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1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3
页码: 744-746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讲述了莆田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和民间文学。其中,民间文化活动包括迎神出游、舞龙舞狮、猜谜、球赛等,而民间文学则包括俚歌、山歌、儿歌、民谣等。
关键词: 群众文化 艺术 民间文化

内容

第一节 民间文化活动
  唐代,莆田民间已有“百戏”。咸通二年(861),福州名僧宗一法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宋代,民间文化活动更为盛行。端平年间(1234~1236),刘克庄的著作里记有观看“优戏”盛况的“空巷无人尽出嬉,、“大半人多在戏场”的诗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见于记载的有群众自发组织和戏班参加的迎春“妆架”36架,次年增至40架的事。
  清代后期至民国,民间主要文化活动为迎神出游。元宵节有舞龙、舞狮、“弄九鲤”、“跳棕轿”、“游灯”等活动形式。特殊的节目有妆架,还有用船只装扮称为“水架”的十音、八乐随之。每年端午节,平洋地区古来的“划龙船”,活动也一直沿袭至今。
  凡结婚、做寿等吉庆日子,雇戏班演戏风俗较为普遍。
  家庭的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贴春联、剪纸、教唱儿歌和制作馈赠礼品以及房门妆饰物、壁上悬挂书画等。
  儿童文化活动,有唱儿歌、折纸、编织、捉花和多种棋类活动。
  50年代初,新涌现的有秧歌舞、腰鼓舞、街头宣传剧等形式的群众文艺活动。还有猜谜、球赛、拔河等新项目。开办农民夜校和冬学后,兴起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的同时,利用夜校开展各种娱乐活动。1954年后,电影逐渐普遍,农村俱乐部的出现,群众文化活动增加报刊、图书阅览等内容。“文化大革命”中电影、戏剧以“样板戏”为主。文娱活动多组织群众演唱“革命现代京剧”和“毛主席语录”歌。
  1976年后,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恢复、农村业余剧团数量不断增多。80年代后,县、乡、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电视成为家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卡拉OK”厅等文娱活动场所在城乡不断涌现。戏剧、电影、电视、录像、阅览、游艺等文化活动丰富多采,逢节日的活动更为热闹。规模较大的曾有:1980年中秋节的“水上音乐会”,1985年、1986年的春节灯会,1987年的“刘克庄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1988年的“元宵谜会”,1989年庆祝国庆四十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990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8周年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县、乡每年多举办美术培训班和美术作品展览。1986年,莆田县获福建省新春《书画展览》组织奖。1989年,莆田县经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在民间传统的妈祖信仰活动的基础上,县有关部门多次举办妈祖文化学术讨论会,并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日(妈祖逝世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系列活动。1987年,妈祖逝世一千周年纪念日,城乡各地举行纪念妈祖的系列活动,上湄洲妈祖庙朝拜的群众达3万多人次。湄洲岛辟为旅游经济开发区之后,妈祖文化系列活动,成为民间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内容之一。
  第二节 民间文学
  一、歌谣
