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29
颗粒名称: 第二十九篇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47
页码: 769-815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业余教育以及相关的教师、教学研究、经费设施和教育管理等内容。古代教育中包括学宫学祠和书堂书院学塾等教育机构;普通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包括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成人业余教育分为农民业余教育、职工业余教育和干部业余教育。此外还介绍了教师队伍、培训和待遇,教学研究的组织、活动、改革和成果,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 莆田县 教育 学校

内容

莆田县学校教育始见于南北朝。梁陈间,荥阳郑露偕弟庄、淑自永泰来莆田南湖,构书堂以诗书课子弟。唐代,书堂渐兴。开元间(713~741)始有官学。宋代立军学,兴书院。元代禁私学,始见社学。明代社学大盛。历代相沿,称“十室九书堂”,“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由是,科甲鼎盛,称为文献名邦。清代私塾兴,新学继起。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近代教育应运而生。至宣统三年(1911),全县有学堂32所,职业培道所3所,蒙养堂2所,育婴堂3所,盲人院1所。
  民国初,学堂改称学校。之后,教育遂分为普通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日趋完善,初步形成现代教育结构。但当时政局动荡,经费困难,且学校偏多置于城镇,教育事业进展缓慢。至1949年,县内中小学305所,在校学生数35453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仅512.7人。
  建国后,中共莆田县委员会、莆田县人民政府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学校面向工农群众,人民办学热情高涨,教学方法日益改进。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逐年增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学前教育自成体系。同时,学校注重教学方法研究,提高教育质量。60年代,莆田县教育成绩居全省前茅,成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县”。1965年县内有学校1291所,为1949年的4.2倍,在校学生逾23.87万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在校学生2301人,为1949年的4.5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学校教学秩序屡受冲击。
  1978年后,教育围绕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改革,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于是,教育结构渐趋合理,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手段益向现代化发展。80年代,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涌起,尊师重教风气盛行。莆田县相继获“福建省集资办学先进县”、“福建省幼儿教育先进县”称号。1990年,全县有学校1140所(城厢区、涵江区所辖学校自1984年析出),在校学生270015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87人;拥有教师13568人,为1949年的10.29倍。3~6岁幼儿入学率39.28,其中6岁幼儿入园率为9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7.8,在校小学生巩固率98.17%,毕业率96.5%,升学率65%。初中毕业生10476人,升学率34.2%。普通高中毕业生1824人,升入大、中专院校的比率为5815~40岁少青壮年人非文盲率92.4%。
  1949~1990年,全县有4名教师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高中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的计18421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的计2.35万人。
  第一章 古代教育
  第一节 学宫 学祠
  一、县学 府学 卫学
  莆田县学唐开元年间(713~741),初设县学于城南隅,有张九龄(678~740)书夫子庙额。大历间,始行祭孔,以教化民俗。宋绍兴十九年(1149)改附军学内,有显道式榖2斋。元至顺二年(1331)徙县学建于今城厢薛公池上。东庙西学如路学制。有讲堂及斋舍2橺。明洪武十六年(1383)建神厨、神库及宰牲房以供祭礼。洪武二十九年(1396)建进修堂及米廪。景泰元年(1450)移民房建教谕、训导两宅。弘治五年(1492)竖绰木坊于路口,匾曰“儒林”,并建泮桥、敬一亭于薛公池上。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乱,县学毁于寇。4年后复建,有学舍23间。万历三十九年(1611)置学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县学毁于火灾,遂以兴安书院为学址。嘉庆间,移址擢英书院。光绪间,县学废。
  兴化军学、路学、府学址在郡治东南隅。宋设兴化军学,咸平元年(998),诸生方仪、陈诩倡捐钱30万,首建夫子庙。翌年,建三礼堂、御书阁。六年全部建成。绍兴十九年(1149)教授徐士龙改作东庙西学制,有学舍480间。大成殿及门额皆御书。淳熙四年(1177)重修,改讲堂称道化堂。绍熙二年(1191)置学田,并建忠恕堂、经史库、祭器库,扩建书斋十室。
  元代,改称兴化路学。筑杏坛,并建尊德、尚贤二堂,以祀先贤。
  明洪武二年(1369)改称兴化府学。道化堂改称明伦堂,并设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建会馔堂、米廪、神厨、宰牲所。永乐四年(1406)知府孙旼立进士题名碑。景泰元年(1450)建教谕、训导2宅。嘉靖十年(1531)大成殿改称先师殿,并建启圣祠,祀孔子父启圣公。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毁府学。嘉靖四十三年(1564)郡人御史林润奏请朝廷拨银3万两重建,有学舍40间、会文楼1座。清康熙二十年(1681)立圣域、贤关两木坊于戟门东西。光绪末,诏罢科举兴学堂,府学遂废。
  平海卫学在平海卫城内。明正统八年(1443)指挥王茂以平海卫离郡县学路远为由,奏请建卫学,选该卫军户子弟入学,置学官。成化九年(1473)建明伦堂,修殿庑、戟门。成化十二年(1476)邑人宋叔昭奏请朝廷让平海卫邻近民户子弟就近入学,卫学生员因而剧增。正德十四年(1519)建泮池、米廪及会馔堂。嘉靖间,倭乱,卫学毁。万历二年(1574)重建,三十一年(1603)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下令截界,迁址县谯楼西侧。康熙三年(1664)就城新建卫学以明宗书院为学址。十八年(1679)裁卫学教职,生员并入莆田县学。
  附;兴化县学宋熙宁二年(1069)始建,址在今仙游游洋。元皇庆二年(1313),迁广业里湘溪(今新县乡),教谕徐述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革撤兴化县建制,县学并废,生员附兴化府学。
  二、医学 阴阳学 蒙古字学
  医学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奉诏依兴化路学设置医学。学设教谕、学正各1人,讲习《素间》、《难经》、《脉诀》。明代沿袭。兴化府学附设医学正科。莆田县学附设训科,宫品未入流。清乾隆后废。
  阴阳学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奉诏依兴化路学内设置阴阳学。明代沿袭。兴化府学附设正术,莆田县学附设训术。肄习天文、历算、周易、算学诸课。清乾隆后废。
  蒙古字学元至元六年(1269),奉诏依兴化路学设置蒙古字学。收官家子弟2名、民间子弟25名入学。大德五年(1301)改定生员20人,生员免一身杂役。肄习蒙文《通鉴节要》。设学正掌教,官划田租为生员食廪。高等生员参加翰林考试,用为学官、译史。元亡而废。
  三、学祠
  名宦祠在府学、县学门外东侧各一,明正德时建。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清道光时,府学名宦祠祀131人,县学名宦祠祀146人。清末废。
  乡贤祠在府学、县学门外西侧各一,明正德时建。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清道光时,府学乡贤祠祀乡贤名儒287人。清末废。
  合志祠设于府学名宦祠左侧。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祀宋著作郎方仪、元直学林槐应、明知县戴原性。
  林公祠设于府学乡贤祠右侧,明嘉靖间建。祀郡人御史林润。
  文昌祠祀朱熹。初设于府学内。明成化间,督学使周孟中以“文昌非学中所宜有”为由,遂移神位于土神祠。万历间,府学改指南所为文昌祠,县学改食膳堂为文昌祠。
  附:射圃
  府学射圃宋代始建于望海门外,后地为居民所侵。明洪武二十年(1387),别建于府学北。明正统八年(1443)佥事李在复修,并建观德亭。成化间,知府岳正徙于迎仙门之右。弘治四年(1491)迁于城西洞桥。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府李大钦于其地建明宗书院,犹标“射圃”之名于书院西侧(今莆糖一厂地)。
  县学射圃址在迎仙门内原府学射圃处,弘治四年(1491)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建为号房21间,以宿学者,匾曰“文会所”。清乾隆间,废为旷地。
  第二节 书堂书院学塾
  一、书堂
  南朝梁、陈间,郑露于城南凤凰山构书堂,世称“湖山书堂”。后舍为佛寺。至晚唐,莆田县先后建有6个书堂。宋代,莆田书堂之盛,冠于全闽,或称精舍,或称义备,或称草堂,或称学馆,皆由名儒讲学授业。南宋后,书院兴起,书堂遂少。至明代,书堂多改作蒙学馆。清代,均废为家塾、私塾。
  二、书院
  书院兴起于南宋,规模大于书堂。多有名儒讲学,以研究经义,讨论学问,入学者不限于应试生员。有些书院往往形成一个学派。如南宋绍兴年间,林光朝讲学于红泉宫、蒲弄草堂、松隐岩,遂成为“红泉学派”。陈宓、黄绩传朱熹之学,遂成为“紫阳学派”。郑樵、郑厚讲学于南峰书堂、溪东书堂,遂成为夹漈学派。至明清两代莆田书院十分兴盛,相继有白沙学派、阳明学派(姚江学派)、龙江学派。清末,书院多被新式学校所代替。
  三、学塾
  社学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奉诏县内农村凡50户立1社,每社设学一所,令农家子弟于农闲入学教读。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任益复设社学。每里设社学1所,收15岁以下儿童入学。天顺六年(1462)全县社学62所。是年,奉提学游兴令,府、县举行考选社师。社师由各里开报至县,经府、县学官考选合格者,“以提调官条约授之”。明末,岁久典废,家各延师,社学多废为私塾。清雍正二年(1724)设社学3所,分别在文昌宫、朱子祠、重兴寺,旋即俱废。
  义学(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府建义学4所;分别在凤山寺、梅峰寺、元妙观、平海卫学。知县建义学2所,分别设在涵江书院、水南书院,不久废。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府复建义学2所,分别在凤山寺、平海卫学。乾隆间,郡人程大僖建程氏义塾于塘下天马山。同治六年(1867)基督教卫理公会兴化教区布道牧师南日人林振珍设男义学于南日草湖村教堂,倡半工半读。同治九年(1870)教会团体相继在城厢、涵江、东湖、云利诸地教堂设义学各1处。同治十二年草湖村教堂设女义学。光绪八年(1882)知府设兴安义塾于城厢龙门下;通判设兴文义塾于府署西巷;知县设龙桥义塾于城西门外龙桥村。光绪十九年基督教卫理公会设美以美女学于城厢坊巷。其后,义塾遂废为私塾。教会团体于城厢、涵江两镇及乡村增设义学。迄光绪二十三年,全县有义学50所,学生计851人,其中男生634,女生217人,男女分学就读。其后,教会办义学多改名学堂。
  私塾 明正德间,御史姚鸣凤以言事罢官归,在家设塾,以经术课子侄。其后,官绅商贾多延师设家塾。清朝,塾师多于固定场所设私塾,以谋生计。光绪间县城内著名的私塾有,宋玉祥设于罗巷里本宅。林钟铸及子林兆骐在坑边家电各设1处;林春声设于元妙观三祠。其后,各姓氏宗族相继设塾于宗祠中有林姓于塔兜,宋姓于双池,方姓于后塘,黄姓于东里,郑姓于城东门内,陈姓于庙前,涂姓于花园巷,翁姓于北边各设私塾1处。私塾首重识字和写字。读本初为《孝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进而读《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传》。写字始为描红,进而影写、临帖。教法多为个别讲授、背诵,常施体罚。清宣统二年(1910)学部颁《改良私塾章程》,县内私塾添设算学课。民国间,私塾多存于乡村。民国25年(1936)全县有私塾104所,在塾学生2410人,塾师104人。塾师最高学历为浙江政法学校毕业的,最低学历为私塾肄业。私塾年收学费最低为法币30元,最高为法币216元。建国后,私塾废。
  第三节 考试
  一、学额
  唐朝,莆田为上县,学额40名。
  宋庆历间(1041~1048),士子须在学300日始可应试,郡县学额不限。崇宁间(1102~1106)应试士子不限在学生员。学额以前举贡士数逾200名,准收100名;举贡士数不足200名,准收67名。淳熙二年(1175)应考者6000余人。
  明洪武三年(1370)院试中式者称生员,准入官学。府学名额40名,县学名额20名,每名廪食米6斗。洪武二十年不限名额。宣德间(1426~1435)恢复限额。府学廪膳生员40名,增广生员40名。县学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正统间(1436~1449)府学添附学生员40名,县学添附学生员20名。附学生员经岁考、科考,成绩优异,可递补为增广生员或廪膳生员。崇祯元年(1628)府学名额由莆田、仙游二县按份额分别录取。莆田份额为廪生、增生、附生各40名。
  清顺治五年(1648)府学3类生员共180名,县学3类生员共195名,卫学3类生员共45名。康熙(16621722)初,削减学额。府学、县学、卫学生员共150名。同治二年(1863)考生员开捐输之例。县学廪生、增生、附生各加额7名。清制规定,凡生员等第考试后,补上廪生的岁得膳银4两8钱,则不供膳银。
  清顺治五年(1648)府院试设武生科,3年一试。府学岁额20名,县学岁额15名。
  二、科目
  唐代文举设进士、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道举,茂才、童子、开元礼、三史诸科目,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诸课。以明经和进士科及第出身为贵。宋代军贡士试,分进士、九经、五经、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法、开元礼诸科,试诗赋、杂文、策论、墨义、春秋诸课。
  元延祐二年(1315)始开乡试考举人。以朱熹注的《四书》为考试标准注释。
  明沿前制,但罢诗赋,专试四书、经义、策论3科。洪武中,添经史、律诰、礼仪3科。生员须专治一科,以礼、乐、射、御、书、数分设课目。每日法帖习字500字,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习射艺。
  清,沿明制。文举以八股文为主要程式。考试分县试、府试及院试。
  县试、府试由县、府学官主持,于院试前三数月举行。考试分汇考、头覆、二覆、三覆、四覆、五覆6次。科目有四书文、四书题文、四书小讲、试帖、经文、性理论、孝经论诸题。考试分场揭榜。县试榜挂凤山寺雁塔,府试榜挂府学泮池侧。第一名称批首,第二至十名称前茅。
  院试由省提学道主持。分考生员及生员等第考试。考生员分2场。第一场考试帖、赋、杂艺体文、性理论、孝经论、史论、默经、算学。第二场考四书题文、试帖。生员等第考试分岁考和科考。岁考,清初考四书、经文。雍正六年(1728)加试时务策。乾隆二十三年(1758)免试时务策,改为试帖、默写《圣谕广训》。科考,试四书文,时务策、默经、试贴。
  清顺治五年(1648),武举科目为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
  三、试院
  宋朝,称贡院,院址在城厢龙门下。淳熙二年(1176)知军姚康朝以使者行都旧舍扩建为兴化军贡院。
