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郑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199
人物姓名:
郑厚
人物异名:
字:景韦;一字:叔友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102.pdf
时代:
北宋
籍贯:
兴化县广业霞溪
非亲属:
郑樵之
传略
郑厚,字景韦,一字叔友,著名史学家郑樵之从兄,学者称“溪东先生”、“湘乡先生”。厚、樵,号“莆阳二郑”云。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郑厚出生,兴化县广业霞溪(今白沙镇霞溪村)人。郑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宣王的同母弟友受封于郑国,为郑桓公。桓公传子武公,迁新郑,战国时被韩国所灭,其子孙遂以郑为氏。其郡望为“荥阳郡”,族联如“荥阳绵世泽,倡学振家声。”上联说郑氏之发祥地在河南荥阳,下联说莆之衣冠文物实自露兄弟开先之也。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开莆来学,以振家声。再如族联“艺工三绝,文成一家。”上联说唐代荥阳画家郑虔(字弱齐)官协律郎、升广文馆博士,与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为诗酒朋友,爱弹琴,擅书画,工山水,人称“郑虔三绝”。下联说南宋莆阳郑厚博学而工文词,与弟樵齐名,尤擅长《周易》,词赋中南省第一,文章自成一家。 考《钱园郑氏族谱》载:“郑昭为后汉扬州刺史泰之五世孙,曾祖名质,字无素,仕晋官至太常卿。质传子畴,字孟宗,官中书侍郎。畴传子庠,字文序,官长安太守,自安徽寿春过江迁居江苏丹阳郡秣陵县桑梓里,晋愍帝建兴四年(316)任信安令,卒官。”郑昭为桓公第四十代孙,清郑淮藩《郑氏族谱序》:“越西晋永嘉之乱,中州板荡,衣冠避乱入闽者凡八族,郑居其一,即昭公也。由荥阳过江入闽,居于永泰,是为开闽始祖。” 昭官晋安太守,初居侯官,转徙永福。其十四世孙勖,传子饶,饶传庄(又名逢),在兄弟中排行第七。其先过泉之莆口,爱之风土,因迁祖坟于南山葬焉。至陈时,莆犹未为县,人不知儒学,露(字恩叟)与弟庄(字端叟)、淑(字善叟)自永泰徙莆,庐护墓侧,卜居南山之胜,构书堂以修儒业,作篇章以训子弟。自露倡学后,莆人始兴学,号为南湖三先生。《郑氏家谱》称:“露为隋太府卿;庄,中郎将;淑,别驾。”后来庄卜宅于游洋之浔阳。是时,广业山溪涧谷之人尚未知学,而庄乃业儒于比屋未为儒之时,事诗书于举国不事诗书之日。而后之“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皆以湖山之绝响振之,可谓豪杰之士也欤!(按:《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儒林载:“《方舆胜览》及《莆阳旧志》皆以露为梁,陈时人,而郑氏子孙又谓露实生于隋季,至唐官太府卿。盖其祖昭自梁时入莆,已尚时。书,至露而始著,故推本言梁时也。”) 郑庄传子积,字德载,福兴里浔阳人,历官金紫光禄大夫,侍御史兼右散骑常侍。积传子方迕,字仲居,徙居广业里霞溪,官上骑都尉。方迕传子郎,官殿中侍御史。郎传子璩,璩传子盈,皆不仕。盈传子居泰,官涪州参军。居泰传子冲,赠朝奉郎太常博士,监杭州酒税。冲传子堂,祥符四年(1011)补太学,中漕司举。堂之前孙厚,居霞溪之东堰。上溪,张洋双流,为景陂以溉田,乡人祠之于社,自是别为溪东房,故谓厚也“溪东先生”,其从弟樵家住溪西,人称樵为“溪西遗民”,故宅亦名“二郑祠”。 厚天资异秉,四岁读书,一览千言辄成诵。七八岁通解经旨,作诗文皆出人意表。稍长,下笔成章,援引古今,议论不为空言。