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工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4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门类
分类号:
F427.21
页数:
12
页码:
299-3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工业的门类情况,介绍了食品工业,鞋帽服装工业,化学工业,船舶制造,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玻璃工业,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工艺美术,建材工业以及电力工业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莆田县
工业
工业门类
内容
第一节 食品工业
食品行业是莆田县工业支柱行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食品工业有制糖、制盐、罐头、酿酒、核酸酵母饮料、粮油加工等企业。1990年,共有食品工业企业82家,工业产值21363.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3.96%;分别比1985年、1980年增长1.24%、12.03%。出口的主要产品有蘑菇罐头、青刀豆罐头、水果罐头、水产罐头和兴化米粉等。1990年,出口交货值4355万元,占全县出口交货总值6.87%,分别比1985年、1980年增长156.06%、270.32%。
一、制糖
莆田制糖历史悠久、榨蔗煮糖的手工作坊(俗称糖,设备简单,产糖量低。1950年,全县有糖庯439座,年产糖767吨。1957年,除393座糖庯外,新建日榨甘蔗100吨的半机械化糖厂4家,年产糖15304吨。1960年,莆田糖厂投产,1961年8月停产,1966年12月恢复生产,日榨甘蔗2000吨。1967年产机白糖13247吨,是年,全县产糖15234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冲击,全县年均产糖量只8000吨左右。
1976年以后,生产不断发展。1983年,莆田糖厂扩建,日榨甘蔗达4500吨。1985年,全县产糖38433吨。1986年后,甘蔗种植面积减少,糖产量逐步下降。
1988年,莆田糖厂进口原糖31294吨,加工成一级白砂糖28682吨、赤砂糖389吨,创工业产值600万元。
1989年,荔花牌一级白砂糖被评为省优产品。1990年产糖26052.7吨。二、罐头
民国17年(1928),涵江李可信、何文润合资创办罐头厂,为莆田县第一个罐头厂,生产水果罐头。民国23年后,私营罐头厂陆续出现,至1949年,全县有私营“四联”、“鸿业”6家头厂,生产炼乳、水果、菜等罐头,总产量不上10吨。
1956年起,私营罐头厂改造成为公私合营涵江罐头厂,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莆田罐头厂,经营全县罐头生产。1959年,生产有水果、鲢鱼、炼乳、奶油等罐头,产量达277吨。其中“567克糖水枇杷罐头”首次出口西欧。1967年,试产蘑菇罐头0.16吨。1989年,蘑菇罐头产量达11599吨,95%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各国。莆田县罐头厂生产的425克水仙花牌(Q5)整蘑菇罐头被评为部优产品,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及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金龙腾飞”铜牌奖。
1979年,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华亭公社社办头厂,1980年生产荔枝、龙眼罐头260吨。之后,社办、队办、联合体办的罐头厂不断涌现,1986年,全县有乡办、村办、联户办罐头厂106家,年产各种罐头4600吨。1987年,对罐头生产进行清理整顿。1990年,全县共有罐头厂93家,年产各种罐头6442吨。
三、粮油加工
至清宣统三年(1911),县内粮食加工均沿用磨、砻、臼传统工具进行加工。油脂加工只有土法榨油楻,加工工具为硬木制的木榨机。粮食复制品生产,靠一家一户用古老的生产工具手工操作,生产主要食品如线面、米粉、年糕、米糕等。是年,李兰舌在涵江宫下开设私人碾米厂,始用14马力的蒸汽机带动碾米机加工大米。民国3年,蒲天来在黄石用20马力的内燃机带动机械加工面粉。之后,灵川、城关等地先后出现粮食加工厂(场),建国前的粮油加工都是私人企业。
