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必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460
人物姓名: 廖必琦
人物异名: 字:师韩、司翰;号:愧荆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6/001
起始页: 0381.pdf
时代:
籍贯: 莆阳维新里南梧塘

传略

廖必琦,字师韩、司翰,号愧荆,生卒年不详,莆阳维新里南梧塘人,后徙居龙泉村(今沟口龙前村)。《广韵》、《姓氏考略》、《万姓统谱》、《风俗通》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诸书载:颛顼帝之后裔叔安,夏时封于飂(又作廖)国,故称飂叔安,是为河南唐河县南八十里廖姓,其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廖姓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可见当时河南廖姓之荣。一说廖氏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这支廖姓,望出“巨鹿”。秦汉之时,始迁往周边地区,到了“永嘉之乱”始,北方廖姓才大举南迁。 闽将乐黄潭《廖氏族谱》载:“廖氏世系之亲,初出自河南,迁居陕西长安祖廖权。权公生于东汉顺帝年间(126—144),为武陵尉,因子廖立入仕蜀国,避入吴地,而后将乐,始焉。继而二十有一世之孙廖前任真州通判,理政清廉,升南剑州刺史。”《兴廖氏族谱》载:“其先祖世居汝南,晋魏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播迁于江南各地。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乱,迁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地区。”龙岩进贝村廖姓家庙知本堂楹联云:“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名垣督抚,代显伟人。”廖氏在中国大陆各个姓氏中位列第六十二位,在台湾居第二十一大姓,在莆田市排序第六十四位,廖氏占中国总人口中之四百一十万多人。 《莆阳比事》卷一“乌石官职”条载:“仙游县角廖,著作钧之族。”廖钧,仙游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擢宋庠榜进士,官著作郎,守开封府户曹,为莆阳廖氏首登科第者。钧博学通经,文辞奇伟,人称名儒。其族联云:“仙水家声大,汝南世泽长。”民国《莆田县志》第七卷载:“宋嘉定间(1208—1224),有廖闳以进士官秀州太守。宝庆间(1225—1227),偕仲子安来莆,卜居维新里。子孙散居南梧塘澄坂、新安、塔林、锦墩、东埔、邹曾徐诸处。”(按:维新里在县城南 七里,村十有一:戴桥、塘东、龟塘、横沟、前黄、郑坂、管墩、木兰陂、上横山、下横山、后廖。“后廖”其地以廖姓得名。) 必琦祖父尧亮,居家孝友,虚怀乐善,励行济贫,有信义,隐居不仕。尧亮传子孚吉,事嗣父以孝闻,与人交,必诚必信。家中落,勇于为义。邻家窃其墙石,孚吉适撞见之,掩门以避,其人旋自愧悔。孚吉家居,则辄闭一室,以诗文自娱,久之,明理笃学,深得圣贤之旨。其节俭恬淡,雅好山水,不乐仕进。孚吉传子必琦,少承庭训,厉志勤学,娴于文词。其自奉俭约,耿介尚气节,与人交尽诚,遇危难,急济。廖氏先祖一门忠贞炳蔚,自宋迄明,科名爵禄,蝉联弗替。故其后世子孙尤能韬晦潜隐,历百年而后兴,天之所以祚忠孝者如此,其远且大也。 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必琦应福建乡试,以府学中式。