时舍法行,士子惟通一经,厚独兼其五,由是著名庠序,诸老先生皆以为不及。厚入太学,尝作《怀亲》诗云:“白云极目四千里,黄叶扣窗九十秋。”委之而归,讲学芗林,四方从游者云集,与从弟樵倡物理之学。靖康元年(1126),郑樵著《乐府四怨》解书成,厚跋《乐府四怨》后:“国史国笔中和之气分,予惜之而莫之追。从弟樵尝谓予曰:‘苏李以来多以诗名,未有得完格者。情生于文,句到而文不远;文生于情,意到而句难工,使意句俱到,予何贬焉。’予然其言而未实其言。一日,示予以《乐府四怨》,怨为之解。予兄也,且师也,不敢阳言与可,默许之,予勉之。能到其所未到,古作者将北面矣。靖康元年腊朔,厚书。” 靖康元年(1126)春正月丁卯朔,徽宗“传位东宫”,下诏禅位于太子桓,自称道君皇帝。钦宗新政,诏令中外臣庶直言得失,自金人犯边,屡下求言之诏,事稍缓,则阴沮抑之。朝廷以宇文虚中(字叔通)为河北、河东路宣谕使,护其军。二月辛丑,遣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知东上閤门王俫使金军,臣皆不欲行,虚中承命,慨然而往。癸卯,以徐处仁(字择之)为中书侍郎,宇文虚中签书枢密院事。 厚与樵胸怀报国效死之志,联名上宇文(虚中)枢密书云:“厚生天地间,藜藿二十有八年,樵生二十有四年矣。为儿时,楚楚便有脱略流俗志,闻君子长者风,即规绳矩履,不避风雨,一求见马首,而还视闾阎轻薄年少,蹴蹑千百辈,若躏秋毫。始读古人书,而性真率,不一一记忆。惮作时下文章,喜盘诘聱牙,风雅古淡。《易》、《春秋》邃迈,欲效之而未能也。家贫无文籍,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寒月一窗,残灯一席,讽诵达旦,而喉舌不罢劳;才不读,便觉舌本倔强。或掩卷推灯就席,杜目而坐,耳不属,口不诵,而心通。人或呼之再三,莫觉。春风二三月间,弟兄二人,手挈饭囊酒瓮,贸贸深山中,遇奇泉怪石茂林修竹,凡可以可人意向者,即释然坐卧。一觞一咏,累月忘归;山林蓊荟,禽鸟不知人来,争食,挥之不退。牧子樵夫,泽薮相逢,呼而不就坐,即疑为神仙怪物;不问姓名,睥睨而去。或采松食橡,浇花种药,随渔狎猎,优游山谷间,自得名教中乐地。故夏不葛亦凉,冬不袍亦温,肠不饭亦饱,头发经月不栉,面目衣裳垢腻相重不洗,而贞粹之地,油然礼义充足。弟兄亲戚,乡党僚友,谓为痴、为愚、为妄,不相辈行也,而土木形质,又好冲介自守,不广交游以求闻达,用是见斥于世,弥旷宇宙,茗无所容焉!一见阁下(宇文虚中),便开怀许可,推阶前盈尺之地,与之吐气,激昂青云。且熟视详听,了无难色。..厚也,樵也,嵚崎历落可笑人也。春言文赋,体物浏亮,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春云秋月,无下手处,疑不若屈、宋、贾、马。..今天子蒙尘,苍生鼎沸,典午兴亡,卜在深源一人耳。厚兄弟用甘一死,以售功,售名,售义,售知己,故比见阁下,以求其所也。..生平用心有独到处,不敢于阁下讳也。拥幼君、临大节、义形于色,隐然社稷之臣,霍光、金日磾其师也。兼资文武,出入将相,勋烈盖世,为中兴功臣表,寇恂、邓禹其师也。枕戈待旦,志枭逆虏,飞英腾茂,竞着鞭于中原,刘琨、祖逖其师也。戳力奸回,再造王室,名垂竹帛,功勤鼎彝,郭子仪、李光弼其师也。,蝼蚁窖溜,荆苇杂阴,几殆于薪荛苏爨者,数矣!傥一得题品于大匠手,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得有栋梁之用。惟阁下亮之,惟阁下矜之。”(见《郑樵资料汇编》) 未几,宇文虚中被劾以议和之罪,罢知青州,寻落职奉祠,窜韶州。其复莆阳二郑书云:“二公之文,上则驰骋前世根本仁义,下则邃晓民情,旁达吏治。知彼知己,料敌人之情伪,则又若躬践敌庭之议。殆所谓千万人之中无一者也。所恨某罪戾放逐,无能为二公轻重,愿以自爱一言,以谢来意,夫士言信计行,未有不由于知己者。