  明初,改称兴化府试院。凡县试、府试、院试悉在试院举考。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邑人捐资买地扩建。改称督学试院,亦称督学院。院分6厂,每厂列座位33~36行,每行设座位15席。
  四、中式人数
  自唐武德三年(620)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间,全县士子应朝廷考试、乡试或荐辟出身仕的计有6649人。其中,殿试第一名(世称状元)9人,即文举:徐铎(宋熙宁九年)、黄公度(宋绍兴九年)、郑侨(宋乾道五年)、吴叔告(宋端平二年)、陈文龙(宋咸淳四年)、林环(明永乐四年)、柯潜(明景泰二年);武科:薛奕(宋熙宁九年)、陈从龙(宋绍熙元年)。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
  一、园(班)设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基督教兴化美以美女义学(亦称内女学)添设蒙养堂,址城厢坊巷。光绪三十四年培德女子高初两等小学堂添设蒙养堂,址城厢桃巷。
  民国6年(1917)美以美女义学改称铸益女子小学,附设蒙养堂改称蒙养园,园址仍旧。民国14年涵江铸新小学添设蒙养园。民国21年蒙养园改称幼稚园。民国25年城东、凤山、长寿、西湖、仓后、石幢、哲元、铸益、涵江、楼下、沙坂、锦江、前沁、绍源诸小学各设幼稚园。在园幼儿894人,其中男531人,女363人。民国32年县立救济院育幼所改称元妙幼稚园,址城厢元妙观。民国36年县立城厢小学附属幼稚园独立设置,称莆田县立幼稚园。民国37年小学资金匮乏,幼稚园相继停办。民国38年全县仅有幼稚园1所,在园幼儿57人。
  1950年县立幼稚园改为县立城厢小学附属幼稚园。同年,长寿、铸明小学附属幼稚园及元妙幼稚园复办。是年,全县有幼稚园10个班,在园幼儿663人。1952年幼稚园改称幼儿园。元妙幼儿园改称县立城厢第一幼儿园。1954年城厢、长寿、凤山小学附属幼儿园合并,称县立城厢第二幼儿园。1956年贯彻“群众办园,勤俭办园”方针,出现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城镇居民委员会办园(即民办幼儿园)。1957年有县办幼儿园129班,民办幼儿园380班,在园幼儿21021人。1958年提出解放妇女劳动力,幼儿园发展到2323班,在园幼儿87939人。1959年举办常年幼儿园,以生产大队独立设园397所。同年,城厢第一幼儿园改称莆田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960年涵江镇政府设立涵江镇幼儿园。1961年莆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成立。1965年全县幼儿园83所,在园幼儿4848人。
  1972年幼儿园改为由人民公社(或街道居民委员会)办。境内小学多兼办幼儿学前班,修业年限1~2年不等。
  1978年全县幼儿园154所(县办1所,机关办1所,民办152所),在园幼儿9983人。1984年城厢区、涵江区幼儿园析出。1989年幼儿园、幼儿学前班始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注册。1990年有幼儿园488所,其中:独立园106所,学前班382所。在园幼儿30617人,3~6岁幼儿入学率39.28%,其中6岁幼儿入学率96%。由县教育局登记注册幼儿园(班)110所。
  二、保育教育
  清末,蒙养堂无固定课程,多授以识字、画画,圣经歌曲、算算、手工。
  民国29年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规程》,入园幼儿年龄定为4~6岁,按年龄、智力高低分班授课。课程设音乐、故事、儿歌、游戏、常识、工作、静息、餐点。每周在园时间18小时。同时规定,不得授以读书、写字等类似小学功课。
  1952年贯彻政务院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以体、智、德、养全面发展为教养原则。课程设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幼儿大班添识字和50以内数法计算。每周在园时间22小时。教育注重安全保健;游戏注重活动性、教育性、表演性和创造性。
  1980年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大纲》,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课程有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工、游戏。采用部编幼儿教材,县编《幼儿拼音》、《幼儿学算》为补充教材。1987年注重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同年,乡村幼儿园实行幼儿教养员招聘制度,以提高教养教育质量。1988年提倡在园幼儿每人一条小毛巾、一个小口杯,保障幼儿在园饮食卫生,城镇幼儿园实行幼儿年体检制度。迄今未变。
  三、幼儿园选介
  莆田县实验幼儿园 位于莆田城关金桥巷。初名美以美女义学(亦称内女学)蒙养堂,清光绪十九年(1893)成立,址在城厢坊巷(今兴化宾馆)。民国6年新建校舍,改称铸益女子小学附属蒙养园。民国31年改名铸明幼稚园。1952年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称县立凤山小学附属幼儿园。1954年改称城厢第二幼儿园。1959年改称城厢镇幼儿园。1979年改称城厢第一幼儿园。1984年改称今名。1990年,园占地4亩,校舍建筑面积1902平方米,在园幼儿12班469人,教职员工36人,有工字形校舍楼1幢。室内有活动室、教室、卫生室、幼儿寝室、办公室、电教室、教具室、厨房,室外有种植园、沙水区、游泳池、器械活动角。图书2000册,教玩具总值15万元。
  第二节 小学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设莆田县官立小学堂于城厢凤山寺,聘邑绅张寿祺任监督,收童生40人入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公立砺青(在城厢顶务巷)、普通(在城厢庙前)、荔东(在城厢东里)、正本(在城厢十字街天主教堂)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官立小学堂与公立砺青小学堂合并,称官立砺青小学堂(在城厢凤山寺),公立普通与公立荔东小学堂合并,称公立普东小学堂(在城厢庙前)。同年,增设公立通德(在城厢驿前)、进群(在城厢洞桥)、湖山(在城厢北河路)、柳桥(在城郊柳桥)、开文(在黄石屏南村)、铸新(在涵江楼下街)、红泉(在黄石水南书院)、培育(在江口观顶街)、文新(在华亭坡)、笏石(在笏石观音亭街)、美育(在涵江顶铺街)诸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设私立培德女子两等小学堂(在城厢桃巷)。宣统元年(1909)增设公立东阳小学堂(在城郊东阳)、私立育德女子小学堂(在涵江)。宣统二年增设公立麟峰(在城厢塔兜)、育英(在城厢后塘)、城东(在城厢仓后街)、湘溪(在新县湘溪书院)、省三(在梧塘沁后村)、义务(在府学明伦堂)、集码(在涵江)等小学堂及私立培元小学堂于城厢北门街。另有哲理中学堂附属小学部,咸益女子学堂附属小学部。是年,共有小学堂27所。
  民国初,初等小学堂改称国民学校。民国4年(1915)设城南小学(在兴化府学内)、培原小学(在涵江观顶坡)、松山小学(在松山村)、清源小学(在清源书院)和商业小学(在城厢驿前)。民国6年,设育德小学(在涵江紫璜山)。民国7年设清江小学(在黄石清江村)。民国9年,设振声小学(在华亭坡顶)。民国10年,设私立化石小学(在笏石南埔)。民国11年,设城北小学(在城厢双池)和江夏小学(在城厢东里)。民国12年,城南小学改为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部(民国18年改称省立莆田高级中学附属小学,民国25年改称省立莆田小学)。民国14年设颖川小学(在城厢后塘)、莆田小学(在城厢驿前四贤祠)、珠江小学(在东峤珠江村)、园头小学(在华亭园头村)和莒溪小学(在常太莒溪村)。其间,乡村私塾经改良训练,多改办为小学校。民国15年全县有小学262所,其中教会办的162所。民国17年创办省立莆田实验小学(今涵江实验小学)。并设城厢、涵江、笏石商业小学3所。民国24年,城外四门各设简易小学1所。次年,增设简易小学46所。民国26年,全县有小学263所,在校学生28791人。民国38年全县有小学287所,其中完全小学47所,初级小学240所。在校学生30052人。
  1950年2月,县立小学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同年,农村始设民办小学。1951年增设民办初级小学134所,并接办私立砺青小学,改称文献小学。1952年132所民办小学转为县办小学。同年,接办私立铸明、育涵、化石、哲元、华星、塔江小学,依次改称县立凤山、顶铺、文明、梅峰、太平、塔林小学。1953年18所初级小学设立高级班,并以城厢、涵江、文明、善东小学为实验小学。1957年城厢小学、涵江小学分别改称城厢实验小学、涵江实验小学。1958年初级小学多改为完全小学。1963年城厢实小、涵江实小、梅峰中心小学、延宁中心小学、麟峰小学、荔城小学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1964年增办半耕半读小学15所。1956年15所半耕半读小学转为全日制小学。同年,全县小学515所,其中:县办389所,民办与侨办126所,完全小学331所,初级小学184所。在校学生138040人。
  1979年全县小学584所,在校学生221162人。1980年城厢实小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涵江实小、麟峰小学列为省重点小学。1984年城厢区、涵江区所属小学从莆田县析出。
  1990年县内小学计535所(含完全小学517所),巡回教学点79处,在校学生159173人(男生85216人,女生73957人)。是年,县内7~11岁儿童总数131719人,已入学128833人,入学率97.8,其中女儿童入学率97.04%。在校学生学年巩固率98.27%。校外12~15岁儿童达小学毕业的比率为96.5,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比率为65。
  二、教学
  清末,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增强国民之体魄”为教育目标。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教育成效。光绪二十六年(1900)莆田县官立小学堂设汉文、英文、算学、修身、国术诸学科。光绪二十九年(1903)始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注重“讲解”和“循循善诱”之法,强调废除体罚。必修课程有修身、经书、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高级小学堂增图画。随意科有手工、商业、农业。学生每周在校上课30~36小时。
  民国8年废读经讲经,实行男女同校。注重手工业和美术科,算学改称算术,兼授珠算。民国21年实施教育部《小学组织法》,以“发展儿童身心,培养儿童民族意识、国民道德及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为教育目标,课程有公民、国文、常识、算术、工作、唱游;高级班常识分为社会、自然;工作分为劳作、美术;唱游分为体育、音乐。学生每周上课17~23小时,课外集体活动2~3小时。民国29年每周上课时间改为15~22小时,并实施幼童军训练法,每周增精神训练、体魄训练、技能训练和生活训练共7~10小时。直至民国38年未变。
  建国后,废止公民课及幼童军训练法。1950年贯彻《莆田县当前小学教育实施暂行办法草案》,培养学生智、德、体、美全面发展,实行“教导合一”和“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有政治、常识、国语、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级班增设常识课。1952年实施教育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及《四·二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图画改称美工,常识分为自然、历史、地理3科,四年级以上添作文课,兼授珠算。规定每年级在下午写20分钟毛笔字,每周上课24~29小时,集体活动5~8小时。1953年美工复称图画。1954年增设劳动课,县办小学兼办民办班及夜学班。1955年实施《小学生守则》教育,推行少年广播操。同时,精简语文、算术、历史教材,每学期上课周数由19周减为14周,复习、考试4周。
  1957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教育目标。注重道德品质和时事政策教育。高级班增设农业常识课。1959年语文、算术定为主要课程。1964年精简各科教材。
  “文化大革命”初,语文改授《毛主席语录》,除算术外,其余课程停设。1971年复设政治(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增设革命艺体课。1974年农业常识改称常识,算术改称数学,艺体分为体育(军事体育)、音乐、图画,三年级起增设作文课。
  1978年课程为政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图画、劳动,三年级起增设常识课。学生在校每周活动总量为36课时(45分钟为1课时),其中课堂教学28~30课时,班队活动、自习、文体活动计6~8课时,每学期上课20周(含复习、考试)。1981年,政治课改称思想品德课,四、五年级增历史、地理课。1989年麟峰小学及诸中心小学始设英语课。迄1990年,上述教育目标及课程设置基本未变。
  三、学校选介
  莆田县麟峰小学 址城厢塔兜。宣统三年(1910年)成立,初名公立麟峰小学堂。民国18年改称县立石幢小学。民国29年改称私立麟峰小学。1958年改称莆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4年复称麟峰小学。次年,改称麟峰中心小学。1966年改称红卫中心小学。1979年改称今名。同年,荔城幼儿园并归该校。1984年设中共麟峰小学支部委员会。其后,成为全县示范性小学。1990年,校占地10亩,校舍建筑面积4218平方米。有小学、幼儿园二部,共29班,学生1497人,教职员工67人。图书1万册,教学设备总值20万元。
  笏石中心小学 址笏石南埔,民国10年成立。初名私立化石小学,系基督教卫理公会笏(石)平(海)教区创办。1952年改称县立笏石文明小学。1957年改称笏石第二中心小学。同年易称笏石中心小学。1968年改称北埔小学。1978年复称今校名。1981年成立中共笏石中心小学支部委员会。1988、1990年二度由共青团中央少工部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称号。1990年,校占地12亩,校舍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54人,小学、幼儿园二部26班,学生1198人,全年教育经费30.72万元。现有图书8000册,教学设备总值10.3万元,其中,电教设备4万元,文体设备1.5万元,其他教学设备4.8万元。
  新县中心小学 今址在新县石牌村。宣统二年(1910)成立,初名公立湘溪高初两小学堂,设于新县湘溪书院旧址。民国6年改称区立游洋小学。民国18年迁今址,改称县立新县小学。民国29年改称县立新县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称新县中心小学。民国33年改称县立游洋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改称县立新县中心小学。1955年改称新县小学。1959年复称新县中心小学。1968年改称新县小学。1979年改称今校名。1988年成为福建省勤工俭学典型学校,次年,列为福建省“燎原计划”实施示范学校。
  第三节 中学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基督教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设培元学堂于城厢仓后街,收培元书院及福音书院优等生19人入学。美国传教士蒲星氏任监督(光绪三十三年培元学堂改称哲理中学堂)。光绪二十八年邑人黄绶、陈杰人倡设公立崇实中学堂于涵江霞徐村。因未立案,2年后停办。光绪三十年美以美女义学改办为咸益高等女子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化府设官立兴郡中学堂于擢英书院,收莆田、仙游两县学生80人(其中有些是清痒生)入学。宣统三年(1911),共有中学堂3所。
