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产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0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产基地
分类号: F287
页数: 2
页码: 450-45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县在建国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包括各类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出口商品的生产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蘑菇、芦笋、枇杷罐头等原料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然后介绍了鞋业、电子、对虾、鳗鱼等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情况。文章最后指出,莆田县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和地方资源的优势发挥。
关键词: 莆田县 对外经贸 生产基地

内容

建国前,莆田出口的桂元和蔗糖生产,已逐步趋向集中种植和加工,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建国初期,出口的货物均由基层供销社和商业部门零星收购,到60年代为发展蘑菇罐头生产,组织发动种植磨菇,才逐步建成磨菇生产基地,同时对枇杷品种进行改良,成片种植,形成枇杷生产基地。70年代,建立芦笋生产基地。1980年后,为开辟出口商品生产新途径,兴办一批商品生产基地,至1990年已形成鞋类、电子、罐头、对虾、鳗鱼、花岗岩、工艺品等大宗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
  一、蘑菇原料生产基地
  1967年5月,在城郊、涵江、江口、西天尾、梧塘等5个公社,建立蘑菇生产基地。同年底,县罐头厂在仙游县园庄公社试种蘑菇,面积逐年扩大,遍布平原、山区及沿海20多个乡镇。蘑菇实行合同制生产,由厂方与菇农签订合同,要求菇农按省规定的菌种菌号、规格交售鲜菇;县罐头厂负责制备菌种供应菇农栽培,按规定的价格,设立收购站收购产品,并及时付给菇农菇款。1989~1990年度蘑菇收购量超万吨。
  二、芦笋原料生产基地
  1974年6月,福建省粮油进出口公司,要求县罐头厂芦笋生产基地。同年在埭头公社丘山农林场建立芦笋生产基地,定植面积91亩。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面积逐步减少。1980年10月,成立莆田县芦笋生产领导小组,贯彻省政府制定的扶植芦笋生产的政策,对芦笋生产者给予原粮、化肥补贴、贴息贷款等。在城郊、渠桥、华亭3个公社的木兰溪两岸18个大队、144个生产队,建立1000亩芦笋基地。至1982年,定植面积共1394.28亩。之后由于体制及管理原因,面积骤减,至1985年底,种植面积仅剩下0.8亩。1987年6月,在平海乡、东峤乡建立秋季示范基地110亩。次年全县发展近2000亩,分布在平海乡、南日乡、湄洲乡。至1990年,全县收购芦笋166.3吨。
  三、枇杷罐头原料生产基地
  1957年以来,县罐头厂配合农业部门,对枇品种进行改良,为创省优、部优枇杷罐头产品创造条件。同时,指导集中成片种植,形成生产规模。1990年,枇杷罐头原料基地主要分在萩芦、华亭、城郊、渠桥、江口、新县、白沙、庄边、大洋、常太等乡镇。全县收购枇杷1282.5吨。
  四、鞋业生产基地
  建国后,个体鞋革手工业者走上集体化道路。1957年全县组建5个制鞋厂(社)。1958年,地方国营莆田县鞋革厂成立,生产各种布鞋。产品在国内销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鞋革企业从内向型企业转向外型企业,并趋向大规模,集约生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多。
  1990年,全县制鞋企业28个(其中“三资企业17个),共有制鞋生产线58条,年产各类鞋4920.44万双,总产值67828.8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6.07%。
  五、电子生产基地
  1982年江口镇石西村首家创办星光电子厂后,江口地区利用侨乡优势陆续办起电子生产加工厂。至1990年,江口镇共有电子厂30家(石西村占21家)形成生产基地,其中合资8家、来料加工22家,主要产品有电子表、石英表、电子计算器、电子游戏机等10多种产品,远销香港,西欧等地。年生产量可达1000万只(件)。
  六、对虾养殖基地
  1980年忠门镇在西埔围垦内创办对虾养殖场,以后逐年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对虾养殖场80家,虾池面积8000亩,加工出口200吨,创汇152万美元。主要集中在忠门、东峤、头、南日等沿海乡镇。
  七、鳗鱼养殖基地
  1979年,县外资公司引进日本设备技术与涵江公社鱼场合资创办莆田第一鳗鱼养殖场;面积22亩,当年出口成鳗24吨。之后,养鳗业迅速发展,主要集中江口镇的江口、石东、五星,丰山、东大等村,西天尾镇的龙山、吴江、北大等村,梧塘镇的枫林、溪口等村。1990年,全县养鳗场40家,养鳗池面积657亩,总产量1415吨,出口成鳗800吨,创汇560万美元。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