连城之璞三献而不售,明月之珠一雇而按剑,岂非轻以示人之所致哉。愿二公三思愚言,毋忽。”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庚寅,康王赵构登坛受命,即位于应天府治,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1127),宇 文虚中应诏,复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使。厚与樵二人复投书宇文枢密书云:“厚、湘乡先生像樵生长山野,幼不学犁锄,慨然有读书志,胸中便以古人自期。每于史册,见一传而高风凛凛者,必读之再三,通即掩卷长思,跻仰其为人,抃搏气概以从之游,若骤若驰,及之而后已。故厚性情清达而规模宏远,慕王导之为人。樵性豁荡而慷慨有节尚,慕祖逖之为人。今沧海横流处不安,故终夜振衣,达旦不寐,跋涉山川,蒙犯风雨,仗天下安危大计,以求见一时通人,为人望所归而论之。与其饥饥蓬蒿中,老死而比屋不闻,曷若推心授首于忠义之城,俾天地日月所共知者。阁下一时通人,用不用为朝廷重轻,实人望所归也。..厚、樵平生用心于古人,阁下亦以古人许可,幸犬马之齿未在桑榆,正当戮力周旋。阁下著一鞭于中原,使白骨更生,寒灰复燃,特反掌耳。惟阁下置之胸臆而终始之。” 莆阳二郑乃天下奇才,纵观厚、樵兄弟二次上书宇文虚中枢密,慨陈自己雄才大略,冀求其荐,报效国家。若得一官半职,“使厚司台谏,则世无豺虎迹;使樵直史苑,则地下无冤人。”其言不为过。俗云:“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也;士有不用,未有少士之世也!”厚、樵兄弟之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不愧“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宇文虚中再见异之,曾贻书曰:“士弊于科举久矣,安知亦有渊源深渺,不为俗学所渍如二公乎!”可惜宇文虚中因使金被扣留,二郑不为朝廷所用。[按:宇文虚中使金被留,仕金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号为国师。金人每欲南下,辄饰辞谏阻。后被诬谋反,全家焚死。直到孝宗淳熙间(1174—1189),赠谥肃愍。] 绍兴五年(1135)二月壬申,诏右承奉郎徐度(字敦立),令中书舍人试策一道,并召试馆职,士以十科荐用者自此始。朝廷再举礼部,唱名日得旨,厚省试诗赋第一名,候出官日,循两资升擢,成进士。其时兵部尚书刘大中(字立道,谥忠肃)为主司,评厚文曰:“天下奇才也,索之古人中,未易见耳。”厚南宫廷对六千言,指陈无隐,考官议有不齐,遂第居下,胪传才七人。八月甲辰,礼部贡院放榜,考校到合格进士樊光远(字茂实)等二百人(按:光远为绍兴五年省试第一)。九月乙亥,高宗御射殿,赐进士汪洋(字圣锡)等二百二十人及第、出身。洋避远祖嫌名,时年十八,高宗以其与仁宗天圣八年(1030)状元王拱辰(字君贶)同岁,赐新科状元名“应辰”。冬十月戊午,朝廷诏:“川陕类省试合格第一名,依殿试第三名例推恩,馀并赐同进士出身,特奏名令宣抚司置院差官试时务策一道。”以道远举人赴殿试不及故也。 高宗闻厚姓名,于是有诏差遣,授左从事郎,泉州观察推官。衣锦还乡离开杭州之日,郑厚特地拜谒了林和靖故居及坟地,撰成《林和靖墓》诗云:“山前山后冢垒垒,处士孤坟没草莱。古宅更遭新烧火,荒林难觅尽栽梅。月香水影诗空好,鹤怨猿惊客共哀。回首西泠桥外寺,晚来金碧拥楼台。”杭州钱塘人林逋,字君复,早岁游江淮间,后归杭州,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时称“梅妻鹤子”,善行书,喜为诗,多奇句,与邑人徐复(字复之,一字希颜)友善,情投意合,过从甚密。