  民国6年(1917),咸益高等女子学堂改称咸益女子中学,同年设农工学校于黄石桂岭(民国17年改称私立蒲星初级中学,民国23年停办)。民国11年官立砺青小学增办初中班,民国13年该初中班立案,定名私立砺青初级中学。同年设涵江私立中学于青璜山瑶岛祠。同年设莆田公学堂于城厢驿前,并附设小学部,民国17年立案,改称私立莆田初级中学(民国24年停办,民国31年改设私立中山初级中学)。民国16年省立高级师范学校改办为省立第二高级中学,在府学旧址,2年后,改称省立莆田高级中学。民国18年设私立华星女子中学于南门旧右营公厅。民国19年,于私立涵江中学划一部分校舍办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分校。民国22年,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停办。民国24年华星女子初级中学停办。民国31年设私立广山初级中学于新县广宫村。民国33年设私立锦江初级中学于江口。民国34年设私立莆青初级中学于凤山寺(民国33年迁址黄石,民国37年停办)。同年,设私立南塘初级中学于黄石井边村。民国38年,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4231人。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先后接办省立莆田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一中)和私立哲理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二中)、私立广山初级中学(1954年改为莆田三中)、私立砺青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四中)、私立中山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五中)、私立涵江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六中)、私立博文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七中)、私立南塘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莆田八中)、私立咸益女子中学(1952年改为莆田女中,1956年改为莆田九中,1969年停办)等9所中学。1956年后,以小学“晋级加冠”办法,创办笏石附中、埭头附中。1957年办华亭附中、柳坑附中、县少年体育业余学校。私立锦江中学改为侨办。1958年设西天尾附中、延宁附中、北高附中。同年,笏石、埭头附中分别改为第十、第十一中学。1959年设何寨附中、东照附中、庄边附中、江东附中;并改华亭、柳坑附中分别为第十二、第十三中学。1960年,增办附中26所。同时,改延宁、西天尾、北高、庄边、何寨附中依次为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中学。1962年民办荔城、涵江、东峤中学,侨办石庭、园头、蒲江、霞皋中学相继成立。1963年莆田一中列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莆田二中、莆田六中列为省重点中学。同年,江东、东照、南日、湄洲、大洋附中依次改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中学;添办民办东风、九峰、南坛、松坂、莆阳、嵌头诸初级中学。1964年第二十二中学改办莆田水产学校。同年,部分中学改办为农业中学。1965年,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19所,在校学生21242人。
  1972年初级中学多增办高中班。1974年初级中学多改为完全中学,农村小学多兼办初中班。同年石码小学兼办高中班。1975年部分小学附属初中班调整撤并。
  1977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3所,初级中学1所,19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76889人。
  1979年莆田一中划归莆田地区教育局管理,增设涵江镇中学、城厢镇中学。同时,设华侨中学于江口,莆籍华人李王十二妹女士捐人民币200万元建立校舍。1981年莆田一中仍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莆田二中、四中、六中列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后,部分中学改为职业中学。1984年莆田第一中学改由莆田市教育局办理,莆田华侨中学列为省重点侨办中学。同年,城厢区(辖城厢镇、城郊公社)、涵江区(辖涵江镇、涵江公社)成立,直属莆田市管辖,所属中学由两区各自办理。1986年添设笏石镇初级中学、黄石镇初级中学。1988年完全中学调整为11所,其余中学高中部改设职业高中班。
  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34所,4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47707人(高中6402人,初中41305人;男生29952人,女生17755人)。是年,全县初中毕业生数10476人,升入普通高中的2381人,升入职业高中的1200人,合计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率为34.2%。高中毕业生1824人,升入大、中专的有1059人,升学率为58%。
  1990年县内附设初中班的小学有:海星、沙堤、东洋、清江、西洪、新度、锦墩、郑坂、蒲柳、园头、走马亭、云峰、南湖、郊尾、兴沙、南坛、柯朱、岭美、丙仑、苏塘、度田、埕头、前沁、铁炉、渚林、珠江、下屿、许厝、前云、石码、月塘、东埔、西埔、梯吴、黄瓜、樟林、土头、武盛、石城、西柯、山星、东湖、石塘、南日等小学。
  二、教学
  清末,以作官、从事实业及升学准备为教学宗旨。培元学堂分上学、中学、小学3组授课。光绪二十二年(1906)中学堂改行班级授课制。课程为修身、经学、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生物、体操、格致等12科。教会中学堂增圣经为必修科。学生每周上课36小时。
  民国元年,停设格致、生物课,算学改称数学。民国5年理化分为物理、化学。民国8年废止读经讲经,增设图画、音乐,体操改称体育。民国11年高中部采用选科制,咸益女中增家事科。民国14年博物科分为植物、动物,不久又合设生物,增生理卫生。民国16年修身改为党义,圣经科改为选修科。民国18年以“礼、义、廉、耻”为校训,注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国民道德教育。民国23年党义改为公民,初中部增童子军训练,高中部增军事训练。民国25年职业科改为普通科,废止选科制,实行级任导师制,注重健康教育。
  建国后,废止公民课、军事训练、童子军训练课程及其相应的训育制度。1950年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智、德、体、美育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注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课程为政治、国语、历史、地理、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外国语、自然、体育、图画、音乐,高中部增制图。1952年贯彻教育部《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以“为升入高等学校和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为中学培养任务。1954年实施综合技术劳动教教育。初中停设外国语,高中始由英语课逐步改为俄语课。1956年国语分设汉语、文学2科。
  1957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汉语与文学合并,改称语文,初三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高中各年级外语课改授俄语。1960年,初中复设英语课。1962年高中俄语、英语并存,由学生选修;初中史地课增用《莆田历史》、《莆田地理》乡土教材。至1966年除停设制图课外,课程基本不变。
  “文化大革命”期间,增农业基础知识与工业基础知识课程,体育改为军事体育,音乐、图画合称革命文艺,政治专学毛泽东著作,史地一度取消。1974年复设历史课,1975年复设地理课,强调学科实用教学。
  1978年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件(试行草案)》,复设物理、化学课,停设工业、农业基础知识课。1981年初三增设生理卫生课。其后,课程设置与“文化大革命”前基本相同。1990年,初中历史课增用《莆田历史》乡土教材。
  三、学校选介
  莆田第一中学 今址在城厢东大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初名官立兴郡中学堂,址在擢英书院旧址(今莆田市实验小学)。张琴首任监督(校长)。第一届招收莆、仙籍学生80名(其中莆田籍学生占70%),学制五年,分2班授课。民国元年,改称官立兴化中学校,民国6年改称福建省立第十中学校,学制为四年。民国18年改称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民国21年改称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并添办高中普通科。民国26年8月校址迁今址,改称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高中部归并省立福州中学。民国28年抗战时,校迁广宫,民国29年迁下郑。民国31年春迁回今址,复称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再设高中部。1952年10月,更名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1955~1965年的10年间,历年高考,有95%以上的毕业生被高等院校录取。1949~1965年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4000多名大学新生,曾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1969年8月改称莆田县城厢“五七”中学,学制为“二二制”(高、初中各二年)。1972年11月,改称福建省莆田县第一中学。1973年3月复称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1979年、1983年,先后荣获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授予“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称号。1979年划归莆田地区教育局管辖。1984年改归莆田市教育局管辖。1988年被国家体委确定为“全面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1990年,学校占地总面积60亩,建筑总面积25169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实验楼3030平方米,图书馆880平方米,礼堂1844平方米,运动场6969平方米,教工住宅7000平方米,学生宿舍1177平方米,校办工厂1400平方米,食堂80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79人,高中、初中2部36班,学生1989人,图书43998册,配有现代化设备的电教室、语音室、电脑室。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莆田第二中学 今址城厢杨梅岭。光绪二十四年(1898)成立,初名兴化培元学堂,址在城厢仓后街(今莆田市人民政府宿舍区)。系由培元书院拓充成立。美教士蒲星氏首任监督(校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称哲理中学堂。民国17年,由教育部(南京)立案,改称私立哲理中学。设有普通高中、初中及师范科3部。1952年10月,改称莆田第二中学。1969年停办。1973年复办,迁杨梅岭今址,仍称莆田第二中学。1984年后,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全国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学校”称号,被福州军区、南京军区二次评为“军民共建文明校”先进单位。1990年,校占地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有附属电镀厂、服装厂。有教职员工200人,高中、初中2部44班,学生2600人。图书3.7万册,教学设备总值37.69万元。设有电脑室、语音室、电教室、仪器室、理科各科实验室、体育室、体操场及环形3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莆田第四中学 今址在城厢北河路。民国11年成立,初为官立砺青小学初中部,址城厢凤山寺。民国13年奉准立案,定名私立砺青初级中学。张景棠首任校长。民国31年,由凤山寺迁至今址。民国36年改称私立砺青中学。1956年改称莆田第四中学。1958年改办为莆田师范学校。1963年复称今名。1969年易称城郊“五七”中学,1973年复称今校名。1985年后,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福建省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校占地46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80人,初中、高中2部42班,学生2200人,图书4万册,教学设备总值35万元。设有电脑室、电教室、仪器室、理科各科实验室、语音室、体育室及体操场,兼办有教学仪器厂。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莆田华侨中学 在江口鲤鱼山。1979年成立,定为今校名。校舍系莆籍华人李王十二妹女士捐赠人民币200万元建立。1985年成立校董事会,试行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管理体制。1990年,校占地112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10人,高中、初中2部22班,学生1300人,图书8000册,教学设备总值23万元,设有电脑室、电教室、理科各科实验室、体育室、仪器室、体操场及田径运动场,配备小轿车1辆。为福建省重点侨办中学。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第一节 职业中学
   一、学校设置
  1958年4月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于南京召开的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议精神,莆田县以行政乡及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设农业中学105所,收高小毕业生8518人入学,学制3年。同年,莆田八中附设农业学校,收乡村农业技术人员360人入学;城厢镇政府与县手工业联社合设建筑学校于城厢,学生38人;县海防部与县水产科合设渔业学校于埭头石城村,学生120人;县人民银行与中共莆田县委农工部合设会计学校于城厢,学生360人;县邮电局于县城厢创办初级邮电中学学生50人;莆仙戏诸剧团与县文化局合设戏曲学校于城厢,学生30人。
  1959年农业学校、会计学校停办,渔业学校改称水产学校。民办农业中学调整为19所,即城厢第一、城厢第二、蒲江、囊山、石庭、培华、黄石、笏石、东峤、忠门、埭头、南日、灵川、华亭、园头、常太、庄边、新县、国营农场等农业中学。在校学生7822人,拥有耕地1005亩。职业学校4所,学生438人。1963年邮电、戏曲、建筑3所职业学校停办。1965年农业中学悉以所在地地名为校名。同年,全县有农业中学30所,在校初中学生5254人、高中学生619人,共5873人。
  1968年农业中学全部停办。1969年春,黄石一中(原莆田县第八中学)设职业高中班,7班332人,学制1~2年不等,视为教育改革,1974年停办。
  1981年设莆田县城关职业中学于城厢杨梅岭,学生173人。同年,涵江镇第二中学、萩芦中学办职业高中班。1982年县林业局、县教育局、国营黄龙农场、庄边公社管委会联合于庄边中学设职业高中班。同年,涵江镇保尾小学附中增设职业高中班。1983年东庄中学、华亭第二中学、黄石第二中学各设职业高中班。1984年莆田市技工学校成立,址在西天尾后卓村。同年,莆田第二中学、莆田第六中学、涵江第三中学各设职业高中班。1985年忠门第一中学和西天尾、南日、湄洲、梧塘、灵川等中学各设职业高中班。1987年华亭第二中学改称莆田县农业职业中学,部分普通中学高中部悉改为职业高中部,庄边中学改称莆田县林业职业中学。1990年石庭初级中学增办职业高中班,黄石第二中学改称莆田县黄石职业中学。根据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各职业中学职业班的设置常有变动。是年,全县有职业中学8所,在校初中(普通初中)学生958人,职业高中学生1956人,共2914人。
  二、教学
