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组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52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组合
分类号: H17
页数: 4
页码: 1025-10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话中语序和句型的语法特点。语序方面,包括表示完成式句子的谓语后习惯不带宾语、某些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直接置于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数量增减的状语“加”、“少”一般置于谓语后面、表示时间的状语,也往往置于句末等。
关键词: 方言 语法 组合

内容

语法上的组合规则包括构词法和句法。这里指句法,以下介绍几种有特色的语序和句型。
  一、语序
  1.表示完成式句子的谓语后习惯不带宾语,一般把宾语倒置于谓语之前,如:我鞋颂了行(我穿了鞋子再走)。
  汝水燃沸去(你把水烧开了再去)。
  也有一些宾语前置后置并存的,如:
  汝食糜了行(你吃了饭再走)。
  汝糜食了行(你把饭吃了再走)。
  以上并存格式,并非等义,它们各自强调的对象有所不同。
  2.某些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直接置于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极、很”的意思,大抵都是贬义的。如:
  死人毒(很毒辣)骨头〓(臭美)
  棺材好(假的好)五骹筋(极犟)3.“形容词十卜[p〓〓6]十动词补语”格式,表极度的夸张。如:
  红卜死(骄傲得要命)。惊卜〓(吓坏了)。
  欢喜卜死(高兴得要死)。看卜吼(看得要哭起来)。
  4.表示数量增减的状语“加”、“少”一般置于谓语后面。如:
  颂加一件衫(多穿一件衣服)。
  行少一铺〓(少走了十里路)。
  有时为强调对象,亦可置于谓语前,如:
  做加蜀工(多干一天)。
  加做蜀工(再干一天)。
  食加半碗(多吃半碗)。
  加食半碗(再食半碗)。
  5.表示时间的状语,也往往置于句末。如:
  我去买物件头前(我先去买东西)。
  汝蹈骹车倒尾(你在后面骑自行车)。
  如果需要强调,也可把时间状语前置,如:
  我头前去学堂(我先上学校去)。6.动词后带叠音补语,可表示“悉数”或“彻底”意思,如:
  衫裤褪澈澈(衣服脱光光的)。
  蜀盆糜食了了(一大碗粥吃得光光的)。
  蜀株树曝焦焦(一棵树全晒干了)。
  7.“程度副词十形容词十量词”格式,普遍可作谓语。如:
  许株树尽细株[tau1](那棵树很小)。
  苹果连天大个(苹果非常大)。
  8.双宾语次序有两种。一种与普通话相同,即近宾语在前,远宾语在后。如:
  伊给我蜀本册(他给我一本书)。
  另一种是远宾语在前,近宾语在后,或变换为连谓句,或变换为主谓谓语句。如:
  我借十元钱给伊(我借给他十元钱)。
  我一个问题勘汝(我间你一个问题)。
  二、句型
  (一)比较句
  (1)表示甲乙相同的,用“甲十合[ka〓7]十乙十平平十形容词”格式。如:
  伊合我平平悬(他和我一样高)。
  小丁合小王走平平紧(小丁和小王跑得一样快)。
  (2)表示甲超过乙,用“甲十比较词十乙十厄[ε〓6]十形容词”格式。比较词通常有“比”“譬”[p‘ia5]、“□”[ts‘y5]等。如:
  我比伊厄早(我比她更早)。
  狗譬猪厄万精(狗比猪聪明)。
  有时不用比较词,则用“甲十厄十形容词十乙”格式。如:
  海水厄重沟水(海水比河水重)。
  下昼厄热起早(下午比上午热)。
