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广播 影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1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广播 影视
分类号:
G229.27
页数:
7
页码:
747-7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地区广播事业与影视业发展的发展历程,从民国期间到改革开放后的不同阶段,广播内容、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和提升。
关键词:
广播
影视
莆田县
内容
第一节 广播
民国期间,县民众教育馆有老式无线电收音收机1部,每天晚上收听全国新闻,并抄成《壁报》,沿街张贴。
1952年10月,成立县文化馆收音室。购置25瓦扩音机一部、25瓦喇叭一只、磁石式电唱头手摇留声机一台和炭晶麦克风一只。配备兼职收音员,定期组织城区工人、干部和学生收听中央及省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同时记录新闻和天气预报分发全县。年底,在古谯楼装设一个12寸的喇叭,转播扩放广播节目。同年,县教育工会购置一台100瓦扩音器及其配套设备,架设城区各中学线路,装上喇叭。
1953年5月成立“莆田县广播收音站”,设古谯楼上,开始配有专职收音员,收听、记录中央及省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和天气预报,提供给县领导及水利、水产、农业部门。是年冬,新购一台100瓦扩音器及配套设备,在城关街头、商店、学校架设线路,安装各种喇叭32只,在县人民政府大门楼上设立播音室。1954年春节,城厢镇有线广播网试播,12月正式开播。每星期二、四、六晚定期转播中央台、省台的节目1小时,自办节目(方言新闻、快板、专题讲话等)1小时。同年12月,涵江镇有线广播收音站(功率100瓦)开播。
1955年10月,莆田县广播收音站更名为莆田县广播站,迁设中山堂,开始利用电话线路设置农村有线广播,并架设莆田至涵江广播单线14公里,广播喇叭发展到105只。次年12月,莆田盐场有线广播站(输出功率500瓦)开播。1957年6月,笏石广播放大站开播,输出功率100瓦。下半年,全县掀起全民办广播热潮,群众自发捐献木材竖广播杆,筹款架线装喇叭。县在白沙乡举办首期广播维护员培训班。至年底,全县广播输出总功率达1500瓦,广播喇叭增至889个。是年,县自办节目中增加本地新闻,由县委办公室派员定期广播生产进度和评比情况。
1958年春,县广播站更名为莆田县广播电台,播音时间改为天天播。自办节目分新闻、工业、农业、文艺4大类。4~5月,县广播电台部分人员、设备迁至涵江埭里村,就地采编播放积肥生产节目。至年底,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全县广播输出功率达2670瓦。广播喇叭发展到2512个,社社队队实现有线广播化。全县农村广播技术员发展到271人,还有工矿企业自办广播站12个。是年,共组织召开广播大会19次,听众累计达760多万人次。1959年,利用有线广播开展迎国庆的系列宣传活动,并现场直播庆祝国庆十周年大会和游行实况。1960年县广播电台设东大路154号,全县广播喇叭达11213只。
1960年底,公社至大队广播电话两用线改为电话专用线,全县广播喇叭数急剧下降,至1962年底减少4567只。县广播电台专职人员编制由17人减至7人。同年,开始在城、涵收取喇叭收听费,以补充广播事业费用。
1963年起,广播事业逐步恢复。县开始筹集资金架设县至各个公社的广播专线。同年6月,架设城关至黄石的用条石绑木杆广播对线专线。次年,建立第一批广播收听点,增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教唱革命歌曲等广播节目。1965年,全县有线广播分城厢、涵江、笏石3大片进行维护管理。至年底,全县广播喇叭达12042只,输出功率达2450瓦,县至公社广播专线达269.8对公里,公社至大队专线达168公里。全县26个公社有22个公社通广播,668个大队有33个大队通广播。
1966年3月,白沙、黄石公社广播放大站相继建立,广播网路向山区、沿海延伸。“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广播内容以毛泽东语录和“文化大革命”专题为主,其中文艺节目以语录歌和样板戏为主。至年底,全县通广播的公社达25个,通广播率88%;通广播大队达428个,通广播率64.19%。县至公社广播专线达352对公里,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达791.5公里,全县设大队广播室24个,架设喇叭16284只,有广播维护员424人。
1969年5月,县广播电台利用邮电局跨海通讯电缆传输广播讯号到湄洲岛。7月,南日岛小片广播网开播,每星期由县台送去两套节目。10月,莆田县广播电台更名莆田县人民广播站。至1970年,全县26个公社、镇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全县广播喇叭达49714只。
