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篇 风俗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479
颗粒名称: 第三十六篇 风俗 宗教
分类号: K892;B9
页数: 27
页码: 956-9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风俗、宗教的情况。其中包括节令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礼仪习俗、淳风美俗、宗教妈祖信仰等。
关键词: 莆田县 风俗 宗教

内容

莆田人在岁时节日、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丧喜庆诸方面都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源于华夏,本出中州,历经演变,形成莆田地方特色。
  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莆田覆盖面较大,三一教与妈祖信仰产生于莆田,影响甚广,港、澳、台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少人信仰。
  建国后,通过移风易俗,封建迷信、吸毒赌赙、买卖婚姻等陋习逐步革除,勤劳俭朴、乐善好施、勤奋好学、尊师重教、敬老尊贤等传统美德继续弘扬。
  第一章 节令习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是民间最热闹的节日。在外地亲人多回家过春节,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初一早,大家凌晨即起,换上节日盛装,便燃放鞭炮开门。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告辞时主人要馈赠红桔一双,表示福吉。是日,人们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迹游春。
  初二日,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城里人纷纷到山区避难,直到次年二月初二日,逃路的人们才返家收殓遭难亲属,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以后又改为正月初二不串门,但初一早到过的,不属忌讳之列。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打水,初三早才祭井神开井门汲水。店家放鞭炮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连夜逃难,没有在家过“除夕”。翌年二月初一才回家园,于初四夜补过“除夕”,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以后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
  晚叫做重新过年叫“做大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一至初五,不扫地,不打骂小孩,不说不吉利的话。
  建国后,人们在春节,除拜年,探亲访友、春游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组织地举行球赛、象棋赛、拔河比赛等活动。
  二、元宵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各村元宵日期不尽相同,但都在正月十五日前后)。建国前,在那天晚上民间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舞龙舞狮,闹到天亮。
  建国后,元宵节迷信之俗已渐淡化,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游灯、跳棕轿、舞龙舞狮之俗,至今尚存。
  三、“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因每月初二、十六日,各行业主于晚上以祭神福余,请伙友聚餐,叫做牙祭,此例于二月初二日开始,故名。是晚,各行业业主特为“首福”邀请店员、伙友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
  四、清明节
  节日前,人家用面粉蒸“清明龟”(粉皮包馅和红糰一样,但是用龟形印印成)。节日那天,人们备酒馔、果品、“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回来时,每人带回一束绿叶青枝,象征子孙发达、枝荣叶茂。建国后,扫墓之俗不变,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青少年祭扫烈士陵园。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俗称“五日节”。莆谚“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船”。说的是初一蒸“碗糕”,初二吃棕子,初三吃螺子,初四在门窗上悬蒲挂艾避邪,初五龙舟竞渡。这天,家家煮采几种芳香性青草,汲午时水,煎午时草,人人沐浴更衣,换冬装为夏令衣裳。小孩浴后佩挂香囊和布扎的小虎,在肚脐等处涂抹雄黄吃“午时水”煮的蛋和豆,谓此可壮身祛病。清扫堂室喷洒雄黄水,以炭火加苍术、桔皮闷烟,驱除蚊虫。端午诸俗,是日,平原农村沟道水面龙舟竞渡,风旗招展,锣鼓震天,观众人山人海。建国后,龙舟竞渡作为体育运动继续开展。
  六、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旧时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民间炊“薄荷糕”、“金粿”、烧银冥纸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则于十三日备办祭品、银纸,回娘家祭祀,俗称“送头年纸”,其后每年于十四日“送纸”建国后,此俗渐废。
  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亲朋间互赠月饼、板栗、白果等礼物,名为“送秋”。是晚,家人团聚,吃炒米粉、芋头、板栗、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莆俗称“九重阳”。旧时,文人是日相约登高吟诗饮酒,至暮而归。民蒸九重阳祭祖墓的。
  九、冬至
  冬至节俗叫冬节。节日前一日晚上,每家备“晾箔”一个,装福桔。果盒上插“三春”(福禄寿纸花)一支,另放全红新著一副,生姜一大块,全家团聚。用糯米齑粉加水调和后,搓成“丸状”,也捏成称砣、元宝、石臼、小猪、小狗等形状,祝愿家庭富裕,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冬至早,全家吃“红糖丸仔”,又把“丸仔”糊贴在门框上,预祝来年粮食有余。还将生“丸仔”抛到屋顶引来喜鹊报喜声。是日,也有上山扫墓之俗。
  十、除夕
  农历除节是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凡有外出的都要返家与家人团聚。
  此节前,农历十二月十六做“尾牙”,旧时,业主于是日晚宴请雇员,宴后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雇约。
  十二月下旬,人们选个晴日大扫除,俗称“扫尘”。屋舍内外打扫干净,厨具、家具、蚊帐、被褥,均要洗涤干净,做好准备,迎接新年。
  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各户备办祭礼“送神”,用面粉、制作“送神糕”,煎“油煎粿”送灶公“上天”,(到正月初三或初四又将他们“迎回人间”叫“接神”)。建国后,俗已废。
  十二月二十五日,旧时这天禁忌串门,不得讨债、吵架,不说不吉利的话。乐善好施之人,在城隍庙施舍钱糖给乞丐和麻疯病患者。
  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八日,人们择此“双日”贴春联、挂年画。莆田的春联在大红纸的上段有二寸高白色联头。是清顺治五年(1648)七月,明遗臣朱继祚抗清战败,清兵入莆,劫掠烧杀,许多人家办丧事贴白联接着是:薙发令“威胁人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莆田人不肯薙发因而被杀头的更多了,许多人家又办起又一椿丧事。是年终,官府要家家户户贴红联庆祝“新朝新岁”,又是以杀头来威胁人民,人民只得在白联上盖红联,但巧妙地留着上一段不盖、表示孝服未满。这一惨痛教训、相沿成俗。嗣后,贴白头红联就成为莆田传统习俗。
  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除夕”。各家备办红糰、红柑等祭神“辞年”。晚上,厅堂红烛高烧,全家同桌吃年夜饭,俗称“围炉”。在沿海渔村,这晚出海不及回家的,也要留份碗箸座位。餐桌上仍要摆碗薯干,表示不忘艰苦生活。之后,灶上留下“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接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放爆竹,焰火;合家欢谈笑语,年青人通宵不睡,聊天娱乐,俗称“守岁”。
  建国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演戏,负债的人就去看戏避债,债主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故“三十暝看■戏”就成为避债之俗。
  第二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饰
