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3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普通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11
页码: 774-7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普通教育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幼儿园、小学、中学。
关键词: 莆田县 教育 普通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
  一、园(班)设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基督教兴化美以美女义学(亦称内女学)添设蒙养堂,址城厢坊巷。光绪三十四年培德女子高初两等小学堂添设蒙养堂,址城厢桃巷。
  民国6年(1917)美以美女义学改称铸益女子小学,附设蒙养堂改称蒙养园,园址仍旧。民国14年涵江铸新小学添设蒙养园。民国21年蒙养园改称幼稚园。民国25年城东、凤山、长寿、西湖、仓后、石幢、哲元、铸益、涵江、楼下、沙坂、锦江、前沁、绍源诸小学各设幼稚园。在园幼儿894人,其中男531人,女363人。民国32年县立救济院育幼所改称元妙幼稚园,址城厢元妙观。民国36年县立城厢小学附属幼稚园独立设置,称莆田县立幼稚园。民国37年小学资金匮乏,幼稚园相继停办。民国38年全县仅有幼稚园1所,在园幼儿57人。
  1950年县立幼稚园改为县立城厢小学附属幼稚园。同年,长寿、铸明小学附属幼稚园及元妙幼稚园复办。是年,全县有幼稚园10个班,在园幼儿663人。1952年幼稚园改称幼儿园。元妙幼儿园改称县立城厢第一幼儿园。1954年城厢、长寿、凤山小学附属幼儿园合并,称县立城厢第二幼儿园。1956年贯彻“群众办园,勤俭办园”方针,出现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城镇居民委员会办园(即民办幼儿园)。1957年有县办幼儿园129班,民办幼儿园380班,在园幼儿21021人。1958年提出解放妇女劳动力,幼儿园发展到2323班,在园幼儿87939人。1959年举办常年幼儿园,以生产大队独立设园397所。同年,城厢第一幼儿园改称莆田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960年涵江镇政府设立涵江镇幼儿园。1961年莆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成立。1965年全县幼儿园83所,在园幼儿4848人。
  1972年幼儿园改为由人民公社(或街道居民委员会)办。境内小学多兼办幼儿学前班,修业年限1~2年不等。
  1978年全县幼儿园154所(县办1所,机关办1所,民办152所),在园幼儿9983人。1984年城厢区、涵江区幼儿园析出。1989年幼儿园、幼儿学前班始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注册。1990年有幼儿园488所,其中:独立园106所,学前班382所。在园幼儿30617人,3~6岁幼儿入学率39.28%,其中6岁幼儿入学率96%。由县教育局登记注册幼儿园(班)110所。
  二、保育教育
  清末,蒙养堂无固定课程,多授以识字、画画,圣经歌曲、算算、手工。
  民国29年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规程》,入园幼儿年龄定为4~6岁,按年龄、智力高低分班授课。课程设音乐、故事、儿歌、游戏、常识、工作、静息、餐点。每周在园时间18小时。同时规定,不得授以读书、写字等类似小学功课。
  1952年贯彻政务院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以体、智、德、养全面发展为教养原则。课程设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幼儿大班添识字和50以内数法计算。每周在园时间22小时。教育注重安全保健;游戏注重活动性、教育性、表演性和创造性。
  1980年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大纲》,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课程有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工、游戏。采用部编幼儿教材,县编《幼儿拼音》、《幼儿学算》为补充教材。1987年注重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同年,乡村幼儿园实行幼儿教养员招聘制度,以提高教养教育质量。1988年提倡在园幼儿每人一条小毛巾、一个小口杯,保障幼儿在园饮食卫生,城镇幼儿园实行幼儿年体检制度。迄今未变。
  三、幼儿园选介
  莆田县实验幼儿园 位于莆田城关金桥巷。初名美以美女义学(亦称内女学)蒙养堂,清光绪十九年(1893)成立,址在城厢坊巷(今兴化宾馆)。民国6年新建校舍,改称铸益女子小学附属蒙养园。民国31年改名铸明幼稚园。1952年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称县立凤山小学附属幼儿园。1954年改称城厢第二幼儿园。1959年改称城厢镇幼儿园。1979年改称城厢第一幼儿园。1984年改称今名。1990年,园占地4亩,校舍建筑面积1902平方米,在园幼儿12班469人,教职员工36人,有工字形校舍楼1幢。室内有活动室、教室、卫生室、幼儿寝室、办公室、电教室、教具室、厨房,室外有种植园、沙水区、游泳池、器械活动角。图书2000册,教玩具总值15万元。