雍正二年(1724)甲辰,莆阳举子俞荔(字硕卿)、必琦赴京应省试,是科会试题为:“四书义: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菽栗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十月初二日,世宗胤禛策试天下贡士于太和殿前,直隶安州(今河北新安)人陈德华高中甲科第一人(状元),俞荔、必琦同擢陈德华榜进士,俞荔为第二甲六十八名,官广东长宁知县。必琦为第三甲七十九名,授吏部主事。 座落于维新里横山山麓龙泉(龙前)村之龙泉禅寺,肇建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背山面水,历代僧众甚多,香火道场旺盛,寺中往往成为莆阳诸多学子隐居读书圣地。如明天顺元年(1457),邑人刑部尚书彭韶,早年在中进士后回乡省亲,就到龙泉寺进香,祈求佛祖庇佑其双亲福寿康宁。彭尚书亲眼看到龙喉涌泉,叹为观止,谓本寺为佛家圣地。 雍正二年(1724),必琦登进士第后荣归故里,因其母太夫人崇信佛教,夜梦龙泉寺伽蓝显灵,要求廖母促儿必琦复建龙泉禅寺。以孝顺著称之廖主事遂依慈母之命,抱善乐施,捐俸聘请横山村太学生陈光宝董其事。按旧址进行重建,起盖殿宇,修复山门,廊庑亦略完合,观之者莫不啧啧称叹,喜此寺之再建,重主僧之得人。原来龙泉寺落成,必琦请来了比丘尼理远师太入主龙泉禅寺修行。民间盛传比丘尼常年饮用龙泉圣水后,竟然返老还童,越发年轻,清秀俊俏。故莆阳俗谚云:“龙泉寺尼姑年年十八岁”。后来廖御史为了让生母近寺清修供佛,并把自家的御史府第建在离龙泉寺仅百米处的龙泉村。以其地多植古荔,必琦自号“荔庄”。 康熙后期,官吏贪污,吏治腐败,因为钱粮短缺,国库空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世宗决心惩治政敌,巩固皇权,改革积弊,禁止朋党。并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对王朝制度做了些改革,一是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二是创设军机处,故处理各类事情能洞察秋毫,一言中的,加强了行政效率。世宗常云:“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且对公忠任事之臣加以重用,必琦以陪奏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充武英殿纂修官。祖父尧亮以孙必琦貤赠翰林院庶吉士,孚吉以子必琦加赠翰林院庶吉士,晋赠翰林院检讨。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世宗在圆明园偶感不适,二十三日子时驾崩。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1736),庙号清高宗。乾隆帝驭臣有术,威柄独操,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笼络的政策,一是编书,开“三通馆”纂修大型的典志书《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二是开“四库全书馆”,历时十五年,编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乾隆帝在下令编撰这套丛书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化典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和销毁,被乾隆批准销毁的书籍竟有三千余种,达六万七千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全书相埒(等同)。