及逋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复卒,朝廷赐谥“冲晦处士”。厚在诗中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弃贤亲庸,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蔑和不满的情绪。 广业里湘溪,发源石竹峰,荣纡数里,瀦为龟潭,南注张洋,逾褐石,达于萩芦陂,合于江,以入于海。碧溪,接湘溪水,经萩芦溪入海。上有仙人岩,岩有野桔,其实无时,得者瑞之。宋庆历间(1041—1048),陈方、黄中庸,元祐间(1086—1094)方亚夫、薛蕃以九日游岩,人得一桔,并登第。后郑厚、郑樵继得之。厚、试魁南省,樵以草泽召。厚诗云:“短帽依然九日风,岩头的的问仙翁。神仙料不私将桔,乞与陈、黄、方、薛公。”(见《闽书》卷之二十四《方域志》载:“湘溪,碧溪。”)厚官泉州日,尝为福州考官,一时名士如林公之奇(字少颖)、郑公锷(字则中)、李公樗(字若林)、陈公诚之,皆在选中,人谓郑公一网,网尽福州人物。 绍兴七年(1137)二月庚子,高宗始御几筵殿西庑之素幄,召辅臣奏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张浚(字德远)见高宗,深陈国家祸难,涕泣不能兴,因乞降诏谕中外。诏曰:“朕以不敏不明,托于士民之上,勉求治道,思济多艰。而上帝降罚,祸延于我有家,天地崩裂,讳问远至。朕负终身之戚,怀无穷之恨,凡我臣庶,尚忍闻之乎!今朕所赖以宏济大业,在兵与民,惟尔大小文武之臣,早夜孜孜,思以治。”郑厚见诏,即上封条奏三事:“一曰国势:建立旧镇,使犬牙相制,国之势也;二曰治体:调兵足赋,使攻守有备,治之体也;三曰兵略:胡骑以控其奔冲,兵之略也。”其言切中当时之要。九月,张浚引咎辞职,秦桧柄国,浚被斥在外。 绍兴八年(1138)三月庚寅,兵部尚书兼权吏、礼部尚书刘大中充龙图阁直学士,知处州,除参知政事,其与尚书左仆射赵鼎(字元镇)共同举荐郑厚,命召对。厚因建言御将、固本、揽权之方,高宗嘉纳。十月甲戌,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赵鼎罢,为检校少傅,奉国节度使,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赵鼎与刘大中二公相继去国,诏任满日改合入官。 绍兴九年(1139),厚官泉州,秦桧(字会之)害怕赵鼎得到重新任用,对他一贬再贬,有旨召鼎,鼎至越乞祠,桧讽其逼已,徙鼎知泉州。鼎在泉郡任上,事无巨细,悉以属厚,尽委厚政。有遭诬杀人者,惧而赂以金,证者反挟为证,赵鼎曰:“汝既不杀人,何以赂为?”厚力辩乃免。郡决死刑,狱吏误甲以为乙,失入人罪,自证犯以下皆连坐,厚独核而折之。 未几,秦桧讽次翁又诬论鼎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鼎谪官居兴化军,论者犹不已。 绍兴十年(1140),厚除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其撰《登东山》诗云:“小雨上东山,层层着意看,寻泉行处僻,就石坐来寒。赤舄归周旦,苍生起谢安。功能成底事,一抹暮云残。”(见《潮州府志》)其时邑人黄公度(字师宪)官秘书省正字,[按:黄公度为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状元]因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坐与赵鼎往世界郑氏宗亲联来,得罪奸相秦桧,被贬出判广东肇谊总会主席、南湖郑庆府。公度与叔友私交甚笃,尝邀厚同游名山古刹,撰《和郑叔友厚题真氏委员会会长郑庆模玉照如》诗云:“南郡趍新幙,微官媿野人。客怀投寺晚,归梦到家频。