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9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85
页数:
6
页码:
849-8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医药卫生中卫生防疫的情况,介绍了爱国卫生运动,疾病防治和卫生监测监督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莆田县
医药卫生
卫生防疫
内容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县防疫委员会成立,提出“在三年内消灭天花、控制鼠疫”的指标,训练防疫员300多人,种牛痘322111人次,注射鼠疫苗57181人次。1951年,顶防接种人数达991333人次。1952年,县防疫委员会更名爱国卫生委员会。全县开展以灭蚊、灭孑孓、灭苍蝇、灭蛆、灭蚤、堵塞鼠洞、清除垃圾、疏通阴沟、整修畜圈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是年,境内鼠疫流行,福建省防疫队、省军区防疫队与莆田县医务人员及莆田卫校应届毕业生一起,分赴城厢、阔口、江口、西天尾、笏石、忠门、埭头等疫区,注射鼠疫苗15万人次,疫情得到控制。1953年,先后开展两次卫生运动,要求做到“三清”(垃圾、阴沟、畜舍清),“六净”(住屋、厨房、庭院、衣服、床铺、碗筷净),“三加盖”(厕所、粪缸、水井加盖)。1954年,以灭蚊、灭鼠、防治乙脑、恙虫病为中心任务,县组成脑防工作组,福建省军区派驻恙虫病调查组,埭头镇成立恙虫病防治站。1956年,开展消灭“四害”(麻雀、老鼠、蚊子、苍蝇)运动。10月,经福建省爱委会鉴定,华亭区霞皋乡为全县第一个基本无蚊乡。1957年,经福建省爱委会鉴定,埭头区汀岐乡被宣布为全省第一个无鼠乡。1958年,全县城乡要求做到“一通”(沟渠通)、“二盖”(厕所粪坑、马桶加盖)、“三净”(街道、室内、环境净)、“八不留”(积水、杂草、鼠洞、雀窝、树洞、垃圾、破罐、瓦碟不留)。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掀起高潮,共组织4个大战役、7次大突击。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制度,把“四害”中的麻雀改为臭虫,并开展以“四大改造”(改造厕所、水井、污水沟、垃圾堆)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县共组织360个“四改”工作队。
1970年后爱国卫生运动以“两管”(管水、粪)“五改”(改水、厕、环境、灶、猪圈)为主要内容。1978年,县防疫站在平海公社石塘村、东庄公社石码村、渠桥公社凌厝村搞沼气池试点,建造“二合一”、“三合一”沼气池。至1985年,全县共建沼气池6790个。
80年代初,抽样检验木兰溪水质,发现有50.62%的数据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各级人民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实施水改,至1990年已投产的改水工程有县自来水厂、涵江引水工程、南洋片供水工程、西天尾自来水厂、江口华正自来水厂、湄洲湾自来水工程,还有单位、行政村、家庭的小型供水设施。
1982年4月,全县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清除垃圾、绿化庭院等。1988年,县成立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同年,被福建省定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示范县”。是年底,县人民政府颁布《莆田县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实施方案》。
1990年,在江口镇搞水冲式无害化公共厕所试点,建公共厕所160多个,在白沙镇搞家庭组合式厕所试点。
第二节 疾病防治
一、传染病防治
霍乱俗称“凹螺瘟”或“吐泻症”。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涵江某戏班到南日岛演出,染霍乱病死亡10多人,尸体埋在哆头村外的乌菜港,立即引起哆头村霍乱流行,死亡数百人。道光元年至三年(1821~1823),县境内连续3年霍乱流行,死亡甚多。光绪十四年(1888),城厢、梧塘、镇前、新港、哆头、塘头等地霍乱流行,死亡甚多。民国8年(1919),城、涵两地霍乱流行,涵江地区死亡更多。民国16年,平原地区霍乱大流行,城区3日内死亡百余人;疫势向沿海蔓延,死亡不少,仅笏石街一日内死亡70~80人。民国27年,霍乱从福州由陆路传至江口,城厢、涵江相继流行,死亡近千人。民国29年八、九月间,县内霍乱大流行,中秋节那天,城厢死亡104人。民国32~33年,霍乱流行,哆头村死亡300多人。民国35年秋,霍乱从上海经海路传入三江口新浦村,蔓延至哆头村,死亡200多人,疫情通过该村小商贩波及城厢、涵江、梧塘等地,仅圣路加医院及兴仁医院就收治300~400人,县卫生院也在城内梅峰寺设病床收治病人。建国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可疑疫区普种霍乱疫苗和霍、伤二联苗;50年代,全县分别成立32个抢救队和80个清洁队,开展隔离、消杀、抢救等工作,同时,设立涵江海港检疫所,有效地切断传染源。至50年代初,历史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霍乱病绝迹。