  1958年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技术后备人才为教育目标。半工(农)半读。农业中学不设外语课,增设作物栽培、动物饲养、耕作实习等专业课程,其他课程与普通初中同。1961年每周上课时间定为28课时(45分钟为1课时),数学科增授珠算、簿记、统计。1962年晋江农校在县内招收社来社去农技班30人入学,学制二年,学生毕业后,回县内充任农业技术员。
  1969年黄石一中职业高中设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村医疗卫生、农村财务会计专业,以生产大队推荐学生入学为招生办法。学生毕业后,由生产大队安置使用。课程分文化课、专业课二类。1970年农业财务会计专业停办。1974年改设工业、农业、“赤脚医生”、文艺等专业。1975年均改为普通高中班。.1981年后,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掌握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初级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为教育目标。1981年所设专业有花卉、土木建筑、钟表修理等。1982年增设林业、航海、鞋革、服装裁缝等专业。1983年增畜牧兽医、果树栽培、工艺美术、制糖机械、制糖工艺、食品机械、食品工艺、电工、日用陶瓷制造等专业。1984年增包装装璜、果品加工、音乐、幼师、公路工程、保育护士、水产养殖、家用电器维修、渔具维修、财会、中文秘书诸专业。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文化课(含政治课)课程同普通中学,专业课(含实习课)课程按全日制职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设置。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比例为4∶6。
  1987年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择优录用1、业高中毕业生问题的通知》规定:凡与教育部门联办职业中学的有关实业部门应为办学单位提供实习指导、实习场所及必要的经费和设备,职业高中毕业生被录用或招聘时,其工资待遇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988年后,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及职业中学联合对职业中学毕业生进行技术合格考核。1989年成立莆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莆田县办事处,主持职业教育的协调工作。以县编《家禽家畜与淡水养殖》和《果树栽培管理与果品贮藏》等乡土教材作为农科专业的补充教材。1990年,上述情况基本不变。
  三、学校选介
  莆田县农业职业中学在华亭镇霞皋村。1958年创办,初名莆田县华亭农业中学。1962年改称侨办霞皋中学。1979年改称华亭二中。1987年,改称今名。1989年获“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该校创造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办学模式被列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办学典型模式。1990年学校占地20亩,建筑面积5184平方米,有教学楼、宿舍楼、职业教育大楼4幢,果园10亩,兼办果品加工厂及农机维修车间,有初中、高中职业班18班,学生965人,教职员69人。
  莆田县黄石职业中学在黄石镇江东村。1959年创办,初名莆田县江东附中。1963年改称莆田第十九中学。1971年改称黄石“五七”中学江东分校。1979年,改称黄石二中。1990年改称今名。同年,列为莆田市重点职业中学。1990年,学校占地10~亩,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兼办水产养殖场、畜牧场、农机家电修理部、兽医诊所及雕刻工艺工场。
  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设置
  清光绪十九年(1893)美国人蒲星氏设简易师范班于美以美女义学内,旋即停办。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人雷腾在县城半门街创办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学堂,学制5年;次年迁址北门街。迄宣统三年(1911)10年间共招生30名,毕业10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美国人蒲鲁士设私立师范学堂于福音书院内,收男生12名,1年毕业。宣统三年(1911)县内中等专业学堂2所
  民国元年(1912)圣教医院附属看护学堂改称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训练班。3年后,改称看护学校,修业年限3年。民国3年福音书院停办,师范科附设哲理中学内。民国7年于兴化府学旧址创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省四师),招莆田、仙游、德化、永春、惠安等县学生40名入学,修业年限6年。同年,圣路加医院于北门街添设产科学校,修业年限1年。民国16年省四师改为省立第二高级中学师范科。2年后,改为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师范科,学制4年。民国18年设莆田职业中学于北较场旧都司署。4年后,改称私立东山土木工程职业学校。民国22年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停办,师范科拓充为省立莆田高级师范。民国23年设私立莆田国医专科学校于涵江孔里,修业年限5年,并附设国医馆1处。7年间,共招生50名,毕业30名,旋即停办。民国26年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产科两学校合并,称私立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民国28年设私立夹漈农业职业初级学校于白沙夹漈祠。民国31年设私立海滨农业职业初级学校于笏石。6年后,并入私立博文黄石农业分校,改称私立莆东农业职业学校(1948年停办)。民国32年设私立博文初级商科职业学校于梧塘乡。其农科分校设于黄石镇。民国35年设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于埭头。3年后,迁址惠安县。其间,省立莆田高中分校于民国22年改为农林学校,不久停办;私立涵江中学于民国36年增办财经职业班;省立莆高师于民国24年停办。至民国38年,县内计有中等专业学校4所,即:私立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私立东山土木工程职业学校、私立初级夹漈农业职业学校、私立博文初级商科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113人。
  1952年,县人民政府接办私立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校和私立夹漈农业职校,依次改称莆田卫生学校和莆田农业技术学校。1953年私立涵中财经班并入博文商校。1955年,博文商校改为普通中学,商科并入省财经学校。1956年省政府接办东山土木工程学校,改为省水利学校,旋即迁永安县。
  1957年县工业科设工业学校,附于莆田六中。次年,迁址城厢西岩寺,旋即迁入原东山职校校址。1958年县文教科与体委合设体育学校于城厢。同年莆田四中改为莆田师范学校,修业年限3年。1961年体育学校、工业学校停办。1963年莆田师范停办,原师范班维持至次年毕业。1964年莆田第22中学改为莆田水产职业学校。至1965年,县内有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95人。1966年莆田水产职业学校停办。
  1979年设莆田地区师范学校莆田分校于城厢,招收高中毕业生200名入学,修业年限2年。次年,招收小学民办教师100名入学,学制2年。1982年设莆仙戏少年艺术学校于城厢,1984年停办。1984年莆田地区师范莆田分校改办莆田华侨师范学校。同年,莆田卫生学校、莆田华侨师范学校划归莆田市教育局管辖。
  二、教学
  清光绪间,以培养初级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设医士、护理、师范专业,实行半工半读。
  民国时期,以培养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教育目标,注重实用技术学科,由学校自行考试招生。学生享受膳食津贴,毕业后,学生自寻职业。民国元年增设看护科。民国7年增设产科。同年,师范专业分为理科、文科和教育科。民国18年增艺术科。次年增设公路科、土木科、窑业科。民国23年增中医科。民国24年增设护士特科、助产特科、测量科、汽车驾驶科。民国29年增设园艺科、植保科、畜牧科。民国32年增设商科、农科。民国35年增设渔捞科、渔船制造科。次年受国民政府农林部渔牧司委托,增设养殖科。课程设置分为公民课(含党义课)、文化课和专业课(含实验与实习)。公民课、文化课为公共课程,其设置与普通中学同。专业课程因年级而异,实习场所由学校与实业部门商定。
  建国后,以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中等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三年。1951年起,师范科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52年增设医士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同年,实行联合招生考试。农科、土木建筑科、护士科、产科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53年医士科并入晋江医士学校。1954年农科并入晋江农校。1955年商科并入省财经学校。1957年增设化工科、制糖科。1958年增设体育、初师、幼师、普师、机电和机械诸科。1964年增设海产养殖专业、海产捕捞专业,收初中毕业生入学,修业年限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护士助产专业外,余皆停办。
  1978年后,复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改收高中毕业生入学,修业年限2年。设有普师、体师、医士、护士、助产等专业,各专业毕业生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各类专业学校课程设置分为政治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4类。政治课、文化课设置与普通高中同;理论基础课与实习课(含实验课)因年级而异。毕业班增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时间为1月至半年不等。毕业实习结束,由实习所在单位给予实习鉴定,供有关部门分配工作时参考。
  第三节 高等专科学校
  1962年前,莆田县未设高等专科学校。
  1963年福建农学院于梧塘漏头村设社来社去农科大专班,招生30名入学,设植物保护专业。次年,增设农作物栽培专业,招生40名入学。学制均为2年。2届毕业生70人。1966年停办。
  1975年莆田地区福建医科大学“社来社去”医科大专班于城厢梅峰寺成立。次年2月正式开学,设医疗专业,学制2年。两届共收工农兵学员180人,悉数毕业。1979年停办。
  1979年莆田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在福清,次年改称福清师专)莆田分班设于梧塘公社梧梓大队。设置英语、中文、生物、物理、化学、数学6个专业,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担任初级中学教师。同年,福建电视大学莆田地区分校于城厢成立,设电子专业。2年后,增设英语专业。1982年福清师专莆田分班停办。1984年福建电视大学莆田分校改为莆田县电大教学班。
  第四章 成人业余教育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民国24年(1935)学校奉命在农村设农民识字班。以《千字课文》为教材。党义、卫生常识以口授为主。民国26年按中国社会教育社编印《文盲测验课文》(共单字50个),对农民文化状况进行调查,以识30字为脱盲标准。县内非文盲人数为185752人,占人口总数的30%。民国29年县内48乡(镇)设农民妇女识字班48班,农民成人识字班48班,计96班,附设在当地小学内。同年实施“强迫识字教育”,规定:识1000字、能写简短书信,视为脱盲。课程设公民、识字、珠算、社会常识、军事训练等。民国32年境内有农民识字班440班,在学农民16647人。
  1950年贯彻中央政务院关于倡办冬学的指示。同年3月,全县设冬学227所,在学农民34670人。冬学以识字为主,兼口授政治和时事常识。
  1951年县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区、乡(街)设民校委员会,民校设政治、语文、算术、音乐、卫生常识等科目,以《农民识字课本》、《农民算术课本》、《农民业余高小课本》、《农民业余算术课本》为教材。1952年县识字运动委员会成立,配设专职工农业余教育干部35人,推广速成识字教学。同年,设农民高小班27班、初小班3740班,计3767班,在学农民151866人。1954年冬学运动结束,识字运动委员会改称扫除文盲(下简称扫盲)办公室,全县有常年民校1801所,在学农民75076人,民校增用《农民速成识字阅读课本》。1955年县编《农民识字课本》作为补充教材。1956年,哆头乡、沁园乡农民业余初中班成立。次年,扫盲办公室改为县教育科工农教育股。民校自编乡土教材,以方言俚语、谜语、新闻快板、农事谚语、简短文章为补充教材。
  1958年成立县扫盲指挥部,设农民业余初小410所、业余高小342所、业余初中22所,计4000多个学班,在学农民20万人。同年,推行农民实用技术教育,民校增授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自编教材。全县创办农民业余红专学校51所,在学农民13926人,扫除文盲9万余人。1959年推行汉语拼音教学,注重民校教育质量,开展“铁民校”(即符合省颁标准的农民学校)运动。全县有省级“铁民校”24所,专区级“铁民校”3所,县级“铁民校”55所,公社级“铁民校”515所。同年,举行“铁民校”学员8000人毕业会考。1965年全县有民校619所,在学农民64910人。
  1963年后,采用省编《农民识字课本》、《农民业余小学课本》、《汉语拼音课本》、《拼音识字课本》、《农民拼音识字课本》为民校教材。
  1966年民校停办。1969年莆田卫校、莆田医院及个别中学举办农民“赤脚医生”培训班,授以农村卫生及西医学临床知识。1974年民校复设,称农民政治夜校,学习《毛泽东著作》(乙种本),以县编《识字课本》为补充教材。1976年在学农民71783人。1977年农民夜校举行千字听写竞赛、作业竞赛、出勤竞赛。同年,设莆田县农业机械驾驶培训班于城厢六城门。1978年农民夜校在学农民63607人。
  1979年成立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县长任主任。1980年26名工农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兼任中心小学副校长。1981年举办农民“赤脚医生”技术培训班,受训农民700人。1984年成立县农村实用技术教育领导小组,推行以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术教育。同时学习省编《速成识字》、地区编《速成识字课本》、县编《扫盲课本》,兼授政治时事。1985年县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改称成人教育办公室,县农业机械驾驶培训班扩办为县农业机械驾驶培训学校。同年,照《福建省基本扫除文盲县(区)的要求和验收办法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县人民政府对22个乡镇扫盲教育进行验收。次年,22个乡镇获县颁“基本无文盲单位”证书。1986年成立县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22个乡镇设农村文化技术学校(文化技校),皆以乡镇地名为校名。文化技校设扫盲班、高小班、技术培训班3类。扫盲班、高小班以村为单位设置,技术培训班以技术行业设置。1987年照省颁《乡镇文化技术学校暂行办法》,全县22所文化技校登记立案。1990年,全县有各类农民业余学校23所,举办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班219期,教学设有文化课、政治课及实用技术课。在学农民26254人。是年,15~40岁少青壮年中,非文盲率为92.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民国25年(1936)实施劳工教育。城厢、涵江两镇设民众夜校,主要吸收店员、商贩、手工工人入学。