必琦以武英殿纂修官参与其事,从中积累了纂修典志的宝贵经验。必琦旋以翰林院检讨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多所建白。其撰《初秋送侄南崖旋里》诗云:“徙倚蓬山怅所依,思深却不为鲈肥。秋风一夜樽前话,潞水片航天际归。望阙心悬红日近,还乡眼注白云飞。螭头载笔闻虚左,莫恋乌私戏彩衣。” 必琦学博行高,志节卓然,有顽廉懦立之操,不肯以巴结权贵济其私,有司恶其直。乾隆七年(1742),必琦以得罪权贵,乞假归莆阳龙泉村,不复出。平居如春风袭人,磊落不羁,日与乡贤游,以诗酒自娱。其撰《山庄写怀》诗云:“十八年前此结茅,老来自讬一枝巢。寒流滴滴泉穿溜,嫩叶离离筍放梢。适趣园林余故业,忘形樵牧得新交。濡毫和墨将诗写,却爱床头古砚凹。”其撰《幽居遣兴》诗云:“幽居环抱四山青,一带烟萝挂翠屏。适趣自分黄犊草,忘机坐爱白鸥汀。寻春苔径休嫌滑,到晚柴门未上扃。欲探仙芝何处是,隔篱攜镵唤园丁。”“生意长留窗草青,遥山掩映白云屏。几翻宿雨添新涨,一片残霞映晚汀。可是琴樽成老伴,不教猿鹤扣岩扃。桃源只在龙泉境,开道无劳役五丁。” 邑人林源(字奕逢),康熙乙卯(1675)乡荐第二,授庆都知县,擢工部主事,升江南道监察御史,转刑科给事中,累迁太仆寺卿致仕。其撰《和廖愧荆山庄韵》:“天道无纷俗自解,不随流俗独推君。凌霜劲质松堪友,立涧清姿鹤可群。石壁丹青空际合,岩泉气味静中分。谢公若忆苍生望,岂忍东山卧白云。”“青嶂连霄云影低,门前潮水接清溪。时聆古寺钟鸣近,满望平畴稻熟齐。松子随风供作爨,花茵带雨踏成泥。山林乐事君兼矣,应忆炉香袖里携。” 必琦尝与林源诸君泛舟小西湖,其撰《小西湖八景》诗云:“月光涵水水涵空,万象咸归一镜中。若使西湖时泛艇,清虚宛在广寒宫。”“高高下下水瀠洄,三级奔腾浪作堆。可是鱼龙多变化,涛声疑自禹门来。”“曈昽初日映楼台,晓望湖光一鉴开。千里从今高放眼,置身犹似在蓬莱。”其七绝写得淡雅有致,圆熟自如,吟来朗朗上口,有一唱三叹之韵味。 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孝孺是宋濂(字景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1392)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孝孺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朱棣磔于市,孝孺慷慨赴死,受刑之前作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孝孺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惨遭株连,数百人被杀。莆阳涵江桂岭之有方氏,方体乾随兄伯祖畏菴逃难越都而来莆。买瑶岛山地数亩而卜居焉。直到万历初年(1573),神宗下诏褒奖建文朝的忠臣,在南京建“表忠祠”,表彰徐辉祖、方孝孺等人。 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夏五月谷旦,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检讨,翰林院庶吉士,户部陕西司主事、江西司额外主事,荔庄廖必琦为撰《涵江桂岭方氏族谱序》:“盖闻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史传信不传疑,更三世而乃定。惟乘亦然,吾于桂岭方氏重有感焉。按谱序方简肃公(刑部尚书方良永,谥简肃。)云:‘润甫之方,乃宁海之支裔,顾羡润甫之不妄援摭拾,以辱祖父,谢太孺人之隐忍不言,此中情节,亦可想见。’当时请序于简肃公,书曰:‘有问吾宗者,吾不知其所以来,有亢吾宗者,必能道其所以然。’