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信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1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信贷
分类号:
F832.4
页数:
4
页码:
504-5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储蓄和存款情况。建国前,钱庄、角票局、银行办理存款不分商业行户和个人,储蓄种类有定期和活期两类。建国后,储蓄业务由银行和信用社办理,包括个人储蓄和单位存款。个人储蓄包括农民储蓄、季节性有奖储蓄等,单位存款涵盖公营单位和私营企业存款。此外,还有外币存款和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
关键词:
莆田县
金融
信贷
内容
建国前,当铺办理质押贷款,钱庄、角票局、银行办理放款,放款对象大部分是商业行户。
建国后,信贷分门别类,扶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为发展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一、农、渔业贷款
1950年3月,成立莆田县农贷委员会,开始发放农业贷款。先是办理实物(大米)贷款,“贷实收实”,9月1日起办理人民币贷款。1950~1952年底,人民银行县支行发放农业贷款129.242万元、大米25.5万公斤;县人民政府和生产救灾委员会委托人民银行县支行发放贷款5.036万元。
1953~1957年,人民银行县支行和信用社共发放农贷2258.3万元,农业社(组)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在1955年下半年的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农业银行县支行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140.7万元,期限5年,月利率4%。农业合作化高潮后,农业银行县支行大量发放贷款,帮助初创的农(渔)业社兴修水利,添置农具、渔具,购买肥料及发展副业生产。1956~1957年8月底,共发放农渔业贷款1061万元。
1958~1959年“大跃进”期间,银行、信用社执行“三要三给”(要多少给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哪里要那里给)的方针,“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被废除,于是贷款猛增。1958~1959两年发放贷款1380万元,约等于1950~1957年发放数的总和。其中不少用于“炼盐”、“炼铁”、“办公共食堂”。1960年10月,纠正“三要三给”,恢复“三查”制度,农贷工作重新步上正轨。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唯生产力论”,农贷资金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处于自流状态。
1978年以后,农业银行县支行和信用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农户贷款与集体贷款的比例,1979年底为13∶87,1983年底为65∶35;从支持粮食生产为主转向支持多种经营,其贷款比例从1979年底的85∶15,转为1983年底的40∶60;从单纯支持生产环节转向支持再生产全过程,商业贷款比重,1978年底几乎为零,1983年底占50%以上。
1984年,农业银行县支行加强对乡镇企业和“两户一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的扶持,促使大量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全年发放贷款15492.17万元(其中信用社9956.5万元),比1983年的4502.04万元(其中信用社3566.56万元)增长244%。同年第四季度,出现信贷管理失控。次年,农业银行县支行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自主经营”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扭转了失控现象。
1986~1987年,莆田县养鳗和养虾业迅猛发展,农业银行县支行引进世界银行贷款1300万元,同时从外地大量拆借资金,给于扶持,信贷出现超负荷经营,到1987年底变存差为贷差,加上1988年9月间存款滑坡,全县农业银行、信用社资金严重不足,拆借(入)8800万元,据此,农业银行县支行立即采取措施,强化宏观调控,当年累放32203万元(其中信用社7701万元),比上年累放减少6966万元,下降17.8%。次年开展信贷资金的全面清理、清查,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组织清收非正常贷款,到1990年底,全县农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5804万元,其中非正常贷款仅占16%;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4350万元,其中非正常贷款仅占5.8%
附:农业贷款的豁免
1962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1961年以前农村四项贷款问题的通知》,对1961年前的农贷进行清理。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全县社、队集体欠银行旧贷(指1961年以前的贷款,下同)505.382万元,豁免504.845万元;欠信用社旧贷2.173万元,豁免2.17万元。社员个人欠银行旧贷49.696万元,豁免48.649万元;欠信用社旧贷144.392万元,豁免141.006万元。共豁免旧贷696.671万元,占旧贷总数的99.3%。
二、工商信贷
国营工业贷款 1951年开始发放国营生产企业贷款,期限1~3个月,当年底余额0.15万元,1952年全部收回。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贷款增加。1956年底余额208.1万元(包括公私合营工厂,下同)。1958年,“工业遍地开花”,信贷实行“三要三给”,结果生产上升幅度小,贷款占用大幅度上升,当年底余额500.3万元,比上年底增加13.3倍,1960年底余额达1202.5万元。1962年3月贯彻《银行工作六条》,促进工业调整,年底余额下降为264.7万元。由于银行放松监督与管理,出现赊销、预付和物资积压。1963年发放工业积压物资特种贷款107.79万元,清理预收货款177笔计16.4万元,预付货款123笔计9.9万元。1964年加强信贷管理,1965年底余额81.4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凭计划供应资金,没有监督管理。1977年8月,贯彻新的国营工业贷款办法,按产值贷款率和销售资金率掌握审核发放贷款,促进加速物资、资金的周转。1979年,银行、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配合清理企业的物资、资金和贷款,落实债权债务。1986年8月,贯彻中国工商银行《关于国营工交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暂行办法》,贷款按照“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原则掌握,分为8种(工业周转、流动资金、临时、卖方、票据贴现、科技开发、专用基金、结算)贷款。建国后,工业生产贷款,以支持糖、盐、鞋、电子、塑料和机械行业为主,至1990年底余额5742万元,比1980年底的978.2万元,增长4.87倍。