岁月看蓬鬓,尘埃听葛巾。相随一杯酒。且慰百年身。”诗人在诗中倾诉了自己被贬背井离乡,忧谗畏讥,报国无门的哀伤之情。(按:真如,佛教指永恒常在的实体、实性。宇宙全体,即是一心,不生不灭,故名为真。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为如。《成性实论》二:“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声色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 先是绍兴九年(1139),浚以赦复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浚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其时,因上疏忤怒秦桧、被贬谪出通判建州之汪应辰,待人温和,遇事有主见,居官刚毅,正直敢言,不避亲疏远近,好贤乐善,与樵友善,特向张浚举荐樵赴福州,入幕中。厚送从弟樵应聘,赋诗一律云:“别墅生涯富古今,凝旒梦卜苦追寻。一封细札三家布,万卷新书四海心。北阙龙吟清昼永,东皋猿啸白云深。满怀经济今休靳,闻道养生渴传霖。”(见《福建兴化县志》卷六《名公赋》)其时樵年方三十八,已写出极有分量之著述《天文书》、《春秋地名》、《尔雅注》、《诗名物志》、《本草成书》,故其云:“一封细札三家布,万卷新书四海心。”诗中表达了郑厚对从弟樵“豁荡而慷慨有节尚”的期盼之情。 厚性刚直,素来不右和议,诸多立论,背驰尤多,不为当权者所喜。绍兴十三年(1143),驾部员外郎王恭,摘厚著书中诋孟子语言于朝,诏令建州毁板,已传播者焚之。厚坐为台官所劾“谤议朝政”。桧擅弄权,厚先被贬,后旋罢职。如黄公度撰《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诗二首。其一诗云:“官达身何补,才名陆未沉。不妨吾道在,休较吏文深。城廓春将暮,风云晚更阴。相看炎海阔,魂断欲分襟。”其二诗云:“春草故人去,落花离绪多。芙蓉少颜色,薏苡尽风波。尘土非长策,功名一醉歌。周南暂留滞,莫改岁寒柯。”公度赠诗与叔友共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英雄有迍邅(困顿不得志),由来自古昔。未几,公度再遭贬,知南州,其撰《再别叔友兼寄方次云》诗云:“鞍马侵三伏,萍蓬寄一身。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过逢如问信,为道各埃尘。”诗中表达了公度与叔友一贯勤政爱民,不辞辛劳,临事以公。“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言知己杀身轻。”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二十二日,奸相秦桧病死,黄公度奉诏回临安,授吏部考功员外郎。郑厚起为昭信军节度推官,民有死于县之狱者,其子毁父尸以告,有司欲罪以不孝,厚原其情而伸理之。齐述之乱,厚脱身贼中,出与守将协力讨平之。又请于郡,掩骼埋胔,而民之流离者赈给之,郡赖以安。厚居官清操廉勤,皆有声称,郡人德之。改左承事郎,知湘潭湘乡县。县号繁剧,厚以名儒临之,固钦服而其政无私,吏民尤畏而爱焉。郡守、部使者尝邀到幕下,待以宾友,更日而入,与之谈论经理。 绍兴三十年(1160),厚以疾卒官,年六十一,葬墓筑兴泰里鹤树峰幽化寺侧,邑人工部侍郎林光朝(字谦之)志其墓。其撰《祭郑湘乡叔友文》云:“林某(艾轩)、赵伯达、方秉白、刘朔,以四月既浃,越三日丙辰,哭湘乡先生之柩于西郭,以杯酒盘飱敬酻之。呜呼!海内豪杰,没灭不返,酸痛冤惜,其在我辈。湘乡文律如石鼓泥蟠,前者不及识;湘乡道真如峄山野火,后来不及见。湘乡之名,百代凌腾,屈原、贾谊文非不足,而蹈道则未也!