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18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D412.8
页数: 1
页码: 62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莆田县总工会成立,归社会科管理,下辖理发、金银首饰、制鞋等8个职业工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也不断发展,县总工会下辖店员、码头、汽车等工会小组,还有工人纠察队组织。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莆田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53年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莆田县总工会。1973年“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县总工会。1990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工会255个,会员38889人。
关键词: 莆田县 职工组织 组织机构

内容

民国18年(1929),国民政府公布《工会法》,国民党莆田县党部委派郑赤成组织县总工会。民国30年,在涵江后坡埕祠成立莆田县工会涵江分会。民国31年9月,县政府成立社会科,总工会改归社会科管理,设立工会理事会,由郑赤成担任理事长,并先后委任吴景瑜、方金同、陈焕荣三人为总工会书记,办理文书事务。之后理事长由代表大会选举,统管全盘工作,并设若干名理事协助工作。理事会下设宣传股、组训股、福利股,股长由理事兼任,总工会下辖理发、金银首饰、制鞋、缝纫、建筑、木器、豆腐、油漆8个职业工会,每个职业工会都选举理事5人,组成理事会,推举理事长、监事各1人。
  民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也不断发展。1929年7月,涵江成立汽车工会,选举蔡木耳等5人为执行委员。此后,在涵江陆续建立汽船、建筑、电力、人力车、豆腐、搬运等7个职业工会小组,成员发展到35人。城厢镇理发、金银首饰加工、木器、养路等行业,也建立工会小组。1930年6月,成立县总工会,会员150人,下辖店员、码头、汽车、盐田工人工会;另有工人纠察队组织,下辖3个区总工会,17个分会,会员74名。同年还成立“中国革命互济会莆田中心县总”。1933年10月8日,县互济会举行全县代表大会,决定举行秋季募捐运动。同时发展组织,要求各分会都建立反帝大同盟分盟。1942年3月,为反抗国民党迫害盐民,党派李国柱到东峤乡霞屿村,组织发动盐民罢工,成立盐工罢工会,选举盐场公署产销课长郑文维为罢工会主席,李国柱为副主席,领导盐民进行反迫害斗争。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同年9月,莆田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由中共莆田县委书记魏荫南兼任筹委会主任,先后在建筑、印刷、医疗、搬运、邮电、教育、手工业等9个行业以及商店建立基层工会。
  1953年3月29日,召开莆田县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莆田县总工会。全县建立170个基层工会,共发展会员6873人,占职工总数的55%,1954年2月,根据工会章程,县总工会改称为莆田县工会联合会。
  1958年11月,恢复莆田县总工会名称,当时,全县有基层工会177个,会员19789人,占职工总数的80.2%。
  “文化大革命”初期,县总工会被“工人造反司令部”和“工代会”取代。
  1973年6月,莆田县总工会恢复,成立整建工会领导小组,健全各行业工会机构,工会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90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工会255个,会员38889人,占职工总数的86.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赤成
相关人物
吴景瑜
相关人物
陈焕荣
相关人物
李国柱
相关人物
魏荫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