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1072
人物姓名: 陈琳
人物异名: 字:玉畴; 号:石峰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283.pdf
时代:
卒年: 1522年
籍贯: 福建省莆阳
非亲属: 文徵明

传略

陈琳,字玉畴,号石峰,为莆阳乌石谷目陈,告院师立之后,世居郡城乌石山,书香门第,家学渊博。琳性恭谨,才高志大,端亮有学行。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擢朱希周榜进士,三甲八十一名,官庶吉士,廉洁正派,论事侃侃不挠,峭直英发,淡于名利。琳与长州(今苏州)儒臣文徵明友善,其嬉笑怒骂,皆可书诵,既成文章,则风流戏谑,总成佳话。 文徵明,以字行,原名文璧,字徵明,改字徵仲,号衡山,文林子。他是明诗文家,书画家。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正德十五年(1502)荐授翰林侍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致仕归,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与仇英、唐寅、沈周是画史有名的“吴门四大家”,而徵明是最负盛名的书画家之一。其著有《甫田集》,收入《侍御陈公石峰记》和《送提学副使莆阳陈公叙》两篇文章,生动记述了文徵明对挚友,莆阳名宦陈琳,居官“以粹美之质,履明洁之操”,博得吴中士子交口赞叹其为师儒。 文徵明撰《侍御陈公石峰记》云:“莆多名山,而乌石在郡城,奇丽崷崪,实用钟莆之秀,侍御陈公之居在焉。公自号石峰,盖取诸此公之言,曰吾名琳琳,美玉也,然不有治焉,斯亦璞而已矣,乌所取器哉。诗不云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吾之有取于是,非徒以山为也。夫公以明执法,奉天子明命视学南畿,士之仰公而治者众矣,而公顾为此,若有不足焉者,呜呼,此公所为不可及而足以历多士卒一方也。”文徵明对莆阳乌石山前官职绵绵,自唐距今居山前登第者无虚岁,由是朱紫蝉联不绝,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尝游乌石山,更锺情斯地灵人杰,对陈琳居官缜密,执法严明,以道义自持,克己宽仁之举,在文中作出精辟阐述,誉之盛德堪为天下师表。 陈琳自号石峰,徵明曰:“公不忘取助于石,亦推其玉哉,而况乌石为公之所丽哉。或谓一山一石,惟人之嗜,而公顾欲专之,且乌石在莆,非可得私也,而不知其有所谓独得者,不皆以境也。是故嶙峋截业,苍然刀仞,其秀若焉,其壁立若焉,仰睇有肃,爱以树节,瞻斯岩岩而端陈琳像委以之。..虽以某之无似,且在诸生之 列,而必以记命之,是其好学下问,优于天下而人将追而莫之及也。 ”莆田乌石山最美丽的最富有的东方自然物,莫过于山中的岩石和青松了。东山晓旭有筍石如林者为观,如日出之前登山,见朝曦初旭,晓气万道,盛阳乍露,云披五色,如盘如轮,宿雾瞳目龙,诚奇观也。明宣德进士邑人方熙《咏乌石山》诗云:“石径苍苔古,长廊白昼闲。台花和雨坠,独鸟向人还。竺国三千界,祗园第一山。宁知方外趣,咫在市尘间。”乌石之美,古今士林传诵,诚非虚语。 弘治十一年(1498),陈琳授监察御史,提学南畿。文徵明在《送提学副使莆田陈公叙》云:“先是弘治中以监察御史视学南畿,振德警愚,轩轾帷允,数年之中,士修名行而文以丕显,朝野翕然称之,谓公之道化流行得古人表师之义。”陈琳任中疏陈端本,修政十五事。正德元年(1506)逆监刘瑾盗权谋乱庶政,武宗被惑,满朝公卿都得倾附于瑾,否则,辄被罢官或丢失性命。正德元年正月,刘瑾被提升为内官监,总督团营,这是明代从未有过之破格提升。他掠夺民田,扩建皇庄达三百余处;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朝野对其无不切骨痛恨。陈琳多次向武宗上疏,为瑾所扣压,杳无消息。 正德四年(1509),内阁大学士刘健与辅文徵明书法政老臣谢迁,韩文等联合上疏,弹劾刘瑾,揭其招权纳贿,作崇乱政,请诛刘贼,武宗袒之。顾命大臣刘健、谢迁并去位,谏官戴诜诸人以言被捕,入狱。刘瑾为铲除异己,残酷进行大屠杀,监察御史陈琳见状挺身而出,上疏极谏:“臣伏见南京冬月之雷,非时屡震,正朔之日自天告凶,推数度理,咎徵非微。陛下当以此时,正宜委心元老,图维化机,博採忠言,深怀治本。而老臣不愁,狂直不容,甚非所以怀天变,固人心之道也。股肱完固,耳目聪明,然后身得安焉,大臣不宜去而去,是自痿痹其股肱;谏臣宜容而不容,是自蔽塞耳目。欲求天下之安不得也。”琳身为御史,素以敢言直谏为职。疏入,武宗大怒,遂以得罪镌两阶,左迁潮阳之揭阳丞。但忠义之举,朝野称之,谓公之风采磊落,有古人正谏之风,刘瑾矫旨榜列刘健等若干人为奸党,琳与焉! 正德五年(1510)夏天,刘瑾阴谋败露被擒,处决之时京都刑场人山人海,这个逆阉恶有恶报,终获磔刑的可耻下场。陈琳除嘉兴府同知,随擢知府,朝野之人莫不惜之。徵明云:“公之贤明宏达宜在师资之地,守振肃之职,而某则以为世弃节,趋炎附势,以俗之见耳,非所以论公也。”人生在世,如果败名猎华要离爵厚禄唾手可得,惟琳居官无心于是。其效忠输诚,慷慨激发,得以行其志,而成其名。 正德七年(1512)秋,诏嘉兴守莆阳陈公(琳)为山东按察副使,一方视学之寄,而守天下之人,想闻其风采,莫不愿为之奔走也。文徵明《送提学副使莆阳陈公叙》尾段云:“某以诸生辱公国士之知十年于此,辽倒无成,方惧为门墙之羞,而公眷存不已。今兹由浙而鲁,得再见于吴门,因献是言,而必以天下望之者,因天下之论也。”陈琳勤于政事,秉节直亮,望重朝野,旋调河南参政,继任广东布政使。 世宗嘉靖元年(1522),主幼,琳录先朝言事诸臣,陞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时逆濠始平,兵灾饥荒交加,民不聊生,陈琳上疏蠲租赈之,改南京大理寺卿,擢南京兵部右侍郎,卒于任上,赐祭葬。陈琳孝友清亮,与人交坦夷温款,时人目为长厚君子,为官所至之处,祀名宦。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专题

按察副使
职位
御史
职位
陈端本
职位
御史
职位
大理寺卿
职位
右侍郎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