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音乐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30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音乐舞蹈
分类号: J692;J792
页数: 3
页码: 732-7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民间艺术是在晋时中原士族南迁到莆田地区后经过改作而形成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形式。其中音乐方面包括民歌、锣鼓曲、十音、八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舞蹈方面则有棕轿舞、龙舞、狮舞、九灯舞、花鼓舞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自建国后得到重视和发展,参加了各级文艺会演并获得了好评。莆田民间音乐和舞蹈的丰富遗产在《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得到了整理和保存。
关键词: 音乐 舞蹈 莆田县

内容

晋时,中原士族南迁,随之俱来的音乐舞蹈,经历代艺人的综合改作,逐渐形成今天具有地方色彩的莆田民间艺术。
  一、音乐
  (一)民歌
  船歌 渔民出海时唱的歌。只有“吭唷唷嗓”和“奚啰嗓”等几个声调。为原始的“劳歌”型式遗留。
  山歌 歌词一般以四句七言诗构成,可以独唱、对唱、轮唱或合唱。伴奏乐器为竹笛,有时也吹树叶伴唱。
  俚歌 形式与山歌同,段数较多,调子较严谨,伴奏乐器只用梆鼓和竹板。
  儿歌 句子长短不一,拍手数板。没有其他伴奏,大多数可以循环连唱。
  (二)锣鼓曲
  伡鼓 乐器为“钹锣大鼓”。基本音色为“嗏、咚、啌、宽”,一般按“嗤咚、咚嗤、嗤咚宽”的调式反复敲击。
  龙鼓 舞龙时用的打击乐。乐器为小鼓、钹锣。龙身徐徐摇动时,敲击调式和“钹锣鼓”的打法一样;高低滚动时,锣鼓钹一齐鸣奏;愈滚愈快时,锣鼓 也随之越打越急。
  狮鼓 节奏比龙鼓急促,其调有“嗤嗤、咚咚、嗤嗤、咚咚、咚嗤、嗤咚、宽”数种。一般是狮子抢球、打滚、吐雾时声高调急,戏子、舐毛时音响沉缓。
  九鲤鼓 打法比较丰富多样,有时锣鼓齐鸣,像戏曲上的大闹台;有时只敲击锣鼓,反复打着“嗤咚、嗤咚、嗤”或“嗤咚咚、嗤”的调子。
  棕轿鼓 跳棕轿时,锣鼓齐鸣,没有固定调式。摆棕轿时,锣鼓连续发出“咚咚——啌啌——咚咚——啌啌”的声音,直到舞停始止。
  龙船鼓 龙船单只划行时,锣一声,鼓一声,只有“宽—咚—宽—咚”两个声色;两船竞进时,锣鼓齐鸣,宽咚的节奏急促。
  (三)十音、八乐
  十音 一名十番。分文、武两种,全队10人,以演奏为主。文十音所用乐器有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10种,其旋律缓慢,音色低沉古雅。武十音所用乐器有云锣、横笛、碗胡、四胡、尺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音响洪大,音色尖锐。
  八乐 有男八乐和女八乐之分,队列5~9人,用打击乐器,以歌唱为主,又配有8人组成的管弦乐伴奏。所用乐器有横笛、尺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
  (四)戏曲音乐参见第三章《戏剧》。
  (五)典礼音乐
  八乐吹 全队8人,1人掌鼓,其他7人轮流兼掌丹皮、大小锣、大小钹、唢呐、横笛、板胡、三弦、八角琴等乐器。演唱曲牌与莆仙戏同。
  马上吹 8人骑马行进奏乐,乐器有长喇叭、大海笛、堂鼓、云锣、凸面锣、小钹等。为古代军中乐的遗制。
  金鼓 全队4人,1人司唱,3人掌乐器。乐器有鼓、钹和大海笛。演唱曲牌与莆仙戏同。唱腔纯朴、清泼,别具一格。
  通鼓 全队3人,1人掌锣鼓兼帮唱,2人吹大海笛。演唱起来,具有热烈奔放的气氛。为古代三通鼓遗制。
  闹声 用2人或4人,主要乐器用大海笛、唢呐,伴和鼓、钹等。宴席上多吹奏《水晶龙》等曲牌,曲调庄严和缓,席终送客时敲起锣、钱,增强热闹气氛。
  (六)法事音乐
  僧侣音乐 分“香花”和“丛林”两派。乐队少者3人,多者达49人以上,常见的是7人、9人或13人,俗称“×人一鼓”。乐器除了大鼓之外有磬、笛、锣、钹、琴、胡、木鱼等。香花派多用装饰音,调子活泼清爽;丛林派调子淳朴浑厚。
  道士音乐 乐队人数、演唱形式、乐器与僧侣乐队基本相同。采用曲牌与莆仙戏《四生曲》相同,特点是旋律缓慢,唱腔软,单调而低沉,在法事音乐中自成一派。
  经师音乐 所用乐器、曲牌、唱腔等基本上和僧侣音乐中的丛林派无甚差别,兼擅僧道乐之长。二、舞蹈
  莆田民间舞蹈主要有:
  棕轿舞 有“跳”和“摆”两种,在广场中烧起火堆,敲锣打鼓。摆时,2人抬轿绕着火堆边摆边舞;跳时,工人抬轿跃过火堆。一般要闹至火堆熄灭锣鼓声歇才停止。
  龙舞 龙身用竹扎骨,外蒙纱布彩绘,内燃牛油,常为11~13段,首尾之间长4丈左右。舞时,每人各举一段,作抢珠、戏珠、吐须、叠龙等系列表演。
