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二篇 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79
颗粒名称:
第十二篇 交通
分类号:
F512.757.4
页数:
29
页码:
334-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交通的情况。其中包括陆路、水路、运输、交通管理等。
关键词:
莆田县
交通
内容
西晋永嘉二年(308)中州人大量入闽迁莆后,开辟了境内的道路,修建桥梁,经历代人不断的建造,县际道路和乡村通道纵横交织。
民国初年,陆路货运靠肩挑、畜驮,客运靠轿马。民国13年(1924)第一条公路(笏石—前沁)修建,继之福厦公路莆田段及其他5段公路的开筑;民国14年第一部汽车的出现和一些私人汽车运输企业的开办,改变了莆田陆路交通运输的落后状态。抗日期间,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毁坏公路,使汽车运输业停滞不前。抗战胜利后虽有所恢复,却进展缓慢。
莆田水路交通开发较早。宋代,海上运输兴盛,航线除达国内沿海各埠,还通印尼、朝鲜、日本、阿拉伯等国;木兰溪及下游干渠素为“内河运输的动脉”。至建国后因陆路运输不断发展而被逐步所取代。
民国21年,省令莆田县在涵江黄霞村修建飞机场,占地面积数百亩。机场开建后,并未使用而废。
建国后,人民政府致力于公路建设,大办乡村公路和山区公路。全县公路里程数由建国初的45公里发展到1990年的753.75公里。境内国道福厦线横贯东西,省道五秀线贯穿南北,与8条县道、107条村道和三江口、秀屿港构成一个错综交织的水陆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949年全县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4公里;水陆年货运总量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591.86万吨公里;年客运总量4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05万人公里。1990年全县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1公里,交通部门运输总值达10555万元;年货运量56.7万吨,货运周转量5596.7万吨公里;年客运量243.9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166.7万人公里。
第一章 陆路
第一节 古道
一、驿道
福(州)兴(化)泉(州)驿道北起福州,经莆田,南至泉(州)、漳(州),是福建省主要驿道之一。初,福州至莆田驿道由福清蒜岭入境,经迎仙驿(江口镇石狮村)、囊峙、吴店铺(梧塘镇松东村)、白杜(西天尾镇溪白村)、使华亭、使度岭、达城北朝天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延寿桥建成后,驿道从迎仙驿至白杜后,经延寿桥、上林(城郊乡畅林村)抵城。明代,驿道改由江口桥入境,经佘埔(江口镇顶斜坡村)、涵头(涵江)、新港、魏塘(涵江乡显应村)、沟下至城关入拱辰门。莆田至泉州驿道由城南门出经山牌、从吾亭、濑溪、郊尾、长岭、入仙游县境经枫亭、惠安到泉州。驿道在县境段长约45公里,路宽4米。
莆(田)仙(游)驿道东起莆田城关迎和门(南门),西至仙游城东门,莆田境内经山牌、濑溪、湖头、华亭、走马亭、油潭入仙游界。长18公里,路宽约1.7米。
莆(城)兴(新县)驿道莆城至新县(原兴化县治)经澳柄岭、白沙,全长25公里,路宽2米。
莆田东驿道莆(城)—黄(石)经梅花亭、阔口,长10公里;黄(石)—塘(下)(沙堤),经度尾、巷口,长5公里;莆(城)—笏(石)经黄石、东津,长18公里;塘(下)—平(海),经北高、武盛、头,长20公里;笏(石)—莆(禧)经新度店、双髻山,长20公里;涵(江)—黄(石)经梧郊、林墩,长9公里。
二、大道
县际大道清以前,主要有白(沙)—永(泰),长30公里;莆(田)—游(洋),长80公里;庄(边)—游(洋),长15公里。
境内大道主要有涵(江)—三(江口),长3公里;笏(石)—沟(戈),长6.5公里;涵(江)—新(县),长20公里;新(县)—大(洋),长10公里;江(口)—南(坛),长10公里;莆(城)—灵(川),长20公里。
第二节 公路
一、公路建设
民国7年(1918)至民国14年,地方驻军王献臣、县长黄湘、县公路局长张开川、士绅关陈謩等人,先后计划修建公路,但皆未建成。民国13年,始筑笏(石)—前(沁)公路5公里。民国16至民国26年,先后修筑福(州)厦(门)公路莆田段44.49公里;涵(江)—三(江口)公路3公里;莆(田)—笏(石)支路18公里;忠(门)—笏(石)、前(沁)许(厝)—平海公路45公里;涵(江)—崇圣宫公路10公里。民国28年5月,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县政府奉令破坏公路、桥梁,中止营运。民国36年6月至民国37年9月,修复福厦公路干线,勉强通车。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原有福厦公路进行修复、改建和扩建。至1957年全县公路里程168.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74公里。1958~1965年,采取民办公助办法修筑公路,至1965年全县公路里程281.9公里,其中干线公路95.9公里。
“文化大革命”前期,公路建设停顿;后期,进行公路的管养与拓宽改建,干线铺上柏油路面。至1976年全县公路里程398.5公里。
1978年后,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至1980年全县公路里程达464.4公里,其中县社公路368.2公里,24个公社都通公路。同时,以民办公助,群众集资的办法,实施公路线型改造、路面翻铺、桥涵改建等工程,提高等级标准,路况明显好转。至1990年全县公路里程683.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55.91公里、县乡公路527.34公里,晴雨通车的里程691.4公里,路旁绿化里程213.99公里,永久性公路桥梁206座,总长5147.72米。
(一)国道
324线(福州—昆明),又称福厦公路。国道324线莆田县辖段自江口入境,经涵江、城厢、濑溪入仙游县境,全长44.49公里。民国16年底动工兴建,民国23年竣工,碎石路面,宽7.5米,桥梁多为单车道木桥。因濑溪桥未建,汽车须从河床涉水而过。民国28年,为阻止日本侵略军侵犯,公路毁坏,不能通车。民国36年6月至民国年37年9月由政府和商(民)营车主集资修复,但路况差,晴通雨阻。1950年2月,华东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福建指挥分所第一工程队负责修复。1956年始逐步改线,公路从城厢镇外围通过,改道后路基宽7.5~9米,沙石路面。1971~1972年改铺渣油路面,桥梁改为双车道桥。1984年以后按二级路标准,分段改线扩建,路基宽14~15米,路面宽9~12米。建成永久性桥梁18座,总长度703米。
(二)省道
五秀线(闽清县五峰桥~莆田县秀屿)莆田县辖段由莆田与永泰县交界的头寮隔,经凤漈、梧塘、洞湖口、城关、笏石直达秀屿港,长86.37公里。其中洞湖口至城关段及城关至笏石段建于民国时期,1952~1953年修复,其余路段于1954~1956年修筑,1957年5月全线通车。1981年6月扩建笏石至秀屿公路18公里。1983年8月扩建城关至笏石公路19.26公里。沿途永久性桥梁32座,总长650.6米。
涵沧线(涵江—仙游枫亭沧溪)自涵江经黄石、笏石、灵川、东沙入仙游县境。莆田县辖段长38.5公里。1958年建笏石至东沙公路,1966年建灵川至沧溪公路,1979年10月建涵江至黄石公路10.15公里,1983年7月竣工通车。沿途有桥梁13座。总长417米。
(三)县道
笏平线(石—平海)长29.2公里,经前沁、东峤、埭头等处,1953年建成。
新笔线(新度店—笔架山)长24.1公里,经双髻山、忠门、莆禧至文甲,1954年建成。
埭石线(埭头—石城)长15.9公里,经湖东、温李、樟林等处,1952年10月建成。
以上三线是1952年间为支前工作需要,莆田县人民政府发动民工、民兵抢筑而成,初属临时性公路。1953~1954年分别铺设沙石路面,后又经整修。
排塔线(排头—塔山)长5.9公里,1954年建成。
吉甘线(吉凤—福清县甘厝)长44公里。莆田县辖段长22公里,经满长、大洋、三角入福清县境,1967年建成。
白新线(白沙—新县)长11.2公里,经宝阳、溪东、〓溪等处,1958年竣工。
五港线(五里亭—港里)长2.6公里,1954年建。