1949~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城区“十八张厝”的官办碾米厂和灵川丰荣碾米厂,分别成立地方国营莆田第一碾米厂、第二碾米厂。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1956年,全县有粮油加工企业10家,其中国营企业2家,公私合营企业7家,生产合作企业1家。
1957年8月,新建莆田油厂(址在今笏石镇贝津村)投产,拥有12吨蛔旋压力机1台及成套设备,当年,该厂产油418吨,出油率达43.23%。全县产植物油1265吨。
1970年,县粮食局系统粮油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粮食17406.28吨,植物油795.08吨。1980年,全县粮食局系统的粮油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大米23971.52吨,面粉9169.09吨,植物油792.17吨。随着县内粮行米市的形成和发展,私营粮食加工复制企业不断增多,至1985年,全县有粮油加工复制企业50家,其中县粮食局系统的企业25家,年加工大米15540吨,面粉12277吨,植物油793吨。1990年全县粮油加工企业303家,加工大米31.768万吨,面粉33万多吨,食油2000多吨,其中粮食局系统企业21家,加工面粉8800吨,植物油627.35吨,加工米粉1720.85吨,线面4500吨,大米12256.93吨,其他属乡办、队办粮油加工厂生产的。
四、酿酒
莆田古代民间酿酒,主要以大米、番薯为原料酿制土酒以供自用,后来市集出现酒店,亦系出于自酿门市自销。民国37年,涵东私营源盛昌酒铺,用手工作业酿制米酒,年产量约7吨左右。
1952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收源盛昌酒铺筹建涵江酿酒厂,1953年更名为地方国营莆田酒厂,是年,全县酒产量138吨。1958~1959年,各系统各公社都办起小酒厂,全县酒厂不少于100家。1959年产酒980吨,比1953年增长6倍。1960年,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8月县酒厂与县罐头厂合并。1962年,全县只留莆田酒厂1家,生产白酒、黄酒、药酒和果酒,1965年,全县酒产量1013.3吨。次年,县酒厂与县罐头厂分开,至1980年,年产酒2556.47吨。
1985年,以莆田县酒厂为依托筹建莆田啤酒厂,规划年产啤酒3万吨,1987年7月,建成投产“海恋牌”啤酒2041吨。
1988年4月,开发新产品“雪津牌”啤酒成功,产品质量上乘,1990年,“雪津牌”啤酒获省优质产品、部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全县产酒28670吨,产值1501.4万元,其中啤酒25586吨,产值1151.4万元。
五、制盐(详见本志《盐业》篇)
六、核酸酵母
1984年3月,莆田糖厂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转让核酸酵母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创建年产200吨核酸酵母车间,是年生产核酸、酵母97.42吨,产品通过省级鉴定,脱核酵母和核糖核酸获福建省新产品开发先进奖。1986年生产核酸、酵母166.2吨。1987年1月,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双酶法生产核苷酸小试技术成果,建成年产2.5吨的核苷酸中试车间,产品呈味核苷酸I十G,经省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通过。同年12月,又新建年产1500吨核酸酵母分厂,年生产能力达1700吨,成为全国生产核酸酵母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填补国内工业产品一项空白,核糖核酸获全国轻工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1988年生产核酸11.6吨,酵母17吨。产品销往日本、西欧各国。1990年,生产核酸57.93吨,酵母551.98吨。
七、饮料
1988年,莆田罐头厂与厦门饮料厂联合,生产“鹭芳橙汁”、“鹭芳可乐”和“鹭芳柠檬”等系列饮料。莆田县酒厂采用北京食品研究所饮料生产工艺,生产“维宝可乐”、“维宝橙汁”等系列饮料,莆田糖厂生产“君福可乐”饮料投放市场。是年全县生产饮料5吨。至1990年,三个厂共生产饮料79.64吨。
第二节 鞋帽服装工业
一、制鞋
清末民国时期莆城大度、后街、等街道有制鞋店铺。著名的有彩成,瑞美、大顺、中可西、元泰春、合美等6户以所制布鞋质料上等,工艺精细,造型美观受人欢迎。
