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篇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299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八篇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39
页码: 730-7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人才,从唐代到清代,各类著述和戏剧数量众多。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文化市场繁荣。1986年后,莆田县获得多个文化先进称号,1990年实施福建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芳草计划》。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艺术人才 文化事业

内容

莆田自陈时(557~589)郑氏“开莆来学”之后,名流巨匠灿若繁星。唐代,多有文学著述见世,“百戏”盛行于民间。宋代有书法家蔡襄、史学家郑樵、著名词人刘克庄,元代“才名北斗齐”的陈旅、《浮邱集》作者陈绍叔,都是文坛艺苑中的佼佼者。至明、清,民间文艺活动除戏剧外,还有十音八乐等乡土音乐,舞龙、舞狮、弄九鲤等民间舞蹈,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涌现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史学家,李在、曾鲸、黄仲昭、杨舟,以及书法家郭尚先、江春霖等,都曾驰名中外。从唐至清,据不完全统计,各类著述多达3000余种,传统戏本8000多册。
  抗日战争期间,传统的莆仙戏吸取外地剧种的表演特色,艺术上有所创新,以抗日为题材的现代戏开始流行。是时,电影传入莆田。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文化事业,一方面加强文化管理,一方面组织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引导民间文化健康发展。1956年建立侨联影剧院(1963年改称人民影院),城乡普遍成立工人、农民俱乐部。1960年实行“精兵简政”后,文化事业一度徘徊。1964年底,禁演古装戏,“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样板戏”占据舞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布城乡和厂矿企业,但艺术形式单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后,社会文化市场繁荣,广播、电影、电视、录像迅速普及,歌舞厅的数量不断增多,图书发行和史料征集工作得到加强,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日益健全。地方史志的研究和各文献资料征集、整理,受到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引导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86年后,国家文化部门先后授于莆田县“戏曲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等光荣称号。1990年,全县建立20个示范点,以实施福建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芳草计划》。
  第一章 文学
  莆田从唐至清,文人辈出,各类著述多达3000余种,为《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有10部748卷。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有:
  唐 林藻,他的《合浦还珠赋》,评者叹为“有神助”,著有《林藻集》。徐寅,以诗赋著名,其“词章绮丽”,善于借古讽今,用譬喻手法表达思想,著有《徐正字集》。黄滔,工诗文,被称为闽中“文章初祖”,其诗“清醇有风骨”,所著《黄御史集》,为《万有文库》所收录。此外,林披著《无鬼论》,林蕴著《林邵州遗集》,陈峤著《陈御史文集》,黄璞著《雾居子集》和《闽川名士传》,翁承赞著《宏词前后集》和《昼锦诗集》,郑希闵著《郑进士文集》等,亦为人所称道。
  宋 黄公度,善倚声,曾丰称他的词“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著有《知稼翁集》。郑樵,著作甚富。他的《通志》是一部综合诸史旁及百家的巨著,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刘克庄,精史学,工诗词。其诗“辞清而腴,旨近而远”;词跌宕有致,豪放雄健,为江湖派重要作家,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行世。还有蔡襄著《荔枝谱》,郑至道著《琴堂谕俗编》,黄徹著《䂬溪诗话》,刘朔著《春秋比事》,蔡戡著《定斋集》,李过著《西溪易说》,方实孙著《淙山读易记》,方大琮著《铁庵文集》和《壶山四六》,黄绩著《易通》,陈均著《九朝编年备要》,黄仲元著《四如讲稿》和《黄四如集》,陈俊卿著《陈正献集》,龚茂良著《文献通考》,林光朝著《艾轩集》,方崧卿著《韩集举正》和《续横园集》,郑侨著《郑鲁公词草》、《西垣词稿》和《郑忠惠遗文》,陈宓著《复斋文集》,方信儒著《南海百咏》、《观我轩集》等。
  元 陈绍叔著《浮邱集》、《历代纪年》、《大元官品》,顾长卿著《顾长卿文稿》,方澜著《方叔渊遗稿》,洪希文著《续轩渠集》,陈旅著《安雅堂集》。
  明 黄仲昭,善文辞,“浑厚典重,无艰深聱硗之语”。著有《未轩文集》,又编录《八闽通志》、《兴化府志》等。余怀,工诗词,所作“清而能丽,绮而不靡”,著有《研山词》、《玉琴斋稿》、《板桥杂志》等。周庚(女),工尺牍,“雅淡似晋人”,小诗清婉有意致,著有《羹绣集》。黄幼藻(女),工声律,善集句,集有《柳絮编》,她的《题明妃出塞图》诗,被《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所收录。周瑛著《翠渠摘稿》。林俊著《见素文集》和《见素诗集》。柯维骐著《宋史新编》和续《莆阳文献》。林兆恩著《三教正宗统论》。柯潜著《竹岩集》。还有翁世资著《冰崖集》,郑瑗著《井观琐言》,方良永著《方简肃文集》,郑岳著《山斋集》,马明衡著《尚书疑义》,林文俊著《方斋诗文集》,朱淛著《天马山房遗稿》,周婴著《巵林》,彭韶著《彭惠安集》,邹守愚著《俊知堂集》,康大和著《留省稿》和《停云馆摘稿》,林润著《林念堂集》,佘翔著《薜荔园集》,陈经邦著《陈文恪公遗稿》、《群玉山房文集》和《诗集》等。
  清 林尧英著《克复讲义》、《淡亭诗略》;方琬(女),工诗,著有《断钗集》,她的《戍子避乱舟中寄弟》一诗,被收入《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郭尚先、工文辞,著有《增默庵文集》、《使蜀日记》、《郭大理遗稿》等。彭鹏著有《古愚心言》。还有林燐焻著《玉岩诗集》和《竹香词》,廖必琦著《荔庄诗钞》,林兆鲲著《林太史稿》和《蜩笑草》,涂庆澜著《荔隐山房集》等。
  清末民国时期江春霖,著有《梅阳江侍御奏议》和《梅阳山人文集》。张琴,诗文俱佳,著有《桐云轩文集》、《莆田县志稿》、《六书考源》、《读尔雅》等。还有陈樵著《丘园诗》,康爵著《乡故随钞》和《耕冰寄庐漫录》,杨持平著《仰云集》,宋增矩著《南禅堂文集》和《莆田掌故见知录》,陈国柱(廖华)著《革命诗稿》。
  现代 现代作家以郭风最为著名。其作品想象丰富,感情细腻,语言明净洗炼,充满诗情画意,形成清新婉约的艺术风格。已出版诗文集四十部,其中诗集《木偶戏》,童话集《孙悟空在我们村里》,散文诗集《叶笛集》、《小小的屐印》,散文集《你是普通的花》、《给爱花的人》、《开窗的人》、《晴窗礼记》等,影响较大。还有陈禅心,善诗词,著有《抗倭集》、《海峡和平合一家》。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林文豪主编《湄洲妈祖》。蒋维锬编校《妈祖文献资料》等。
  第二章 艺术
  第一节 音乐舞蹈
  晋时,中原士族南迁,随之俱来的音乐舞蹈,经历代艺人的综合改作,逐渐形成今天具有地方色彩的莆田民间艺术。
  一、音乐
  (一)民歌
  船歌 渔民出海时唱的歌。只有“吭唷唷嗓”和“奚啰嗓”等几个声调。为原始的“劳歌”型式遗留。
  山歌 歌词一般以四句七言诗构成,可以独唱、对唱、轮唱或合唱。伴奏乐器为竹笛,有时也吹树叶伴唱。
  俚歌 形式与山歌同,段数较多,调子较严谨,伴奏乐器只用梆鼓和竹板。
  儿歌 句子长短不一,拍手数板。没有其他伴奏,大多数可以循环连唱。
  (二)锣鼓曲
  伡鼓 乐器为“钹锣大鼓”。基本音色为“嗏、咚、啌、宽”,一般按“嗤咚、咚嗤、嗤咚宽”的调式反复敲击。
  龙鼓 舞龙时用的打击乐。乐器为小鼓、钹锣。龙身徐徐摇动时,敲击调式和“钹锣鼓”的打法一样;高低滚动时,锣鼓钹一齐鸣奏;愈滚愈快时,锣鼓 也随之越打越急。
  狮鼓 节奏比龙鼓急促,其调有“嗤嗤、咚咚、嗤嗤、咚咚、咚嗤、嗤咚、宽”数种。一般是狮子抢球、打滚、吐雾时声高调急,戏子、舐毛时音响沉缓。
  九鲤鼓 打法比较丰富多样,有时锣鼓齐鸣,像戏曲上的大闹台;有时只敲击锣鼓,反复打着“嗤咚、嗤咚、嗤”或“嗤咚咚、嗤”的调子。
  棕轿鼓 跳棕轿时,锣鼓齐鸣,没有固定调式。摆棕轿时,锣鼓连续发出“咚咚——啌啌——咚咚——啌啌”的声音,直到舞停始止。
  龙船鼓 龙船单只划行时,锣一声,鼓一声,只有“宽—咚—宽—咚”两个声色;两船竞进时,锣鼓齐鸣,宽咚的节奏急促。
  (三)十音、八乐
  十音 一名十番。分文、武两种,全队10人,以演奏为主。文十音所用乐器有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10种,其旋律缓慢,音色低沉古雅。武十音所用乐器有云锣、横笛、碗胡、四胡、尺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音响洪大,音色尖锐。
  八乐 有男八乐和女八乐之分,队列5~9人,用打击乐器,以歌唱为主,又配有8人组成的管弦乐伴奏。所用乐器有横笛、尺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
  (四)戏曲音乐参见第三章《戏剧》。
  (五)典礼音乐
  八乐吹 全队8人,1人掌鼓,其他7人轮流兼掌丹皮、大小锣、大小钹、唢呐、横笛、板胡、三弦、八角琴等乐器。演唱曲牌与莆仙戏同。
  马上吹 8人骑马行进奏乐,乐器有长喇叭、大海笛、堂鼓、云锣、凸面锣、小钹等。为古代军中乐的遗制。
  金鼓 全队4人,1人司唱,3人掌乐器。乐器有鼓、钹和大海笛。演唱曲牌与莆仙戏同。唱腔纯朴、清泼,别具一格。
  通鼓 全队3人,1人掌锣鼓兼帮唱,2人吹大海笛。演唱起来,具有热烈奔放的气氛。为古代三通鼓遗制。
  闹声 用2人或4人,主要乐器用大海笛、唢呐,伴和鼓、钹等。宴席上多吹奏《水晶龙》等曲牌,曲调庄严和缓,席终送客时敲起锣、钱,增强热闹气氛。
  (六)法事音乐
  僧侣音乐 分“香花”和“丛林”两派。乐队少者3人,多者达49人以上,常见的是7人、9人或13人,俗称“×人一鼓”。乐器除了大鼓之外有磬、笛、锣、钹、琴、胡、木鱼等。香花派多用装饰音,调子活泼清爽;丛林派调子淳朴浑厚。
  道士音乐 乐队人数、演唱形式、乐器与僧侣乐队基本相同。采用曲牌与莆仙戏《四生曲》相同,特点是旋律缓慢,唱腔软,单调而低沉,在法事音乐中自成一派。
  经师音乐 所用乐器、曲牌、唱腔等基本上和僧侣音乐中的丛林派无甚差别,兼擅僧道乐之长。二、舞蹈
  莆田民间舞蹈主要有:
  棕轿舞 有“跳”和“摆”两种,在广场中烧起火堆,敲锣打鼓。摆时,2人抬轿绕着火堆边摆边舞;跳时,工人抬轿跃过火堆。一般要闹至火堆熄灭锣鼓声歇才停止。
  龙舞 龙身用竹扎骨,外蒙纱布彩绘,内燃牛油,常为11~13段,首尾之间长4丈左右。舞时,每人各举一段,作抢珠、戏珠、吐须、叠龙等系列表演。
  狮舞 大狮1只,小狮1~2只。舞时,1人耍球兼指挥,大狮由两个人合演,其中1人戴狮头舞具,一人藏在布制的狮身舞具内,协同作抢球、吐雾、舔毛、玩小狮和跳桌子等动作。演小狮的1人披戴小形狮舞具,配合大狮表演。
  九灯舞 用竹扎纸糊的龙、鳌、鳜、鲈、鳓、鲤、鲫、花鱼、金鱼形状的9只有柄的笼灯和1只龙珠形的小笼灯作舞具。表演时每人各持笼灯而舞,龙灯居前,余灯继之,金鱼灯殿后。动作一般有游水、觅珠、抢珠、围珠和跳龙门5种。
  花鼓舞 舞者一男一女。男穿“武缚身”服装,打腰鼓;女穿“通身绻”服装,敲锣。表演时,载歌载舞,穿插道白。曲牌一般为《春色娇》和《螃蟹歌》两阕。
  游船舞 一名“春江游船”。女演员2人,一扮船女,一扮船婆,工人腰间联着一条薄绸,虚拟渔船。表演时,用八乐队为前导,船女在船头边歌边舞,卖弄风骚,船婆在船尾摇桨咿呀和唱。
  弄八仙 有“弄大八仙”和“弄小八仙”2种。弄大八仙有4场戏,第1场,八仙聚会;第2场,八仙过海;第3场,蟠桃宴;第4场,三仙醉酒。弄小八仙以演唱为主,动作简单少变化。
  跳加官 有“单加官”和“双加官”2种。单加官由男演员持朝笏,樸头、红袍戴面具上场;双加官加女演员持拂尘,不戴面具,一同上场,动作程式化来源极古。
  寒山拾得 演员2人扮寒山者手持芭蕉叶,作捉蜻蜓舞;扮拾得者,手持扫帚,作捉螃蟹舞。先独舞,次对舞,最后两人拥抱而舞。诙谐有趣,亦源于唐代宫廷杂剧。
  莲花灯舞 俗称“穿九莲”为香花派法事舞蹈。全队少者7人,多者20~30人。1人执纸幡领队,余各持一盏碗口大的纸糊、中点蜡烛的莲花灯。边穿跑花阵,边舞动莲灯,上下左右团团滚滚,光影闪闪烁烁,十分精采。
