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1020210000655
图表名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
起始页: 0487.pdf
结束页: 0495.pdf
图表类型: 统计表
分类号: G127
关键词: 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 遗产

内容

项目类别:民俗(X) 项目名称: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 保护单位:莆田市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印制 2019年10月16日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图书馆 列入地方名录情况 省级名录 名 称 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 类别 民俗 列入时间 2017年1月 市级名录 名称 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 类别 民俗 列入时间 2015年10月 县级名录 名称 类别 列入时间 (格式:XX年XX月) 涉及民族 汉族 是否多国共享 否 基本内容 莆田“做大岁”习俗形式上构成了莆田“五日做岁"的独有春节年俗,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初二探亡日、初四做大岁等一系列的年节习俗,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始,传承至今已有450余年。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攻陷兴化府城。次年戚继光回师后,倭寇弃城而去。二月,逃亡百姓返回家园。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后,再举行一次过年仪式。为了和年三十的''做岁”区别开来,于是把正月初四称为“做大岁”,把正月初二视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同时,家家张贴白额春联以示丧亲之痛和重返家园的欢欣。保护、传承、弘扬这一习俗,具有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保存地方历史特征、体现地方人文性格、激发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价值。当下,莆田做大岁的相关习俗,仍然保存在莆田大多数村庄城镇,过年时,绝大多数人家还能遵循这套仪规。老人们还能向儿孙讲述相关由来,但随着20世纪20~30年代出生的老一辈们的陆续谢世,这一习俗传承的由来已经在后辈人中渐行渐远。 分布区域 莆田春节“做大岁”的习俗几乎遍及莆田市所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湄洲岛等区域,甚至在相邻区域还影响到惠安县的肖厝、涂岭,福清市的新厝一带。以上大部分地区“做大岁”的时间在正月初四晚,而部分山区“做大岁”的时间则在正月初五日。唯有仙游县游洋乡吴宅村人正月初五不“做大岁”,据说源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五,兴化府监军游洋乡吴宅村人吴廷珠在抗倭中壮烈捐躯,乡里人为了纪念他,因此相约正月初五日不做大岁。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中部,东北邻福清,西北界德化、永泰,西南接永春、南安、惠安,东南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43.6公里。陈光大二年置县。宋元明清历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兴化府建置。莆田海岸线延绵,明初海寇屡犯海疆,沿海遭受劫掠,苦不堪言。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德兴驻莆筑城御寇。周德兴拆毁镇海堤,以石料筑平海卫城、莆禧所城。嘉靖后期,海防渐懈,倭寇大肆骚扰莆田沿海。由于莆仙衣冠巨族,繁侈相望,而且各家族善俭,久而厚积致富,加以四乡人民避难入城,村落的一钱寸帛,俱在城中,因此兴化府城成为倭寇最垂涎之地。从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一年,倭寇十次侵扰莆田。对社会经济的破坏特别严重。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兴化府城沦陷,“贼分守城门,吏民无得脱者”:“全城焚毁殆尽”,不死于寇,则死于火,昔日繁荣的莆城,“环列数万余家,盖荡然一平野矣!” 历史渊源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据府城六十余日,民资库藏,搜劫无遗;公署、民居、祠宇、寺观,焚毁殆尽。杀死进士19人,举人53人,庠士356人,莆田科名此后一落千丈。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因城中腥秽不堪,财货已竭。倭寇惧怕戚继光,城内又无可盘剥,于是弃城而去。后因戚继光入闽抗倭,取得平海卫大捷、仙游大捷,府城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掩埋亲友,收拾家园。二月初二,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情况,因该年的大年夜都在逃亡中,没有过好新年。因此在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初五补过年。后来因为二月农事正忙,于是民间相约正月初四“做大岁”,初五再“过年”。而把正月初二视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自此,莆田做大岁习俗在莆田地区累代相传。作为独特的地方文化习俗,在民间衍传不息,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做大岁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内涵却不断遗失,导致民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自清朝道光年间起,就有地方文人、专家学者不间断地对“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进行记载、阐述,以保存乡邦史料。故此,本习俗的内涵传承群体即以著述者为主,而形式传承主体则是自明嘉靖以来的累代莆田人民。 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 第一代文字记述传承人为道光陕甘总督林扬祖(1799-1883),记述文本为《兴化府莆田县志稿》;第二代传承人为清布衣诗人李光荣(1849-1921),他在自己编撰的《兴安风雅汇编·莆阳竹枝词》中收录了多首记载莆田春节做大岁情景的诗歌。第三代传承人为清刑部主事关陈谟(1872—1931)和翰林院编修张琴(1876--1952),二人分别在自己著述的《莆田史谈》《莆田县新志稿》中对“春节做大岁”的由来及习俗情况做了详尽的记录。第四代传承人为民国涵江电报局局长宋增佑(1880-1955),他在《莆田岁时记》一文中也对''做大岁”情况做了客观叙述。第五代传承人为莆田县文化科副科长陈佳润,在《莆田县志·莆田的风俗习惯(草稿)》中,进行了批判性继承的文字表述。