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霖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112
人物姓名: 江春霖
人物异名: 字:仲默;号:杏村;晚号:梅阳山人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457.pdf
时代:
出生年: 1855年
卒年: 1981年
籍贯: 福建省莆田待贤里梅阳
亲属: 江希濂;江文波

传略

江春霖,字仲默,号杏村,晚号梅阳山人,文宗咸丰五年(1855)生,莆田待贤里梅阳人。梅阳盆地,高山环抱,钟灵毓秀,风光旖旎,晚清诰授中议大夫、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掌新疆道监察御史江春霖故居就在这里。它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庞大之民宅建筑群由一百四十六间汇成,雅称“梅阳百廿间”。江家大屋在嘉庆初年由春霖曾祖奋銮创建,楼下偌大花格窗中赫然嵌着“礼、义、孝、廉”四个大字,据云为江氏治家格言。奋銮博览群书,刚介自持,传子文波,为邑庠生,冰清玉洁,孝友廉静。文波传子希濂,其虽年少,以文行知名,穆宗同治四年(1865)乡试举人。希濂教子有方,儿子春霖少年即“气调英拔,然操行纯笃,言必顾行。少作《言志对》,长者咸目为伟器。弱冠补弟子员,六应科岁试,五冠其曹。”春霖生于书香门第,刻苦勤俭,常年粗衣恶食,却长得躯干修伟,风度端凝,刚正戆直,言行一致。初为秀才,就读于兴安书院,齑粥自给,三年不归省,未尝涉足花柳。习字为文,博得历届学使之赏识,岁科试辄冠府庠。兴化郡守刘国光初下车,考观风,江春霖御史遗像春霖应考,撰《言志对》云:“仆所愿曰:‘内则谏官,外则县令’。..独谏官于庶政之得失,万民之休戚,社稷之安危,职官之能否,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得形于奏牍,天下事之不系职司者,惟宰相之行,而谏官言之。官职虽卑,任同宰相,此永叔司谏之书,君实题名之记,所为郑重之言也。吾儒志在天下,不为谏官,将安为?’..客闻斯言,喟然叹曰:‘居官者皆存此志,天下安往而不治哉!’”春霖在《言志对》中采用主客问答式来阐述自己的志向,语言通畅,说理透彻,文如其人,豁达直率。 光绪十七年(1891),春霖应乡试中末名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应省试,是科为庆祝光绪帝“亲政”特开恩科,春霖擢吴鲁榜进士。点庶常,亦居殿,士人中称曰三殿军,盖荣之也(按:清朝省试一等点翰林,一般由皇帝御笔钦点,特留三名交于枢臣代点,以分润其门生故旧,并不可拘名次,是科光绪帝御笔钦点到底,春霖才得以入选馆)。春霖尝在劾涛、洵二公疏中自云:“臣以三甲末进士荷累皇帝拨置词翰,得备谏职,破格殊恩,涓埃未报。” 春霖应甲午科省试,闱中存一段鲜为人知之轶事,其尝与友人叙及。原来春霖入秋闱,即踌躇满志,本不作第二人想,精心结撰,字文俱美,写至第三开,外出而溲(小便),须臾复位,展卷振笔欲复书,忽失声大叫,见试卷上两处墨渍如拇指大,连墨壶也不翼而飞。始知有人恶意从中捣鬼,以指蘸墨汁按试卷上,而复合之,故溃痕符合如一。幸亏殿试卷纸厚七层,可以挖补,但墨汁太浓,浸透纸背,须待墨干后才可动手修补,心绪惶急,历数时才补缀好,手术不工,试卷有破裂痕,草草完卷,已近黄昏。榜发,在三甲中颠倒数之,恰好在第四名,若再降一名,则归班矣(殿试三甲最后三名曰归班)伺后始悟适邻位郑某,尝认同乡与春霖攀谈,见其墨壶系莆阳涂海屏太史精制墨,伸手借观,心甚嫉之鼎甲如探囊取物,其疑郑之所为。殿试举人共三百余人,只需春霖报告主考官查验考座四周近之指纹,便可坐实,但殿试之上,春霖不忍告发,无意慊慊于怀。 春霖为光绪帝钦点翰林,由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历任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及翰林院撰文等职。一呆则十年。