1949年,城关、涵江、江口、梧塘、黄石等集镇共有制鞋店100多户,其产品除在县内销售外运销到仙游、惠安、泉州。
1951年6月,城厢24户制鞋个体户合并,成立共力鞋厂。1957年,全县共有5家制鞋厂(社),从业人员100人,年生产布鞋23.14万双,产值10万元。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莆田鞋革厂(在今城厢区坑边巷)。1961年,体制调整,全县有制鞋厂(社)5家,生产婴儿布鞋、塑胶底布鞋、手绱布鞋、皮鞋等,年产量16.66万双,产值50多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布鞋年产量17.4~65.23万双,产值在8.25至215.71万元之间。
1978年,莆田鞋革厂开始生产麻底爬山鞋,年产49.5万双,至1980年,全县有国营鞋厂1家(下属制鞋网点45个,遍布17个乡镇),集体鞋厂11家,年产皮鞋15.16万双各种布鞋455.03万双(其中麻底爬山鞋172.17万双),年产值2349.08万元,年出口布鞋379.05万双。
1984年6月,莆田县橡胶厂与马来西亚祥控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中外合作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生产各类鞋出口,为全县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之后,制鞋业发展迅速,1987年,振兴、聚样、华昌、荔辉等鞋厂先后投产,全县有制鞋企业27家,从业人员10658人,布鞋产量2077万双(其中麻底鞋919万双),产值达11621万元,出口鞋类3272万双,出口交货值9986万元(其中乡镇企业2760万元)。当年莆田鞋革厂新建八条运动鞋生产线,生产“雷宝”、“奈克”、“彪马”、“阿迪达”名牌,中、高档运动鞋和粘胶鞋。
1990年,全县有制鞋企业28家(其中三资企业17家),共有制鞋生产线58条,其中运动鞋19条、皮面皮包子鞋20条、布胶鞋8条、粘合布鞋11条。年产鞋4920.44万双,总产值67828.8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6.07%,出口鞋4161.28万双,出口交货值61154.13万元,年实现利润6114.10万元,税收1163.10万元。
二、服装
民国时期,城厢、涵江、江口、梧塘、黄石、笏石等集镇有缝纫成衣店160多户,以师带徒,或多为夫妻店,从业人员200多人,生产汉装、中山装、童装等。
1956年,成立城厢合作缝纫社(县服装一厂前身)、涵江合作缝纫社(县服装二厂前身)。至1965年,全县有城厢、涵江、西天尾、黄石、埭头等5家服装社,生产汉装、中山装、西装、童装、风雪衣、睡衣等,年产值83.1万元。1979年,县第一服装厂和县第二服装厂成立。1980年,全县服装行业企业5家,生产各种服装105.99万件,产值271.35万元。1984年,莆田县服装一厂、二厂开始承揽对外加工业务,来料、来样加工的有西装,牛仔衣裤、婴儿套裙、茄克衣、猎衣、风雪衣、浴衣、时装等。当年生产服装22.65万件,产值96.53万元。
1988年5月,灵川衬衣厂与北京大华衬衣厂联营,生产“天坛牌”衬衣,年产15万件,创产值150万元,实现税利16万元。次年又与华闽(集团)公司合资,成立华灵时装有限公司,年产衬衣28万件,创产值404万元。
1990年,全县服装加工厂主要有莆田县服装一厂和二厂,江口南利实业有限公司,灵川华灵时装有限公司,从业人员649人,年产各种衣服91.41万件(其中乡办服装厂占67.92万件)年产值1068.2万元。
三、制帽
民国时期,制帽多与服装、鞋革同行业,均属私人经营,手工业产。产品有棉毛软底娃娃帽、月牙舌呢圆帽等,销往仙游、晋江和福州等地。
建国后,制帽仍与服装、鞋革生产同行业,但产量增长缓慢。款式有所增加,有鸭舌帽、解放帽、呢制卷筒式老人帽、护耳棉帽和八路式童帽等。1978年后,制帽生产发展较快,主要生产厂为莆田县鞋帽厂,莆田县服装一厂、服装二厂。1985年,制帽32.43万顶,1986年产帽98.90万顶。1985~1990年,平均年产帽46.28万顶。第三节化学工业
民国19年(1930),涵江有兴义、泰源、三友等家制皂厂,年产量不足10吨。建国后,涵江增设兴记、谢记和福祥等肥皂厂。1956年,三友等3家肥皂厂合并为公私合营涵江肥皂厂,生产肥皂、蜡烛和白碱等产品,产值7.33万元。
1958年,县创办第一、二、三化工厂和细菌肥料厂,涵江肥皂厂并入第二化工厂。同时,各公社大办土农药、土化肥厂,全县化学工业企业猛增至41家,因工厂生产条件差,产品合格率低,后经整顿合并,至1962年全县化学工业企业只有2家。