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第六代传承人是莆田市图书馆馆长陈豪,对“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进行影像性记录和保存,拍摄多部与该习俗相关的纪录片。第七代传承人是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他在《文脉莆阳》莆田文化普及性读本中用了简短的语言对莆田做大岁进行了叙述,有效地对广大读者进行了传播。“做大岁”实质是莆田人的痛史,这样的特殊习俗在莆田大地上代代相传,只要这个习俗没有消亡,每一代莆田人都是“做大岁”的传承群体。目前主要的传承群体以熟悉莆田民俗文化、可以指导民俗活动、民俗仪式的专家组成,用以复现或延续所传承习俗的仪式感指导。 主要特征 与传统的中国春节不同,“做大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春节红联上的白额,隐含着喜庆中的悲伤记忆;初二不登门的习俗与全国各地都大相径庭;初三阖村做寿体现了劫后余生的欢庆;初四再过一次年,全家再次围炉、跨火、饮宴、燃放爆竹,是传统“年三十”的再现。此外还有:一、鲜明的地域性。“做大岁”习俗仅在莆仙一地流行,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二、顽强的民族性。“做大岁”习俗铭刻有明一代莆田人的惨痛与血痕,而在血痕中幸存下来的莆田人用特殊的节庆来永世记忆,代代传承这一痛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乐观的民族性格;三、坚韧的历史性。经历了450余年的历史,犹然没有断绝的习俗,哪怕朝代鼎革,江山易色,运动迭起,传统消亡的日子里,都没有让这段历史消失在莆田人的记忆中,展现了历史强大的惯性和韧性;四、不朽的传承性。正是因为这一习俗的独特,记忆的深刻,使之能在代代莆田人的精神、血液深处引发共鸣,才能在传承中永不朽坏,史痕如新。 重要价值 一、展示地方文化特色。这一只莆田地区流传,具有鲜明因此可以作为展示莆田文化的一扇特殊的窗口而存在。二、保存地方历史特征。“做大岁”习俗具有典型的历史性,没有特定的历史事件就不会出现这样特殊的地方风俗,因此保存这一习俗,具有保存历史,反证历史的重要作用。三、体现地方人文性格。“做大岁”习俗表现了莆田人敢于抗争,恋土怀乡,痛中思安,乐不忘忧的地方人文群体性格,弘扬这一习俗,对于莆田人的自我认同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做大岁”习俗展现了莆田人反侵略、守乡土、御外敌的历史风貌,通过这一习俗的传承,这一历史的重述,可以激发一代又一代莆田人民的爱国爱乡热情。 存续状况 莆田春节做大岁的地方习俗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起就在莆田民间广为流传,并约定俗成地形成惯例,目前,莆田除了个别区域没有传承这一习俗外,绝大多数地区对这一习俗传承至今,约450余年历史,受众300余万,遍及仙游、涵江、荔城、城厢、秀屿、北岸、湄洲岛等区域。但由于过去官方修志对民间风俗关注度不高,记述不足,自清道光后,《莆田县志》等新修志书才有对这一习俗陆续有所发掘记述。而随着时光的渐渐推移,下一代的莆田人对做大岁习俗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保护和宣传这一习俗形成的历史渊源显得格外重要。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由于“做大岁”习俗与莆田人民抗倭历史息息相关,因此与这一遗产项目有关的文物遗址有:十字十八战遗址、龙泉九战尾旧址、柳坑虎啸滩旧址、新潭真人祠义冢、平海彰善庙旧址、后积万灵宫、华东东镇祠、莆禧古城、林墩戚公祠等。莆田市图书馆收藏有清林扬祖《莆田县志稿》、李光荣的《兴安风雅汇编》、关陈谟的《莆田史谈》、张琴《莆田县新志稿》,民国宋增佑的《宋仁陶遗集》、1960-1965年《莆田县志·莆田的风俗习惯(草稿)》台湾兴安会馆的《兴化文献新编》、莆田市图书馆编撰的《文脉莆阳》等书籍以及纪录片《做岁闹元宵》、纪录片《白额春联》《做大岁》等。能通过各类传播手段进行大众推广。 项目总体概况 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而莆田的春节则有着“做大岁”这一与众不同的节俗。“做大岁”习俗是自明嘉靖四十一年后流传在莆仙地区,由莆仙人民代代相传,累代相承的节庆习俗。这一习俗几乎遍及莆田市所辖荔城、城厢、涵江、秀屿、仙游等所有区域。莆仙地区初四、初五“做大岁”的习俗形式上构成了莆田“五日岁”的独有春节年俗,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初二探亡日、初四做大岁等一系列的年节习俗,在莆田民间广为流传,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始,传承至今已有450余年。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据府城60余日,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因城中腥秽不堪,财货已竭,于是倭寇弃城而去。后因戚继光入闽抗倭,取得平海卫大捷、仙游大捷。府城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掩埋亲友,收拾家园。二月初二,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情况,二月初四再举行一次过年仪式。后来因二月农事正忙,于是民间相约把再次过年的日子改在正月初四,为了和年三十的“做岁”区别开来,于是把正月初四称为“做大岁”,而把正月初二视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同时,探亡日当日,家家户户张贴白联以示哀悼。但因为白联与春节的喜庆气氛难以融合,故而后来用红联盖住了白联,只在上头留一小段白色以表余哀。从而又延伸出白额春联这一特有的春联形制。综上所述:做大岁即莆田人民为了纪念倭难历史,而重新过年,不忘前事的一种独特习俗。包含白额春联、初二不登门、初四再围炉,一年过两次年等习俗表现。莆田“做大岁”的一系列的习俗在莆田及其周边地区流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展示了莆田人民抗御外侮,不畏强暴的精神而体现出顽强的民族性;400余年传承不绝,展示了它本身坚韧的历史性和不朽的传承性。因此,传承和保护弘扬和发展这一习俗,具有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保存地方历史特征、体现地方人文性格、 激发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价值。随着时光的渐渐推移,下一代的莆田人对做大岁习俗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具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的风俗渊源渐趋消亡。因此,保护和宣传这一习俗形成的历史渊源显得格外重要。(按:本文由莆田市图书馆馆长张翔撰稿)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莆仙人民抗倭事迹;第二部分叙述林兆恩、卓晚春抗倭义举。下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实录;第二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烈;第三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诗咏及附录、参考文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