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074
人物姓名: 黄巩
人物异名: 字:伯固;晚年自号:“后峰”;“莆阳后峰子”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287.pdf
出生年: 1480年
籍贯: 福建莆阳涵江延福山黄冈 (今黄巷村)
亲属: 黄大亨;黄灿;黄布;黄肇;黄耜孺
非亲属: 林大辂

传略

黄巩,字伯固,行十,明成化十六年(1480)十一月丁丑生,莆阳涵江延福山黄冈(今黄巷村)人。为唐桂州刺史黄岸二十二世裔孙,祖父大亨,字文嘉,号梅轩,行十,传子七人,次子灿,字德珍,号朴轩,巩之生父,念先祖状元遗风,结屋黄冈,课子读书,公清不自言,蔼然著乡评,后以子贵赠刑部主事。夫人陈氏,赠太宜人;郑氏,封太安人。灿育三子:巩、布、肇。巩之幼年,儒雅厚重,不动声色,每读书片昝,辄默记数千言,少有诗名。其弱冠之时尝避雨于西漳庵中,僧知为书生,延之坐,雨久不止,僧遂留宿,临行题诗壁曰: “闲来散步叩禅关,禅关深处尽盘恒。尘埃不染乾坤静,钵锡生花天地宽。从古西天传几世,而今觉海得名观。大颠果是聪明者,无怪昌黎与往还。”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读《易》之《革》有感,更名“巩”,晚年自号 “后峰 ”,“莆阳后峰子 ”。 弘治十七年(1481),巩年二十二,举乡试为第七人。弘治十八年(1505),会试中式,擢顾鼎臣榜进士,为三甲七十四名,观政吏部,冬除湖广安德推官。武宗正德元年(1506),任上居官廉慎,大小案件都一一自己鞠讯,从不假于吏手,且从不拖延,能立决,郡人称为“黄片时”或“黄一刻”。巩政颇严明,郡豪猾相戒以无犯,百姓爱之。户部侍郎福来董征榷役,始至省城势张甚,独于俦众中呼而揖之曰:“诉者皆愿就黄君(巩),黄君之政可知矣!”工部侍郎奉命赈济湖南灾民,知巩贤,尽委以安德一郡,巩昼夜率事,力不足而心亦尽焉!法理有声,部使者交荐之。正德二年(1507)秋试,巡按李御史天赋,见其拟小录,奇之俾入内廉,以代校官之乏,榜出多名士,录文亦多经巩手。当时沈提学钟致仕,居鄂见巩,执手言曰:“老夫与见素(林俊)交,见君如见见素矣!” 黄巩旋代理孝感知县,此邑素来难治,巩思开导教化,乃表董孝子坟。重教兴学,主修学宫,建木钟堂,咏归亭及斋舍四十间,严立科条,旁刻白鹿洞教条及程、董二先生学则,令诸生诵习,日夜不怠。僚长李太守金敦请为郡人士开讲,巩于政事之暇亲临学宫为诸生讲授,听者多达二百余人,以理学诲士,慈祥爱人,诸生举进士者众,政声大起。巩素来端谨沉毅,有节介,不屈挠,忠君爱民,风骨剽峭,百姓德之。 正德四年(1509),大学士刘健、谢迁等受了先帝顾托之命,与户部尚书韩文等先后疏请武宗整饬纲纪,放逐鹰犬,诛杀“八虎”(刘瑾、马永成、高风等人),以消除乱阶。巩以考绩留京,擢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闻郡人为立“去思碑”,移书止之。巩清勤供职,政余之日乃以讲学为事,尚书刘璟、张子麟、侍郎张泰等慕其名,部堂遣子就学。尚书何鉴令掌一部诸司奏牍,称其 “长于史才 ”。 正德六年(1511)秋,何鉴调任兵部尚书,以巩练达荐于朝,得改兵部武库,专司奏牍,每日要处理奏章数十件、倚任尤专。后来尚书陆完继接任,见巩具稿,叹曰:“吾初疑子一文士耳,吏事之精乃如此!”正德九年(1514)春,升本司员外郎,充礼部同考会试官,得马理等俊彦三十余人,太宰杨一清见巩所批马理试卷,喜曰:“考官得人矣!”是年秋天,尚书陆完继以刘东山例表,荐巩添注车驾司郎中,经理马政。正德十年(1515)春,改职方郎中,凡廷议奏牍,率以嘱之,均由巩撰写、无易。 是年夏四月,以太安人郑氏忧,解官归家。巩早孤,奉母太安人郑氏至孝,服侍极谨,为亲之疾尝粪验差剧,三年足迹不至城府。母丧治葬毕,首与族人建先祠,叙宗会以修四礼,撰《黄氏孝思堂诗》十二章,撰《黄巷黄氏族谱序》。“平居厪厪自守,不以秋毫事干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其为学立志,动以圣贤自期,朝经暮史,手不释卷。”