鼠疫俗称“老鼠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5月,鼠疫从香港经海路传入厦门、泉州、仙游枫亭到本县华亭,后又蔓延到涵江、沁后、塘头、哆头、江口等地;次年继续流行。两年中发病总例数达16539例,死亡13721例,死亡率82.96。涵江林连一箩篾店,全家30人,染病死去18人,同一天死去4人;江口孝义村1600多人,两年内染病死亡500多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鼠疫从香港传入莆禧,疫势因之蔓延。光绪二十八年(1902),全县76个乡、308个村发生鼠疫流行,病人总数达23965例,死亡20089例,哆头村死亡400多人。大部为腺鼠疫,间有肺鼠疫,死亡率达80%。是年冬,圣路加医院英籍医师孙道力从印度带回少量鼠疫苗,次年春,在基督教徒中注射,为莆田县用鼠疫苗预防鼠疫之始。民国3年,城厢附近农村鼠疫流行,死亡甚多。民国13~14年,平原地区鼠疫大流行,溪白下刘村姚姓染鼠疫死亡者占全族人口40%,绝户者数家。民国18年,全县鼠疫大流行,平原地区更甚,七步村人口800余人,染病死亡308人。民国23年5月,山区白沙乡鼠疫流行,港头村刘贤全家21人,一周内染病死亡13人。民国31~38年,县境内鼠疫流行不绝,沿海沈塘村17家绝户,山区新县乡前溪村林某一家10人,6天内死尽。民国35~38年,历年发病例数分别为3924例、866例、1284例、3083例;死亡例数分别为3009例、650例、940例、1858例。建国后,1950~1952年,鼠疫继续流行,发病总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是174例、11例、226例和49例、2例、24例。其中1952年仅发生在埭头区汀岐村。莆田县是福建省鼠疫流行时间最长、疫情最严重的县。人民政府重视对鼠疫的防治工作,在人群中普种鼠疫苗,1950~1958年,共注射鼠疫苗705654人次,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老鼠密度、鼠粪带蚤指数显著下降,有效地切断中介传染途径,经统计,鼠粪带蚤指数从
1953年的1.7只,下降到1955年的0.9只、1956年的0.27只。1953年,县内消灭鼠疫。
天花俗称“出珠”,在境内流行的历史很长。建国前,几乎每年都有。民国9年、24年、26年、30年,都发生一次大流行,每次都死亡成千儿童。不死者,必有麻脸(俗称粗面)或瞎眼、耳聋等后遗症。那时人民生活困苦,谈不上隔离与治疗。
清光绪十三年(1887),农村用“痘痂吹鼻法”预防天花,收费昂贵,掌握不好反会引起流行,因而未被普遍采用。民国初,牛痘苗(俗称“洋球”)传到县内,但数量不多,价格昂贵,只供城镇少数有钱人接种。建国后,县防疫委员会提出3年内儿童必须普种牛痘苗的要求,并采用补种、复种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一人。1951年,全县牛痘苗接种率达100%。1952~1953年,继续补种复种,牛痘苗普种率又达100%。1953年,天花病宣告消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为常年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民国22年、23年、25年,全县共发生3次大流行,儿童死亡甚多。建国初期,疫情散发与流行交替发生,但发病总数和病死率明显下降。1967年、1978年、1990年发生3次流行,发病总数分别为3247例、507例、36例,死亡率分别为4.7%、3.1%、2.7%。主要防治措施:多数病人住院隔离治疗;流行季节人群普服中药及磺胺嘧啶钠等特效药,1983年后使用流脑多醣体菌苗进行普种。
伤寒俗称“肠热病”。建国前为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民国16年,平原地区伤寒大流行,圣路加医院病床住满,在梅峰寺设临时病床收治;患者多数并发肠穿孔、腹膜炎,死亡率高达70~80%。民国36年,黄石东头、徐厝两村发病的600多人,死亡近百。饮水受污染,疫情波及附近各村,发病率达30%,几乎每户都有病人。建国后,普种伤寒、副伤寒菌苗,使用特效药氯霉素,改善医疗条件,使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据1960~1980年统计,全县共发病260例,死亡3例;1980~1990年,全县平均每年发病3~5例,无死亡病例。伤寒病接近灭绝。
回归热民国22年,城关、涵江两个监狱暴发回归热,发病率达18%以上,死亡者日有所闻,监狱假释部分犯人回乡,造成病情在农村中流行,死亡不少。建国后无回归热新病例发生。
恙虫病1954年,福建军区恙虫病调查组在埭头区后井村作“外裴氏试验”检查,确诊恙虫病一例。1955年6~7月,忠门、埭头两区陆续确诊400多例。忠门、埭头各设临时恙虫病防治站一所。晋江地区抽调地区第一、二医院医师、护士12人来莆支援。疫情当年控制,病人全部治愈。60~80年代,又有个别散在病例报告,无人死亡。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1964年7月,涵江医院从可疑乙脑病人血清中,分离出11例爪哇型钩体病毒。1971~1974年,县防疫站在涵江苍林大队、城郊下林、东坡大队和笏石西徐大队、坝津大队,开展钩体病调查,证实境内平原、沿海地区有钩体病流行。野鼠(罗赛鼠为主)、生猪为中间宿主。1974~1980年,全县确诊420例,死亡1例。