客有过长沙者谇(言)之乎!三先生亦欲相与破夫褊迫之度,而为是冲扬眇冥者乎!我其大招江潭之滨,一夕卮酒,我思古人。尚飨!”(见《艾轩集》卷七《祭文》)兴化军知军钟离松(字其绍,一字少公),在县西广业里湘乡为厚立“名贤坊”。嘉定元年(1208),部使者曾炎重修,待制陈谠(字正中)书额。 厚器局宏远,学问该博,诸子百家,靡不淹贯,见理如破竹,迎刃而解;作文从肺腑流出,自然根本超脱;词赋典丽秀杰,文辞高古奥博,议论自成一家。初,学者多崇王氏新义,文律骫骳,(方言:顽皮。)厚独以左氏为法,一齐而起之,得其指教者,皆尚气格,根理致。其自少持论多英气,尝作《艺圃折衷》,或窃而刊之,厚见之,曰:“是吾有为而作,不可语诸人者,奚广为识者!”原其心以为其间议论虽过于激,亦明天下之大公盖寓深意也。邑人参知政事龚茂良(字实之)云:“吾郡文士以先生开山祖正字。”秘书省正字刘朔(字复之)曰:“湘乡出语险处视蜀道,易处抵秦川。”林公西轩亦曰:“岂惟鲁君子因之以成名”云。 厚居家孝友,推资产以与其弟,于人无隐情,当世名公巨卿莫不以为师友。先生晚岁专心于《易》,著有《存古易》。如其撰《进存古易状》:“右臣尝谓有画前之《易》,有画后之《易》;太极未判,画前之《易》,两仪既奠,画后之《易》也。画前之《易》,圣人蕴诸心术之微;画后之《易》,圣人稽诸象数之验。今《易》有《豕》、《象》、《文言》、《大传》,皆后之学《易》者所作,古本无之。王弼存乾一卦于卷首,以此知古《易》六十三卦皆然也。..臣窃谓:上圣皆圣也,伏羲为诸圣之宗;六经皆经也,《易》为群经之旨,其妙则穷性命道德之要,其粗则该服食器用之间。是故取诸乾坤,以正垂裳之治,易之书契,代结绳之政,俯仰之观,远近之取,一偶一奇,而天下之理尽矣。..臣愚,幼而读书,粗通正理;老而闻道,稍见大方。好读古书而不为古书所蒙,多识前言而不为前言所惑,谓瓮内不能运瓮,运瓮当在瓮外;经中不可穷经,穷经当在经表。..臣以《易》之《豕》、《象》或有乖违经旨,未为纯全,纵有所长,亦只当作传不可与经并行;辄删去之,惟存旧经,撰成《存古易》说,虽未能究三圣著作之深旨,亦可以继诸家传注之未学。谨缮写成四册,随状上进以闻。”厚尝语门人曰:“大《易》之理,岂口耳所能尽,予姑为诸生训诂耳。《连山》、《归藏》、《周易》皆一代之书,欲作‘宋易’而未果也。” 厚著其《艺圃折衷》,指汤、武放伐为乱臣贼子之首,论伊尹放太甲,周公相成王摄政,为启后世篡逆之祸;诋孟子诵仁义而卖仁义,为仪、秦之雄。如其撰《帝王伯》云:“东邻尝亡牛,裹粮迹之七日,得之岩嶷中,累累然一嬴牛耳。举家喜譟皆有德色,其比邻且庆之矣!虽扉履之弊,粮糗之费,筋力之疲,失吾牛之肥泽不恤也!西邻之牧者,日出而驱散之,夕而恬(相会)之,无屦粮筋力之蠹,牛濯濯然日滋矣!牢而饮之,阖户而入,牧人与其家若无所有,是故尧舜性之而人不知,汤武身之而人不疑,五伯假之而天下贺。”厚之其他立论,与古圣贤相悖者尤多,当时盖尝坐是为台官驾部员外郎王恭所劾,累致“家居十年不得调”。 厚、樵二兄弟尝合著《六经图辩》六卷,旧本却题宋郑樵撰。考当代大学者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辩证》卷二经部二《六经奥论》六卷,嘉锡案:“《文渊阁书目》有《六经图辨》,无《六经奥论》,至董氏《玄赏斋书目》,始有《六经奥论》,可见成化以前无此名,必黎温报刊所妄改耳。盖浅人见书题莆阳二郑,而不著其名,但知莆田之有郑樵,不知有郑厚,故妄题之,不知二郑非一郑也。明人书帕本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亡者也。其撰人当从《弘治兴化府志》,作郑厚与弟郑樵同撰者为近。..著有《通鉴□□》四十卷。(编者按:陆氏跋,《通鉴》下原阙二字,今检《宋史》《艺文志》艺文六类事类载有郑厚《通鉴分门类要》四十卷,当即此书。)窃谓此书即《艺圃折衷》之焚余,后人又一有所附益耳。