  建国后,职工入冬学,以识字为主,兼学政治、时事。1950年,设莆田县职工业余学校于城厢,在学职工135人,分扫盲班和业余高小班。扫盲班教材与农民夜校同,高小班教材采用《工人课本》.1951年县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并增设政治班和会计班。学员以店员、搬运工人、手工工人为主,在学职工401人。1952年设涵江职工业余学校,设职工业余速成识字实验班于城厢(后改称城厢职工业余学校)。同年,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并入县识字运动委员会。1953年黄石职工业余学校、石职工业余学校成立,学员多为店员。是年在学职工1403人。1955年县手工业联社职工业余学校成立,收职工269人入学。城厢职工业余学校设初中班,教材采用普通初中课本。是年在学职工1536人。1956年哆头乡职工业余学校、沁园乡职工业余学校分别成立。1957年手工业联社职工业余学校添设初中班。是年,全县有职工业余学校7所,在校职工计3746人,其中初中班职工990人。
  1958年有职工业余初中65班、业余高中4班、业余大学1所,计在学职工6162人。1959年复设县职工教育委员会。1963年采用省编《职工识字课本》、《干部职工业余初中教材》、《汉语拼音课本》、《拼音识字课本》。初中数学、地理、历史、常识多为自选教材。1965年有职工业余学校7所,在学职工2795人。
  1966年职工业余学校停办。1975年县印刷厂、县邮电局、县农机通用机械厂各设“七·二一”工人大学。次年停办。
  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分别设莆田县职工业余中学、莆田县卫生职工进修学校于城厢,在学职工649人。1982年莆田县职工文化补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规定:凡1947年1月1日后出生,1968~1980年初、高中毕业而实际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程度的职工,均应进行文化补课,补课科目为语文、数学2科,教材为部编《工农业余初中教材》,成绩合格者,发给《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合格证》。
  1984年成立莆田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附设于莆田县总工会。基层企业单位,由行政负责人(或工会主席)管理职工教育。大、中型企业设职工教育专职机构,小型企业由专人主管职工教育事宜。
  1987年经省教委批准,县职工业余中学、县卫生职工进修学校分别改称莆田市职工业余中等专业学校(设莆田县总工会)、莆田县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设城厢使度岭)。同年,企业职工始实施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实际技能诸方面。以企业作业组长、生产或业务骨干、关键岗位负责人、门店经理(主任)、柜台长为重点培训对象。1988年实施企业职工教育专职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至1990年,全县有职工业余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员421人。先后设财会、电工、医士、护士等专业,修业年限3年。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从业。
  第三节 干部业余教育
  清宣统二年(1910)兴化府设兴化巡察讲习所于城厢通判废署。
  民国25年(1936)设莆田县保教政训干部讲习所于城厢梅峰寺。民国28年中共闽南特委设抗日干部训练班于庄边乡宁里村。
  建国初,中共莆田县委及莆田县人民政府设行政、财务干部短期训练班于城厢,吸收社会知识青年入学。训练班以培养基层政权干部为教育目标。1951年成立莆田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校址在城厢,分设高小班和初小班。在学的有干部、公安队员及勤杂人员106人。课程为政治、文化2科,教学用《工人课本》。次年设干部业余速成识字实验班。1953年,中共莆田县委干部训练班(简称干训班)成立。1955年,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设干部业余初中班,学员25人。课程为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常识5科,采用普通中学初中课本。同年,举办非脱产干部文化学习班,以识字为主,兼授政治、时事、政策,每班学习时间3个月,至1956年,共举办4期,在学学员400人。同年,干训班改为中共莆田县委党校,训练党员干部。
  1958年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主持在职教师思想教育、业务训练。1960年6月全县四级(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扩大会议期间,5000名干部每日会余学习拼音识字1小时,对全民开展注音识字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962年福建函授广播学校莆田县分校成立,下设公社函授辅导站。课程有高中语文、农业科技常识、外语,学员多为小学教师及科技、医务、工矿、部队的干部,教学方式以讲义自学、听广播课为主,辅以巡回面授。1963年结合政治运动,按系统举办学习班,以毛泽东著作及政治文件为讲授内容。1965年,全县有干部业余学校4所,在校学员625人。1966年干部业余学校停办。
  1980年县直机关业余夜校读书班成立,有学员90人。1981年复设莆田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简称县机关干校),设初中、高中补习班,英语班,写作班,有学员266人。1984年举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1987年县机关干校增设文书秘书专业。同年,22个乡镇设中共党校,培训党员干部3300人。1989年县机关干部学校增设财会专业。1990年全县有干部学校24所,其中中共党校22所,机关干部业余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此外,各机关单位还按部门业务,举办短期干部培训班,选送干部由全日制专业技术学校“代培”。
  第四节 自学考试
  一、机构
  1986年12月27日莆田县高等与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县自考办),隶于莆田市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审查报考人资格,办理报考手续,协助管理自学考试事务和考生学籍档案。鉴于自学考试的考生年龄悬殊,学历不一,县自考办定期举办辅导讲授站。
  二、考试专业
  1984年12月开考高等专业3个:汉语言文学、英语和党政干部基础。1985年新增专业9个:法律、财政、农村金融、会计、教育、金融、统计、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农业经济管理。1986年新增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管理工程、价格学4个专业。同年12月,护士、金融2个中等专业自学考试开考。1987年新增高等专业人口学。1988年护士专业停设。新增公安管理、海关管理2个高等专业和医士、工商行政管理、物资经营管理3个中等专业。1990年又新增中医、行政管理2个高等专业和统计中等专业。至此,考试专业达22个,其中高等专业本科2个、专科15个,中等专业5个。
  三、考试人数和成绩
  1984~1990年,全县报考人数5060人、11044人次,单科结业2772人,毕业123人,单科结业率54.8%,毕业率2.4%。
  第五节 其他教育
  一、宗教学校
  以培养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从教人员为目标。清光绪五年(1879)基督教设培元书院于城厢坊巷。同年,又设兴化滋益妇女培道所于城厢坊巷,学生8人,教读罗马文《圣经》,1年毕业。光绪十八年(1802)基督教设福音书院于城关坊巷,学生12人,教读《圣经》、“四书”、教会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基督教设学习斋于城厢北门街,学生10人,教读《圣经》、《圣经》歌,兼授“四书”、《左传》,修业年限半年至2年不等。
  民国3年(1914)福音书院改称兴化道学校(1933年并入福州协和道学校)。同年,学习斋并入福州协和神学院。民国8年,基督教设培贞妇女学校于城厢田尾巷,课程有圣经、国文、尺牍、算术、地理。同年,设妇女传习所于城厢,招不识字妇女25名入学。民国11年涵江、黄石、平海、南日、笏石、北高、埭头各设妇女传习所1处。民国31年,传习所停办。民国25年滋益妇女培道所改称莆田妇女服务训练所。民国32年培贞妇女学校停办。这段时间,佛教囊山寺设佛教传教班,学员40人,不久停办。
  1950年莆田妇女服务训练所改称滋益妇女手艺所,设纺织、缝纫2部。1951年停办。
  1984年福建佛学院于广化寺设男众预科班,面向国内外招生,招学员30人入学,修业年限2年。其后,佛教有设于广化寺的“福建佛学院男众预科班”、“福建莆田南山广化寺僧众训班”,设于江口普陀庵的“福建佛学院女众预科班”。天主教于平海教堂,基督教于梅峰教堂、何寨教堂,相继举办教徒培训班。至1990年,计有学员226人。
  二、补习学校
  民国7年,设国学专修馆于城厢兴贤里,收失学者入馆补习,历4年停办。民国18年设县立妇女工读学校于城南门经天书院(旧址)。6年后,改称县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设缝纫、刺绣、染织3科,女学员80人。旋迁址驿前。民国33年因未准立案停办。民国35年设城厢暑期高中补习学校于县社会服务处。次年改称城厢补习学校。民国37年设涵江暑期补习学校。上述两校以指导升学和就业为教育目标,计有学生100余人,民国38年停办。
  建国后,补习学校以指导升学为教育目标。1952年设私立培英初中毕业生补习学校,设数学、物理、化学3课。同年,城厢、梅峰、英龙小学办有小学毕业生补习班。1955年设莆田县中小学补习学校于城厢育英小学旧址,有高小班、初中班计4班,学生200人,翌年停办。1957年经县人委批准,石庭、后卓、园头诸小学添设侨办中级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停办。
  1985年县政协设莆田县文化补习学校于城厢南河路,收高中毕业生50人入学,教员皆聘用兼职。1990年,全县有补习学校1所,学生37人。
  三、特殊学校
  清光绪十五年(1889)天主教于涵江、平海设育婴堂各1处,收养幼儿90人。光绪二十二年(1846)基督教设善育孤子院于涵江,设盲人院于城厢。光绪二十八年(1902)善育孤子院迁址城厢亚美巷。
  民国5年善育孤子院迁址黄石桂岭,改称善育堂,收残疾儿童入学。民国7年平海育婴堂并入涵江育婴堂,改称仁慈堂,收容幼儿100人。民国15年蒲星氏设盲人学校于黄石、涵江、塘头各1处,教习盲文、吹奏西洋乐器。
  1951年县人民政府接办仁慈堂、善育堂,依次改称涵江残老教养院、莆田县生产教养院,归县民政科管理。1958年县生产教养院(迁址城厢坑边)设盲童文化教学班,收盲童46名人学,授以盲文课本。1963年,学生增至60人。1978年盲童班迁址涵江残老教养院,有6年制教学班4班学生50人。旋即停办。
  四、家长学校
  1981年4月城厢镇太平街家长学校成立,设在太平街居委会内,以全日制小学学生家长为招收对象。教学内容有家庭教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儿童心理学,以口授为主,酌用讲义。教学形式多为座谈会、讲座会、经验交流会,辅以参观、咨询。接着城、涵2镇居民街道委员会亦办有家长学校。
  1986年中共莆田县委宣传部颁发《关于在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校普遍倡办家长学校的意见》,同年,县实验幼儿园、麟峰小学及各所中心小学(学区)相继设学生家长学校。1990年,全县有家长学校23所,在学学员2000余人。
  第五章 教师
  第一节 队伍
  一、来源
  清前历代官学的教授、教谕、训导属国家编制,由朝廷任命,多由特奏名进士或国子监舍选生员充任。书院主讲多由真才实学的名儒,或辞官归里的进士充当。社学则由当地老成有品学者或辞官归里的官佐充任。塾师由秀才、贡生充任。民国间,塾师多由失业的中小学教师充任,也有由私塾优等生充当。
  幼儿园 清末至民国时期,教师多来自师范幼稚科毕业生。建国后,称教养员,其来源不一,少数为中等师范幼师毕业生,其余有以下几种:一为普通中学高、初中及小学毕业生;二为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三为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1985年相当一部分由职业高中幼师班毕业生充任。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教养员835人(女性829人),其中公办的96人,村聘的739人。
  小学 创办时期,教师皆由庠生或私塾教师转任,堂长多系举贡生员或留学生。民国间,主要来源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普通中学毕业生、其他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和经过训练的塾师。建国后,原有小学教师留用。1951年小学校数增多,师资欠缺。除由中等师范毕业生充任外,余由社会失业知识分子经短期训练后充任,或吸收高初中毕业生充任民办小学教师。1954年,一批机关干部派任小学行政领导或教师。1957年始有复退军人充任小学教师。1962年部分中学教师下放小学任教。1966年前,仍以中等师范毕业生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学校一度停办,小学教师失去来源。1972年招聘普通中学高、初中毕业生充任民办教师(1979年底停止民办教师招聘)。1974年通过考试招聘离退休公办教师子女补员顶替任小学教师(1983年停止此类招聘)。1979年复由中等师范毕业生充任。1986年招聘教师子女(由非农业户口)100名“以工代干”充任农村小学教师。其后,小学教师悉由中等师范毕业生充任。1990年,全县有公办小学教师6382人、民办小学教师1593人,共7975人,其中中等师范、高中毕业学历6661人,女性1435人。
  中等学校 清光绪时,教师多为举人、贡生、留学生、外籍传教士。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总教习系由翰林、进士充当。后渐有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聘任教。民国期间,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建国后,除公民、军训、童训教员暂缓安排外,其余的教师维持原职原薪。1952年、1954年调派2批行政机关干部充任中学校长或政治教员。1965年前,教师大多来源于高等学校本科、专科毕业生。1958年后,中学教师时感不足,遂提拔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小学教师、下放干部、中等师范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充任。1972年招聘高中毕业生充实初中民办教师(1979年底,停止招聘)。1981年吸收一批在外地任教的中学教师回县任教。其间,一批前被下放的中学教师因落实政策陆续回校任教。1990年,全县有公办中学教师4164人、民办中学教师88人,计42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24人,女性557人。
  业余学校 建国前,教师多由小学教师兼任,或由高中学生经训练后充当。建国初期,多由小学教师兼任或由社会知识青年担任。政治教师多由办学单位的领导干部兼任。1981年后,人事部门始分配高等学校毕业生充任。1990年,全县有公派教师124人,校聘教师472人,共596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124人。
  二、编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官立兴郡中学堂有学生2班,教师5人,教师人数与班级的比为2.5∶1,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为1∶16。民国25年(1936)小学教师人数与班级数的比为1.3∶1,小学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为1∶32.4。私塾每班有塾师1人,塾师与学生数的比为1∶23。
  1950年县人民政府规定:初小班学生额40人,每班配教师1人;高小班学生额30人,每班配教师1.5人。1952年县文教科报告称:小学教师员额紧缺,涵江中心小学24个班学生1498人,仅配校长1人,教师24人。1954年根据省教育厅通知,中等学校始行教师编制定额制度:高中每班配教师2.5人,初中每班配教师2人。全校教职员与学生的比为1∶13.
