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批发网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0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批发网点
分类号: F723.51
页数: 2
页码: 410-41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市批发网点的发展历程。从宋元时期开始,莆田的秀屿港成为重要的商品批发贸易基地。明代时,莆田开始进行食糖的海运批发,并与江南和台湾进行大规模贸易。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开始涌入莆田,涵江设立了多家代理行进行批发业务。建国初期,商业批发业主要由私人资本家经营,1949年成立福建涵江进出口公司,后改为莆仙贸易公司,成为莆田县第一个国营批发机构。随着国营商业的发展,莆田县陆续成立了多个批发企业,并建立了农贸服务部。到了1956年,私营商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980年代后期,莆田县扩大横向联营,增设了多个批发部门,并发展了零售兼批发的业务。最终,1990年全县共有42个批发网点,批发总额显著增加。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批发网点的发展情况和变化。
关键词: 莆田县 商业 批发网点

内容

宋元时期,由于贸易经济的发展,秀屿港成为商品的重要批发贸易基地。明代,莆田食糖海运批发省外。至清嘉庆时,涵江巨商辈出,与江南一带进行较大规模的贸易,同时开始对台贸易,批发出食糖、桂元干、荔枝干、土布等,批发进大米、棉布、百货、药材等。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商品倾销莆田,在涵江设“源沣”、“义德”、“通美”代理行进行批发业务。
  民国8年(1919),涵江人林柏青在秀屿建钢筋水泥码头1座,仓库3座(每座可容放豆饼3万块),进行商业批发业务。抗日战争期间,涵江批发商品主要为豆饼、桂元干、荔枝干、京果、中西药、棉纱布、百货等,外国商品代理行3家。抗战胜利后,通货膨胀,金融混乱,中小商家破产倒闭,批发业萧条。
  建国初期,商业批发业为私人资本家经营。1949年10月下旬,设立福建涵江进出口公司。1951年3月改为莆仙贸易公司,下辖莆田、仙游两个支公司,为莆田县第一个国营批发机构。经营粮油、棉布、食盐、化肥、豆饼、生猪、烟酒、水产品、日用百货等国计民生所需的商品,组织收购粮食、食糖、桂元、生猪、水产品。下半年设莆田食糖交易所(1952年改为食糖收购站)。1952年6月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建立商业批发网点。同年7月,撤销莆仙贸易公司,,成立百货、土产、粮食等3个专业公司。进一步控制大宗商品批发与零售,之后,陆续成立中糖公司、烟酒专卖批发部、食品、石油、花纱布、针织品、文化用品、五金机械、医药等批发企业,全县建立17个农贸服务部。至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营商业批发成为市场的主体和领导力量。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行“政企合一”,公司合并为工业品、副食品、水产品、生产资料、农产品等5个经理部,以公社为单位设12个商业办事处,精简机构,批发力量削弱。1961年,工商局、供销社由商业局析出,商业局成立8个公司和一个石油分站。其中,食品公司下伸乡镇,建立19个食品购销站。1970年再次撤销商业专业公司,成立莆田县商业组涵江综合调拨站(即涵江片批发集中办公),城关、涵江商业综合服务部。1972年5月,恢复商业专业公司8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商业体制改革,成立烟草、医药、外贸、石油专业公司批发专项商品。80年代后,打破城乡封锁、地区分割,形成“三多一少”商品流通渠道,国营商业在城关、涵江增设糖烟酒、纺织品、家用电器等6个批发部,工业品、食品等3个经营部,在笏石设百货、纺织品、糖烟酒批发点3个;扩大横向联营,联营忠门文甲食品冷藏批发1个,并设深圳、北京联营点、福州、上海转运站;巩固发展8个商办厂,商品向全社会批发;原批发企业按柜划细经营,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7个大型商场开展零售兼批发业务。1990年全县商业系统批发网点达42个,比1978年23个增长近一倍,批发总额8799万元,比1978年2974万元增加5825万元,专业批发人员260多人。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