“六病”结核、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等总称“六病”。建国前常年流行这6种传染病。建国后,尤其6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四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苗、小儿麻痹症糖丸)顶防接种,“六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82年,县、乡、村三级装备冷链运输系统,计划免疫效果更佳。据统计,麻疹、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发病率分别从1960年的135.43/万、1.39/万、56.72/万、21.01/万,下降至1990年的27.11/万、0.43/万、1.85/万、0/万。
二、寄生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1949年,圣路加医院报告1例日本血吸虫病人,但记载不详。1950年,又报告1例日本血吸虫病人,患者是福清县渔溪乡人。1953年2月,福建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来莆田调查70多个村,未查到病人和钉螺。1964年12月,莆田县医院报告2例血吸虫病,经调查,均来自福清县血吸虫疫区。1966年,查阅县医院、涵江医院、平民医院、解放军95医院病案,有8例莆田籍病人,但都有在外县疫区工作的历史;实地调查,8例患者住地均未查到钉螺。同年,在新县、大洋、华亭3个公社调查,无病人发现。10~12月,福建省寄生虫防治所工作组来莆田,调查79个耕作片、68条主要水系,在南日岛九龙山水系港南大队发现钉螺面积500平方米。1970年,发动群众查螺,发现钉螺面积190250平方米,涉及68个自然村、137个生产队。1966年、1970年、1974年,在螺区连续查找,均未发现病人。1984年6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地方病、血吸虫防治领导小组组成莆田县考核队,经考核后确认莆田有钉螺但无病人。
丝虫病俗称“大脚简”,是城乡广泛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民国26年,通过血检证实,莆田县为丝虫病流行区,微丝率为14.4%。建国后,1956年,福建医学院调查城厢4个点,平均微丝蚴率为12.6%,鉴定虫种为班氏丝虫。1957年,福建省防疫站调查城郊5个点,平均微丝蚴蚴率为16.4%,鉴定虫种为班氏丝虫。1959年,福建省寄生虫研究所检出63例马来微丝蚴血症病例。是年,全县组织普查,发现庄边、大洋、白沙、常太、新县5个山区公社为两种丝虫病混合感染流行区;沿海和平原社队为纯班氏丝虫病分布区。1958年开始,全县开展3次大规模普查、普治、复治工作。第一次:1958~1965年,普治16万人;第二次:1970~1978年,普查(血检)912581人,普治34537例;第三次:1979~1981年,普查1162252人,普治28867例。经过长达30年的防治,人群微丝蚴从1958年的6.57%下降至1987年的0.62%。以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1987年12月,经省、市、县联合考核,宣布莆田县为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县。
钩虫病俗称“萎黄病”,患者以沿海、平原经济作物区为多,感染季节以4~5月份最高。1958年,在山亭乡西埔、北高乡埕山、沟东乡筱塘等农业社普查,发现感染率分别为71.7%、、57.3%、63%。1959年4月,在忠门召开全县现场会,推广双园大队普查钩虫病试点经验。通过普查发现钩虫病阳性者104066人。普治后,发现用四氯乙烯效果最好,钩虫卵减少率达87.6969%。
疟疾俗称“背寒”,是县内最常见的疾病,以间日疟、三日疟为主,恶性疟次之,山区发病率最高。1950年,全县发病率452.51/10万,50年代,进行反复查治,主要抓休止期病人的根治和病区灭蚊工作。1959年普查人群522423人,发现疟疾患者3693人,根治3123人。1985以前,国家免费供应抗疟药。60~80年代,疟疾发病率很低,据统计,1960年、1970年、1980年、1984年,发病率分别为17.4/10万、112.3/10万、16.5/10万、6.1/10万。1984年,莆田县防疫站对64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均属外来性,原发性疟疾已消灭。
三、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地甲病及克汀病1984年,开展地甲病及克汀病普查,共普查24个大队和两个居委会,计49750人,发现地甲病患者251例,患病率0.5%。根据地甲病区域标准划分,莆田县居民患病率属轻型。本次普查未发现克汀病患者。