  建国后,为发掘整理民间艺术,1951年,县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次年,组织剧团和八乐队会演。1956年底,改进棕轿舞,并将“弄大八仙”中的《韩湘子钓金蟾》整理为单人舞蹈的《戏蟾蜍》。1957年,经过整理加工的节目,主要有:
  双莲灯 表演时,九个少女双手各持1盏莲灯,旋转飞舞,时如长虹卧波,时如云海翻浪,变化倏忽,灵巧多姿。
  伞舞 表演用女的,人数不限。舞时作旋伞、吹伞、飞伞、滚伞和登山涉水等动作,情景迫肖。
  龙灯舞 综合“弄龙”和“采茶灯”的动作,融汇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气氛热烈,舞姿优美。
  铃鼓舞 表演时摇铃打鼓。一鼓一铃,载歌载舞,表现出兴高采烈的心情。
  扇蝶舞 综合提炼戏剧中的舞扇法和扑蝶动作而成。舞蹈配合音乐节奏作赏花扑蝶种种动作,飘忽轻巧,色彩缤纷。
  剑舞 融会戏剧表演中的剑功和体育中的剑术,配合音乐节拍加以提炼美化,表现莆田妇女的尚武精神。
  出海歌 描写渔家父女俩放舟出海,分别表演父女摇橹撒网的动作。音乐配以传统曲牌《夜行船》、《入娘家》、《胜春会》等。
  《双莲灯》和《伞舞》,曾参加全省文艺会演(莲灯舞选送参加1957年全国会演获奖)。《伞舞》经加工后(改名《走雨》,1959年晋京参加庆祝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并被拍成电影放映。
  1960年,有《烧土舞》、《庆丰收》、《龙灯舞》、《山歌唱阿强》等,晋京汇报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统统被禁止。1973年,县有关部门将业余文艺会演的新节目——《织网舞》、《飞舟传情》等编印成书,供公社文艺代表队参考。
  1978年,县文化部门搜集并选印曲艺唱词。1980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的梆鼓唱被选晋京表演,轰动国内曲坛。1985年,参加省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出,民乐队获一等奖,文枕琴独奏获3等奖。次年,在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曲决赛中,文枕琴演奏获得二等奖。1987年,《捉蟹舞》晋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尔后,表演唱《一个鱼篓》、俚歌表演唱《春游乐》、山歌表演唱《荔乡新赞》等节目,先后参加全省会演,均获得好评。
  莆田民间音乐遗产丰富,曾经搜集整理,编成《民间器乐曲集成》。
  第二节 书画
  自唐代以来,莆田书画名家灿若繁星。其尤著者有:
  唐 林藻,工行书,其书法“婉约丰妍,出入智永之域”,《宣和书谱》录有《深慰帖》传世。
  宋 蔡襄,真、行、草俱佳,楷书凝重浑厚,行书淳淡姽美,草书道劲秀逸,散草飞腾轻快,并工绘画。
  明 李在,以画供奉宫廷,山水墨气淋漓,极烟云罨霭之趣,人物笔意苍古。当时日本画家多从他习画。曾鲸,肖像画“以形写神”,强调墨色渲染,创“凹凸法”,当时称“波臣派”。宋珏,善画工书法。
  清 杨舟,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成就均高,尤善画鹿。姚云,工仕女,善写照,自成一家,被称为畅山姚氏法。郭尚先,工书法,善画兰石,饶有逸气,名重天下。
  清末民国时期 江春霖,书法瘦硬清劲,名重于时。张琴,能四体,尤工行书。李国华,善榜书,端庄道劲,莆田各大寺院匾额、楹联,多出其手。
  近现代 苏师颖,擅山水花鸟。许英三,工人物,以仕女画擅名,陈鹤。字画俱佳,尤善画虎。朱成淦,书画气势奔放,所创狂草书画独具一格。
  1951年县成立美术工作小组,同年底,扩大为美术协会,又成立文学艺术联合会。次年,县文化馆与县美术协会举办大规模美术展览会。1954年,县美术协会改为美术小组,次年,美术小组成员创作连环画10多套,参加晋江专区首届美术展览会。1956年,美术小组创作新国画20多幅,迎接省第四届美术展览会。1957年,县举办今昔对比展览会,美术工作者绘制漫画和连环画100多幅参加展出。1958年,中共莆田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美术工作者绘制宣传画、连环画和出版漫画刊物。同年又举办“大跃进”画展和“六一”儿童画展,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省“大跃进”画展和省业余文艺创作评奖,其中,黄愧群、陈鹤和望江农民集体创作的10多幅国画、水彩画获奖。
  1959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县组织美术工作者绘制国画、油画画、水彩画等70多幅,参加省第五届美术展览会;并在城厢、涵江、黄石等地举办画展。
  1963年县文化部门举行联席会议,确定每年组织美术创作展览一次。是年,全县创作美术作品数百幅,其中有26幅被推荐付印。1973年,举办“红五月”美术展览。
  1986年县获得省新春书画展览组织奖和民间美术展览组织奖,同年,有两幅美术作品参加全国长安青年金牌大奖赛,分别获得金牌奖和铜牌奖。
  1987年县选送美术作品参加省首届民间美术展览。次年,又参加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在北京联办的福建民间美术展览。
  1989年选送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第七届展览,有1幅作品获全国书法邀请赛2等奖,同年,莆田县被国家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为“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0年,选送民间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有6幅获创作奖。同年5月,选送5件纸札作品参加新加坡“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览会”。6月选送5幅绘画作品参加全国画乡作品展览,其中《庙会》获二等奖,《水车》获三等奖。
  第三节 雕刻
  一、篆刻
  宋代,兴化的刻书已很著名,所刻书籍销于四方。
  莆田篆刻艺术,至明代开始盛行,从明至清,名手甚多,其尤著者有:
  明 黄巩,作品质朴,所遗“累心处都尽”一印,落落大方,迥异常蹊。魏植,刀法稳健。曾在洮河绿玉砚的四旁刻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堪称精品,遗印“礼乐攻吾短,痛饮读离骚”一方,浑穆朴茂,人多摹之。黄升,治印不拘一格,有时大刀阔斧雄杰果断,有时矩步规行不失尺寸,所刻“岸圃大观”、“大块文库”诸印,堂皇古朴,疏密有致,为世所重。宋珏,善于分朱布白,首创以八分书入印,“作品清丽雅典”,世称“莆田派”。
  清 林皋,篆刻功力深厚,布白繁简适宜,刀法道劲到满,与汪关、沈世和合称“扬州派”,别称“林派”。郭慎行,擅篆刻,所作大者雄奇道劲,小者工巧不伤雅,刀法有力,布白疏密得当,可与西冷八家媲美。
  近现代篆刻家中,朱锋颇擅时名,有《警予印存》传世。游定远,治印以魏植为宗,搜集前代邑人遗印,编《莆田印人传》,简介“莆田派”的后继情况。孔令怀治石以汉印为法,朱文劲挺洗练,白文雄健古朴,布局疏密有法,尤以边款见称。
  二、雕板
  莆田雕板始见于唐末、五代,现能考知的当时已有刊本8部,83卷。至宋时刻书技艺已著声名,刻有《唐开元天宝遗事》等60部,871卷。元代有刊本7部,162卷。元、明之际,刻书艺人俞良甫还将莆田雕板艺术传到日本,至今“俞良甫版”(或称“博多版”)极为日本人所珍视。明代刊本有128部,1538卷。清代刊本有93部,691卷。
  三、木雕
  莆田木雕在唐、宋两代已相当发达,寺庙的建筑雕饰和神佛雕像还遗存很多。元代以后,注重家具、乐器、摆设、玩具的雕刻。明代所刻刘海像、苍鹰木雕等欣赏品,按木料的天然结构加工,随物赋形,神态逼真,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清末,廖熙兄弟2人,创作的木雕人物像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1959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县选送圆雕、浮雕、透雕等作品23件至北京陈列,其中名老艺人朱榜首、黄丹桂等集体雕刻“三打祝家庄”砚照和立柱龙凤灯,糅合透雕、深雕和浮雕的镂空技巧,用径寸的木头,刻复杂细致的画面,纤毫毕现。
  近年来,莆田木雕艺术走上新的发展阶段。雕件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地展出得到好评,产品远销海外各地。
  四、石刻 泥塑
  唐代,莆田已有摩崖石刻。宋代,广化寺释迦文佛塔石刻浮雕艺术为我省现存宋塔第一。泥塑多为寺庙的神佛像艺术均极高超。
  第四节 摄影
  清末,摄影术传来莆田,民国时期,莆田民间通称摄影为“照相”,城、涵等地街市上均开设照相馆。摄影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建国后,摄影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受到重视。1978年后,摄影创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85年,全县选送23幅摄影作品参加全省摄影作品展,有两幅分获二、三等奖,两幅参加广州、福建等五省市联展。1986年《龙的故乡》和《老戏迷》两幅作品分获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一等奖和三等奖;《老戏迷》并被选入《国际和平年摄影艺术展览》,同年,《海滩的图案》和《走错了队伍》被选参加全国十四届影展。
  1988年,有24幅摄影作品参加省首届农村摄影大奖赛,获金杯奖3个,佳作奖1个。次年,《阳光下的堤坝》、《新村一角》被选参加全国“可爱的中华”摄影艺术展览,《豪华也是一种需要》参加国际住房年摄影展览。
  1990年《春雨潇潇山色新》等7幅作品参加省14届摄影展览,《拚搏》等3幅作品参加闽台摄影展览,《中国一日》参加全国17届摄影展,《妈祖庙的风姿》和《沙滩的游客》被选参加第3届“可爱的中华”摄影展。
  第三章 戏曲
  第一节 莆仙戏
  莆仙戏是全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流行于兴化方言区域,通称“兴化戏”。1952年10月下旬,福建省文化局决定把“兴化戏”改称“莆仙戏”,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于唐代乐舞、“百戏”,南宋时期已极盛行。明代后,接受外地剧种的影响,综合唱、做、念、打和化妆表演等艺术,逐渐形成地方色彩浓厚的莆仙戏。明末清初曾盛极一时,同时也流传至琉球、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受福州儒家戏做工、京戏曲调的影响,格调为之一变。至民国3年(1914),只有迎春楼、崇德、新附凤等几个戏班,仍保持着莆仙戏的原有风格。民国8年后,传统戏班大为减少。抗日战争时期,盛行话剧。抗战胜利后,社会动荡,经济衰落,莆仙戏班一度濒临绝境。建国后,莆仙戏班改造成莆仙戏剧团,才走上恢复拓新的道路,虽经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精减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整个莆仙戏的编导、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飞跃的发展和提高,并涌现出许多驰名全国的优秀作品。
  一、剧目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其中与宋、元时同名或情节相同的有《张协状元》、《王魁》等505个,有明代剧目同名的有《商辂》、《春江》等。
  清代,剧目更为丰富多采。著名的有《吊丧》、《镜听》等。
  辛亥革命(1911)后,舞台上出现《红顶扫马屎》、《杨家婢》等新剧目,20年代又有《石脚桶》、《卖画寻夫》以及批判社会不良风气的《缉私》、《赌博误》、《阿忽布田》等剧目。有的戏班则大演剑侠公案传奇。30年代,组建女班,女艺人扮演男角色(前此,演员皆男角,旦角也由男的扮演),之后,戏班才参用女旦角。
  抗日战争爆发后,莆仙戏的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改良,改编剧目有《江汉渔歌》、《梁红玉》、《木兰从军》、《血染黄州》等。
  建国后,成立县莆仙戏曲改进会,移植、改编的剧目有《林冲》、《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还改编和创作《闹江州》、《宋江杀惜》、《皇帝与妓女》等新剧目。
  1951年组建新剧团。编演的剧目内容以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为主,有《闯王进京》、《夜来香》等。为保留莆田戏曲遗产,县编剧小组征集传统戏本和剧目,记录、收集传统戏本8000多册,剧目5000多个。
