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汇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5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语汇特点
分类号: H17
页数: 6
页码: 1012-101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莆田话与其他闽方言的比较,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差异,以及古音遗迹的保留。
关键词: 方言 语汇 语汇特点

内容

莆田方言语汇与其他闽方言比较有很大的一致性,有很多词语与闽南话相同,又有一大部分说法同福州话接近,也有两者兼收并蓄的,当然亦有一部分系莆田独特说法,我们不妨把莆田话看作是一种具有某些过渡性质的方言。若把莆田话与普通话比较,在词义,构词方式,词源等方面则有较大差异。试分别比较。
  一、与闽南话福州话语词比较
  1.闽南、福州、莆田三地读音虽然不同,但实为同源词,这部分主要为古汉语遗留下的闽方言常用单音词,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如:目(眼睛)、面(脸、面孔)、名(名字)、骹(脚)、箸(筷子)、硋(陶瓷)、厝(房子)、批(信)、曝(晒)、行(走)、徛(站立)、清(凉)、汝(你)、褪(脱)、卵(蛋)、悬(高)、侬(人)、粙(稻)等。但也有一些未必都见于福州话或闽南话的古语词,其中部分仅见于莆田话。如:
  辫[pi??5]编织。《广韵》薄泫切“《说文》:交织也。”
  拂[p〓〓6]摒除垃圾等。《集韵》敷勿切“《广雅·释诂》:~,去也。”
  拊[p‘u3]打。《广韵》芳武切“拍也。”《广雅·释诂》:“拍,击也。”
  〓[‘〓〓6]跳跃。《集韵》敷勿切“《说文》:跳也。”
  诼[t〓〓6]指责。《集韵》竹角切“《博雅》:责也。”
  豛[t〓〓6]尖物向下戳击。《集韵》都毒切“《说文》:椎击物也。”
  〓[t‘i3]剥。《集韵》彻豸切“析也。”
  幱[n〓2]婴孩的围嘴儿。《广韵》落干切“~衫,~裙。”
  〓[li?2]田地中埂状畦。《集韵》陵延切“垅也”。
  豅[la?2]深山谷。《集韵》卢江切“《说文》:大长谷也。”莆语称山谷为“山~”。
  诤[tsa4]争辩。《洪武正韵》“~,讼也。”《易经·讼》疏“讼,争辨也。”
  [tse1]祭饭。《广韵》即移切“祭饭。”俗语:“做鬼抢无~。”
  晴[〓a2]晴天,雨停。《玉篇》慈盈切“雨止也,晴明也,无云也。”莆语亦多义。
  熰[kau5]食物重热。《集韵》于侯切“暖也。”
  窠[k‘o2]坑穴。《玉篇》口和切“穴中曰~。”
  掜[?e3]闹别扭。《广韵》研启切“不从也。”
  〓〓[hi2]笑。《玉篇》胡该切“笑也”。
  〓[hua〓7]跨步。《集韵》王伐切“《说文》也。”又《说文》:“踰,越也。”《玉篇》:“跨,越。”
  摩[ε〓6]按。《集韵》益涉切“《说文》:一指按也。”
  桁[a2]檩子。《广韵》户庚切“屋~。”又《玉篇》:“屋横木也”。
  映[?4]看,引申为盼望。《集韵》于庆切“视也。”又《广韵·释诂》:“望,视。”
  莆田话中还有一些较独特的双音古语词,如:无万[pu2ma?5],极言数量之多。亦说成“无万至数”。《汉书·成帝纪》:“建始元年六月,有青绳~~数集未央殿中。”
  眠床[mi?2ts‘u1?2]床铺。《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乃仰~~上,看屋梁而著书。”