  莆田人服饰,除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还因性别、年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衣裤
  民国以前,莆田人多穿汉装。民国时期,绅富穿长衫马褂;公教人员,男的多穿长衫或中山装、少数穿西装,女的穿旗袍或短衫加褶裙;一般男女则穿“本地装”。男“本地衫”布料颜色一般为黑色或兰色。两袖及衣身平直而宽,低领,前裾对开襟用五粒布纽扣,两下摆各贴缝一个口袋,有的在左襟上角加一小口袋。女“本地衫”,布料颜色上衣各色均有,裤多为黑色。失偶妇女忌穿红色上衣。广业、常太山区女女上衣用青色,不用红色。湄洲妇女,裤管两色拼接,上红下赤,失偶的上兰下黑,。前裾全襟,从领到右肩前沿到腋下开襟,前襟右侧为黑襟另套底襟缝个口袋。纽扣也是布制的,“本地裤”则男女几为同式,都是裤裆上接3寸左右的白布裤头,裤裆下开叉成双直裤管,裤管特别宽大,穿时折叠裤头用裤头带束紧。男女衣料,春、秋、冬以棉布为主,包括外来的机织棉布和本地家织的“土家布”,夏天则以苎布(夏布)为主,绅富户才穿绫罗绸缎和毛织品。建国后,男装以“本地装”和中山装为主。女装以“本地装”、“青年装”为主;中老年女性仍穿“本地装”,青少年女性多穿翻领对襟的青年装。中青年男性内衣和夏天上衣多取衬衫款式。除“本地装”、中山装、青年装外,还有工人装、学生装、列宁装、军便装。80年代,西装、夹克衣、连衣裙、旗袍等服式流行,服装普遍商品化、多样化。女装型式花样更是日新月异。
  莆田中老年妇女,除失偶者外,都喜欢穿大红色上衣,这不仅是喜庆的标志,也是丈夫健在的标志。
  二、鞋
  建国前,劳动人民除冬天外,其他季节大多赤脚,或出路穿草鞋,赤脚参加各种劳动。冬天穿的鞋多为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底用布片层层糊叠,用苎线密针穿扎,厚一厘米,然后绱上鞋面而成,有浅口或深口等款式。女鞋鞋面或加横扣带,底加厚跟。其后,胶底鞋、皮底鞋、皮鞋、胶鞋进入商场,取代了布鞋。建国后,鞋的花样品种更为繁多,以型式分,有长统、短统、深口、浅口、圆头、尖头、高跟、低跟等;从质料说,有布鞋、半胶鞋、全胶鞋、皮鞋、塑料鞋等。随着莆田鞋业的发展,鞋的品种款式,不断更新,档次也不断提高。
  三、袜和帽
  建国前,一般民众戴帽穿袜的人并不多见。最早的袜是用白布缝制。民国时始有针织线袜。帽有布帽、纱线帽、羊毛编织帽、呢帽。瓜帽、毡帽、礼帽、军帽、工人帽,老人戴的猴儿帽,小孩戴的风雪帽等。建国后,人民生活提高,穿袜戴帽十分普遍,袜、帽种类式样更为繁多。袜有线袜、丝袜、尼龙袜等。帽除了布帽、线帽、呢帽外,还有出现藤条或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安全帽。
  第二节 饮食
  一、日常饮食
  莆田人习惯日进三餐稀饭,粮食以大米为主,次为大小麦、甘薯,芋头为辅。平原多吃大米,沿海山区自明代后期至建国初期皆以薯干为主食建国后兴修水利改种稻谷,薯干已少见,唯沿海部分地区仍为主食。副食品有肉类、海味、禽蛋、蔗糖、豆制品为主。牛肉、羊肉、鸡鸭肉为辅;水产品丰富,有鱼类、贝壳类、虾类、藻类等。蔬菜品种更其繁多,四季皆有青菜上市。水果有荔枝、龙眼、枇杷、橄榄、余甘、杨桃、杨梅、柑桔、芭蕉、风梨、芒果、苹果、番石榴、柿子、桃、李、梅等本地产品,外地来的有苹果、梨等。建国前,莆田人多饮用本地土法酿造的米酒、地瓜酒,建国后,多饮瓶装的白酒、黄酒、红酒和啤酒,还有罐装精制饮料等。
  二、风味小吃
  兴化米粉 俗称“兴化粉”,为莆田特制精优食品,驰名海内外。系用上等大米制作,细如线,加佐料可煮成“汤米粉”或“炒米粉”(被誉为“炒银丝”)。
  焖豆腐 将嫩豆腐搅碎,加进肉丝、虾肉、花生、香菇、禽蛋等佐料,置于锅内,文火焖成。是莆田宴席上的第一道菜。
  线面 用面粉加少量盐拉制,细如线状,煮法是用沸水将线面煮开,立即捞起拌进油熟,莆田人以此为祝寿、婚庆、待客最尊敬的礼仪,含有“吃面寿长”之意。
  白粿 用粳米制成,扁圆形,可以切片加佐料煮成“汤白粿”或“炒白粿”。
  春卷 以面粉制薄饼为皮,以“山东粉”、肉丝、虾皮、海蛎、冬笋、韭菜为馅,成圆柱形,约十公分长,油炸而成,香脆可口。
  “搭蛏” 大鲜蛏洗净,一只只直立密置于磁罐中,加少许食盐、姜末、白酒(不能加水和酱油),扣紧罐盖文火炖熟。鲜香气无匹,雅称“玉著”。
  “蛎猴” 鲜牡蛎洗净,拌以适量薯,成粉团状。油炸葱头、姜片加水煮沸后,将海蛎粉团逐块放入煮熟,加点米醋,撤上香菜即成。鲜滑不腥,为海味珍馐。
  “卷煎” 蒸糯米和糖,用软豆腐衣卷成小圆筒状。斜切成片,用花生油煎熟,即成,是斋供必备,也是有地方特色的素菜。
  八宝饭 上等糯米蒸熟,拌上白糖,装进铺有柿饼、桂元肉、荔枝肉、莲子、红枣、花生仁、冬瓜条、荸荠等佐料的盆内,再蒸半小时后倒扣于盘中,浇上热猪油即成。香甜滑腻,具有独特风味。
  芋泥 蒸熟槟榔芋去皮捣成泥状,加上白糖、炒花生粉、芝麻,再蒸一小时后倒扣于盘中,浇上热猪油,趁热食用,香甜可口。
  此外,有用芋头煮熟加浓米浆蒸熟,切成三角形油炸的芋粿;用白萝卜丝或南瓜丝和浓米浆混合,加上佐料用浅勺锅油炸而成的“菜头饼”(如加上小鲜虾则为“虾饼”);用米浆加曲发酵后加糖注入小碗蒸成的“碗糕”;用白米舂成齑粉,加糖以鲜薄荷铺蒸笼,底入齑粉,用铜镜压平,再用薄刀片界切成小方格,然后蒸成“薄荷糕”;还有“米〓”、“菜丸”、“索粉”等,均为具有莆田特色的风味小吃。涵江咸草顶长来薄荷糕与新县广宫泰兴方糕齐名,驰誉县内外。
  三、节令饮食
  莆田人在岁时节日,制作不同食品,用来祭神饷客。
  农历元月初一煮线面,祝贺一家或来访亲友“寿长”。元宵蒸元宵糕,不吃“元宵丸”。清明节蒸“清明龟”,端午节吃粽和用“午时草”煮的蛋。大暑吃荔枝、羊肉。中元节蒸“薄荷糕”、金粿”。中秋节吃月饼、板栗。重阳节吃“九重粿”,饮菊花酒。冬至吃“糖丸子”。除夕蒸红糰。“清明龟”用面粉加糖蒸成,因状如小龟故名。“金粿”系用糯米浸水后磨成浓米浆,加入适量的食用碱蒸成,制作时用草木灰泡水过滤得到的碱水浸糯米,磨成浓浆蒸熟,形如圆盘,色呈金黄,故名“金粿”,食时切成小块,蘸以白糖或蜂蜜,饮以香茗,香甜可口。红糰,用面粉或米粉做皮,用糯米或绿豆或地瓜干加糖煮熟做馅,皮包馅后用木印模印成饱满的圆月形,染上食品红,蒸熟即成。节令食品大部分用农家生产的粮食、豆类做成,算是借节日敬神,自己也乐享一点“口福”。
  四、喜庆饮食
  莆田人在婚嫁、寿诞、满月、开业、新屋落成、乔迁等喜庆日子,主人宴客,菜肴多至十几道,例以焖豆腐开筵,以“软粿”、“甜汤”结束。寿筵则以“炒面”为第一道菜。中间各道菜,多为禽畜肉类和鱼类,间以土特产,还以水果、美酒佐餐。宴席例为4炒盘、主菜、4碗汤、2点心(一咸一甜)、1甜汤共12道菜。主菜表示宴席等级如鱼翅、鱼包鱼、鱼鳔等。
  第三节 住居
  建国前,莆田民间房屋,多为土木砖石结构。石基土墙(或砖墙)瓦顶,大多为平屋或双层楼房,3层以上的少见。房屋型式有、“四目厅”、“三间张”“五间张”、“七间张”等,均以厅堂为中心,左右对称。“四目房”为一厅四房,“三间张”为一厅两房,“五间张”为一厅八房,即在“四目厅”的侧的前后两房再有对称的(“小厅”及其后房,“小厅后房”称“外后房”),“正厝后房”称“里后房”,小厅比“厝里”向前突出,设置“小厅”门,左右相对,形成对称格局。有的在“五间张”两侧再建对称的“小厅”及其“后房”,这个“小厅”称“重小厅”,这种房屋称“七间张”。有的在“五间张”两旁隔一“路弄”,再建对称的横向房子,称“护厝”。“路弄”中段设“天井”,上段称“上弄”,下段称“下弄”。有的前后连建“五间张”多座,中间用小院或大“天井”隔开,两侧前后用厢房相连,形成群体建筑,利于聚族而居。这种建筑,两进的叫“双座厝”,三进的叫“三座厝”。前座厅堂叫“顶厅”,“厝里”叫“顶厝里”;后座厅堂叫“上厅”,“厝里”叫“上厝里”。第一座正屋前,往往有个大庭院,三面围墙,一般在前墙正中设置大门,明代,房屋大门皆设于厅中轴线的一偏。也有人把两旁“护厝”延伸到庭院两侧,以代庭院左右围墙,一般是连续横向三间,在庭院左右侧相对,俗称“下间”。“下间”的最前一间称“下间尾”,倘是双层的,“下间尾”楼上前向墙上往往有个大窗,窗台不高,突出的斜栏作靠背排椅,可坐四个人,人称“排椅窗”。正屋一般坐北朝南。侨乡江口则大多建造宫殿式化住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建国后,古典式建筑逐渐减少,代之以四面有窗,前面有阳台的现代楼房。尤其在城镇,为了节约用地,大多建多层房屋。80年代,层楼房不断增多,10层楼房亦已出现。房屋质料结构也以钢筋混凝土取代土木结构。为了解决职工、居民住居问题,成批的5~7层套房建筑群,正拔地而起。套房有一厅两房一厅三房、四房的,内附设小厨间、卫生间,方便居住,颇受群众欢迎。
  第四节 行旅
  民国以前。人们出县经商、探亲旅游或赴考,只能徒步肩挑行李。官绅或富裕人家才骑马、坐轿、坐车、坐船。民国时期,出现黄包车、自行车和用自行车牵引的三轮车、四轮车;以后又出现汽车和汽船等机动车船;三江口有载客航班轮船。建国后,自行车、机动车、船基本上代替马轿、坐,徒步远行已成为历史,自行车已是家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80年代后,私人摩托车到处可见,私人汽车也不稀奇。
  建国前,莆田人出国时,家乡亲友要为远行人“饯行”,除办酒席外,还馈赠家乡土特产,俗称“送顺风”。祝愿他“顺风顺水”“一路平安。”游子归来,亲朋要备办食物祝贺,俗称“脱草鞋”。受赠者也用带回外地之物或钱币答谢,俗称“回盘”。人们出国时还要带些家里的灶底土或井底土,到目的地后,倘水土不服,即可取出一点泡开水服下,可保无虞。如带婴孩出门,要在鼻上抹灶灰,据说可避邪难。建国后,这些习俗已逐渐淡化。
  第三章 行业习俗
  第一节 农事习俗
  建国前,莆田地方在农事活动中有迎春、祭土地神、祈雨等习俗。
  一、迎春
  清代以前府县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知府、知县等要穿戴官服,坐露轿,带领皂隶等人,每人手持一束纸花,周游四城门,称为“五马行春”。队伍出东门到阔口村,由一老农牵牛,官员们脱靴下田,知府扶犁,知县播种,表示迎春之诚。礼毕迎泥塑春牛(太岁)入城。沿路各人把盐米、争着撤向春牛,祈愿全年丰收吉利。春牛抬入县衙,供人们祭祀,祈免冲犯。最后把这泥塑抬上城墙,等立春时刻一到,把它推下城外了事。