地■病1980年,县组织调查组,调查白沙村3个生产队15岁以上人群260人,发现斑牙患者151人,患病率58.1%。1982年秋,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会议确认莆田县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1983年4月,全县进行地氟病普查,确认白沙公社半岭、宫下、下庄边村,梧塘公社沁后大队社后村、枫林6队及7队、直巷、道坡村,常太公社隔壁村,萩芦公社晏井、官塘、东张17队、田厝第1、2、3、4、8生产队和应顶村,华亭公社土楼、杜松脚、下皋、顶寨村,大洋公社八斗、新厝、下林村,渠桥公社前墩村,埭头公社仔塘村等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主要措施是改水。至1990年,含氟区群众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麻风病俗称“爬斑”,系严重地方性传染病。建国前,由于麻风病人多,虽建有麻风病院,但只有少数人住院,多数流散在社会上求乞度日。建国后,人民政府强制收容麻风病人住院治疗,对住院病人实行供给制。1958年和1977~1978年,全县进行两次普查,分别查出隐潜病人210人和238人,均强制住院治疗。80年代,部分轻症病人由卫生院兼职医生承包,按时定量送药上门看服。据1951~1985年统计,全县累计治疗病人2772人,治愈2006人,死亡397人。经过40年的努力,麻风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显著下降。1990年10月,全县仅有现症病人86人,患病率0.05%,接近基本消灭。
性病通称“花柳病”,包括梅毒、淋病、下疳等。建国前,城涵两地设有公开妓院,致性病传染蔓延不绝。建国初,查禁妓院,对妓女进行思想教育和性病治疗。至80年代中期,性病濒于灭绝。1986年后,淋病报告例数增多。1990年,全县报告64例,发病率为4.55/10万。患者多是个体户及农民,年龄在20~50岁之间。同年,确认1例梅毒。
第三节 卫生监测监督
一、蝇类监测
1983年8月至1988年7月,县防疫站调查境内常见苍蝇种类、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资料表明:城厢、笏石、白沙的苍蝇季节消长以9月下旬为“主高峰”,6月下旬为“次高峰”。在诱捕苍蝇总数中,家蝇属占62.52,金蝇属占25.29%,绿蝇属占9.24%,3种苍蝇占诱捕总数的97.05。诱捕苍蝇中,饮食行业总数量最多,居民次之。
二、农药中毒调查
1984年5月,莆田市、县防疫站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梧塘、西天尾两公社的农药中毒情况:调查32个大队、69050人,发现1983年农药中毒42例,死亡4例。中毒原因有自服农药、喷洒农药受污染、吃喷洒过农药的蔬菜等3种。中毒农药以乐果、甲胺磷最多。
三、食物中毒调查
1956~1984年,全县共发生19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人数436人,死亡6人,有食用海蜡烛中毒的;食用虾、蛏发生沙门氏菌中毒的;食用面条等污染沙门氏菌中毒的;食用鲻鱼等中毒的。1985~1988年,全县食物中毒计21起,发病228人,死亡4人。每次食物中毒,除及时组织医务人员抢救外,县防疫站都进行个案调查。
四、木粉尘致癌检查
1982年,县防疫站配合福建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回顾调查莆田县木雕厂(工艺一厂)工人接触木粉尘致癌情况。受检者为接触木粉尘时间一年以上的工人,资料表明接触木粉尘致癌因素明显高于当地居民和对照组。
五、慢性苯中毒检查
1984年体检发现,莆田县鞋革厂粘合车间有28名工人慢性苯中毒。事故发生后,工厂立即采取措施:患者一律住院治疗;投资36万元安装通风排毒装置;以低毒生产原料代替高毒原料。
1990年,县防疫站测定10家鞋革厂苯化合物浓度,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1~26.82倍。12月7日,县总工会、劳动局、卫生局、外贸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重点检查4家台资鞋业公司,强调必须限期改进。
六、食品卫生监督
1983年冬,县人民政府提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意见。1984年,县防疫站成立食品卫生股,聘任200名食品卫生兼职监督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食品卫生许可证》制度。1985年6月,查封销毁一枇严重变质的啤酒,并通报他县。1986年后,每年都组织4次以上全县性食品卫生大检查,查处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单位、个人,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1986~1990年历年食品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5.3、85.6%、97.4、97.2、96.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