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拥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2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拥军
分类号: D632.3
页数: 2
页码: 711-7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在历史上一直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包括组织慰问团、送慰问品、挂光荣牌、送光荣灯等。建国后,这些活动更加深入和多样化,包括组织文艺宣传队慰问、表彰烈军属、为部队修建营房和公路等。
关键词: 莆田县 拥军优属 慰问团

内容

万公斤、木柴6万公斤,支援驻南日部队。次年6月26日,又在石城、笏石两地紧急储备大米7.5万公斤、木柴2.3万公斤,支援驻南日、湄洲部队建国后,每逢元旦、春节和“八·一”建军节等节日,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都组织拥军优属慰问团,随带电影队、剧团、慰问品深入边防哨所营地、医院,慰问驻军及其伤病员。公社(乡镇)政府组织干部群众为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退伍老红军挂光荣牌,送光荣灯,张贴祝贺对联,赠送慰问品。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师生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举行悼念活动。
  1951年,县人民政府给晋江军分区第二届功臣代表大会赠送锦旗一面,给独立第八营75位功臣赠送慰问物品。
  1953年春节,县人民政府组织拥军优属慰问团,带领腰鼓队、秧歌队,到石城、南日岛慰问驻军,赠送连环画、书刊1000册,糖果200公斤,柑桔500公斤,香烟200条。
  1963年7月22日,中共莆田县委在中山堂召开拥军优属大会。7月31日晚,在人民影剧院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参加的各界人士达1200人,其中烈军属代表420人。大会向军人和烈军属分发慰问信1300封。8月1日,各地驻军与驻地社、队举行军民联欢会,参加人数达10万人,放映电影11场,演出戏剧12场,举行军民篮球比赛30场。次年春节,县人民委员会表彰34名烈军属、残废军人和复员退伍军人,同时,。组织文艺宣传队145支,深入部队驻地演出,又进村入户慰问烈军属。涵江、黄石、灵川、南日4个公社组织青年3150人,为烈军属做好事3266件,送给烈军属鱼、肉、面、糖、花生、粮食计10262公斤。
  1973年,南日公社石盘大队民兵为驻岛部队挖一口长18米,宽6米的“拥军池”,解决了部队用水困难。同年,陈淑春等三人被晋江地区授予“拥军模范”称号。次年,石盘大队女民兵上山采石100立方米,支援驻岛部队建造营房。该大队妇女主任蔡银治一家三代,经常为驻地战士缝补、浆洗衣服,帮助部队种菜,照顾伤病员。1988年,她带领全村女民兵为驻地部队修建一条长1000多米,宽6米的公路。1989年,她带领全家为部队搬运树苗18000株。她的一家被誉为“三代拥军模范”。
  1983年春节,中共莆田县委发出《关于纪念双拥运动四十周年活动的通知》,各乡(镇)、村逐一检查落实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兑现情况和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情况,促进拥军活动的深入开展。
  1989年“八一”建军节前后,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为部队办了十件实事:一、妥善解决某部驻军的用地问题。二、保证部队战备、训练、后勤用电。三、支持部队工厂食糖3吨。四、供应部队养猪饲料10吨。五、优先供应部队优质大米、面粉。六、对1989年参加首都戒严部队的10名战士家属逐户走访慰问,每户发给生活困难补助款200元。七、妥善安排驻军家属的工作。八、对5名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每人发给生活困难补助款100元。九、对家在乡村的一等残废军人,退伍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进行一次全面的走访慰问。十、妥善解决1名军队退休干部家属的工作调动问题。
  1990年“八一”节,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共商军民“三共”活动,即军民共同学雷锋,军民共建党支部,军民共同继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至年底,县内共建立拥军优属服务网点520个,遍布21个乡镇及城涵商场、车站。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淑春
相关人物
蔡银治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莆田县委
相关机构
莆田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人民影剧院
相关机构
人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
南日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