梧三线(梧塘—三江口)长10.9公里,三江口至涵江段建于民国16年,涵江至梧塘段建于民国26年。1952~1953年全线整修,1954年通车。1984、1986年二次改建拓宽。
庄仙线(庄边—仙游城关)长56.12公里。莆田县辖段长13.8公里,经黄龙至天马山与仙游县接界,1968年建成。
(四)乡(村)道
全县至1990年12月有乡村公路107条,共计387.6公里,其中四级公路300公里、等外路87.6公里。
此外,至1990年12月,全县还有机耕道101条,333.1公里。
表12—2 部分年份公路里程统计表 单位:公里
二、公路养护
民国初期,民间汽车运输公司向政府租用路权营运,白行养护公路。民国23年,成立莆田县养路工程事务所(隶属福建省公路总工程处)。民国25年9月,公路养护移归省汽车管理处,下设福莆、莆泉、泉角(美)3个养路段。下配若干道班,每班20人,每人负责1~2公里。由于养路费不足,管理不善,路况每年愈下。
1951年7月,晋江养路总段莆田分段成立(隶属福建省公路局)。1952年8月改为莆田工区,1979年8月起莆田工区改为莆田公路段,负责县境内国道、省道、县道的专业养护。其任务是:小修保养以养好路面为主;大中修专项工程主要拓宽路基,翻铺路面,改建线路和桥涵,改弯降坡(包括修复水毁工程)等。1990年,全县专业养护公路155.91公里,有专业道班22个,道工156人。
1951年公路始由地方养护,以群众养护为主。1952年开始铺设沙土及瓦土磨损层,以延长路面使用期。1965年实行亦工亦农养护办法。1971年起,干线公路铺设渣油路面,路沿边沟砌石,改建永久式桥涵。1982年起,由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公社、大队养路道班(组),采用常年养护及季节性抢修相结合的办法,养护乡村公路。1990年全县群众养护公路72条,455.98公里。
有亦工亦农道班10个,道工47人。
建国后,养路工具由简单落后的手工工具向机械化发展。至1990年,养路普遍使用碎石机、推土机、养路机、压路机、自卸汽车、洒布车等工具。
第三节 桥梁
唐代,民间建有马齿桥、木桥、木筏桥、浮桥。宋代,始建石桥,全县有熙宁桥、延寿桥、濑溪桥等大小60座。元代建宁海桥、熙春桥等16座。明代建大泮桥、兼济桥等63座。清代建萩芦溪桥、五官店桥等9座。桥型结构有石梁桥、石拱桥、木梁木板桥等,以石梁桥为多。
民国时期修建的主要公路桥有迥岭、埭里、庙前、溪花、三官、架农亭、可溪、后角、濑溪、娘妈、雷公、后麦、万寿、潮信、熙宁、冲溪、迥照、岳公、厝柄、济龙、塘头、市顶、保尾、新港、江口、新店、石庭、下埕、埔尾、塔桥、刘家前、大泮等。抗日战争期间多数被毁。
建国后,修复改建原有公路桥梁,新建的桥梁均为石拱桥或钢筋混凝土桥。至1990年全县有公路桥梁800多座,其中永久性公路桥梁200座,总长度4330.4米,国道、省道、县道公路桥梁实现永久化。国道上的主要桥梁有锦江、涵江、安仁、大泮、七星、濑溪等桥;省道上的主要桥梁有庄边、天九湾、阔口、宁海等;县道上的主要桥梁有江口、开溪、宝阳、沧溪等;乡道上的主要桥梁有双霞溪、深固、下坊、万坂、二溪、土头等。
主要桥梁简介:
锦江大桥位于江口镇,福昆公路83.55公里处。1987年秋开筑,1989年10月竣工,总投资600多万元。为空心腹式石拱桥,分一桥、二桥两段,中段陆域250米。一桥全长67.6米,有跨径25米的桥孔2孔;二桥全长161.1米,有跨径20米的桥孔5孔。桥面宽12米。桥梁引道工程长1701.3米。桥两侧装置栏杆,造美观。
濑溪大桥位于华亭镇濑溪村,福昆线118.52公里处。1986年秋开筑,1988年8月竣工,工程总造价470余万元。桥上部为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结构,桥墩为单柱式混凝土圆型墩,挑梁式墩帽,墩顶直径2.8米,墩帽悬臂3.9米,10孔,每孔T型梁7根。桥长303.6米,桥面宽12米。
宁海桥又名东际桥,位于黄石镇桥兜村,涵江至黄石公路4.562公里处。元元统二年(1334)建造,至正十年(1350)桥被水毁,复以船为渡。明建文二年(1400)重建,建文十年(1408)建成,桥长255米,宽6米,高12米,桥孔15个,每孔石梁4~5根。明弘治十一年(1498)至清雍正十年(1732)先后5次被水毁。雍正十年(1732)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竣工,桥长225米,宽5.8米,高10米,船形桥墩14个,桥孔15个,平均跨径15米,每孔石梁5根,每根石梁10~13米不等,厚、宽各1米。1981年12月在原桥上架高2米,铺设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全长214米,净宽7米,共有跨径15米的桥孔15孔。总投资77万元,1983年3月竣工。
萩芦桥位于芦至南坛公路0.59公里处。清雍正三年(1725)建,后毁。雍正六年(1728)修建,有11墩12孔,两侧有护栏。嘉庆间(1796~1820)又毁。民国17年4月重建,历6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长92米,宽4.2米,有最小跨径12.4米、最大跨径14.2米的桥孔6孔,桥中建有塔3座,亭1座,1985年重建为公路桥。
熙宁桥初名通济桥,位于木兰溪下游的阔口村,五秀线130.2公里处。熙宁间创为浮桥,宋靖康元年(1126年)改建石桥,长110米,宽5米,8孔,是通往莆田沿海的干线桥,后数经重修。民国20年利用原桥,加盖钢筋混凝土桥面,以通汽车。1964年11月,改建为胶合木结构的桥面。1977年仍用旧石墩,上架设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现桥长98米,宽13米,有跨径12米的桥孔8孔。
江口桥初名龙津桥,又名尚阳桥。位于江口镇江口村,宋绍熙三年(1192)建。桥跨萩芦溪下游的两岸,中隔一屿,分成南、北两桥,全长200米,明代为官道要冲。民国22年利用旧石墩改建为福厦干线上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抗日战争期间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奉命毁坏。1951年仍用旧石墩建成钢梁木面桥。1977年改建为石拱桥,现桥长198.4米,宽4米,有桥孔18孔。自1970年江口新公路桥建成后,此桥即为支线桥。
第二章 水路
第一节 海湾
县境东、南临海,有三大海湾:
兴化湾湾口介于福清县牛头尾与莆田县石城角之间。鸡蛋岛北侧是主要航门,兴化湾水道可通三江口和江口港,水道中央有白浮屿,其两侧均可航行。湾口中央水深20米以上,向西渐浅,西部水深不及5米。湾内主要港口有三江口港、涵江港。
平海湾湾口介于平海角和烟墩山(莆禧头)之间。湾口敞向东南,宽约6里,水深2~7米,平海角西侧上欧角西南侧可供小型船舶避东北风。湾内主要港口有前下港、东潘港。
湄洲湾湾口介于莆禧头~惠安县大屿(剑屿)之间,伸入大陆18里。湄洲岛横卧湾口,中部偏北处,〓屿与横屿为内澳,大竹岛附近诸岛的西南侧水道是通往内澳的主航道,水深10~30米。湾内主要港口有秀屿港。
第二节 航道
一、溪河航道
木兰溪航道木兰溪干流全长105公里,为莆田县第一大河。宋熙宁八年(1075)建木兰陂拦截海潮。木兰溪航道从涵江逆流而上,经华亭、杉尾、石马、坝下达仙游城关,全长62.5公里,陂头以上的中游可通航2~3吨溪船,下游可通航3~4吨溪船。建国后,木兰溪上游沿岸筑水库、建电站、修公路,导致水位下降,航程缩短。1967年后,只有石马至油潭10公里可通航(今亦停航)。
南北洋航道俗称“九十九沟”,是木兰溪下游南北洋支渠航道,总长400公里左右,通航河道381公里,其中南渠长161公里、北渠长220公里。全年2~4吨沟船均可通航。其中,小汽船航道4条,长42公里。涵江至梧塘、涵江至城关两线全年可航小汽船。枯水期,桥兜至笏石、桥兜至北高两线小汽船接力中转航行。
水库航道1960年,东圳水库建成后,库区水面316平方公里。为方便库区四周群众的交通,开辟坝头至王宫、坝头至常太航道2条,长15公里。
通海河道木兰陂~三江口,自木兰陂头至三江口,长28.5公里;涵江~三江口,自涵江新桥头至三江口,长5.5公里。
二、通海航道
秀屿港航道最北侧的盘屿西北水道,一般水深10米以上,仅在进口处螺港礁东侧有浅段,水深6.4~9米,长约1公里。大竹岛北水道,一般水深10米以上,局部水深7.8米,长约1公里,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港。后屿航门与大竹(大德)航门,一般水深20米左右,大吨位船舶进港均取大竹航门。大竹航道有三段:1.自大屿(剑屿)灯桩方位59°,距离3海里,至后屿灯桩方位90°,距离1.2海里,长度12000米,宽度600米,水深20米,底质泥,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2.自后屿灯桩方位90°,距离1.2海里,至大生岛(小霜屿)方位250°,距离0.7海里,长度2000米,宽度130米,水深6米,弯道曲率半径1000米,底质泥,乘潮水深12米,持续时间达2小时。在航线右舷仅2链附近有水深小于2.5米的暗礁,左舷有水深小于2米的礁脉,航行较为危险,5万吨级以下船舶应从航线右舷2.5米暗礁东侧通过较为安全。3.自大生岛方位250°,距离0.7海里,至秀屿长度14000米,宽度800米,水深14米,底质泥,乘潮水深18米,持续时间达4小时,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
