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陈彦回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440
人物姓名:
陈彦回
人物异名:
字:士渊;号:栗塘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6/001
起始页:
0194.pdf
时代:
明
出生年:
1357年
籍贯:
莆阳南匿里新度郑坂
亲属:
陈七秀;陈善需;郭氏
传略
陈彦回,字士渊,号栗塘,元至正十七年(1357)生,莆阳南匿里新度郑坂人。洪武初(1368),太祖朱元璋沿袭宋、元科举之制,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实行科举考试。其考试分为四个阶段,即郡试、乡试、会试、殿试。郡试,也称小考,由府、州、县考选俊秀诸生,中式者称“秀才”。乡试,即将郡试考选的诸生,试之于省会,中式者称“举人”,举人第一者称“解元”。第二年会试,即以各省考取的举人,试之于京师礼部,中式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进士”,且分为一、二、三甲。第一甲只三人,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御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 彦回之祖父七秀,生性简素,清慎寡欲,其传子立诚,慈祥节俭,以端直严重称于时。太祖开阐学校,选拔地方各色人才,充邑庠弟子员。洪武四年(1371),立诚举秀才,赴京应选,初授保德州牧。彦回撰《送弟士深往保德觐父》诗云:“酒尽江头对夕晖,晨昏万里念相违。慈闱犹恐风霜芒,綵线重重缀旧衣。”彦回性至孝,然谨遵父命,在家服侍祖父母,无法随父任上奉侍,为表达拳拳思恋之情,特赋诗并遣其弟赶赴保德州觐父。 洪武七年(1374),立诚调除应州牧。洪武九年(1376),立诚以累左迁广西博白令。洪武十一年(1378),其坐罪废,后为事释放,始归居莆阳。洪武十六年(1383),朝廷起取降授立诚浙江归安丞,留彦回家居养其祖父母,而自之任。当年,立诚陷非辜,坐重辟,被重典刑任所(被诬论死),家孥无大小悉没为奴婢,随父遣戍,原籍举家抄提。彦回与祖父母等一行从家中跋涉戍滇,其弟妹则皆先遣于归安,莫知所在,“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 洪武十七年(1384)二月,彦回护送祖父母被遣到京,转发云南临安充军。可怜其祖父七秀,年迈体弱,不堪长途风餐宿露,与媳妇塗氏及彦回幼子善需,皆沿途染疾病故。整遣彦回祖母郭氏,年七十,至蜀,其送戍者哀彦回,竟纵之。三月二十七日,钦遇朝廷大赦释放。其间,郭氏与孙儿彦回,贫病相仍,无所寄食,进退狼狈,母孙对泣,死在旦夕。幸遇莆阳同里人黄积良任合州定远知县,乃与祖母郭氏往依,积良悯彦回祖孙穷途孤苦,收养为家人,彦回遂改黄礼姓名。 洪武二十八年(1395),积良亦作废,本官为事,又问充军例不得释,彦回遂负祖母转依乡亲南充县丞于中和。十一月,阆中学教谕严德政,素知彦回才,以明经举荐为保宁府学训导。洪武三十年(1397)二月,彦回三考至京师,给由到吏部考功贡举中式,承顾问四十日,太祖大悦,四月二十三日,太祖御右顺门,授彦回湖广平江知县。 彦回携祖母到平江上任,到官一年所。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月,创建大明王朝,在位三十一年,以体察下情但施政威猛著称的帝王朱元璋驾崩。彦回为丧礼进香慰问到京,蒙先为钦保官员事,户科给事中杨惟中荐彦回文学廉能。湖广按察司经历白师道举荐彦回为政勤谨。岳州府知府徐友和、照磨张贤举荐彦回清廉材能爱民。巴陵知县王质、华容知县居中保荐彦回公平廉干,为政勤谨。杭州临安县学教谕李益古、新城县学教谕张浩同保荐彦回清廉直干。临湘县学教谕王应原保荐彦回廉能才干。而平江人充吏部令史罗侃、前军都督府掾吏刘昇、户部广西清吏司典吏严必成,以彦回抚民有方,具保奏保留。八月初三日,惠帝朱允炆(建文帝)于东角门引见,彦回陞除徽州知府。 彦回下车数月,徽州政教一新。建文元年(1399)正月朝 贺,彦回赴京,以考覈称职,钦赐下程酒肉米,赏钞三十锭。十月,其祖母郭氏病故任所,当承重,徽州士民走京师,上章乞留,彦回乃葬其祖母于徽北山下,然后入府治事,郡人名其山曰“太守山”。彦回诣阙陈情,自首出身所以,并求弟妹存亡。其上《陈情复姓》章云:“臣丁忧间,休歙,绩溪等县民汪理、仇成等百余人赴京,及本府保臣清正恤民,奏告举留,虽小民不知孝治通丧之义,然臣不负任使,为国爱民之微效,亦概可见。臣任所去家三千余里,水陆险阻,无家可归,买地营葬安厝已毕。庐墓卒哭间,因思念前项情罪,祖母在日,恐贻忧累,不敢自明。今蒙皇帝陛下沛恩海涵,春育皆系革。前凡天下囚奴,皆已疏放;军伍材能,皆已擢用。奈臣版籍未服,父祖未能收葬,弟妹等奴配未然给聚,昼夜号恸,肝肠推裂,泪尽继之以血,恐遂陨绝,无自表白,终为天地间一罪人,无以见祖宗于地下。乃自奋曰:吁天扣地无益,何如自投君父之前,除兵状赴通政司首实外,干冒天威,待罪阙下。伏望圣慈垂察,矜而悯之,复臣姓名版籍,给臣弟妹,俾得收葬父祖,奉承宗祀,实陛下再造天地之恩,死生咸被,非衔环结草所能上报。陛下倘录臣已试之微勤,仍通名仕籍,臣誓自服阙之后,至于有生之日,随所任使皆臣致身报国之秋也!虽于传说仲淹勋业之隆,不敢妄拟,然犬马区区报效之诚,得于天性者,似亦有同焉!如置臣行伍,亦当效其智力所及,抱关系柝以图报万一。或退臣田里,犹能教率乡族子弟读书为善,沐浴膏泽,歌咏圣化,惟陛下裁择之。”建文帝怒罢之,寻复官,夺服遣彦回治徽。彦回还郡,谓徽人曰:“吾故前罪人陈彦回也。”