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外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07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对外贸易
分类号: F752
页数: 4
页码: 440-444
摘要: 该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在出口方面,从北宋时期开始,莆田就有荔枝干等产品出口。到了清朝,莆田的青瓷和青白瓷也销往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建国后,莆田县的出口物资种类逐渐增多,包括桂元干、罐头、木刻、鞋类等。在进口方面,宋代时,莆田从占城国进口水稻品种,明代时从吕宋国进口烟草和甘薯。清代时开始进口煤油、肥田粉和各种商品。建国后,莆田继续进口肥田粉、煤油等产品,60年代开始进口化肥和动植物品种,70年代进口手表和化肥,80年代进口医疗设备、机械设备、原材料等。同时,莆田也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出口产品基地, 出口产品有桂元干、兴化米粉、鞋类、脱水蔬菜等。
关键词: 莆田县 经贸 对外贸易

内容

第一节 出口
  北宋时,莆田已有荔枝干出口。宋绍兴八年(1138),莆田有“游商海贾,履风涛历险阻,牟利于他郡外蕃”。当时木帆船已能远航至阿拉伯及东南亚、朝鲜、日本一带。宋至元代,庄边窑、灵川许山窑生产的青瓷、青白瓷(影青)产品,销往菲律宾、日本等国家。清雍正五年(1727)恢复海运后,莆田有人驾驶帆船至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清宣统元年(1909),有私营代理商经营进出口货物。民国26年(1937)后,莆田出口货物以桂元干为大宗,蔗糖、次之。
  建国初期,县供销部门和商业部门收购土特产品,调供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外销。1954~1959年,莆田县出口物资品种计178种,有芳香油、柠檬桉油、薄荷油、留兰香油、脱胎膝器、抽纱、木刻、猪肠衣、猪皮、猪鬃、猪脚筋、牛肠衣、山羊皮、山羊毛、兔皮、兔毛、牛皮、兽什皮,还有黄花鱼、红烧带鱼、油浸鳗鱼、马鲛鱼罐头,冬笋、笋菜心、香菇、糖水革荠、蜜柑片罐头等。其较著名产品有:兴化米粉、枇杷罐头、枇杷膏、桂元膏、桂元三合士、抽纱、木刻、脱胎漆器等。5年期间,出口商品收购总额427万元,年平均71.16万元。其中,1958年出口商品收购总额达225万元,为最多的一年。1959~1961年,因三年自然灾害,出口收购量锐减,年均出口商品收购总额只116万元。1963~1966年,出口商品收购量有所回升,年均商品收购总额20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10年出口商品收购总额计5297万元,年均529.7万元。出口商品有粮油食品、土产、畜产、工艺品、矿产等五大类。1978年,主要出口商品有粮油食品、土产、畜产、轻工、工艺品、矿产、机械类等七大类,共116种,收购总额达1677万元。
  1978年后,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外贸部门积极扶持建立出口产品基地。1979年,采取补偿贸易方式,在涵江开发养鳗基地,次年出口活鳗鱼50吨,产值275万元。是年又引进麻底鞋生产项目,从此莆田鞋业生产不断发展,当年出口麻底鞋248.87万双。1980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5542.62万元,比1970年210万元增长2539.34%。其中粮油食品类3105.6万元,土产类203.95万元,畜产类14.49万元,轻工业品类186.54万元,工艺品类1989.91万元,五金矿产类42.13万元。1983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6044.44万元,比1980年增长9.05%。1985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6324.44万元。其中粮油食品类1795.97万元,土畜产品类471.12万元,轻工业品类141.22万元,鞋帽类3335.28万元,工艺品类500.99万元,抽纱类54.38万元,五金矿产类25.47万元,比1980年增长14.10%。1986年莆田县糖厂出口核酸6吨,产值46万元。