  省重点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照顾:小学每班配教师1.7人,高中每班配教师3.8人,初中每班配教师3人。
  1985年县教育局规定,中心小学每班配教职员1.5人,其余小学每班配教职员1.3人。
  三、组织
  莆田县教职员联谊会民国时期创设,具体时间不详,下设教职员福利社。1949年撤销。
  中国教育工会莆田县委员会 1950年4月成立,初名莆田县教育工作者联谊会。1951年5月,召开第一届教工代表大会,始改为中国教育工会莆田县委员会(简称县教工会)。其后,各中等学校及小学学区相继成立基层教工会,会称为中国教育工会莆田县xx中学(中心小学)委员会,在校教职员工不分性别、籍贯、宗教信仰、民族,只要是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的并赞成该会章程,履行入会手续均可为会员。1957年基层教工会设立教工互助储金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工会陷于瘫痪。1980年,学校教工会恢复活动。同年,举行全县第四届教工代表大会,恢复教工会活动。工会主席下设宣传、组织、生活、经费稽核、女工工作小组。1985年,基层学校相继举行教工代表大会(会议)。其后,学校教工会的领导机构兼为学校教工代表大会(会议)的常设机构。1990年全县有61个学校基层教工委员会,教工会会员11474人。
  莆田县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 1988年9月成立,该会以“团结离退休教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宗旨,协会设组织、宣传、业务、生活福利、女工诸组。1990年,协会下8个分会按乡、镇区划设立,有会员586人。
  第二节 培训
  一、机构设置
  建国前,不详。
  1953年成立莆田县工农教育传授站,以培训成人业余学校教师及幼儿园教养员。同年9月,县文教科成立初等教育研究室,负责培训幼儿园、小学教师,涵江中心、城厢中心及笏石文明、渠桥善东诸小学设立教师培训点。
  1958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初等教育研究室同工农教育传授站合并,成立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在城厢。1959年14个人民公社悉设公社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学区辅导站,配备小学语文、算术及业余教育、幼儿教育教研员各1人。1963年,各公社教师进修学校停办。
  1969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停办。至1972年恢复,称莆田县教师训练班。1979年复称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在城厢金桥巷。同年,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析出教学仪器组,称莆田县教学仪器站,隶于县教育局,负责培训学校理科实验员及仪器保管员。
  1982年成立莆田县成人教育中心,负责培训成人业余学校教师。
  二、业务进修
  民国25年(1936)举行中小学教员学历考试检定。次年,举行塾师改良训练。民国27年5名小学音东、体育教员参加省专科教员训练。民国36年举办小学校长、教员暑期讲习班,训练内容为教学原理与方法研究,考试成绩及格者,视作合格的校长或级任教员。
  建国初期,除选派199名中小学教师赴福州、泉州参加人民革命大学及各类教育研究班、轮训班进修学习外,多数在职业余函授和自学进修。1952年,举办《凯洛夫教育学》训练班。1954年有16名小学教师离职带薪赴仙游师范学校进修。1956年,始举办北京语音训练班及《中国现代革命史》学习班。同年,举办小学毕业班教师学科复习训练班。1958年成人业余教师以人民公社为单位举行训练。同年,举办幼儿园、民办农业中学骨干教师训练班。1959年起举办初中教师业务培训班(时称讲习班)。1960年县教育局决定,函授学员每周自学时间为6小时。是年暑假,组织小学教师4382人进行为期25天的业务进修。
  1973年后,举办小学“三算结合”(口算、笔算、珠算)教学培训班和中学教学、优选法、正交设计、物理、人体解剖、理科实验、英语、政治理论各类业务培训班。
  1977年贯彻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座谈会议精神。其后,举办新教师文化补习班、教育理论讲习班、党员教师学习班和统编教材、电化教学、汉语语音、初中英语、地理、幼儿教养员、成人业余学校骨干民师、民办教师业务、教学仪器管理各培训班及中小学教育行政干部轮训班。
  1983年后,注重教师学历教育培训。1985年县教育局强调教师晋升和评升工资均按文凭和实际教学水平审定。
  三、思想建设
  封建时期,以“忠君尊孔”为思想灌输内容。明代曾推行办学考成制度,以办学实绩评估学官优劣。民国初,以尚君、尚孔、尚贤、尚实为思想灌输内容,倡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民国22年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思想,以礼、义、廉、耻为精神训练内容。
  1950年对教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建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确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规定每周保证4小时政治学习。其后,相继进行新民主主义思想改造运动,批判唯心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单纯教务观点,整顿教风及工作作风。组织教师学习政治、政策文件,参加政治教育运动,以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1958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指导思想。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多被打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阶级异己分子”受批斗,教师思想陷于混乱状态。
  1979年后,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把学校工作重点移到教学工作上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82年组织教师开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活动。次年,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1985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探索教育规律。1989年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师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三节 待遇
  清光绪前,官学学官属同级政府官制定员,俸银由同级官署付给。私学教师薪水靠学所公产收入及学生交纳束情。
  民国初期,省立、县立校长分别由省、县政府聘任,私立校长由校董事会聘任。教师则由校长聘用,以聘书为约。民国26年(1937)省立莆田小学教师月薪(法币)为:校长72元、课主任36元、级任23元、科任18元、兼职10元。民国29年中小学专任教师月薪依级别分为(法币)200元、150元、120元、100元、80元、60元、45元、30元、20元。其后,通货膨胀,法币贬值,私立学校教师月薪改发实物(谷),省立、县立学校向学生收缴劳师米,补充薪水。民国37年省立莆田中学发生索薪事件。
  建国后,教师与政府工作人员同享国家干部待遇。1950年实行实物工资制,教师最高月薪大米364斤,最低月薪大米60斤。1952年改行货币工资分,中教分23个工资等级,小教分18个工资等级。中教月工资分最高178分,最低138分,人均158分;小教人均101.49分(按:1工资分折合人民币0.2755元)。同年,教师享受国家公费医疗待遇。1954年起,历年评选教师为各类劳动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享受荣誉待遇。1955年始,享受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
  1956年工资改革,划为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两类工资分级标准,小学教师48%提升工资,中学教师13%提升工资。
  1960年、1963年各进行一次工资调整,教师升级面分别为25%和40%。1972年对低工资的教师进行晋级调整。同年,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农村生产大队发给,县财政按月予以补贴(中学补贴21元,小学补贴16元)。
  1977年40%的教师增加工资。次年2%的教师增加工资。1980年始对担任学校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按班级学生数和授课时数,补给班主任津贴。同年,始发放教师暑期降温补贴。1981年5386名教师提升工资一级,少数成绩显著、教龄较长(1966年前参加工作)而工资偏低的教师升两级工资。1983年举办庆教龄活动,教龄达30年的教师760人受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1985年1月工资改革,学校工作人员实行结构工资标准制,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补助工资及主副食品补贴诸类。
  1986年1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始行教龄津贴、工龄津贴。教龄津贴标准分为3、5、7、10元4等。
  1988年后,教师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评聘制度。1989年起,民办教师享受年老退养待遇,离退休教师经济待遇也相应提高,教龄满30年的中小学公办教师,退休时仍领全薪。
  第六章 教学研究
  第一节 教研组织
  一、社会教研团体
  清光绪前,县内学子多结学社,研讨文章,学友每一文成,必相传诵。
  莆田县教育会 设于城厢,清宣统元年(1909)成立。民国11年(1922)主编《莆田新报》(翌年停刊)。民国38年撤销。
  莆田县国语讲习所 址在城厢,民国11年成立。旨在推行国语(白话文)教学。停办时间不详。
  莆田县初等教育研究会 民国24年成立,址在城厢。民国25年各行政区设初等教育研究分会,以督促教师研究进修。民国38.年撤销。
  莆田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18年成立,设于莆田县学遗址。初名县立博物研究馆,下设动物、植物2部。民国31年改称莆田县民众教育馆,下设总务、教导、建设、游艺4组,置科学实验室、标本陈列室、农产品陈列室、文献陈列室、农作物试验场及动物栏舍。民国35年增设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1949年10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称人民教育馆。1951年,改称人民文化馆,划隶于县文化局。
  莆田县时事研究会 设在涵江,民国26年成立。主编《时论》旬刊。2年后即停办。
  莆田县扫除文盲协会 设在城厢,1956年成立。乡设分会。停办时间不详。
  福建省小学教育研究会 莆田分会亦称莆田县小学教育研究会,设在城厢,1981年11月成立。下设基础理论、行政管理、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常识技能科等研究组。1990年,有会员1265人。
  莆田成人教育研究会 设于城厢,1982年5月成立。1990年有会员58人。
  莆田县青少年科学技术辅导员协会 设于城厢,1982年11年成立。1990年有基层分会22个,会员250人。
  莆田县家庭教育研究会 1984年成立,附设于县妇女联合会内。下设家教辅导站、家教咨询站。1990年有会员38人。
  莆田县幼儿教育研究会 设在城厢,1985年12月成立。1990年有会员111人。
  莆田县职业教育研究会 设在城厢,1986年1月成立。主编《莆田职业教育》(期刊)。1990年有会员121人。
  莆田县电化教育研究会 址在城厢,1989年6月成立。主编《电化教育简讯》(期刊).1990年有会员52人。
  1990年,县内以中学教师为主要会员的学会有:数学学会、语文学会、物理学会、化学学会、地理学会、生物学会、体育科学学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图书馆学会、外国语学会。中学各学科学会兼为县各学科研究会。设秘书长主持日常学会(研究会)会务。
  二、学校教研组织
  清光绪间,哲理中学堂设体育室;官立兴郡中学堂设体育室、理化实验室。
  民国间,中等学校按文科、理科设学科研究会。职业技术学校增设实习组。民国20年7学级以上的小学均设研究课(部)。
  1950年中等学校设精简课程委员会。普通中学按学科成立教学研究会,并成立校际学科中心备课组。1951年中小学校成立教师学习委员会,下设政治学习组和业务学习组。1952年业务学习组改按学科设立学科教研组,中心小学增设幼教教研组。同年,中学增设政治辅导组(后改称政治辅导处)。政治学习组隶于校长,学科教研组(含幼教教研组)隶于教导处(课)。
  195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设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工农教育、农业中学教育(旋改称中学教研组)研究组。1963年增设政治辅导组。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各学科教研组改称教学改革组。1972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复设后,仍设小学、中学教研组及幼儿教育培训站。次年增设教学仪器组。1985年增设职业教育教研组。1988年增设电化教育教研组。
  1977年后,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逐步恢复活动,教研组下分设学科年段备课组。1979年城厢、涵江两地中、小学校增设幻灯教学研究组。1987年后,职业高中增设果树、水产、畜牧兽医、机电、农机、土木建筑校际中心教研组。1988年学校增设德育教育研究组。同年,中学按山区、平原、沿海划片增设地理、历史、体育、物理校际中心教研组。其间,小学按学区增设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下按学片设年段学科教研组。至1990年,教研组织基本不变。
  第二节 教研活动
  一、一般研究
  清代前,官学多围绕国家规定的考试制度进行研究。私学多以研究义理、心身性命之学而授徒立派。
  唐大历间(766~779)澄渚书堂与福平书堂的学者互通讲学,长达十数年。
  宋代,上林义斋立学规:“修身慎行、立志抗节、潜心经述、学通业务、日限修功”以约束学子。绍兴间(1131~1162)林光朝倡“有教无类”说,注重“阐明义理、涵咏体践、精通默识”,强调“师者精心践履,一本躬行”。其后,林亦之、陈藻先后继之。遂成红泉学派。淳熙间(1174~1189)陈宓传朱熹之学。黄绩及子仲元,及郑献、林应成先后继之,遂成紫阳学派。
  明正德间(1506~1521)陈茂烈传陈献章之学,遂成白沙学派。丰城大儒李材应聘来莆,传姚江之学,遂成阳明学派。嘉靖(1522~1566)间林兆恩倡“儒道释三教合一”说,其门徒继传之,遂成龙江之学。明末清代,龙江之学被斥为邪学,遂隐入宗教,流传至东南亚各地。
  民国2年(1913)推行注音字母教学。民国8年推行白话文教学。30年代,倡行分团教学试验。民国26年省立莆田小学有中年级国语、算术分团教学试验,周记与日记比较试验,大、小字比较试验,杂记定题与不定题的比较试验,废除课堂笔记试验。研究活动多采用集会研究、个别定题研究、举办观摩教学和汇编研究报告等形式。
  建国初,各校按教研组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范围有教学进度、课时计划、教材教法、复式班教学、成绩考查、学业辅导、课外活动、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卫生习惯等,研究形式多为教学检讨、集体备课、示范教学、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成果展览、听课讲课等。县教育局同县教工会还组织中小学教师举办全县性、区域性的观摩教学与教学研讨会。1952年普遍推广凯洛夫教学的直观性、积极性、系统连贯性、通俗性、巩固性诸原则,同时注重教案编写的研究。
  1954年推广红领巾教学模式,推行少年广播体操,注重编排学校“三表”,即作息时间表、教学进度表和学科课程表。1955年推行“小五年计划”,注重自制教具、标本、模型。1956年始行中小学升学考试质量分析,作为学校改进教学的参考。同年推行普通话教学,小学一年级开始注音教学。同年县教工会首次派出中小学教师30人赴福州一中、福州实验小学考察教学。
  1958年学校围绕“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进行研究。1960年后,围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中心,研究启发式教学,内容有单元复习法、集中识字法、课堂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教学法和中小学毕业班复习“五边一条龙”(即边预习、边讲解、边补缺、边练习、边巩固)教学法。1964年注重考试方法改革和半耕半读教学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间,中小学注重学科实用性教学的研究。倡行“开门办学”。1973年进行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学研究。
