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体盐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7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集体盐场
分类号: TS341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集体盐场的情况。其中包括南日盐场、埕头盐场、红屿盐场等。
关键词: 莆田县 经营体制 集体盐场

内容

1954年4月,霞屿海星盐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为县内第一个集体盐场。翌年,全县有盐业生产合作社19个,盐农生产合作社30个,年底合并为19个。1956年2月,东峤地区成立火光、辉煌、胜利、海星、铁峰等5个盐农高级社。1958年,盐农分开,农业归东峤乡管辖。至1965年,全县有涵江公社哆头盐场、江口公社新墩盐场、灵川公社栖枫盐场、北高公社埕头盐场、东庄公社栖梧盐场、忠门公社霞塘盐场、南日公社海山盐场等7个集体盐场。
  1967年8月,建立北高公社美兰盐场。1971~1972年,先后建立红屿、前江、霞屿3个集体盐场。1973年,创办东峤公社前江盐场,由笏石、灵川、东庄、黄石、渠桥5个公社联合筹建胜利盐场,1975年10月投产,1981年7月,又析为笏石、灵川第二、秀屿后江、黄石和渠桥等5个集体盐场。
  1984年,哆头盐场划归涵江区。
  1989年,下房、山前两村筹办集体盐场。翌年10月,山前盐场投产。1990年底,全县有乡(镇)办盐场13个(江口、南日、东庄、埕头、灵川第一、忠门、美兰、红屿、笏石、灵川第二、后江、黄石、渠桥),村办盐场6个(上塘、东峤、前江、霞屿、下房、山前),隶于福建省莆田盐务管理局(以下简称莆田盐务管理局)管理,共有职工1814人,盐滩面积94986公亩,年产原盐40956.67吨,占全县总产量的38.26%。
  集体盐场选介:
  一、南日盐场
  南日盐场为南日乡办集体企业(省级先进乡镇企业),东邻港南村,西接海山村,南界云石村海堤,北至三墩、西皋两村。1958年筹建,翌年投产,职工33人,固定资产净值3.015万元,盐滩面积445公亩,年产原盐149.25吨。
  1971年后,扩建盐滩7795公亩。1988~1990年,改造沙质滩结晶池704公亩,铺设坎边石544公亩,改建成硋片坎结晶池64公亩。1990年底,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净值为40.13万元。盐滩面积8240公亩,其中生产面积5030公亩,完成工业产值6.90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税金4.30万元。年产盐750吨。
  二、埕头盐场
  埕头盐场系北高乡办集体企业,为省级先进乡镇企业。盐场东临埕头村,西接高峰村,南界北(高)冲(沁)公路,北至美澜盐场。1958年10月筹建,称笏石埕头盐场。翌年投产,职工369人,固定资产净值12.10万元,盐滩面积8980公亩,年产原盐259.60吨。1962年,下放给北高公社,改称北高公社埕头盐场。1965~1968年,扩建生产面积1095公亩。1979~1989年,原盐连续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成为福建省八家原盐出省盐场之一。1989~1990年,改建成硋片坎结晶池364公亩。1990年底,有职工218人,固定资产净值9.5万元,盐滩面积10075公亩。年产原盐5353.38吨,完成工业产值73.7万元,利税总额39.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560元/人,人均年工资收入1491元。
  三、红屿盐场
  红屿盐场系东峤乡办集体企业,为市级先进乡镇企业。盐场地处平海湾腹部,东濒铁炉港,西邻霞屿盐场,南接下房村农地,北至莆田盐场。1971年5月筹建,1974年下半年投产。有职工116人,固定资产净值5.34万元,盐滩面积3289公亩,年产原盐327.5吨。
  1975~1979年,改造盐滩5177公亩。1988~1990年,改建成硋片坎结晶池320公亩。1990年底有职工148人,固定资产净值17.5万元,盐滩面积5756公亩,年产原盐4167.72吨,工业产值38.98万元,实现利润10.1万元,税金18.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084元/人,人均年工资收入1522元。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