三江口港航道自东筶杯灯桩正北0.5海里,至菜屿正北0.8海里(三峰山西北3里处),长度7000米,宽度500米,水深1~3米,底质泥,乘潮水深5.5米,持续时间达6小时,可进1000吨级船舶。自赛屿正北0.8海里至三江口码头,长度11200米,宽度80米,其中乌鸦联标至草屿和塔仔屿之间水深不及1米,最浅处仅0.2米,底质泥,为河口拦门沙浅段,乘潮水深5米,持续时间达3小时,可进出1000吨级船舶。
涵江航道自三江口码头至涵江海岑前,长度5600米,宽度40米,弯曲率半径160米,曲线地段多,底质泥,乘潮水深3米,持续时间达4小时,可通航120吨级船舶,以木帆船为主。
第三节 港口
一、海港
晋隋之间的莆口(在今莆田城关)是县内最初的港口。唐代,白湖(今阔口)、涵头、江口是客货出入口岸。宋代,白湖港、宁海港、水南港、江口港、吉了港为海船聚集的地方。白湖港靠近军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口岸,“水市”。元代后期,白湖、宁海、水南港渐废,涵头港取而代之。清末,三江口跃为本省五大港口之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日本“纪摄丸”号轮首次入港。民国17年秀屿港兴建码头仓库后,英商“新亚号”万吨轮曾进港装卸。建国前,大部分是利用自然岸坡砌筑码头,港口没有机械化设施。
建国后,人民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港口码头建设。1990年全县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海港11个,其中50万吨以上有秀屿港,20~50万吨有三江口港,10~20万吨有文甲港和湄洲宫下港,10万吨以下有涵江、江口、南日、石城、前海、东潘、后海等7个港。码头23个,码头总长度1579米,其中客运码头泊位10个,货运码头泊位21个。各种装卸运输机械89台,最大的起重能力8吨,拖驳船42艘,总载重量8768吨,总马力3200匹。
秀屿港位于湄洲湾北岸秀屿镇莆头村,距湄洲湾口15海里。水路至三江口54海里,至福州马尾126海里,至后渚港65海里,至厦门160海里,至上海510海里,至香港396海里,至台湾基隆178海里。陆路至城关35公里,至仙游城关70公里,至福州130公里。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避风条件好。秀屿港内深水岸线长约2000米,水深10~16米,秀屿至惠安肖厝海面宽1500米,水深15~18米;〓屿北面东吴深水岸线长3000米,水深10~16米;斗尾至黄竿屿深水岸线长约5000米,水深20~30米,航道水深最浅12.8米。10万吨级轮船可乘潮进港,15万吨级可航行至〓屿。港湾内负10米以上深水面积100平方公里,可同时停泊几十艘巨轮,也可自由调头。锚地4个:六耳南锚地面积380万平方米,可锚泊5万吨船舶4艘;采屿(柴火屿)西北锚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可锚泊5万吨船舶3艘;黑礁东南锚地面积261万平方米,可锚泊5万吨船舶5艘;内澳锚地面积80万平方米,有3个单点锚地浮筒,可系泊1万吨、2万吨、5万吨船舶3艘。6世纪中期已有海船通航。宋代后,秀屿港已成为莆田、仙游、惠安县货物的吞吐港口。明嘉靖十三年(1534)秀屿与前运、东沁一带商船云集,成为我国对外通航的重要港之一。清初截界,沦为废墟,直到民国12年(1923)重新建设。民国17年(1928),邑人林柏青在这里兴建码头、仓库。民国23年英商万吨级轮船“新亚号”入港装卸货物。民国27年(1938),前沁、山腰盐场食盐均运至此中转,海运福州、三都、汕头等地。民国28年(1939),码头设施被日本军队飞机炸毁。1979年开始建港,至1990年有码头4个,其中有长64米,靠泊能力1000吨级的煤炭码头一个;长149米,靠泊能力5000吨级的杂货码头一个;长80米,靠泊能力3000吨级盐业码头一个;长213米,靠泊能力万吨级杂的货码头一个。有仓库与货场共5个,总面积18758平方米。1990年,秀屿港航线通及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古巴、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沙特阿拉伯、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港口以及台湾、上海、秦皇岛、南通、厦门、福州、广东等省市的港口。年港口吞吐量19.91万吨,为1981年吞吐量0.79万吨的25倍。
三江口港位于兴化湾西部的涵江区新浦村。水路至上海549海里,至福州109海里,至秀屿54海里,至泉州93海里,至厦门191海里。公路至涵江3公里,至城关17公里,至福州98公里,至泉州103公里,至厦门207公里。港区水域面积18万平方米,可利用岸线150米。锚地3个:浮码头上游锚地面积0.8万平方米,水深7米,可泊1千吨级船舶一艘;浮码头前锚地面积0.7万平方米,水深6米,可泊500吨级船舶一艘;浮码头下游锚地面积0.7万平方米,水深5米,可泊500吨级船舶一艘。港内避风能力11级。清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和福州、厦门、泉州、三都并列为福建五大港口。光绪十一年(1885)停泊过乌槽大帆船,光绪二十二年(1896)日本“纪摄丸”号小轮进港后,外轮接踵而至。航线有三江口至厦门、汕头、宁波、上海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未受日军封锁,兴盛一时,常有2000吨级轮船进出。建国初,仍有外轮进港。1958年后仅通航千吨级左右的国内轮船。1979年12月恢复外贸运输业务。1985年被列为湄洲湾港的中转疏运港。航线通及香港、汕头、厦门、福州、宁波、温州、定海、瑞安、镇江、南通、上海、大连、烟台、东山、平潭、江阴等地。至1990年有码头6个,其中有长32米500吨级浮码头1个;500吨级泊位码头2个(两码头合用顺靠1000吨级船舶一艘);长50米靠泊能力150吨级驳岸码头1个;长60米,靠泊能力100吨级美尾驳岸码头1个;长40米,靠泊能力50吨级桥兜驳岸码头1个。有仓库3个,堆场3处,总面积6738平方米。1990年吞吐量10.03万吨。
涵江港位于涵江,海道至三江口3海里,至秀屿港57海里,至泉州96海里,至福州112海里,至厦门194海里,至上海552海里。公路至三江口3公里,至秀屿35公里,至城关14公里,至福州95公里,至泉州102公里,至厦门204公里。唐代以前已开港。宋代,海上通商甚盛,又称端明港。元代以后,成为县内的主要通商口岸,至明永乐年间,盛极一时。清初因海禁,曾一度不振,康熙二十年(1681)后,海运恢复,航线遍及广东、江浙、天津一带。清末,涵江成海商聚集之地,有“小上海”之称。建国后,港道逐年衰退,航运为三江口港所取代。1962至1966年建码头8个,全长330米,9个泊位,靠泊能力为20—100吨。其中客运码头一个,长20米;货运码头7个,长310米。1965年吞吐量12.78万吨,1979年降为7.18万吨,1990年仅1.75万吨。
文甲港位于湄洲湾湾口北岸文甲村,与平海湾交界。水路可通沿海各地,至湄洲岛3海里。陆路至秀屿39公里。至县城关44公里。有码头1个,长54米,可停泊50吨小轮;轮渡站1座,面积300平方米;机动客轮2艘,供文甲至湄洲岛往返客运。1990年客运量83.54万人次。
宫下港位于湄洲岛北部宫下村,与文甲港隔海相望,水域从客运码头东北25米起,至小码头西南侧,岸线长3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有客运码头一座,长82米,可停靠100吨船舶;另有交通艇小码头一座,长28米,可靠泊25吨小船。轮渡站房一座,与文甲港之间有客轮运输。1990年客运量83.54万人次。
江口港
位于萩芦溪入海处的右岸,水路至三江口10海里,至秀屿54海里,至江阴9海里,至平潭55海里,至福州113海里,至厦门191海里,陆路到涵江10公里,到城关24公里,至福州95公里,至厦门211公里。从江口桥东侧至港下闸门岸线长1500米,水域面积9万平方米,有码头1个,长80米,泊位3个,可停靠50吨船舶。
