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绎思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225
人物姓名: 吴绎思
人物异名: 初名:敷;以字:行;更字:思周;别号:拙戒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78.pdf
时代:
籍贯: 莆阳黄石连江里塔兜

传略

吴绎思,初名敷,以字行,更字思周,别号拙戒。生卒年不详,莆阳黄石连江里塔兜人。吴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部落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伯泰出奔江南,在梅里建都,称勾(句)吴,武王灭商后,泰伯三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为吴,春秋末被越国所灭,其后人遂以吴为氏。《元和姓纂》记载:“子太伯、仲雍封吴,后为越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其郡望为“延陵郡”、“渤海郡”。族联如“世家第一,至德让三。”“治平最称,让德留芳”。“三让两家天下,一锋万世千秋。”“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渤海家声大,延陵世泽长。” 绎思为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浙江主事进工部屯田员外郎吴祭(字孝先)二十世孙。祭为河南光州固始县吴墩人,后奔建州侯官,再卜居莆阳黄石水南钱陂创业。祭之厚德勋名,邑人宋名相陈俊卿(字应求)称道:“大哉儒宗,百世仰止!”祭传十二世孙裕,祖籍澄塘,官朝散大夫。裕传子叔告(字君谋),居黄石水南埔头村。叔告少惜行检,好学不怠,秉性狷介寡合。理宗端平二年(1235),叔告大魁天下,为乙末科状元,累官大理少卿,“以正风教扶善良为先”,史书谓为名臣。莆阳吴氏族联云:“各派多贤德泽皆由唐固始”,指得是其族繁衍皆来自祭公固始源流。“诸孙积学科名咸仰宋端平”,亦谓叔告为宋代端平间莆阳产生的第四位状元,吴氏子孙皆仰宋端平。 叔告传七世孙暄(字孟明),事父母孝,为人耿介尚节,无意功名。暄问学该博,持守端严,遇事不形,多才不露,惟课子绎思读书,晨夕不辞辛劳。绎思幼年,秉承父教,清苦自励,寡默宏博,临池作书,为一时冠冕。代宗景泰四年(1453)乡试,莆阳学子共四十三人中举,许评为解元,绎思第二人,许、吴等三十九位学子皆儒士中式。王福、史庆、周瑛、庄贤四人为镇海卫、平海卫军生中式。成化十一年(1475),福建布政使李嗣为乡试第二人吴绎思,在黄石连江里石阜立“亚魁坊”。 英宗天顺元年(1457),莆阳举子彭韶、林棨、杨瓒、朱宽、陈载、吴绎思、周辙、陈亨、高橙、徐文湋、方朝宗、张洽诸人赴京应省试。是科会试试题为:“《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论语》:‘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丁丑三月十五日,英宗亲自临策会试举人。制曰:“朕惟帝王治天下、必以求贤安民为首务、盖古今之所同也。..求贤必欲得真才、安民必欲获实效、将使士正其习、民淳其风、庶几唐虞三代之盛、必有其道。子大夫其援经据史、酌古准今、明以条陈、毋曲所学、毋卑所志、务求切至之论、朕将择而行焉。” 黎淳(字太朴),号朴庵,湖广华容人,学者称朴庵先生,其为人刚毅,尤好直言,殿试对策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徐琼(字时庸),号东谷,江西金溪人。其博通经史,才华出众,会试第三十六名,殿试为一甲第二名(榜眼)。陈秉中(字宗尧),浙江乌程县人。其生性孝友,文务以理胜,会试第四十一名,殿试夺得一甲第三人(探花)。莆阳士子彭韶(字凤仪)、吴绎思等十二人同擢黎淳榜进士。彭韶为二甲二十六名,拜刑部山西司主事。绎思初授饶州德兴知县。 绎思在德兴任上,严持已,精察民情,兴利祛害,若不夙宵。凡赋税差科,听讼治狱,一处之以公。县之学政久弛,绎思于政事之暇,辄戾学,集诸生亲课督之。俗云:“不厚其栋,不能任重。”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才养育谁复论?凡县学中有 资质秀颖、学业可造就者,绎思则召之至县斋,亲自为其讲解文义,所作举业文字,亦亲为指摘其瑕疵而厘正之。绎思谆谆教诲,让学子明白为文千万不可“微言差事,置于闲散,是缀金翠于足胫,靓粉黛于胸臆。”诸生家杂泛徭役,(按:旧时封建统治者强迫老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皆痛为蠲减。绎思复修庙学,凡栖士斋舍,养士忾禀,罔不毕备。其兴学劝学,对学子“戒之书鱼蠹,勉以云鹏举”。德兴士风为之一变。 天顺三年(1459),绎思其兄孜(字勉学),乡试以儒学中式,授萍乡县学训导,历增城,鄞县二学教谕。绎思以政绩迁瑞州府同知,德兴吏民怀之,为立德政、去思二碑。