  1952年改编后的折子戏《千里送》,参加福建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1954年,华东区举行戏曲观摩会演,传统剧目《琴挑》获演出奖,《春江》、《种瓜》参加内部展览演出。1959年,《三打王英》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观看后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迄1990年,全县有10部剧本获全国优秀奖及省级一等奖、优秀剧本奖。
  二、舞台音乐
  声乐 莆仙戏曲用兴化方言演唱,唱腔、唱法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腔结构形式为曲牌联缀体,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音,旋律以七声音阶进行,徴调式居多,宫、羽调式次之。
  莆仙戏曲牌十分丰富,相传“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其中与唐宋大曲和宋元“粗、细曲”相同或相似的有900多支。犯调很多,一支曲牌可以独唱、对唱,也可以合唱、分唱,有时还有帮腔。
  莆仙戏有“各行脚色皆能歌唱”的特点,每类行当各有自己的曲牌,有的甚至互不串犯。但同一曲牌,在不同场合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唱法也随之而异。
  器乐 莆仙戏的击乐器以沙锣和牛皮大鼓最具特色。随着打法和所打方位的不同,沙锣能发出5个音色,大鼓能发出13个音色,此外,还有花鱼鼓、战鼓和大钹、拍板等。管乐器主要有笛管、梅花、大笼等3种,而以笛管为最,能发“宫、商、角、徴、羽”5个主音和“变宫、变商”两个10余种配音。辛亥革命后,又有尺胡、四胡、三弦和八角琴等加入舞台器乐行列。解放后还配以二胡、扬琴、琵琶、大提琴等乐器。
  乐队 莆仙戏乐队以司鼓、司锣、司吹3人为主。司鼓掌大鼓、小鼓、板鼓;司锣掌沙锣,兼大钹;司吹掌“笛管”,兼“梅花”。新引进的尺胡、四胡、三弦和八角琴等乐器,由演员或专人兼掌。
  三、舞台表演
  行当 早期莆仙戏,每个戏班只有生、旦、靓妆(净)、末、外、贴、丑等7个行当,称为“七子班”。乾隆年间(1736~1795),增加老旦成为8人,叫做“八仙子弟”。清末,增加副生、花旦等行当,演员发展为10~13人。抗战期间,福州沦陷,京剧、闽剧来莆,出现京、闽、莆艺人同台表演的场面,行当多至十几个,演员增至20多人。
  莆仙戏行当各有专司,有时也兼演。建国后,剧团分工更细,演出时各人角色少所替代。
  身段 莆仙戏艺人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动作都有严谨的程式,基本功主要表现在步、肩、手3个部位。步法有台步、摇步、蹀步、挑步、拖步、鹭鹚步、七步跳等;手式包括指法和手法,指法有姜萼、兰花、梅花、虎爪和啄手等;手法分顺花、反花、照手、拟手4种类型;肩式有旋、伡车、放、赞、蹑等。
  莆仙戏演技受古代木偶戏的影响较深,现在的《公背婆》等戏中,还留有多种木偶戏的动作被称为“傀儡介”。
  四、舞台
  布景 建国前,莆仙戏舞台多为在广场上临时搭起的戏棚(少数的宫庙有固定建筑的亭阁式戏台)。都只有棚面和两边的风火门,其景物造型,长期采用虚拟手法,以1只木“半桌”和3只方形竹椅,虚拟多种空间形式如山岭、桥梁、轿子等等,表现出古朴的地方色彩。
  民国3年(1914),“蓬瀛春”班曾用白布绘制楼窗、栏杆,挂了棚面。民国11年,“双赛乐”班使用固定软景和简单绘景。民国36年,“新梅英”班、“老歌舞”班绘制机关布景。其后,侧幕式布景也搬上舞台。舞台照明早期吊盏烧木片、油灯盏,后用煤油灯,少数地方用电灯。
  建国后,剧团开始在固定剧场演出,卖座票。1953年,剧团普遍采用机关布景,制作更为考究。50年代末,采用幻灯,机关布景渐被淘汰。1985年黄文龙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赛布景设计一等奖。1987年,黄金德获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舞美设计奖。
  化妆 脸谱:早期的脸谱,线条粗犷,色彩只有红、白、黑3种。民国初期,受外来剧种的影响,脸谱类型增多,色彩也增加绿、蓝、金、银诸色。脸谱按不同的脚色行当化妆,区别主要在眉毛画法上。正生、正旦眉梢略微向上,武生、武旦眉毛较长、上竖。苦生、苦旦眉头皱蹙,老旦眉似正生,泼旦眉瘦而弯,反角略下垂。
  面具:分全面具和半截面具两种。早年演员扮神、鬼或老虎时,常戴面具。
  发式 莆仙戏旦角的髻式有长髻、圆髻、苏州髻、草蚂髻、牛角髻等5种。汉装水头和京剧旦角髻式,是民国初年,受外来剧种影响后出现的。
  服饰 莆仙戏各类行当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主要戏衫有蟒袍、补袍、八战、■衫、宫衣、女袄、军背心等。样式比今戏衫窄短,水袖只有20厘米左右。近代受闽剧、京剧影响,有所革新。
  盔头形状略小,不尚华丽,便于拆卸组合。状元冠、女凤冠、公主翎、企翎、鸭咀巾、扎巾、员外巾、藤箍等样式独特,不同于其它剧种。
  道具 莆仙戏常采用大帐、一桌三椅等虚拟演出空间,用红旗当火把,签筒当酒坛,马鞭当箭。演出用的武器有锏、木枪、大刀、八角槌等。
  早期演出中,常出现“以人代砌末”的表现手法,保留古老的“杂剧”遗痕。
  五、戏班剧团
  宋时,莆田有综合舞、唱昌、白表演简单故事的梨园(戏班)。元、明时代,城内文峰宫是戏班经常聚集的地方。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全县共有戏班28个,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城头亭《志德碑》上留名的有32个。光绪宣统间(1875~1911),发展到90多班。民国初年,又组建一些较知名的戏班,30年代初,涌现出几个女戏班。抗日战争后,戏景不佳,戏班大多解散。这些戏班皆为班主制,由班主买进幼童培训,培训期满给予“开份”(给工资)。一般没有人身自由,不许到其他班去“搭班”。后台3人制为聘请来的。
  1950年后,农村出现业余剧团。1951年5月县文教部门组建莆田县典型剧团(后改为实验剧团),为专业性剧团,实行演、职员民主管理。1952年成立大众、前进、劳动、荔声、和平、人民等专业剧团和一个木偶剧团。是年,全县有147个业余剧团、8个专业剧团。1960年多数业余剧团解散,1962年又恢复。
  “文化大革命”初期,专业剧团全被解散,演、职员下放劳动。1973年8月,根据省文化部门指示,县成立专业莆仙戏剧团(莆仙戏一团),11月,组建莆仙戏二团(集体所有制)。1978年10月,又组建莆仙戏三团(集体所有制)。其后,农村复办13个业余剧团。至1981年,全县有业余剧团48个,1985年增至51个。1987年,在文化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剧团49个,1988年58个,1989年60个。1990年有专业剧团3个、业余剧团57个。
  六、培训研究
  培训 1951年县文教部门举办艺人学习班。1957年3月创办莆田县小艺人训练班,学员由各剧团选送。1958年训练班改名莆田县戏曲学校,设甲、乙两个班。次年春,续招两班学生,附设乐队演奏班。1961年纳入福建省艺术学校。1978年省艺术学校在莆田开办莆仙戏学员班。次年,县文化部门也办起一所艺术学校,招生50名,学制5年,1985年停办。
  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县成立戏剧改良委员会(下称戏改会),编演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剧目,群众称之为宣传剧。抗战胜利后,戏改会解散。1954年成立莆田县编剧小组。先后整理传统剧目200多个。1986年编剧小组改设为莆田县莆仙戏研究室,成为一个创作研究的专门机构。
  第二节 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俗称“木头仔戏”。搭个1米高的小戏棚演出。莆田戏班习惯称木偶戏为“戏兄”,每逢兼有木偶戏演出时,都让“戏兄”在左上首棚位(尊位)表演。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黄石江东村长兴木偶戏班颇负盛名。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莆仙戏被禁演,木偶戏盛极一时,全县有木偶戏班90多个,每班9人左右。梧塘的顺兴班,是其中的佼佼者。
  建国初期,全县木偶戏有30~40班,每班人数约12人。1956年,选出木偶戏2班参加晋江专区举办的木偶戏会演。“文化大革命”中,木偶戏班解散。1976年后,木偶戏在民间逐渐恢复。1990年全县有木偶戏27班,每班人数15人左右,分布在江口、黄石、灵川、东庄、笏石、平海、东峤等乡镇。
  木偶戏剧目分三大类:1,尊者(目连)戏,为佛教法事演出;2.■戏和北斗戏,为道教法事演出;3,散戏,为普通喜庆演出。演尊者戏的戏金为他戏的两倍。较常演出的散戏剧目一般与大棚莆仙戏剧目同。
  木偶戏音乐比大棚莆仙戏粗犷。唱腔类似朗诵,拖腔久而短。曲牌《皂罗袍》、《普贤歌》、《啄木儿》等唱腔和莆仙戏同名曲牌不同,部分曲牌在莆仙戏中也未曾发现。早期一个班乐队3人,分掌锣、鼓和笛管(或唢呐)。鼓手兼管帮唱或提示,有的班只用2人,1人掌吹奏乐器,1人兼掌锣、鼓。锣鼓的打法与大棚莆仙戏相似,但“鼓点”、“鼓品”较少变化。抗日战争期间,增用拉弦和弹拨乐器。50年代,增用笛管。80年代,还配有录音、喇叭扩音器等。
  木偶脚色有36身,每身的提线,少者8条,多者16条。掣线的艺人全是男的,1个人常担任几种行当,兼用真嗓和假嗓。建国后,提线比以前增多(原来木偶头多种,可以换用),脸谱也有所不同,并开始有女艺人掣线演出。
  莆田最早制作木偶的是黄石江东,现已转向涵江下徐。在涵江的后街和黄石的江东、桥兜各地,均有“木偶戏演出接洽处”,专为木偶戏的雇演提供服务。属民间服务性质。
  第三节 现代戏
  民国时期,开始演现代剧(俗称“改良剧)。民国31年(1941)组织“莆田县戏剧改良会”,改进旧戏剧,推广现代戏。当时,新移风班上演现代戏《同室操戈》、《柴咢椎走上海》;新汉宫班上演《反间谍》、《野玫瑰》、《炸火车头》;新共和班上演《白先生》;赛天然班上演《卢沟桥事件》等,其内容多为反映国人发扬民族精神,反对侵略战争的现代戏。演出服装、道具比较简单,少用布景。中小学校师生也组织“剧社”演出“学生戏”。莆田东山职业学校业余剧社演出《无嗅毒药》。不久,这个剧目改由新汉宫班演出。
  1950~1959年莆田新华音班上演《天亮之前》,典型剧团(后改为实验剧团)相继演出近代剧《北霸天》、《大刀会》,现代戏《小女婿》、《种桔的人们》、《春风吹到诺敏河》、《妇女代表》、《仲秋之夜》、《在天湖山上》等,其中《妇女代表》一剧于1956年参加全省现代戏会演,受到好评。各剧团为宣传抗美援朝,还演出现代小戏《美国少爷兵》、《打倒杜鲁门》、《打倒李承晚》等“街头剧”。不少农村业余剧团上演现代戏(群众称为“民兵戏”),如清江乡清前剧团曾演出《翠冈红旗》,此剧在农村乃至城涵两镇轰动一时。和平剧团上演《陈喀嫲》,劳动剧团上演《海外来客》,大众剧团上演《江姐》、《海滨激战》,人民剧团上演《母亲》、《白毛女》,荔声剧团上演《两兄弟》、《英雄虎胆》,有的业余剧团上演《赤叶河》、《九件衣》、《血泪仇》、《三世仇》等,都曾名噪一时。时上演的现代戏已比较注重舞台布置和服装道具。
  1959年,提倡演现代戏,现代戏进入繁盛时期。当时,劳动剧团演出《不能走那条路》,前进剧团演出《红色风暴》,实验剧团演出《二七风暴》、《红色护士》、《除四害》、《插上红旗》、《八一风暴》、《社长的女儿》、《结婚之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虎山行》、《南海战歌》、《南海长城》、《槐树庄》、《焦裕禄》、《芦荡火种》、《革命自有后来人》等,都获得观众称誉。特别是实验剧团演出的反映闽中革命烈士陈天章事迹的现代戏《碧血红花》,受到广大观众和行家的高度评价,并参加全省现代戏创作会演。1963年跃进剧团创作演出现代戏《东海神鹰》,参加晋江专区现代戏创作会演,获优秀剧本奖、演出奖、导演奖和演员奖。
  1964年,各剧团更多排演现代戏。这些现代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以往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舞台美术和服装道具也更加讲究。跃进剧团上演《朝阳沟》、《龙江颂》、《红色种子》、《红缨歌》、《龙马精神》、《兵临城下》、《针锋相对》、《红色娘子军》、《地下战线》、《三月三》,劳动剧团上演《霓虹灯下的哨兵》、《如此关心》,大众剧团演出《奇袭白虎团》、《乘风破浪》等。1965年10月,莆田县乌兰牧骑式的文艺队成立,所演节目多为现代小戏和歌舞曲艺。社会上业余文艺队伍十分活跃,如县工人俱乐部组织的职工文艺队演出《红色娘子军》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剧团被解散,代之以“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剧目有《杜鹃山》、《红灯记》、《红嫂》、《艳阳天》等。