其能写一手好字,书法硬瘦遒劲,别具风格,人皆知之。馆居好谈时事,公余辄与同志倾吐胸臆,语云:“志不在美官,得为御史,尽言责,素愿足矣!”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考选御史令下,京师权贵害怕春霖入谏院,阴嘱试官黜落之。春霖之书法瘦硬,主考官极易在试卷上辩认,不意春霖入场后,习白摺(应制书之一种),用悬腕书答卷,榜发,春霖名列第一,记名御史、枢臣相顾失色。 是年三月,浙人蒋唐祐由副贡捐纳,来莆为官,贪而酷,督宪许应骙却十分信任他,以故手段益辣。其时春霖刚升任御史,归莆阳省亲,寓经天书院,见蒋唐祐县令所为甚不平,民怨沸腾,又苦无法以平其气。未几,春霖赴京上任,给谏李灼华参案发作,福建省大吏总督许应骙、藩司周莲、臬司杨文鼎、道台柯欣荣、郡守玉贵、县令蒋唐祐,俱革职。民气大伸,乃春霖从中主持,让这群贪官受到应有之惩罚。 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霖转江南道监察御史,首论都御史陆宝忠干烟禁,不宜为台长。劾亲贵及枢臣、疆臣章凡数十上。身为小小五品官的江春霖,居然选上这个专门干得罪人的差事,往后得罪权贵,轻则丢掉乌纱帽,重者连性命都得搭上。可这位莆阳士子心知“刚直取忌”的后果,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坚决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官可去,身可舍,而公论是非,必不可泯。”自当上御史起,其便连连上奏,上疏达六十九件,御史身为监察官员,又是言官,作为风纪之司,“天子耳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显赫的地位,春霖对朝廷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其荦荦(明显)大端者有请除官制十二弊,理财、变更学制、酌定律例、重定税则去杂费、修改都察院章程、定保举举主赏罚、核定官俸、裁汰冗员、清理田赋等等。 春霖居官,生平心折者诸葛忠武、包海肃、海忠介。居恒谓:“武侯论事以数,余则以理,海肃无子,脱然无累。..忠介历仕三朝,有言必听,余则适际时屯,亦不惜身以曲全大局耳”。诸葛亮运筹帷幄的风采,淡泊明志的气度,谦虚务实的作风,矢志不悔的献身精神和不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均成为后人的典范和楷模。春霖皆身体力行,关心时局变化,常谈论时弊,指骂王公大臣。僚臣胡思敬曰:“春霖刚直使气,好饮酒,饮数斗不醉,酒半辄掀髯指骂王公,闻者咋舌。” 光绪三十三年(1970),袁世凯出督畿辅,入赞枢廷,滥保部属,权势倾一时。春霖独论十二事,谓洪范有言:“臣之有作威作福,其害于尔家,凶于尔国。《左氏传》云:‘受君之禄,是以聚党,有党而争,命罪孰大焉!’袁世凯所为,其心即使无他,其迹要难共谅,参考史册所载,权臣大者贻忧君国,小者祸及身家。”其上《劾军机大臣袁世凯权势太重疏》,列举其“交通亲贵、“把持台谏”、“引进私属”、“纠结疆臣”、“遥执兵权”、“阴收士心”、“归过圣朝”、“潜市国外”、“僭滥军赏”、“破坏选法”、“聚贵骄子”、“远庇同宗”等十二项罪状,应予及时“裁抑”。袁世凯后来果然成为窃国大盗,正应了江春霖的预言。 江春霖身为御史,先后弹劾庆亲王奕劻及其子尚书载振、摄政王之弟郡王贝勒载洵、载涛、军机大臣袁世凯及其子右参议袁克定、军机大臣铁良、闽浙总督端方、尚书徐世昌、两广总督周馥、两江总督张人骏、都御史陆宝忠、江春霖亲笔奏摺奉天、江西、安徽、黑龙江巡抚唐绍仪、冯世骙、朱家宝、殷艺贵、学部侍郎严修、莆田知县宁云汉、林玉骐等四十多人。如其当御史的第一个奏折,即《奏劾莆田田赋不均,请饬量为增减疏》。疏论知县宁云汉在征收田赋时,递加数目包给柜书,柜书再递加征收,以勒索百姓,富绅有所凭籍,尚可免其苛求,“而穷苦小民难受其害”,每两(银)要交纳制钱高达五千余文,“苛征横敛,不可究诘”。县令宁云汉含糊详复,仍饬胥差照旧征收,然粮户多观望,不肯赴完,迫使宁云汉赴任仅九个月,以征粮不力而去任。 