简肃公复以文曰:‘先生之方,吾知其所以从来矣,亦能道其所以然矣,而不言者,成先生之祖父与先生平昔志也。’古人之立言用意,详慎精密类如此,阙后溯源探本,以明济宁太守去矜公为系所自出。生希学,正学公兄弟三人。正学公(孝孺)以忠烈名于时,畏菴、体乾为希学公嫡传,畏菴早世,体乾设教涵江,购地桂岭,偕侄萝岑卜居于是。..我朝雍正戊申(1728),赠儒林正和公,同郡庠士正中公,倡修大宗祠,崇祀 太守希学、正学(希直)、希贤三公。乾隆丁卯(1747)迄乙亥(1755),子姓捐金协力,式廊前规,聿新旧制。裔孙名钦实董其役。丙子(1756)春,有修谱之议,非徙明尊卑、序长幼,举夫尊祖敬宗之遗,敦亲睦族之谊,区区焉惟迹之是求,殊非古人修谱之微意也。吾故因方君之请序于余,而谆复以示其意,俾后之孙子览兹谱者,仁孝之心油然而生。则正学之家乘,历久弥彰,丛桂之流芳,永因勿替,岂非千古一盛事哉!余于方君姻联,以世谊不宜辞。爰缀数语于简端。”(见《莆仙方氏宗谱》谱牒序跋三十三) 张琴(字治如)撰《莆田县志》第三十一卷载:“时相明珠权重一时,必琦一日置酒请他相,从者误投明珠宅,必琦索回柬帖,乞假归,不复出。卜居龙泉村,地多植荔支,自号荔庄。邑志自康熙间(1662—1722)朱元春、林麟焻修纂,后数十年失修。嘉庆□□年,巡抚□□□聘廖必琦修邑志,体裁一仍其日,年九十余,卒。”[按:必琦卒葬下横山猫儿山,当地人称廖御史大墓,墓前存有石人石马石羊,后因修建东圳渠道,大墓被毁,今不存。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明崇祯八年(1635)生,满州正黄旗人。康熙中(1682—1701)由侍卫累官兵部尚书,与朱思翰、莫洛力主撤藩。吴三桂等反,赞理军务,调吏部尚书,授武英殿大学士。重修《太祖太宗实录》,编纂《大清公典》、《平定三逆方略》、《明史》等,均任总裁官。以得圣祖信任,遂多收贿赂,以佛伦、余国柱为心腹,并与徐乾学等相结,与索额图相倾轧。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佥都御史郭琇(字瑞甫)所劾,革大学士,寻授内大臣,郭琇遂直声震天下。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明珠随征运饷,师还,叙功得原级,权倾一时。卒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据此可知,张琴所云必琦请柬为“从者误投明珠宅”,有误,想必为另外一位权相,只是不知其名而已。惜乎后人不详考,以讹传讹。[见《满州名臣传》卷一十四。]必琦一生勤于著述,有《荔庄诗钞》存世,并纂修乾隆《莆田县志》三十六卷。 考莆阳自宋至清郡、县志纂修沿革可知竟达二十种之多、现累述如下: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钟离松(字其绍)以朝请郎知兴化军,主修《莆阳图经》共七卷。邑人林光朝撰《图经序》:“偶一日道人物山川,且欲按图而求之,以县之北三里有故家为林氏,门安绰楔,出南郭可五里,端明蔡公有日第。熟视双阙者,不觉敛容;过蔡公之门,或立马低回不忍去。公以南北通途数里中乃得此,若求之井邑聚落,所得又益多,此《图经》所由出也。前时书未成,公属我叙其大略,不敢辞,是书访之名山,酌之故老,取之佚人,得之残牒、遗编、续稿、旧志,论次先后,惟出一手乃为军学教授长乐陆琰也。”(见《艾轩集》卷五)。乾道五年(1169)成书的《图经》,一般称为乾道《莆阳志》,是第一部见诸正式文献记载之兴化军《郡志》。到了乾道九年(1173)十月二十七日,金华人潘畤(字德鄜),以朝请郎知兴化军,此人聪明强健,吏畏服之如神明。畤尝修郡志,今失传。(见《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三、卷之五。) 