  1976年后,先后成立莆仙戏一团、二团、三团,上演现代戏剧目有《海岛女民兵》、《盘石湾》、《籍天湖》、《杨三春》、《苗岭风雷》、《瑶山春》、《枫树湾》、《余粮问题》、《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八一风暴》等。1980年,莆田县举行现代戏创作调演,演出的有:莆仙戏一团《难忘的岁月》,二团《丽人泪》,三团《如此关心》,萩芦剧团《先富得千金》等。其中二团演出《丽人泪》参加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获演出奖,黄美云、李文泉获演员奖。1985年,莆仙戏二团演出现代戏《葫芦湾》100多场次,并赴福州参加全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演出奖、导演奖和音乐设计奖,黄美云、吴丽钦、黄万春获演员奖。1987年莆仙戏二团演出现代戏《叶笛秋声》,参加全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创作三等奖、音乐设计奖。1989年莆仙戏一团演出现代戏《涨潮》,参加全省现代戏创作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这个时期,不仅专业剧团上演现代戏,民间职业剧团也排演不少现代小戏,作为加演节目。西天尾剧团演出现代戏《合家欢》,宣传计划生育,在各个乡镇演出时很受观众欢迎。
  第四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民间文化活动
  唐代,莆田民间已有“百戏”。咸通二年(861),福州名僧宗一法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宋代,民间文化活动更为盛行。端平年间(1234~1236),刘克庄的著作里记有观看“优戏”盛况的“空巷无人尽出嬉,、“大半人多在戏场”的诗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见于记载的有群众自发组织和戏班参加的迎春“妆架”36架,次年增至40架的事。
  清代后期至民国,民间主要文化活动为迎神出游。元宵节有舞龙、舞狮、“弄九鲤”、“跳棕轿”、“游灯”等活动形式。特殊的节目有妆架,还有用船只装扮称为“水架”的十音、八乐随之。每年端午节,平洋地区古来的“划龙船”,活动也一直沿袭至今。
  凡结婚、做寿等吉庆日子,雇戏班演戏风俗较为普遍。
  家庭的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为贴春联、剪纸、教唱儿歌和制作馈赠礼品以及房门妆饰物、壁上悬挂书画等。
  儿童文化活动,有唱儿歌、折纸、编织、捉花和多种棋类活动。
  50年代初,新涌现的有秧歌舞、腰鼓舞、街头宣传剧等形式的群众文艺活动。还有猜谜、球赛、拔河等新项目。开办农民夜校和冬学后,兴起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的同时,利用夜校开展各种娱乐活动。1954年后,电影逐渐普遍,农村俱乐部的出现,群众文化活动增加报刊、图书阅览等内容。“文化大革命”中电影、戏剧以“样板戏”为主。文娱活动多组织群众演唱“革命现代京剧”和“毛主席语录”歌。
  1976年后,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恢复、农村业余剧团数量不断增多。80年代后,县、乡、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电视成为家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卡拉OK”厅等文娱活动场所在城乡不断涌现。戏剧、电影、电视、录像、阅览、游艺等文化活动丰富多采,逢节日的活动更为热闹。规模较大的曾有:1980年中秋节的“水上音乐会”,1985年、1986年的春节灯会,1987年的“刘克庄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1988年的“元宵谜会”,1989年庆祝国庆四十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990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8周年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县、乡每年多举办美术培训班和美术作品展览。1986年,莆田县获福建省新春《书画展览》组织奖。1989年,莆田县经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在民间传统的妈祖信仰活动的基础上,县有关部门多次举办妈祖文化学术讨论会,并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日(妈祖逝世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系列活动。1987年,妈祖逝世一千周年纪念日,城乡各地举行纪念妈祖的系列活动,上湄洲妈祖庙朝拜的群众达3万多人次。湄洲岛辟为旅游经济开发区之后,妈祖文化系列活动,成为民间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内容之一。
  第二节 民间文学
  一、歌谣
  俚歌 主题有“四季歌”、“十二支白扇”、“十二月景”、“二十四景”等。以四句为一段,段落多少长短据题意而定。唱词通俗顺口。有演唱通俗故事的如《蔡伯喈皆》、《梁山伯》、《珍珠衫》、《陈三》、《白粿包金钱》、《孔明借箭》、《包公案》、《大红袍》等。现存唱本100多种。
  山歌 传统形式是7字一句,4句一段,联若干段为一首,也有采用“四季歌”、“十二月景”形式,以4段或12段为一首的。较为流行的有《童养媳歌》、《寡妇改嫁歌》、《三十六送》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广业山区出现以鼓舞群众革命斗志为内容的新山歌。
  儿歌 一般是3字一句,也有4~9字的,不分段,用方言随口编成,普遍流行的有《一头鸡角仔》、《阿舅你请等》、《拖砻伊弯》等100来首。
  民谣 每句以7字为主,杂用3字或5字,不分段,多为短篇。反映民间习俗的有《一头螃蟹双头行》、《一岁牵》等;赞美清官良吏的有《冯太守》、《阳春何去》等;鞭挞贪官酷吏的有《千里草》、《宋仁楚》等;反映痛苦生活的有《园里无番薯》、《赋役重重完不了》等;表现反抗意志的有《百丈岭》、《杀敌如杀猪》等。
  摇钱树 一般是5字一句,4句一段,每唱一句就要喊一声“好呀”,歌词多是吉利的赞语。如“钱树摇欺欺,财主妈生阿毜,荣华共富贵,赛过郭子仪”。建国后,剧团和宣传队把歌词加以改造,作为演出节目,结合时事进行宣传。如“钱树摇圆圆,解放十四年,农业学大寨,齐唱丰收年”。
  二、谚语
  形式简短,有单句,也有两句以上的,通常是三至七字为一句,内容繁多,涵义深远。表现手法有直达法、比喻法、神话法、并列法、反复法、对偶法等。其中,有总结生产劳动经验的,如:“正月栽茄,二月栽搭聊”;反映气象变化规律的,如:“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满冬空”;述说卫生保健方法的,如:“三顿食给着,厄好食补药”;讽刺错误思想行为的,如:“乌龟镇路,白蚁吃厝”;体现人生哲理的,如:“小孔不补,大孔叫苦”,“严师出高徒”;反映社会生活的,如“富家一席酒,穷家半年粮”。
  三、谜语
  谜语起源甚古,它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表现手法有:拟物法、拟人法、排叙法、传说法、重复法、蝉联法、叙教法等。一般是4句或2句一谜,格式有二、三十种之多。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猜事物 例:“四角四角方,用草缚腰方”(谜底:兴化米粉)。“一间房子窄窄,坐了五个人客”(谜底:鞋)。
  猜文字 例:一支锄头子,掘两个番薯子”(谜底:“小”)。“一对云雀并排飞,一只瘦来一只肥,一年来一次,一月有三回”(谜底:“八”)。
  四、对句
  俗称对对,字数相等,讲究平仄声,意义相近或相反。莆田流传的巧对很多。例:宋代傅凯的巧对:“黄河跃浪三三曲,青草流沙六六弯”。明代船工的巧对:“日出空中,东雷西电南北雨。船浮海上,前波后浪左右风。”柯潜的巧对:“女子独行随橄榄(谐音:谁敢栏),先生欲去挂石榴(谐音:我实留)。”戴大宾的巧对:“拂手拂尘非拂手,锄头锄地不锄头。”
  五、民间故事传说
  莆田民间故事及传说十分丰富,题材大多是本地的人和事,即使个别是外来的,时间一久,群众也都耳熟能详。作品有《妈祖》、《钱四娘筑陂》、《神童巧对》、《光饼》、《黄濂打城》和《见鼎熟》、《盛财主三仆》等。199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莆田县分卷》,共收有莆田民间故事和传说156篇,计30万字。
  建国后,涌现出大批民间文学作者。1959年底,全县群众创作的诗歌、快板、小戏等达36万多篇。1965年,选编农村群众创作的演唱歌词,印成《曲艺集》。同年7月,梆鼓表演唱《敌人磨刀我磨刀》、《学犁记》等参加晋江专区曲艺专场会演。1974年县组织人员编写《荔乡曲》、《巡医进山》、《木兰两岸稻花香》等,在城乡各地巡回演唱。同年12月,又编印《荔乡曲艺》2集。1977年,涵江镇创作的梆鼓唱《七箩荔枝》,经莆田地区推选参加省调演,获得创作奖。次年,搜集俚歌《胭脂》、《贫农诉》等56题,选印十音八乐曲《望故乡》、《江头金桂》等22题。1979年,续编十音八乐曲《北台妆》、《状元游》、《将军令》等29题。1986年,文枕琴协奏曲《港湾遐思》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曲决赛,获二等奖。
  近年来,相继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民间故事等20多部,并有不少文学作品和论文散见于国内外报刊上。
  第五章 广播 影视
  第一节 广播
  民国期间,县民众教育馆有老式无线电收音收机1部,每天晚上收听全国新闻,并抄成《壁报》,沿街张贴。
  1952年10月,成立县文化馆收音室。购置25瓦扩音机一部、25瓦喇叭一只、磁石式电唱头手摇留声机一台和炭晶麦克风一只。配备兼职收音员,定期组织城区工人、干部和学生收听中央及省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同时记录新闻和天气预报分发全县。年底,在古谯楼装设一个12寸的喇叭,转播扩放广播节目。同年,县教育工会购置一台100瓦扩音器及其配套设备,架设城区各中学线路,装上喇叭。
  1953年5月成立“莆田县广播收音站”,设古谯楼上,开始配有专职收音员,收听、记录中央及省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和天气预报,提供给县领导及水利、水产、农业部门。是年冬,新购一台100瓦扩音器及配套设备,在城关街头、商店、学校架设线路,安装各种喇叭32只,在县人民政府大门楼上设立播音室。1954年春节,城厢镇有线广播网试播,12月正式开播。每星期二、四、六晚定期转播中央台、省台的节目1小时,自办节目(方言新闻、快板、专题讲话等)1小时。同年12月,涵江镇有线广播收音站(功率100瓦)开播。
  1955年10月,莆田县广播收音站更名为莆田县广播站,迁设中山堂,开始利用电话线路设置农村有线广播,并架设莆田至涵江广播单线14公里,广播喇叭发展到105只。次年12月,莆田盐场有线广播站(输出功率500瓦)开播。1957年6月,笏石广播放大站开播,输出功率100瓦。下半年,全县掀起全民办广播热潮,群众自发捐献木材竖广播杆,筹款架线装喇叭。县在白沙乡举办首期广播维护员培训班。至年底,全县广播输出总功率达1500瓦,广播喇叭增至889个。是年,县自办节目中增加本地新闻,由县委办公室派员定期广播生产进度和评比情况。
  1958年春,县广播站更名为莆田县广播电台,播音时间改为天天播。自办节目分新闻、工业、农业、文艺4大类。4~5月,县广播电台部分人员、设备迁至涵江埭里村,就地采编播放积肥生产节目。至年底,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全县广播输出功率达2670瓦。广播喇叭发展到2512个,社社队队实现有线广播化。全县农村广播技术员发展到271人,还有工矿企业自办广播站12个。是年,共组织召开广播大会19次,听众累计达760多万人次。1959年,利用有线广播开展迎国庆的系列宣传活动,并现场直播庆祝国庆十周年大会和游行实况。1960年县广播电台设东大路154号,全县广播喇叭达11213只。
  1960年底,公社至大队广播电话两用线改为电话专用线,全县广播喇叭数急剧下降,至1962年底减少4567只。县广播电台专职人员编制由17人减至7人。同年,开始在城、涵收取喇叭收听费,以补充广播事业费用。
  1963年起,广播事业逐步恢复。县开始筹集资金架设县至各个公社的广播专线。同年6月,架设城关至黄石的用条石绑木杆广播对线专线。次年,建立第一批广播收听点,增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教唱革命歌曲等广播节目。1965年,全县有线广播分城厢、涵江、笏石3大片进行维护管理。至年底,全县广播喇叭达12042只,输出功率达2450瓦,县至公社广播专线达269.8对公里,公社至大队专线达168公里。全县26个公社有22个公社通广播,668个大队有33个大队通广播。
  1966年3月,白沙、黄石公社广播放大站相继建立,广播网路向山区、沿海延伸。“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广播内容以毛泽东语录和“文化大革命”专题为主,其中文艺节目以语录歌和样板戏为主。至年底,全县通广播的公社达25个,通广播率88%;通广播大队达428个,通广播率64.19%。县至公社广播专线达352对公里,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达791.5公里,全县设大队广播室24个,架设喇叭16284只,有广播维护员424人。