友人林见素(俊)、周翠渠(瑛)、方松崖(良永)、陈梅峰、郑山斋(岳)承蒙与进。正德十二年(1517),三年服除,巩不欲遽出。 正德十三年(1518)春,佞臣江彬鼓动武宗离开京城北狩,弟布谓兄曰:“此时县官北狩,人心危疑,兄且无仕。”意欲沮(阻止)巩行,巩不听,慷慨就道,题其书室曰:“茅屋石田为生,太拙;鸱夷马革自许,何愚?”盖有志于许国也,临行遗诗弟曰:“不用汝谋方至此,须知我道固当然。”林见素送别赠之诗曰:“老至断俦侣,慰心良自得。”复除武选郎中。 正德十四年(1519)春三月,武宗诏南巡之命,当时宸久蓄逆谋,萧敬、张锐在司礼锦衣东厂,与濠暗中勾结。武宗不顾皇子未育,国本无所寄,听信握劲兵在手的江彬妄言,借御驾亲征讨伐宁王叛乱之名,行江南游玩之实。左右公卿,交疏不听,兵部司属倡诸司上疏谏,巩曰:“上巡游,本起彬诱惑,彬方宠幸擅兵,无敢斥言,吾不可舍彬,为支语,恐上不悟。”黄巩认为江彬外挟边卒,内拥兵权,非乱不止。有举朝所不敢言者,今上疏,自分必死,具三书,遗所知及二弟,嘱以后事,为收拾其遗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于三月十四日,上《陈言图治疏》,痛斥江彬,谏止武宗南巡,此疏竟长达二千零六十六字,堪称谏坛千古名疏之一。 黄巩陈六事云:“臣等尝闻人臣之事君也,以其尽心为忠。夫苟有所见而不以言,言之不尽其心,皆非忠也。”..其一曰:“崇圣学。”先儒周敦颐云:“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武宗“盘游无度,流连志迨者,无乃动之过乎。”黄巩疏谏武宗“高拱九重,凝神定虑,屏纷华,斥异端,远小人,招延故老,咨访良臣,则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而圣学惟新,圣政日举矣。” 其二:“通言路。”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古者明王导人以言,黄巩劝谏武宗“以从善为公,以闻过为明,广开言路,以作士气谅直者褒之,讦犯者义之,愚浅者恕之,狂诞者容之,过继者谅之,不责以出位,不加以奸名,如此则忠言日进,聪明日广,虽有乱臣贼子,亦有所畏,而不敢肆矣!” 其三曰:“正名号。”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黄巩疏谏武宗削去自称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的不正之名号,以昭上下之分,以明示天下之人,庶体统正,朝廷才能自尊矣! 其四曰: “戒游幸。”武宗外出游玩寻乐,所至之处,费财动众,州县骚然,至使民间一夫一妇不能自保。黄巩疏谏武宗改邪归正,“深惟往事之非,翻然悔悟,下哀痛罪已之诏,与民更新,罢南巡,撤宣府行宫,示不复出,发内帑以赈济江淮之饥,散边兵以归卒伍,斥不御之女,使其还家,雪既往之谬,举收既失之人心,则尚可为也。” 其五:“去小、人。”古往今来,王朝更替,一代君主开国承家,小人不用,凡是小人用事,未有不亡其国而丧其身者也。黄巩疏谏武宗识破江彬祸国害民之举,“今小人簸弄威权,贪图富贵者,寔繁有徒,至于首开边事,以兵为戏,使陛下劳天下之力,竭四海之财,伤百姓之心,至今纷纷未几者,则江彬之为也。”极力劝导武宗奋乾刚,将小人江彬下诸廷议,明正典刑,以为奸邪小人迷乱之戒! 其六曰:“建储贰。”武宗早在孩提之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性情也仁和宽厚,可是刚当上帝王,荒淫暴戾,怪诞无耻,豹房之内美女如云,恣意妄为淫乱无度。其虽阅女无数,却没有子嗣,祖宗社稷之托,悬悬乎无所于寄,方且远事观游,屡犯不测。黄巩疏谏武宗“于宗室中选择亲贤一人,养于宫中一使皇子视之,以系天下之望。待他日诞生皇子之后,俾其出就外藩,如此则继体有人,国本以固。”其时,车驾员外郎陆震见《陈言图治疏》,读之嘉叹,遂在其疏上附名同入。 及疏上,武宗阅疏勃然大怒,当即将黄巩廷杖五十。