1965年11月,筹建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莆田县合成氨厂,1969年8月建成投产,至年底生产氨水511吨。1978年生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70年代还先后创办化工厂、塑料厂、炸药厂、橡胶厂、腐殖酸厂、吸附剂厂、钾肥厂、磷肥厂、水化厂等化工企业。但多数因产品质量、原料来源等原因而停产或转产其他产品。1980年3月起生产碳酸氢铵,1981年通过万吨节能技改,1983年续建,年生产能力拓到1.5万吨。1990年,生产合成氨15116吨、碳酸氢铵65385吨。是年,县合成氨厂北高电化联合分厂与香港国悦有限公司合资创办莆田国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年产离子膜液体烧碱(指含量100%)240.17吨,盐酸604.17吨,石蜡18吨。至1990年,全县有化学工业企业5家,年产值2058.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30%。
第四节 船舶制造
宋代,莆田是福建四大造船中心之一。至明代,造船业仍久盛不衰,清康熙二十年(1681)后,海禁开,莆田沿海地区纷纷制造大船(俗称“乌槽”)载重100~150吨。咸丰八年(1858)埭头黄岐村刘卅四师造三桅杆木帆船1艘,载重量180吨。咸丰十一年(1861)黄岐村刘灶师造300吨木帆般1艘。民国时期,涵江新浦、岱埕,黄石东角,南日岛三墩、西皋、沙洋及湄洲岛均有造船作坊,生产海船和小型渔船。还有黄石井埔、西天尾溪安修造沟船业,黄石东华修造溪船业,多为家庭作坊,造船技术皆世代相传。
1955年,集奎造船合作社成立,吸收个体造船技师入社,有职工34人,只造小型木帆船。是年,国营莆田造船厂成立,厂址在涵江延宁,以集奎造船合作社并入,当年建造第一艘载重50吨的机帆船。1958年,南日造船厂、湄洲造船厂先后成立,全县有造船业职工318人,可产造150吨级木帆船。1965年起已能产造35吨级机动围缯渔船。40吨级渔船、100吨级机动货船,100吨级海上渡船、桅灯机动船,还有不同船型的内河水泥货船、客船、驳船、机动船及水泥方舟等。1975年,全县造船职工增至526人,有船坞、闭式港池、卷扬机、电动吊车等一系列造船机械设备,修造船舶190艘计1357吨,1983年,全县造船297艘计1830.4吨。1984年县造船厂划归涵江区管辖。此后至1990年,只有沿海、平原部分乡镇、村临时雇用造船匠修理旧船或新造小型船只。
第五节 机械工业
民国13年(1924),涵江商人从上海购回1台手摇车床,在宫下设修理机器铺子,是年,还在顶铺开设“永安”机器厂,专造织布机,为莆田县机械工业之始。民国14年(1925),涵江“长利”机器厂,有8尺车床1台,生产碾麦机和碾米机。民国24年,生产8~12马力柴油机22台,销至莆田、惠安、仙游一带。建国前夕,全县只有10台老式手摇皮带车床,工人不到30人,生产碾米机、织布机、柴油机,还从事修配机械零件和修理机器业务。
建国后,机械工业不断发展,1957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49家,年产值15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116万元的4.88%。主要产品有打谷机、碾米机、铁锅、深耕犁和各种小农具。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个体机械工业企业全部归并集体。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33家,工业产值2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36%。
1959年,贯彻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方针,生产碎土机、绳索牵引机、水田滚耙、风力水车、高压喷雾器、甘薯切片机、打谷机等农机具,全县30家机械工业企业,年工业产值51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3.95%,为1957年的3.36倍。经过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至1965年,全县机械工业企业25家,产值227.52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7.36%。
“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械工业年产值198.86万元至474.9万元之间,年平均产值361.61万元。粉末冶金厂(莆田传动机械厂前身),生产铁基粉末制品。县内燃机配件厂生产切面机、70型碾碎机、356型轧坯机、E135海水泵、C618~1普通车床、双人脱谷机等。县手工业机械厂(即莆田县二轻机械厂前身)生产木工带锯机、平面刨床、牛头刨床,摇臂钻床等。