  1969年5月,县广播电台利用邮电局跨海通讯电缆传输广播讯号到湄洲岛。7月,南日岛小片广播网开播,每星期由县台送去两套节目。10月,莆田县广播电台更名莆田县人民广播站。至1970年,全县26个公社、镇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全县广播喇叭达49714只。
  1971年10月,广播专线与电话线路实行“二线合一”载波化,县广播站撤并,编播组并入县文教组;机线组并入县电信局。1973年广播节目设有新闻、学习、农业、综合、戏曲、歌曲和天气预报等。
  1976年1月,恢复莆田县人民广播站。恢复或重新架设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至1977年,全县架设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381.5公里,通广播大队达421个,喇叭达80396只。是年广播节目调整为:新闻、学习、农业、工商、青少年、综合、计划生育、科学、文化与天气预报等。日播出时间420分钟,夏季日播480分钟。
  1979年,全县农村广播网迅速发展,整网大队达185个,通播大队达484个,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达793.9对公里,广播喇叭达116620只。
  1981年,集中力量建设县至公社、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至12月全县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除海域小岛外)全部架设完毕,总长1100对公里。至1983年,先后设“莆田新闻”、“青年之友”、“每周一歌”、“听众点播”、“荔城内外”、“广播文摘”、“文化生活”、“科技天地”、“生活小常识”、“流行歌曲欣赏”等节目。
  1984年9月,涵江镇、涵江公社放大站划归涵江区管理。次年3月,城厢镇、城郊乡放大站划归城厢区管理。
  1986年取消“生活小常识”和“卫生与健康”节目,新辟“广播文学”、“经济信息”、“法制宣传”节目。1987年取消“青年之友”、“广播文摘”、“荔城内外”节目,增设“新闻摘播”、“壶兰快讯”、“一周要闻”、“广播与听众”节目。1988年撤销“经济信息”等节目,新辟“外向型经济”、“家长学校”、“保险为您服务”、“空中漫谈”等节目,把“听众点播”改为“周末半小时”。
  1988年5月,湄洲广播放大站移交市广播电视局管理。
  1989年5月,莆田县人民广播站更名莆田县人民广播电台。10月1日,县广播电台开始用无线和有线两种传输渠道传播节目,下属20个广播放大站均改为广播电视站。是年,增辟“莆田历史上的今天”、“话说莆田这十年”节目,把“周末半小时”改为“欢乐假日”,开展国庆四十周年宣传活动。
  1990年底,全县广播线路达1138.2对公里,广播输出功率达56.325瓦,广播喇叭136874只,全县喇叭入户率达51.8%。是年,南日岛利用调频接收设备接收转播县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县人民广播电台增设“农家顾问”、“税务之窗”、“人口普查”节目。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质量也不断提高。1984~1990年共有35篇广播作品获奖,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15篇、市级19篇。
  第二节 电影
  一、队伍与设施
  民国时期,教会在礼拜堂曾放映美国影片。
  抗日战争前,涵江镇有“涵江”和“涵星”两家私营小型电影院。抗日战争开始后,影片来源供应不上,相继停映。民国35年(1946),县民众教育馆购置一部无声电影放映机,放映几部短片。
  1951年开始,福建省总工会电影队来莆田、涵江放映35毫米有声电影。1954年9月,福建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34小队来莆,负责莆田县电影放映工作。1955~1957年,省府派电影第51、第94小队驻莆巡回放映(以下简称3个放映小队)。
  1956年8月,由工商界及侨胞投资10万多元,建成侨联影剧院(1954年筹建),有1236个座位。1958年6月,成立县电影修理站。7月,赤港华侨农场、莆田盐场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年底,电影放映队体制改革,3个放映小队分别下放给灵川、华亭和忠门3个公社。
  1959年6月,由涵江公社筹建的涵江人民电影院落成,有1090个座位,后由涵江镇工会接办,更名涵江工人电影院。是年,县电影修理站更名莆田县电影事业管理站。
  1960年3月,县建电影第1放映队,属县文教科。同年,白沙、笏石公社相继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在社内巡回放映。次年5月,常太、埭头、江口、梧塘公社相继购置16毫米电影机成立放映队。1963年8月,公私合营的侨联影剧院转为县办,改称“人民影剧院”。是年底至次年10月,华亭、灵川、埭头、忠门、白沙、常太、笏石等电影放映队收归县办,分别改编为县第2~第8电影放映队。1965年初,县接收梧塘四联影剧院16毫米电影流动放映队,改编为县第9电影放映队。至1966年底,全县有2家电影院,11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
  1971年5月,县电影事业管理站改称莆田县电影工作站。10月,大洋公社建立8.75毫米电影放映队。1972年3月,县建立第10电影放映队。10月,在笏石建立笏石电影院。次年1月,建立县第11电影放映队。1975~1978年,先后建立新县公社、县供电所、莆田糖厂和湄洲公社16毫米电影放映队及江口大队、县皮肤病防治院、县林业局8.75毫米电影放映队和涵江剧场35毫米电影放映队。至1978年末,全县共有35毫米电影放映单位4家,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个,8.75毫米电影放映队3个。
  为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县举办第1期电影放映员培训班,培训放映技术人员。
  1980年,新设城关剧场电影队、黄石电影院。次年4月,县电影工作站更名为“莆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同年,涵江公社礼堂改建为35毫米座机电影院。1982年10月,“观桥影剧院”竣工开业,有1210个座位;原城关剧场电影队撤销。同年,新建江口、白沙影剧院,同时撤销县办第9、第11电影放映队,其余电影放映队调整为第1~6电影放映队。
  1983年,新建华亭、灵川、南日、常太、忠门、埭头、湄洲、石庭等8家电影院及东峤等13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先后撤销县办6个电影放映队。
  1984年成立莆田市,调整行政区划后,观桥影剧院划归城厢区,涵江剧场和涵江公社电影院划归涵江区。同年8月,西湖电影院竣工开业,投资70万元,有1283个座位。是年新建庄边、梧塘两家电影院和新县等17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
  1985年1月,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对所属各放映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6月,北高、石庭、渠桥3个35毫米放映附点独立建院。同年,增加浮叶、新县、西天尾、东进、萩芦、下莒、笏石、郑坂、莆禧等9家电影院和萩芦等19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次年,新建平海电影院及万峰等6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88年,新建秀屿镇、上陂村两个电影院;全县新发展8个16毫米电影放映队。1988年4月,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庄边设立山区片电影管理站,负责山区4个乡镇16毫米电影放映队的管理和供片。1989年4月,在南日乡影剧院设立16毫米影片代理发行站。
  1990年10月,南日乡岩下电影队创办家庭电影院,为海岛人民服务,在全省农村电影工作座谈会上受到表扬。1990年末,全县计有35毫米放映机设备的影剧院、电影院30家(县办3家、联办9家、集体办12家、个体办3家、其他单位办3家),16毫米电影放映队72个(乡镇办21个、村办8个、个体办40个、其他部门办3个),举办电影放映员培训班6期,共培训放映员251名。
  二、放映与发行
  电影放映民国27年前,涵江镇两家私营小影院放映《火烧红莲寺》、《关东大侠》、《女镖师》等黑白无声电影,俗称“电光影”。抗战开始后,两家影院停办,少数商人临时向外地租来放映机和影片,在城厢、涵江作不定期放映,几年间只放映10多次。民国35年。县民众教育馆在城涵放映几部黑白无声短片。
  1951年,县人民文化馆利用旧存无声放映机,在城、涵两地放映科学教育片。次年初,省抗美援朝分会派电影队来莆,在城、涵及黄石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观众达3万余人次。年底,省中苏友好协会电影队巡迥到莆田放映。后来,省总工会、省文化局的电影队也时有来莆放映。由于当时没有电影院,又只有一个放映队,为满足群众要求,一般均在广场放映,观众多达万人。1955年夏天,在县体育场放映第一部国产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每票票价0.08元(儿童票0.05元)。
  1955~1957年,省电影第51、第94小队先后来莆放映。时,侨联影剧院开业,百余个农村俱乐部设有电影业余服务站,每站有业余服务员10~20人。1957年,3个放映小队在农村建立340个放映点,全年放映864场,观众达87万人次。
  1958年夏,全县农村在义务劳动日招待社员看电影。将这天劳动的工分值作为放映电影的经费,社员就可以免费看一次电影。同年10月后,各人民公社统一安排社员的生产与文化生活,每月在社员休假日,县办或公社办的电影队分片为社员免费放映。1959年,农村放映电影7500多场,观众达756万人次。
  1964年5月创作三镜头活动幻灯节目《霞皋人民绣新图》,获省、地区幻灯汇映一等奖。并于1965年8月出席全国涂磁录还音现场会。同年10月再创作《华亭人民学大寨》参加华东地区幻灯调映,在华东六省巡迥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发行的中外故事片多数停映,上映的只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部“革命样板戏”以及《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影片。
  1971年5月,在县人民影剧院第一次放映日本宽银幕故事片:《啊!海军》、《山本五十六》和《珍珠港大战》。1973年夏,县人民影剧院放映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
  1976年后,“文化大革命”前摄制的影片逐渐恢复放映。1981年,全县放映电影23745场,观众2800.1万人次。影片《喜盈盈》巡迥26个社镇、290个村,放映422场,观众达55.7万人次,创县内电影上映最高纪录。
  1984年8月15日,在西湖影院放映第一部立体电影《欢欢与笑笑》。次年,影片《中国革命之歌》自9月份至12月份,共上映323场,观众达49.5万多人次。1987年8月,举办农村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5个单位获农牧渔业部、文化部等6个部委的奖励。
  1990年1~3月,举办《人口与健康》科教影片汇映,共放映719场,观众达21万人次,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9个单位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等12个部委的奖励。
  1990年5月10~13日,省环球电影院在莆田县委礼堂首次放映180度环球全景影片(70毫米)《冒险乐园》、《牛郎寻织女》和《金色鲤鱼》。
  影片发行1951~1958年,16毫米和35毫米影片均由省电影部门统一调配,直接安排给每个放映单位。1959年后,改由晋江专署电影部门调配,35毫米影片由地区直接安排给各放映单位,16毫米影片按月由晋江专署电影发行放映分公司调配给县,由县电影事业管理站代理发行,安排给各放映队。1959年起,县内16毫米放映队每月安排调配有长短片各4部,发行数量比由省、地直接排片有所增加,观众能及时看到新影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除8部“革命样板戏”和几部战斗故事片外,中外故事片多数停止发行。1976年后,封存的影片恢复上映,影片发行量猛增。
  1984年,16毫米影片由莆田市电影公司调配给县代理发行。
  1985年起,对16毫米影片除固定售票点按月安排影片外,其余节目采取分开挂牌、自由选择的办法,按片定场定租。