  第二节 小学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设莆田县官立小学堂于城厢凤山寺,聘邑绅张寿祺任监督,收童生40人入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公立砺青(在城厢顶务巷)、普通(在城厢庙前)、荔东(在城厢东里)、正本(在城厢十字街天主教堂)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官立小学堂与公立砺青小学堂合并,称官立砺青小学堂(在城厢凤山寺),公立普通与公立荔东小学堂合并,称公立普东小学堂(在城厢庙前)。同年,增设公立通德(在城厢驿前)、进群(在城厢洞桥)、湖山(在城厢北河路)、柳桥(在城郊柳桥)、开文(在黄石屏南村)、铸新(在涵江楼下街)、红泉(在黄石水南书院)、培育(在江口观顶街)、文新(在华亭坡)、笏石(在笏石观音亭街)、美育(在涵江顶铺街)诸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设私立培德女子两等小学堂(在城厢桃巷)。宣统元年(1909)增设公立东阳小学堂(在城郊东阳)、私立育德女子小学堂(在涵江)。宣统二年增设公立麟峰(在城厢塔兜)、育英(在城厢后塘)、城东(在城厢仓后街)、湘溪(在新县湘溪书院)、省三(在梧塘沁后村)、义务(在府学明伦堂)、集码(在涵江)等小学堂及私立培元小学堂于城厢北门街。另有哲理中学堂附属小学部,咸益女子学堂附属小学部。是年,共有小学堂27所。
  民国初,初等小学堂改称国民学校。民国4年(1915)设城南小学(在兴化府学内)、培原小学(在涵江观顶坡)、松山小学(在松山村)、清源小学(在清源书院)和商业小学(在城厢驿前)。民国6年,设育德小学(在涵江紫璜山)。民国7年设清江小学(在黄石清江村)。民国9年,设振声小学(在华亭坡顶)。民国10年,设私立化石小学(在笏石南埔)。民国11年,设城北小学(在城厢双池)和江夏小学(在城厢东里)。民国12年,城南小学改为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部(民国18年改称省立莆田高级中学附属小学,民国25年改称省立莆田小学)。民国14年设颖川小学(在城厢后塘)、莆田小学(在城厢驿前四贤祠)、珠江小学(在东峤珠江村)、园头小学(在华亭园头村)和莒溪小学(在常太莒溪村)。其间,乡村私塾经改良训练,多改办为小学校。民国15年全县有小学262所,其中教会办的162所。民国17年创办省立莆田实验小学(今涵江实验小学)。并设城厢、涵江、笏石商业小学3所。民国24年,城外四门各设简易小学1所。次年,增设简易小学46所。民国26年,全县有小学263所,在校学生28791人。民国38年全县有小学287所,其中完全小学47所,初级小学240所。在校学生30052人。
  1950年2月,县立小学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同年,农村始设民办小学。1951年增设民办初级小学134所,并接办私立砺青小学,改称文献小学。1952年132所民办小学转为县办小学。同年,接办私立铸明、育涵、化石、哲元、华星、塔江小学,依次改称县立凤山、顶铺、文明、梅峰、太平、塔林小学。1953年18所初级小学设立高级班,并以城厢、涵江、文明、善东小学为实验小学。1957年城厢小学、涵江小学分别改称城厢实验小学、涵江实验小学。1958年初级小学多改为完全小学。1963年城厢实小、涵江实小、梅峰中心小学、延宁中心小学、麟峰小学、荔城小学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1964年增办半耕半读小学15所。1956年15所半耕半读小学转为全日制小学。同年,全县小学515所,其中:县办389所,民办与侨办126所,完全小学331所,初级小学184所。在校学生138040人。
  1979年全县小学584所,在校学生221162人。1980年城厢实小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涵江实小、麟峰小学列为省重点小学。1984年城厢区、涵江区所属小学从莆田县析出。
  1990年县内小学计535所(含完全小学517所),巡回教学点79处,在校学生159173人(男生85216人,女生73957人)。是年,县内7~11岁儿童总数131719人,已入学128833人,入学率97.8,其中女儿童入学率97.04%。在校学生学年巩固率98.27%。校外12~15岁儿童达小学毕业的比率为96.5,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比率为65。
  二、教学
  清末,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增强国民之体魄”为教育目标。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教育成效。光绪二十六年(1900)莆田县官立小学堂设汉文、英文、算学、修身、国术诸学科。光绪二十九年(1903)始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注重“讲解”和“循循善诱”之法,强调废除体罚。必修课程有修身、经书、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高级小学堂增图画。随意科有手工、商业、农业。学生每周在校上课30~36小时。