南日岛港位于南日乡山初村,水路至涵江27海里,至石城5海里。有码头3个:万隆码头,长62米,靠泊能力150吨级;海军码头,长30米,靠泊能力200吨级;坑口码头,长110米,靠泊能力20~100吨级。港口水域两处,一处从万隆码头北侧50米的海堤起至码头南侧的200米止,向海伸300米;另一处从坑口码头向两侧各100米,向海伸300米,两处水域面积共13.68万平方米。有通涵江、石城客运线两条,1990年客运量4.2万人次,周转量68.5万人公里。
石城港位于兴化湾南端埭头镇石城村。水路至南日码头5海里,至秀屿31海里,至三江口23海里,至福州90海里。公路至埭头14公里,至城关、涵江各48公里。有码头2个,南码头(东际下码头)长110米,靠泊能力100吨级;北码头(后江码头)长35米,靠泊能力100吨级。水域由南码头向两侧外延100米,向海伸300米;北码头向两侧外延100米,向海伸300米,两处水域面积共12万平方米。有小客轮2艘,往返于石城与南日之间。1990年客运量、周转量与南日岛港相同。
东潘港位于平海湾西北的东潘村。从码头东侧外延200米,向海伸300米,水域面积3万平方米,水路至秀屿21海里,至三江口43海里,至莆田盐场的赤岐港2海里。公路至忠门5公里,至城关30公里,至涵江30公里。有码头1个,长200米;泊位3个,靠泊能力150吨级。为食盐转运站。
前海港位于东峤乡西,莆田盐场内。水路至东潘2海里,至三江口46海里,至秀屿24海里,至福州131海里。公路至城关、涵江各26公里。是盐场食盐疏运港之一。港道宽30米,岸线长300米,水域面积9000平方米。利用自然岸坡进行装卸,可停泊20~30吨木帆船5艘。
后海港位于东峤乡上塘村。水路至三江口14海里,至福州131海里。公路至笏石14公里,至城关、涵江各32公里。为境内诸港中唯一通往三江口的直线港。1982年围垦后,港废。
二、河港
宫口港位于涵江镇宫口内河,水域长400米,宽11米。1932年建成货运驳岸一段,长300米,前沿水深0.8米,10个泊位,可靠泊3~4吨级沟船。1940年建成长12米、可泊5吨级的汽船码头1个。1990年货物吞吐量1.8万吨,客运量17万人次。
水关头港位于城关水关头。有简易客运码头1座,长14米,前沿水深1米;5吨级泊位2个。1990年货物吞吐量1.8万吨,客运量17万人次。
黄头港位于城郊乡木兰溪北渠的下林村。水域面积900平方米,有简易码头1座,长20米,前沿水深0.8米,停泊能力5吨,为莆田糖厂专用码头。1990年吞吐量3.94万吨。
岭头尾港位于东圳水库坝头西侧。有简易码头1个,长60米,宽6米,前沿水深52米,为东圳水库内的客运码头。泊位5个,靠泊能力15吨,航线总长15公里,年客运量20.6万人次。
第四节 渡口
宋代前,有迎仙渡、温泉口渡、白湖渡、南湖渡、莆阳(濑溪)渡。宋绍兴年间设有三江口渡、小屿渡等。
明代,境内官渡有:渔沧溪渡(在今东圳水库区)、小屿渡(小屿—惠安沙格,后改为民渡)。民渡有:萩芦溪渡、郑坂渡(在今渠桥乡)、西沟尾渡(清江—西洙)、西江渡(西江—南箕)、游埭渡(游埭—三步)、三江口渡(新浦—遮浪)。
清代境内主要渡口有郑坂渡、西沟尾渡(清浦—南箕)、西江渡(西江—南箕)、游埭渡(游埭—三步)、三江口渡(三江口—海滨)、小屿渡(小屿—肖厝)等。
1960年间,全县有樟林至霞皋、西许至华亭、东圳至枫叶塘、华亭至万坂、西洙至西施、西洙至昭灵、吴江至蔡埭、企溪至埔头等内河渡口10个,渡船22只。海道渡口有码头至郑坂、后卓沟至郑坂、南箕至清江、江边至西洪、陈桥至西利、西洙至西利、镇前至下江头、新埔至海滨(即三江口渡)、石头至东蔡等9个,渡船30只。
随着造桥技术的进步,一些“天堑”也架上了大桥,渡口随即减少。1990年境内有内河及海道的渡口17个。
第三章 运输
第一节 陆路运输
一、人力运输
民国13年(1924)以前,陆上货运主要靠人挑,客运靠轿马。公路修成以后,人力运输则以黄包车、自行车、三四轮车、板车等从事客、货运输。
人力挑抬人力挑运可分生产性、差役性和雇用性三种。一般没有组织。抗日战争期间,有肩挑驿运队组织,进行短途或长途挑运粮食、盐、土特产、百货等,跋涉到福州、泉州、永春、永泰等地。运工工资以营收额的80%支付。华亭、江口、白沙、常太等乡村挑工数量最多。建国前,城乡设有轿舆店、轿馆,出租轿舆多供豪绅、商贾、医生及婚娶时使用。至1953年华亭一带还有轿(滑竿)70多架,以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演变,桥舆被逐步淘汰。
黄包车民国3年,始有黄包车运客,有单人座和双人座两种。公路兴建后,人力黄包车成为城乡客运的重要工具,建国后逐渐淘汰。
自行车民国14年,有华侨从南洋带回的自行车,数量少,以车代步,部分用于客货运输。至1953年全县自行车增至1200辆。1962年,城关、涵江、笏石设自行车营运专业队,从业人员1140人。80年代中后期,这个行业渐被机动车所取代。作为载运小件货物和代步工具,其数量日增,至1990年全县有自行车21万辆。
三轮车民国时期有三、四轮车载客运货。1952年全县有三、四轮车400多辆,1962年增至1350辆,多数承担小区域内或短途客货运输。
板车(又称“地排车”)民国时期,民间使用木轮板车(车轮钉有防磨胶皮),载重500公斤左右,车身笨重,车速慢。1949年遗留6辆。解放后,改为胶轮板车,比较轻快。1952年全县有胶轮板车800辆。1965年有1500辆。1975年有4000多辆。1990年为2万辆,多在村道及基建工地上用作短途运输。
独轮车1954年在全县农村广为使用。1958年达1万多辆,多在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中使用。70年代后期,由于胶轮车的普遍使用,日渐消失。
二、畜力运输
清末,有骡马驮运货物,皆农民个体副业。民国期间,华亭一带还有以马载人和驮运货物的。公路通车后,发展为马车运输,成为城乡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1953年全县有马车180辆,其中灵川乡50辆。1958年有马车550辆,其中城关、濑溪、梧塘、白沙、笏石5个马车专业队共有马车234辆。同年,有牛车226辆投入运输。随着机动车运输的发展,畜力车数量逐渐减少。
1972年全县仅有马车105辆,1980年以后被淘汰。
三、机动车辆运输
汽车运输民国14年(1925)华亭云峰村陈铁生购“雪佛兰”汽车零件装配小汽车一辆,在莆田至濑溪公路载客运行。至民国24年全县有民营汽车公司7家:笏平忠、涵锦、城涵三、城郊、涵崇、莆黄笏汽车公司和福兴泉汽车货运公司。营运路线10条,客货兼营。其中福兴泉汽车货运公司是当时福建省最大的一家汽车货运公司,最盛时拥有汽车77辆。各民营汽车公司向省建设厅承租路权,只能在各自的路域内营运,运输路线不相连贯,福泉干线自江口至郊尾仅45公里,划为4个行车区域,途中须换车4次,步行5公里,运输不畅。民国24年起,省建设厅陆续收回干线公路路权,在县内设一等车站二个(涵江、莆田)、三等车站一个(江口)。由省汽车管理处及福兴泉汽车货运公司经营客货运业务,当时峡南经涵江、莆田至泉州的长途客车每日对开两班。民营汽车只限行驶支线。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公路毁坏,省汽车管理处停办,县境内汽车运输中止。莆仙籍民营汽车大部分转入闽北,部分转入江西、浙江、湖南等地营运。民国37年民营福兴汽车股份公司成立,营运2个月后停办。民国38年5月,民营福枫汽车公司成立,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1950年5月停业。
建国后,汽车客货运输由省汽车运输公司专营。在县境内设莆甲、涵江、笏石汽车站及莆田客车队、涵江货车队。1950年2月恢复福厦公路客运,同年底增开福厦线直达车和福(州)涵(江)、福(州)仙(游)、泉(州)涵(江)区间车。1953~1955年开辟莆田至高山、笏石、埭头区间车。1958年增开涵江至江口、永泰、白沙、庄边;莆田至涵江、平海、石城、莆禧、埭头、华亭、笏石、黄石等线短途客班车。1963年开辟涵江至大洋;莆田至灵川、北高、新县、东圳等线的客班车。1973年开辟莆田至厦门、宁德、永安、大田、平潭等线的长途客班车。1984年增辟江口至深圳直达客班车。1987年汽车运输延伸至全县所有乡镇,福建省主要市、县及深圳、拱北、广州等地,日发车量552班次,年客运量1204.2万人次,周转量25323.6万人公里,年货运量26.2万吨,周转量2978.4万吨公里。在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经营汽车运输的同时,莆田糖厂等少数单位自备车辆,自行运输生产俗料。至1965年全县地方车辆有大货车19辆,小客车4辆。70年代初,各工厂、企事业单位先后配备汽车自行运输。国营和集体汽车运输队及公交公司随之成立。1978年以后,允许私人购买汽车。汽车运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简称“二户一体”)应运而生。至1990年全县有汽车2667辆,其中货车1532辆,6279吨位;客车1052辆,21142座位;特种车等83辆。县属交通部门年货运量56.7万吨,货运周转量5596.9万吨公里;年客运量243.9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166.7万人公里。
