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0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762.1;F762.1
页数: 3
页码: 432-434
摘要: 该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地区粮油的储藏和调运情况。在储藏方面,从建国初期开始,莆田县逐步建设了一批粮食仓库,包括木盒仓、简易仓库、钢筋混凝土仓库等。在仓库管理方面,采取了防虫、防霉、防火等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选优质仓库。在调运方面,从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一调拨和合理运输,根据计划进行对口调拨。不同年份调入调出的粮食数量各异,受到政策和产量等因素的影响。后期,采取了科学保粮方法,并对仓库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强粮食调运的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 莆田县 商业 粮油储运

内容

一、储藏
  仓库建设 1949年年底,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政府遗下的粮食仓库7处,总仓容量167.4234万公斤。
  建国初期,由于全县公粮征收量增加,粮仓不敷储藏需要,粮食部门征借县乡房屋公产7处和利用宫、庙、祠等存储公粮,总容量179.3392万公斤。1950年,在涵江海涔前兴建粮食仓库一座,总容量200万公斤。至1951年底,在全县42个村庄租借征用的仓房,可容纳粮食2075.5万公斤。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粮食征购量和调入量迅速增加,黄石、涵江、笏石等地建造一批新仓库。其他粮站陆续建造简易仓库。1956~1957年,归还部分寺庙和教堂,并把租借的大部分华侨住宅及居民房屋归还原主,把一些交通不便又较长时间没有储粮的祠庙转让给当地农业社作集体仓库使用。至1964年,全县有293座仓房,总容量6134.5万公斤,其中基建仓25座,可储粮食2205.5万公斤,简易仓22座,可储990.5万公斤,祠堂庙宇仓140座,可储粮食2027.5万公斤,民房仓106座,可储粮食45.5万公斤。有油池15个,可储油85万公斤,其中钢板油池1个,可储油5万公斤。
  70年代初期,涵江、渠桥、灵川等地筹建23个土圆仓,1972年完工12座,容量86.5万公斤,1973年完工11座,容量21万公斤。至1979年,全县有24个粮站,61个粮点,141座仓库,总容量4391.5万公斤。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仓建设改变过去靠山、隐藏、分散的模式,开始在交通方便处建造大型粮库,不搞简易仓库;大力发展高型仓,储粮高度由过去2.5米提高到4.5米,单仓容量由25万公斤增到125万公斤,仓库屋面改为钢筋混凝土,设计力求科学、合理。1984年建造梧梓粮库,占地面积78.23亩。1986年该工程第一座仓库竣工,交付使用,1988年主体工程完工,整个粮库设计容量2500万公斤,实际容量1632.5万公斤,1985年增建仓库,增加库容200万公斤。1987年,在笏石建造第一座双层仓库,设计容量350万公斤(上层150万公斤,下层200万公斤),该工程于199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粮食仓库212座,总容量7561.5万公斤;共有简易油库5座,容量25万公斤;钢板油罐5座,容量192.5万公斤。
  仓库管理建国初期,多在寺、庙、祠堂内建的木盒仓,当时粮食保管以防漏、防潮、防霉烂、防火、防盗为主,并建立群众护粮组织,但由于防护措施不力、虫、霉、鼠害不断发生。1955年全县开展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防护活动。入仓前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入仓时把好质量关,入仓后坚持“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随时查,危险仓库天天查。确定笏石粮站为重点示范单位。是年全县实现“四无”粮仓1206座。1959年夏季征购期间,由于受浮夸风影响,盲目追赶入库进度,收进大量未晒干的粮食,致使征购的夏粮全部发热。粮食部门发动职工和群众抢晒粮食,才挽回损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四无粮仓”的检查评比等管理工作放松,粮食损耗严重。1972年8月,省粮食局恢复评选“四无粮仓”工作,加强粮食管理。1979年,全县138座(总容量8580万公斤)仓库经莆田地区粮食局全面检查鉴定,皆为“四无粮仓”。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县粮食局对粮仓恢复每季一查制度,并根据季节和库存情况,每年组织二至三次普查,高温季节重点抽查。
  80年代,全县开展以改进仓库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保粮活动。1986年,全县推广科学保粮方法,在城关、涵江、黄石、笏石搞机械通风储粮,沿海地区和销售量大的粮站实行大米密闭低浓度磷化铝片缓释熏蒸法,山区推行防虫磷(马拉硫磷)拦粮防虫。涵江粮站改建空调低温仓库和机械通风试点仓。元月,涵江粮站塘北山粮点13号仓库机械通风仓库开机通风,粮堆温度平均降低8~10℃。当年城关、涵江、黄石、笏石、埭头等地完成机械通风改建工作,配置通风机11台。7月,省粮食厅、财政厅联合下拨资金5万元,将涵江粮站塘北山16、17、18号仓库(再力仓)改建成空调准低温(粮堆温度控制在20℃以下)仓库、10月投入使用,能容纳大米75万公斤。同年夏粮入库期间,大洋、庄边、新县和北高等粮站用谷皮糠作为稻谷载体,喷洒防虫磷防治长角谷盗害虫,同时配置电子测温设备,储藏效果良好。
  1987年,把平海、埭头、东峤、忠门、东庄、灵川、笏石等地粮仓改建为吊顶仓(屋顶隔热),作为保管大米的专用仓库。总容量350.5万公斤。同时加强仓库检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至1990年,共改造仓库设施217座。每座粮食仓库都安装防鼠雀的铁丝阀门,至此全县仓库设施渐臻完善。
  二、调运
  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一调拨、合理运输等管理办法,根据地区下达的各个时期的调拨运输计划,按照品种、数量、地点实行对口调拨。调入品种以糙米、稻谷为主,调出品种以薯干、大豆为主。1953年全县粮食调出140万公斤,调入181万公斤,净调入粮食41万公斤。1954年调出粮食834万公斤,调入粮食934.5万公斤,净调入100.5万公斤。
  1958年,受“浮夸风”的影响,莆田县自报粮食产量高于全县消费量,致使1959年省粮食厅和晋江专署粮食局下达本县粮食调出任务。1959~1960年度共调出粮食1744.5万公斤,调入1042万公斤,净调出702.5万公斤,造成县内粮食紧张。
  “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调出调入相抵后,净调入粮食最多年份是1968年,多达5480万公斤,净调入粮食最少年份是1971年,仅有1689万公斤。
  1984年,全国粮食丰收,粮源充足,全县调入粮食10436万公斤,调出粮食16.995万公斤,净调入10419.315万公斤,成为历史上净调入最多的年份,当时全县粮仓暴满。1989年,在福州设立粮食转运站,负责粮食调运工作。1986~1987年,莆田县除进口小麦1280万公斤外,还从泰国和缅甸进口大米。1988年起,粮食实行“两轨制”调拨,一是平价调拨,二是议价转平价调拨。是年省粮食厅下达莆田由江西进口粮食议价转平价任务615万公斤,由建阳进口粮食议价转平价任务755万公斤,包干时间三年。1988~1990年3月,全县共调入平价粮11181万公斤,议价转平价粮2555万公斤。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