  民国8年废读经讲经,实行男女同校。注重手工业和美术科,算学改称算术,兼授珠算。民国21年实施教育部《小学组织法》,以“发展儿童身心,培养儿童民族意识、国民道德及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为教育目标,课程有公民、国文、常识、算术、工作、唱游;高级班常识分为社会、自然;工作分为劳作、美术;唱游分为体育、音乐。学生每周上课17~23小时,课外集体活动2~3小时。民国29年每周上课时间改为15~22小时,并实施幼童军训练法,每周增精神训练、体魄训练、技能训练和生活训练共7~10小时。直至民国38年未变。
  建国后,废止公民课及幼童军训练法。1950年贯彻《莆田县当前小学教育实施暂行办法草案》,培养学生智、德、体、美全面发展,实行“教导合一”和“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有政治、常识、国语、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级班增设常识课。1952年实施教育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及《四·二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图画改称美工,常识分为自然、历史、地理3科,四年级以上添作文课,兼授珠算。规定每年级在下午写20分钟毛笔字,每周上课24~29小时,集体活动5~8小时。1953年美工复称图画。1954年增设劳动课,县办小学兼办民办班及夜学班。1955年实施《小学生守则》教育,推行少年广播操。同时,精简语文、算术、历史教材,每学期上课周数由19周减为14周,复习、考试4周。
  1957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教育目标。注重道德品质和时事政策教育。高级班增设农业常识课。1959年语文、算术定为主要课程。1964年精简各科教材。
  “文化大革命”初,语文改授《毛主席语录》,除算术外,其余课程停设。1971年复设政治(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增设革命艺体课。1974年农业常识改称常识,算术改称数学,艺体分为体育(军事体育)、音乐、图画,三年级起增设作文课。
  1978年课程为政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图画、劳动,三年级起增设常识课。学生在校每周活动总量为36课时(45分钟为1课时),其中课堂教学28~30课时,班队活动、自习、文体活动计6~8课时,每学期上课20周(含复习、考试)。1981年,政治课改称思想品德课,四、五年级增历史、地理课。1989年麟峰小学及诸中心小学始设英语课。迄1990年,上述教育目标及课程设置基本未变。
  三、学校选介
  莆田县麟峰小学 址城厢塔兜。宣统三年(1910年)成立,初名公立麟峰小学堂。民国18年改称县立石幢小学。民国29年改称私立麟峰小学。1958年改称莆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4年复称麟峰小学。次年,改称麟峰中心小学。1966年改称红卫中心小学。1979年改称今名。同年,荔城幼儿园并归该校。1984年设中共麟峰小学支部委员会。其后,成为全县示范性小学。1990年,校占地10亩,校舍建筑面积4218平方米。有小学、幼儿园二部,共29班,学生1497人,教职员工67人。图书1万册,教学设备总值20万元。
  笏石中心小学 址笏石南埔,民国10年成立。初名私立化石小学,系基督教卫理公会笏(石)平(海)教区创办。1952年改称县立笏石文明小学。1957年改称笏石第二中心小学。同年易称笏石中心小学。1968年改称北埔小学。1978年复称今校名。1981年成立中共笏石中心小学支部委员会。1988、1990年二度由共青团中央少工部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称号。1990年,校占地12亩,校舍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54人,小学、幼儿园二部26班,学生1198人,全年教育经费30.72万元。现有图书8000册,教学设备总值10.3万元,其中,电教设备4万元,文体设备1.5万元,其他教学设备4.8万元。
  新县中心小学 今址在新县石牌村。宣统二年(1910)成立,初名公立湘溪高初两小学堂,设于新县湘溪书院旧址。民国6年改称区立游洋小学。民国18年迁今址,改称县立新县小学。民国29年改称县立新县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称新县中心小学。民国33年改称县立游洋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改称县立新县中心小学。1955年改称新县小学。1959年复称新县中心小学。1968年改称新县小学。1979年改称今校名。1988年成为福建省勤工俭学典型学校,次年,列为福建省“燎原计划”实施示范学校。