因具道生平曰:“向所亡命冒姓,蒙耻受禄者,以吾祖母耳。祖母没,固宜自请死,上矜宥之,恩大已,何以报?”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病殁,太子朱标早死,乃遗诏传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是为明惠帝,一称建文帝。允炆性情仁厚,践阼之初,礼贤好学,重用儒臣方孝孺(字希直),省刑减赋,实在是位守文之主。只是仁懦有余,而英武不足,遂肇靖难之祸。 建文二年(1400),受封于北方的燕王朱棣,其为人雄武有大略,屡帅诸将出征,节制北边兵马,威名大振,且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当其起兵造反,号其师为“靖难”。以清君侧诛兵部尚书齐泰(初名德),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名湜,以字行)为名,自署官职,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1399)。燕王反书上闻,建文遂下诏削燕王属籍,布告天下,大张挞伐,可惜当时太祖的功臣存者已寥寥无几。靖难兵起,朝廷命募兵赴援,彦回奉命募义勇至京,适其弟彦国解戍籍自辽东归,彦回谓曰:“予荷朝廷再造恩,骨肉重聚,此生不足报万一。到郡后,当遣吾弟归此,勤王报命之秋,予身许国,他不恤矣!”因书“务本”二字,遣之。 建文三年(1401)十二月,燕王大举发兵,自北平南下。建文四年(1402)正月,由馆陶渡河,长驱急进。五月,燕兵至泗洲,守将周景降,遂渡淮水,乘胜攻下了扬州。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叛降燕王。燕兵临江,京师大为震动,这时长江南北,人心业以解体,纷纷通款于燕王,燕王乃誓师渡江。彦回还郡,率所募兵往,而事已定。其撰《闻报感赋》诗云:“梦入鹓斑觐紫宸,觉来依旧泣孤臣。半生家国惟余我,万里江山已属人。何地不容王蠋死,有薇难济伯夷贫。千秋公论明如日,照微区区不二心。”此诗表达了彦回“辞家战士无旋踵,报国将军有断头”之志,可谓“葵藿有心终向日,杏桃无力漫随风。”如其撰《再赋》诗云:“仓卒勤王五郡兵,南风无力北风鸣。清忠自许江湖月,秽史何曾说杲卿。”林雨可云:“公(彦回)闻报感赋诗三首,其一首通纪作颜伯玮,疑者缺焉!” 燕王攻陷了京师,诸王与文武百官纷纷迎拜,突然宫中火起,建文帝失踪,或传被焚死,或传从地道遁去,不知所终,后来一直成为《明史》上的一桩疑案。燕王下令逮捕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为奸臣。七月,年仅四十三岁的燕王朱棣受到诸王群臣的推戴即天子位,是为“明成祖”,以明年为永乐元年(1403)。新安武卒兴缚彦回致于成祖,彦回谔谔不服,成祖诛焉,时年四十七岁。且籍其家,奴彦回妻浣衣局,子女遣异地充军。《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载:“燕兵逼京师,彦回纠义勇赴援,己而被擒,械至京死之。”靖难之变确是明初帝室中争夺政权的一幕骨肉之祸,这类祸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然靖难之变后的杀戳之惨烈,则为前所未有。莆人被害者则有彦回及其从侄户科给事中继之(以字行,号雪庵)等人。《兰陔诗话》云:“长陵杀戳,革除诸臣,备极惨毒,景清之剥皮,铁铉之煎尸,司中之铁帚刷肤,其他割舌、截鼻,断手足者,更难仆数,传闻雪庵(继之)之死,碎骨扬灰,呜呼酷矣!”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巡抚胡文静、侍御史王应鹏、太守冯驯为“靖难之变”中被害的忠臣陈彦回、陈继之立祠奉祀,并榜其匾曰“二烈祠”。嘉靖四十一年(1562),兴化城陷于倭乱,二烈祠被焚。隆庆二年(1568),按院王粲云应继之嗣孙陈仕周请求,重修“二烈祠”,恢复祠祭。万历四年(1576),按院侯尧封、通判许培之移建“二烈祠”于仓后巷,改称“忠烈祠”,并拨给寺田六十石,令莆田县有司春秋二祭。万历四十一年(1613),提学冯烶行府给葬,在南门外锦亭筑知府陈彦回、户科给事中陈继之衣冠藏(冢)。《兰陔诗话》云:“公(彦回)少遭家难,变姓名曰黄礼。 守徽州日,始首于朝,得旨宥之。靖难师起,募兵入援,被执不屈,弃市。当时文字之禁,严于元丰,以藏方正学(孝孺)文字死者数人。公遗集无传,仅存诗数首,凤凰片羽,自足宝贵,固不在多也!”常言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彦回忠君爱国,以死相报,磊落无愧,可谓“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腾口任云云。”其生平事迹可见《明史》卷一百四十二、《闽大记》卷之四十三、《莆阳文献》卷十三、《闽书》卷之一百十、《献征录》卷八十三、《福建通志》卷十八、《莆风清籁集》卷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四、卷十八、《续莆阳比事》卷八、《福建兴化文献》、《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下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民国《莆田县志》第三十卷、《莆阳陈氏名人录》。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府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