  1977年后,学校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一的状况,研究“快慢班”教学,试办“重点班”,以应升学考试之急。1981年倡行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研究思路教学。1986年倡行重视一个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二种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发展三个能力(观察、思维、想象能力)。至1990年,研究项目有:青少年“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活动、评选课堂教学优质课活动、课堂常规教学、教师技巧训练、语文引读法教学、中小学教材衔接教学、文道合一教学、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军民共建文明校实验、整体性教材教法同步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初中语文试用分编型教材教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试验、初中语文教学实验、小学语文学导式教学、中学英语综合训练教学实验、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实验、小学愉快教学实验、小学数学尝试发现法教学移植实验、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实验、幼儿保育教养综合改革实验等。
  二、专题研究
  速成识字法教学 1952年由莆田县识字运动委员会主持,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教学过程分为三阶段,即:学会注音符号和拼音;突击认字,会读、会讲;学习语文课本,阅读、写字、写话练习。初在城厢举办职工、干部、农民等3个试验班,教学时间为122小时。同年底,于广化寺举办317名骨干训练班。结训后,遂派往城厢、涵江、黄石、梧塘、望江等5区举办二级骨干训练班。次年春季,冬学、民校及成人业余小学遂采用速成识字法教学。1953年2384名学员经识字测验,悉数脱盲。
  幻灯教学 1978年4月由莆田县教育局幻灯教学领导小组主持,初以莆田一中为试点校。秋季该校实验组试制成功第一台桌式投影幻灯机,自制教学幻灯片,并举办巡回示范教学表演。10月涵江实小幻灯教学片制作小组成立。1979年莆田五中创办幻灯教学片制造厂。城厢、涵江两镇及平原片有17所中小学都组织幻灯教学实验。是年,全县有幻灯机40架、教学幻灯片2306套。1980年全省幻灯教学座谈会在莆田县召开。尔后,幻灯教学推广至县内各完全中学及中心小学。1983年易称电化教学。笏石中心小学列为福建省农村小学电教试点校。1990年县内学校有电教室30间、语音室3间、电脑室5间,电教器材总值86.3万元。
  中学物理教学五年跟踪对比实验 为福建省物理学会该项实验的分支实验。1982年秋,在莆田一中初二年段抽1教学班为实验~班。其后5年,物理科教师不变,学生不变(升该校高中部的学生编在同班继续跟踪)。交叉使用启发式、发现法、茶馆式诸教法和实验探索、指导自学、问题讨论等方法。1987年该实验获福建省优秀教改成果奖,执教者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高中数学“目标——掌握”教学实验 系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分支实验。1987年在莆田二中、莆田四中高中一年级各抽2教学班,一为实验班、一为比照班。3年间,数学教师不变,学生不变,实验班采用省编《目标——掌握手册》和《测试评卷》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遵循标准性、评价性和感情性原则,改革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即课堂五环节结构模式),引入教学阶段成果评估。1990年2实验班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数学科全班学生平均成绩为87.5和87分。
  小学“第二课堂”教学实验 系福建省小学教育研究会定点定题实验。1983年由城厢实验小学率先进行。依据学生志趣,编排课外小组,编定活动计划,定期举行测试。实验成果《开辟第二课堂,改革传统教育》论文分别在《福建教育科研通讯》及《陕西教育》杂志发表。1984年莆田市教育局在该校举行第二课堂教学现场会议后,实验推广至全县22所中心小学(含麟峰小学)。
  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教学实验 1986年秋,由县小学教育研究会主持实验,拟定小学语文第1~10册作文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施教要点与参阅资料,形成系统行列。并在麟峰小学抽取不同年级5班为实验班,进行看图训练→说话训练→写话训练→组段训练→谋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1988年春,举行该实验研讨会议,修定施教方案。尔后,推广至21所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尝试法教学移植实验 由常州传入莆田。1984年秋,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研究组成立实验领导小组,在灵川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科进行试点,采用教师出尝试题、学生自学课本、师生共同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提要等5步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1986~1987年相继在实验班进行观摩教学后,扩展至麟峰小学及黄石、笏石2个中心小学,并从高年级数学科向低年级数学科推广。实验论文《运用尝试法,转化中差生》在《福建教育》杂志发表。
  初中植物学测试改革实验 1985年春季,由莆田四中生物教研组主持。实验旨在改革单纯的闭卷笔试,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实验时,将学生全学期总成绩定为100分,期中考试40分,以写作小论文的形式代替笔试;期末考试的60分中划出12分,为制作腊叶标本的成绩。试验重在小论文写作考核。教师于学期初公布小论文参考性提纲,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调查,拟写小论文,期中交卷,由教师评定成绩。实验于1987年结束,实验成果《小论文写作考核——初一植物学测试改革的尝试》在中国植物学会《植物杂志》发表。
  第三节 教学改革
  一、学制
  清末,学堂多为分组授课制,无学制规定。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用班级授课制,秋季开学。中学堂不分高、初等,5年毕业。小学堂分高、初两等,初等4年毕业,高等5年毕业,儿童6岁始入小学。宣统二年(1910)高等小学堂改为4年毕业。私塾仍实行个别授课法。
  民国元年(1912)中学仍不分等,改为4年毕业。民国11年小学高、初等各为3年毕业。2年后,改为高等2年毕业、初等4年毕业(即四·二制)。民国16年中学始分高、初两等,各为3年毕业(即三·三制)。民国17年改为春秋两季招生。民国24年农村简易小学修业年限3年。至民国38年,上述学制未变。
  1952年改行儿童7岁始入小学。小学一年级试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鉴于教材和教师条件不足,“五年一贯制”停止试行。同年,取消春季招生,皆为秋季招生始业。
  1958年莆田一中、莆田二中、莆田六中试行高中文理分科制(1960年停止试行)。1960年小学一年级复试行“五年一贯制”(至1964年,仅剩4校6班为五年一贯制)。
  1970年中学仍分高、初等,各为2年毕业。小学不分等,5年毕业。同年,改为春季招生始业。1974年复为秋季招生始业。
  1978年初中一年级起改为3年毕业。1981年高中一年级起改为3年毕业。1982年4所小学16班试行“六年一贯制”。次年增11所小学一年级起试行“六年一贯制”。1988年,停止试行“六年一贯制”。1990年,小学均为5年毕业。中学高、初级实行“三·三”学制。
  二、教材
  清前,由朝廷钦定,非“圣贤之书”不得用为教材。时多为御纂经典、《四书》、《五经》,习字以名家字帖。私塾由塾师自行选定教材。光绪后期,学堂采用清廷学部审定教科书。
  民国初,中学教科书由大学院(后为教育部)审定标准。民国5年小学采用福建省巡按公署公布的实用教科书,有修身、国文、算术教科书和教授书,高等小学各6册,国民学校各8册。此外,还有习字、图画、手工缝纫、唱歌、体操诸教科书(分春季、秋季2种),及历史、地理、理科诸教科书和教授书各6册。民国25年中小学使用福建省统编教科书。民国36年中学使用教育部颁新课程标准教材,公民课兼授联合国教材。时小学课外阅读本有《幼童文库》、《小学生文库》及《小学生自修复习提导》。
  1950年中小学文科教材进行精简,文科多采用老解放区教材。1954年采用教育部统编中小学教材。1956年采用国编新教科书、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1961年小学“五年一贯制”实验班采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十年制小学课本。1963年中小学自一年级起,使用教育部统编十二年制教科书。1964年高中政治课采用《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为教材。1970~1977年先后采用北京市编和福建省编的暂用课本。1978年后,中小学采用全国统编全日制十年制课本。
  三、教学方法
  清前,以教师“点读”、“开讲”为主,辅以学生“诵习”,注重死记硬背。宋林光朝教授生徒,提倡“阐明义理”、“精通默识”,以求学生心通理解。元陈绍叔讲授历算,自制铜铸“小天”天体模型为教具,辅以讲论。光绪二十四年(1898)培元学堂始行分组授课法(今称复式教学法)。光绪二十九年莆田官立小学堂始行单班班级授课法。教师讲,学生听,世称注入式教学法。
  民国8年倡行杜威“实用主义”教学法,农村小学多采用班级分级(复式)授课法。民国25年后,提倡单班“五段教学法”、“直观教学”、“分团教学法”,仍多为注入式教学法。主要教学环节为:引起动机、决定目的、讲读(演示)教学、抄笔记(或练习)、收集订正。时教师多用标本、模型、实物、图表辅助讲解课文。
  建国后,倡行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鉴于班级学生数增多,农村小学班级复式教学法多改为单班单级授课法。1952年普遍提倡和运用《凯洛夫教育学》五环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提问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和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要求教师于上课前编写教学笔记(亦称教案)。1955年倡行直观教学,大量制作图表和直观教具。1962年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1978年提倡幻灯教学(后称电化教学),教师多采用幻灯投影仪代替粉笔板书教学。1981年,莆田一中物理教研组制作的《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及《通过凸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幻灯教学片,由教育部选送日内瓦科教文国际教具展览会展出。1983年提倡“第二课堂”教学,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1985年后,倡行课堂教学常规,注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业辅导及教法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考试
  校内考试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照福建省提学使司学务公所规定,考试分月考、学期考、年考、毕业考4种。光绪三十四年官立砺青小学堂首次举行毕业考试和毕业典礼。优等毕业生由清廷学部发予毕业证书。
  民国间,考试分为月考、阶段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升学招生由各校自行举考录取。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100分为及格。民国20年举行高小毕业会考,成绩及格,视作毕业。民国26年省立莆田小学毕业考科目有算术、音乐、地理、劳作、历史、美术、国语、体育、公民、自然10科,每科考试时间2小时。
  建国初,执行省教育厅颁发的中小学学业成绩考试办法:学业成绩考核分考查和考试2种。考查分为课堂提问、作业评分、操行评级;考试分为平时考、期中考、学期考和毕业考。
  1952年中等学校招生改为联合统一考试录取。1953年小学高级班按学区联合统一考试招生。1954年校内考试试行5级记分法(5分为满分、3分为及格)。同年,中考学科为语文、数学、理化、史地、政治、生物,初考学科为语文、常识、算术。1956年莆田县始设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考场。同年,小学高级班招生改为划片定生方法。
  1959年后,控制考试次数。1964年小学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算术2科(含初考科目),中学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科(含中考科目),其余学科不举行学期考试,课堂提间不评分。同年仍改用“百分制”评分。
  “文化大革命”中,升学招生考试取消,改为推荐学生入学。
  1977年起,恢复升学统一招生考试。时中等招生录取顺序为:(一)中等专业学校;(二)省重点普通中学;(三)一般普通中学。1985年初中毕业会考同中等学校统一招考结合进行,择优录取。1987年初等、中等升学招生考试改为学校择优推荐30%考生数,由县招生委员会主持招考;余70%考生数由乡镇(含学区)主持招考,校内学科考试与60年代初同。至1990年未变。
  第四节 教研成果
  宋代前,教学研究成果不详。
  元大德、皇庆间(1297~1313),邑儒陈绍叔设学馆传授历算,自制精铜仿古天体模型,称曰“小天”作为教具。并著有《历代纪年》、《大元官品》、《竞辰》、《切字》、《择日》等书。
  明嘉靖、隆庆间(1522~1572),柯维骐(1497~1547)设柯山学馆,聚徒400余人讲学,著有《讲义》2卷、《经义答问》。林兆恩(1517~1598)讲学东山“宗孔堂”,精研儒学、道学、佛学,著有《三教正宗统论》,创“艮背法”健身术,为龙江学派的理论基础。
  清光绪十九年(1893)美籍传教士蒲星氏创罗马字母莆田方言拼音法,供教会学校教读。光绪三十二年黄纪星受聘官立兴郡中学堂理化科教习,兼设农作物栽培实验场于涵江,有高粱、棉花、甘蔗良种实验。
  民国时,小学校多汇编教学实验报告,发表教师教学心得文章。私立咸益女子中学校长陈兆庆(1917~1992)著《农村教育概论》一书,由复兴商务印书局出版。民国34年后,中学、小学多举办校际国语演说比赛、学生作文比赛、卫生健康比赛。民国36年江口中心国民学校、城厢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梧塘中心国民学校、黄石江东国民学校小学生手工技艺作品17件,由中央教育部(南京)选荐参加乌拉圭国国际儿童艺术与手工技艺展览会展出。
  1951年后,普通中学、小学举办班际、校际教学观摩课,多编印课堂示范教学笔记(教案),自制直观教学模型、标本。幼儿园、成人学校、职业学校多编印乡土教材。1958~1962年,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印制《莆田教育》期刊,发表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学术论文。1962年莆田县中学地理、历史教学研究会分别编印《莆田地理》、《莆田历史》,以作初级中学乡土教材。
  1977~1982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编印教学研究资料参考书籍。其间,铅印书籍有《汉语拼音讲稿》(1977)、《汉语语法讲稿》(1977)、《心理学》(1977)、《教育学》(1977)、《学校管理学》(1977)、《教学论》(1977)、《青少年教育学》(1977)、《初中英语语法表解》(1977)、《初中英语语音》(1977)、《英语百句问答》(1978)、《初中英语教学参考资料》(1978)、《物理习题题解》(1979)、《文言文助读和练习》(1979)、《1979年廿一省市自治区中学化学竞赛试题汇解》(1979)、《幼儿拼音》(1980)、《幼儿学算》(1980)、《中学物理说理题选编(附答案)》(1981)、《中学生作文训练材料》(1982)、《初中英语词汇分类手册》(1982)。
  1981年后,县内各类教育学术团体每年举办学术研究年会,评选优秀教改论文,评选教坛新秀,刊印优秀教改论文汇集成册。教师编著论文多由国内教育学术刊物发表,或由国内出版社刊印见世。至1990年,境内教师署名出版的教育专业著作8本,发行100万余册;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篇;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遴选参加全国、国际展赛的论文、制作、文艺作品8件。