《折衷》今不可见,必辨论经传而折其衷者,板虽毁,书虽焚,如元祐党人文字,岂能禁其不传,惟无弛禁明文,不敢公然刊行。故易其名曰《六经雅言图辨》。折衷与辨,其义一也。又恐独题郑厚之厚著其《艺圃折衷》,指汤、武放伐为乱臣贼子之首,论伊尹放太甲,周公相成王摄政,为启后世篡逆之祸;诋孟子诵仁义而卖仁义,为仪、秦之雄。如其撰《帝王伯》云:“东邻尝亡牛,裹粮迹之七日,得之岩嶷中,累累然一嬴牛耳。举家喜譟皆有德色,其比邻且庆之矣!虽扉履之弊,粮糗之费,筋力之疲,失吾牛之肥泽不恤也!西邻之牧者,日出而驱散之,夕而恬(相会)之,无屦粮筋力之蠹,牛濯濯然日滋矣!牢而饮之,阖户而入,牧人与其家若无所有,是故尧舜性之而人不知,汤武身之而人不疑,五伯假之而天下贺。”厚之其他立论,与古圣贤相悖者尤多,当时盖尝坐是为台官驾部员外郎王恭所劾,累致“家居十年不得调”。 厚、樵二兄弟尝合著《六经图辩》六卷,旧本却题宋郑樵撰。考当代大学者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辩证》卷二经部二《六经奥论》六卷,嘉锡案:“《文渊阁书目》有《六经图辨》,无《六经奥论》,至董氏《玄赏斋书目》,始有《六经奥论》,可见成化以前无此名,必黎温报刊所妄改耳。盖浅人见书题莆阳二郑,而不著其名,但知莆田之有郑樵,不知有郑厚,故妄题之,不知二郑非一郑也。明人书帕本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亡者也。其撰人当从《弘治兴化府志》,作郑厚与弟郑樵同撰者为近。..著有《通鉴□□》四十卷。(编者按:陆氏跋,《通鉴》下原阙二字,今检《宋史》《艺文志》艺文六类事类载有郑厚《通鉴分门类要》四十卷,当即此书。)窃谓此书即《艺圃折衷》之焚余,后人又一有所附益耳。《折衷》今不可见,必辨论经传而折其衷者,板虽毁,书虽焚,如元祐党人文字,岂能禁其不传,惟无弛禁明文,不敢公然刊行。故易其名曰《六经雅言图辨》。折衷与辨,其义一也。又恐独题郑厚之不坠,固不妨一传兼书,包括令尽。人之忠奸善恶,如天之有晦明、晴雨。对于圣贤,岂能仅取其光明,而遗之黑暗;虽隐恶扬善,固为忠厚之风,而语多忌讳,已失直笔之旨矣。厚之忠直敢言,处之当时,似乎有悖孔孟之道;观之今朝,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犹不以为过,何来害人心术? “呜呼何代无奇才,世间未有黄金台。”苏轼《上荆公书》云:“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厚之生平事迹可见《艾轩集》卷七、《宋史翼》卷二十七、《莆阳比事》卷一、卷二、《游洋志》卷四、《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三十五、《莆阳文献》列传二十八、《闽书》卷之二十四、卷之一百十四、《莆风清籁集》卷四、《福建通志》卷四十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十一、《全闽诗话》卷三、《四库提要辩证》卷二、《莆田县简志》第二十章、《中华姓氏通史·郑姓》、《郑樵资料汇编》、《南湖世泽》、《中国历史人名大辞典》、《中华姓氏对联鉴赏》。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二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文记录了福建壶山门第唐明宋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进行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太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