是时吏部员外郎夏良胜、礼部郎中万潮、太常博士陈九川与医士王鏊皆有疏谏,嗣后群臣伏阙者二百余人,武宗恼羞成怒,皆杖之,以巩、震与良胜等倡首,复各杖五十。同受杖者舒芬、林大辂等百有七人。令镇抚司严治,下诏狱极惨酷,巩屡绝复苏。已而,将黄巩等人桎梏锁项,械手足,如重囚,廷跪午门五日,观者莫不流泪。正跪时,众曰:“天子且出。”巩曰:“天子出,吾牵裾死之。” 黄巩与陆震被三加讯杖,坐系一月,巩在狱中吟《待罪有作》诗云:“图报惭无术,因人漫有言;半生今许国,万死敢祈恩?海外诸儿远,天涯一弟存;问心应不负,俯仰任乾坤。”陆震和韵云:“骥尾思千里,葵心托万言;一身曾许国,九死敢忘恩?梅福冠犹在,朱云槛不存;空庭对明月,古道照乾坤。”二公之诗,一字一血,耿耿忠心,天日可表。可怜陆震先卒于出狱之时,黄巩身体本羸弱,棍疮浓血缠身,众谓受刑必死,不意却死里逃生,除名为民。在返归莆阳道上,坎坷跋涉,举步惟艰,江彬派人伺机在途中暗杀,幸亏被治洪主事发觉,藏匿家中,躲过一劫。巩变服由间道至济宁,再秘密遣舟护送南下,终于脱险回黄巷。 正德十五年(1520),罢官归隐之黄巩,“自是杜门著述,家素贫,客至留饭,或日中未举火,贷米邻家,恬不屑意。”有一天,黄巩应云庄见素之邀前去访友,当舟行过西樟庵时,少作憩息,巩又在壁上题诗四首。其一诗云:“野寺重来不似前,老僧犹解说当年。小桥一片闲流水,为结三生未了缘。”其二诗云:“旧题犹在石栏前,不觉人间十七年。茗栀竹炉随处有,得重来此岂无缘。”其三诗云:“村前风雨暗模糊,灯火云庄不负吾。千里相思还命驾,可人谁道费招呼。”其四诗云:“壁间残照半模糊,肯信今吾即故吾。自古浮名俱如此,子虚乌有任称呼。” 黄巩的诗多为迎来送往之作,但古朴醇和,不落窠臼,且不令佳句。如黄巩所云:“去岁是日以罪杖于午门前,遂有归田之命,今一年矣!”遂有《雨中独坐感念有作》:“端居屏人事,亦复坐离索。闭门风雨深,岂不念畴昔。畴昔重仓皇,心劳事无益。迹狂误私恩,安敢怨谴谪。永怀同志友,忽作泉埌客。吾心亦何为,感叹空终夕。”其亡友陆震号“白鹤山人”,后峰归田筑“招鹤亭”,作词招之。郑抑斋(一鹏)云:“后峰猎涉广博,浑涵宏肆,成一家言。”曹秋水云: “后峰削去铅华,独存其意。” 世宗嘉靖元年(1522)秋,其时为中外切齿的钱宁,江彬等佞幸皆伏诛,上追念黄巩这位对奸佞嫉恶如仇,对官家直言敢谏,对百姓善待以诚的忠臣。南京九卿例须一人,持表入贺圣且,诏令除南京大理寺右丞。巩撰《谢恩图报疏》云:“幸逢皇上,光膺宝历首布,宽余改复臣之原官,又擢臣以今职,深惟遭弥,遂许驰驱,恩欲报而未能,病难支而犹强..”其时黄巩居家,年四十二,体质修羸,仍沉敏好学,疾病支离,著书不辍,为撰《莆田县学重建咏归亭碑》。其尝叹曰:“人生仕宦至公卿大都三四十年,惟立身行道,斯千载不朽,世之人,愿以彼易此何耶!”林见素比巩“美玉精金,”袁帙曰:“武庙南巡,黄公奋忠极论,两都传草几于纸贵。” 俗云:“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有司疏请稽古正学,敬天勤民,取则尧、舜,保存君子,辨别小人。诏书加急催黄巩上任,君命难违,黄巩只好抱病前行。其《生朝偶成》诗云:“衰飒病初起,顾影惨不舒。黄落盈空庭,寂寞共幽居。幽居感岁月,因念我生初。劬劳天地恩,图报乃阙如。平生栗里翁,自许何其迹。穷山十亩田,辛苦把犁锄。不负头上巾,负此腹中书。无闻不足畏。忽复四十余。所以古人心,皇皇惜居诸。迟暮恐靡及,踌躇重踌躇。”此诗抒发了黄巩衰朽残年、自知去日无多,欲罢不能的致仕之情。未几,至京师,“缙绅慕其名,延接无虚晷。”忽疾京邸,竟不起。九月九日,巩卒,自公卿而下无不伤悼,其平生知友若门生,争厚割俸金为赙,南都士夫亦然。 谏官交章表巩忠,给事中刘世扬、御史黄国用疏其忠节,请加恤典。时人张惠襄公岳方为行人,疏言:“正德末年,逆彬弄柄,导引巡幸,焰气薰天,犯者糜碎。陆震、黄巩,慨然首发其奸,震死杖箠,巩得残命。圣明御极,蒙赠官祭荫,巩亦亟起班行,不意数奇身亡,中外相吊。臣知巩最深:趋向互交,学行甚正,有定心养性之功,故气节刚劲而不激;有格物穷理之学,故议论持正而不诡;加以清修之苦。才具之优,使天假年、效忠未量。