1978年后,机械工业产品更新,质量提高。1980年,县二轻机械厂生产纸箱包装机械,次年生产双斜订机,从单机逐步发展成套设备共10种。县内燃机配件厂与香港信嘉公司联合研制生产摩托车制动蹄块。次年又与航空工业部江南压铸厂联合,建立压铸生产线,年产量提高到94.88万片。本田、铃木、雅马哈等型号摩托车用制动蹄块出口,为莆田县机械工业产品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1983年,莆田县通用机器厂生产TYC~0.4型柴油机动三轮车194辆。县二轻机械厂创新产品F~XCX型旋风除尘器和F~YZD型旋风除尘器,在北京全国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展览会上被列为全国推广的锅炉除尘新型产品。至年底,共有机械工业企业39家,产值777.59万元。
1986年,县轻工设备厂研制鞋革生产线设备,1988年生产24条鞋革生产线。是年,县传动机械厂研制的Z85~001型/F·P彩色、黑白兼容电视机生产流水线获福建省二轻工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产品销往国内及澳门地区,并出口泰国,为国产第一条全铝型材电视机生产流水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整套机械出口的电视机生产流水线。1989年,全县机械工业企业9家,产值达2257.5万元。
1990年,因机械产品销售较差,全县机械工业企业产值994.1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11%。
第六节 电子工业
1966年5月,县玻璃厂试制半导体晶体管成功,为莆田县电子工业之始,又试制20Z/50A、20Z/100A二种型号的硅整流器元件27只,合格8只。1972年莆田无线电厂,生产锗低频大功率管7000只,次年生产黑光灯7106台,1980年,生产锗低频大功率管78174个。1982年,江口镇石西村创办星光电子厂,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电子表芯,1987年拓建,年产电子表芯、计算器等800万只。1985年,县供销社与香港振华电子有限公司联办莆田县兴华电子有限公司,加工装配电子台历、各类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
1987年,江口镇创办长光电脑有限公司,引进设备和技术,加工电脑主机板、电脑供电器和微型电脑机等,产品销往美国、西欧等地。
1988年,莆田电子厂与香港金泰力威集团合资办莆田县日山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石英谐振器,HC~49/U~S系列产品,品种达100多种。
1990年,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38家,年产值456.1万元。主要产品有电子表,钟芯、计算器、电子打火机、石英表、电子游戏机、电脑主机板和电脑微机等1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香港、西欧等地。
第七节 玻璃工业
民国30年(1941),涵江区集奎西湖人林德懋和蔡依妹创办为莆田县第一家玻璃工业作坊。,生产煤油灯筒、灯罩和药瓶等。建国前夕,全县有“协兴光”和“福星光”两家私营玻璃作坊,工人共26人,土熔炉4个,铜模80多种,手工生产玻璃日用品、供应莆田、惠安和永泰等地。
1959年,建立国营莆田县玻璃厂,为全县唯一的玻璃工业企业。1965年,该厂采用铰链机生产,代替传统的口吹方式,实现生产半机械化,当年产量377.6吨,产值达27.4万元。1980年,日用玻璃年产量达3519.16吨,产值170.93万元。1983年,新建日产20吨和50吨玻璃窑炉各1台,引进QPbA型行列机为制瓶机械,生产500毫升罐头瓶、750毫升菌种瓶,并试制640升啤酒瓶,产品行销福建、浙江等省。1984年,生产日用玻璃7614吨。1986年,生产日用玻璃10400吨,产值550.36万元,实现利润90.27万元。1987年以后,因产品销售不畅,经营管理不善,产量、产值下降,企业由盈变亏。1988年扭亏为盈。1990年,生产日用玻璃制品3146吨,产值2769万元,比1985年增长263.55%。
第八节 造纸工业
宋代,县内山区利用毛竹为原料生产土纸,但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明清时期,只生产低级的供迷信品用的粗纸,至民国时期,还只是生产草纸,俗叫斗底纸。至建国前夕,年产土纸仅170吨。
1957年2月,庄边木材加工厂试制包装纸成功,日产包装纸0.25吨。1958年起,常太、新县、阔口等纸厂先后投产。