  听闻[t‘ia1mue2]听见。《尚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
  礼数[le3〓〓u‘]礼仪。《唐书·裴耀卿传》:“班爵与公同,而~~异。”>
  众生[ts〓〓?1〓a1]畜牲。《水浒》二十九回:“常言道:~~好度人难度。”梁同书《直语补证》:“俗骂人曰~~,以畜呼之也,众音终,古音也。”按~~一语已见《庄子·德充符》。
  青盲[ts‘a1ma2]瞎子。《后汉书·李业传》:“公孙述连征,命待以高位,皆托~~以避世难。”平步青《释谚》:“裹目相捉为戏曰揞~~。”
  亲情[ts‘i?1tsia2]亲戚。唐传奇《霍小玉传》:“或有~~,曲相劝喻。”吴组缃等注:“~~,亲戚”。
  甚人[〓i?5na?2]谁。《五代史评话·唐下》:“陵庙都在晋阳,若俱去,则岁时~~主奉祀事。”
  一工[〓〓〓7ka?1]一天。《汉书·律历志》:“一日以百刻计,~~以朝到暮计。”
  一花[〓〓〓7kua1]一个五。《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莆田义有扩大。
  外家[kua5k〓1]娘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俱~~,故廷辩之。”
  气力[k‘ui4li〓7]力气。《史记·吕后传》:“朱虚侯刘章有~~。”
  夥颐[hui3i1]惊呼叹词。《史记·陈涉世家》:“客曰~~,涉之为王沉沉者。”《索隐》服虔注:“楚人谓多曰夥,又言颐,助声之辞也,见其物夥多,惊而伟之。”
  恶少[〓〓6〓iau4]凶恶,无赖。《荀子·修身》:“俞懦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可谓~~者矣。”《唐书·崔融传》:“田下之关必险道,市必要津,豪宗~~在焉。”
  鏖糟[au2tsau1]不清洁。《辍耕录》:“鏖如鏖战之鏖,糟如醃物之糟。皆不洁之意。”
  2.闽南话、福州话和莆田话都有一些外来词,以闽南话为多。如:闽南的□[tsim1](吻),福州说[tsy?1],莆田说[tsi?1],一般认为它是借自马来语chium的。
  但莆田话亦有一些未必都见于闽南或福州话的外来词,如:
  阿沿[a1〓〓?2]锌铁皮。借自马来语ayan。
  绿啼[l〓?7t‘i2]面包。借自印尼语roti。
  注[ts〓u4]纸牌的王牌,借自英语Joker。
  见[kε?4]球赛的(一)局、(一)场。借自英语的game。
  代望[tai5m〓〓]纸牌中的方块。借自英语diamond。
  苏阮[〓〓u1ue3]枪乌贼。借自英语的squid。
  后驶[au5〓ai3]出界。借来英语outside。
  机囝[ki1y〓3]传动齿轮。借自英语gear。
  实勿齿[〓i〓7p〓〓6k‘i3]辐条。借自英语spoke。
  实本拿[〓i〓7p〓n3na3]扳手。借自英语spanner。
  以上为音译词。还有一类是半音译半意译或音译附加汉语义类的外来词。如:
  淋环[lin2k‘ua??2]瓦圈。“淋”音译英语rim。“环”亦作“圈”[k‘〓〓??2]。
  风榜[h〓?1p〓?3]打气筒。“榜”音译英语的pump。
  机囝箱[ki1y〓3〓iau1]齿轮箱。“机囝”音译英语year,“箱”意译box。
  歹士踏[p‘ai3lo5t〓2]脚蹬。“歹士”音译英语pedal。
  莆田话外来词系近代华侨、留洋人员和传教士率先使用后传开。有些已渐淘汰,如称“钱”为□[lui533],与闽南话一样,同来源于马来语duit(铜板、钱),今已极少用。又如“木鸡”(车)指“专用”(车),源于印尼语pake,今亦近乎淘汰。