1971年10月,广播专线与电话线路实行“二线合一”载波化,县广播站撤并,编播组并入县文教组;机线组并入县电信局。1973年广播节目设有新闻、学习、农业、综合、戏曲、歌曲和天气预报等。
1976年1月,恢复莆田县人民广播站。恢复或重新架设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至1977年,全县架设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381.5公里,通广播大队达421个,喇叭达80396只。是年广播节目调整为:新闻、学习、农业、工商、青少年、综合、计划生育、科学、文化与天气预报等。日播出时间420分钟,夏季日播480分钟。
1979年,全县农村广播网迅速发展,整网大队达185个,通播大队达484个,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达793.9对公里,广播喇叭达116620只。
1981年,集中力量建设县至公社、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至12月全县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除海域小岛外)全部架设完毕,总长1100对公里。至1983年,先后设“莆田新闻”、“青年之友”、“每周一歌”、“听众点播”、“荔城内外”、“广播文摘”、“文化生活”、“科技天地”、“生活小常识”、“流行歌曲欣赏”等节目。
1984年9月,涵江镇、涵江公社放大站划归涵江区管理。次年3月,城厢镇、城郊乡放大站划归城厢区管理。
1986年取消“生活小常识”和“卫生与健康”节目,新辟“广播文学”、“经济信息”、“法制宣传”节目。1987年取消“青年之友”、“广播文摘”、“荔城内外”节目,增设“新闻摘播”、“壶兰快讯”、“一周要闻”、“广播与听众”节目。1988年撤销“经济信息”等节目,新辟“外向型经济”、“家长学校”、“保险为您服务”、“空中漫谈”等节目,把“听众点播”改为“周末半小时”。
1988年5月,湄洲广播放大站移交市广播电视局管理。
1989年5月,莆田县人民广播站更名莆田县人民广播电台。10月1日,县广播电台开始用无线和有线两种传输渠道传播节目,下属20个广播放大站均改为广播电视站。是年,增辟“莆田历史上的今天”、“话说莆田这十年”节目,把“周末半小时”改为“欢乐假日”,开展国庆四十周年宣传活动。
1990年底,全县广播线路达1138.2对公里,广播输出功率达56.325瓦,广播喇叭136874只,全县喇叭入户率达51.8%。是年,南日岛利用调频接收设备接收转播县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县人民广播电台增设“农家顾问”、“税务之窗”、“人口普查”节目。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质量也不断提高。1984~1990年共有35篇广播作品获奖,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15篇、市级19篇。
第二节 电影
一、队伍与设施
民国时期,教会在礼拜堂曾放映美国影片。
抗日战争前,涵江镇有“涵江”和“涵星”两家私营小型电影院。抗日战争开始后,影片来源供应不上,相继停映。民国35年(1946),县民众教育馆购置一部无声电影放映机,放映几部短片。
1951年开始,福建省总工会电影队来莆田、涵江放映35毫米有声电影。1954年9月,福建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34小队来莆,负责莆田县电影放映工作。1955~1957年,省府派电影第51、第94小队驻莆巡回放映(以下简称3个放映小队)。
1956年8月,由工商界及侨胞投资10万多元,建成侨联影剧院(1954年筹建),有1236个座位。1958年6月,成立县电影修理站。7月,赤港华侨农场、莆田盐场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年底,电影放映队体制改革,3个放映小队分别下放给灵川、华亭和忠门3个公社。
1959年6月,由涵江公社筹建的涵江人民电影院落成,有1090个座位,后由涵江镇工会接办,更名涵江工人电影院。是年,县电影修理站更名莆田县电影事业管理站。
1960年3月,县建电影第1放映队,属县文教科。同年,白沙、笏石公社相继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在社内巡回放映。次年5月,常太、埭头、江口、梧塘公社相继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1963年8月,公私合营的侨联影剧院转为县办,改称“人民影剧院”。是年底至次年10月,华亭、灵川、埭头、忠门、白沙、常太、笏石等电影放映队收归县办,分别改编为县第2~第8电影放映队。1965年初,县接收梧塘四联影剧院16毫米电影流动放映队,改编为县第9电影放映队。至1966年底,全县有2家电影院,11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