拖拉机运1958年第一台拖拉机(捷克制造,方向盘式,30马力,载重2.5吨)在莆田盐场投入运输。1967年全县有拖拉机40辆(方向盘式28辆,履带式6辆,手扶6辆),大多从事农田耕作及农业运输。1980年后,拖拉机数量逐渐增多,并开始挂拖斗转入货运,城乡个体拖拉机运输活跃。1990年,全县有拖拉机5127辆(方向盘式321辆,手扶4806辆)。货运周转量172.6万吨公里。
摩托车运1974年涵江交通管理站购摩托车2辆后,成立莆田县交通局摩托车队,拥有摩托车7辆,投入涵江至莆田段客运,至1979年停办。1983年莆田市京莆精机公司批量生产柴油机动力三轮摩托车后,农村运输个体户购买摩托车从事客货运输的日益增加,至1990年底全县有三轮摩托车2177辆。
小火车运输莆田县是福建甘蔗主产区之一。莆田糖厂为提高甘蔗的运送能力,于1982~1985年5月修铺,起自城郊黄头村止于笏石镇的丙仑村的窄轨铁路,全长14.5公里。沿线设:郊东、坂头、双星、下坂、郊尾、度田、丙仑8个站,是火车站,又是甘蔗收购站。1984年开始运行,有小机车8台,车厢200节。1987年运量2.8万吨。
第二节 水路运输
一、海上运输
(一)木帆船运输
宋代,木帆船海运,不仅航行至江浙、淮湖、河北、东北各港口,还远航至朝鲜、日本、阿拉伯及东南亚一带。至明初实行海禁,海运停顿。正德十六年(1521)后开禁恢复运输。清初又实行海禁,不许“寸板下海”。雍正五年(1727)开禁,航线达江浙、湖广、长江流域及越南、缅甸、琉球、日本。民国初期,轮船运输兴起,木帆船运输渐衰。全县有木帆船200多艘。抗日战争期间,海路被封锁,运输受阻。抗日战争胜利后,海运复苏,全县有木帆船180多艘。建国前夕,木帆船因兵事减少。
1952~1956年,涵江、后海、东潘、莆林、后江、东林、石厉东(前沁)等地先后成立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小组),全县有船只432艘,5133吨位,船员1840人。1962年有“七社一公司”,即埭头、忠门、前运、湄洲、灵川、三江口、南日等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和涵江海运公司,共有船只387艘、5713吨位,职工2002人。还有农村副业队船只119艘,959吨位,船工450人。1971年后,忠门海运社、平海运输社、北高运输社、湄洲西亭木帆船专业队先后成立。
1978年后,个体、联户、集体海上运输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共有木帆船166艘,11932吨位,年货运量17.20万吨,货运周转量4467万吨公里。
(二)轮船运输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商人租用日本“纪摄丸”号轮进三江口港装卸货物。光绪三十二年(1906)涵江民营的第一艘轮船“涵江”号(150吨位)航行于涵江至福州、宁波航线。
民国元年(1912)涵江上海福兴轮船公司的“国民”号轮(800吨位),每月定期航行三江口至上海一个航次,以货运为主,兼营客运,仅营运几个航次后,公司因受骗上当而破产。
民国10年以前,涵江鲲南公司租用“甬兴”轮(800吨位)航行于涵江至上海航线;义太船行租用“德佑”、“建新”、“游鲲”等轮船航行于涵江至上海航线。其后,有租用北方“政记”和“毓大”轮船公司的“茂利”、“成利”、“毓济”、“毓通”、“肇兴”等轮船航行于涵江至烟台、大连、营口等航线。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涵江民营海运业有振安公司的“福裕”、“合安”轮(小船400吨位,大船900吨位)航行于三江口至福州、上海航线;顺安公司的“顺安”号轮(1200吨位)航行于闽、浙、沪航线;宏安公司的“升利”轮(950吨位)、“华洋”轮(1400吨位)航行于涵江至上海航线。还有“涵兴”轮航行于涵江至福州航线;“新华兴”轮航行于秀屿、涵江、温州等地;“枫江”、“枫眉”、“兴安”、“福安”等轮航行于秀屿、枫亭、宁波、温州、上海等地。民国26年至民国29年,福生船务行租用葡萄牙“威金”轮(800吨位),大兴船务行租用英商太古公司的“新北京”、“海宁”、“新德利”轮从事运输。民国34年以后,涵江大安船务行代理上海救济总署的美国援华小运输舰“牡丹花”、“菊花”、“百合花”轮营运;福安船务行代理“新安利”、“开琳”、“新福申”、“威金”轮营运;香港裕成船务行代理“和麟”、“和昌”轮营运。
建国后至70年代,因台湾海峡处于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县境沿海港口只有小轮船从事短途运输。1955年1月,“合展”轮运载客货首航南日岛,遭国民党军飞机炸沉。同年,“万隆”客轮(136座位)续航。1975年三江口航运公司购置“三江一号”轮(158吨位)1艘。1982年“三江一号”首航香港。1987年灵川航运公司有轮船4艘,565吨(其中钢质船2艘,350吨),涵江海运公司小轮6艘,796吨。至1990年全县有轮船45艘,6908吨位(其中客轮1艘)。航线遍及浙江、上海、广州、汕头、江苏、香港等地,货运量1.72万吨,周转量4467.1万吨公里,客运量5.25万人次,周转量83.62万人公里。
(三)主要航运公司
涵江海运公司1952年2月,涵江港的船户组成涵江木帆船联合运输社。1954年4月改为涵江港木帆船中队。1956年6月汇集南日、埭头、平海、北高、江口等地船只108艘(1215吨位)、船员444人,组成涵江木帆船运输社,由县交通局管辖。1959年4月改为莆田地方国营水运公司,拥有船88艘,1235吨位,船员404人。1962年下放为集体企业,改称涵江海运公司,拥有船64艘,1258吨位,船员636人。1990年有机动船16艘,1314吨位,职工332人,货运量4.6万吨,周转量943.8万吨公里。
埭头航运公司1956年7月1日成立后海木帆船运输社,有木帆船76艘,980吨位,船员335人,年运量达6万吨。1958年10月与后海、邱山、平海等大队木帆船合并为埭头木帆船运输社。1978年6月改为埭头船运社,1986年改为埭头航运公司。1990年有机动船20艘,1134吨位,职工395人,年货运量3.1万吨,周转量599.2万吨公里。
湄洲航运公司1958年5月1日成立,有木帆船55艘,785吨位,船员361人。1961年下放给大队,分为上山、西亭和下山木帆船运输中队。1963年三个中队合并为湄洲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归县交通局管辖。1984年改称湄洲湾航运公司。1990有机动船26艘,3271吨位,职工320人,年货运量3.9万吨,周转量916.2万吨公里。
忠门航运公司1963年由梯吴、塔林、莆禧、港里等四个木帆船运输队组成的集体企业,称忠门木帆船运输社,有船只49艘,622吨,人员300人。1969年改称忠门运输社。1978年又改名忠门航运社,1982年7月把31艘船只(880吨位)承包到户。每吨位按年产值240元承包,航运社收取其年产值的7%作为管理费。1984年改为忠门航运公司。
二、内河运输
溪船运输明代中叶,已有溪船运输。清末,随着三江口海运的兴起,木兰溪更成为莆田、仙游间重要的水上交通线。民国9年起,最为发达。抗日战争期间,公路毁坏,海运封锁,两县间客货来往全靠木兰溪溪船运输。丰水期(水深1米以上)行舟(载重3000公斤),自仙游至莆田60公里,5小时可达,逆水而上,同等吨位溪船需航行30小时。枯水期行舟(载重1000公斤),则需张帆、撑船或拉纤、推舟。当时,黄石镇的东华(今华东、华中、华堤三村)、井后、东角、西洪村及华亭镇的顶垞、后山、湖头、湖里村民均以此为业。东华村有溪船113艘,从业者500多人。建国初,公路尚未畅通,溪船仍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渠道。1958年黄石、华亭溪船社成立,1962年两社共有溪船139艘,556吨位,船工286人。1959年后,由于上游各支流拦截溪流,兴建水库或发电站,木兰溪水位下降,上游水位由原深1米降为0.2米,航行困难,加上公汽车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溪运遂日渐衰落。1980年后溪船运输基本绝迹。
沟船运输沟船历来为莆田南北洋间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多为农民自营。建国后,沟船运输发展甚快。1953年全县有1000多艘,经常参加营运的有城关、涵江、桥兜、西天尾、梧塘、下埔诸村的200多艘沟船。1956年后,溪船日减,沟船却在增加,1959年达1644艘,年运量42万吨。主要的专业社(队)有城厢沟船社,人力91人;涵江沟船社,人力110人;桥兜沟船社,人力76人;铁灶、三美、塘头、西天尾等四个沟船运输副业队,人力67人。1962年,城关、涵江、梧塘、桥兜4个集体沟船运输社共有沟船228艘,743吨位,船工335人。西天尾、美尾、企溪等3个村的沟船运输专业队,有沟船65艘,173吨位,船工173人。1968年县造船厂试制成功载重4吨的“海沟式”钢丝网水泥船投入运输后,县内的水泥制沟船不断增加,木制沟船减少。1978年以后,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沟船运输以个体营运为主。至1990年全县已颁发船证的沟船有528艘(总吨位2030吨),船尾装用挂机,结束了人力划桨的劳动。沟船遍及6个乡,70多个村庄。沟船年运量10万吨。
