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采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576
人物姓名: 江采蘋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7/001
起始页: 0015.pdf
出生年: 723
亲属: 江湄;江渚;吴济民

传略

这是诗人李光岱咏梅妃诗。梅妃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她的德行情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颂扬。梅妃姓江名采蘋,唐玄宗皇帝的妃子,莆田江东人,人称江东妃。 唐开元十一年(723),采蘋姑娘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曾祖江湄,字尔峦,官刺史;祖父江渚,在太常寺任职,与太乐署置令田乐章和太医署医监吴济民为世交,常有诗词唱和,共同兴趣,三人结为金兰之好,太医署医监吴济民还把心爱的女儿嫁给江渚的公子江仲逊。据《江氏族谱》载,江氏第十一代,江仲逊,字惟恭,封镇国将军,子采芹,女采蘋,当女儿出世时,其父江渚做了个五色斑斓的梦,梦见喜鹊环飞,小孩盈门,认为此女非同一般,会有吉星高照。果然后采蘋封为妃,其父江仲逊封为镇国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其祖江渚追封正议大夫(正四品),兄采芹,册封国舅,官御史台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忠于帝室,赐食庙祭”。后诗载:“鹊躁今朝树,灯开昨夜花,果然音信至,及第在东华。” 话说采蘋姑娘,正当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令她爱梅如狂,对梅花那种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情有独钟,似乎要将自己的灵魂都融入梅里。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遍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己的房前屋后,隆冬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头,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幼小的采蘋姑娘徜徉在花丛中时而凝视,时而闭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里,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熏陶下渐渐长大的采蘋姑娘,品性中也深深地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显现高雅娴静,形成坚贞不屈,刚中有柔,柔中有美,美中有善的性格,配上她渐渐出落的秀丽容貌和苗条颀长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蜡梅。 江家把采蘋姑娘奉为掌上明珠,自幼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其父也常常教导她要有远大志向。采蘋姑娘果然不负众望,加上天资聪明,一经指点,便可融会贯通,五岁能读书,七岁会作文,九岁可诵解《诗经》,读后,她对父亲说:“女儿虽然是个女子,希望以这些诗篇作为我的志向。”乐得江仲逊连连夸奖,并以《诗经》中的《二南》章名“采蘋”定为女儿的名字。《诗经·采蘋》篇是写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江女取名采蘋,就是希望她将来修身齐家,成为循守法度的大夫之妻。 采蘋姑娘不仅能诗擅赋,又极尽歌舞。十四岁喜吟诗词,曾作《箫兰》《梨园》《梅花》《凤笛》《剪刀》等七赋,远近传播,名声大振。加上从小受到祖父江渚、年伯田乐章和吴济民等的艺术熏陶,处处显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曾吹白玉笛,清新沁人,仿佛天籁之音;兼习诗词音乐舞蹈等,使她体态更加窈窕,像出水芙蓉,肩不宽鹿脊,眉不染自清,唇不点自绛,眸如两汪秋水,腮如丹桂含苞,满面天真稚气,一身窈窕婀娜,真像九天仙女下凡,人间精灵集聚。

知识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走进梅妃故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走进梅妃故里》一书分为江东名片、乡土文史、艺文选萃、名贤惠珍和附录(浦口馨香)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表现梅妃故里那些真人真事,以古鉴今,弘扬时代精神,并为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弥足珍贵,该书为“莆田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