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赛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0039
人物姓名: 黄赛峰
人物异名: 乳名:阿豹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488.pdf
性别:
出生年: 1952年
卒年: 1998年
籍贯: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

传略

黄赛峰(1952—1998),乳名“阿豹”,出生于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黄赛峰少年时期家境一般,中学毕业后承担起家庭重担,从事养蜂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远近闻名的“蜜蜂司令”。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黄赛峰一家人相继移居香港,开始只是在香港一家电子厂打工,从事电子配件组装,但精明的黄赛峰为了多赚些钱,便向工厂老板提出建议,要求一次性领取一批电子元件回家,装配后交回工厂。这样既可以节省上下班时间和交通费,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干些活,这一想法得到老板认同。于是,黄赛峰便批量地领取电子元件回家,不但一家人随时装配电子产品,而且还聘用他人共同装配,创办起家庭小作坊。由于黄赛峰从小就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魄力,没几年功夫就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地,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小作坊也变成了电子厂,黄赛峰在香港创办了新光电子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子产业正处黄金发展时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赚得是辛苦钱,收入微薄。具有商业头脑的黄赛峰开始盘算,国内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将电子元件拿到国内去装配,仅工资一项就会节省许多。于是,他于1984年回乡创业,投资3000元,创办了涵江地区第一家电子产品来料加工厂。黄赛峰回乡投资创业一举成功,获得了高额利润。此后,他不断拓展大陆的业务,事业蒸蒸日上。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黄赛峰着手拓展海外市场,以香港为基地,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建立了一个国际电子产品销售网络。1989年,黄赛峰成立了“新威集团”,创立了“SUNWAY”品牌,并先后在涵江区江口镇和仙游县榜头、赖店和度尾等乡镇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电子厂利润开始下降,精打细算的黄赛峰又将目光投向内地,先后在大田、将乐等地创办了多家电子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陆的劳动力红利开始逐渐丧失,新威集团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电子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几个月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新威集团洞察世界电子市场变化,广收入才,积极搜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资讯,不断开拓新的科技电子,并与享有盛誉的台湾大同电子公司合作,创办了“台湾通信(福建)有限公司”,生产高科技通讯终端产品,产品涉及多个电子领域,年产值达10多亿元,公司员工发展到18000多人。 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9年在新加坡、香港两地证券交易所联合上市。黄赛峰个人也因经营电子产品而出名,被人尊称为“电子豹”。 黄赛峰事业有成之后,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在家乡的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扶贫帮困等方面,多次慷慨解囊,深得好评。同时,还积极参与响应国家“东西合作、扶贫帮对”政策,安排了宁夏贫困地区数千名富余劳动力。黄赛峰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敬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拥有数十亿财产的富翁,而是他朴实无华的人格。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作为一个亿万富翁,肯定是衣冠楚楚,一副富气十足的派头。但黄赛峰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没有一点亿万富翁的架子,在待人接物上处处体现出谦逊与坦诚,不管是接待客户,或是接触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使人感到与他交往尤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沁人心扉。 然而,正当新威集团蓬勃发展之际,黄赛峰却在一次火灾中不幸遇难,英年早逝,年仅46岁。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