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莆仙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莆仙戏
分类号: I236.57
页数: 6
页码: 737-7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仙戏是全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流行于兴化方言区域。现存5000多个传统剧目,明末清初曾盛极一时,同时也流传至琉球、***和东南亚等地。新中国成立后,整个莆仙戏的编导、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飞跃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莆仙戏 艺术 戏曲

内容

莆仙戏是全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流行于兴化方言区域,通称“兴化戏”。1952年10月下旬,福建省文化局决定把“兴化戏”改称“莆仙戏”,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于唐代乐舞、“百戏”,南宋时期已极盛行。明代后,接受外地剧种的影响,综合唱、做、念、打和化妆表演等艺术,逐渐形成地方色彩浓厚的莆仙戏。明末清初曾盛极一时,同时也流传至琉球、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受福州儒家戏做工、京戏曲调的影响,格调为之一变。至民国3年(1914),只有迎春楼、崇德、新附凤等几个戏班,仍保持着莆仙戏的原有风格。民国8年后,传统戏班大为减少。抗日战争时期,盛行话剧。抗战胜利后,社会动荡,经济衰落,莆仙戏班一度濒临绝境。建国后,莆仙戏班改造成莆仙戏剧团,才走上恢复拓新的道路,虽经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精减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整个莆仙戏的编导、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飞跃的发展和提高,并涌现出许多驰名全国的优秀作品。
  一、剧目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其中与宋、元时同名或情节相同的有《张协状元》、《王魁》等505个,有明代剧目同名的有《商辂》、《春江》等。
  清代,剧目更为丰富多采。著名的有《吊丧》、《镜听》等。
  辛亥革命(1911)后,舞台上出现《红顶扫马屎》、《杨家婢》等新剧目,20年代又有《石脚桶》、《卖画寻夫》以及批判社会不良风气的《缉私》、《赌博误》、《阿忽布田》等剧目。有的戏班则大演剑侠公案传奇。30年代,组建女班,女艺人扮演男角色(前此,演员皆男角,旦角也由男的扮演),之后,戏班才参用女旦角。
  抗日战争爆发后,莆仙戏的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改良,改编剧目有《江汉渔歌》、《梁红玉》、《木兰从军》、《血染黄州》等。
  建国后,成立县莆仙戏曲改进会,移植、改编的剧目有《林冲》、《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还改编和创作《闹江州》、《宋江杀惜》、《皇帝与妓女》等新剧目。
  1951年组建新剧团。编演的剧目内容以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为主,有《闯王进京》、《夜来香》等。为保留莆田戏曲遗产,县编剧小组征集传统戏本和剧目,记录、收集传统戏本8000多册,剧目5000多个。
  1952年改编后的折子戏《千里送》,参加福建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1954年,华东区举行戏曲观摩会演,传统剧目《琴挑》获演出奖,《春江》、《种瓜》参加内部展览演出。1959年,《三打王英》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观看后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迄1990年,全县有10部剧本获全国优秀奖及省级一等奖、优秀剧本奖。
  二、舞台音乐
  声乐 莆仙戏曲用兴化方言演唱,唱腔、唱法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腔结构形式为曲牌联缀体,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音,旋律以七声音阶进行,徴调式居多,宫、羽调式次之。
  莆仙戏曲牌十分丰富,相传“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其中与唐宋大曲和宋元“粗、细曲”相同或相似的有900多支。犯调很多,一支曲牌可以独唱、对唱,也可以合唱、分唱,有时还有帮腔。
  莆仙戏有“各行脚色皆能歌唱”的特点,每类行当各有自己的曲牌,有的甚至互不串犯。但同一曲牌,在不同场合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唱法也随之而异。
  器乐 莆仙戏的击乐器以沙锣和牛皮大鼓最具特色。随着打法和所打方位的不同,沙锣能发出5个音色,大鼓能发出13个音色,此外,还有花鱼鼓、战鼓和大钹、拍板等。管乐器主要有笛管、梅花、大笼等3种,而以笛管为最,能发“宫、商、角、徴、羽”5个主音和“变宫、变商”两个10余种配音。辛亥革命后,又有尺胡、四胡、三弦和八角琴等加入舞台器乐行列。解放后还配以二胡、扬琴、琵琶、大提琴等乐器。
  乐队 莆仙戏乐队以司鼓、司锣、司吹3人为主。司鼓掌大鼓、小鼓、板鼓;司锣掌沙锣,兼大钹;司吹掌“笛管”,兼“梅花”。新引进的尺胡、四胡、三弦和八角琴等乐器,由演员或专人兼掌。
  三、舞台表演
  行当 早期莆仙戏,每个戏班只有生、旦、靓妆(净)、末、外、贴、丑等7个行当,称为“七子班”。乾隆年间(1736~1795),增加老旦成为8人,叫做“八仙子弟”。清末,增加副生、花旦等行当,演员发展为10~13人。抗战期间,福州沦陷,京剧、闽剧来莆,出现京、闽、莆艺人同台表演的场面,行当多至十几个,演员增至20多人。
