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规模产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规模产量
分类号:
TS34
页数:
2
页码:
326-3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唐代至民国,盐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户煎制到晒盐法的转变,产量大幅增加。1950年后,盐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盐场相继出现。至1990年,全县有盐场21个,盐滩总面积为225769公亩,年产原盐107035.67吨。
关键词:
莆田县
盐业生产
规模产量
内容
唐代,以户煎制海盐,生产规模较小。
宋代,采用晒盐法后,产量大增。理宗宝庆二年(1226),御史梁成大称:“盐产于福州、兴化,而运于建、剑、汀、邵四郡,二十二县之民食焉”。宋景炎元年(1276),在涵江孝义乡设上里场,东至海,西至佘浦塘,南至新浦、三江口,北至福清峰头村,分为八个团:新浦、半埕、东曾、小山、田头、埔城、东蔡、沟上,共有盐坎21112坎。
明代,个体盐业得以发展,产量剧增。明弘治《兴化府志·货殖》载:“莆利,盐为大,鱼次之。”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改上里场为莆田场。乾隆四十八年(1783),增设下里、前江二场,年产盐19135吨,下里场位于前沁乡,距城四十里,东至前江场界,西至凌烟村,南临海港,北至董蔡村,分五团:前沁、珠墩、董蔡、凌烟、埭头,共有盐坎77268坎。前江场位于东峤,距城五十里,东至鹭峰山,西至下里场界,南临海,北至东峤村,分六个团:前江、沟头、前徐、西安、霞江、林,共有盐坎65398坎。
民国4年(1915),下里和前江场合并称前下场。民国期间,盐政颓败,盐埕时兴时废,生产不稳定。民国6年,改平坛县韩厝寮盐场、福清县江阴盐场为特别区,并入莆田场。民国26年,产盐0.273万吨。民国29年,全县盐坎130413坎,年产盐1.915万吨。民国30年有盐坎219739坎,产盐2.25万吨。民国35年,江阴盐场再度废坎,仅保留南曹、张厝两个盐滩,盐田2009公亩,仍并入莆田场。民国38年,产盐9024吨。
1950年4月,江阴、韩厝寮两盐场改归福清县。1954年8月,江阴场又划归莆田县,至1960年,重归福清县。
1951年6月,全县有晒户1838户,盐坎84548坎,盐滩面积63255公亩,是年,产盐33625吨。1952年,组织互助合作生产后,进一步调动盐农生产积极性,盐田面积不断扩大,当年扩大面积34595公亩,次年,产盐77762吨,比1949年增长1.88倍。1956年底,全县发展盐业生产合作社19个,盐农生产合作社30个。至1958年,全县有国营盐场1个,江口、南日、东庄、北高、灵川、哆头6个社办集体盐场,盐滩总面积114126公亩,产盐92731吨。
1960年,忠门公社集体盐场投产,盐滩面积3675公亩,年产原盐85吨。次年,涵江公社哆头盐场扩建盐滩4512公亩。1962年,东峤公社东峤大队集体盐场建成投产和哆头盐场扩建盐滩,共新增盐滩面积2354公亩。至1970年,北高、忠门、东庄、江口4个盐场共扩建盐滩面积12407公亩。是年全县产盐115736吨。
1970年后,先后新建美澜、红屿、胜利3个盐场,面积16732公亩,东峤盐场扩建面积2987公亩。1976年,全县年产原盐134690吨。
1976年后,加强生产管理,促进盐业生产的发展。至1980年,前江,东峤、江堤、忠门、东庄、北高盐场共扩大盐滩面积7613公亩。东峤霞屿盐场建成投产,面积4100公亩。全县年产原盐161629吨。
1981~1990年,灵川第二盐场,南日、后江、黄石、霞屿、江堤、渠桥盐场先后共扩建盐滩面积14315公亩,同时,又新增北高乡山前村和东峤乡下房村2个村办盐场,面积4793公亩。
1990年,全县有国营盐场2个,乡(镇)、村办集体盐场19个,盐滩总面积为225769公亩,年产原盐107035.67吨,实现工业产值175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97%,税利596.42万元。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