  俚歌 主题有“四季歌”、“十二支白扇”、“十二月景”、“二十四景”等。以四句为一段,段落多少长短据题意而定。唱词通俗顺口。有演唱通俗故事的如《蔡伯喈皆》、《梁山伯》、《珍珠衫》、《陈三》、《白粿包金钱》、《孔明借箭》、《包公案》、《大红袍》等。现存唱本100多种。
  山歌 传统形式是7字一句,4句一段,联若干段为一首,也有采用“四季歌”、“十二月景”形式,以4段或12段为一首的。较为流行的有《童养媳歌》、《寡妇改嫁歌》、《三十六送》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广业山区出现以鼓舞群众革命斗志为内容的新山歌。
  儿歌 一般是3字一句,也有4~9字的,不分段,用方言随口编成,普遍流行的有《一头鸡角仔》、《阿舅你请等》、《拖砻伊弯》等100来首。
  民谣 每句以7字为主,杂用3字或5字,不分段,多为短篇。反映民间习俗的有《一头螃蟹双头行》、《一岁牵》等;赞美清官良吏的有《冯太守》、《阳春何去》等;鞭挞贪官酷吏的有《千里草》、《宋仁楚》等;反映痛苦生活的有《园里无番薯》、《赋役重重完不了》等;表现反抗意志的有《百丈岭》、《杀敌如杀猪》等。
  摇钱树 一般是5字一句,4句一段,每唱一句就要喊一声“好呀”,歌词多是吉利的赞语。如“钱树摇欺欺,财主妈生阿毜,荣华共富贵,赛过郭子仪”。建国后,剧团和宣传队把歌词加以改造,作为演出节目,结合时事进行宣传。如“钱树摇圆圆,解放十四年,农业学大寨,齐唱丰收年”。
  二、谚语
  形式简短,有单句,也有两句以上的,通常是三至七字为一句,内容繁多,涵义深远。表现手法有直达法、比喻法、神话法、并列法、反复法、对偶法等。其中,有总结生产劳动经验的,如:“正月栽茄,二月栽搭聊”;反映气象变化规律的,如:“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满冬空”;述说卫生保健方法的,如:“三顿食给着,厄好食补药”;讽刺错误思想行为的,如:“乌龟镇路,白蚁吃厝”;体现人生哲理的,如:“小孔不补,大孔叫苦”,“严师出高徒”;反映社会生活的,如“富家一席酒,穷家半年粮”。
  三、谜语
  谜语起源甚古,它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表现手法有:拟物法、拟人法、排叙法、传说法、重复法、蝉联法、叙教法等。一般是4句或2句一谜,格式有二、三十种之多。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猜事物 例:“四角四角方,用草缚腰方”(谜底:兴化米粉)。“一间房子窄窄,坐了五个人客”(谜底:鞋)。
  猜文字 例:一支锄头子,掘两个番薯子”(谜底:“小”)。“一对云雀并排飞,一只瘦来一只肥,一年来一次,一月有三回”(谜底:“八”)。
  四、对句
  俗称对对,字数相等,讲究平仄声,意义相近或相反。莆田流传的巧对很多。例:宋代傅凯的巧对:“黄河跃浪三三曲,青草流沙六六弯”。明代船工的巧对:“日出空中,东雷西电南北雨。船浮海上,前波后浪左右风。”柯潜的巧对:“女子独行随橄榄(谐音:谁敢栏),先生欲去挂石榴(谐音:我实留)。”戴大宾的巧对:“拂手拂尘非拂手,锄头锄地不锄头。”
  五、民间故事传说
  莆田民间故事及传说十分丰富,题材大多是本地的人和事,即使个别是外来的,时间一久,群众也都耳熟能详。作品有《妈祖》、《钱四娘筑陂》、《神童巧对》、《光饼》、《黄濂打城》和《见鼎熟》、《盛财主三仆》等。199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莆田县分卷》,共收有莆田民间故事和传说156篇,计30万字。
  建国后,涌现出大批民间文学作者。1959年底,全县群众创作的诗歌、快板、小戏等达36万多篇。1965年,选编农村群众创作的演唱歌词,印成《曲艺集》。同年7月,梆鼓表演唱《敌人磨刀我磨刀》、《学犁记》等参加晋江专区曲艺专场会演。1974年县组织人员编写《荔乡曲》、《巡医进山》、《木兰两岸稻花香》等,在城乡各地巡回演唱。同年12月,又编印《荔乡曲艺》2集。1977年,涵江镇创作的梆鼓唱《七箩荔枝》,经莆田地区推选参加省调演,获得创作奖。次年,搜集俚歌《胭脂》、《贫农诉》等56题,选印十音八乐曲《望故乡》、《江头金桂》等22题。1979年,续编十音八乐曲《北台妆》、《状元游》、《将军令》等29题。1986年,文枕琴协奏曲《港湾遐思》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曲决赛,获二等奖。
  近年来,相继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民间故事等20多部,并有不少文学作品和论文散见于国内外报刊上。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