  第三节 中学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基督教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设培元学堂于城厢仓后街,收培元书院及福音书院优等生19人入学。美国传教士蒲星氏任监督(光绪三十三年培元学堂改称哲理中学堂)。光绪二十八年邑人黄绶、陈杰人倡设公立崇实中学堂于涵江霞徐村。因未立案,2年后停办。光绪三十年美以美女义学改办为咸益高等女子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化府设官立兴郡中学堂于擢英书院,收莆田、仙游两县学生80人(其中有些是清痒生)入学。宣统三年(1911),共有中学堂3所。
  民国6年(1917),咸益高等女子学堂改称咸益女子中学,同年设农工学校于黄石桂岭(民国17年改称私立蒲星初级中学,民国23年停办)。民国11年官立砺青小学增办初中班,民国13年该初中班立案,定名私立砺青初级中学。同年设涵江私立中学于青璜山瑶岛祠。同年设莆田公学堂于城厢驿前,并附设小学部,民国17年立案,改称私立莆田初级中学(民国24年停办,民国31年改设私立中山初级中学)。民国16年省立高级师范学校改办为省立第二高级中学,在府学旧址,2年后,改称省立莆田高级中学。民国18年设私立华星女子中学于南门旧右营公厅。民国19年,于私立涵江中学划一部分校舍办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分校。民国22年,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停办。民国24年华星女子初级中学停办。民国31年设私立广山初级中学于新县广宫村。民国33年设私立锦江初级中学于江口。民国34年设私立莆青初级中学于凤山寺(民国33年迁址黄石,民国37年停办)。同年,设私立南塘初级中学于黄石井边村。民国38年,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4231人。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先后接办省立莆田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一中)和私立哲理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二中)、私立广山初级中学(1954年改为莆田三中)、私立砺青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四中)、私立中山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五中)、私立涵江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六中)、私立博文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七中)、私立南塘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八中)、私立咸益女子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女中,1956年改为莆田九中,1969年停办)等9所中学。1956年后,以小学“晋级加冠”办法,创办笏石附中、埭头附中。1957年办华亭附中、柳坑附中、县少年体育业余学校。私立锦江中学改为侨办。1958年设西天尾附中、延宁附中、北高附中。同年,笏石、埭头附中分别改为第十、第十一中学。1959年设何寨附中、东照附中、庄边附中、江东附中;并改华亭、柳坑附中分别为第十二、第十三中学。1960年,增办附中26所。同时,改延宁、西天尾、北高、庄边、何寨附中依次为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中学。1962年民办荔城、涵江、东峤中学,侨办石庭、园头、蒲江、霞皋中学相继成立。1963年莆田一中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莆田二中、莆田六中列为省重点中学。同年,江东、东照、南日、湄洲、大洋附中依次改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中学;添办民办东风、九峰、南坛、松坂、莆阳、嵌头诸初级中学。1964年第二十二中学改办莆田水产学校。同年,部分中学改办为农业中学。1965年,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19所,在校学生21242人。
  1972年初级中学多增办高中班。1974年初级中学多改为完全中学,农村小学多兼办初中班。同年石码小学兼办高中班。1975年部分小学附属初中班调整撤并。
  1977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3所,初级中学1所,19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76889人。
  1979年莆田一中划归莆田地区教育局管理,增设涵江镇中学、城厢镇中学。同时,设华侨中学于江口,莆籍华人李王十二妹女士捐人民币200万元建立校舍。1981年莆田一中仍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莆田二中、四中、六中列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后,部分中学改为职业中学。1984年莆田第一中学改由莆田市教育局办理,莆田华侨中学列为省重点侨办中学。同年,城厢区(辖城厢镇、城郊公社)、涵江区(辖涵江镇、涵江公社)成立,直属莆田市管辖,所属中学由两区各自办理。1986年添设笏石镇初级中学、黄石镇初级中学。1988年完全中学调整为11所,其余中学高中部改设职业高中班。