  随着放映设备的更新,电影拷贝费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票价也相应作了调整。1988年10月后,影院基本票价:每张宽银幕0.5元,普通影片0.4元,各可浮动0.2~0.8元;农村16毫米基本票价:每张宽银幕025元,普通影片0.15元,各可浮动0.1~0.5元。35毫米片租分成比例也先后作过3次调整。16毫米影片每场片租:1984年10月前为6元,10月后普通影片每场基本片租12元、宽银幕18元,各可上浮50~150%。
  1990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对全县放映单位试行片租保底基数承包,电影放映各项业务指标明显上升,35毫米、16毫米电影发行收入达655984元。
  第三节 电视录像
  一、电视
  1976年,电视机初进莆田,直接接收福建电视台的电视节目,讯号微弱。
  1978年,县内电视机数量大幅度增加。当年10月,县广播站着手电视差转台选址工作。12月,电视差转机房在壶公山顶动工兴建。1979年2月,县第一座6频道、30瓦电视差转设备在城关荔城旅社南四楼试射成功。同年8月,这座差转设备搬到壶公山顶正式安装发射。
  1981年1月1日,壶公山电视差转台正式启用10频道1千瓦电视发射机,并安装4层蝙蝠式发射天线,转播省电视台节目。1982年6月,壶公山电视差转台两部微波收发讯机启用,开通由平潭至壶公山转泉州清源山的电视微波波道,收转省电视台一套节目,有效消除了夏季的同频干扰,场强覆盖率和图像质量大大提高。
  1983年3月,设立莆田电视台,隶属于县委宣传部。次年2月,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的莆田电视大楼落成。9月,莆田电视台析出归莆田市广播电视事业局管理。
  1987年10月1日,全县第一座乡镇电视差转台——白沙乡洋顶差转台开始转播。至1990年底,全县电视机拥有量达10万台,约占全县总户数的34;全县城乡可收到4套电视节目(中央台一套、二套、福建台、莆田台),覆盖率达78%。
  二、录像
  1981年前,县内有少数单位和个人购进录像机和录像片。1981年12月,城郊公社南门大队首家设立录像放映点。随后,城、涵两镇相继出现了几个私营录像放映点。
  1985年1月,成立莆田县广播站录像队,并在县工人俱乐部经营录像播映业务。1986年11月,成立县广播站录像片发行站,向全县首批办理放映许可证的城乡13个录像放映队供应录像片。之后,录像放映日见风行,各乡镇电影院、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基层录像放映点相继成立。1989年6月28日,莆田县音像站成立。管理县广播站录像片发行站的业务。至1990年底,办理录像放映点许可证的达43户,全县年放映录像由1987年9500场、观众51万人次,至1990年增加到27500场、观众143万人次。
  第六章 图书报刊
  第一节 图书
  一、收藏
  梁陈间,邑儒郑露设书堂于今城南凤凰山,庋藏诗书。唐代书堂6处,多藏儒家典籍。宋咸平二年(999),兴化军学建御书阁,藏五经、御书、诰文、史著。绍兴二年(1191),改建经史库。宋代,莆田有书堂、书院2处,书斋13处,藏书甚多,著名的有:方万的一经堂,方子容的万卷楼,郑樵的修史堂,李氏的藏六堂,方渐的富文书室,郑寅的衍极堂等。邑儒吴叔告设书楼于东沙(今灵川镇),藏天文、历算之书。宝庆三年(1227),通判陈振孙搜集莆田各家藏书51000多卷带往浙江。景炎二年(1278),元军陷兴化,城中图书多毁于战火。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兴化府添建会文楼。清雍正二年(1724),府学火灾,经史库、会文楼被火毁,藏书多散入民间。明、清著名的藏书家更多。
  民国8年(1919),康爵在涵江镇后坡创办私立涵江图书馆,设藏书事务室,多藏莆田先贤著作抄本。民国22年,邑人张琴创办私立莆阳图书馆(今城南十八张厝),馆内分设善本室、集古室、抱残室、寄藏室4部分藏书,多有故家所藏善本。民国23年,县教育科设县立民众教育馆图书室(在城厢古谯楼)。民国30年,改称县立图书馆。馆藏《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和艺文图书报刊。民国35年,涵江商人在涵江顶铺街筹建涵江社会图书馆,购藏有《古今图书集成》、《四部备要》等丛书。至民国38年,县内共有图书馆2处,学校图书室13处,计藏图书9万多册。
  建国后,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图书馆,1951年3月,改称县人民文化馆。次年4月县文化馆接办私立涵江社会图书馆为涵江分馆。1953年,莆田一中、二中两校均建图书馆楼,各收藏图书2万余册。同年,县文化馆与涵江分馆分别改为县第一、第二文化馆。1955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图书室58处。
  1956年6月,县图书馆在城厢古谯楼上成立,藏书29329册。是年,县内有图书馆17处、农村图书室108处,馆(室)共藏图书15万册。至1960年,县内馆(室)藏图书达143万册。
  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农村俱乐部图书室相继停办,藏书尽散入私人手里。1965年,县内有图书馆8处,图书室58处,馆(室)藏图书30万册。
  “文化大革命”初期,图书馆(室)被抄封。1970年,学校图书馆(室)逐渐恢复。县图书馆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图书室,不久,并入县文化馆图书室。
  1979年,恢复县图书馆,馆址仍旧。馆藏图书4万册。工厂、乡镇、机关也相继复设图书室。1989年,馆址迁至新市区建设路新馆楼。至1990年,馆内藏书12万册,其中,古籍收藏质量和数量均居省内县级图书馆首位。是年,学校图书馆(室)561处,藏书134.5万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22处,藏书近10万册,工厂图书室12处,藏书近5万册,民间私人藏书10万多册。
  二、借阅
  清光绪三十年(1904),公立砺青小学堂于城厢凤山寺设阅报处,以当时刊行的报刊杂志供知识界人士阅览,旨在开通民智,传播民主思想。宣统二年(1910),莆田县教育会在城厢射圃旧址设阅报所。
  民国时期,县内先后设阅览室9处,备有报刊杂志和古书籍,阅览对象多为知识界、工商界人士。中小学亦设有阅览室陈列书刊,供教师、学生阅览。
  建国初期,图书馆(室)面向工农大众。县文化馆、区文化站置图书目录册,使用图书外借证,供读者检索借阅,同时兼办图书展览读书会,吸引工农大众阅览新书报。1951年,县文化馆设农村图书流通站5处,巡迥阅览室2处。次年,农村图书流通站增至32处。1953年,莆田一中、莆田二中、中山中学、涵江中学、咸益女中、砺青中学等校发放图书外借证5000余张。县总工会所属城厢、涵江工人俱乐部图书室向基层工会供应流动图书箱,为职工服务。1956年,县图书馆建立后,编制书本式的公务目录和读者用的卡片目录各一套,并印制图书外借证,设报刊阅览厅,为读者提供借阅方便。同年,农村增设俱乐部图书阅览室108处。并有个体书店出租图书,按册数收取租金。至1959年,全县城乡计有图书阅览室3999处,图书流通站34处,个体出租书店百余家。
  1961年,农村阅览室、图书流通站因经费困难多数停办。1965年,城乡复设有图书阅览室433处。
  “文化大革命”初期,阅览室全部关闭。1970年,邮电局、学校、政府机关恢复报刊阅览,设有报刊阅读栏、阅读架等。
  1979年,县图书馆恢复,设报刊组、外借组、综合阅览厅、少儿阅览室,并开展社会读书评书活动和阅览信息咨询。同年,农村文化站相继复设图书报刊阅览室,学校复设教工阅览室,开展读书读报及评选读书积极分子活动。
  1985年,县图书馆设图书、报刊、少儿读物外借出纳台3处。1989年,设第一外借厅、第二外借厅、中文古籍阅览厅、工具书参考室、妈祖文献阅览室、读者期刊交流社、读者活动厅、读者服务部,并在白沙文化站、西天尾文化站、麟峰小学图书室、江口老年人活动中心添设4处图书阅览流动点。
  1990年,县内图书馆(室)发放图书外借证1.5万张,其中:县图书馆2300张,学校图书馆1万张,工人图书馆5000张,机关图书馆200张,乡镇文化站图书室200张。全年图书外借量65万册次。
  三、印刷发行
  清光绪三十二年(1893),兴化卫理公会在城厢创设美兴印书局,以罗马文铅字机器印行图书。
  民国16年(1927),戴爱东、郑子明、阮桧在城厢创设新民印书局。其后,一些商绅相继在城厢开设莆阳、复兴、光明、黎明、竞新等印书局和力行印刷所、正大印刷厂,在涵江开设涵江、涵兴、同文、文化、友联等印书局和春城印刷所、《福建新报》印刷厂、《莆田日报》印刷厂,国民党县党部也分别在城涵设立文化服务社印刷所,经营图书报刊印刷,兼营图书发行。当时,书籍买卖、中小学教科书发行大都由私营印书局、文具店兼营。
  1949年12月,莆田县人民政府设莆田文化供应站,经售省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次年,省新华书店在城厢设立支店,在涵江设立门市部,计发行图书153300册;1951年县新华书店发行图书788500册。1952年,开始推行信用预订制,学校课本纳入计划发行轨道。同年,县新华书店预约发行《毛泽东选集》。
  1953年,全县24个区供销社附设图书门市部。1955年,全县图书发行数由1953年的943500册,增至1378600册。
  1956年,执行省文化局、省供销社联合指示,县供销社及农村、基层供销社正式设立图书门市部或图书专柜,负责农村图书发行。同年,县新华书店图书门市部分别在笏石、江口、梧塘诸地设立图书巡迥供应点。
  1958年,全县12个人民公社成立公社书店。是年,全县图书发行2827400册,比1949年增加11倍。1959年,县新华书店设黄石、笏石、白沙图书门市部3处。1965年,全县共有农村发行网点89处,图书的发行册数和销售金额分别占全县图书销售的79%和75%。
  “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店主要发行毛泽东著作、语录和政治学习文件及革命样板戏剧本、歌曲等。科技艺文类图书发行量锐减。1972年,成立莆田地区新华书店,负责向地区内机关、学校和驻军供应紧俏的图书及内部发行的书刊。1980年底,县召开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会议,恢复农村供销社发行网点,对新华书店的门市部进行全面整顿,增加图书品种,扩大营业范围。同年,《莆田文史资料》创刊,每辑发行500至600册。
  1984年9月1日,莆田县新华书店并入莆田市新华书店。为方便读者选购图书,门市部实行开架售书。至1984年底,全店图书销售额为189.9万元,比1978年增长1.3倍。1986年后,随着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图书门市部扩大图书门类和品种。1990年,县内有新华书店图书门市部4处,图书发行部1处,县供销社、乡镇基层社图书门市部或专柜23处,莆田市邮电局及乡镇邮电所报刊门市部24处,个体户图书发行店4处,发行销售图书641万册。
  第二节 报刊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兴化卫理公会美国传教士蒲鲁士创办的罗文版《奋兴报》半月刊,用机器铅字印刷,8开装订同现在刊物的形式,罗文拼兴化方言供不识汉字的妇女教徒阅读,为当时全县唯一的一家报纸。光绪三十四年(1908),增办汉字版周刊,后来改成对开张报纸形式。除原发行莆田、仙游各个教堂之外,还扩大到全省各卫理公会教堂,并销售到欧美和南洋的莆田旅外同乡手中。此后,到民国38年(1949),在莆田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报纸有60多种,刊物10多种。(详附表)
  1949年8月,莆田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接收《正报》社(系三青团创办的报纸),创办《莆田电讯》(日报),每期发行800份左右。
  1950年起,全国报纸刊物由邮局统一办理发行。1953年发行量为报纸26077份,杂志27620份。1958年发行量报纸30586份,杂志33901份。1983年报纸,杂志发行量共167000份。
  1978年创办《莆田战报》,次年3月更名为《莆田报》,每期发行量为8000~10000份。1984年10月由中共莆田市委接办,1985年1月改名《兴化报》,后又改《湄洲报》。
  1983年,原由县侨联创办的《莆田乡讯》复刊(月报4开版)。每期发行量3800份,发行到全国15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国外26个国家莆仙籍华侨、华人手里。
  第七章 地方史志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
  莆田自陈光大二年(568)立县至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其间四百一十多年,未见修纂郡志或县志的记载。太平兴国五年隶于兴化军之后,至宋乾道四年(1168),近二百年时间中,修有《〈兴化〉图经》、《〈兴化〉旧经》、《〈兴化〉旧记》、《莆阳旧志》、《兴化军志》等,但均已散失,仅在后来的《舆地纪胜》、《八闽通志》、《大明一统志》、《永乐大典》诸书中,可以窥见其一鳞半爪。