技术改造贷款 1977~1990年,县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共发放技术改造贷款17163.2万元,1990年底余额5333.6万元,有力地支持企业更新设备、改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使工业产值由1977年的8967.58万元,上升到65375.2万元(1990年),增长6.3倍。
国营商业企业、粮食企业及供销合作社贷款 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银行集中资金支持国营商业、粮食及供销合作社,扩大购销,控制市场。“大跃进”期间,推行,“三要三给”的方针,造成盲目收购,压仓压库。1962年3月,贯彻《银行工作六条》,加强对贷款管理,收到明显效果。1962年底,国营商业贷款余额510.4万元,比1960年底下降292.2万元(20.9%),而社会零售额则上升322万元(5.1%)。“文化大革命”时期,凭商品库存贷款,没有监督管理。1979年后,逐步走上正轨。
国营物资供销企业贷款 1960年开办物资系统贷款,主要支持钢材、水泥进货的资金需要,年底余额18.3万元。由于盲目采购,造成物资积压。1964年从正常业务库存中划转积压物资4.9万元,上划贷款3.7万元,冲减自有流动资金1.2万元。1972年,开办供销企业贷款,木材公司划入,年底余额89万元。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银行对物资供销企业积极支持,贷款余额逐年增加,1990年底622.4万元,比1980年底增长43.9%。
私营工商业贷款 1949~1952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积极扶持私营工商业维持与发展生产,人民银行莆田办事处及涵江营业所,于1949年11月开办私营工商业贷款,贷款种类有:(1)埠外购销放款;(2)质押放款;(3)活期信用放款。当月,对纱布、京果行业发放11笔埠外采购质押贷款8800元。1950年1月开办小额折实放款,后来增办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小额和农村集镇周转性等放款。1950年发放贷款77笔计20830元。1951年1月,对土产出口押汇放出43950元,3月由上海办进口押汇4000元,8月发放纺绸进口押汇500元,荔枝干、赤糖出口押汇3100元。1952年,全县10个集镇举办物资交流会,人民银行共贷款422户、93630元,年底余额23.86万元。1953~1955年,紧缩对私营批发商的贷款,对零售商则予以维持,促进其向国营工商企业承揽加工、订货、包销、经销、代销。1956年对私改造完成后,私营工商业贷款消失。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私营企业不断涌现,1988年恢复私营工商业贷款,1990年底,有14户,余额13.7万元。
集体工商业贷款 1950年对木器、制鞋生产合作社发放“折实贷款”,期限一个月,年底余额2000元,1951年底增至3000元。1952年支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农业服务,年底余额5.5万元。1955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扩股,年底余额降为1.9万元。1956年支持集体商业充实货源,年底余额增至20.3万元。1958年12个人民公社同时办农机厂,贷款增加,1959年底余额上升,为86.8万元。1973年试放“五小设备贷款”,当年底余额3万元。之后,逐年增加,至1978年底,余额24.2万元。1978年后,集体工商业贷款以贷其流动资金为主。1990年底,集体工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689万元,设备贷款余额191.5万元,集体商业贷款余额360.5万元。
个体手工业、商业及其它贷款 1950年底个体手工业贷款余额200元。1955年底0.56万元。1956年对个体商业贷款实行“商批行贷”,当年3万元指标几天就放完。1965年5月20日停止对个体经济贷款。1978年后,个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银行给予扶植,贷款对象扩大到交通运输业、房屋修建业、长途贩运等行业,期限一年(设备贷款最长二年)。1990年12月底,余额30.1万元。
1952年9月12日,人民银行县支行举办职工小额贷款,期限3个月,到11月中旬,共放出100笔2547元。同年底停办。1988年2月,工商银行县支行、农业银行县支行举办商品房贷款。1990年底余额92.04万元。
三、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
建国后,国家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是以财政无偿拨款方式,通过建设银行按照国家计划和预算,监督使用。1979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改为由建设银行贷款,各部门、各单位自筹的基建资金,统归该行监督拨付。
基本建设拨款 1950~1957年,基本建设资金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全县基建投资计311.7万元。1958~1960年,基本建设摊子越铺越大,出现“拨款大撤手,计划大敞口,管理大锅饭”的局面,3年中投资4812.39万元,为前8年的15.44倍。当时没有强调责任制,无专业管理,浪费严重。1961~1965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重点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全县基建投资2005.97万元,为1958~1960年三年总投资的41.7%。基建资金渠道由单一的财政拨款,新增专项拨款和贷款两种。1966~1976年,基本建设投资4342.62万元,基本上由财政部门确定计划,银行办理,建设资金作为存款业务,有钱就收,要钱就给,出现管理乱、浪费大的现象。1977年以后,建设银行坚持“按计划,按预算,按程序,按工程进展”的原则拨款,参与计划,并审查监督,促进投资效果提高。1977~1990年全县基建投资28769.54万元,其中秀屿港3000吨码头各个项目投资累计4126.41万元。
基本建设贷款 1979年发放更新改造贷款,贷给县鞋革厂75万元,贷给莆田罐头厂55万元。1984年发放300多万元,帮助各乡、镇建设农贸市场;发放1774.4万元支持港商建涵华新街房屋108幢。1984~1990年底,发放土地开发及商品房贷款2068万元。1985~1990年,共发放6825万元,支持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和信贷计划的建设项目,其中贷给莆田啤酒厂2240万元,贷给县三联鞋帽厂200万元,贷给县水产养殖公司200万元。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角票局
相关机构
莆田县农贷委员会
相关机构
莆田县农业银行
相关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
相关机构
莆田县人民银行
相关机构
工商银行
相关机构
人民银行莆田办事处
相关机构
涵江营业所
相关机构
农业银行县支行
相关机构
莆田罐头厂
相关机构
莆田啤酒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