1987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784亿元,比1986年的9498.06万元增长34.6%。1988年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3006.66万元,主要产品有16大类,出口量:鞋类2650.43万双、罐头3359.43吨,核酸酵母28.6吨,花岗石357立方米,工艺美术品215.49万件,塑料玩具8.66万打,摩托车蹄块15.43万片,瓦楞纸3587吨,加工服装670万件,竹制品182万元,草制品335万元,兴化米粉干574吨,活鳗鱼1400吨,对虾200吨,皮鞋99.57万双,家具0.33万件。1989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7222.85万元,比1988年增长32.41%。
  1990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54032万元,为1985年的8.5倍,为1980年的9.7倍。其中外贸公司收购17883万元,名列全省县级外贸公司前茅。主要出口产品数量:鞋类5417万双,罐头6702吨,核酸酵母180吨,花岗石756立方米,工艺美术品160万件,塑料玩具21834万打,摩托车蹄块65.5万片,瓦楞纸4077吨,兴化米粉538.7吨,活鳗鱼671吨,对虾377吨,草制品215.8万元,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主要出口品种
  桂元干 民国26年至建国初,全县出口货物以桂元干为主。1958~1962年,年均出口量60吨。60年代共出口1160吨。70年代共出口1150吨。80年代,外销货源缺乏,1987年仅出口桂元干20吨,1988年县外贸部门中断出口。
  兴化米粉 50年代开始出口,1962年出口237吨,产值30多万无。70年代中,出口量年平均200吨左右。1982年起,主要工厂改手工生产为机械生产,出口量有较大幅度提高,1983年出口799吨。80年代,年平均出口540吨。1990年出口538吨,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蜂蜜 1958年开始出口蜂蜜53吨。1958~1984年,出口量年均50吨左右,1985年出口量减至4.5吨,1986年中断出口。
  蜜饯 产品有兴化桂元补膏、七珍梅、李制品等,其中的化皮榄、广香榄等销往东南亚和美国等地。1958年组织外销蜜饯40吨以后,1960~1980年中断出口。1981~1985年恢复出口,5年中,共出口蜜饯877吨,1986年起再度中断出口。
  抽纱 1958年开始出口民间传统刺绣的抽纱,产值8万元。1965年起,逐年扩大生产网点,产量产值不断增加。1966年抽纱产值增至67万元。1980年出口产值达百万元。1981~1990年,出口总值累计920万元,平均每年出口额为92万元,其中1990年出口值60万元。
  雕刻 1958年县工艺一厂生产出口木刻,产值1.1万元。1962年牙雕出口多货值3.1万元。1973年木雕出口交货值45万元,1978年牙雕出口交货值20多万元,均为出口额最高的年份。1987年由于牙雕原料紧缺,中断牙雕出口,1990年木刻出口交货值1.04万元。
  食品罐头 1959年首次出口莆田县罐头厂生产的糖水枇杷罐头170吨,销往西欧国家。1968年出口蘑菇罐头2.39吨。70年代后,出口食品罐头品种有蘑菇、枇杷、龙眼、荔枝、杨梅、豆类、水产、芦笋、草菇、肉类等。1975年出口各类食品罐头2738吨,供货总额1133万元。1981年出口4542吨,交货值1591万元。1986年出口6500吨,交货值2400万元。1990年出口量6702吨,交货值388万元。各类罐头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竹编 1963年开始出口竹编工艺品,当年出口值4.7万元。之后,每年都有竹编工艺品出口。1981年出口交货值104万元,随着花色品种的增多,出口总值也增加。1981~1990年,平均年交货值260万元,其中1990年83万元。其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
  草麻制品 1970年开始出口草麻制品,外销0.6万元。随着市场的发展,草麻制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1981年,草麻制品出口产值226万元。根据市场需要,草麻制品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大小型号达千余种,出口量也随之不断增加。1986年出口产值达483万元,成为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1990年出口草麻制品215万件,交货值589万元。
