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经营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4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经营体制
分类号:
F276.5
页数:
4
页码:
296-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的工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五年(1889)前,当时多为农户兼营的家庭手工业。建国后,私营和个体工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得到快速发展。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私营工业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集体工业则在1953年开始发展,通过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成立生产合作社(组)来生产。1980年后,集体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键词:
莆田县
工业
经营体制
内容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
清光绪十五年(1889)前,莆田县工业多属农户兼营的家庭手工业,部分脱离农业的手工业者开设作坊、匠铺,自产自销。光绪十六年(1890)始产生现代工业,均属私营。1949年,全县有私营工业企业151家,工业产值577万元;个体手工业2411户,工业产值445万元,合计102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023万元的99.9%
建国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私营和个体工业发展较快。1952年,全县有私营企业213家,工业产值782万元;个体手工业2791户,工业产值960万元。合计174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84万元的97.64%。
1953~1957年,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部分私营企业并入国营企业或并入公私合营企业,部分个体手工业户组织成立合作社(组),成为集体企业。1957年,全县还有私营企业99家,工业产值470万元;个体手工业户275户,工业产值815万元,合计128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116万元的41.23%,1958年,私营企业、个体手工业全部并入国营或集体企业。
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个体手工业、私营联合体工业再度得到发展。1983年全县个体手工业468户,工业产值28.3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16%。至1990年,全县有私营联合体工业2260家、从业人数22936人,个体工业6991户,从业人数38651人,工业总产值合计3737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71%。
第二节 公私合营工业
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私营工业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次年,在私营涵江电厂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投资办起公私合营涵江电厂,为全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全县有莆田酱园厂、涵江酱园厂等5家公私合营企业,年工业产值18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7%。
1956年,涵江的鸿业、侨联、志强、利生、四联,建联等6家私营罐头厂,组成公私合营涵江罐头厂。兴义、泰源、三友等3家肥皂厂组成公私合营涵江肥皂厂。协兴光玻璃厂和福星光玻璃厂联合,成立公私合营涵江玻璃厂。利群、昌兴等机器厂,并入地方国营莆田人民农具厂,组成公私合营莆田农具厂。福星、犁星、源盛、春兴、隆兴、星光和黄石鼎犁厂等7家鼎犁厂(社)联合,成立公私合营莆田鼎犁厂。至1957年,全县有16家公私合营企业,工业产值71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2.85。1958年有14家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次年又转制1家,至1962年,公私合营企业消失。
第三节 集体工业
1953年始,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各行业生产合作社(组),生产资料折价归公,按金额领取股息、实行按劳分配,形成集体所有制。4月,涵江镇33个打铁工人组织成立涵江镇铁器生产合作社,为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此后,全县又组成5个织布生产合作小组。是年,集体工业产值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2%。1955年,全县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76家,工业总产值17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16%。
1956年,成立县手工业联社,管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66家,年工业产值50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78%。
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公社(镇)大办土农药厂,土化肥厂、农具厂、粮油加工厂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县属集体工业企业部分升为国营企业,部分划归人民公社管辖。是年,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133家。其中县属集体企业39家,社镇办集体企业94家,年工业产值45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518万元的12.99%。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莆田农械厂、服织厂、竹麻厂、木器厂、涵江木器厂等国营企业转为集体企业。次年,莆田脱胎厂、砖瓦厂、壳灰厂、工艺厂、雕刻厂、陶器厂、建筑公司、鞋革厂修补车间等国营企业转为集体企业。同时,对社(镇)队办的企业进行调整,部分上收。1962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109家,工业产值42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06%。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01家,工业产值395万元;社(镇)办集体工业企业8家,工业产值34万元。
1964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82家,工业产值43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6.37%。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74家,社(镇)办集体工业企业8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体工业发展缓慢。1978年后,贯彻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集体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有集体企业138个,工业产值3083.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05%。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32个,年产值770.31万元,社(镇)办企业106家,年工业产值2313.06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集体工业企业数量增多,规模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73家(其中乡镇办企业135家),工业产值7565.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91%。1990年,全县集体工业企业174家,工业产值1528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9160.9万元的17.13%。其中县属集体企业47家,工业产值3820.2万元,乡(镇)办集体企业127家,工业产值11460.8万元。集体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制鞋、服装、竹编、家具、电子机械制造、造纸、农具、砖瓦、粮油加工、工艺品和日用品等生产。
第四节 国营工业
1949年8月下旬,县人民政府接管“正报社”和“正大印刷所”,创办莆田电讯社,后改建为莆田人民印刷厂,为第一家地方国营工厂。是年,工业产值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1%。
1952年7月,县人民政府转办涵江苍后街“私营源昌盛酒铺”,次年改为国营莆田酒厂。1953年,私营莆田电厂转办为地方国营莆田人民电厂。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年,全县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发展达12个,工业产值7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8%。1957年,全县地方国营企业共15家。工业产值43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116万元的13.79%。
1958年,莆田鼎犁厂、莆田罐头厂、莆田玻璃厂、莆田造船厂、涵江农具厂、莆田第二通用厂、莆田庄边纸板厂、莆田纺织厂、县商业局纺织厂、莆田盐场等44个公私合营企业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转为国营企业,新建的地方国营企业主要的有:莆田糖纸联合企业,涵江糖纸厂,涵江钢铁厂,莆田水泥厂,风力发动机制造厂,磷肥厂,钾肥厂,细菌肥料厂,壳灰厂,橡胶厂,竹编厂、二三八厂(铀矿),第一、二、三化工厂,涵江化工厂,钢铁联合企业(铁矿、锰矿、铁砂矿)等,全县地方国营企业猛增到109家,工业产值306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6.98%。
1961年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至1963年,全县地方国营企业调整为44家,主要行业有:电力机械、印刷造纸、、食品、玻璃、服装、鞋革、农机、制糖、制盐、化工、工艺美术等,年工业产值200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3.2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至1966年,地方国营企业43个,工业产值2970.7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604.75万元的82.41%。
1968年至1974年,新建莆田县合成氨厂、无线电厂、内燃机配件厂。1976年,全县有国营企业47家,工业产值占5179.8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7.44%。1980年国营工业企业53家,工业产值13989.6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1.92%。1981年,建立莆田县乳品厂、莆田县涵江排污站、莆田县锅炉检修队。1983年1月,建立莆田县涵东供水站。是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51个,工业产值13912.7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6.48%。1984年,城厢、涵江两个区成立,有2家企业划归城厢区管辖,2家企业划归涵江区管辖。至年底,全县国营企业44家,工业产值15844.65万元。
1987年7月,新建莆田啤酒厂第一期年产3万吨啤酒工程投入生产。至1990年,全县有国营企业42家,工业产值40037.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4.90%,主要行业有:鞋革、造纸、印刷、机械、电力、化工、食品、制糖、制盐、建材、服装等。
第五节 “三资”工业企业
1980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
1984年6月,莆田县橡胶厂与马来西亚祥控有限公司,合作创办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总投资25万美元,合作期10年,中方和外资各占50%,生产各种鞋类出口,为莆田市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至1985年,全县有“三资”工业企业3家,年工业产值54.4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0.22%。
1986年,莆田电子厂与香港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建立办莆田鸿基塑胶玩具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玩具出口。1988年,莆田印刷厂与香港凯顺公司合资建立办莆田凯顺包装装璜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印刷制品;莆田电子厂与香港金泰力威集团合资建立莆田日山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石英谐振器出口;1989年,莆田北高电化厂与香港国悦有限公司合资建立莆田国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烧碱产品。1990年,全县已投产的“三资”工业企业15家,工业产值33842.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7.9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