  二、祭土地神
  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好坏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农家在年节和收成时,以及初二、十六日,特别是六月初六日“土地公生日”都要办果、酒、香烛“贡银”到田头园头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
  三、“祈雨”
  建国前,每遇旱年,民间举行“求雨”活动。农民(妇女不能参加)成群结队头顶烈日,身穿孝服,抬出菩萨(多为玄天上帝或黑面的监雷御史张公沿路游行,口唱“乞雨歌”,来到县衙,县官要出来行香。有些神棍多能观察气象,选定可能下雨的日子为“祈雨日”。若真下雨,就可贪天之功为己有,倘不下雨,就说是民心不虔。
  四、以节气和农谚指导农事活动
  民间在农业生产方面习惯用传统谚语、俗语对照进行农事活动。
  “正月栽茄苗,二月栽花苗”,谓茄苗要在正月栽好,迟到二月就有花无实了。
  “雷腾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雷腾惊蛰后,无水供翻犁”,谓惊蛰前响雷,雨季必提前,要防阴雨烂秧,惊蛰后雷,此春雨量少,要防旱。
  “清明谷雨,不熟也死”,谓大小麦在清明节前,必须及时收割。
  “清明节气到,赶种花生、豆”。“清明谷雨间,插秧好时间”。指明种花生、春大豆和插秧季节,不能耽误。
  “大暑节气到,赶种九月豆”。“晚稻插秧过立秋,稻禾遇霜难丰收”。指明种秋大豆和插晚稻秧的季节时限。
  “九月立冬刚动工,十月立冬满洋空”,谓立冬在农历九月,那时秋收刚开始,倘在农历十月,则那时秋收农事应该结束。
  第二节 畜牧习俗
  一、挂红
  农家买耕牛,必在牛角上系一小块红布,俗称“挂红”。祝愿平安吉利。耕牛将死,也给牛角“挂红”送终。买羊则在羊脖子上“挂红”。
  二、酬牛
  耕牛一年四季为农家辛苦耕地,农家在开春时日,则喂以麸皮、黄豆等精饲料和少量米酒,实为耕牛增加营养,准备春耕劳作,俗称“酬牛”。
  三、洗槽
  民间每在卖猪或宰猪之后,把猪栏猪槽清洗打扫干净,然后在猪栏前,摆上果品酒肴,烧纸钱,祭谢栏神,祈求再养新猪时平安顺利,俗称“洗槽”。
  第三节 渔业习俗
  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渔船。渔船有两种:一为“青头”,一为“乌艚”。“青头”全船身白色,加有彩绘。船头绘有“海天浴日”,船头两旁绘两只巨眼。左右舷绘青龙两条。“乌艚”全身黑色,船头两旁雕巨眼两只。新船下水后,船主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并取鸡冠血,给神像和所画青龙、船头巨眼举行“点眼”仪式。船出海,船上或家里之人,均不能说“翻”、“覆”之类的话,连鞋、帽及缸、坛、盆、碗、罐等盛器也不能翻过来放置。吃鱼时,鱼要象活鱼一样放在碟、盘里,不能让它斜倒或翻过来。每次出海均要备办“果盒酒”等祭海神,祈求平安;返航时,也要祭谢。
  第四节 工匠习俗
  一、拜师
  旧时,拜师学艺,要备办“拜师礼”,一般为“一担盘”,必须有线面、猪蹄、酒、果和红包(内封现金)作为拜师见面礼。徒弟要给师父行跪拜大礼。学成之后还要办“谢师礼”。
  二、动工散工
  民间兴建某种工程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要备办果品酒肴祭神,宣告动工。工程结束后,要宴请所用各种工匠,俗称“散工”。宴席上坐首位的是石工,因为工程由他打基础开始的。
  三、牙祭
  旧例有雇用伙友的商家和工场作坊主人,临时兴建工程主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日要备办酒菜祀神,后请雇佣伙友工匠们聚餐,称为“牙祭”,俗称“做牙”。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这两隆重。
  四、拜祖师爷
  旧时各种工匠都供奉各自的祖师神。泥工、木工、石工拜鲁班先师,陶工拜宁封子(一说是陶朱公范蠡),盐工拜盐公陈圣侯,酿酒工拜杜康,制茶工拜陆羽,烧窑工拜董宾,箍桶匠拜陈楠,戏班拜雷海青(田公元帅),理发匠拜罗祖,制豆腐的拜淮南子,制纸的拜蔡伦,祈求工艺长进,事业顺利。
  第四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嫁
  我国几千年来儿女婚嫁之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莆田亦不例外。婚娶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有些特殊的是明代莆田士大夫提倡的冠礼。
  一、说媒
  儿女长大之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个别在婴孩时期的或有所谓“指腹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莆田俗例按聘金的5%),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由此酿成婚姻悲剧是常有之事。
  二、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提男方到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下对方煮的线面、鸡蛋,如不中意,就不能动的。
  三、送庚帖
  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庚贴),男方却把这女的庚贴放在灶头箸笼里,经过三日三夜,若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够服家。尔后,双方各请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男女俩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等。
  以上说媒、相亲、送庚贴属于议婚阶段,总称“说亲情”,符合古代“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式。
  四、订聘
  断过“八字”合婚之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俗称和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着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把项链、或金银锁(也有封红包银币纸币的)挂在姑娘脖子上,俗称“挂脰”。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备办点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给每人一封红包。这一礼俗与古代“六礼”中的“定盟”相合。
  五、定日
  俗称“看日子”,古代“六礼”中称为“请期”。男方请择日馆择选结婚佳期,以红贴转告女方,女方回以允期红帖。之后,男女双方根据议定的婚期,各自择日为未来的新郎、新娘“裁衣”(制作婚装)。
  六、送嫁
  姑娘临嫁,女家亲友赠送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表示祝贺,称为“送嫁”,俗称“捧花粉”。女家敢备办酒菜招待送嫁的客人。
  七、纳吉份
  纳吉份,莆田人变音叫“担试粉”。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札物装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糰、菜丸(特大的用豆腐包菜馅,外以薯粉染成大红包)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共十个或八个盘,分为两组,每组五个或四个,自下而上,由大至小,两组合为一担挑,故俗称“担盘”。有的农村,用竹面篮(俗称“面阮”)装十多担。如闺女的祖母健在,则须另备肉、面一担奉敬,俗称“妈盘”。各种盘担及时送到女家,纳吉份这项礼俗系由古代“六礼”中的纳吉、纳征两项演变而成的。
  八、结婚
  结婚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结婚日称“成人日”,成人日前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有许多礼仪习俗。
  物色二种人物 一是“能嫂”,二是“送房兄”。“能嫂”即喜娘,伴娘。旧时婚姻,男女素未见面,新娘初到男家,需要能嫂伴在身边传话、指导礼仪,故应选老于世故、谙诸礼俗、口舌灵便、善于应变的中年妇女担任。选用“送房兄”这一习俗则是古代掠婚风俗留下的痕迹。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方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年代久远,这批人就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他们以闹房(俗称“送房”)为中心,前后做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对他们招待备至,敬称他们为“送房兄”。
  接受贺礼 婚前一天,亲戚朋友送喜仪贺礼有钱币、贺樟、镜屏、红烛、鞭炮等。如在结婚日送贺礼则有失礼之嫌;过了婚期送贺礼,更被认为是不吉利之举。但在山区因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多在结婚日送贺礼兼赴当天午时婚宴。主人收受贺礼时,要请贺客吃面或回送4个“梅花饼”,面邀或另行送红贴约请贺客参加喜宴。