国家赠谥祭葬之典,皆视臣子品秩高下,至德学气节为众所推者,官资未及,褒恤不废。伏望博采公论,量赠一官,或祭一坛;令有司造坟安葬,士气风俗必有所补。”世宗阅疏,龙颜大悦,诏赠(黄巩)南京大理寺少卿,并舆祭。林见素与郑岳“既治其丧,且合诸奠,赙约三百金,为归买田立嗣。” 嘉靖四年(1525),立《谕祭黄巩碑》,为楷书,全文共一百三十九字,上有双龙碑额,下有碑座(今存黄冈祠)。嘉靖七年(1528),邑人文林郎、山东道监察御史马明衡撰《明赠南京大理寺少卿后峰黄君配林宜人墓志铭》,门下生马理撰《赠南京大理寺右少卿后峰黄公圹志》(两块墓志今存黄冈祠)。按院聂豹奏请上生寺 “立诚书院”改为“崇忠祠”(即后峰祠),春秋二祭,节推章檗置祀田,二山林大辂记。夫人林氏,诰封宜人,侧室张氏、王氏,旌表双节,载郡志。郑岳云:“莆一时人物,黄巩与陈茂烈名行相次,惜未究其用,又皆膝下无子,而巩年尤夭,然观二人所树立,亦可与天埌俱敝矣!”(见《莆阳文献》列传七十四)。侄耜孺嗣,字廷籍,号幸麓,行十二,为郡庠生。 天启初(1621—1624),追谥忠裕,谕祭一坛,祀乡贤,又祀湖广德安名宦。清雍正七年(1729),巩祀“忠义祠”,妣祀“节孝祠 ”,赐茔在澄峰之原,坐乙向辛。 黄巩为文古朴练达,多所寄托,著有《后峰集》存世(全国仅存福建省图书馆),嘉靖二十二年(1543),巩之嗣子耜孺梓刻《后峰集》行世,请父亲生前挚友,邑人右都御史林大辂校订并作序: “先生迈往直任,— —为贞臣,为遁夫,为仁人,为志士,盖无不可者。”邑人吏科给事中郑一鹏为之序云:“后峰一代伟人,其文章洞达平正而华实,于道德蔚如也。”后来因倭患,彭汝楠云:“旧刻毁于兵燹,无从窥全豹。”崇祯十年(1637),会稽曹惟才官兴化府知府,其撰《黄忠裕公文集叙》云:“即侠忠义者是而莆为最焉,于是一时辈出,则有贞肃林公,恭清陈公及忠裕黄公,乃余自受知于彭让木(汝楠)师。囊山寺后山黄巩、林大辂题刻..南巡一疏,危言极论,有擎天回日之功,至今读之而字字血诚,脉脉丹赤,诚万世药石之准。..每于公余日费校雠补辑。”曾樱巡按以京本授曹惟才,终于付梓重刻,同邑郭良翰、彭汝楠同订,王应麟、林元霖同校。彭汝楠撰《重刻黄忠裕公文集序》云:“秋水曹使君购公文重锓之,使君亦慨然捐俸为杀青资。”巩之气节文章则前人叙之详已,其不朽之史料与艺术价值,相信广大读者会在拜读之后不言自喻。 一九九七年福建文史研究馆将《后峰集》编入“福建丛书”第一辑之九。书名为《黄忠裕公文集》,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全书共八卷;卷一为狱中所作之自传、自画像及奏疏二篇;卷二、卷三是序,多为送往迎来之作,余则为新刊、重刊之书籍所作;卷四至卷六是记、说、赞、论、书、跋、题、稿、墓志铭、传、行状、祭文等;卷七为四言古、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卷八为七言律、五言绝、七言绝、辞。二00七年十二月,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莆田市办事处主任黄鸿恩出资影印出版《黄忠裕公文集》,赢得了莆阳士子的交口赞誉。 黄巩之生平事迹可见《见素续集》卷十《后峰黄君墓碑》、《黄巷黄氏族谱》、郑岳《莆阳文献》列传七十四、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六十九、何乔远《闽书》卷之一百十二、李贽《续藏书》、《明史》列传七十七、《乾隆志》名臣传、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十五、《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七人物、《涵江区志》卷三十六人物、《福建兴化文献》人物志、朱维干《莆田县简志》十八章、《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佑平《中华姓氏通书 ·黄》。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