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支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2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支前
分类号:
E233
页数:
2
页码:
710-711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莆田县在不同时期,为了支持国家战争和军队建设,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支前活动和物资捐赠,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关键词:
莆田县
支前
物资捐赠
内容
民国26年(1937),设困难防务捐,摊派全县富户捐款法币5万元,用以购买铁丝、水泥、杉木,作为抗日防御工事的建筑材料。次年,以抗战非常时期为名,县政府提倡捐献棉花、军鞋、药材、银币等慰劳军队。
1949年8月底,莆田解放。县成立支前办事处,沿海各区相应成立支前小组。同年12月10日,县人民政府组织海船20艘、船工100名,协助人民解放军驻军搞好演习。
1950年8月始,全县掀起全民捐献运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是年底,仅各中学的职工、学生就捐献大米5500公斤,人民币3780多元。次年6月,全县人民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至年底,全县共捐人民币39万9千多元。同年底,全县有千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为改善海防交通设施,1952年2月,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工修建莆田至莆禧(40公里)、笏石至平海(29公里)二条支前公路(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同年10月,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抢修埭头至石城支前公路(16公里)。同年11月18日,县人民政府在涵江、笏石两地储备大米2万公斤、木柴6万公斤,支援驻南日部队。次年6月26日,又在石城、笏石两地紧急储备大米7.5万公斤、木柴2.3万公斤,支援驻南日、湄洲部队。
1954年8月2日,县人民政府成立支前小组,筹集大米7万公斤、木柴6.5万公斤,组织医疗手术队一支、渔船70艘、担架690副、民工1450人,支援南日、湄洲驻军。1955年3月13日,全县组织民工8000人,手推车300辆,先后分四批支援国防8172工地建设。4月5日,县成立支前委员会。4月13日,再次组织支前民工3000人,筹集担架1340副、大米13万公斤、木柴2.4万公斤、马饲料5.5万公斤、食油3200公斤、食盐3200公斤、花生米2.58万公斤、木帆船25艘,支援南日、湄洲两岛驻军反击国民党军队窜犯。
1955~1956年7月,县先后组组织支前干部、民工23202人,参加修建鹰(潭)厦(门)铁路、惠安军用机场、永泰至平海的国防公路,受到省交通厅的表扬。
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筹集大米363.68万公斤、面粉47.1万公斤、黄豆11.12万公斤、杂粮91万公斤、油15.20万公斤、木炭15.73万公斤、石灰16.48万公斤、稻草74.34万公斤、瓦片350.5万片用于支前。
建国初期,县粮食部门在城厢、涵江两地设立军供粮店,专门办理军粮供应。1982年,城关第二、第四粮店另立机构负责军粮供应,做到保质保量,满足部队需要。自1950~1985年,县商业综合公司、城关蔬菜商店第一门市部,坚持为部队供应副食品和蔬菜,并代办包装和托运手续或直接送货上门。1984年8月1日,县城关蔬菜第一门市部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双拥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