搜掠妇女,致使民间夫妇不能相保,民怨沸腾。 明正德十四年(1519)三月,武宗巡游太原、榆林等地后,又在宠臣江彬的纵恿下,下诏准备南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时外有蒙古俺答汗侵边,内有宁王朱宸濠蓄意谋反,国势危急。诏下之日,朝廷一时哗然。翰林修撰舒芬,率领翰苑同僚,疏谏罢止南巡。上疏时,兵部尚书陆宪迎接,诫曰:“皇上闻有人进谏辄怒,欲自尽。诸君且休,勿归过皇上,自己沽名正直。”舒芬不应而出,对博士陈九川曰:“匹夫不可夺志,君辈可以就此罢手吗?”明日,遂与六位同僚联名上疏。[2]武宗大怒,命跪午门五日谢罪,期满再打三十板。 黄巩犹感舒芬之疏言未尽意,毅然独自上疏谏六事,曰:一崇正学;二通言路;三正名号;四戒游幸;五去小人;六建储贰。[3] 黄巩极言指斥武宗之过,及巡游之严重后果,曰:“陛下临御以来,祖宗之纲纪法度,一坏再坏,荡然无余。天下知有权臣,不知有天子,乱本已成,祸变将起。陛下盘游无度,所至费财动众,郡县骚然,至使民间夫妇不相保。陛下为民父母,何忍使至此极也!近复有南巡之命,南方之民,争先挈妻子避去,流离奔踣,怨讟烦兴。今江、淮大饥,父子兄弟相食。天时人事如此,陛下又重蹙之,几何不流为盗贼也。奸雄窥伺,待时而发,变生在内,则欲归无路;变生在外,则望救无及。陛下斯时,悔之晚矣!彼居位大臣,用事中官,亲昵群小,夫岂有毫发爱陛下之心哉?皆欲陛下远出,而后得以擅权自恣,乘机为利也。其不然,则亦袖手旁观,如秦、越人不相休戚也。陛下宜翻然悔悟,下哀痛罪己之诏,罢南巡,撤宣府离宫,示不复出。发内帑以振江、淮,散边军以归卒伍。雪已往之谬举,收既失之人心。如是,则尚可为也。” 黄巩深知,武宗此次南巡乃江彬所诱。时江彬正受武宗所宠幸,擅权决政,生杀出其一人口,故满朝无人敢触犯之。黄巩置生死于不顾,痛斥江彬之罪,曰:“自古未有小人用事,不亡国丧身者也。今之小人,簸弄威权,凶狠傲诞,无人臣礼。臣但见其有可诛之罪,不闻其有可赏之功。今乃赐以国姓,封以伯爵,托以心腹,付以京营重寄,使其外持兵柄,内蓄逆谋,以成骑虎之势,此必乱之道也。天下切齿怒骂,皆欲食(江)彬之肉。陛下亦何惜一(江)彬,不以谢天下哉!” 黄巩自入官以来,日见奸雄势盛,即忿愤胸臆,早夜不宁。尝曰:“此辈何术,能弄熒惑如此其甚邪?”又曰:“吾不扫除此辈,甘与共立于朝,非夫也。”可知其至诚恻怛,积蓄已久,故言直气劲。同僚武选员外郎陆震,尝疏谏武宗北巡,又草疏将谏南巡。见黄巩之疏,嘉叹不已,遂毁己稿,附名同入。 黄巩自知必死,作三书遗知心朋友,并布肇二弟,嘱其后事,收拾遗文,安然待罪。作《待罪有作》诗,云:“图报渐无术,因人漫有言;半生今许国,万死敢祈恩?海外诸儿远,天涯一弟存。问心应不负,俯仰任乾坤。”陆震和韵云:“骥尾思千里,葵心托万言;一身曾许国,九死敢忘恩?梅福冠犹在,朱云槛不存;空庭对明月,古道照乾坤。”[4]抒发丹心许国、万死不屈之志,坚信乾坤古道,天地正气。时部寺司属朝士,纷纷响应,伏阙进谏者达二百余人。武宗怒甚,以黄巩、陆震等倡首,下诏狱严治,戴枷锁项,械铐手足,廷跪五日。正跪时,众曰:“天子将要出来。”黄巩对陆震曰:“天子出,吾牵裾死之!”坚志死谏到底。 黄巩被罚跪五日后,送回镇抚司审讯。他作诗记曰:“自托匡时略,翻成出位言。仓皇传后命,旷荡复新恩。社稷诸公在,形骸一息存。不禁双泪下,落落洒乾坤。”(《罚跪毕日,还镇抚司问,次前韵》)吐露怀忠受屈的愤懑心情。莆籍工部员外郎林大辂上疏谏救,曰:“是数臣虽死,而使宗社获安,天下受福。忠谠之心,真足以报祖宗于地下矣。臣等复何敢爱一身之命,而不与之同死哉!伏愿陛下,垂宽容之听,广忠直之路,将黄巩等所奏俯加详察,哀其恳恳之诚,特赐宽宥,毋使后世有杀谏臣之名,则幸甚幸甚。”[5]大辂被降三秩,罚跪五日,杖五十。诸臣上铐戴枷,晨出暮入,累累若重囚,道途观者无不泣下,士民共愤,向监刑者争掷土砾,诟骂朝廷无道。 黄巩与陆震跪满五日后,又被拘留狱中一个多月,三次审讯,棒打百余杖。两人犹于狱中讲论《易经》九卦,明忧患之道。江彬必欲其死,竟然断绝其饮食。陆震不堪严刑摧残,死于出狱之时。黄巩身体最为瘦弱,奄奄一息,人都以为必死,他濒死而复苏。 黄巩上疏前,其弟尝有劝止,遗诗曰:“不用汝谋方至此,须知我道固当然。”表示万死不回之志。 黄巩被革职为民,动身归莆。江彬犹不甘心,派人于途中行刺。治洪主事闻讯,急将黄巩隐藏。黄巩变服由小道至济宁(今属山东),寻舟南下。