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考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考试
分类号:
G527
页数:
3
页码:
774-7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的学额、科目和试院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式人数的统计。唐朝开始设学额,宋代开始设武举,明清时期学额和考试制度逐渐完善。试院最早出现在宋朝,明朝改称兴化府试院,清朝改称督学试院。
关键词:
莆田县
教育
考试
内容
一、学额
唐朝,莆田为上县,学额40名。
宋庆历间(1041~1048),士子须在学300日始可应试,郡县学额不限。崇宁间(1102~1106)应试士子不限在学生员。学额以前举贡士数逾200名,准收100名;举贡士数不足200名,准收67名。淳熙二年(1175)应考者6000余人。
明洪武三年(1370)院试中式者称生员,准入官学。府学名额40名,县学名额20名,每名廪食米6斗。洪武二十年不限名额。宣德间(1426~1435)恢复限额。府学廪膳生员40名,增广生员40名。县学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正统间(1436~1449)府学添附学生员40名,县学添附学生员20名。附学生员经岁考、科考,成绩优异,可递补为增广生员或廪膳生员。崇祯元年(1628)府学名额由莆田、仙游二县按份额分别录取。莆田份额为廪生、增生、附生各40名。
清顺治五年(1648)府学3类生员共180名,县学3类生员共195名,卫学3类生员共45名。康熙(16621722)初,削减学额。府学、县学、卫学生员共150名。同治二年(1863)考生员开捐输之例。县学廪生、增生、附生各加额7名。清制规定,凡生员等第考试后,补上廪生的岁得膳银4两8钱,则不供膳银。
清顺治五年(1648)府院试设武生科,3年一试。府学岁额20名,县学岁额15名。
二、科目
唐代文举设进士、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道举,茂才、童子、开元礼、三史诸科目,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诸课。以明经和进士科及第出身为贵。宋代军贡士试,分进士、九经、五经、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法、开元礼诸科,试诗赋、杂文、策论、墨义、春秋诸课。
元延祐二年(1315)始开乡试考举人。以朱熹注的《四书》为考试标准注释。
明沿前制,但罢诗赋,专试四书、经义、策论3科。洪武中,添经史、律诰、礼仪3科。生员须专治一科,以礼、乐、射、御、书、数分设课目。每日法帖习字500字,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习射艺。
清,沿明制。文举以八股文为主要程式。考试分县试、府试及院试。
县试、府试由县、府学官主持,于院试前三数月举行。考试分汇考、头覆、二覆、三覆、四覆、五覆6次。科目有四书文、四书题文、四书小讲、试帖、经文、性理论、孝经论诸题。考试分场揭榜。县试榜挂凤山寺雁塔,府试榜挂府学泮池侧。第一名称批首,第二至十名称前茅。
院试由省提学道主持。分考生员及生员等第考试。考生员分2场。第一场考试帖、赋、杂艺体文、性理论、孝经论、史论、默经、算学。第二场考四书题文、试帖。生员等第考试分岁考和科考。岁考,清初考四书、经文。雍正六年(1728)加试时务策。乾隆二十三年(1758)免试时务策,改为试帖、默写《圣谕广训》。科考,试四书文,时务策、默经、试贴。
清顺治五年(1648),武举科目为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
三、试院
宋朝,称贡院,院址在城厢龙门下。淳熙二年(1176)知军姚康朝以使者行都旧舍扩建为兴化军贡院。
明初,改称兴化府试院。凡县试、府试、院试悉在试院举考。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邑人捐资买地扩建。改称督学试院,亦称督学院。院分6厂,每厂列座位33~36行,每行设座位15席。
四、中式人数
自唐武德三年(620)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间,全县士子应朝廷考试、乡试或荐辟出身仕的计有6649人。其中,殿试第一名(世称状元)9人,即文举:徐铎(宋熙宁九年)、黄公度(宋绍兴九年)、郑侨(宋乾道五年)、吴叔告(宋端平二年)、陈文龙(宋咸淳四年)、林环(明永乐四年)、柯潜(明景泰二年);武科:薛奕(宋熙宁九年)、陈从龙(宋绍熙元年)。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