赵彦励(字懋训),浚水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四月十一日到任,勤政爱民,治绩可观,及去之日,又延请郡英迪功郎兴化军教授林选、文林郎镇江府务使刘弥正、草堂方秉白(字直甫)、荔台翁元等编修《莆阳志》十五卷。莆人绘彦励像于学宫祀焉。此志人称绍熙《莆阳志》,但其最大缺憾是书成,独缺人物一志。彦励为序云:“书成,独人物一志,犹未之备,于此不无遗憾。”好在到了宁宗庆元二年(1196),何弦(字文伯)知兴化军,尝作《莆阳人物志》三卷、邑人状元郑侨(字惠叔)为序。陈振孙(字伯玉)《直斋书录解题》:“弦字文伯,以图经不叙人物,故特为是编,莆壤地偏小,而人物特盛。”惜乎上述两志今已不存。 邑人黄仲昭撰《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九·寺观·兴化府·莆田县妙应寺》载:“按《莆阳新志》又有‘石室岩精舍’,元至正三年(1343)建,国朝洪武十二年(1379)修。疑即此寺而重出也。”当代学者张国淦以此为据,结合《中国古方志考》,疑为元代有人修撰《莆阳新志》,史学家黄仲昭不会凭空杜撰一个《莆阳新志》之名。究竟元代莆田县有否修志?确因元代遗留资料万分匮乏,至今无从查考。 邑人方朴(字时举),少即资禀过人。元至正末(1368),行少以隐逸荐,不起,授北溪书院山长及泉州路教授,俱不赴。洪武初(1368)举兴化府训导,所推学以叙士,不以位卑为意,仲昭谓“朴之谨礼乐善”。其尝修《莆阳人物志》二卷,起贞元(785),终元戊申(1368),迄录未成书而被诬卒。邑人吴源(字性传),洪武三年(1370)复以明经授兴化县教谕,迁兴化府教授。源研精覃思,敦义好礼,撰有《莆阳名公事述》五卷,《至正近记》二卷。据弘治《兴化府志》卷三十四《人物志序》:“而吴(源)自为一书,名曰《事述》。方朴所修《莆阳人物志》仅编成宋名臣七十余人,未及脱稿而卒。《事述》起自梁、陈(502—589),讫于元季(1368),凡六十余人;其后复著《至正近记》,又增数人。自吴后百余年,未有续之者。” 邑人四川右布政使周瑛(字梁石)、江西提学佥事黄仲昭共同纂修弘治《兴化府志》,书成。周瑛为序云:“国朝若永乐,若景泰,若岳,若彭,亦相继修志。要之,皆为未成之书也。”可见在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莆阳已有人再修永乐《莆阳志》。邑人刑部尚书彭韶(字凤仪)暮年致仕,名德益尊,而其自处,退然如无所有。是以上则九重知之愈深,下则贤士大夫望之愈重,以至行旅走卒亦皆知韶名。韶纂修《莆阳志》十卷、《附录》一卷、《名臣录赞》二卷、《成都志》等。韶纂修《莆阳志》,人称景泰《莆阳志》。如侯官游击将军陈第(字季立),其精音韵训诂,藏书极富,撰有《世善堂书目》,有著录景泰《莆阳志》,可见当时仅以钞本流传,全书未然刊刻,惜乎今已不存。 顺天府漷县人岳正(字季方),自号蒙泉先生。此人才大气豪,俯视当世,正统十三年(1448)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编修,任左赞善,旋入直文渊阁,参与内阁机务。以谏石亨、曹钦横,被谪肃州。宪宗登极,岳正出知兴化府。正之蒞官,凡所听断,两造具备,是非立决,而请托不行。由是得罪莆阳权贵,成化三年(1467)离任,莆人才知岳公居官有清操,立祠像祀之。正尝纂修成化《兴化府志》,为未成之书也。邑人黄体勤,成化七年(1471)乡荐,官常熟教谕,开封府学教授,国子博士,著有《黄体勤文集》八卷,其与林若乾(权)合纂《莆阳志》二十卷。 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直隶南陵陈效以南京户部郎中来知兴化府,效躬行阡陌,拊循临问。一日览郡乘,断自宋绍熙间(1190—1194),乃叹曰:“逖哉寥乎,杞宋无徵,孔子伤之。予忝二千石,奈何令一国之史竟绝于予乎?”乃请方伯周瑛、编修黄仲昭馆之于南山广化寺僧舍,编摩更二载,始卒。弘治十六年(1503),效撰《兴化府志序》:“予故设局于南山僧舍,谋补典籍不足,特请二公以主之。