  布置洞房、婚筵 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为要新妇将来对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免灾祸。房中除设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双孩儿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送房兄备办。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贺幛。
  绡头、挂表轴、安床 婚期前一天,晚上(俗称“上头暝),新郎新娘要分别在家举行绡头(俗称“上头”)仪式。新郎理发、沐浴,穿上“上头衣裤”(白色大领衫和白色本地裤,这副衣裤婚后收藏,等到本人临终时再穿上),待到事先择定的吉时,请福寿双全、夫妻健在的长者为新郎梳头,然后束发加冠(戴上插金花五蕊的礼帽),送房兄唱赞:“今早‘上头’喜匆匆,东来紫气满华堂;朱陈二姓谐连理,新郎新妇振家风”。凌晨,悬挂表轴于厅堂壁上。表轴俗称“表德”,四尺长两尺宽,分左、中、右三行书写;左行写新郎的原名和字三个字(如“光大字”);中行写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为二个字,斗大,意义与原名相谐,多取吉利字眼(如“祖德”两大字);右行写上新郎在同族同辈中的排行(如“行十六”)。挂表轴时,放鞭炮,送房兄赞:“挂起表德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朋戚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与此同时,新娘也在娘家刮脸梳妆,束发加笄成髻,等待男方迎亲。接下男家要用铜钱垫洞房里眠床的四个脚,俗称“安床”,取夫妻恩爱平安吉利、共同劳动、发财致富之意。安床时赞:“眠床垫上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一对鸳鸯交颈睡,夫妻恩爱百年亲。”
  敬神请客 成人日早晨,新郎由男傧相(俗称“大爷”)作陪,先到村内宫社烧香敬神,再到各处请客赴婚宴。
  迎亲 迎亲在古代“六礼”中称“亲迎”。是日下午(如新娘家路远可前为上午或到早晨),男家雇红轿,由媒人和女伴,携带礼物去接新娘。俗叫“新妇轿”,轿顶饰有四条龙,故亦称“銮驾轿”。传说是唐代莆田出个江梅妃,赐家乡女子出嫁均可用銮驾轿。,披围红绸,以示吉祥。轿门上挂一块肉,亦禳“白虎”之俗。凡新娘坐红轿到男家的,以示明媒正娶。新娘用红帕(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象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被抬往婆家。传说“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爱护女子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以她为保护神,以一支红著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头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妇女形状。旧时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带她到夫家奉祀,祈求保护、平安度日轿后面跟着媒人,抬嫁妆的人,在轿前一路喜气洋洋;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均暂回避,俗叫“避冲”,冀日后一家和睦相处。花轿在鼓乐、鞭炮声中停在厅堂之前,由新郎解开轿门,能嫂扶新娘上厅堂。
  “撒帐”、“送孩儿” 新娘下轿后,送房兄将妆奁中的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仔、花生等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撤去,俗叫“撤帐”,取多子多福之意撤帐时赞:“撒帐东西南北方,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黄昏时,送房兄又行“送孩儿”节目,送房兄分别手持龙凤灯、百子炮、双喜花烛和一对白瓷“孩儿仔”、果盒等由婚筵附近的土地庙开始,列队鼓乐放炮送入洞房,由新郎新娘接这对“孩儿仔“安放帐内板架上。由捧果盒的唱赞:“今夜大家‘送孩儿’,新郎新娘笑微微,燕尔新婚鱼得水,早生贵子耀门楣”。
  拜堂、告祖 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交拜,饮交杯酒,行合卺大礼。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鸡鸭、蛋、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新郎带着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尊长(后改为屈右膝行礼),受拜人回以“红包”,俗称“答拜”。经过上述礼仪,新郎新娘才双双进入洞房。此时,又有抢“新妇罩”、抢新郎礼帽的“闹剧”。
  宴客、闹洞房 在拜堂、告祖后,宴请贺客。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头位”,为新郎母舅座位其余座次,请乡里年高望重长者就座。如母舅姗姗来迟,须一请再请,要他来后才能开宴。全席一般为12道菜,上第六道菜时,由“大爷”陪同新郎新娘向众宾敬酒。最后2道菜是甜软粿和甜花生汤,表示新婚甜如蜜,幸福到老。等到首席那桌吃完起坐时,才能放鞭炮宣告散席,由新郎及其长辈恭候大门口送客。之后,送房兄为首拥入新房闹洞房。第一个节目是“做出灯”,俗称“抱出灯”。主持这个节目的是新郎的表兄弟但也可请送房兄代劳,由表兄弟或送房兄主持发令,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送房兄又赞:“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灯”谐“丁”音,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之意;接下是“送孩儿”、“做经文”,(所谓做经文,即古代新婚戏妇之俗)。送房兄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用来导演,让新郎新忍受作主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多带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夫妇,多由“能嫂”解围圆场。一直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放鞭炮,送房兄唱赞“喊四句”毕,大家退出洞房,将房门掩上,俗叫“掩门”,这四句是:“大家齐出门,双手掩房门。洞房初会面,夫妻情情意绵。”
  九、回门
  回门俗称“转马”,也称“请回马”或“请子婿”。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出厅堂问候翁姑及其长辈,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并下厨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诗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亲戚邻居当众盘点、陈列新娘妆奁,俗称“点箱。”这天新娘家小舅子来请新娘偕同新郎坐轿回外家拜见“外家”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俗叫办“子婿酒”,酒后新郎先告辞回去,亲娘则等到黄昏时才返家,带回雌雄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整株甘蔗一双,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去时新娘轿在前,回程在后;古时是骑马回门,故俗称“转马”或“请回马”。
  十、做十四四日
  婚后第十四天,岳家备办礼盘,分别装入衣料、食品,到婿家送礼。衣料供新娘及其公婆妯娌做新衣,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
  十一、送年暝
  新婚第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娘家备办担盘给婿家送礼,俗称“送年暝”。礼物有面、猪蹄、红〓、意粿、荸荠、红萝卜、福桔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座灯,由一个6~7岁的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一对,加上一支小灯笼(叫做灯仔),寓意“年年添丁”。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和婚事新办。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保护男女婚姻的合法权益,禁止包办、买卖和干涉。莆田人婚嫁习俗也随之变革。,大部分青年男女经恋爱才结婚,介绍人只起“鹊桥”作用。提倡晚婚,男女不到法定年龄不结婚。婚前进行体检,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重男轻女,抱养童养媳等现象已少见,纳妾重婚被禁止。提倡男女平等,男人丧偶可再婚,女人丧偶可再嫁;男人可到女家入赘,或者是不论嫁娶、双方兼顾,俗称“双头顾”。婚嫁礼仪也简化了。50年代,废除花轿,只由女伴4~6人陪同,新娘撑红伞步行,80年代以车代轿。聘金;以茶话会代替婚宴;集体婚礼,旅游结婚。集体婚礼,常由民政部门或妇联会、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主持,几对甚至几十对男女同时举行集体婚礼仪式,不办酒席,仅以糖果、瓜籽、清茶、香烟招待客人。贺客亦不必送贺仪旅游结婚更为简单,以新婚夫妇外出旅行代替婚礼。1980年以后,人们经济生活提高,讲排场,收聘金、重礼物、婚嫁铺张的现象有所回潮,结婚费用多方筹措,婚后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第二节 喜庆
