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7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
分类号: TS34
页数: 4
页码: 326-3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盐业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规模、产量、生产技术等。
关键词: 莆田县 盐业 生产

内容

第一节 规模产量
  唐代,以户煎制海盐,生产规模较小。
  宋代,采用晒盐法后,产量大增。理宗宝庆二年(1226),御史梁成大称:“盐产于福州、兴化,而运于建、剑、汀、邵四郡,二十二县之民食焉”。宋景炎元年(1276),在涵江孝义乡设上里场,东至海,西至佘浦塘,南至新浦、三江口,北至福清峰头村,分为八个团:新浦、半埕、东曾、小山、田头、埔城、东蔡、沟上,共有盐坎21112坎。
  明代,个体盐业得以发展,产量剧增。明弘治《兴化府志·货殖》载:“莆利,盐为大,鱼次之。”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改上里场为莆田场。乾隆四十八年(1783),增设下里、前江二场,年产盐19135吨,下里场位于前沁乡,距城四十里,东至前江场界,西至凌烟村,南临海港,北至董蔡村,分五团:前沁、珠墩、董蔡、凌烟、埭头,共有盐坎77268坎。前江场位于东峤,距城五十里,东至鹭峰山,西至下里场界,南临海,北至东峤村,分六个团:前江、沟头、前徐、西安、霞江、林,共有盐坎65398坎。
  民国4年(1915),下里和前江场合并称前下场。民国期间,盐政颓败,盐埕时兴时废,生产不稳定。民国6年,改平坛县韩厝寮盐场、福清县江阴盐场为特别区,并入莆田场。民国26年,产盐0.273万吨。民国29年,全县盐坎130413坎,年产盐1.915万吨。民国30年有盐坎219739坎,产盐2.25万吨。民国35年,江阴盐场再度废坎,仅保留南曹、张厝两个盐滩,盐田2009公亩,仍并入莆田场。民国38年,产盐9024吨。
  1950年4月,江阴、韩厝寮两盐场改归福清县。1954年8月,江阴场又划归莆田县,至1960年,重归福清县。
  1951年6月,全县有晒户1838户,盐坎84548坎,盐滩面积63255公亩,是年,产盐33625吨。1952年,组织互助合作生产后,进一步调动盐农生产积极性,盐田面积不断扩大,当年扩大面积34595公亩,次年,产盐77762吨,比1949年增长1.88倍。1956年底,全县发展盐业生产合作社19个,盐农生产合作社30个。至1958年,全县有国营盐场1个,江口、南日、东庄、北高、灵川、哆头6个社办集体盐场,盐滩总面积114126公亩,产盐92731吨。
  1960年,忠门公社集体盐场投产,盐滩面积3675公亩,年产原盐85吨。次年,涵江公社哆头盐场扩建盐滩4512公亩。1962年,东峤公社东峤大队集体盐场建成投产和哆头盐场扩建盐滩,共新增盐滩面积2354公亩。至1970年,北高、忠门、东庄、江口4个盐场共扩建盐滩面积12407公亩。是年全县产盐115736吨。
  1970年后,先后新建美澜、红屿、胜利3个盐场,面积16732公亩,东峤盐场扩建面积2987公亩。1976年,全县年产原盐134690吨。
  1976年后,加强生产管理,促进盐业生产的发展。至1980年,前江,东峤、江堤、忠门、东庄、北高盐场共扩大盐滩面积7613公亩。东峤霞屿盐场建成投产,面积4100公亩。全县年产原盐161629吨。
  1981~1990年,灵川第二盐场,南日、后江、黄石、霞屿、江堤、渠桥盐场先后共扩建盐滩面积14315公亩,同时,又新增北高乡山前村和东峤乡下房村2个村办盐场,面积4793公亩。
  1990年,全县有国营盐场2个,乡(镇)、村办集体盐场19个,盐滩总面积为225769公亩,年产原盐107035.67吨,实现工业产值175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97%,税利596.42万元。
