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30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分类号: F721.4
页数: 2
页码: 406-40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市的商业发展历程。从唐代开始,私人商店逐渐出现,并发展为墟集和小集镇。在宋元时期,涵江成为商埠,私营商业逐渐兴盛。明代私营个体商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壮大,涵江更是成为商贾云集的对外通商口岸。抗日战争期间,涵江成为商业中心,私营商业达到鼎盛状态。而在建国初期,私营商业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个体私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莆田市的个体商业已经占据了较大比例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关键词: 莆田县 商业 经营体制

内容

唐代,县城及城郊已有私人商店,黄石、庄边、白沙、百丈(在今大洋乡)、濑溪等地已出现墟集和私营小店,私营商业处于萌芽状态。
  宋元时期,黄石出现市肆,涵头(南宋绍兴年间改名涵江)、港口(今江口)、吴塘(今梧塘)、花亭(今华亭)、笏石、宁海、吉了(今忠门梯吴)、莆禧、白湖(今阔口)等地,先后由墟市变为小集镇,私营商业渐趋兴盛。
  明代,私营个体商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当时,方圆仅1平方公里的秀屿已成为港口小镇,黄石已成为莆田、仙游、惠安三县的商业中心;明嘉靖年间(1522~1566),莆田遭倭患,黄石市被毁,商业中心移至涵江,当时涵江辟为商埠,设涵江市。至清嘉庆时,涵江万商云集,已有十家富商,号称“百万富甲全郡”。
  鸦片战争后,吗啡、棉布、煤油、火柴、针织品、肥田粉等外国商品倾注莆田,县内出现不少外国商品代理商行,仅涵江就有源沣、义德、通美等。
  20世纪初,县内商业一时大兴,私营商业迅速发展,仅涵江宫口的大商行就由3家发展到16家,百货店由3家发展至30多家,棉布店由1家发展为30家,外国货充斥市场。私营旅馆、酒楼、时装、首饰商店等也应运而生。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口岸被封锁,而美国、英国的商船仍可进入三江口,各地商人涌入莆田经商,涵江成为商贾云集的对外通商口岸和闽中贸易中心,时称“小上海”,私营商业处于鼎盛状态。民国29年(1940),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涵江,是年冬,外轮通商移至福清海口,涵江商业贸易由盛而衰,从而影响县内私营商业的发展。建国前夕,全县有私营商店2000多户,经营纱布、京果、百货、金银首饰等30多个行业。较大的私营商行店铺有:通关、泉美、顺茂隆、茂隆,茂兴、鼎和、泉裕、承沅、冈懋、天宝等。
  建国初期,私营商业在国家政策保护下得到发展。1951年,全县有私营商店2518户。1954年6月,全县私人商户发展到3041户,其中棉布商131户,百货商126户,京果商105户,还有西药、海产、农具、食品、酱油、饮食,服务等行业,主要分布在涵江、城厢、黄石、笏石、西天尾、江口、梧塘、北高、华亭、灵川、庄边、埭头等集镇,有从业人员5438人。1954年6月至1956年,对百货、棉布、文具、建筑器材、五金、中西药、烟酒、蔬菜、果品、海产、食品、饮食服务等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全县3527户私营商业(从业人员6783人),已有417户转为国营门市部,303户转为公私合营,992户转为合作商店,1353户组织合作小组,167户私营商店转为经销、代销店铺。1958年,私营商业全部并入国营合作商业。1961年,恢复农民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后,又出现个体商业户。据1963年2月调查,全县有私营个体商业698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个体经商,取缔一些分散经营的个体商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私营商业加强扶持和管理,使私营商业得到发展。1982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1983年,全县个体私营商业由1980年的450户增至17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80年的140万元(占全县零售总额的0.71%)增至1611万元(占全县零售总额的7..07%)。1985年,全县个体商业4032户,从业人员6156人,社会商品零售额1625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45%。1987年,个体商业达4908户,从业人员7350人,社会商品零售额2565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0.35%。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乡劳力部分转向加工业和种养业,个体商业户经营范围、规模逐渐扩大,至1990年,全县有个体商业3894户,从业人员5296人,社会商品零售额7022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