  一、出月
  生孩儿满月,俗称“出月”。莆俗,“出月”要做三件事。一是“洗儿”,旧法接生,婴儿要等到出月才给他沐浴,这天要举行仪式,备礼谢神告祖,然后用“午时草”(端午节留下的菖蒲牡荆等干草)烧汤为婴儿洗澡。澡盆中放涂红铜钱,请老年妇女(认为命好的)在厅堂上给婴儿洗澡。二是剃头画桃。婴儿浴后,用洁净剃刀剃去胎发,只在囟门处,留下一小撮。再由其父亲或祖父用雄黄在婴儿头顶画个大桃,谓能使其聪明长寿(莆田人对上当受骗者有“头顶没有画桃”之说)。之后,给婴儿换上新衣,戴上饰有“福”或“寿”字的小帽子,挂上“长寿锁”,抱到厅堂拜祖先,拜灶公,拜长辈,讨挂“脰红包”。三是,给亲邻小孩们分红蛋红钱。这天产妇娘家送来婴儿衣裤、鞋帽、襁褓、项圈、手镯、脚环及喜蛋(熟蛋壳染红)、红钱(铜钱染红)等贺礼。做母亲的穿上大红衣服,把红蛋、红钱分送给大家,头胎婴儿若是女的,不分全蛋分半蛋绅。富裕人家还要办“出月酒”,或演戏庆贺一番。
  二、对晬
  婴儿满一周岁称“周晬”,莆语叫“对晬”。要举行“晬盘试儿”仪式。这天,娘家送来小儿衣饰、鞋帽、“车椅轿”等贺礼。母亲给小儿穿上新衣,然后在厅堂中放一只“米筛”,内放剪刀、量尺、戥子、算盘、毛笔、书本、钱币等物,供小儿抓取,以卜小儿未来之爱好、志趣、职业、命运,称“试晬”,俗称“抓晬”。这天,除要祭祀祖先外,大户人家还要演“北斗戏”谢神。
  三、寿庆
  寿庆俗称“做十”。不论男女,五十岁以上逢十举行,莆俗,男逢九庆祝,(六秩寿庆,在五十九岁时即行庆贺),妇逢十,但寡妇也是逢九。由儿媳为其举行。
  在生日这一天,富户摆设寿筵,请道士做“延生”醮,或演戏谢神。普通人家也要备办“寿龟”、“寿桃”、“寿面”祭祖敬神。亲友赠送贺轴、贺幛、寿酒、寿糕等以示祝贺。出嫁女儿送来祝寿礼盘、奉敬猪腿、寿面、衣帽鞋袜等寿礼。凡父母双全的,必须备双份寿礼。拜寿时,内外亲中凡属下辈的均要参加,寿星坐厅堂当中,给每人一封受拜者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举行合家宴会。
  四、乔迁
  乔迁俗称“过厝”。新盖房屋落成,迁新居,谓“乔迁之喜”。亲友送贺仪或实物表示祝贺。实物一般是贺幛、镜屏、灯笼、红烛、鞭炮等。主人设宴答谢,俗称办过厝酒”。但菜肴中不能用醋调味,因为“醋”与“厝”谐音,“吃厝”不吉利。五、谢恩拜忏
  “谢恩”是一种较大规模的酬愿仪式,多与“拜忏”一起搞。许多人家在发财之后,或做寿时往往要“酬谢天恩”、“超荐祖先”,所以亦属喜庆之俗。这种仪式,常要持续多日。设坛建醮分为“经筵”与“忏筵”两部分。“经筵”由道士主持,旨在“酬谢天恩”设在新屋厅堂上,;“忏筵”由和尚主持,旨在“超荐祖先”。“忏筵”屋之中,两者亦可借寺庙中举行,但一切用具必须是新制的,不能带“秽气”,以示虔诚。亲朋戚友例须办盘担、布幛等致驾,主人则于午供时举行宴请,俗称“吃供”,为表示虔诚,不办荤菜。
  第三节 丧葬
  莆田民间传统的丧葬礼俗也很繁缛,各地不尽相同。
  老人病危,从寝室移至厅堂,按男左女右的位置放在厅侧临时搭的床上,(不能放脊梁下)称为“移床”。在其断气前,家属抓紧时间给病人更换衣裤。这种衣服叫“寿衣”,是事先制作的,内衣多用白绫裁剪。“寿衣”由孝男给病人穿上,多至7套。或10多套,上下合计取单数。先套好后,一次穿上。断气后,全家男去冠、女披发、号啕哀哭,并用白布蒙盖死者身首。在床前桌上燃一盏七根灯芯的长明灯,直至出丧,不让熄灭,称“送终”。在乡村,孝男到河沟或井边用铜钱或“纸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手,谓之“洗身”。亲人把俗称“喜寿”或“长生”的棺材抬到厅堂,棺底要放入由7家邻居乞来的灶灰,再铺上纸钱和灯心草及碎纸边(用以啄收尸体消释后的液体)再选时“入殓”。入殓称“入木”,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子媳手腕套上一铜钱的白带圈,父丧套于左手,母丧套于右手。向遗体告别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死者足部置棺内,遮上被子(俗称“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入木时,所谓“八字”冲犯之人要避开。入殓后,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蓆、被褥,送至野外焚化,俗称“送草薪席。”出殡(俗称“出寿”)时,凡棺材抬过的门坎要限时用干稻草3根,束以红纸,用刀斩断一节,以示“斩草除根”。出大门由侄辈点举火把引路,同族下辈人均要来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丧杖(死者为父用松木,母用竹)入葬后,插在坟上。,沿途散发“纸钱”,过桥时放纸元宝。将棺材置于墓穴内,称为“进葬”,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称“墓祭”。倘墓地未定,则将棺材寄放于“利厝”里,俗称“寄厝”。“利厝”仅容一部棺材,建于垞地,以土坯瓦片围盖。
  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灵堂,立灵位奉柱。每日早晚“上饭”(摆饭菜祭奠)哭灵。第三天再上山探墓,俗称“望墓”或“覆山”。第六天,做头七。
  四十九日内要七日一祭,家属哭丧,俗称“做七”。其中以“头七”与“尾七”最为隆重。服丧期间,家属不能穿红衣,不许赴宴饮酒,不许理发洗头,不放鞭炮,不参加庆贺活动。之后,除灵堂奉柱,同先代祖先一起奉祀。把麻丧服改白素服,理发,俗称“百日”。凡期服辈的至此服满。子辈所谓3年之丧的要到、27个月才算服满,俗称:“起服”。当年除夕不贴红联,只贴写上“守制”两字的绿纸条。
  建国后,丧葬改革。用花圈,挽联追悼会代替吊丧,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挂孝,用遗像代替木主牌,改土葬为火葬,废除丧服期制度。
  第四节 交际
  莆田人除在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中讲究礼节外,在一般人际交往中也十分重视礼节。
  一、称呼礼节
  对知识界男长辈礼称“先生”;尊称有某种技术的人为“师傅”。问路时,尊称男性老人为“叔公”或“叔爷”。称呼男性中年人为“阿叔”或“朋友”;尊称女性老人为“婶妈”,称呼女性中年人为“阿婶”或“阿姨”,称呼已婚青壮年女性为“大嫂”,对姑娘统称“阿妹”。力求准确有礼,以便得到善意指点。
  二、见面礼节
  熟人相见,总要打招呼或行礼致意。民国前,下辈见长辈,要行跪拜礼;平辈相见行“作揖”礼;女性对人行“万福”礼。民国时,跪拜作揖礼改为“鞠躬”礼。建国后,相见时统称对方为“同志”,统用点头或握手礼。
  三、待客礼节
  对待客人,主人先敬茶烟,之后,请吃“甜蛋汤”或“点心”(一般为线面或兴化粉,山区多用自制“白粿”)。如果客人中有第一次来作客的小孩,临行时,主人要用红髻线扎上一些钱币,挂在小孩脖子上,作为见面礼,俗称“挂脰”。客人辞行,主人应送至门外。
  建国后,人际交往礼节大部分保持,但不似旧时那样拘谨。
  第五章 淳风美俗
  第一节 传统美德
  一、勤俭朴素
  勤劳俭朴是莆田人的传统美德。建国前,劳动人民为了维持生计,终年勤于劳动,农闲或工余,还从事种副业生产。农村家庭普遍饲养家禽家畜,有的还外出学艺打工,木匠、泥匠、石匠、雕匠、衣匠、铜匠遍及农村集镇。莆田农民说“不惜五谷,将遭雷击”,穿衣是“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绝大部分人仍以“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作为治家原则。
  二、吃苦耐劳
  吃苦耐劳也是莆田人民的传统美德。建国前,莆田农民除勤于一年的农业劳动外,还利用农闲出外打工或肩挑挣苦力钱。莆田侨胞,初赴异国时,大部分做苦工卖苦力。建国后,农民出外肩挑挣钱的已少见,但他们保持吃苦耐劳传统,在发展农业生产上,仍然全力以赴,艰苦奋斗。为了确保农业丰收,接连修建了东圳、外度、石盘、桂山、径里等十二个大中型水库,挖通遍布平原沿海的干渠、支渠,建成平原和沿海农田灌溉系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有时全县总动员,不顾严冬或酷暑,上工地,睡草房,战天斗地,不计报酬。这些水利工程就是莆田人民吃苦耐劳的见证。
  三、敬老恤孤
  敬老尊贤,也是莆田人民的传统美德。明清时,因孝顺父母而被朝廷旌表建坊建祠的就有几十人。“二十四孝”的故事,在莆田民间家喻户晓,世代流传。宗族中推举年老人为族长、房长、管理公益事务,处理家庭纠纷。社会上,有疑难事就向老辈请教,为老人让路让座。赡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每逢老人寿诞,儿女备办寿礼,热烈庆贺。出嫁的女儿每年都要备办肉、面、礼盘为双亲“做生日”。儿媳有不孝行为,就会遭人议论、谴责。失去亲人的老人、孤儿,常为亲戚、朋友、邻里收养照顾。
  建国后,法律规定儿女要赡养父母。集体经济曾为鳏、寡、孤、残实行“五保”(保食、保衣、保住、保医、保葬)。部分乡镇还建有敬老院、福利院,现在每村都设立“老人协会”,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年节”。年终时,村(居)委会及机关、单位、团体多备办礼物,慰问老人及离退休干部。群众主动照顾“五保”老人起居饮食的也不乏其例。
  四、和衷共济
  莆田民间,至今保留领里敦睦、和衷共济的习俗。一家有事,四邻相帮,一家遇到喜、丧事,邻里总是热情帮忙;建房时,在经济、劳力方面,大多相互支持解决困难。因此,和衷共济也是莆田人的好传统。
  五、乐善好施
