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技术
分类号: TS3
页数: 3
页码: 327-3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盐业生产技术的情况。其中包括煎盐方法、晒盐技术、技术革新等。
关键词: 莆田县 盐业生产 生产技术

内容

一、煎盐方法
  唐、五代时期,莆盐生产方法是沿用汉代的牢盆煮盐法,“编竹为盆,煮波出素”。后代生产工具和煎煮技术有了改进,把径1丈深1尺、平底的铁制盐盘上下四周涂上牡蛎壳灰,置于灶上。一灶灶眼(即燃烧室)多的有十二三个,少的有七八个,各灶眼共同加热这个盐盘。用竹管自卤池接引卤水注入盐盘,煮沸后卤水逐渐浓厚,除去水就结成盐。然后用竹帚在盐盘内扫集,用竹片推堆,用镬子打捞湿盐移入灶旁木架上的竹篾筐内。依照上述工序周而复始,每昼夜可煎煮盐三起,大盐盘一起可得干盐100公斤,小盐盘一起可得干盐10~15公斤。测试卤水浓度用鸡蛋和桃核仁(最早用莲子),卤水浓度浓厚的则鸡蛋、桃核仁垂直浮在卤水上,若卤水浓度只及一半,则鸡蛋、桃核仁沉底。
  二、晒盐技术
  自“创晒易煎”后,沿海居民就围占滩地犁取海泥,并堆积成丘。另选一地为溜池,溜池径七、八尺,深四、五尺。溜池下为溜井,井径大如鐤,深为径的两倍,可盛卤水约100公斤。各溜井内壁要槌打光滑,使之不漏水。溜池底有通孔,与溜井上相通,通孔要塞上草丸土。遇上天气晴朗,就挖开堆积的海泥,晒干后搬进溜池,用海水淋洗,水由通孔渗透漉入溜井。挖取出溜池内经海水淋洗过的泥滓,再放进的海泥就用溜井的水淋洗。如此反复进行操作,至卤水可用。还要修整滩地为盘,称为丘盘(即盐坎)。丘盘分成畦塍,长宽仅有数尺。丘盘修整后,就搬运溜井中的卤水倾倒进丘盘中。遇上烈日的天气,一天一个劳力可晒盐一百公斤。这样晒出的盐,粒粗色黑,称为“青花”。
  明代,推行“坎晒法”,盐民挖掘土沟用以引入涨潮的海水,称沟滩(即纳潮沟);在沟滩四周叠土围筑阡陌,称盐埕(即蒸发池);邱盘垫上缸片(陶器片),砌上坚固石条作成盐坎(即结晶坎)。遇上晴朗天气,用戽桶(后来使用水车)提取海水进盐埕,经自然蒸发成盐卤后,引盐卤进卤沟,用小木桶提取卤水渗坎,经浓缩就结晶成盐,二三天后,每坎(约15平方米)可扒盐20—25公斤。这样晒出的盐,粒细色白,称为“细盐”。“坎晒法”制盐一直沿用至今。
  三、技术革新
  1952年“自流灌坎”实验获得成功,减轻戽、提海水入坎的体力劳动。并创“生产单元”法,即每单元1000公亩左右,蒸发池分列7步,步步有比例和落差,结晶池每坎5公亩,分8列32坎,沟、井、埝、路配套,使盐田规格化,提高盐滩利用面积,此经验推广到省内外许多盐场。同年,在盐田纳潮沟建纳潮闸,每个水闸只需一人操作启闭机,每次纳潮及时、迅速,不需众多劳力守在小涵管塞草丸土。
  1954年,引进使用第一架风力水车,改进提卤办法。到50年代末,实现风车化,既节约劳力,又减轻劳动强度。60年代始,又采用动力机带动水车,解决无风时提卤的问题。
  1959年,改革传统的“老、短、浅”结晶工艺,推广“新、深、长”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又创造“分段结晶”法,总结出“新、深、长、旋、分、换、赶、撤”八字结晶操作法和雨前、雨中、雨后的作业经验,发明“三快、三分操作法”,减少降雨对海盐生产的影响,制盐优质高产得到可靠保证。
  1965年,莆田盐场机械厂自行设计制造成1吨动力压滩机,应用到压实蒸发池,解决盐池的压实问题。
  1967年,开始改泥板池地为硋片结晶池,是年,莆田盐场铺设硋片池133个,面积666公亩,后广泛推广。
  1983年,“滩晒细白盐”获得成功。在塑料布池和硋片池均可进行生产。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提高精制细白盐质量指标。1986年,“海星牌”工业盐被评为省优产品,全国行业评比获南方海盐区第二名。1987年、1988年全省行业评比第一名。1989年,全省首届工业博览会获“银奖”。1990年,改“海星牌”为“湄洲湾”牌工业盐,行业评比全省第一名,全国南方海盐区第一名,省政府授予“湄洲湾牌”工业盐省优产品,轻工部授予“湄洲湾牌”工业盐部优产品称号。
  1989年,试验“自控迂迥薄晒”的制卤方法成功,使制盐成卤快,用工省。1990年,利用二种轴流泵抽水,实现提卤电气化后,制盐技术趋向更科学,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