  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34所,4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47707人(高中6402人,初中41305人;男生29952人,女生17755人)。是年,全县初中毕业生数10476人,升入普通高中的2381人,升入职业高中的1200人,合计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率为34.2%。高中毕业生1824人,升入大、中专的有1059人,升学率为58%。
  1990年县内附设初中班的小学有:海星、沙堤、东洋、清江、西洪、新度、锦墩、郑坂、蒲柳、园头、走马亭、云峰、南湖、郊尾、兴沙、南坛、柯朱、岭美、丙仑、苏塘、度田、埕头、前沁、铁炉、渚林、珠江、下屿、许厝、前云、石码、月塘、东埔、西埔、梯吴、黄瓜、樟林、土头、武盛、石城、西柯、山星、东湖、石塘、南日等小学。
  二、教学
  清末,以作官、从事实业及升学准备为教学宗旨。培元学堂分上学、中学、小学3组授课。光绪二十二年(1906)中学堂改行班级授课制。课程为修身、经学、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生物、体操、格致等12科。教会中学堂增圣经为必修科。学生每周上课36小时。
  民国元年,停设格致、生物课,算学改称数学。民国5年理化分为物理、化学。民国8年废止读经讲经,增设图画、音乐,体操改称体育。民国11年高中部采用选科制,咸益女中增家事科。民国14年博物科分为植物、动物,不久又合设生物,增生理卫生。民国16年修身改为党义,圣经科改为选修科。民国18年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注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国民道德教育。民国23年党义改为公民,初中部增童子军训练,高中部增军事训练。民国25年职业科改为普通科,废止选科制,实行级任导师制,注重健康教育。
  建国后,废止公民课、军事训练、童子军训练课程及其相应的训育制度。1950年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智、德、体、美育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注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课程为政治、国语、历史、地理、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外国语、自然、体育、图画、音乐,高中部增制图。1952年贯彻教育部《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以“为升入高等学校和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为中学培养任务。1954年实施综合技术劳动教教育。初中停设外国语,高中始由英语课逐步改为俄语课。1956年国语分设汉语、文学2科。
  1957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汉语与文学合并,改称语文,初三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高中各年级外语课改授俄语。1960年,初中复设英语课。1962年高中俄语、英语并存,由学生选修;初中史地课增用《莆田历史》、《莆田地理》乡土教材。至1966年除停设制图课外,课程基本不变。
  “文化大革命”期间,增农业基础知识与工业基础知识课程,体育改为军事体育,音乐、图画合称革命文艺,政治专学毛泽东著作,史地一度取消。1974年复设历史课,1975年复设地理课,强调学科实用教学。
  1978年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件(试行草案)》,复设物理、化学课,停设工业、农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初三增设生理卫生课。其后,课程设置与“文化大革命”前基本相同。1990年,初中历史课增用《莆田历史》乡土教材。
  三、学校选介