1971年5月,县电影事业管理站改称莆田县电影工作站。10月,大洋公社建立8.75毫米电影放映队。1972年3月,县建立第10电影放映队。10月,在笏石建立笏石电影院。次年1月,建立县第11电影放映队。1975~1978年,先后建立新县公社、县供电所、莆田糖厂和湄洲公社16毫米电影放映队及江口大队、县皮肤病防治院、县林业局8.75毫米电影放映队和涵江剧场35毫米电影放映队。至1978年末,全县共有35毫米电影放映单位4家,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个,8.75毫米电影放映队3个。
为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县举办第1期电影放映员培训班,培训放映技术人员。
1980年,新设城关剧场电影队、黄石电影院。次年4月,县电影工作站更名为“莆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同年,涵江公社礼堂改建为35毫米座机电影院。1982年10月,“观桥影剧院”竣工开业,有1210个座位;原城关剧场电影队撤销。同年,新建江口、白沙影剧院,同时撤销县办第9、第11电影放映队,其余电影放映队调整为第1~6电影放映队。
1983年,新建华亭、灵川、南日、常太、忠门、埭头、湄洲、石庭等8家电影院及东峤等13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先后撤销县办6个电影放映队。
1984年成立莆田市,调整行政区划后,观桥影剧院划归城厢区,涵江剧场和涵江公社电影院划归涵江区。同年8月,西湖电影院竣工开业,投资70万元,有1283个座位。是年新建庄边、梧塘两家电影院和新县等17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
1985年1月,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对所属各放映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6月,北高、石庭、渠桥3个35毫米放映附点独立建院。同年,增加浮叶、新县、西天尾、东进、萩芦、下莒、笏石、郑坂、莆禧等9家电影院和萩芦等19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次年,新建平海电影院及万峰等6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88年,新建秀屿镇、上陂村两个电影院;全县新发展8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88年4月,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庄边设立山区片电影管理站,负责山区4个乡镇16毫米电影放映队的管理和供片。1989年4月,在南日乡影剧院设立16毫米影片代理发行站。
1990年10月,南日乡岩下电影队创办家庭电影院,为海岛人民服务,在全省农村电影工作座谈会上受到表扬。1990年末,全县计有35毫米放映机设备的影剧院、电影院30家(县办3家、联办9家、集体办12家、个体办3家、其他单位办3家),16毫米电影放映队72个(乡镇办21个、村办8个、个体办40个、其他部门办3个),举办电影放映员培训班6期,共培训放映员251名。
二、放映与发行
电影放映民国27年前,涵江镇两家私营小影院放映《火烧红莲寺》、《关东大侠》、《女镖师》等黑白无声电影,俗称“电光影”。抗战开始后,两家影院停办,少数商人临时向外地租来放映机和影片,在城厢、涵江作不定期放映,几年间只放映10多次。民国35年。县民众教育馆在城涵放映几部黑白无声短片。
1951年,县人民文化馆利用旧存无声放映机,在城、涵两地放映科学教育片。次年初,省抗美援朝分会派电影队来莆,在城、涵及黄石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观众达3万余人次。年底,省中苏友好协会电影队巡迥到莆田放映。后来,省总工会、省文化局的电影队也时有来莆放映。由于当时没有电影院,又只有一个放映队,为满足群众要求,一般均在广场放映,观众多达万人。1955年夏天,在县体育场放映第一部国产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每票票价0.08元(儿童票0.05元)。
1955~1957年,省电影第51、第94小队先后来莆放映。时,侨联影剧院开业,百余个农村俱乐部设有电影业余服务站,每站有业余服务员10~20人。1957年,3个放映小队在农村建立340个放映点,全年放映864场,观众达87万人次。
1958年夏,全县农村在义务劳动日招待社员看电影。将这天劳动的工分值作为放映电影的经费,社员就可以免费看一次电影。同年10月后,各人民公社统一安排社员的生产与文化生活,每月在社员休假日,县办或公社办的电影队分片为社员免费放映。1959年,农村放映电影7500多场,观众达756万人次。
1964年5月创作三镜头活动幻灯节目《霞皋人民绣新图》,获省、地区幻灯汇映一等奖。并于1965年8月出席全国涂磁录还音现场会。同年10月再创作《华亭人民学大寨》参加华东地区幻灯调映,在华东六省巡迥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发行的中外故事片多数停映,上映的只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部“革命样板戏”以及《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影片。