汽船运输民国2年圣路加医院英国人华实投资购买12匹柴油机在涵江组装第一艘“捷兴”号小汽船(客位20人),营运城关—涵江一线,后因亏本歇业。民国4年,美国人蒲鲁士安装12匹汽船一艘。翌年,又添置一艘。每天两船于城关至涵江之间往返对开。民国6年移交善育堂管理。民国9年,涵江李可信等人也相继建造汽船营运。至民国16年,成立莆田汽船站,有汽船15艘,除航行莆、涵间外,还开辟涵江至梧塘、涵江至西天尾、岳公至笏石航线。随着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船运输受影响,涵江至西天尾、岳公至石二条航线停航。民国26年汽船站只有汽船6艘,航行于城关至涵江和涵江至梧塘二条航线。抗日战争中,公路毁坏,汽船运输有所发展。至抗战结束公路修复通车,汽船运输量减少,莆田汽船站改称涵江汽船站,只有汽船8艘。建国后,涵江汽船站由省航管局接管,增辟桥(兜)—笏(石)、新(度)—笏(石)二条航线。1960年东圳水库汽船站成立,开辟坝(头)—王(宫)、常(太)航线,有汽船19艘,总客位854座。1962年全县有汽船27艘,增辟桥兜至北高航线。1971年7月,因汽船航行激浪冲毁堤岸,汽船运输一度停航,1974年6月复航。其后,终因公路运输不断发展,汽船运输日益萧条。1984年全县只剩10艘汽船,翌年停止航运。
第三节 搬运装卸
清乾隆年间,涵江霞徐已已有农民在海岑前码头为官府搬运食盐。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江口码头有驳船工人80多人,有时雇用农工,最多人力达200多人,驳船由5艘增至95艘(1150吨)。光绪二十五年(1899),涵江霞徐和延宁码头有工人200多人。
民国时期,海运、溪运繁荣,三江口搬运工人达300多人,有驳船100多艘,年装卸量达8~9万吨。城关水关头、天九湾、9江宫口等码头附近的居民承揽搬运。民国38年(1949)码头工人超千人。他们使用搬运工具只是扁担、绳子、竹杆等,全靠肩挑、背抬,劳动强度大,但所得工资被把头层层抽头,个人所得无几。
建国后,1951~1955年,城厢、涵江、三江口、笏石、黄石等搬运工会和搬运站先后成立。1956年起,桥兜、林墩、镇前、庄边、新县、黄石、高美、张镇、华亭、萩芦、西天尾、梧塘、埭头、篁山、广宫、东潘等地先后成立搬运站或搬运专业队。1962年全县有县属搬运站(公司)12个,职工1155人,公社集体搬运专业队16个,工人332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搬运组织机构比较混乱。1978年后,经整顿恢复秩序。随着搬运工具的不断改进,搬运沿机械化装卸和机动车运输方向发展,搬运组织逐步走向以一业为主兼营其他行业,至1990年搬运组织有10个,多兼营汽车运输。
附:主要搬运站简介
涵江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954年10月底,由涵江霞徐、延宁等四个搬运中队(原于1951年后成立的)合并成立莆田县涵江搬运站。时有沟船4艘、板车10辆,后增小型工具修理厂一个。至1962年有马车12辆、沟船15艘、胶轮车122辆、溪船2艘。1984年6月改称莆田市涵江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986年设立客运、货运两个车队和一个汽车配件厂。1990年改称涵江运输公司,有职工403人(其中,装卸工人180人),客车33辆(含个体户挂靠的客车)、货车20辆和部分装卸机械。
莆田县城关交通运输服务公司初成立于1951年,由城区7街4乡闲散搬运工人(大多是女工)组成的搬运队,时有板车10辆。1956年6月更名为莆田城区搬运站。1982年3月,更名为莆田县城关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990年有职工108人,汽车11辆、农用车5辆、胶轮车14辆,搬运装卸为15.93万吨。
三江口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957年1月由原三江口搬运工会改为莆田县三江口搬运站,职工174人。有驳船125艘(635吨位)。装卸量1959年为16万吨,1979年为23万吨。1982年4月更名为莆田县三江口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990年有职工282人,汽车13辆,装卸量13.39万吨。
黄石搬运站1955年7月由黄石汽船站和粮店的两个搬运工会人员组成。有工人112人。1990年职工29人,有汽车1辆、胶轮车16辆,装卸量为4.5万吨。
第四章 交通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建国初,交通管理隶属县人民政府建设科。1953年在城关、涵江设立自行车管理站。1955年,县公安局在城关、涵江、笏石等乡镇设立交通管理站,整顿和管理民间车辆。1956年6月设立莆田县交通局,同月,涵江、笏石、城关、白沙4个交通管理站更名为非机动车管理站,并由县公安局移交县交通局管理。管理站负责对民间车辆进行计划调度,运价“三统管理”。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验及车辆检查发证工作。
1958年非机动车管理站更名为交通运输管理站,并增设濑溪、江口两站,翌年6月,增设三江口、华亭、桥兜、忠门、灵川6个分站。1961年改称为交通管理站,重新设立城关、埭头、忠门、灵川、笏石、华亭、黄石、涵江、白沙等9个站和2个分站,并把原交通运输管理站和内河航管站并入当地交通管理站。1963年又更名为民间运输管理站,县交通局成立民间运输中心管理站与民间运输合作站联合办公,管理全县33个运输社、站。
1978年6月,城关、涵江、笏石、白沙等4个民间运输管理站改称县交通局管理站。1982年3月下设12个管理分站。
1984年6月,城关、涵江管理站析出分别归城厢区、涵江区交通局管辖。同年11月,全县设置12个交通运输管理站(简称交管站)。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
一、运输市场管理
民国13年(1924)至民国22年,公路交通多由商(民)营汽车公司自行管理。民国23年7月,福建省汽车管理处成立。执行《福建省汽车管理章程》,管理全省公私汽车运输业务,然而因官、私运输企业矛盾,社会治安差,汽车运行要派兵护送,各自规定运价,运输市场混乱。
建国初期,水陆运输市场没有统一的管理。1950年3月国家颁布《城市陆上交通暂行规则》后,又陆续发布了有关交通管理的法规和文件,使交通管理走上轨道。1951年后分别由县工会或区政府管理。1956年部分私营运输企业并入国营企业,民间运输单位和个人按地区工种成立各种运输合作社,国家对运输市场实行“统一托运计划”、“统一调度车船”、“统一运价票证”的“三统”管理政策,限制个体发展车船运输。规定农副业车船不得擅自承揽货源和自定运价,必须纳入交通部门统一安排管理,机关企事业车辆不得对外营运。
“三统”管理办法持续20多年,1983年7月21日国家经委、交通部联合发出通知,允许城乡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从事运输后,集体、个体车船迅猛增加,运输市场逐步形成国营、集体、个体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
1988年3月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全县的交通管理更加完善,促进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二、养路费管理
汽车养路费民国初期,多为民办汽车公路,政府未予收费;民国28年8月,福建省按行政院颁布的《公路征收汽车养路费规则》,相应订出收费的补充规定,开始征收汽车养路费。货车吨公里0.03元,客车座公里0.024元。民国28年至民国38年,由于货币贬值养路费调整52次,最高的货车吨公里500元,客车座公里50元。建国后,养路费由交通监理部门征收,1987年7月,改由公路部门征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养路费征收标准与方法,作过几次变动。1985年4月起,除免征养路费的车辆外,所有汽车不分系统类别,一律按月按核定吨位计征,每吨位115元;客车比照计算;党政机关、学校、团体、城建部门自用汽车及市区公共汽车减半计征。