  3.闽南话、福州话说法不同,或只有部分语素相同,这时莆田话有两种情况,或是偏于闽南话,或是近乎福州话。如:
  (1)福州话 闽南话莆田话 普通话
  配 物配 菜肴
  粥 饮糜 粥
  香 芳 香
  养 饲 饲养
  滥 〓 湿
  移 徙 移动
  迟 晏 迟
  清 漖 稀
  台中 中央 中间
  罗盆 面桶 脸盆
  姑爹 姑丈 姑丈
  (2)闽南话福州话莆田话普通话
  霜 冰 冰
  丛 兜(株 )粿
  娶 讨 娶
  灶骹 灶前 厨房
  身躯 身 身体
  猪牢 猪栏 猪圈
  薅刀 推刀 刨刀
  唛头 牌头 商标雪文 牌头 肥皂铰剪 牌头 剪刀
  4.莆田话兼有闽南话福州话说法,这类也不少,这是过渡性质的反映。如:
  闽南话 莆田话 普通话领 领、床 床(一~被子)报 拫、橂 紧(绑~)襱 襱、松 松(绑~)册 册、书 书话下 下、矮 低(房子~)头毛 头毛、头发 头发衫裤 衫裤、衣服 衣裳护厝 护厝、厢房 僻舍古意 古意、老实 厚道老实河溪 河溪、银河 天河十外 十外、十几 十几大官 大官、公公 老官头摆 头蜀回头一回、头摆
  5.有些说法与闽南、福州均不同,是莆田话特殊方言词。如:勘(间)、〓(笑)、算(想)、床(桌子)、烧(暖和)、炊(蒸笼)、成(嫁人)、复早(明天)、伊辈(他们)、婶娘(女人)、笐竿(竹竿)、炉柜(风箱)、锯锉(锉刀)、庭瓜(丝瓜)、地生(花生)、暖瓶(热水瓶)、舷边(旁边)、乃侄(侄儿)穧晓(知道)、膫油(猪油)、便升(汽油)、阿鳖(扑克)、鼻巾(手帕)。
  二、与普通话语词比较
  1.从词形和词义方面比较,有三种情况。
  (1)、异词同义。用词不同,概念一样,如:手骨(面子)、正手(右手)、着痧(中暑)、衰旺(倒霉)、祖客(主顾)、大细(族亲)、手肚(胳膊)、喙(口、嘴儿)、齿(牙)、伤礼(害羞)、床囝(桌子)暝时(夜晚)。
  (2)同词异义。普通话有相同词形,但意义大不一样,如:走(跑)、沟(小河)、蹈(物色)、吓(糊弄)、园地(旱地)、上山(出殡)、结构(好玩)、抉择(解决)、娘子(蚕)、客人(外地人)、南风(暖和)、百灵(谈天)、起火(生气)、势利(节俭)、布网(幕布)。
  (3)词形相同,词义范围大小不相当。有两种情况:(甲)方言词义比普通话范围大,如:鼻(指鼻子,又指鼻涕);核(果核,也指一切核状物)、肥(肥、胖均称肥);细(用于指一切小的事物);椅(椅子,也指凳子);车(指车床的切削,也指缝纫中的缝、缀、锁、轧等);(乙)方言词义范围比普通话小。如:肉(一般专指猪肉),面(专指面条)、麦(专指小麦),汗(不包括脚、手上的汗)、痒(不包括胳肢的痒痒),嫁(指再嫁),招(专指入赘),萝卜(指红萝卜),背心(一般专指男式夏天穿的,冬天的为〓子,女式称汗褡)。
  2.从语素多少和顺序方面比较,有三种情况。
  (1)方言单音词较多,在普通话中,有的只作语素,有的另有双音词说法。如:皮(皮肤)、命(命运)、肚(肚子)、尾(尾巴)、炮(鞭炮)、席(草席)、身(身体)、忡(厌恶)、泅(游泳)、睏(睡觉)、索(绳子)。
  (2)双音词词义相当,但语素只有一半相同。如:胡蝇(苍蝇)、蚁婆(蚂蚁)、水鞋(雨鞋)、厝宅(住宅)、见觉(感觉)、味素(味道)、糖含(糖果)、厝瓦(瓦片)、早水(早潮)、倒手(左手)、乞食(乞丐)。
  (3)语素相同,词义相当,但构词前后次序相反。如:头前(前头)、下底(底下)、大庞(庞大)、容纵(纵容)、欢喜(喜欢)、人客(客人)、鸡公(公鸡)、风台(台风)、鞋拖(拖鞋)、药膏(膏药)、黛青(青黛)、谪贬(贬谪)、闹热(热闹)、难为(为难)。