1971年5月,在县人民影剧院第一次放映日本宽银幕故事片:《啊!海军》、《山本五十六》和《珍珠港大战》。1973年夏,县人民影剧院放映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
1976年后,“文化大革命”前摄制的影片逐渐恢复放映。1981年,全县放映电影23745场,观众2800.1万人次。影片《喜盈盈》巡迥26个社镇、290个村,放映422场,观众达55.7万人次,创县内电影上映最高纪录。
1984年8月15日,在西湖影院放映第一部立体电影《欢欢与笑笑》。次年,影片《中国革命之歌》自9月份至12月份,共上映323场,观众达49.5万多人次。1987年8月,举办农村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5个单位获农牧渔业部、文化部等6个部委的奖励。
1990年1~3月,举办《人口与健康》科教影片汇映,共放映719场,观众达21万人次,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9个单位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等12个部委的奖励。
1990年5月10~13日,省环球电影院在莆田县委礼堂首次放映180度环球全景影片(70毫米)《冒险乐园》、《牛郎寻织女》和《金色鲤鱼》。
影片发行1951~1958年,16毫米和35毫米影片均由省电影部门统一调配,直接安排给每个放映单位。1959年后,改由晋江专署电影部门调配,35毫米影片由地区直接安排给各放映单位,16毫米影片按月由晋江专署电影发行放映分公司调配给县,由县电影事业管理站代理发行,安排给各放映队。1959年起,县内16毫米放映队每月安排调配有长短片各4部,发行数量比由省、地直接排片有所增加,观众能及时看到新影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除8部“革命样板戏”和几部战斗故事片外,中外故事片多数停止发行。1976年后,封存的影片恢复上映,影片发行量猛增。
1984年,16毫米影片由莆田市电影公司调配给县代理发行。
1985年起,对16毫米影片除固定售票点按月安排影片外,其余节目采取分开挂牌、自由选择的办法,按片定场定租。
随着放映设备的更新,电影拷贝费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票价也相应作了调整。1988年10月后,影院基本票价:每张宽银幕0.5元,普通影片0.4元,各可浮动0.2~0.8元;农村16毫米基本票价:每张宽银幕025元,普通影片0.15元,各可浮动0.1~0.5元。35毫米片租分成比例也先后作过3次调整。16毫米影片每场片租:1984年10月前为6元,10月后普通影片每场基本片租12元、宽银幕18元,各可上浮50~150%。
1990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对全县放映单位试行片租保底基数承包,电影放映各项业务指标明显上升,35毫米、16毫米电影发行收入达655984元。
第三节 电视录像
一、电视
1976年,电视机初进莆田,直接接收福建电视台的电视节目,讯号微弱。
1978年,县内电视机数量大幅度增加。当年10月,县广播站着手电视差转台选址工作。12月,电视差转机房在壶公山顶动工兴建。1979年2月,县第一座6频道、30瓦电视差转设备在城关荔城旅社南四楼试射成功。同年8月,这座差转设备搬到壶公山顶正式安装发射。
1981年1月1日,壶公山电视差转台正式启用10频道1千瓦电视发射机,并安装4层蝙蝠式发射天线,转播省电视台节目。1982年6月,壶公山电视差转台两部微波收发讯机启用,开通由平潭至壶公山转泉州清源山的电视微波波道,收转省电视台一套节目,有效消除了夏季的同频干扰,场强覆盖率和图像质量大大提高。
1983年3月,设立莆田电视台,隶属于县委宣传部。次年2月,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的莆田电视大楼落成。9月,莆田电视台析出归莆田市广播电视事业局管理。
1987年10月1日,全县第一座乡镇电视差转台——白沙乡洋顶差转台开始转播。至1990年底,全县电视机拥有量达10万台,约占全县总户数的34;全县城乡可收到4套电视节目(中央台一套、二套、福建台、莆田台),覆盖率达78%。
二、录像
1981年前,县内有少数单位和个人购进录像机和录像片。1981年12月,城郊公社南门大队首家设立录像放映点。随后,城、涵两镇相继出现了几个私营录像放映点。
1985年1月,成立莆田县广播站录像队,并在县工人俱乐部经营录像播映业务。1986年11月,成立县广播站录像片发行站,向全县首批办理放映许可证的城乡13个录像放映队供应录像片。之后,录像放映日见风行,各乡镇电影院、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基层录像放映点相继成立。1989年6月28日,莆田县音像站成立。管理县广播站录像片发行站的业务。至1990年底,办理录像放映点许可证的达43户,全县年放映录像由1987年9500场、观众51万人次,至1990年增加到27500场、观众143万人次。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