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盲、聋、哑、儿麻人福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2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盲、聋、哑、儿麻人福利
分类号: D669.69
页数: 2
页码: 723-7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市从1959年到1990年的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和康复工作,包括盲人学校、聋哑人学校的创办,聋哑人协会的成立,以及康复治疗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莆田市 残障人 教育

内容

1959年9月,县人民委员会开展盲人、聋哑人普查登记工作,全县有盲人、聋哑人680人,其中达到学龄的盲人179人、聋哑人182人。同年11月,县人民委员会在县教养院内创办盲人学校,招收盲生8人。12月7日,又创办莆田县聋哑人学校,校址在县养老院内,开办四个班级,配备教师5人,首批招收聋哑学生45人,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
  1960年,县人民委员会成立莆田县聋哑人防治站,站设于莆田医院中医科。城厢、涵江、平民、黄石、笏石等医院也分别设立盲人聋哑人防治研究小组,并开展试点治疗工作。至1963年,平民医院共收容严重眼疾患者780人,经过治疗,有722人(失明时间最长的达24年)重见光明,其中161人恢复视力,有46人能够参加劳动。
  1961年,县民政部门召开第一届盲人、聋哑人代表大会,成立莆田县聋哑人协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莆田县聋哑人协会解散,县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相继停办。
  1971年,复办莆田县聋哑人学校,招收4个班级,至1979年,达7个班级118人,配备教师15名。1982~1983年,输送13名聋哑人到省在莆田县聋哑学校举办的培训班,学会1200~1300个手语单词。笏石镇西田村聋哑人郑金土,在县聋哑学校学习二年后,回乡刻苦自学,达到初中程度。1984年,他设计装配一部直流蓄电池变压器,1985年被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8月,莆田县聋哑学校划归莆田市民政局管辖,改称莆田市聋哑学校。
  1978年调查统计,全县有盲人617人、聋哑人1564人。1979年1月12日,县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盲人、聋哑人代表大会,恢复莆田县盲人聋哑人协会,推选11位代表出席省第二届盲人聋哑人代表大会。
  1983年、1984年,县组织盲人聋哑人参加省举办的盲人聋哑人文艺会演,合唱《歌唱祖国》,独唱《驻云飞》,获优秀演出奖,《望故乡思亲人》获优秀创作奖,盲人陈兆进的二胡独奏获演奏奖。
  1987年4~5月,县人民政府拨出专项经费6000元,对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并给予各种治疗和安置。1989年,县人民政府成立“三项”(白内障治疗、聋儿语训、儿麻矫治)康复领导小组,在莆田县医院、平民医院、笏石医院建立三个康复中心,完成“儿麻”矫治18例,治愈白内障106例。1990年10月,莆田县医院对5例“儿麻”后遗症施行手术,有效率达100%。
  至1990年,全县有200多名聋哑人在聋哑学校毕业,有21名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有144人自学成才,有420人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莆田鞋革厂的聋哑人职工吴家宗设计655种名牌运动鞋受到客商赞扬,因而被莆田鞋革厂评为先进生产者。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郑金土
相关人物
陈兆进
相关人物
吴家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莆田医院
相关机构
莆田县聋哑学校
相关机构
莆田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莆田县医院
相关机构
笏石医院
相关机构
莆田鞋革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