既抵瑞,廉勤宽恕,听讼称平,门无私谒,轻利勤教。隆冬酷暑不废衣冠,为政一如德兴之时,瑞民安之。知惠州府,属邑有巨蠹恃势虐民,前任莫能制,致其益骄,朝廷威令益削。绎思至,微服私访,竟绳之以法,奸狡皆股栗自危,不敢滋事。绎思大兴教化,勤励风俗。守御军政为上官所更张,卒伍忿其不便,将为变,绎思闻之,往谕以祸福,卒伍皆罗拜帖服。 未几,丁内艰,绎思归莆阳守丧。三年起复,适饶州缺守,饶人慕绎思官德兴之政,集千人不辞跋涉千里,赴吏部,乞绎思守饶州,不允。绎思除潮州,其地濒海,海寇窃发,绎思躬率吏民,激以忠义,群情振奋,抵海围捕,获酋首,余党遁去。捷闻,朝廷有宝钞羊酒之劳。满考,升浙江参政,寻转浙江右布政使司,以不能阿意徇时,遂致仕归。 绎思家居,丰神秀整,谦厚乐易,言动不苟,接乡邻子弟,虽困倦,未尝不衣冠。于宗亲族旧,情意最笃。成化十四年(1478),绎思从侄吴世腾擢曾彦榜进士,官太仆寺丞。弘治十二年(1499),按察司副使贾铤为戊戌进士吴世腾,在井埔立“少卿坊”。弘治十四年(1501),按察司佥事张罍为丁丑进士吴绎思暨侄戊戌进士吴世腾,在塔山立“金榜联芳坊”。岁时吴氏祀先,绎思必致其孝敬,推之宗族,恩义尤笃。 绎思归田几十年,非公事不入城府。尝仿洛社之意,率乡之大夫、士结社,同邑张元绅辈,相与觞咏以为乐,而于势利纷华泊如也。(按:张元绅,以字行,号坦斋,成化中布衣。《兰陔诗话》云:“隐君(元绅)偕未轩(仲昭)、翠渠(周瑛)修郡乘,雅为二公所重。诗亦清绮,惜不多见。”如其《无题》诗云:“铜鱼双钥夜沉沉,十二琼楼禁苑深。九曲柔肠千种恨,一天明月万家砧。舞衣漫著重重锦,歌袖空间缕缕金。自笑不如红复帐,尚垂双带绾同心。”)其学问精博,为文务根实理,早以经学名其门,所至执经从游者甚众,多所造就。如周经(字伯常),山西阳曲人。天顺四年(1460)擢王一夔榜进士,选庶吉士。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孝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其尝从绎思学。张宪(字廷式),号省庵,江西德兴人。成化八年(1472)擢吴宽榜进士,为浙江布政使,历官工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其尝从绎思学。汪奎(字文灿),徽州府婺源人。成化二年(1466)擢罗伦榜进士,授秀水知县。弘治十四年(1501)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其性简静,不苟取与,尝从绎思学。绎思学纯行洁,启迪多士,彬彬一时。而周经、张宪、汪奎三公其尤为著者也!“位遇通显,犹终身不忘其教云。”绎思育才,可谓“良金美玉,藏乎矿石,而追师冶工,其孜孜攻且炼焉!”及绎思卒于家,年七十二,周尚书经为著《墓志铭》,葬墓筑莆田里塔山。“吴孟明,以子绎思赠惠州知府。”(见《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封赠) 邑人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林云同(字汝雨),尝题吴观、吴稜二代解元叔侄居云:“一周花甲两魁名,共羡解元有种;三汲禹门重浪煖,争夸进士传芳。”上联说祭之裔孙观,永乐十六年(1480)庚子乡试解元,观侄稜,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乡试解元,其间相距六十年,堪称“一周花甲两魁名。”“共羡解元有种,”解元为举人第一名,观、稜为状元叔告之后,自然状元世业又重光。下联说士子入府学,中举人,擢进士,乃至殿试大魁天下,可谓“三汲禹门重浪煖”,吴氏子孙仕途顺畅,科第联登,惹得邑人“争夸进士传芳”之吴氏为莆阳名门望族,仅有明一朝,举进士者:如吴懋,洪武十八年(1385)擢丁显榜进士起,接着,有吴潜、吴诚、吴观、吴任、吴琛、吴绎思、吴希贤、吴宏密、吴玉荣、吴仲珠、吴谷、吴昭、吴世腾、吴鹏、吴希由、吴恕、吴翰、吴元玉、吴洪绩、吴兆元、吴烶等二十二人相继登第。可谓“天下无难事,在乎人为之。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为之,终亦成骐骥。” 常言道:“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和,则光大矣!”吴绎思所知所行,其生平事迹可见《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三十九、卷之四十二、《莆阳文献》列传六十七、《闽书》卷之一百八、卷之一百十一、《福建通志》卷四十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卷二十四、《福建莆田吴祭世系宗谱》。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壶山门第第二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右布政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