  第二节 生产技术
  一、煎盐方法
  唐、五代时期,莆盐生产方法是沿用汉代的牢盆煮盐法,“编竹为盆,煮波出素”。后代生产工具和煎煮技术有了改进,把径1丈深1尺、平底的铁制盐盘上下四周涂上牡蛎壳灰,置于灶上。一灶灶眼(即燃烧室)多的有十二三个,少的有七八个,各灶眼共同加热这个盐盘。用竹管自卤池接引卤水注入盐盘,煮沸后卤水逐渐浓厚,除去水就结成盐。然后用竹帚在盐盘内扫集,用竹片推堆,用镬子打捞湿盐移入灶旁木架上的竹篾筐内。依照上述工序周而复始,每昼夜可煎煮盐三起,大盐盘一起可得干盐100公斤,小盐盘一起可得干盐10~15公斤。测试卤水浓度用鸡蛋和桃核仁(最早用莲子),卤水浓度浓厚的则鸡蛋、桃核仁垂直浮在卤水上,若卤水浓度只及一半,则鸡蛋、桃核仁沉底。
  二、晒盐技术
  自“创晒易煎”后,沿海居民就围占滩地犁取海泥,并堆积成丘。另选一地为溜池,溜池径七、八尺,深四、五尺。溜池下为溜井,井径大如鐤,深为径的两倍,可盛卤水约100公斤。各溜井内壁要槌打光滑,使之不漏水。溜池底有通孔,与溜井上相通,通孔要塞上草丸土。遇上天气晴朗,就挖开堆积的海泥,晒干后搬进溜池,用海水淋洗,水由通孔渗透漉入溜井。挖取出溜池内经海水淋洗过的泥滓,再放进的海泥就用溜井的水淋洗。如此反复进行操作,至卤水可用。还要修整滩地为盘,称为丘盘(即盐坎)。丘盘分成畦塍,长宽仅有数尺。丘盘修整后,就搬运溜井中的卤水倾倒进丘盘中。遇上烈日的天气,一天一个劳力可晒盐一百公斤。这样晒出的盐,粒粗色黑,称为“青花”。
  明代,推行“坎晒法”,盐民挖掘土沟用以引入涨潮的海水,称沟滩(即纳潮沟);在沟滩四周叠土围筑阡陌,称盐埕(即蒸发池);邱盘垫上缸片(陶器片),砌上坚固石条作成盐坎(即结晶坎)。遇上晴朗天气,用戽桶(后来使用水车)提取海水进盐埕,经自然蒸发成盐卤后,引盐卤进卤沟,用小木桶提取卤水渗坎,经浓缩就结晶成盐,二三天后,每坎(约15平方米)可扒盐20—25公斤。这样晒出的盐,粒细色白,称为“细盐”。“坎晒法”制盐一直沿用至今。
  三、技术革新
  1952年“自流灌坎”实验获得成功,减轻戽、提海水入坎的体力劳动。并创“生产单元”法,即每单元1000公亩左右,蒸发池分列7步,步步有比例和落差,结晶池每坎5公亩,分8列32坎,沟、井、埝、路配套,使盐田规格化,提高盐滩利用面积,此经验推广到省内外许多盐场。同年,在盐田纳潮沟建纳潮闸,每个水闸只需一人操作启闭机,每次纳潮及时、迅速,不需众多劳力守在小涵管塞草丸土。
  1954年,引进使用第一架风力水车,改进提卤办法。到50年代末,实现风车化,既节约劳力,又减轻劳动强度。60年代始,又采用动力机带动水车,解决无风时提卤的问题。
  1959年,改革传统的“老、短、浅”结晶工艺,推广“新、深、长”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又创造“分段结晶”法,总结出“新、深、长、旋、分、换、赶、撤”八字结晶操作法和雨前、雨中、雨后的作业经验,发明“三快、三分操作法”,减少降雨对海盐生产的影响,制盐优质高产得到可靠保证。
  1965年,莆田盐场机械厂自行设计制造成1吨动力压滩机,应用到压实蒸发池,解决盐池的压实问题。
  1967年,开始改泥板池地为硋片结晶池,是年,莆田盐场铺设硋片池133个,面积666公亩,后广泛推广。
  1983年,“滩晒细白盐”获得成功。在塑料布池和硋片池均可进行生产。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提高精制细白盐质量指标。1986年,“海星牌”工业盐被评为省优产品,全国行业评比获南方海盐区第二名。1987年、1988年全省行业评比第一名。1989年,全省首届工业博览会获“银奖”。1990年,改“海星牌”为“湄洲湾”牌工业盐,行业评比全省第一名,全国南方海盐区第一名,省政府授予“湄洲湾牌”工业盐省优产品,轻工部授予“湄洲湾牌”工业盐部优产品称号。
  1989年,试验“自控迂迥薄晒”的制卤方法成功,使制盐成卤快,用工省。1990年,利用二种轴流泵抽水,实现提卤电气化后,制盐技术趋向更科学,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