  宋乾道五年(1169),兴化军知军钟离松主修《莆阳图经》,由军学教授陆琰撰写,邑人林光朝作序。世称《乾道志》。全书7卷,已佚,仅存《序》一篇。乾道九年(1173),兴化军知军潘畤再修《莆阳志》,其书亦已佚。绍熙三年(1192),知军赵彦励主修《莆阳志》,世称《绍熙志》,全书15卷。由军学教授林选和刘弥正、方秉白、翁亢等撰写,赵彦励、郑侨、林枅等作序。书成刊行。书中“不叙人物”,故赵《序》说:“书成,独人物一志,犹未之备,于此不无遗恨”。庆元二年(1196),知军何继续修《莆阳人物志》3卷以补其缺,郑侨作序。宋绍定六年(1233),又修《莆阳志》,纂修人未详,书已失传。
  元延祐七年(1320)翻刻《绍熙志》。此志佚于何时,无考。周瑛《弘治府志·序》:“元翻刻《绍熙志》而不自修志”。张国淦却认为元于至正三年(1343)后编有《莆阳新志》(见《中国古方志考》)。存以待考。
  明洪武初,方朴撰《莆阳人物志》3卷。洪武三年(1370),吴源撰《莆阳名公事述)5卷、《至正近记》2卷。正统间(1436~1449)、儒士周华撰《游洋志》8卷,此志应据宋《游洋志》(见《莆阳比事》)续修的资料翔实“存一方之献”。崇祯间增补刊行。民国25年(1936)重刊,更名为《福建省兴化县志》。
  景泰间(1450~1456),彭韶修《莆阳志》10卷,世称景泰《莆阳志》,书已佚。成化间(1465~1487)黄体勤、林若乾(一作权)二人合撰《莆阳志》20卷。书亦已佚。宋端仪撰有《莆阳遗事》、《莆阳旧事偶录》、《莆阳人物备志》、《乡贤考证》和《莆阳科名志》等书。成化元年至三年(1465~1467),兴化府知府岳正继修《莆阳志》。书已佚。
  弘治间(1488~1505),郑岳撰《莆阳志略》、《莆阳文献》、《莆阳科第录》等书。弘治十四年(1501),兴化府知府陈效请周瑛、黄仲昭合纂《兴化府志》。开局于南山广化寺。周负责总志,黄担任人物志。弘治十六年(1503),书成刊行。全书54卷,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纪。周瑛、陈效各为序一篇。清同治十年(1871)翻刻,民国15年(1926)补刊。
  嘉靖间(1522~1566),林挺春撰《莆田纪略》,柯维骐撰《续莆阳文献》20卷。
  万历间(1573~1619),黄起龙撰《重修莆阳文献》6卷,郭良翰撰《续莆阳文献》20卷。万历二年(1574)冬,知府吕一静延邑人康大和、林云同两人再修《兴化府志》,协修的有黄谦、方万有、徐观澜、方攸跻四人。次年(1575)四月开局。不久,林云同他调,由康大和一人负责,阅8个月书成。世称《万历甲戌志》。书改《弘治府志》的六纪为八纲,康氏并撰《补遗》一卷附于后。此志今惟日本内阁文库藏有一部,县内档案馆存残本四册(卷二建置一册;卷四舆地、水利二册;卷五舆地、水利、物产、风俗一册)。万历四十年(1612)四月,陈经邦和林尧俞继《万历甲戌志》之后,又纂修《兴化府志》,协修的有周迪、林凤翀、郭乔泰、柯宪世、黄光、郑继铭、宋祖烈、陈承勋和陈道昌等人。编写工作刚开始,陈经邦他调,由林尧俞一人主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十月书成。全书59卷,增《万历甲戌志》的八纲为十纲,称世《万历癸丑志》。县内未有存本。北京图书馆存有2部,均残缺不全。
  自宋太平兴国八年(983)至明末,莆田一直是郡治(军治或府治)的所在地,宋、明各次编写方志,“县事”都“附郡志以传”,到了清代才有县志的修纂。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林麟焻和朱元春主修县志,林滋谦、郑开、曾超、林洲、林一麟、林人中、余佺、彭性、方钱、黄辙、黄、林柟、林元之等人协助修纂。康熙四十四年(1705)书成,梓行于世,全书36卷。通称《康熙县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刊。
  雍乾间(1723~1795),俞荔撰《莆田县志》,书目见于《福建通志》。乾隆二十年(1755)廖必琦和林黉主修,宋若霖、林昱、宋帝赉、翁霈霖、陈云客、林调枚、林三重、陈敬仁等人协修。二十二年(1757)书成。世称《乾隆县志》。卷数、纲目、凡例以及版本的行款,都和《康熙县志》相同,仅在“凡例”之后加上一篇《附论》。清光绪五年(1879),补刊重印。署莆田县事潘文凤在序里说:“计所锓刻,视原存几十之七,名为补刊,无殊重刻”。民国15年(1926),再次补刊重印,吴辅作序。
  清道光间(1821~1850)再修《莆田县志》,林扬祖负责修纂,,未付梓。现稿本21册,存于县图书馆,外间未见流传。
  清光绪间,刘尚文著《莆志书目集证》等书,材料翔实,体例谨严,颇为当时学者所称许。
  辛亥革命后,县内一些士绅发起重修县志。民国5年(1916),设局并进行组稿。时值军阀混战,工作时停时续,至民国16年,仅写出部分志稿。其中,关陈谟的若干篇《人物传》,李光荣的《莆田海疆志》、《补邑乘所遗》、《莆田大事记》,康爵的《艺文志》,韩阜晋辑录的10多册抄稿等,今尚存。民国17年前后,邑人张琴综合这些志稿及其他有关资料,至民国34年编纂《莆田县志稿》成书。未分卷,计34册。今存县图书馆。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决定修一部新型县志。1958年底,成立莆田县志编集委员会,下设县志办公室负责编写工作。全志分为地理志、经济志、政治志、文教卫生志、人物志、大事记、杂志等七大部分,分别由县志办人员、各有关单位和社会人士撰稿,并陆续修订,初印为征求意见稿。至1964年,编写工作暂停。1985年3月,成立莆田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林文扬兼任主任。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兼,编制4人,着手筹备工作,开始征求资料,并据《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草拟新编《莆田县志》篇目征求意见,1990年,编制增至8人,更名为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翁忠言任主任和新编《莆田县志》主编。尔后,县地方志编委会在广征意见的基础上调整篇目,制定编写通则和《人物志》编写方案,并进一步征集资料,促进修志工作顺利进行,编纂成书。(详见本志编纂始末)
  第二节 中共党史资料征集
  1949至1982年,中共莆田县委设立专门机构。征集、编写和研究有关中共党史方面的资料。一些中共老党员、参加过闽中游击战争的干部、战士和游击区的群众,根据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实,写出革命回忆录或某一革命历史事件的记实文字,零星地在《莆田文史资料》(县政协委员会编印)或其他报刊上发表。
  1982年2月,成立莆田县党史资料征集小组,8月,成立中共莆田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简称党史办)。后几经更名,至1990年11月,改称中共莆田县委党史研究室。
  党史办成立初期,以征集党史资料为主,兼汇编一些基础资料。1984年起,以研究、编写一些专题资料、书籍为主,并续征党史资料。
  一、资料征集
  已征集的革命文物,比较珍贵的有:1930年红军207团和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标语;1935年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印发的传单;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中共闽中工委主办的《时论》、《抗敌知识》(均为铅印)等宣传抗日救亡刊物;1946年中共福建省委为纪念叶良运烈士(中共党员、闽中游击队参谋长,1946年1月在莆田栖牲)而颁发的铜质“绿叶”纪念章;1949年春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布告》;闽中地下党主要领导人王于洁(原中共闽中特委书记)、陈天章(原中共莆田特委委员、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闽中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等烈士照片。
  二、编写与研究
  1982年编印《莆田县人民革命斗争史》。1983年1月创办《莆田党史资料简讯》(不定期刊物),至1989年共编印57期。1984年编写《闽中党史大事记》、《闽中党组织概况系列表》、《闽中地区游击武装演变概况》、《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党在莆田县城镇的工作概况》4篇。1985年编印《闽中党史资料(第一辑)》,撰写专题资料:《闽中地区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战初期闽中地区的国共和谈与“泉州事变”》、《闽中海上抗日游击队与“东吴事变”》。1986年编印《革命回忆录选编》、《莆田建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编纂《中共莆田县组织史资料》征询稿(此稿由中共莆田县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县档案馆合作完成),撰写专题资料:《莆田建党与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情况》。1987年编写《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中游击区册》(简称“闽中册”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大事记。1988年完成《闽中册》初稿,撰写专题资料《莆田暴动和外坑乡苏维埃》。1989年编写《莆田革命先烈》,完成《闽中册》修订稿和《中共莆田县组织史资料》修订稿,撰写专题资料《莆田的解放》。1990年《中共莆田县组织史资料》定稿出版。至1990年底,共组织撰写革命烈士传和党史人物传49篇。
  在编写党史的过程中也开展对党史的研究。1983~1990年,在省党史刊物发表研究论文9篇,在中央刊物发表1篇。蒋维锬撰写的《闽中应作为一块独立的游击区》,于1988年获莆田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年获福建省十年党史征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三节 文史资料编写
  1959年4月,政协莆田县第二届委员会成立文史资料工作组,负责文史资料征集、整理和出版工作。1962年11月起,先后出版《莆田文史资料》第一辑、第二辑(油印本)。“文化大革命”时,文史资料工作停止进行。
  1980年3月,县政协召开文史资料工作会议,向各界发出《关于征集、整理和编写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广泛征集各种文史资料。参与征集和编写的各界人士近百人,遍及北京、上海、兰州、杭州、福州和厦门等地。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县政协发动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及其亲属和知情者,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辑为《莆田辛亥革命史料散记》。同年7月起,出版《莆田文史资料》,从第一辑开始,重新纂稿,以铅字印刷。
  1982年8月,中共莆田县委统战部召开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会上,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作征集史料的经验介绍,并代表莆田地区到华东区地方志研究班汇报工作情况。是年,又根据各界反映,成立工作小组,向莆籍专家、学者征集莆田地方史料和方言史料。1985年,莆田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后,仍设文史资料工作组,负责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出版工作。是年底,根据全国政协第五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广征博采,使史料内容更加丰富。
  1987年10月,文史资料工作组改为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8月起,每年出版《莆田文史资料》1辑,
  至1990年底,共出版《莆田文史资料》16辑(包括两辑油印本),计17册,346篇,148.7万字。其内容,除第2辑的“莆田辛亥革命史料”、第6辑的“地方史论丛”及第9辑的“莆田方言研究”等专辑之外,尚有:
  一、清末民初莆田人民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如黄濂起义,莆田民军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中共领导的地下斗争等。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行政机构,历任县长简历,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国民党军官简历以及“国大”的选举与参议会的概况。
  三、解放前莆田各中学(包括职业学校),城、涵各小学以及其他主要集镇小学的情况介绍。
  四、涵江镇豆(饼)、桂(元)、布(纱)、京(果)、轮(船)五大行业以及城厢、笏石、黄石、梧塘和庄边等主要集镇商业的介绍。
