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2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
分类号:
D632.1
页数:
2
页码:
722-723
摘要:
摘要:发展历程。政府通过设立安济坊、安养院、漏泽园、养济院等机构,收养孤老笃疾之人、贫困人家、婴幼儿、孤儿等社会弱势群体。此外,县人民政府还创办了老烈属养老院、精神病人收容所、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社会综合福利院、福利院、殡葬管理所、精神病人疗养院等福利事业单位,为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残废人、孤儿和弃婴等提供生活保障和医疗帮助。
关键词:
莆田市
社会福利事业
孤老笃疾之人
内容
宋崇宁至大观年间,莆田设有安济坊、安养院,抚恤疾病孤老之人。明、清时期,在城郊均设有漏泽园(公葬场地),供贫民掩埋尸体。
明洪武十八年(1348),修建养济院,收养孤老笃疾之人。弘治六年(1493),知府王弼把养济院从城内洞桥头必先院旧址迁建于肃清门外安福村,收容人员每人每月发给米三斗,柴90斤,每岁寒暑布一匹。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9),西班牙籍天主教徒在涵江塘北设“仁慈堂”,收容婴幼儿约100人,经费由国外教会津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美以美基督教会在黄石(原在涵江铺尾)建“善育堂”,收容16名孤儿(后增加到250人)。
民国31年(1942),县政府在城内创建莆田县救济院,收容本地乞丐、孤老残疾人,每人每餐供应米二两。至民国38年,全院有100多人。
1949年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把莆田县救济院改为莆田县养老院,收容无依无靠的老人45人(以后增加到102人);1950年8月,接办善育堂,改名福建省儿童教养院,收容孤残儿童95人(后增加到400多人).1952年9月,接办西班牙籍天主教教徒创办的仁慈堂,改名为莆田县残老教养院,收容残老人员41人(后增到117人)。
1959~1965年,县人民委员会先后创办老烈属养老院、精神病人收容所和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等福利事业单位。
1966年3月,福建省儿童教养院迁往建宁县。同年11月,县养老院、县精神病院、县残老院等合并为莆田县社会综合福利院,设在黄石桂花岭(原福建省儿童教养院旧址)。
1970年,原养老院、残老院合并,改为莆田县福利院,收容对象是社会上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残废人、孤儿和弃婴。院民生活由县革命委员会拨款供给,每人每月生活费43元,被服费6元。1985~1990年,县人民政府先后拨给县福利院修缮费24.5万元,修建食堂、院民宿舍、综合楼各1座。1980~1989年,该院先后被省、市、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1979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拨款2.1万元,创办莆田县殡葬管理所,1984年11月划归莆田市民政局管辖。
1972年,县精神病人收容所改为莆田县精神病人疗养院。有病床100张,管理人员8人,医生护士26人。1985~1989年,该院门诊部共接待治疗患者3.26万人次,初发病治疗有效率达80%,慢性病治疗有效率达10~15%。县人民政府先后下拨修缮经费计22.6万元,1987年,新建门诊办公楼一座、病房二座。院民生活费山县人民政府供给,每人每月大米15公斤,伙食费51元,被服、医疗费17元。
1980~199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5.4万元,修建县民政福利厂厂房,拨款37.5万元,修建县福利院院房和县精神病门诊综合楼,并为残疾人募集福利基金41万元,用于残疾人福利事业。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弼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莆田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莆田县社会综合福利院
相关机构
莆田县福利院
相关机构
莆田市民政局
相关机构
莆田县精神病人疗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