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体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集体工业
分类号: F401
页数: 2
页码: 297-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3年开始,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生产合作社,形成集体所有制。1956年,县成立手工业联社,管辖生产合作社。1958年,部分集体工业企业升为国营企业,部分划归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开始,部分国营企业转为集体企业。1978年后,集体企业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集体工业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1990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制鞋、服装、竹编等生产。
关键词: 莆田县 工业 经营体制 集体工业

内容

1953年始,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各行业生产合作社(组),生产资料折价归公,按金额领取股息、实行按劳分配,形成集体所有制。4月,涵江镇33个打铁工人组织成立涵江镇铁器生产合作社,为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此后,全县又组成5个织布生产合作小组。是年,集体工业产值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2%。1955年,全县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76家,工业总产值17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16%。
  1956年,成立县手工业联社,管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66家,年工业产值50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78%。
  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公社(镇)大办土农药厂,土化肥厂、农具厂、粮油加工厂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县属集体工业企业部分升为国营企业,部分划归人民公社管辖。是年,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133家。其中县属集体企业39家,社镇办集体企业94家,年工业产值45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518万元的12.99%。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莆田农械厂、服织厂、竹麻厂、木器厂、涵江木器厂等国营企业转为集体企业。次年,莆田脱胎厂、砖瓦厂、壳灰厂、工艺厂、雕刻厂、陶器厂、建筑公司、鞋革厂修补车间等国营企业转为集体企业。同时,对社(镇)队办的企业进行调整,部分上收。1962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109家,工业产值42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06%。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01家,工业产值395万元;社(镇)办集体工业企业8家,工业产值34万元。
  1964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82家,工业产值4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6.37%。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74家,社(镇)办集体工业企业8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体工业发展缓慢。1978年后,贯彻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集体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有集体企业138个,工业产值3083.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05%。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32个,年产值770.31万元,社(镇)办企业106家,年工业产值2313.06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集体工业企业数量增多,规模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73家(其中乡镇办企业135家),工业产值7565.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91%。1990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174家,工业产值1528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9160.9万元的17.13%。其中县属集体企业47家,工业产值3820.2万元,乡(镇)办集体企业127家,工业产值11460.8万元。集体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制鞋、服装、竹编、家具、电子机械制造、造纸、农具、砖瓦、粮油加工、工艺品和日用品等生产。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