归舟上,咏诗《偶成》,曰:“三十幼名四十归,山林已自落尘机。罪当万里投荒服,恩许终身作布衣。雨宿风餐归路棘,东封西祝谏书希。为舟不道江湖远,回首燕云是帝畿。”[6]身陷大难,仍未改报国素志。 明武宗对群臣的抗言死谏,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实施镇压,方得以平息。但其邪心亦不能不受到一次强烈的触动,最后不得不罢止南巡。《明史·黄巩传》论曰:“诸曹尚书郎,或冗散卑末,非司风宪、当言路,以谏诤为尽职也。抗言极论,窜谪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籍,而赴蹈恐后。其抵触权幸,指斥乘舆,皆切于(国家)安危之至计。”显示士大夫精英体国恤民、憎恨奸邪的正义精神,黄巩的品格与声名亦由此誉满天下。史称“两都盛传黄巩疏稿,几于纸贵,盖无不叹其剀切者”。[7]意即疏论切实,击中要害。时至十多年后,崇祯朝兴化知府曹惟才(浙江绍兴人),拜读其疏,认为“有擎天回日之功,至今读之,而字字血诚,脉脉丹赤,诚万世药石之准”。[8] 美玉精金 贞臣志士 黄巩回莆后,杜门养病、著述。因家素贫,以至客到贷米邻家,自家亦常至日中,仍无米举炊。对此,黄巩泰然处之,不以为意,丝毫不烦劳官府。 明嘉靖元年(1522),以黄巩处法明恕公平,召为大理寺丞。黄巩疏请世宗,稽古正学,敬天勤民,取则尧舜,保全君子,辨别小人。[9] 这年秋九月,值世宗圣旦(生日),南京九卿依例须一人持表入贺。因大理寺卿缺员,黄巩作为大理寺丞必须来贺。不意行前忽病,为不误时,病稍愈便勉强上路。到京后,缙绅们仰慕其声名,延接无虚日,致病复发。在朝的故友林俊、郑岳等人为其延医视药,终无回天之力,卒于南京永光寺,年仅四十三。出殡时,“士大夫群在吊者皆失声,武流禁旅、下及舆皂、市贾者流,皆曰:‘黄忠臣亡,黄忠臣亡!’”[1。]自公卿而下,无不伤悼。其平生知友、门生,争相割厚俸资助丧事,林俊、郑岳操办丧事,事后又将所有三百金,用于归丧后买田立嗣费用(黄巩无子)。 给事中刘世扬、御史黄国用,上疏论黄巩忠节,请加恤典。其后行人(掌传旨、册封事务)张岳亦上疏论其直节,曰:“臣知(黄)巩最深,趋向互交,学行甚正,有定心养性之功,故气节刚劲而不激;有格物穷理之学,故议论持正而不诡;加以清修之苦,才具之优,使天假年,效忠未量。伏望博采公论,量赠一官,或祭一坛;令有司造坟安葬,士气风俗必有所补。”诏赠黄巩南京大理寺少卿并与祭。明熹宗天启初,追谥忠裕。明末,福建巡按聂豹奏请将黄霞立诚书院改为崇忠祠(即后峰祠),春秋二祭。 黄巩一生,仕途仅十五六年,忧国忧民、冒死直谏,英年辞世。同朝莆臣都御史林大辂,称其为贞臣、仁人、忠士;给事中郑一鹏誉为其“一代伟人”;林俊赞其“邃德壮猷,式有文武。首拔忠贤,清我王路”,比之为“美玉精金”。黄巩尝言:“人生仕宦至公卿,大都不过三四十年,惟立身行道,为千载不朽。世之人往往以彼易此,何邪!”[11]黄巩不惜一死,谏罢南巡,正是其立身行道的典型表现。 黄巩沉敏好学,博闻强记。虽疾病支离,仍手不释卷。其诗文清粹和婉,自成一家。著有《后峰集》,及《读书录》、《山居笔记》(未成书)。《后峰集》由嗣子刻于嘉靖二十二年(1534),后焚毁于倭乱。崇祯间,巡按曾樱购京本《黄忠裕公文集》,命兴化知府曹惟才重刻,得以行世。 注 [1]本节据郑岳《莆阳文献》、新编《涵江区志》,及黄祖绪《壶山门弟》黄巩传综合。 [2]《明史》卷一七九,舒芬传。 [3]黄巩《陈言图治疏》(郑岳《莆阳文献》卷十三)。 [4][10]林俊《大理寺少卿黄后峰墓碑》(《见素续集》卷十)。 [5]林大辂《待罪上言疏》(《莆阳文献》卷十三)。 [6]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十五。 [7]《今献备遗》卷三六,黄巩传。 [8]引自新版《黄忠裕公文集》。 [9]《明史》卷一八九,黄巩传。 [11]郑岳《莆阳文献》卷七四,黄巩传。

知识出处

莆阳名人传

《莆阳名人传》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50人,包括高官大臣、御史、师儒、布衣儒士、状元大魁、名士等各类名人,介绍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专题

进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