  鞋革 1972年外贸公司同莆田鞋革厂配合,根据国外客户要求试销布鞋,当年出口布鞋6万多双。1978年以后,陆续引进各种型号的自动生产线,更新设备,产品产量、质量都不断提高。1980年出口布鞋和爬山鞋共509万双,出口产值2080万元。80年代后,鞋类产品不断增加,主要有布鞋,麻底鞋、粘胶鞋、旅游鞋、运动鞋等品种。1982年仅塑料拖鞋就出口96万双。1983年出口各类鞋958万双,产值3089万元。1985年出口鞋1087万双,产值6260万元。1990年鞋类,出口量5417万双,产值1.17亿元,其中塑料拖鞋出口量103万双、交货值272万元。鞋类运销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比利时、瑞典、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脱水蔬菜 1973年开始出口,主要产品有大蒜、洋葱、生姜、蘑菇片、胡萝卜等10多个品种,当年出口量58吨,交货值25.5万元。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量也不断增加。1981年出口352吨,交货产值155万元。1985年增至740吨、交货值326万元。主要销往东南亚和西欧一些国家。
  花岗石1975年首次出口在华亭开采的654系列花岗石荒料230立方米,交货值3万多元。1979年出口量1699立方米,产值14万元。1987年出口量766立方米,产值34万元。1990年出口量756立方米,交货值130万元。出口的花岗石有红、白、青、墨、褐、黄等颜色。主要销往日本、美国、欧洲等地。
  鳗鱼 1979年涵江合营养鳗场首家出口活成鳗24多吨,运销日本,出口总值132万元。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出口产量也不断增加。1985年出口活成鳗 367吨,出口总值2019万元。1988年出口活成鳗504吨,出口产值2772万元。1990年出口量800吨,创汇560万美元。1981~1990年全县出口活成鳗计2376吨,出口总值1.383亿元。
  冻虾 1985年首次出口冻虾1.9吨。之后,随着养虾基地的发展,出口量不断增多。1985~1990年,出口冻虾200吨,创汇152万美元。
  第二节 进口
  宋代,从占城国(今越南)进口耐旱水稻品种“旱占”在境内种植。元至元二十年(1283),莆田设海站,“船运蕃夷贡物及商舶奇货”。明万历二十至二十一年(1592~1593),烟草、甘薯开始从吕宋国(菲律宾)经漳州进入莆田。清宣统元年(1909)涵江私营代理商行进口美国“美孚”、“亚细亚”、“德士古”、“鹰标”和英国的“僧帽”牌煤油,美国的“卜内门”、英国的“眉月”、法国的“狮马”牌肥田粉,还有德国的颜料、日本的仁丹、眼药等。
  民国13年(1924),莆田电灯公司进口美制柴油机1台,“凿屋”25千伏安三相交流发电机1台。次年从“美孚”洋行购来“雪佛兰”牌小车零件,装配成小汽车1辆。民国16年,涵江电厂股份有限公司进口德国的柴油机1台。民国26年进口美国的肥田粉、布匹、煤油、棉纱、等商品。民国29年,进口美国黑白花奶牛、荷兰奶牛。民国34年后,美国货充斥市场,进口商品有、肥田粉、煤油、布匹、棉纱、手表、呢绒、面粉、奶粉、罐头、塑料日用品、化妆品、面巾、香料等,品种繁多。
  建国初期,仍有肥田粉、煤油等进口。60年代,进口化肥50.8万吨,进口英法西德安格拉长毛兔、日本大耳兔、南洋楹树。70年代进口化肥13.5万吨、手表6172只,引进法国白番鸭。80年代,进口医疗机械、各种罐头机械、有自动封口机、罐身自动高频焊机、啤酒罐装机械、蘑菇瓶装罐头生产线、啤酒罐装生产线、自动注胶烘干机、鞋帮机、鞋眼机、急速冷却定型机、冲截机、切皮机、耐磨损试箱、脱色试验机、破裂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全候性试验机、耐寒试验机、裁剪机、摺边机、电脑绣花机、服装针织机械、针织打毛机、B超扫描机、各种小汽车等。自1980年承接“三来一补”业务,创办“三资”企业后,有由外商提供进口各种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原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家用电器等。1985年进口大米1500吨。1987~1990年,共进口小麦12640吨。1981~1990年,进口手表21835只,还引进加勒比松树、澳大利亚大叶相思树、金皮南洋杉树、对虾苗、牛蛙等。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