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机械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5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机械工业
分类号: F407.406
页数: 2
页码: 303-3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的机械工业始于民国时期,最初只有修理机器的业务。建国后,机械工业不断发展,1957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49家,主要生产打谷机、碾米机、铁锅、深耕犁和各种小农具。1980年后,机械工业产品更新,质量提高,产品开始出口。1990年,因机械产品销售较差,全县机械工业企业产值下降。
关键词: 莆田县 工业 工业门类 机械工业

内容

民国13年(1924),涵江商人从上海购回1台手摇车床,在宫下设修理机器铺子,是年,还在顶铺开设“永安”机器厂,专造织布机,为莆田县机械工业之始。民国14年(1925),涵江“长利”机器厂,有8尺车床1台,生产碾麦机和碾米机。民国24年,生产8~12马力柴油机22台,销至莆田、惠安、仙游一带。建国前夕,全县只有10台老式手摇皮带车床,工人不到30人,生产碾米机、织布机、柴油机,还从事修配机械零件和修理机器业务。
  建国后,机械工业不断发展,1957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49家,年产值15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116万元的4.88%。主要产品有打谷机、碾米机、铁锅、深耕犁和各种小农具。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个体机械工业企业全部归并集体。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33家,工业产值2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36%。
  1959年,贯彻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针,生产碎土机、绳索牵引机、水田滚耙、风力水车、高压喷雾器、甘薯切片机、打谷机等农机具,全县30家机械工业企业,年工业产值51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3.95%,为1957年的3.36倍。经过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至1965年,全县机械工业企业25家,产值227.5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7.36%。
  “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械工业年产值198.86万元至474.9万元之间,年平均产值361.61万元。粉末冶金厂(莆田传动机械厂前身),生产铁基粉末制品。县内燃机配件厂生产切面机、70型碾碎机、356型轧坯机、E135海水泵、C618~1普通车床、双人脱谷机等。县手工业机械厂(即莆田县二轻机械厂前身)生产木工带锯机、平面刨床、牛头刨床,摇臂钻床等。
  1978年后,机械工业产品更新,质量提高。1980年,县二轻机械厂生产纸箱包装机械,次年生产双斜订机,从单机逐步发展成套设备共10种。县内燃机配件厂与香港信嘉公司联合研制生产摩托车制动蹄块。次年又与航空工业部江南压铸厂联合,建立压铸生产线,年产量提高到94.88万片。本田、铃木、雅马哈等型号摩托车用制动蹄块出口,为莆田县机械工业产品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1983年,莆田县通用机器厂生产TYC~0.4型柴油机动三轮车194辆。县二轻机械厂创新产品F~XCX型旋风除尘器和F~YZD型旋风除尘器,在北京全国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展览会上被列为全国推广的锅炉除尘新型产品。至年底,共有机械工业企业39家,产值777.59万元。
  1986年,县轻工设备厂研制鞋革生产线设备,1988年生产24条鞋革生产线。是年,县传动机械厂研制的Z85~001型/F·P彩色、黑白兼容电视机生产流水线获福建省二轻工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产品销往国内及澳门地区,并出口泰国,为国产第一条全铝型材电视机生产流水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整套机械出口的电视机生产流水线。1989年,全县机械工业企业9家,产值达2257.5万元。
  1990年,因机械产品销售较差,全县机械工业企业产值994.1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1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