溥仪宣统二年(1910),江春霖再次上《劾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匪人疏》,疏论事实确凿,溥仪却忠言逆耳,上谕斥其“牵涉琐事,罗织多人,朝廷早鉴其诬妄。”诏曰:“似此信口雌黄,意在沽名,实不称言官之职,江春霖著回原衙行走。”这顶罗织罪名的大帽子足可治春霖于死罪,此谕撼动朝野,为之哗然。其时台谏有三霖:赵启霖、江春霖、赵炳霖,以弹劾权贵,著闻于时。江春霖人称“铁面无私”、“直声震天下”,御史赵炳霖赠诗云: “杨梅重名节,谏草挟风雷。泪记重阳堕,奸嗔九疏嗔。丹心对宣室,白发哭瀛台。”给事中胡思敬云: “江春霖前后章奏不下数十,今独以弹劾枢臣解职,恐以后言路诸臣,无复敢牵及政府,而太阿倒持之患,由此渐生。尚欲援立宪公天下之说,牢笼四海,谁则信之?”有清三百年间谏官奏疏殆未有如君言之切直者。江春霖自知时事不可为,清廷气数将尽,无可救药,愤然辞职还乡,奉养老母。 春霖离京之时,都察院同人集二千金以赠远行人,其作诗谢却不受,言曰:“吾自为言官,则置此身于度外,若稍有身家利害,何敢批逆鳞,捋虎须,以一身冒万险而不知悔耶?”时人谓为“清御史第一人”。“归装敝衣数袭,朝衫外无他物 ”,可谓两袖清风,京师政、学、商各界联合于虎坊桥湖广会馆举行的饯行大会,“到者万人 ”。火车站送别,道为堵塞,当南下火车在上海站停靠时,上海十四个团体在张园安垲第召开欢迎大会,与会者五千人。不日,春霖至莆,郡人士聚集于府学之明伦堂开会,欢迎春霖入城,与会者逾万人,说者云:“自黄未轩(仲昭)拜杖归里,莆人在此开会欢迎之后,将及三百年,于今得再见之!” 春霖罢官归梅阳故里养亲,“家甚困,而第梅村上舍,贤而能家。公配杨恭人,日灌园佐公之养。公母林太夫人,耳目聪明,年逾八十乐公忠荩,居贫益遂。”春霖贫居足不履城市,辛亥革命成功(1911),清鼎革,闻之,登梅阳山巅望阙,涕下如绠(似雨),谓“早知有今日”矣!自是蓄发视道人,绝口不谈时事。某岁自题其园门联云:“园小庾子山,栽花犹幸有余地;世无曹孟德,种菜何须更闭门。” 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窃国任大总统,意欲收揽人心,见春霖在家乡筑堤障海(修筑涵坝)有功,特授二等嘉禾勋章,春霖拒之:“道人无须此也。”日事花竹,究心农圃,暇则为诗歌,寄其黍离之悲。其德闻乡里,凡狱讼械斗,公一言即解。造福桑梓,知无不为,为非不力,募修水利、道路、桥梁;募修兴仁医院、沧江书院、国欢寺、黄冈祠、雁浔塔、梅峰光孝寺,湄洲天后宫、安福宝树庵等。其撰西门外安福村《修复宝树庵记》云:“出西关有庵曰宝树,..相传为明季林侍御慎日舍建,..中丞彭无山(彭鹏)尝读书其地。..昔者吾友温钩珊孝廉设帐是庵,颇复修葺。余时造访,指示曰:‘此虽梵宇,实乡先生古迹。后世当与夹漈草堂并存,不可湮没。”足见其对乡贤和文物的爱护,备受郡人称颂。 民国七年(1918)午戊正月初五日婴疾,卒于里第,年六十有四。全国各地举行公祭,祭文称颂其:“气节可以重河岳,文章可以泣鬼神。..年不及七十,而寿于万世。官不过五品,而荣于王侯。”已未(1920)十二月初六日,卜葬于里中枫秀柯山麓。闽县林纾为撰《清故中大夫翰林院检讨前掌新疆道监察御史梅阳江公墓志铭》: “掊奸不殒创其噣,屯波交臻孰则药。霸府既建皇祚削,湔剔莫效容起瘼。飘藏痛忍宁归洛,枯泪焦睫看崩剥。一瞑勿视反东岳,英英诸雏起鸾。丰阡广隧宅忠魄,遗芳万祀永勿铄。” 春霖博学多才,工书法,擅词赋,雄辩论,熟掌故,精律例,明会典,其生平抱负及节概,可见《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二,及由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搜集整理出版的《江春霖集》,全书共分为“奏议”、“文集”、“诗集”、“附录”四卷,如其《水仙》诗云:“雪貌冰姿冷不禁,早将白水自明心。任教移向金盆里,丰点尘埃未许侵。”可为其一生之写照。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专题

检讨
职位
纂修
职位
协修
职位
撰文
职位
监察御史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