  莆田人对公益、慈善事业,都乐于捐助。如铺桥筑路,修建医院学校等,常通过民间献款献料,集资筹办。宋时,洋尾李富为莆田造了三十四座桥,明代林龙江,在倭祸中,献出家资,为被害百姓收尸近二万具。建国后,侨胞、港、澳、台同胞,对家乡的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更是慷慨解囊,热心捐助。莆籍华人李某一人捐资人民币240万元创办华侨中学。创办兴化大学(后改为福建省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时,以另一位李先生为首的侨胞捐资人民币五百万元。这些都是莆田人乐善好施的例子。
  六、勤奋好学
  宋绍兴八年(1138),殿试后,高宗问莆田人陈俊卿:“卿土何奇?”俊卿答曰:“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读书也是莆田一种好风气。明弘治《兴化府志》载:“旧习俭啬勤力……以读书为故业”。明《八闽通志》载:“诗书为八闽之甲”。莆田人多地少,生活艰苦俭朴,人多以“读书为荣”教育子女。因此,勤奋好学形成社会风气。自唐贞元七年(791)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莆田人登进士第的多达1400多人,其中文举状元7人,榜眼6人,探花5人。民国至现在,国内外有莆籍博士73人。1989年出版的《莆田市当代人物录汇编》一书辑录莆田籍有高级职称的人士计1090人。在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莆田人勤奋好学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新风
  一、男女平等
  建国前,妇女常受歧视、虐待,甚至作为商品,任人买卖。建国后,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妇女可以同男人一样,进学校学习,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少妇女还成为党、政、企事业领导人。1982年统计,莆田妇女在县内担任政府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有27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51人,行政办事人员748人,商业工作人员2989人,服务性工作人员2465人,各类工人14849人。农村劳动妇女与男人同工同酬。由于妇女地位提高,已少见遗弃女婴现象。
  二、婚事新办
  建国前,婚丧喜庆要举行繁琐仪式,铺张浪费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家庭常因此债台高筑。建国后,提倡婚事新办,简化结婚仪式,集体婚礼、旅行结婚成为社会新风尚。灵川镇柯朱村村委,连续十三年,先后为140对适龄青年举办集体婚礼,节省费用10万多元。江口、平海等乡镇,也多次举行这种婚事新办的仪式,为群众节约钱财。
  三、助人为乐
  1963年后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在莆田蔚成风气。例如埭头供销社营业员林开明,为抢救一位落水女青年而献出生命。海军航空兵林春霖,1990年回家探亲期间,在兴化湾海面为抢救遇险群众而光荣牺牲。华亭霞皋村发生火灾,14户民房被烧,全村干群捐款1万多元、粮食1700公斤,华亭粮站、银行等单位职工捐款4000多元,帮助受灾户度过难关。南日小学教师陈某妻子瘫痪,花去1万多元医疗费,乡干部、教师、个体户慷慨解囊,捐款1万多元,帮助陈某妻子解决困难。
  四、崇尚文明
  1982年,莆田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社会上“脏、乱、差”现象得到综合治理。之后,“五好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商店”、“文明单位”不断出现,与学雷锋活动互相联系,初步形成文明风尚。1986年,莆田市授予莆田县五好家庭普及村三个(江口镇上后村、梧塘镇梧梓村、东峤乡魏厝村)。1987年梧塘镇新丰村、江口镇石东村、笏石镇笏石街等八个单位被评为县级五好家庭普及村(街)。至1990年止,乡以上党政组织评定的五好家庭总户数为4.7万户。全县还评出市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14个,县级文明村35个,省级文明单位14个,市级文明单位26个,县级文明单位316个。崇尚文明之风,正在县内形成、发展。
  第六章 宗教
  第一节 佛教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邑人郑露舍宅建金仙庵,为见于记载的莆田第一座佛教活动之所。经隋、唐、五代至宋,寺、院、庵、迅速发展,宋置兴化军时,莆田县就有寺院246所。至建国前夕,有寺院737所,僧尼2255人。其中,南山广化寺、龟山福清寺、囊山慈寿寺、梅峰光孝寺、鼓峰涌源寺,为莆田5大丛林。有不少旅外侨僧,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48个廨院。
  建国后,部分僧尼还俗。海外侨僧经常汇款寄物支援祖寺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僧人被逐,寺院被拆改。“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寺院重新开放,海外侨僧更加踊跃修建拓建祖寺,诸名寺面貌焕然一新。1990年全县有寺、院、庵417个,住僧尼1370人。
  一、南山广化寺
  广化寺在城厢左南湖(今凤凰山,故亦名南山寺,俗称南寺),历史上为莆田十八丛林、后来的四大丛林之首。今福建的四大禅林,亦以此寺的历史最为悠久。
  寺创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初名金仙庵,后升为院,隋开皇九年(589),升为寺,唐景云二年(711)改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始名广化寺。
  宋代南山有寺2、院10庵120所,僧众达数千人。宋乾道元年(1165)前建成的释迦文佛石塔,精美绝伦,为全国名塔之一。治平二年(1065)的石经幢,亦为极高学术价值的文物。
  1949年有住寺僧众60人。1965年有僧众57人,寺区内有山林100多亩,种果树300多株,种香蕉500多株。“文化大革命”中,寺宇毁坏。佛像被砸烂,藏经被作践,僧众多离寺还俗。1980年2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批准广化寺对外开放,同年3月26日,成立广化寺修建委员会,负责修复事宜。1981年春节期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莆田视察广化寺修复工作。
  修复工程得到海外侨僧、侨胞、华人的大力支持,于1984年农历闰十月十五日告竣,隆重举行开光法会,参加的有中外佛教界人士1400多人。
  广化寺经过修复、扩建,总面积达3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于坐西朝东的中轴线上排列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上层藏经楼)、祖堂(上层卧佛殿)。两翼廊庑,左自卧佛殿旁功德堂起,接溪声阁,历圆通、水云乡(通观音阁)而下为尊客堂、伽蓝殿、五观堂(后香积)至天王殿;右自卧佛殿旁般若堂起,接着山楼、方丈、经烟霞窟(通如意堂、地藏殿)而下为净行堂、祖师殿、学戒堂至天王殿。钟鼓楼移建于放生池两侧,高13米,三层四方形,相毗连的为新建的五百罗汉堂。该寺交通便利,环境清幽,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
  1981年,设佛经流通处。1983年,设有福建佛学院男众预科班。1986年开办南山广化寺僧众培训班。1990年住僧200多人,是年10月25日,赵朴初第二次来视察时,对广化寺不卖门票,不搞经检,僧众生活安定朴素等大加赞赏,对所发行的佛教道德教育书籍给予肯定。是年,中国佛协表彰了家寺庙为全国样板,广化寺名列第一。
  二、龟山福清寺
  福清寺在华亭镇龟山上,唐长庆二年(822),名僧无了以“六眸神龟”的导引,来此开山,与徒弟慧忠,日以野菜为粮,辟茶园建庵,因名龟洋。武宗灭佛后重建成为名刹,有院宇9座,名龟洋灵感禅院,僧众500多人。后梁贞明年间(915~920)闽王王审知奏请赐名“龟山福清禅院”。
  民国3年(1914)僧平章南渡马来西亚,主持马六甲青云亭。之后,龟山僧人不断南渡,寄归侨汇修建祖寺。民国18年,僧香霖继主青云亭,更大力支持祖寺的复兴。自民国10~21年,该寺先后修建禅堂、客堂、斋堂、法堂、方丈、库房、钟鼓楼、东西庑,又改建天王殿,翻盖大雄殿,整修历代灵塔。1950~1958年间,又先后修砌六眸池,设置自来水管道,建造储水池,新建念佛堂,重修地藏殿、天王殿,塑天王像,修塑大雄殿金像。“文化大革命”中,上列刚修建的建筑物悉遭破坏,僧众离寺还俗。
  1978年后。海外侨僧支援修寺。至1988年已修复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六眸池、大雄殿、法堂、方丈、斋堂、禅堂、客堂、念佛堂等,还重建七宝塔,增建学戒堂和招待所,耗资250多万元全寺总面积1.4万平方米。。1987年从山门起,新辟一条直通华亭镇的登山公路,全长7公里,耗资15万元。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六眸胜迹”匾,高悬于天王殿后檐。1990年住僧41人。
  龟山寺在群山中有一片百多亩平洋,岚雾浓重,宜于繁育名茶。宋绍熙《莆阳志》记戴:“莆诸山产茶,龟山第一”。今龟山茶场的“炒绿”茶叶最为著名,除供寺僧饮用及招待施主外,还运到海外侨地寺供佛待客。
  三、囊山慈寿寺
  慈寿寺在江口镇囊山上。囊山横卧于福厦公路的石庭~涵江段西侧,遥望像古代人席地而坐所凭的“隐囊”,故名,寺在其南麓,为唐名僧涅梁(赐封妙应圆智大师)的道场,光启二年(886)赐名慈寿寺,人们习惯称为囊山寺。