其他车辆的养路费民国35年5月15日开始对人力车、畜力车(自行车、乘客马车除外)征收养路费,收费办法分按实际里程、按月、按季三种。后因这些车行程短、收费低、多不经站点,难以管理,民国37年1月停征。1954年县监理站开始征收畜力车养路费,月每辆2元;1966年调整为4元。1978年起征收拖拉机养路费。1985年7月起,手扶拖拉机每辆月征收16元,大型拖拉机月征收80元。
三、运价管理
民国时期,运输价格分别由官、商、民各自制定,价格不一。
建国后,国家实行统一运价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稳定运输市场。凡省属车船运价,由省交通厅编制,省人民政府批准;沿海木帆船运价由省航管局编制,省交通厅批准;城镇搬运装卸、人力、畜力车及内河船舶运价由县交通部门编制,专署或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核定的运价,运输部门不得擅自提价。
汽车运价(包括拖拉机载货运价)1958年8月规定汽车货物计费分为5等,整车运输运距在10公里以上的为长途运输,以5等货运价为基价,每吨公里0.25元,以下各等货按基价依次增4%、8%、12%和16%;运距在10公里(含10公里)以下者为短途运输,按包车计费,每车吨公里2.5元。托运货物不满3吨的为零担运输,不分货物等级,每百公斤公里运价0.042元。客运票价按每人公里0.03元计算。
1974年4月,客票调整为每人公里0.025元,整车货物运价每吨公里降为0.18元,零担每吨公里0.20元,计时包车费率提为每吨小时2.7元。1986年1月1日起实行1985年10月省物价委员会和省交通厅制定颁发的《福建省汽车运价规则实施细则》。
搬运装卸价格建国前,各地搬运业操纵在封建把头手里,运力没有统一的规定。建国初期,仍凭双方协议或契约执行。1959年以前,装卸收费标准分为5等,1~5等每吨收费分别为2.64元、2.20元、1.92元、1.44元、0.96元。1959~1965年间三次调低价格。1966年调整为三等,分别为0.98元、0.84元、0.70元,装卸距离分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四种,以50米为基本计算单位,搬运以每100米为一个计算区段,基价0.80元,1000米内每增加100米运价增加一角,1000米外每增加100米运价增加6分。“单独搬运”以第一个区段为基价,如超过区段的应加数计算;“连带搬运”在200米以内,按装卸费率计算,超200米,除按50米装卸计费外,加上区段的加数计算。这个标准执行至1982年。1983、1984年又作两次调整。
超过200米的以每200米为一个区段,即200、400、600米……3000米,每个区段差价为0.20元。3000米以上每增1000米递增0.08元。凡属堆高、上下楼、翻仓、过磅、装倒包、散装、超装、笨重、超长、上下水、夜班等项目,均按规定增收附加费。计时工资每天为2~2.5元。
沿海木帆船运价1964年前,沿海木帆船运价按里程、货物、重量计算,作过数次变动。1964年12月起,运价分为25个等级,第25级为基本级。各级级差为:25~15级级差5,15~10级级差10%,10~5级级差15%,5~1级级差20%。
轮船货运价1964年前,海轮货物运价分为5个等级,以第5等为基本运价;其间曾调低数次。1964年1月实行北线与南线两种不同费率,运价分25个等级。1967年调整运价分为10个等级。1984年9月15日起,运价仍分10个等级,运价率分重量吨计费和体积吨计费两种。
沟溪运价沟溪船运价按逆流与平流两个不同航程区的情况计费。1956年,对沟溪船运价规定起运里程为2.5公里,1962年改为5公里,运价调高50%(翌年下调15%)。1965年,地区物价部门对莆田沟溪船又一次调整了运价(见《沟溪船货运运价表》)
1980年以后,内河货运价格采取面议。
非机动车运价1957年4月15日,参照晋江专署(57)交运字309号文件精神,颁发陆上民间运输工具(包括地板车,马板车,人力二、三、四轮车)营运价格计费的办法,并在实施中作了几次修改。70年代末,因上述车辆的减少,以上办法不再使用。
第三节 公路交通监理
民国16年(1927)交通监理归省公路局负责,民国27年交通监理与交通运输分开,由省建设厅主持。民国31年省建设厅设立交通管理总所,县内设立涵江交通管理所,主管公路、航运监理事宜。抗日战争开始后,管理机构名存实亡。民国34年,进行整顿并修订管理法规,民国35年1月1日起执行《汽车管理规则》。
1951年成立涵江监理站,隶属福州监理所。1957年2月,泉州中心管理站改为泉州车辆监理所,涵江设交通监理站,负责江口~枫亭、涵江~莆禧、涵江~永泰路段的交通管理。1958年,莆田县路政管理隶辖于晋江专署交通局监理所,1961年收归省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路监机构变化频繁,至1981年监理体制独立,称为福建省莆田监理所。1988年3月25日,陆上交通监理移交公安部门,改为莆田市交通警察支队,莆田县设交通警察大队,涵江、笏石设交警中队。
交通监理主要负责车辆、司机、行车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等工作。
一、车辆管理
民国23年6月以前,由商(民)营汽车公司自制车牌,自行管理。民国23年,按全省统一牌照,悬挂“闽××××”号牌,民国28年改为“国××××闽”,号牌,民国36年福建省编号改为“14—××××”。
建国初期,车辆仍沿用民国时期旧牌照,1952年换发全国统一新牌照,福建省内统一为“3.7—××××”。1961年莆田为“13—15××××”,1984年莆田县为“43—92××××”。
1986年8月实行全国统一车牌,莆田县为“32—2××××”,大型汽车的号牌为朱红底白字,小型汽车为中绿底白字。
拖拉机牌照号码,1981年前与汽车编排同法,1982年1月在号码前面冠以省(市)名,1986年后莆田县的代号:“04/62”。
二、三轮摩托车、盘式三轮摩托车、手把式柴油三轮运输车均挂中绿底白字小面号牌。单人骑轻便摩托车,挂白底朱红字小面号牌。以上编号与汽车编排同法。
汽车检验一年一度。1970年以前,年检一般由用车单位自检,地区监理所配合县监理站组织抽验.1970年以后,由地区监理所组织进行。1984年8月起,以车牌号码的末位数确定检验月份,其中“0、1、2、”3个号码定在10、11、12月份进行,避开春运季节。车辆检验一直沿用:“眼看、手摸、脚踩和皮尺量”的手工方法。
二、驾驶员管理
民国23年12月按照《陆上交通管理规则》规定,汽车司机须向监理机关登记,考验合格后领取执照。1950年依照规定办理驾驶员考验,换发统一驾驶执照。其后,凡机动车驾驶员,均需经过3~6个月的培训,经交通管理机关作交通规则、机械常识考和路考等测试,合格后转为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由使用单位作出政治和技术鉴定,发给《驾驶证》。复退转业军人,凭中国人民解放军驾驶执照,换发地方驾驶证,退役超1年的应测交通规则和路考,超过2年的按初考项目测试。
机动车驾驶员每年审检一次,未参加审检不能继续驾车。驾驶员要求增驾车类必须通过考试。对于准驾车类的规定是:持大客车记录的可以兼驾其他各类方向盘式的机动车;持大货车记录的除大客车外也可以兼驾其他各类方向盘式的机动车;持小型汽车与方向盘式三轮机动车记录的可以互驾;持手把式三轮车机动车记录的可驾二轮摩托车、手扶拖拉机;持方向盘拖拉机记录的可驾手扶拖拉机。
汽车驾驶员培训,1979年前以“以师带徒,以运代训”的办法进行,培训期为1年,期满经交通监理部门考试合格,核发驾驶证。1979年后实行集体培训,培训期6个月,实习期6个月,考试合格,申报省监理所核发驾驶证。
三、安全管理
民国23年5月,省汽车管理处在莆(田)仙(游)段设置交通标志。翌年11月,省组建护路队,配以铁甲车,沿途巡逻,维护交通安全。民国32年至解放前夕,境内交通秩序混乱,事故时有发生。
民国时期,一般汽车事故,轻者赔偿或司机被打。重大事故,特别是人命案例,司机往往一逃了之。当时虽订有《汽车事故处理章程》,但不少是私下了结。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交通安全工作,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县交通安全委员会为主,组织交通、监理、公安、宣传等有关部门,广泛、深入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监理协同上路清理路障,维护交通秩序,加强公路车辆的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对车户和司机的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文明礼貌,安全行车”活动。