  (3)表示甲与乙相似,形式比较灵活,常说的有“〓输赢”、“差〓显”、“卜蜀样”、“参不多”、“伓惊侬”、“参不多蜀样”等。如:
  两个侬功夫〓输赢(俩人本事差不多)。
  今旦夙哺价钱差〓显(今天和昨天的价钱相差不多)。
  者本许本卜蜀样(这本和那本几乎一样)。
  两〓参不多(两边差不离)。
  好〓伓惊侬(好坏差不了多少)。
  姐妹囝生参不多蜀样(姐妹俩的长相差不多)。
  (4)表示甲不如乙,一般用“甲输乙”格式,为突出定语,通常省去中心词。如:
  汝者件输伊(你这件不如他的那件)。
  有时需要强调程度,可在宾语后加补语,与普通话的引进介词短语结构不同。如:
  伊输汝够股(他比你差多了)。
  我输汝辈穧穧(我比你们差得太多了)。
  (二)被动句
  一般引进“给”[ki〓6]来表示。有人写作“乞”,音不合,因莆语“乞”表“取”义,音[k‘〓〓6];表“给”义,音[k‘ue5]。另莆语表示主动处置句有时说[k〓〓6],稽之其他方言,当为“共”的音转。如:
  椅囝共[k〓〓6]搬走(把椅子搬走)。
  椅囝给[ki〓6]搬走(椅子被搬走)。
  又如:
  伊给[ki〓6]我拍(他被我打)。
  莆田话被动式也可以省略介词直接用意合法来表达。如:
  伊我拍(他被我打)。
  牛伊牵行了(牛被他牵走了)。
  (三)处置句
  莆田话处置式句型有四种,分述于下。
  (1)把普通话的“把”换为“将”[tsy〓?1]如:
  将伊逮回来(把他捉回来)。
  (2)用“给”表示,常用格式为“主语十共[k〓〓6]十动词”,如:
  衣裳共收爬起(把衣服收起来)。
  (3)用“项”[ha?5]引进动作对象。如:
  汝辈项侬拍〓使得(你们打人是不行的)。
  伊项我逐行(他把我赶走)。
  (4)“将、共、项”均不用,而以连谓式来表示。如:
  批写了摕[t‘e2]去寄(把信写完后拿去寄)。
  汝者牵事体做了再讲(你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再说)。
  (四)疑问句
  不用句末语气词提问,而是用肯定加否定的选择式反复问句来表示。如:
  汝食伓食(你吃不吃)?
  有看见无(看见了没有)?
  许有侬无(那儿有人吗)?
  伊会去〓(他会去吗)?
  伊是兴化侬伓是(他是兴化人吗)?
  询问句还常用“〓”[pε?2]或“未曾”[pε5lε?2]构成。如:
  瓜熟〓(瓜熟了吗)?
  汝食〓(你吃了没有)?
  卜行未曾(要走了吗)?
  (五)有无句
  和“有”、“无”组合的句子为“有无句”。其有些用法已出现在上面的疑问句中,以下简述“有无句”的其他用法。
  (1)“有”、“无”可带名词宾语,与普通话相同,但也可带动词性宾语,表判断或肯定。如:
  电影我有看(电影我看过)。
  头家无来开会(头儿没来开会)。
  (2)“有”、“无”可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怎样或程度。如:
  蔗有珍(甘蔗有甜味)。
  侬生有〓(人长得漂亮)。
  胰皂无芳(肥皂不香)。
  读书无认真(念书不认真)。
  (3)“有”、“无”可直接作补语用,也可用于动宾之间或动补之间。如:
  看有要无(看得见却拿不到)。
  汝摕有法是摕无(你拿到还是没拿到)?
  伊买有货,我买无货(他买得到货物,我买不到货物)。
  顶顿食有饱,下顿食无饱(上顿吃饱了,下顿吃不饱)。
  (六)陈述句动词“体”的表现
  (1)现在进行体,不带“着”等助词,而是以词汇手段来表现。如:
  伊躲许读书(他正在那儿读着书)。
  我坐者食糜(我坐这正吃着饭)。
  大门开开许(大门敞开着)。
  (2)完成体与普通话相似,只是过去完成体不用助词“过”表示,而是在动词前加状语“八”[pε〓6](曾经)。如:
  我八去(我去过了)。
  汝伓八看见(你没有见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