  莆田第一中学 今址在城厢东大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初名官立兴郡中学堂,址在擢英书院旧址(今莆田市实验小学)。张琴首任监督(校长)。第一届招收莆、仙籍学生80名(其中莆田籍学生占70%),学制五年,分2班授课。民国元年,改称官立兴化中学校,民国6年改称福建省立第十中学校,学制为四年。民国18年改称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民国21年改称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并添办高中普通科。民国26年8月校址迁今址,改称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高中部归并省立福州中学。民国28年抗战时,校迁广宫,民国29年迁下郑。民国31年春迁回今址,复称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再设高中部。1952年10月,更名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1955~1965年的10年间,历年高考,有95%以上的毕业生被高等院校录取。1949~1965年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4000多名大学新生,曾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1969年8月改称莆田县城厢“五七”中学,学制为“二二制”(高、初中各二年)。1972年11月,改称福建省莆田县第一中学。1973年3月复称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1979年、1983年,先后荣获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授予“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称号。1979年划归莆田地区教育局管辖。1984年改归莆田市教育局管辖。1988年被国家体委确定为“全面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1990年,学校占地总面积60亩,建筑总面积25169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实验楼3030平方米,图书馆880平方米,礼堂1844平方米,运动场6969平方米,教工住宅7000平方米,学生宿舍1177平方米,校办工厂1400平方米,食堂80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79人,高中、初中2部36班,学生1989人,图书43998册,配有现代化设备的电教室、语音室、电脑室。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莆田第二中学 今址城厢杨梅岭。光绪二十四年(1898)成立,初名兴化培元学堂,址在城厢仓后街(今莆田市人民政府宿舍区)。系由培元书院拓充成立。美教士蒲星氏首任监督(校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称哲理中学堂。民国17年,由教育部(南京)立案,改称私立哲理中学。设有普通高中、初中及师范科3部。1952年10月,改称莆田第二中学。1969年停办。1973年复办,迁杨梅岭今址,仍称莆田第二中学。1984年后,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全国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学校”称号,被福州军区、南京军区二次评为“军民共建文明校”先进单位。1990年,校占地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有附属电镀厂、服装厂。有教职员工200人,高中、初中2部44班,学生2600人。图书3.7万册,教学设备总值37.69万元。设有电脑室、语音室、电教室、仪器室、理科各科实验室、体育室、体操场及环形3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莆田第四中学 今址在城厢北河路。民国11年成立,初为官立砺青小学初中部,址城厢凤山寺。民国13年奉准立案,定名私立砺青初级中学。张景棠首任校长。民国31年,由凤山寺迁至今址。民国36年改称私立砺青中学。1956年改称莆田第四中学。1958年改办为莆田师范学校。1963年复称今名。1969年易称城郊“五七”中学,1973年复称今校名。1985年后,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福建省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校占地46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80人,初中、高中2部42班,学生2200人,图书4万册,教学设备总值35万元。设有电脑室、电教室、仪器室、理科各科实验室、语音室、体育室及体操场,兼办有教学仪器厂。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莆田华侨中学 在江口鲤鱼山。1979年成立,定为今校名。校舍系莆籍华人李王十二妹女士捐赠人民币200万元建立。1985年成立校董事会,试行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管理体制。1990年,校占地112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10人,高中、初中2部22班,学生1300人,图书8000册,教学设备总值23万元,设有电脑室、电教室、理科各科实验室、体育室、仪器室、体操场及田径运动场,配备小轿车1辆。为福建省重点侨办中学。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