  3.从词的组合方式比较,莆田话复合词也有联合、偏正、述宾、主谓、补充等几种常见的汉语复合词构词形式,但词义较独特。如:
  (1)联合式
  腹肚(肚子)、病痛(毛病)、横直(反正)、轻贱(鄙视)、斩截(果断)、〓弄(小巷)、松柏(松树)、声色(有趣)、往过(从前)。
  (2)偏正式
  四角(孤僻)、天火(流星)、夜婆(飞蛾)、芽油(饴糖)、煎匙(锅铲)、粗面(麻脸)、〓猴(瘦)、后生(年轻)、厮拍(打架)。
  (3)述宾式
  趁钱(赚钱)、透暝(通宵)、出喙(发誓)、起狂(发火)、破相(残废)、围炉(守岁)、拍赊(赊帐)、炒虾(吵闹)、遘额(够数)。
  (4)主谓式
  喙闲(多嘴)、火着(生气)、地动(地震)、暗定(黄昏)、水涨(涨潮)、目绿(小看)、头插(簪子)、纸封(纸袋)、喙贱(贪吃)。
  (5)补充式
  做成(成功)、定着(固定)、讲无(不象话)、避开(躲避)、惊死(害怕)、遇着(遇见)、薰支(卷烟)、椅条(条凳)。
  4.从词义聚合方面比较,莆田话也有多义与单义、同义与反义等不同类聚,试例述之。
  (1)莆田话词汇中很多是多义的。有些义项与普通话并不相对应。如“食”的义项就很多:食饭(吃饭)、食酒(喝酒)、食薰(抽烟)、食风(呼吸空气)、食血(吮血)、食米(啄米)食水(用水)、食瓜子(嗑瓜子)、食骨头(啃骨头)、食厝租(收房租)、食三〓(占便宜)、食死人毒(耍毒计)。“食”的引申义尚多。又如“做”的义项也很多,做工(干活)、做侬(为人)、做食(改膳)、做头(领头)、做手(耍花招)、做田(种田)、做宿(筑巢)、做风(刮台风)、做花(绣花)、做字(立契约)、做戏(演戏)、做节(过节)、做岁(过年)、做账(记账)、做□[t‘?1](出谜语)、做家(顾家庭)、做水(掺水)、做涂(玩泥巴)、做柴(砍木料)、做死(寻死)、做车(修车)、做衫(裁衣服)、做酒(酿酒)、做先生(当教师)、做大水(发洪水)、做家私(打家具)、做电影(放电影)、做闹热(凑热闹)、做经文(闹新房)、做月里(坐月子)、等等。“做”的引申义这里也无法一一列举。
  (2)莆田话同义词很丰富,据说表示“打”动作的动词达一百个以上。有的是兼有其他几种方言的说法。如表“干净”的词,有清靠、清靠水、清气、澈洁、澈澈、干净多种说法。又如“便宜”另有相因,合适等说法,前者已见于明代《古今小说》、后者为近义词。“早上”则有早起、起早、早头、早起头、起早头、上昼、上午等说法。这些词的意义或色彩总有些差别,所以不是等义词。
  理性词义差别者,如一般的“床”称铺,床铺为统称,讲究的称眠床,简易的称铺床。色彩差别者,如表“老头儿”的词,老侬(人)为中性,老叔公为敬称,老货、老脚为不敬之称,老鬼则是蔑称。这是感情色彩差别。又如“火柴”平原称火拭,沿海称火擦,山区称纸盒;“镰刀”平原称镰钩,沿海称罗钩,山区称镰〓。这是地区方言色彩差别。
  有一类同义词理性意义和色彩均无差别,只是使用频率小有不同,这类词由互换语素构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嫉妒”等于“妒嫉”、“相互”等于“互相”之类。如:现在=在现、量商=商量、约会=会约、见证=证见、米碎=碎米、对联=联对、节季=季节、沟涵=涵沟、姓名=名姓。
  (3)莆田话的有些反义词因用字与普通话不同,也显出特色,如大—细,悬—矮、下,肥—〓、〓—焦,芳—臭,日光—暝头,万精(聪稀为薄明)—空安(愚笨)。有的多义词有多个反义词,与普通话也不尽相同。如:厚—薄(茶浓为厚,);厚—少(蚊子多为厚,草盛为厚,反之为少);厚—轻(酒度高为厚,反之为轻);厚—〓(药味浓为厚,淡为誓)。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