1958年,建立国营莆田县糖纸联合厂。1971年更名为莆田县造纸厂,用稻草、麦秸、为原料,生产漂白有光纸、邮封纸、打字纸。是年,全县年产机制纸11.05吨,土纸13.40吨。产值64.6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10%。1980年,全县造纸厂5家,生产机制纸及纸板2628.44吨,其中机制纸1637.54吨。
1981年2月,县造纸厂开始用进口废纸为原料,生产瓦楞原纸1212吨,产品销往香港市场。1986年,每平方112克瓦楞纸被评为省优产品,1988年获轻工部出口优秀产品铜质奖,1990年,在中国国际包装技术展览会获银质奖。
1990年,全县有造纸及纸制品厂5家,产机制纸11434吨,产值1289.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51%。
第九节 印刷工业
清光绪十九年(1893),美国传教士蒲鲁士在城厢井头创办美兴印书局,印刷教会罗马拼音读物和报纸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始兼用中文铅字印刷。民国16年至民国38年间(1927~1949)陆续创办新民、莆阳、复兴、同文、涵兴、文化、力行、黎明、正大等印刷企业18家,承印报纸,帐表单据、簿籍等。规模最大的厂家有印刷机4台,职工20人。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正报社”和“正大印刷所”,创办莆田电讯社,1950年11月,改为地方国营莆田县人民印刷厂,1954年,改为地方国营莆田印刷厂。1956年,美兴印书局、竞新印书局、黎明印务所三家私营企业并入莆田印刷厂。是年10月起承印《莆田报》。1958年建立涵江印刷厂并为莆田印刷厂分厂。1959年起,莆田县印刷厂成为县内唯一的印刷厂家,职工197人,有园盘机,平板、凸板印刷机,石印机,铸字机,备用动力等机械19台,承印报纸、课本、书籍、簿籍、帐表,还可印制简单的套色品件,年产值55.97万元。1973年,添置包装装潢印刷机,承印出口鞋包装盒。1985年起,进行技术改造,添置上压光、烫金、不干胶印刷、电脑照排、纸塑复膜等机械,能印制中高档包装装潢、彩色商标、彩色包装盒、挂历等品种,年生产能力达10亿印张。
1985年起,允许集体、个体印刷企业的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国营印刷业企业2家,集体、个体印刷企业10家(其中,乡镇企业7家),产值1375.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54%。
第十节 工艺美术
一、雕刻
莆田雕刻工艺历史悠久,主要有木雕和石雕。建国后,有牙雕,但数量不多。
木雕
宋代县内已有利用龙眼木、黄杨木、花榈木、檀香木为材料,生产家具和工艺品。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莆田刻书板艺人俞良甫移居日本,翻刻宋版佛经和文学作品。明代,莆田木雕从建筑、书籍发展到摆设工艺欣赏品,还有雕刻家具、乐器、玩具等。现存台湾省云林县天后宫的妈祖神像背后刻有“崇祯庚辰年湄洲雕造”字样。县内民间尚存趺坐式刘海木雕像等。清代,莆田木雕享誉京都,现存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有乾隆年间莆田后洋进贡的“贴金透雕花篮”1只。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城内廖熙、廖永兄弟合作的木雕关公像,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民国时期,木雕工艺多由个人经营,发展缓慢。
1951年6月,县雕刻艺人朱榜首创作砚照花鸟1件,在捷克斯洛伐克国际展览会展出并获奖。1955年成立城厢木雕社(1970年更名莆田工艺一厂),1956年,雕刻工艺品开始出口,1959年,城厢木雕社的圆雕人物、木偶、乐器和浮雕围屏、桌屏、插屏等23件作品,送北京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展出,得到好评。至1965年全县有木雕工艺厂1家,产值20.4万元。
1966~1976年,木雕业呈波浪式发展,年产值在12.31万元至54.57万元之间徘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木雕工艺品有新的发展。1980年,全县有木雕工艺厂2家,生产木雕工艺品达4.17万件,创工业产值52.81万元。1986年,开发天然木根雕、工艺精美,多次获奖。莆田工艺一厂的木雕作品有妈祖神像、女娲娘娘、十二天宿以及五百罗汉等,雕像销往台湾及东南亚地区。1990年,全县有木雕企业4家(其中乡镇办2家),年产品483.31万件,创工业产值61.95万元,比1980年增长17.3%。
石雕