  莆仙戏行当各有专司,有时也兼演。建国后,剧团分工更细,演出时各人角色少所替代。
  身段 莆仙戏艺人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动作都有严谨的程式,基本功主要表现在步、肩、手3个部位。步法有台步、摇步、蹀步、挑步、拖步、鹭鹚步、七步跳等;手式包括指法和手法,指法有姜萼、兰花、梅花、虎爪和啄手等;手法分顺花、反花、照手、拟手4种类型;肩式有旋、伡车、放、赞、蹑等。
  莆仙戏演技受古代木偶戏的影响较深,现在的《公背婆》等戏中,还留有多种木偶戏的动作被称为“傀儡介”。
  四、舞台
  布景 建国前,莆仙戏舞台多为在广场上临时搭起的戏棚(少数的宫庙有固定建筑的亭阁式戏台)。都只有棚面和两边的风火门,其景物造型,长期采用虚拟手法,以1只木“半桌”和3只方形竹椅,虚拟多种空间形式如山岭、桥梁、轿子等等,表现出古朴的地方色彩。
  民国3年(1914),“蓬瀛春”班曾用白布绘制楼窗、栏杆,挂了棚面。民国11年,“双赛乐”班使用固定软景和简单绘景。民国36年,“新梅英”班、“老歌舞”班绘制机关布景。其后,侧幕式布景也搬上舞台。舞台照明早期吊盏烧木片、油灯盏,后用煤油灯,少数地方用电灯。
  建国后,剧团开始在固定剧场演出,卖座票。1953年,剧团普遍采用机关布景,制作更为考究。50年代末,采用幻灯,机关布景渐被淘汰。1985年黄文龙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赛布景设计一等奖。1987年,黄金德获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舞美设计奖。
  化妆 脸谱:早期的脸谱,线条粗犷,色彩只有红、白、黑3种。民国初期,受外来剧种的影响,脸谱类型增多,色彩也增加绿、蓝、金、银诸色。脸谱按不同的脚色行当化妆,区别主要在眉毛画法上。正生、正旦眉梢略微向上,武生、武旦眉毛较长、上竖。苦生、苦旦眉头皱蹙,老旦眉似正生,泼旦眉瘦而弯,反角略下垂。
  面具:分全面具和半截面具两种。早年演员扮神、鬼或老虎时,常戴面具。
  发式 莆仙戏旦角的髻式有长髻、圆髻、苏州髻、草蚂髻、牛角髻等5种。汉装水头和京剧旦角髻式,是民国初年,受外来剧种影响后出现的。
  服饰 莆仙戏各类行当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主要戏衫有蟒袍、补袍、八战、■衫、宫衣、女袄、军背心等。样式比今戏衫窄短,水袖只有20厘米左右。近代受闽剧、京剧影响,有所革新。
  盔头形状略小,不尚华丽,便于拆卸组合。状元冠、女凤冠、公主翎、企翎、鸭咀巾、扎巾、员外巾、藤箍等样式独特,不同于其它剧种。
  道具 莆仙戏常采用大帐、一桌三椅等虚拟演出空间,用红旗当火把,签筒当酒坛,马鞭当箭。演出用的武器有锏、木枪、大刀、八角槌等。
  早期演出中,常出现“以人代砌末”的表现手法,保留古老的“杂剧”遗痕。
  五、戏班剧团
  宋时,莆田有综合舞、唱昌、白表演简单故事的梨园(戏班)。元、明时代,城内文峰宫是戏班经常聚集的地方。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全县共有戏班28个,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城头亭《志德碑》上留名的有32个。光绪宣统间(1875~1911),发展到90多班。民国初年,又组建一些较知名的戏班,30年代初,涌现出几个女戏班。抗日战争后,戏景不佳,戏班大多解散。这些戏班皆为班主制,由班主买进幼童培训,培训期满给予“开份”(给工资)。一般没有人身自由,不许到其他班去“搭班”。后台3人制为聘请来的。
  1950年后,农村出现业余剧团。1951年5月县文教部门组建莆田县典型剧团(后改为实验剧团),为专业性剧团,实行演、职员民主管理。1952年成立大众、前进、劳动、荔声、和平、人民等专业剧团和一个木偶剧团。是年,全县有147个业余剧团、8个专业剧团。1960年多数业余剧团解散,1962年又恢复。
  “文化大革命”初期,专业剧团全被解散,演、职员下放劳动。1973年8月,根据省文化部门指示,县成立专业莆仙戏剧团(莆仙戏一团),11月,组建莆仙戏二团(集体所有制)。1978年10月,又组建莆仙戏三团(集体所有制)。其后,农村复办13个业余剧团。至1981年,全县有业余剧团48个,1985年增至51个。1987年,在文化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剧团49个,1988年58个,1989年60个。1990年有专业剧团3个、业余剧团57个。
  六、培训研究
  培训 1951年县文教部门举办艺人学习班。1957年3月创办莆田县小艺人训练班,学员由各剧团选送。1958年训练班改名莆田县戏曲学校,设甲、乙两个班。次年春,续招两班学生,附设乐队演奏班。1961年纳入福建省艺术学校。1978年省艺术学校在莆田开办莆仙戏学员班。次年,县文化部门也办起一所艺术学校,招生50名,学制5年,1985年停办。
  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县成立戏剧改良委员会(下称戏改会),编演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剧目,群众称之为宣传剧。抗战胜利后,戏改会解散。1954年成立莆田县编剧小组。先后整理传统剧目200多个。1986年编剧小组改设为莆田县莆仙戏研究室,成为一个创作研究的专门机构。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彭真
相关人物
姜萼
相关人物
新梅英
相关人物
黄文龙
相关人物
黄金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莆仙戏
相关专题
蒲仙戏声乐
相关专题
蒲仙戏器乐
相关专题
蒲仙戏乐队
相关专题
蒲仙戏行当
相关专题
蒲仙戏身段
相关专题
蒲仙戏布景
相关专题
蒲仙戏脸谱
相关专题
蒲仙戏面具
相关专题
蒲仙戏发式
相关专题
蒲仙戏服饰
相关专题
蒲仙戏道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