  唐代,囊山寺僧众达千人。时福建的琅邪王王审知,拨给太平、霞塘、南隐等处田以供僧粮。景祐初年,殿堂楼阁才全部完备,建有放目亭、云涛亭、苍霞亭、蘸绿亭、石屏轩、松风阁、云卧堂、白云堂、海月堂、延寿堂、西来室、幻如室、净居室、放光室等。宋代,寺为福州至兴化驿路上的宿站,寺僧还负责招待过往官员。15世纪初,寺里僧人有300多人,至“文化大革命”前还有30多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寺宇佛象和山上风景树石多被毁坏,僧众多离寺还俗。1976年后,僧人陆续返寺。1981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开放寺院。1982年旅居马来西亚的侨僧悟丹、马来西亚佛协副会长寂晃、旅居印尼的侨僧海涵,汇回捐款援助全面修复。1990年,全寺总面积1.86万平方米,住僧38人。
  四、梅峰光孝寺
  光孝寺在城厢胜利路中段,宋代此地名梅子岗,崇宁二年(1103)赐“梅林佛国”匾,以此称梅峰寺。
  唐江安王后裔莆田白塘(今涵江区洋尾村)人李泮,与妻黄氏,于这满山梅树中的一座观音亭祈生贵子,果于宋元丰八年(1085)生下一男,命名李富。夫妇俩遂舍梅子岗山地100多亩,扩建观音亭为佛宇。崇宁三年(1104)敕赐名崇宁禅寺,政和元年(1111)敕改天宁万寿寺,绍兴七年(1137)改名报恩广孝寺,十二年(1142)才改为今名。这时李富捐资扩建,成为著名的“城市山林”。
  “文化大革命”期间,梅峰寺被占改他用。1979年后,侨僧支持重建祖寺。于山巅海拔55米处的古望海亭故址建一座高15米,三重檐、悬栏高阁式的大悲殿,中塑一尊高13米的观世音坐像,前砌广庭、高台、围栏,以供登眺;又于望海亭左侧,扩建大雄殿,成为面阔、进深各5间,三重檐歇山顶的宏伟建筑,并撤民居建天王殿。今大雄殿和天王殿的后檐角柱均保存一对宋代瓜楞柱,明代建的瞻拜亭移前立于两殿之间,其左右为新建的3层钟鼓楼,并以长廊接连成为宫廷式结局;两廊侧分布有客堂、斋堂、禅堂、僧房等配套建筑物;又于天王殿前建一座高10米多,开3个拱券的石牌坊。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名书法家赵朴初题了寺名。是年,全寺总面积0.7万平方米,住僧40多人。
  第二节 道教
  道教,为东汉张陵(一称张道陵)所创立,崇奉太上老君李耳为教祖。唐贞观二年(628)、莆田始建有道观。龙华教又名龙华会,系道教支流,其礼拜仪式和道教相似,此教在莆田影响甚广。民国34年(1145)全县有龙华教道室。
  在清代前,官设道统司,选有真修的道士充任,管理道教事务。后来逐渐衰落,只有少数正一派(道教中一个派别)道士(俗称师公)为施主建醮做道场法事以谋生。如元宵行傩,社庙神诞,小孩满月做北斗戏,老人寿庆做延生醮,为死者超度为死者家庭“洒净”,为非在家死亡者引魂,为火灾户做火醮,为缢死者家属送凶,为瘟疫流行村落送瘟神,为富有大户谢恩、拜忏,都是道士法师的差事,“三人一鼓”,“五人一鼓”,直至“十一人一鼓”,场面大小不等,视施主贫富及意愿确定排场。
  民国时,境内有宫观社庙500座以上,但这些神宫社庙,无常住道士,
  建国后,道教活动大为减少,宫观社庙多损坏不修,并移作他用。只有住在自家的道士86人。“文化大革命”中,师公刻印符篆的工具、经书、法器,被收缴焚毁。1978年以后,境内神宫社庙多自发筹建修葺1990年,境内有宫、观、堂、社庙10多个,少数庙宇才有专职“看香火”的人,较大的宫庙都由当地人士组成董事会管理,主持节日事务等。有些地方出现“游神”活动,个别神棍借道教名义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其道统不明,已不再真正是正一派道士。
  一、元妙观
  址宋代兴化军城东北门外(今城厢壮河边路莆四中校园内),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敕名天庆观大中祥符八年重修,元元贞二年(1296)改名玄妙观;明崇祯十三年(1640)重修,清以避康熙御讳“玄烨”,始改称今名。元妙观规模宏大,布局对称整齐,占地24亩。整个建筑群排列以朝南中轴线为中心,纵列为三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横列,与三清殿并排东为五帝庙、东岳殿,西为五显庙、西岳殿,跟玉皇殿并排的东为林蕴忠烈祠,西为关帝庙和福神殿。
  1956年10月,中央文化部拨款修缮三清殿。1961年该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省文化部门再次拨款整修。1990年,存有三清殿、三门及东岳殿、西岳殿。
  二、北辰宫
  北辰宫在黄石镇登瀛村。占地面积12亩,朝南,三门外有围墙,设东西辕门,内前后2殿,两旁有配殿。正殿歇山顶一脊带两披,面阔5间,进深3间,抬梁式结构,前檐一对盘龙石柱雕刻精细。这座现存建筑还是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并扩建的。正殿祀玄天上帝,后殿祀玄帝之父母:净乐天君明真大帝、善胜太后琼真上仙,东配殿祀南斗星君,西配殿祀三官,两廊祀十殿阎王,东辕门外灵官殿祀王灵官。
  50年代北辰宫废为粮食仓库,1980年华侨捐资修复,1987年竣工。尚存有明末民族英雄大学士朱继祚书的“文峰胜地”、“题名书社”石匾和明代万历间名画家吴彬壁)画的《玄帝出郊图》。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东岳观
  东岳观在江口镇福厦公路西侧。元至元二年(1336)创建,初名“佑圣观”,明永乐十一年(1413)重修,后圮。万历三十七年(1609),莆田县知县何南金重建,始为今名。
  该观主祀东岳泰山之神,清封东岳天齐仁圣注生大帝,民间简称东岳注生大帝,或只称岳帝爷,故名东岳观。观中其他建筑物有太子殿、地藏殿、观音殿、慈航殿、报功祠、中军府等。1989年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李文成和北京白云观张继禹道长曾此参观,对该观修建工程设计以及侨务工作,颇为赞赏。1989年10月25日,举行开光大典,参加的有不少旅居海外善信人士。
  莆田的龙华教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堂有:一源堂(在涵江哆前村),为清雍正年间(1723~1735)长乐人罗普栋来莆田传教时创建的;金德堂(在今哆头),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教徒李树标、李树福兄弟捐地创建;以及紫林堂(在今涵江扬芳村),贤德堂(在今涵江宫下街)、义信堂(在今城厢十字街)、仁德堂(在今涵江楼下街)等。
  第三节 基督教
  莆田基督教种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二个教派:
  一、天主教
  明崇祯八年(1635),天主教传入莆田,当时有领洗信徒107人。清康熙年间,湖南人陈某,在平海卫城西门外一里(今平海乡东美村)定居,他和子孙皆为天主教徒。于该村建立湖南堂。为县内第一座天主教堂。之后,境内陆续建起天主教堂、点。清道光十年(1830),建谢厝堂(在今平海乡东美村谢厝),十九年(1839),建平海堂(在平海卫城),二十六年(1846),建南日堂(在今南日乡岩下村),二十九年(1849),建涵江堂(在今涵江塘北山)、设西江边和蔡埭两个教点(今涵江埭里村的西江边、蔡埭)、咸丰元年(1851)建莆田堂(原名若瑟堂,在今城关十字街),光绪十四年(1888)设莒溪教点(在今常太乡莒溪)、溪边教点(在今平海乡溪边),十六年(1890)建上店堂(在今平海乡上店村)、汀岐堂(在今埭头镇汀岐村)、刘厝堂(在今埭头镇潘宅村刘厝)、樟林堂(在今埭头镇樟林村),十八年(1892),建石狮堂(在今平海乡上店村石狮),二十二年(1896),建草湖堂(在今南日乡三墩村草湖),二十五年(1899),建东洋堂(在今黄石镇东源村邹曾徐)、北高堂(在今北高镇北高村),二十七年(1901),设沟下教点(在今平海乡后林)和曾厝教点(在今埭头潘宅村曾厝)。民国19年(1930),增设筶杯教点(在今埭头镇筶杯)。
  由于天主教堂、点的增多,传教范围扩大,教徒也不断增加,至1949年,全县有教徒13204人。
  建国后,莆田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停止活动。1978年后,境内22个堂点先后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1983年成立莆田县天主教爱国会。至1990年全县有教徒13500多人。
  二、基督教新教
  鸦片战争(1840~1842)前后,基督教新教传入莆田,先后设立的教会有来自美国的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来自英国的中华圣公会,来自美国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民国初年还有华人创办的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真耶稣教会、基督徒聚会处和耶稣自立会等。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美以美会由美国传入中国,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同治四年(1866),南日岛草湖村建立第一座卫理公会教堂。1949年,兴化卫理公会年议会管辖4个教区37个牧区,有牧师、传道100多人,教徒2000多人,听道友和慕道友不计,1990年,境用有信徒1万多人。
  清末至民国初期,卫理公会在莆田兴办一些公益事业。先后创办“培元书院”、“福音书院”、“西学斋”(后改名哲理中学)、“内女学”、“美以美会高等女子学堂”、(后改名咸益女子中学)、培元小学、“农工学校”、“美育小学”、“育德女子小学”、“化石小学”、“育贤小学”、“振声小学”等10多所西学堂;开设罗马文、中文铅字印刷的“奋兴报”,创设“美兴印书局”、“美兴书局”;引进生产机器,创办“美兴纺纱织布局”、“兴化面粉厂”、“涵江电报局”;设立“妇幼医院”、“兴仁医院”、“仁济医院”和“利百加孤子院”、盲人学校等。