二公皆忻然曰:‘吾志也,当如请。’乃始事于弘治辛酉(1501)春,终事于癸亥(1503)春,共为书五十四卷。予次第观之,广大毕备,纤悉不遗,事核而理明,初无藻饰附会之说。乃喟然叹曰:‘志也者,夫岂徒哉!是教我以修政立事也,是教我以济人利物也,是教我以移风易俗也。’”弘治《兴化府志》实为现存最古之府志。可惜刊行未久,板毁于火。同治十年(1871)十月,东莱林庆贻来知兴化府,得陈莲峰家仅存之抄本,林乃将其抄本重刻,以存其旧。 嘉靖四年(1525),邑人兵部左侍郎郑岳(字汝华)致仕归莆阳,家居严谅,好礼喜书,筑庐隐居壶公山麓,著有《莆阳文献》八十八卷。取其名人事迹成列传,七十四卷。文以体分,传则不分门目。又著有《莆阳志略》(见陈衍《福建通志·艺文志存目·地理·都会郡县》。)神宗万历二年(1574)冬,巡抚孙錝(字鹤峯)之按莆,令以工部郎中知兴化府吕一静董其事,吕乃延请邑人委政家居之工部尚书康大和(字原中)、林云同(字汝雨)二人负责总纂修,以刑科给事中黄谦(字守敦)、礼部主事方万有(字如初)、南京户部郎中徐观澜(字道本)、南京户部员外郎方攸跻(字君敬)四人协助纂修。刚欲开弓,神宗登基,复召云同为刑部尚书。康大和独负其责。翌年四月开编,历时八个月修成,人称万历甲戌(1574)《兴化府志》。今日本内阁文库藏有一部万历《兴化府志》,本市图书馆存有清代进士张琴所存残本四册。 万历三十六年(1608),泰兴人何南金以进士知莆田县事。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何南金奉檄为再次修府志,邑人礼部尚书陈经邦(字公望)、翰林院侍讲林尧俞(字咨伯)致仕家居,陈、林二人应知县何南金之请主纂《兴化府志》,举人周迪、林凤翀、生员郭乔泰、柯宪世、黄光、郑继铭、宋祖烈、陈承勋、陈道昌协纂。未几,经邦他调,尧俞独纂。同年十月完成,人称万历癸丑(1613)《兴化府志》,共五十九卷,今北京图书馆藏两部,各有残缺。 兴化县别名游洋,宋代文物几甲八闽,所谓山中邹鲁也。兴化军设于太平兴国四年(979)。时林居裔僭号,漕使杨克让讨平之,诏合游洋、百丈二镇为太平军。太宗赵炅按舆图,以其地险难治,欲以德化之,改名“兴化”。八年(983),移军治于莆田,而兴化遂为支邑,是为兴化旧县。元皇庆中(1312—1313)移县治于广业湘溪,是为兴化新县。至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裁撤,以旧县之地属仙游,以新县之地属莆田,此县治沿革之始末也。明周华(字子实),号沧溪,兴化县赤石人。博学宏抱,有古君子风,以儒士充场备録。寻入棘闱,主司严为检察。华以待士过苛拂衣去,不与贡举,归里聚徒讲学,萍湖郑氏结庐居之,晨夕共游。尚书林公俊、忠节马公思聪皆延访之。所著《家礼》,以朱文公所编为迂阔,时有出入。兴化县裁革后,周华纂有《兴化县志》八卷,书成,无法刻板,仅有抄本流传。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游洋张国枢特搜罗马堃家藏之秘本,补缀缺文付梓,藉资根据而广流传,改名《福建兴化县志》,增印郑贞文、张琴之序。 康熙四十三年(1704),闽巡抚奉命修《莆田县志》,聘请邑人布政司参议林麟焻(字石来)、山东道监察御史朱元春(字尔衮)同纂邑志,协纂者为林滋谦、郑开、曾超、林洲、林一麟、林人中、黄辙、余佺、彭鉎、林柟、黄祭、林元之、方钱。康熙乙酉(1705)《莆田县志》修成,共三十六卷,梓行于世。“志行详简得宜,称一方良史。”其品评公正,无“谢德挟刀之嫌”,时论推服。雍正二年(1724),邑人俞荔(字硕卿)乡试中式第一人,连捷进士,官长宁知县,尝与陈云同纂《永福县志》十卷,此书今存。俞荔纂有《莆田县志》一书。查陈衍《福建通志·艺文志存目》著录俞荔撰《莆田县事》。 乾隆十八年(1753),怀远贡生特授中宪大夫宫兆麟奉命来守兴安,见其山川之秀,土田之美,士习之淳,民风之茂,心窃喜之。