唐代,莆田已有“平泉醒酒名”石雕。宋淳化元年(990),建造“报恩东岩教寺”,主殿后有三层石塔,塔座浮雕37只石狮子,形态各异;塔门的金刚力士,造型古朴,别具一格。宋乾道元年(1165),南山广化寺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和“登瀛阁”、“南山樾荫”石刻,寺的左侧有释迦文佛塔。城内玄妙观东岳殿保留有宋代龙柱。清乾隆十一年(1746)建成的宁海桥,桥两端共有四尊“桥头将军”石刻,高约3米,戴盔披甲,手持长剑,栩栩如生。
民国时期,民间石雕不断发展,至建国初,全部都由个体经营,以师带徒形式开设作坊。1958年后,多把这些石雕工人编入建筑业队伍。1973年,莆田工艺一厂开发寿山石和叶腊石雕刻。1990年,黄石镇创办石雕一厂和石雕二厂,生产石雕人物4700件。1990年,全县有石雕厂7家(其中乡镇办5家,余为村办),加上个体石雕匠,从业人员达328人。
建国后,县内雕刻的工艺品,获省、全国优秀作品奖的有:象牙雕刻“喜讯传来”、“大闹天宫”、“惜春作画”、“史湘云醉酒”,杨木雕“夜诊”,龙眼木雕“三英战吕布”、“人民的好总理”、“陈毅同志”,木根雕“罗汉”、“霸王别姬”,石雕“志在春秋”等。
二、编织工艺
编织工艺品包括:竹编、草编、藤编。
明代,莆田已有编织工艺,多为农家副业性质,《闽产录异》载:“兴化府城,如篮筐、藤枕、窗格、轿帘之类,皆极精致,又复经久耐用”。清末,莆城只有林五七妹等人能作藤编制品,有馔筐、菜篮、元宝式提篮等。还有草编,制品有各种草笠、扇子、动物玩具等。各种编织工艺技术,皆民间世代相传。
1955年,成立笏石篾业生产合作社(1971年,更名为莆田工艺二厂),属集体性质。1964年,产品有花瓶、果盘、花篮等640多种。产品造型美观、古朴、精巧,独具地方特色。1980年,生产工艺美术品24.98万件,工业产值73.05万元;1981年,开发草编工艺人物系列新产品,有“套五草人”、“套七扇裙草人”、“背笠草人”、“花帽草人”等207种,人物造型美观,外表配有彩带,产品出口英国、法国、西德等20多个国家。1987年又开发“竹编无味漆盘”,品种有:大小套“三圆套”、“蛋形盘”、“圆筐”、“稀梗蛋形穿花盘”、“梅花斜编盘”、“圆形茶托”等86种。1980年后,编织工艺在乡镇企业中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编织工艺企业3家。年产87.68万件,工业产值469.4万元。
第十一节 建材工业
一、木材
建国前,建筑木材多系用户雇人以人力拉锯方式加工,20年代,英国人华实在城水关头首创瑞源号以木炭机带动圆盘锯承办木材加工。1949年全县木制材量5200立方米。
建国初期,建筑木材仍为私人加工。1959年5月,涵江制材厂建成投产,利用25匹马力木炭机带动圆盘锯,年产各种制材1500立方米。是年,全县原木制材量21298立方米,比1950年增长2.54%。1960年6月,黄龙三溪口制材厂建成投产,利用水轮机带动圆盘锯,生产水闸板、沟船板、建筑方板材,年制材量1200立方米(1963年该厂撤销)。10月城关制材厂建成投产,利用电动机带动圆盘锯,年制材量1500立方米,是年,全县原木制材量15330立方米。
1965年,涵江制材厂以自动锯床取代圆盘锯,以电动机取代木炭机,年制材量可到3500立方米,是年,全县制材量达3364立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年制材量在642~1886立方米之间。
1976年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制材量逐年增加,当年的制材量为2447立方米,1980年制材量达8053立方米。1981年后,随着木材市场逐步放开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木材加工逐步形成国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体制经营的局面。
二、水泥
1958年以前,全县建筑用的水泥均从外地调入。
1958年7月,在城厢南门外黄头坡创建地方国营莆田水泥厂,配有2座高炉,8台鼓风机和电动机等设备,1960年2月投产,由于生产条件不完备,产品质量差,至1962年停产时,仅生产200号以下的水泥2342吨。
1971年,在涵江镇高美村创办福建省莆田水泥厂,年产300号水泥1200吨,原料靠永安供应。1987年,生产水泥6830吨,产值34.9万元。由于长期产品质量较差和原材料调供不上,1988年5月停产。县内所需水泥仍依靠外地调进。
三、砖瓦
唐代,西天尾碗洋、庄边里坑等地已有生产砖瓦,多为农户兼营的副业。宋代景德里瓦窑产品即已有名。至建国前夕,全县有砖瓦窑20个,主要分布于涵江、笏石、庄边等地。手工制坯,松栖(松树枝叶)烧制,生产的砖、瓦品种等级10多种,年产砖61万块、瓦165万片。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砖瓦生产相应地发展。、1956年,年产砖550万块,瓦671万片,分别比1949年增长801.63%和306.66%。