50年代初期,公路行车事故处理,一般会同事故车单位对照有关规定协商调解,并绘制事故现场简图,建立《事故原因责任鉴定书》。事故处理:轻者教育、警告、罚款,重大的吊扣、吊销执照;涉及刑事的移交政法部门处理。
1972年省交通厅规定,汽车事故,不论责任大小,驾驶员均负责经济赔偿,至今仍参照执行。处理交通事故坚持“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两个从严”(严重违章的从严、重大事故负主要责任的从严)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分清责任,以责论处”的原则。
1978年后,国家经委、交通部、公安部等10个单位,确定每年5月开展“安全月”活动,1981年又确定每年9月开展质量月活动。在开展活动期间,加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辅导、职业道德教育、交通典型案例教育;表彰文明标兵车,学习先进经验,发放《安全手册》,制定安全措施,并按时检查验收,促进行车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实。至1985年全县有安全行车百万公里的优秀驾驶员33名。
由于公路不断增辟,机动车不断增加,旅客成倍增长,交通事故仍然不少。据1972~1985年统计,全县共发生车祸1077起,死亡241人,重伤676人,轻伤522人。1989年,发生车祸199起,死亡49人,受伤180人,经济损失1453.30万元。
附:陆上重大交通事故
1.民国17年秋,莆田职业学校驾驶班同学驾驶教练车行驶,车行至七星桥(原石板桥)桥顶时,碰断石栏杆,车上8个同学,除1人幸免外,其余7人均落入水中,淹死3人。
2.1956年6月14日福州运输处37~1256号客车,由仙游载客19人开往福州,途经涵江站加添汽油时,乘客不下车在车厢内抽烟引起火灾,以致烧死旅客4人,烧伤10人。
3.1973年2月6日上午,建阳汽车分公司13~60543号的解放牌汽车带挂车,装有白糖7吨,在主车厢内人货混装,与13~91619号解放牌卡车在福厦线116.03公里(莆田霞皋村)处相撞,造成油箱起火,两汽车和7吨白糖全部烧毁,1人因车厢关闭无法脱险被烧死,5人受伤。
4.1984年10月18日下午4时,莆田公路段黄龙道班陈某驾驶养路机,当车开出道班门口下坡时,同车的黄某强行按住方向盘要求让他开车,陈阻档不力,将车交与黄驾驶,黄既无驾驶证,技术又不熟练,养路机向桥栏杆撞去,车落入6米深的山沟中,造成死亡2人,伤1人。
5.1985年涵江交通运输服务公司13~92050号大客车,在福厦公路的莆田赤溪大泮桥上与一辆拖拉机相撞。汽车坠入沟中,车上28名乘客虽无伤亡,但客车受到一定的损坏。
6.1986年2月24日,涵江交通运输公司13—90053号大客车在闽侯青口与一辆摩托客车相撞,由于双方行车速度过快致使损失严重。摩托车上除驾驶员外,其余6名乘客均死亡。
7.1990年2月10日凌晨5时许,福清县音西乡31/71345东风大货车途经福厦公路122.76公里,加速超越右侧一辆三轮摩托车,恰与迎面开来的32/31170号三轮摩托车碰撞,摩托车驾驶员当场死亡,乘客5人受伤。
8.1990年2月14日下午二时半,福州郊区运输公司驾驶员阮某驾驶个体运输户01/F1266号中型客车,由石狮返回福州,途经福厦公路111.7公里处,因过度疲劳,对前方的路面动态判断失误,碰撞停靠在公路右侧装运甘蔗的莆田糖厂32/20648大货车的尾部,致使在车厢后搬运甘蔗的4名妇女当场死亡。
9.1990年4月19日,福建省电力建设公司01/06597号黄河牌大客车从泉州往福州,长汀县36/50098号丰田牌旅行车从福州往泉州,途经福厦线124.310公里处,因客车占线行驶,致两车碰撞,旅行车驾驶员当场死亡,乘客7人受伤,两车均不同程度损坏。
第四节 水上交通管理
一、海运管理机构
明代,兴化府设有兴化府河泊司、莆田县河泊司、黄石河泊司、莆禧河泊司。清雍正七年(1729),在涵江设立涵江海关,为清廷的“常税”分关,收“厘金”以作军饷。同治四年(1865)设涵江总局,在三江口、鲸山(今隶涵江乡)、遮浪、乌菜港等地设下口,专收百货海运厘金。光绪二年(1876)在濑溪设木兰分局,专收莆仙船运的百货厘金,又在浦尾、高埭、芜湖、西墩、石马、枫亭、沦溪、南岭、望水等9处设立小卡。
民国20年(1931年),涵江海关由福州之“闽海关”接管,设涵江支关和三江口支所,负责港务监督、引水和征税。民国24年间,省建设厅设立船舶管理总所,主管全省水路航运的监理工作,在涵江设立交通管理所,办理莆仙两县船舶的检丈工作。民国33年11月,水上监理工作由省公路船舶管理局代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闽海关涵江支关,1958年后,外运业务归福厦两港办理,涵江海关撤销。1950年秋,省航务管理局在涵江设立办事处,负责船政及水上运输业务管理。1954年涵江航务办事处设监督室,专职负责海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5月改称涵江航运管理站,此后,隶属变化多次,“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基本瘫痪。1973年机构恢复并改称涵江航管总站。1979年航运管理局实行港航分开,涵江总站隶属福州港务局,改为涵江办事处。1984年莆田建市后,成立湄洲湾务局筹备处,新设涵江中心站。1985年1月26日,筹备处由福州港务局移交莆田市管辖。同年5月16日正式成立莆田市湄洲湾港务管理局。
二、内河航运管理机构
明弘治时期,境内就有内河及木兰溪航运的管理机构,兴化河泊司管理芦浦、塘东、溪东、新渡等村的沟溪船。清光绪二年(1876)又在濑溪设立木兰陂分局。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溪船驿运队,对溪船进行登记、编队、配运、筹款。民国35年,国民政府以水上保甲制度进行行政管理。
1952年内河民船工会成立,隶属涵江航务办事处。1954年5月涵江航务办事处下设笏石、华亭两分站。1956年涵江航管站下设涵江内河航管站,管辖仙游、坝下、杉尾、华亭、笏石航管站及涵江汽船站。1960年10月内河航管交由县交通局管理,除笏石、华亭两分站外,又增设城关、桥兜两个分站和渠桥等7个代办站。1965年各分站划归当地交管站管理,县内河航管站只管辖涵江地区的船只。1983年10月水上管理机构撤销。1986年10月11日,成立莆田市港航管理站,管理内河和渡口的船舶、航道、安全等工作。
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建国前,溪沟船没有组织,为招揽生意,摔价竞争经常发生纠纷。1954年福州港务监督局成立后,涵江港务办事处也相应成立港务监督室,主管水上交通安全。同年涵江航管站制定《内河船舶管理暂行规定》。1956年,沟溪船纳入“三统管理”。1958年沟船按社、队组织起来,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同年8月后,执行交通部颁发的《加强船舶安全监督的决定》。1959年9月后实施交通部、水产部、农业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运输船、渡口船、渔船安全管理的规定》。1962年有关部门对内河木帆船也制定了管理制度。1979年后实施交通部发布的《内河避碰规则》,同时,县人民政府也制定一系列关于港口、渡口水上交通安全的实施细则,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1983年9月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进一步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
附:重大船运事故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莆田华亭乡某庙菩萨出游,西许村的群众搭渡到对岸观看。因人多船小超载,船离码头仅数尺即沉没,淹死27人。
△民国35年农历元月初九日,仙游度尾乡潭边附近数村的群众约200人,往湄洲妈祖庙烧香,在莆田港里过渡时,雇不上大船,勉强以5只小船过渡。当船到江心时,其中一船发生沉没,40余人全部落水,经抢救,仍死去22人。
△1958年7月27日,涵江集奎村农民陈清云一家用破漏的沟船装运土格,造成沉船。溺死本人和妻子、两个幼小孩子及一个妹妹共5人。
△1988年9月1日下午6时许,华亭镇有35位村民欲渡船返回万坂。由于暴雨刚过,村民陈某承包的渡船积水,当陈往船上舀水时,村民蔡某回村心急,私自撑船,陈没有极力阻止,由于水流湍急,船向溪心流去,船身失去控制,被洪水冲到200米处的“石鸡山”大暗礁上搁住。当时,洪水又继续把船身托高,渡船倾斜入水翻沉,船上35人全部落水,24人脱险,11人死亡。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