  狮舞 大狮1只,小狮1~2只。舞时,1人耍球兼指挥,大狮由两个人合演,其中1人戴狮头舞具,一人藏在布制的狮身舞具内,协同作抢球、吐雾、舔毛、玩小狮和跳桌子等动作。演小狮的1人披戴小形狮舞具,配合大狮表演。
  九灯舞 用竹扎纸糊的龙、鳌、鳜、鲈、鳓、鲤、鲫、花鱼、金鱼形状的9只有柄的笼灯和1只龙珠形的小笼灯作舞具。表演时每人各持笼灯而舞,龙灯居前,余灯继之,金鱼灯殿后。动作一般有游水、觅珠、抢珠、围珠和跳龙门5种。
  花鼓舞 舞者一男一女。男穿“武缚身”服装,打腰鼓;女穿“通身绻”服装,敲锣。表演时,载歌载舞,穿插道白。曲牌一般为《春色娇》和《螃蟹歌》两阕。
  游船舞 一名“春江游船”。女演员2人,一扮船女,一扮船婆,工人腰间联着一条薄绸,虚拟渔船。表演时,用八乐队为前导,船女在船头边歌边舞,卖弄风骚,船婆在船尾摇桨咿呀和唱。
  弄八仙 有“弄大八仙”和“弄小八仙”2种。弄大八仙有4场戏,第1场,八仙聚会;第2场,八仙过海;第3场,蟠桃宴;第4场,三仙醉酒。弄小八仙以演唱为主,动作简单少变化。
  跳加官 有“单加官”和“双加官”2种。单加官由男演员持朝笏,樸头、红袍戴面具上场;双加官加女演员持拂尘,不戴面具,一同上场,动作程式化来源极古。
  寒山拾得 演员2人扮寒山者手持芭蕉叶,作捉蜻蜓舞;扮拾得者,手持扫帚,作捉螃蟹舞。先独舞,次对舞,最后两人拥抱而舞。诙谐有趣,亦源于唐代宫廷杂剧。
  莲花灯舞 俗称“穿九莲”为香花派法事舞蹈。全队少者7人,多者20~30人。1人执纸幡领队,余各持一盏碗口大的纸糊、中点蜡烛的莲花灯。边穿跑花阵,边舞动莲灯,上下左右团团滚滚,光影闪闪烁烁,十分精采。
  建国后,为发掘整理民间艺术,1951年,县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次年,组织剧团和八乐队会演。1956年底,改进棕轿舞,并将“弄大八仙”中的《韩湘子钓金蟾》整理为单人舞蹈的《戏蟾蜍》。1957年,经过整理加工的节目,主要有:
  双莲灯 表演时,九个少女双手各持1盏莲灯,旋转飞舞,时如长虹卧波,时如云海翻浪,变化倏忽,灵巧多姿。
  伞舞 表演用女的,人数不限。舞时作旋伞、吹伞、飞伞、滚伞和登山涉水等动作,情景迫肖。
  龙灯舞 综合“弄龙”和“采茶灯”的动作,融汇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气氛热烈,舞姿优美。
  铃鼓舞 表演时摇铃打鼓。一鼓一铃,载歌载舞,表现出兴高采烈的心情。
  扇蝶舞 综合提炼戏剧中的舞扇法和扑蝶动作而成。舞蹈配合音乐节奏作赏花扑蝶种种动作,飘忽轻巧,色彩缤纷。
  剑舞 融会戏剧表演中的剑功和体育中的剑术,配合音乐节拍加以提炼美化,表现莆田妇女的尚武精神。
  出海歌 描写渔家父女俩放舟出海,分别表演父女摇橹撒网的动作。音乐配以传统曲牌《夜行船》、《入娘家》、《胜春会》等。
  《双莲灯》和《伞舞》,曾参加全省文艺会演(莲灯舞选送参加1957年全国会演获奖)。《伞舞》经加工后(改名《走雨》,1959年晋京参加庆祝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并被拍成电影放映。
  1960年,有《烧土舞》、《庆丰收》、《龙灯舞》、《山歌唱阿强》等,晋京汇报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统统被禁止。1973年,县有关部门将业余文艺会演的新节目——《织网舞》、《飞舟传情》等编印成书,供公社文艺代表队参考。
  1978年,县文化部门搜集并选印曲艺唱词。1980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的梆鼓唱被选晋京表演,轰动国内曲坛。1985年,参加省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出,民乐队获一等奖,文枕琴独奏获3等奖。次年,在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曲决赛中,文枕琴演奏获得二等奖。1987年,《捉蟹舞》晋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尔后,表演唱《一个鱼篓》、俚歌表演唱《春游乐》、山歌表演唱《荔乡新赞》等节目,先后参加全省会演,均获得好评。
  莆田民间音乐遗产丰富,曾经搜集整理,编成《民间器乐曲集成》。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船歌
相关专题
山歌
相关专题
俚歌
相关专题
儿歌
相关专题
伡鼓
相关专题
龙鼓
相关专题
狮鼓
相关专题
九鲤鼓
相关专题
棕轿鼓
相关专题
龙船鼓
相关专题
十音
相关专题
八乐
相关专题
八乐吹
相关专题
马上吹
相关专题
金鼓
相关专题
通鼓
相关专题
闹声
相关专题
僧侣音乐
相关专题
道士音乐
相关专题
经师音乐
相关专题
棕轿舞
相关专题
龙舞
相关专题
狮舞
相关专题
九灯舞
相关专题
花鼓舞
相关专题
游船舞
相关专题
弄八仙
相关专题
跳加官
相关专题
寒山拾得
相关专题
莲花灯舞
相关专题
双莲灯
相关专题
伞舞
相关专题
龙灯舞
相关专题
铃鼓舞
相关专题
扇蝶舞
相关专题
剑舞
相关专题
出海歌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