1958年,成立地方国营莆田砖瓦厂(址在今涵江区涵东村),职工246人,年产值40万元。当年,全县产砖359万块、瓦622万片。1959年后,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基本建设规模压缩,砖瓦需求量逐年减少,1962年仅产砖97万块、瓦500万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砖瓦生产停滞不前,年产砖60.02~95.93万块,产瓦226.14~352.62万片。
1979年,笏石镇创办莆田县第一家机砖厂,有轮窑34门,制砖机450台。次年产机砖628万块、瓦20万片。之后,涵江、城关、梧塘等地相继建立机砖厂,至1988年,全县有机砖厂42家,年产机砖1941.1万块。以机械取代了手工操作,以煤粉取代了松栖燃料的烧制方式。
1990年,全县有乡(镇)、村、联户办机砖厂62家,大部为立式简易窑,就业人员3006人,年产机砖29861万块,产值2800多万元。还有老式的砖瓦窑7个,多以生产瓦片为主。
第十二节 电力工业
民国9年(1920),杨辀等人集资建成莆田电灯股份公司,采用1台60千瓦发电机发电,为莆田电力工业之始。
民国14年,莆田留美物理学硕士吴仁民等人,于城内湖岸巷靠近水关头地方,建成莆田电灯公司,安装1台美制柴油机带动1台“凿屋”25干伏安三相交流发电机,民国16年,建成涵江电厂股份有限公司,址在涵江延宁宫,分别采用25千伏安和165千伏安两台交流发电机发电。民国26年4月,福建省政府建设厅接收这两家公司改称莆田电厂。民国28年8月,因日军骚扰,莆田电厂奉命撤往仙游、永安等地。民国30年初,创办涵江青年电厂,用汽车引擎带动8千瓦发电机发电,后因故障停发,购进1台木炭机带动16千瓦发电机发电,经营3年,于民国33年关闭。
1951年春,县人民政府在府前路县文庙内新建莆田人民电厂,装机容量30千瓦。8月,涵江工商联创办涵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装机容量32千瓦。同年,黄石(装机容量8千瓦)和笏石(装机容量12千瓦)电厂并入涵江电厂,为两个分厂。至1952年,全县发电量5.2万千瓦小时。
1956年,莆田第一座水电站——太平陂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64千瓦。
1960年,建成莆田糖厂动力火电车间,装机容量1500千瓦,向县城供电200千瓦。是年,全县发电量达270.74万千瓦小时,产值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0.13%。次年7月,石顶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55千瓦(主机180千瓦,备用机75千瓦)。同年,莆田、涵江、黄石、笏石等四个火电站停止发电,县内电力工业从以火电为主转向以水电为主,年发电量52.6万千瓦小时。
1963年11月建成东圳水电站,装机容量6240千瓦,为全县最大的水电站。1965年,第一个乡村办的红山水电站建成投产,装机容量40千瓦。是年,全县发电量320.88万千瓦小时,产值21.5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0.69%。1975年7月,外渡水电站建成投产,装机容量800千瓦,是年,全县发电量2299.88万千瓦小时,工业产值135.7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17%。至1980年,全县有发电站12个,其中全民所有制3个,社办集体9个,总发电量2081.26万千瓦小时(其中水电占99.85%),产值136.93万元,比1975年略有下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0.80%。
1985年,全县有发电站1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3家,乡(镇)办7家,总发电量4888万千瓦小时(其中水电占79.68%),产值258.2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2%。是年后,村办水电站不断新建,至1990年,全县有发电站31家,其中全民所有制3家,乡(镇)办7家,村办21家,总发电量5167.45万千瓦小时(其中水电占97.14%),产值386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0.4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