  中华圣公会 清同治元年(1862)英籍传教士宋恩来莆田传道。光绪二年(1876)英教士胡约翰、罗为霖,在莆田成立圣公会莆田支区。至1949年,圣公会在莆田建教堂69座,男女教牧人员52人,正式教徒和听道友共3678人,遍于全县各地。1990年,境内有信徒数百人。
  圣公会为传教布道,在莆田兴办一些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办圣教医院(后改名圣路加医院),又先后于涵江、江口、笏石、梧塘、广宫、和德化设立分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办兴化双凤医学校,民国元年(1912),创办“圣教医院附设助产士训练班及护士训练班”,(今福建省莆田卫生学校),还先后开办培德女子小学、哲元小学、培贞学等。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些教会在莆田也广有影响,参加教会的人也不少。
  基督教所有各种教会,都信奉上帝,以耶稣为教主,以《圣经》为信条,以办教堂、学校、医院、慈善事业为传教手段。宗教活动仪式基本相同,教徒平时各自读《圣经》、做祈祷,星期六或星期日集中教堂做礼拜,唱赞美诗,讲读《圣经》。教徒家庭婚丧喜庆时,要请牧师行祝福祈祷仪式。解放后,外籍传教士被遣送回国,教会断绝与外国教会的关系,开展自传、自治、自养的爱国革新运动,成立“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活动停止,1978年后逐步恢复。全县共有51个堂、点被批准开放为基督教活动场所。
  第四节 其他教派
  一、三一教
  三一教,亦名夏教,明嘉靖三十年(1551)邑人哲学家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所创立。至17世纪中叶渐致完备。最初流行于莆仙方言区,全盛时流行于福建、浙江、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山东、南京、北京等地,至清康熙末年和乾隆年间,两次遭清廷的禁止而衰落。近代三一教随海外移民的足迹,从台湾、东南亚传入欧美。
  三一教以儒家纲常伦理为“立本”,以道家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释家的虚空本体为“极则”,主张用儒术治世,道术治身,释术治心,融三教于一体。
  信徒入教,称为“入门”,必须履行入教仪式。由老教徒3人介绍,入教者须是“伦纪无亏品行端正”而有恒业(士、农、工、商)者,经掌教师认可后,呈“誓戒启章”,检讨自己“心病”,然后斋戒沐浴,在教主像前焚化“入门启章”和“誓戒启章”。掌教师宣读“入门规则”,并授以“艮背心法”。入门者履行上述仪式,并交纳少量“贽仪”(教费),即为教徒。
  入门教徒必须严守教规“明训”:(1)以三纲五常为日用;(2)以入孝出悌为实履;(3)以士农工商为常业;(4)明义利之辨;(5)戒饮过量之酒;(6)戒斗气之勇;(7)戒淫邪之行;(8)日搜己过,痛自忏悔;(9)每日素食一餐。女教徒诫条同,惟其(2)为“以三从四德为实履”;其(3)为“以勤治纺织为常业”。
  由于三一教反对道、释二教的出世观和修行法,提出简单易行的在家修行法,宣传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劝人勤业行善,要求教徒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明代倭祸中,三一教为被害群众收尸二万多具就是一例),所以,当时广为群众所信仰。
  1949年,县境内有三一教堂祠523所,教徒11820人。
  建国后,教徒多在家修身。“文化大革命”中堂祠被毁,一切停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恢复。近年来台湾省和海外的三一教徒很多来莆田东山祖祠和“先生墓”(在华亭镇后角村)朝拜。1989年4月24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市政协、东山祖祠联合主办“林龙江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厦门、泉州和美国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共同讨论并交流了中国、美国、西德、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学者研究三一教的成果,同时成立了“林龙江研究会”。1990年全县有堂祠490所,教徒148488人。
  二、摩尼教·明教
  13世纪时,摩尼教曾流行于泉州与莆田,现在世界上已经绝迹。摩尼把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早于基督教的希腊、罗马世界性的秘传宗教)和琐罗亚斯德教(伊朗的国教)的思想揉合成为新的教派。教的主神称摩尼光佛,旧译为光明使者,全称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摩尼在唐武宗灭佛时期,同外来宗教一道被厉禁之后没有得到恢复。此时洪州、越州的摩尼师逃难进入福建隐蔽下来,当时这些阴阳人以佛教为掩护,摇身一变成了法师,保存了许多摩尼教经典,以合法宗教的面目吸收教徒,称为“明教”。
  1987年,涵江扩展公路,发现有块半截碑石,二行文字为;“大力智慧”和“真”字约三分之一,还有“摩尼光佛”四字。1990年,又从涵江区政府礼堂前发现盖水涵的一块略呈三角形的残石,有“清净光”3个完整的字和“明”字的上半,断处恰好与前者吻合。碑的主文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它说明摩尼教后身的明教到明代还在莆田涵江地方流行。
  三、金堂教
  明天启二年(1622),金堂教由邑人蔡文举和陈直斋传入兴化府。
  清初,金堂教流行于境内。莆田民间以其教门法事活动一向是关门举行,俗称为关门教★其在莆田的传教祖姓蔡,俗称蔡阿公教;以其入教终身吃斋,称它为斋教,也称菜教。教堂中男的称菜公,女的称菜婆。建国前,莆田有金堂教斋堂130处。在一个村里斋堂最多的是黄石龙华(今黄石镇桥兜村龙华),不大的村子,有斋堂10多所,全村老幼男女都是吃斋教徒。解放后,金堂教逐渐消失。
  四、先天教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境内出现青莲教,其创始人,系康熙年间(1662~1722)江西省饶州府人黄德辉。由其教徒莆田县西门外安福村人,欧阳德元传入兴化。所奉教义和经典大都是道教的东西。其教自称来自禅宗,奉达摩为初祖。张琴的《莆田县志稿》载:“其教(指先天教)介在道、释之间,本奉达摩初祖,达摩东来后,参中国道教之旨创为禅宗,遂为道、释会流之始。先天二字,道家言也”。
  先天教在莆田极盛时,有教堂42处,教徒数千人。斋堂祀观世音菩萨,教徒皆在家修行,守素食,神职人员禁婚娶,已婚嫁的另室别居。经济收入除自给之外,有余则舍之教中为公财。境内现存先天教的斋堂已甚少,秀屿镇尚存6处。
  第七章 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始于北宋初年,莆田县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
  妈祖,姓林名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她本是莆田县湄洲湾贤良港(今忠门镇港里村)的一个普通女子,幼即聪明颖悟,长大后行善济人,矢志不嫁,专心致志于公益事业。精于医理,为人治病消灾;热心助人,常为乡亲排忧解难。以生长在大海之滨,能识天文气象,熟悉水性,经常营救海难,教人趋吉避凶,被人称为“神姑”。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因驾舟出海救险没有回来,人们传说她已“升天”而去,在湄洲岛上立庙宇奉祀,称为“通贤灵女”。此后,往来经过湄洲湾的商船,“屡屡祈祷有应,大利归航”,于是谢神报赛越加隆重,灵迹越传越远,庙宇越拓越大,到处分灵建立行祠,被尊奉为海上护航女神。历代封建帝王为求庇海漕安全及政治需要,也多次给她褒封“晋爵”,经宋、元、明、清褒封达37多次,最高规格为“天后”。
  国内外对妈祖信仰十分普遍。我国沿海各省及内地诸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也多有妈祖宫庙,台湾、海南、西沙群岛也早有妈祖宫庙。据1990年调查统计,世界上18个国家中有妈祖庙2520座,其中以中国2346座为最多,单台湾省就有827座,按县统计以莆田县248座为最多。其分布于各国的详见附表。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妈祖庙被作为“破四旧”的对象多被毁废。1978年后,信仰妈祖的群众纷纷加以修复,文化界成立“妈祖学术研究会”,召开“妈祖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日,分别为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各地信仰者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湄洲祖庙的庆祝场面尤其隆重、热烈。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此朝圣进香。自1978年至1990年底,单从台湾来的就达20万人次。1987年,台湾省及东南亚、日本等地组织妈祖朝拜团,前来湄洲祖庙参加妈祖逝世1000周年纪念仪式。现代人称妈祖为“海峡女神”、“和平女神”,立妈祖全身石雕像于湄洲岛。
  境内妈祖庙最著名的有:
  一、湄洲祖庙;二、平海天后宫;三、贤良港天后祖祠。(详见本志《文物》篇和《旅游》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