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唯一号: 130630020210000028
人物姓名: 林和义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475.pdf
性别:
出生年: 1909年
卒年: 1994年
籍贯: 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
亲属: 陈亚兰;林雍高;林恩强

传略

林和义(1909—1994),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人,新加坡海洋油轮公司和兴隆贸易私营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任莆中高平公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林和义故乡位于莆田埭头半岛,当地人稠地瘦,百姓以海为生。林和义少年时期正值兵荒马乱,海匪猖獗,沿海百姓生活十分贫穷。迫于生计,他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涉重洋,赴新加坡、马六甲、印尼的摩呵等地,以捕鱼为生。林和义跟随亲人来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从事传统的捕捞业。 20世纪30年代初,林和义回莆田娶陈亚兰为妻。新婚不久,林和义再渡南洋,从印尼摩呵移居到对岸新加坡大埠头,日出晚归,捕鱼为生,维持生计。通过几年的辛勤努力,林和义稍有积累,便放弃了捕鱼生涯,改行做海鲜生意。他购置了一只载重量15吨的机械船,航行在婆罗洲海面,有时也远行到越南港口,收购一些海鲜运到新加坡出售。虽然长途航运非常辛苦,但收入比捕鱼好了许多。 由于婚后夫妻分居两地,林和义常年往返于家乡与南洋之间,加上妻子生下了七个子女,家庭负担重,经济比较拮据。1956年春,林和义再次回到老家,将妻子及3个儿子移居新加坡。当时林和义还只是小本生意,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便让文静体弱的大儿子林雍高继续念书,安排刚强敏锐的二儿子林恩强去汽车修理铺当学徒。然而,时运不济,一家子刚安顿下来,“兴发号”机器船就在婆罗洲撞礁出事,虽然人员平安返回,但林和义一家却陷入困境。 林和义诚信为本的品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机器船出事后,亲戚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东借西凑又购买了一只旧机械船,继续从事海鲜贩卖。后来二儿子放弃了学修理汽车,跟随父亲一同出海收购海鲜,生活开始慢慢好转。 1957年,泰国海湾的一场特大海上风暴改变了林家的命运。那年夏天,林和义带着二子林恩强驾着小船北上柬埔寨磅逊湾收购鱼货,返回时突遇风暴,天昏地暗,巨浪滔天,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打得人睁不开眼。林和义凭着丰富的海上经验,驾着小船穿行于波峰浪谷之中,忽然一个大浪迎面扑来,整个船头卷入海浪之中。林和义见状失声惊叫,以为小船必沉无疑,但老天有眼,小船竟然从波涛之中顽强地浮了出来,惊魂未定的林和义望着儿子稚嫩的面庞说:“阿强,收鱼是面挨生水的生意,我们不能一直吃这碗饭”。 海上遇险之后,大儿子林雍高不忍心父亲和弟弟长年累月在海上奔波,遂离开学校到巴士公司做工。同乡觉得林家兄弟诚实可靠,便与其合作做起石油生意,开始只是从石油公司购进少量石油,拉到港口批发给渔船。数年后,林家兄弟俩创办了加油站,为过往汽车加油,开创了林家在新加坡的石油生意。 林家兄弟努力奋斗、诚信经营,仅用两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于是,林和义购买了一艘载重量为100吨的机械动力船,专门用于运输石油。此后,林家石油生意逐年扩大,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经拥有万吨油轮,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石油公司。20世纪80年代期间,林家事业蒸蒸日上,拥有60多艘油轮,总吨位发展到100多万吨,还投资建设了码头、油库和多个加油站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林家的油轮总吨位已经达到270万吨,创办了新加坡兴隆贸易私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石油贸易商,年营业额达几十亿新币,旗下的油轮航运遍及全球各大港口。同时,林家还拓展了陶瓷、石材、珠宝及石化等行业,经营非常成功,成为新加坡商界的风云人物。 林和义虽然身居海外,却心怀桑梓。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回乡探亲,先后在沈阳、福州和莆田等地投资兴业,创办了陶瓷、石化、易拉罐、珠宝、码头等多个企业,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和义出身贫寒,饮水思源,深知家乡百姓生活艰辛。他多次对子女说:我对家乡贫穷的记忆很深,石城百姓的讨海谋生很不容易,应多办几个石城人来新加坡“赚吃”!事业发展之后,他积极帮助家乡亲人脱贫,凡公司所需员工大多数从家乡招聘。从1984年起,林家企业先后从莆田招募劳工近2000人员工。在林家的帮助下,昔日贫穷落后的莆田石城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小康生活。 2002年,林雍高、林恩强兄弟根据父亲的遗愿,再次回到童年的摇篮地——石城村,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兴化湾南岸筑起一条的遮浪海堤,筑起1480亩海上养殖场,并引进了大连与日本杂交的皱纹盘鲍优良品种,养殖面积达16万平方米,解决了家乡百姓的就业问题。 林家不但经商有道,而且非常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林和义曾经担任了多届莆中高平公会主席、名誉主席。在侨居国,林和义慷慨解囊,捐资阔绰,被誉为华侨的典范。在自己老家,林家父子故园情深,一掷千金,多次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林家共捐资石城至埭头公路建设资金280万元、埭头医院140万元、笏石医院50万元、城厢区医院病房大楼40万、莆田学院实验楼110万元。还先后3次捐资200万元支援石城学校建设,将石城学校建设成为莆田市最漂亮的村级学校之一。同时,林家还捐资近100万元,作为石城学校“奖教奖学基金”,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学习。2011年春节,林雍高、林恩强兄弟又捐资300万元,为石城学校建设教学楼。 林家的兴学义举,深受家乡人民赞扬。为了纪念林家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贡献,石城村乡亲为林和义建造了铜质塑像,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手扶拐杖,背朝故乡的万家灯火,面对碧海蓝天......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