  第七章 经费设施
  第一节 教育经费
  一、国家拨款
  清代前,官学经费由朝廷拨款。官学、书院置学田,以作考举费资、支给学官(主讲)俸银、生员廪膳膏火,工役食费以及补贴贡生、举人赴考旅费。光绪末,官立学堂经费由县库拨充。公立学堂由办学团体筹措,教会学堂由教徒捐助。时官立兴郡中学堂年开办费4000元(银元)、经常费3200元(银元),莆田县官立小学堂年开办费1400元(银元)。
  民国时期,省立、县立、区立学校分别由省、县、区政府核拨经费,其他学校由校董事会自筹。民国14年(1925)开征附加教育费,附在丁粮税、粮米税,每票收银元7角。民国30年开征国民教育特种基金款项,按中心小学每班年干谷1000公斤,国民学校每班年干谷750公斤标准征收,但款项多未征收足额。民国33年清理地方教育款产以充教育经费不足。至民国36年,县库核拨教育费(法币)17287.73万元,占县库经常性收入总额的14.7%。
  建国后,教育经费主要由县人民政府地方财政拨款。中央、省、地区(市)三级酌量补助。1950年经费分项包干支出。1956年改为预算核拨制。学校向所属区公所按县核拨款额具领。经费支出分为工资、人民助学金、公杂费、旅差费、基建费、修缮费、设备费及师资培训费。1949年10月至1960年,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60年为351.05万元。1961年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压缩教育经费,全县教育经费181.69万元,占县财政收入总额的8.3%。尔后,教育经费呈上升趋势(详见表29—17)。
  1982年实行核定基数,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1986年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县内企业、商业、农业及核实征税的专业户、个体户按其经营收入总额的3~8%征收,款项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1988年、1989年、1990年县内征收教育事业附加费依次为:305.13万元、548.63万元、580.57万元。
  二、社会集资
  清乾隆《莆田县志》载,宋咸平元年(998)郡人捐钱30万建军学。熙宁间(1068~1077)李宏捐筑陂田700石为郡学田。明代,邑民合捐学田243亩又谷345石8斗。清代,邑人合捐学田233.5亩又谷65石8斗。光绪间(1875~1908)地方群团集资兴办公立、私立学堂24所,义学50所。
  民国中,邑民多有捐祠堂庙宇房屋建学校。民国37年邑人黄玉树(益三)捐黄氏祠宇11座、租谷15000公斤,为城厢英龙保国民学校产业,县长申报教育部(南京)立匾褒奖。邑人郑仲武捐建校舍3座。至民国38年,全县成立私立学校董事会34个,兴办私立中、小学34所,圣经学校12所,补习学校2所。
  建国后,社会集资办学益盛。1952年民办中学、小学、幼儿园186所,占学校总数48.1%。1963年民办、侨办中学、小学、幼儿园188所,占学校总数31.5%。1949年10月至1982年底,莆籍华侨华人捐办学资金为675万元。1984年成立莆田县集资办学基金会,县长林文扬任理事长。同年,县人民政府规定:乡村新建学校教室1间,县财政给予补助500元。其后,县人民政府每年表彰集资办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乡(镇)相继成立教育基金会,中等学校多成立教学奖学基金会。灵川镇自1985~1989年社会集资办学总金额568万元,增建校舍面积37909平方米。1984~1990年全县社会集资办学总金额为6616万元。
  1990年县人民政府表彰36个集资办学先进单位:灵川镇、忠门镇、华亭镇、西天尾镇、平海乡、北高乡、江口镇、东进村、东沙村、蔡亭村、云庄村、下尾村、太湖村、西埔村、砺山村、岱峰村、北高村、丙仑村、松林村、定庄村、瑶台村、西沙村、西柯村、东湖村、东楼村、沁后村、东张村、龙西村、大贤村、潘洋村、马院村、下横山村、杜边村、凌烟村、湖东村、浮叶村。
  三、学杂费
  民国时期,学校收费由省政府统一颁行标准。民国37年学校收费项目有学费、图书费、卫生费、童子军费、军训费、队员费、实习材料费、灯火费、膳食费、自治会会费、体育费、书籍代办费。40年代后期,省、县立学校添收劳师米。
  建国后,学杂费由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定收费标准。学校收费有学费、书籍代办费。凡贫苦学生及军属、烈属子弟学生由学校酌情减免其学费。1950年中小学学费按年总额50%(1953年改为30%)上缴省、县地方财政,余留学校使用。1973年后,学杂费全数留在学校内开支。1973~1990年间,中小学学杂费收入计2332.96万元,年均留校使用款额137.23万元。
  四、勤工俭学收入
  清光绪后,各学校多组织学生进行编织、纺织、印刷、助教等勤工俭学活动,以收入弥补学生膳食。
  民国26年前后,学校设立消费合作社,中学生在农村辟地开荒种植,以增加学校收入。
  建国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以增加收入,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活动形式。勤工俭学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1958年成立莆田县勤工俭学指导委员会,提倡学校办场、厂,以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国家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学校开展生产自救运动,校内边角地,多种植瓜菜等补充师生口粮。1973年各中学先后创办工厂、农场。年勤工俭学总产值15万元,纯收入2.98万元。
  随着勤工俭学的不断发展,年收入也不断增加。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总产值407.43万元,纯收入65.5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38.4万元、师生福利20.51万元、扩大再生产6.51万元。1990年全县勤工俭学总产值1120.3万元,纯收入217.3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70.5万元、师生福利20.1万元、扩大再生产126.7万元。
  第二节 教学设施
  清光绪后,官立学堂由政府拨款基建,公立、私立学堂由地方团体自筹款项基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郡中学堂购民房辟为操场,建二层楼房为校舍。次年添设理化科仪器。
  民国间,省立、县立学校由省、县政府拨款建设,私立学校由董事会筹款建设。学校设施有办公室、教室、宿舍、操场及理科教学仪器、图书、体育卫生器械。民国24年(1935)省立莆田中学支出校舍营造费占全年经费公款收入的0.38%。其间,哲理、咸益中学及圣路加看护助产职业学校的建筑多仿西式楼房。民国26年前后,各中学在农村辟地开荒,作为学校生产训练实习地点。至民国38年,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33.1万平方米。13所中学图书馆藏7.6万册,在校中学生人均图书13册。
  建国初,公办学校大项目设施基建由人民政府拨款,小项目设施由学杂费留校部分(总额的30%)添置。民办、私立学校采用“民办公助,公料民建”办法,分别由乡村办学团体及董事会筹款建设。1954年实施省颁《福建省文教系统基本建设已完工程验收暂行办法》和《福建省文教系统基本建设竣工决算报告编报暂行办法》。
  1955年各中学开辟植物园和动物饲养园。次年,莆田一中在城南门外置地2亩,作为农业实验田。1954~1957年县财政历年预算内下拨中小学基建修缮费、设备费总额依次为人民币6.37万元、9.59万元、9.38万元、18.35万元,合计为43.69万元。1956年始行立项设计、预算拨款、竣工决算制度。1958年后,中学由县财政拨款建设。小学由公社(或大队)集资建设,县财政酌量补助,省重点中小学由省教育厅拨款补助。至1980年,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81.1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66.88万平方米。中学校舍多为楼房,小学校舍多为平房。
  1958年倡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县共创办校办农场面积1517亩、畜牧场560个、工厂作坊31个。1973年城厢内各中学创办教学仪器制作厂,农村各中学先后办劳动分校(时称“五七”分校)。1976年全县有校办工厂、车间21个、林果场29个(面积460.74亩)。1980年创办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印刷厂。1984年创办果品加工厂。1985年创办电镀厂、机砖厂、木器厂、花砖厂、渔械修理厂。1986年成立莆田县教育劳动服务公司,下设笏石、梧塘两个分公司。1988年推行“燎原计划”,各中小学先后建立农业劳动基地。
  1981年后,学校基建资金来源:(一)各级人民政府拨款;(二)社会群团集资;(三)学校勤工俭学收入;(四)学杂费。1986、1987、1989年、1990年县地方财政(含省市政府拨款)下拨基建经费分别为329.55万元、128.1万元、249.8万元、27万元,共734.45万元。1988年,农村中小学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小学校舍多易为楼房。1990年,全县中小学校占地面积4445.7亩,中学校舍建筑面积为17.34万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46.41万平方米,共63.7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0.38万平方米,教工宿舍10.6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2.64万平方米,其他用房10.11万平方米。中学校藏图书87.65万册,在校中学生人均图书17.8册;小学校藏图书66.09万册,在校小学生人均图书4.3册。
  第八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
  清代以前,学校由地方行政长官掌管,旧志未见有行政管理机构事项。光绪间,设县儒学署。光绪三十二年(1906)撤儒学署设县劝学所,管理教育事务。学堂按经费来源分官立、公立、私立。官立学堂分别由府、县管理。余由办学团体管理,受县劝学所监督。
  民国元年(1912)中学改由省政府教育司(后称厅)管理。民国7年后,县署先后设劝学公所、督学局、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教育科、第三科、教育局,以管理小学、社会教育之教育行政。民国11年官立易称省立、县立。民国14年全县小学按行政区辖内地域划分为21个学区,分别设学区校1所,兼作地方初等教育的中心辅导学校。民国18年废公立名称,小学分省立、县立、区立和私立4种,中学分省立、私立2种。民国26年改设4个小学学区,学区校称中心小学,兼辅导学区内小学的教学、训导事宜。同年,区立改为县立。其后,省立、县立和私立学校依次由省、县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及校董事会管理,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对私立学校予以监督。民国28年莆田初中区(1933年设)改称第六中学区,以莆田为中心,指导莆田、仙游、永春、惠安4县中学教学事宜,旋即废中学区。民国29年改设40个小学学区,学区校称县立xx中心小学。县立、省立中、小学都以地名为校名,私立中小学不得以地名为校名。民国中,省立中、小学及私立中学学生学籍都归省教育厅掌管,县立、私立小学学生学籍都归县教育行政机关掌管。
  建国初,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中学校长由晋江地区专员公署委任,小学校长由县人民政府委任。中学学生学籍复改由晋江地区教育局掌管。其后,文教科相继易称民教科、教育科、文教科、宣教组、教育局,都为县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
  1955年,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中学行政、人事、经费等项改归县人民政府管理。同年5月5日全县小学更换校印,方形木质印改为圆形木质印。1956年中、小学学生学籍都改由学校自行掌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检视。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依次由县、省教育行政部门验印。1958年小学、幼儿园、民办中学、工农业余学校改由人民公社管理。1959年,小学校按行政区划分14个中心学区。1963年中小学复由县人民政府管理。小学校划分为中心学区、学区。1965年撤中心学区,改设26个小学学区,各学区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中心小学校长任学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1969年中学改由人民公社(镇)管理。撤小学学区,改归生产大队管理。1972年莆田一中复由县革命委员会管理。其后,中学相继收归县管理。民办、侨办学校悉废“民办”、“侨办”称。
  1978年中、小学悉为县管理,小学复设26个学区。1986年贯彻“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1990年完全中学、职业中学、麟峰小学、实验幼儿园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办学,初级中学、22所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办学,其余小学、幼儿园由村委会负责办学,成人业余学校由主办单位管理。建国后,学校人事均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第二节 学校管理
  清代,府学学官称教授,官八品。县学学官称教谕,官九品。府学、县学设训导协理教务。书院主持人称山长,或称洞长。光绪间,学堂主持人称监督,下设总教习(监院)、舍监、庶事,协理教务、舍务、财务。宣统间,监督改称堂长。
  民国元年(1912)堂长改称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学校长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体育4处,各处设主任1人。小学不设体育处,余同中学。各处主任由校长聘任,各司其责。学校内团体有经济稽核、健康、环境布置、童子军团务、公民训练等委员会,中学增学生自治会。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民国30年中学及中心小学添设国民党区分部和三青团区队部。
  建国后,学生自治会改称学生会。1950年仍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总务2处(小学称课)。中等学校增设校务委员会、生活指导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同年,莆田一中建立青年团支部委员会和少年儿童队大队部。城厢中心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大队部。1952年莆田二中建立共产党临时支部委员会。1953年中等学校增设政治辅导处。1955年有中共中学教工支部委员会5个。1957年学校学生学籍档案归教导处办理。学籍管理主要内容为调查学生家庭面貌、学生政治面貌,登记学生学业成绩、操行表现,办理学生入学、转学、休学、退学事宜。其后,各中学相继设立中共党支部。1958年,忠门、灵川公社建立中共小教支部。其后,各小学以公社为单位设中共小教支部。1960年中学教导处分设政教处和教务处。1963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校长多兼党支部书记。
  “文化大革命”初,学校党政机构及师、生团体瘫痪,学籍管理混乱。1969年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小学称领导小组),设主任(组长)管理学校。1970年学校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教革组、办事组(后称后勤组)。1971年中、小学学校复设党支部。
  1978年政工组、教革组、后勤组依次改称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小学复设少年先锋队大队部,中学团委会、学生会逐渐恢复活动。同年,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亦逐渐恢复。1979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1年实验小学、中心小学(学区)以学校为单位设教工党支部。1985年,中学、中心小学(学区)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同年,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均由县教育局验印。中学校长、中心小学校长改由中共县委宣传部考核任命,一般小学校长改由县教育局考核任命。1988年省重点中学增设保卫科。至今不变。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