因考诸志乘,欲闻其详,独是兴祇莆仙两邑旧有郡志,今则如,仙邑之志修于乾隆己巳(1749)。莆志则自康熙乙酉(1705)以后未有续辑,又心惜之。时莆绅士有修志之请,乐于捐金以襄盛举,详请列宪,俱蒙许可。爰于丙子(1756)初夏开局于莆阳书院,敦请侍御媿荆廖先生(必琦),别驾林先生(黉)以总其成,而分纂共有八人:宋若霖、林昱、宋帝赉、翁沛霖、陈云客、林调枚、林三重、陈敦仁、各肩其任。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秋,《莆田县志》告竣。共三十六卷,人称《乾隆县志》,其卷数、纲目、凡例以及版本的行款,均和康熙《莆田县志》相同,一字不易,仅在凡例之后加上一篇骈四骊六之《附论》,对修志有所表白,谓为“天地神鬼,共鉴此心。”《荔隐居纪遗》载:“乾隆中,媿庭(林黉)与廖荆媿侍御同修《莆田县志》,二公皆享大年。” 乾隆戊寅(1758)仲春谷旦,知兴化府事宫兆麟撰《兴化府莆田县志序》:“念自修志以来攝篆汀郡已经数月,兹登之梨枣尚未讫工。又有漳郡之行,付刻之督,矢公矢慎,照依原本,毋得瞻狥情而增减字句,致滋物议。总之,守是邦而成是举者,非有他意,缘莆邑之志及时不修,后将散佚,故谆复再三。绅士共持此心,以毋辜编辑之任,庶可绍先哲之芳规,垂后人之懿矩。壶山兰水,不愧海滨邹鲁之遗,考献徵文,永称人物风流之美。是则余之所深望于莆,而莆人亦当知所自励也,夫是为序。” 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溧阳史奕昂撰《兴化府莆田县志序》:“志之不修五十余年矣,文献无徵,老成凋谢,虽具周密之识,雄伟博大,非常之寸,亦何能纤识无遗,而不为后世指摘哉?矧引志即史也,世之言。史者,必以史迁、班固、范晔三史为宗,颈犹不免后儒之讥议义。甚者谓史之失,自迁、固始信,如此则迁、固尚不足言矣。而况秦之志与莆之志耶。嗟乎,岂不难哉。姑应其请,略书数语于端。若夫山川之美,簪组之盛,财赋之饶,前人已言之详矣,兹不复赘。” 文林郎知仙游县事、护理兴化通判、古峰贾凝吉撰《兴化府莆田县志序》:“汪君大经承太府宫公之命,开局于莆阳书院,重加蒐纂,迄岁丁丑(1757),后令王君恒实踵成之。凡为书若干卷,阅十有几月,始竣。太府公以凝吉承之仙游。..顾前此纪载缺如,其附见于郡志者仅仅十之一二,而县志之修,卒有待于此。见我朝治化之隆,远轶前代而同轨同文之盛,达于山陬海澨者如此,至千余年之旷典,不六十年间,前后再举其事,又以见吏兹土者之克勤其职,百废具修,而太府公之率作兴事,交相翼励,以底于成,其功尤不可诬也。因摭其始终大略而为序如此。” 文林郎知莆田县事、前翰林庶吉士、古郯王恒撰《兴化府莆田县志序》:“莆志之修,距今五十余载,爰请上宪特延莆之缙绅先生侍御廖公等设馆于洞桥书院,次第纂修。始于丙子(1756)孟夏,..丁丑(1757)三月,规模既就,予也踵武其任,自揣固陋不称其职,幸从诸君子后勉力襄事云尔,夫以诸君子生长文献之邦,桑梓之地,夙秉端方,学擅三长。..莆阳尤夙号名区,生斯土者,俾人文之盛,风俗之美,骎骎乎日尚焉。则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而此态之成,不特官斯土者之资抑,亦生斯土者之师保也,是为序。” 必琦自撰《兴化府莆田县志序》:“溯援简之后,追入局以来,天应以时,和风甘雨,地呈其宝,迭穗连茎,日绕五云,文光已占,太史莲开双朶,瑞应预兆抡元,五十载之文献,攸关亿万年之声教,所赖历朝各有记录。圣代尤宜发挥文物声名。..上以应列宪之旁搜,次无负大夫之委重,从此邑成载乘,海滨邹鲁仰至圣之荣光,因之郡有全书,闽地山川共被天朝之雅化。一名一物有裨淹通者,无不可垂为考据。一言一行足资风雅者,皆得昭示。于来兹将典册所遗比之圭璧,而大小有识等于球图。兰水壶山,地以文章增声价;红泉夹漈,天于贤哲寄斯文。溯所从来,肇端于宋,历元至明代多著述,窥其底蕴,原始于赵(彦励),由陈(效)及吕(一静),世有纂。我朝乙酉(1765)初编迄今,始为续集。