  五、近代主要人物,如:江春霖、张琴、关陈谟、林翰、吴台、陈乃元、蔡瑄、陈樵、黄绶、陈文杞、欧元怀、林景润、吴德懋、余文光、刘松志、陈耀如及一些名教师、名演员的传略。
  第八章 档案工作
  第一节 收存
  民国时期,设有档案室收藏机关档案材料。建国后,莆田县成立档案室(1958年改设档案馆),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县内档案资料,并提供馆藏资料,为社会各个部门服务。现存档案资料有:
  一、民国时期机关档案
  馆藏1938至1949年的民国档案11个全宗3800卷。按党、政、军、警等8个部门组合,分11个目录。这部分档案收存国民党莆田县党部、县政府、三青团、警察局、盐场、学校、医院的机构设置、法令、法规、训令、条例、规则、组织规程、人事任免、职员名册、薪俸、奖惩、政府财政决算、施政报告、案件审理、区域划分、参议员选举办法、保甲长制度、各种组织名册、职员贪渎、田赋壮丁以及各种统计等历史资料,反映莆田县在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教育、宗教等基本情况。
  二、中共地下斗争史料档案
  馆藏1926~1949年莆田县革命农运活动的回忆录及原件等。这部分档案收存莆田党团混合支部、中共莆田支部、中共莆田特区委、中共莆田县委、莆田总行委、中共莆属(闽中)特委、中共莆田中心县委、中共莆仙永边区工委、中共莆永县委等政权组织以及地方武装组织、群团组织的各种规则、干部名单、农会章程、征粮办法、减租条例、农村党支部制度、苏维埃政府印鉴、通行证、分田分稻和收款通知、宣传提纲、标语、信函、革命烈士笔记、照片、胸章等历史资料,反映解放前中共莆田县委和闽中特委的活动情况。
  三、解放后文书档案
  馆藏1949~1985年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革命委员会等党政领导机关及其所属部、办、委、局以及撤销机构的档案和专门档案,共88个全宗,22个全宗群,计28427卷。档案反映莆田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包括土地改革、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审干、肃反、大跃进、三反五反、整风整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落实政策、整党建党等),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金融、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四、其他
  馆藏明《万历府志》、《兴化府志》,清《乾隆县志》、《莆田县志》(1960年编辑的小册子)、《莆田文史资料》,蔡、郑、林氏族谱,民国时期地方性报刊(10多种),1921年以来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国务院、华东局、福建省人民政府等颁布的政策、法令、法规汇编,省、地(市)、县各种统计汇编、经济年鉴、工业普查、农业区划、人口普查、工农业等科技资料和解放后的《莆田报》等。
  此外,还存有莆仙戏科介、地方性唱腔词调、海防斗争照片、革命烈士照片、“抗日时期日本士兵在中国”画册、莆田历代名人书画、遗作及解放后县属各部门内刊资料计6500多册。
  第二节 管理
  清代以前未考。
  民国时期,县政府秘书室下设档案室。机关各科室档案材料,均由政府收发室登记,经秘书室处理后,移交档案室点收、分类、归档管理。
  1949年9月,县公安局全面接管民国时期政府机关的档案、资料、报刊等。同月,县人民政府设置档案室,负责机关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1950年8月,县委秘书室和县府办公室各设档案室,配备档案员2人,管理机关档案工作。
  1958年12月,设立莆田县档案馆,收集整理全县机关、企事业、乡镇、文教、卫生等部门解放以后的所有档案材料。同年,各人民公社设立档案馆,大队、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建档案室,配备档案干部,档案按部门单位分级管理。1961年,精简机构,全县保留文书档案室34个,技术档案室15个,有专兼职干部9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档案资料转移至庄边后方档案库。基层档案室按业务系统挂靠,向下属站、店、所、社、场等分散转移。1968年8月,县档案馆由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接管,档案从庄边运回机关,由政治组代管。次年7月,设立县革命委员会档案组。1971年9月,并入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同月,档案资料又转移至庄边后方档案库。1976年10月,党政主要档案迁回县革命委员会机关,分7处保管。
  1978年3月8日,恢复县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1983年1月25日,成立莆田县档案局,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4年10月,档案局撤销,档案馆并入县政府办公室。次年始,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目标要求,政府办公室在全县创建一个门类齐全、馆藏丰富、管理科学的档案组织体系,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1986年4月恢复县档案局。同年,庄边后方档案库档案全部撤回,档案资料储藏于城厢区梅峰街西门外的县档案馆。其后,又陆续接收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1985年前现行文书档案和农业、工业、科技、人口普查、落实政策、整党建党等及民国时期的档案,并借助报刊、电台、电视广泛宣传馆藏征集范围,征集有关档案史料。
  1987年起,改革档案馆管理办法,建立档案借阅调阅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等6个规章制度,对档案实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同年9月,贯彻《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全县档案工作进入依法治档的轨道。
  1990年,对部分尚未整理的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当年,整理70多个单位的档案2万多卷。
  第三节 利用
  1958年县档案馆建立后,曾为1.2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利用档案为经济建设、史志编纂和落实政策工作服务。
  一、为经济建设服务
  1958年,为县农业部门编写农事活动、丰产经验、莆田三大名果谱,林业部门编制绿化经验、病虫害防治,工业部门编制《莆田矿产情况分布图》,莆田医院、涵江医院编写中医秘方、医学论文等提供技术资料。
  1959年,举行档案资料展览,展出县邮电、农林水、文教、卫生、财贸、金融等部门的生产经验、技术革新及新人新事图表450件,照片1442张,档案899卷。
  1990年8~9月,连续4次台风暴雨,东圳水库水位急剧上升。档案馆为市、县领导提供水文、气象、调度等原始资料,帮助有关部门作出抗洪决策。
  二、为史志工作服务
  1958~1960年,为县志办编纂《莆田县志》提供文献资料8300卷次。
  1963年,为社教展览会提供村史和革命烈士事迹照片。并为烈士陵园撰写碑文和编写革命斗争史等提供档案资料4140卷次。1981年,为福建省党史资料编写提供莆田县地下党、闽中党组织发展变化与活动的情况调查108件、13万字。
  1983年,为县委组织部撰写《中共莆田县地下党组织沿革》提供原始档案,澄清部分争议不决和回忆不一致的事件。1985年始,为编写新《莆田县志》和部门志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
  三、为其他工作服务1980年后,为莆籍华侨寻根问祖提供档案资料1863卷次、222人次。
  1982~1984年,为落实政策工作提供凭证,其中有落实政策2274人、复查不纯分子405人、改正右派成份65人、复职被精简下放人员500人。
  1989年,巴拿马货船在平海乡触礁冲滩,船上柴油污染海水,致沿海渔民的捕捞、养殖业严重减产。档案馆为事件调查组提供油污观察记录和海、渔作业区减产统计数据,向船方索赔经济损失。
  1990年,又为考证“南少林遗址”提供明清时期历史资料,为莆田盐场提供历年生产原始记录和气象档案资料。
  此外,档案馆还为房产地界纠纷、干部职工学历、工龄、职称、晋升、调资等出具证明材料。
  第九章 文化市场管理
  唐至清代,凡城区重大节日活动,府、县衙门张贴照准举行的告示。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一般由村、社的乡老或族长管理。村、社之间文化活动出现纠纷多由各村乡老或乡绅协商处理。
  民国时期,文化市场仍无专设机构管理。民国15年(1916),北伐军入闽,国民党莆田县党部曾明令禁止城乡的迎神活动,但无法执行。40年代,成立莆田县民众教育馆。之后,在涵江、黄石设立民众教育馆,负责向群众提供图书阅览,在城区举办民众学校、书画、菊花展览等活动。
  建国后,莆田县人民政府接管县民众教育馆。1951年,成立县人民文化馆,后又在涵江建立县人民文化馆涵江分馆,管辖广播、文物、博物、图书、戏剧、电影等,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禁止各种形式的迎神活动和法事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为各次政治运动服务。同时查禁各类黄色书刊、唱片、歌曲的流通。整顿剧团,凡上演的剧目须报县文化部门审批,禁演宣扬迷信的剧目。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引导和组织管理。
  1956年起,县人民委员会设立文化科,作为文化管理的主管部门。组织领导县文化馆等有关部门进行社会文化市场管理。
  1958年,建立乡文化馆22所,文化站28所,农村俱乐部425个,剧场12所。文化馆、站等除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外,同时兼负社会文化市场的专项管理。1960年,精简机构,各级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缩减。涵江图书馆与大多数农村俱乐部停办,县图书馆并入县文化馆,全县文化业务基本上由县文化科领导。
  1964年4月,建立人民公社文化站,接受人民公社党委和县文化局的双重领导,负责地方文化市场管理。当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通知,禁演古装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文化馆的业务工作停顿。1970年10月,成立莆田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代替县文化馆的文化宣传业务。1973年,恢复县文化馆和涵江文化馆,各人民公社文化站也先后恢复。1978年,文化站、电影队、影剧院、业余剧团统一由县文化馆管理,并开展有偿服务。
  1984年后,中共县委、县政府强调文艺工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繁荣城乡文化市场的同时,打击文化领域中危害社会主义的严重犯罪活动。各级文化管理机构一方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查禁淫秽书刊、录像,另一方面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导向管理。1986年5月成立莆田县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后改称莆田县社会文化管理小组,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的综合管理。同年9月,成立县文化服务管理站,隶属县文化局,负责管理全县民间业余剧团。同年制定《莆田县民间职业剧团暂行规定》,规定凡组建剧团和演出节目均必须审批核准,要求剧团贯彻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得上演禁演的节目和参与封建迷信之类的活动。1987年,莆田县文化馆文物组升格为独立的文化机构,称莆田县博物馆,负责专项管理。1988年9月,根据中央的指示,文化部门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司法部门的配合下,整顿文化市场,开展全县性的“扫黄打丑”(扫除黄色文化,打击丑恶现象)活动,查禁、没收各类淫秽书刊、画片、录像5576件。
  1990年,成立莆田县文化稽查队,隶属县文化局,负责稽查录音、录像、茶座、台球、书报摊和文化娱乐场所,以保障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