清时丙戌(1766)以后,较前倍觉有光。宫公(兆麟)生在康熙丙戌(1706),郡志之修在乾隆丙子(1756),笃生贤哲,应此昌期,修明典章。逢兹异数,汪侯(大经)力肩其任,忽传粉署名高王侯聿,观厥成遂尔。莆邦志喜,词严义正,绅士各殚乃心,考古证今,人物不无遗议。自怜衰病,爰专其寄于宗工,各举所知,实赖持衡于分纂。昔之修志,周翠渠(瑛)、黄未轩(仲昭)。翠渠总纲,领人物实定于未轩。继之修志,陈肃菴(经邦)、林文简(尧俞)。肃菴以病辞,全书俱衷于文简。今兹之举,窃比前修,同不同是未可知,当不当焉。所逃责不辞谫陋,缀芜语于简编,有愧取哉,讬深情于毫素。”(见《兴化府莆田县志》卷首序) 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邑人陕甘总督林扬祖(字孙诒)私人纂修道光《莆田县志》。道光二十二年(1842),扬祖以祖母杨氏老病,乞归奉养回里,后守孝三年,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京师复职,升南北城御史。道光《莆田县志》应该是这一段时间修的,只有稿本,外间未流传,全书未分卷,最少有三十册,先录旧志之文,仅在“续修”中增加若干材料。一说林扬祖于咸丰十年(1860)休致家居,修志当在同治年间(1862—1874),故此志亦称同治《莆田县志》,现莆田市图书馆尚存二十一册。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十五年(1926),邑人刑部主事关陈暮(字勲甫)与吴辅深合资重刻乾隆《莆田县志》,吴辅深为补刊《莆田县志》作序。民国十七年(1928),邑人翰林院编修张琴(字治如)应莆田县县长石有纪之聘,为新编《莆田县志》总纂,陈翼才为副总纂,协修者为宋启人、游介园、宋湖民、林侪鹤、朱铁苍、郑蔗凡等人。民国十九年(1930)开篇,民国三十四年(1945)成书,凡四十卷。虽沿袭旧志,又增加《金石志》、《氏族志》等内容,并由石县长作序。张琴在旧资料的补充、新资料的收集,史事的刊谬,订误以及县志的体裁、纲目的拟定等方面,确比过去的几部府、县志略有建树,功不可没。 涂庆澜《荔隐居纪遗》载:“本朝词林,例分内外班;由榜下馆选得者,为内班;由他衙门改授者,为外班。先生以额外部员改授庶常,亦异数也。余少时从先君子馆于其乡,曾见先生诗文集,今俱散佚,仅从《西湖志》采出数首。”郑杰辑《国朝全闽诗録》[嘉庆五年(1800)福州注韩居刻本]续集卷八录廖必琦诗一首,附录作者小传曰:“有《荔庄诗钞》。并录《注韩居诗话序》语曰:‘廖太史集者,皆当时显贵,多称秀毓三山,才倾八斗,为词垣夙宿,余未能知,录此一首,以例其余。” 俗云:“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必琦卓识、全才、博学,故其纂修《莆田县志》,“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其生平事迹可见《兴化府莆田县志》卷首序、《全闽诗録》卷八、《莆风清籁集》卷四十六、《国朝莆阳诗辑》卷一、《荔隐居纪遗》、《兴安风雅》卷二、《福建兴化文献》第六辑、民国《莆田县志》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三卷、第三十二卷、《莆仙方氏宗谱》、《莆田县简志》第一章、《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上册)》、《四库大辞典·上》、《中国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壶山门第第三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监察御史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