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篇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24
颗粒名称:
第九篇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0
页码:
275-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部分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村中的工匠和作坊办起农具修配厂、农副产品加工等小型企业。人民公社化后,社队企业数量增加但管理困难。1971年后,贯彻新的方针,发展社队机械工业。改革开放后,社队企业演变为乡镇企业,范围扩大到户办、联户办企业。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国民经济的生力军。
关键词:
莆田县
乡镇企业
农业企业
内容
农业合作化时期,为发展生产和为社员生活服务,县内部分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村中的“五匠”(铁匠、木匠、篾匠、泥匠、石匠)和“四坊”(油坊、磨坊、米粉坊、豆腐坊)先后办起农具修配厂、农副产品加工和粮食复制品作坊等。其规模较小,设备简陋。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民大办工业,全县有社队企业3909个,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企业多亏损。1961起进行调整、整顿,1963年全县仅有社队企业44个,年产值426.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65%。1971年,贯彻国务院“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副养机,以机促农”的方针,农机部门建立“三级”农机修造网,发展社队机械工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的精神,县农械厂、陶器厂、服装厂、综合社等19个原由二轻局管辖的手工业企业转为社办企业。至1978年底,全县有社队企业849个,从业人员35287人,总收入2306.50万元。1984年,社队企业演变为乡镇企业,范围由社队集体企业,扩大到户办、联户办企业。当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扩展到14063个,从业人数119963人,总收入22913.64万元。全年发放工资7445万元,实现税利2135万元。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8年底,全县乡镇企业26933个,从业人员226638、人,总收入120190万元。有5个乡镇的乡镇企业总收入超过亿元。尤其是“三资”企业兴起后,乡镇企业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1987年起,全县有“三资”企业76家,总投资额25039万元,引进外资4311万美元,从业人员10326人,年创产值25480万元,出口交货值21672万元。至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达23032个,从业人数21.8万人,占农村劳力的40%。总收入15.3456亿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43%。有出口交货值超亿元的乡镇3个,出口创汇超百万元的企业28家,超百万美元的企业14家。有三家企业被评为福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先进单位。发展中的乡镇企业,成为缓解莆田人多地少、解决农村劳力出路的主要途径,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国民经济的生力军。
第一章 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两类。1958年,一些有林、果、茶的公社和农业生产大队,创办集体林、果、茶场。1980年,全县有农业企业207个(社办41个,队办166个),从业人员5223人,年收入492.18万元。随着养殖业(鳗鱼、对虾)的发展,农业企业逐渐壮大。1986年,企业数达555个(乡办38个、村办517个),从业人员7034人,年收入1972万元。1990年,全县有农业企业419个(乡办35个、村办384个),从业人员8291人,年收入达10273万元。主要有茶场、果场、林场草场和鱼场、养鳗场、对虾场及海涂养殖场等。
第一节 种植业
一、果场
1958年,全县有社办果场8个,队办果场200个,面积共6000亩,种植龙眼、枇杷、橄榄、桃等果树。“文化大革命”期间,社、队办的果场普遍管理不善,效益下降。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社队果场大部分承包给联合体或专业户经营,至1986年仍由乡(镇)村集体经营的仅有乡镇果场3个(庄边、常太、大洋),职工80人,面积300亩,年产量100吨,产值40万元。村办果场50个,职工850人,面积2500亩,年产量1250吨,产值500万元。
1986年后,各地把发展集体果、林场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措施,至1990年,全县有乡镇办果场3个,职工100人,面积320亩,年产量150吨,产值60万元。村办果场增至200个,职工2500人,面积11000亩,年产量2750吨,产值1100万元。其中华亭镇下花果场,种植优质龙眼、枇杷面积600亩,年创利润40多万元。
二、茶场
1958年,部分社、队创办茶场,至1978年,全县有社队茶场106个,其中社办7个,大队办70个,生产队办8个,联合办21个,共有职工2638人,面积4500亩,总产量210吨,产值130万元。
1982年,全县有江口、庄边、萩芦、华亭、渠桥等社办茶场6个,职工2150人,面积900亩,年产量4.5吨,产值36万元;队办茶场58个,职工2000人,面积9000亩,年产量175吨,产值140万元。
1990年有乡镇办茶场6个,职工150人,面积1000亩,产量50吨,产值40万元;村办茶场61个,职工2300人,面积增至9000亩,年产量200吨,产值160万元。
三、林场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拥有山地的公社多数创办林场,仅灵川公社就创办社队林场9个,职工101人,面积3500亩,年产值0.5万元。1965年,全县社队办林场48个、职工1062人,面积100577亩,年产值134.26万元,木材蓄积量24.19万立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林场管理混乱,1976年后,进行整顿。经过林业“三定”,社队林场的范围、权属进一步确定,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1985年,全县乡、村办林场60个,职工1232人,面积14.04万亩,年产值166.21万元,木材蓄积量30万立方米。1990年全县乡、村办林场75个,面积15万亩,木材蓄积量44.24万立方米,年,产值170万元。
四、草场
1983年,梧塘镇沁后村建立人工草场1个,面积95亩,引进国内外牧草品种50种,进行小区试种。1988年,大洋乡建立大洋草业开发中心,职工100人,面积3000亩,其中100亩草地种植优良牧草品种,1990年生产优质牧草12万公斤,草粉200吨,利用草粉代替木料生产食用菌1600公斤。
第二节 养殖业
一、养鳗业
1979年,涵江乡与日本三正贸易行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创办涵江养鳗场,职工40人,面积22亩,当年出口活成鳗24吨多,产值132万元。为县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养鳗企业。随着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人工养鳗业大发展,江口镇的江口、石东、五星、丰山、东大等村,西天尾镇的龙山、吴江、北大等村,梧塘镇的枫林、溪口等村先后发展人工养鳗业,至1986年全县有人工养鳗场15家,职工200人,鳗池面积162亩,产量600吨,产值2400万元。1988年养鳗场发展到40家,鳗池面积657亩,产量1500吨,产值5000万元。1989年受国际市场鳗鱼价格下跌的冲击,养鳗场普遍亏损,养鳗业生产受到影响。1990年全县养鳗场40家,职工1200人,鳗池面积657亩,产量1415吨,产值5875万元,外贸出口活鳗800吨,创汇560万美元。
二、对虾养殖场
1980年,忠门镇在西埔围垦内创办人工养殖对虾场,虾池面积600亩,为全县第一家人工对虾养殖企业,当年产量75吨,产值187万元。县内人工繁殖虾苗成功后,东峤、南日、埭头等沿海乡镇村先后发展对虾养殖场,至1987年全县有人工对虾养殖场60个,职工2500人,虾池6万亩,产量1100吨,产值2700万元。
1990年,全县有人工对虾养殖场80家,职工3000人,虾池面积8000亩,总产量1240吨,外贸出口收购200吨,年创汇152万美元。
三、海带养殖场
1958年,南日公社岩下、浮叶大队,埭头公社翁厝大队及平海、忠门公社,建立社队办人工海带养殖场5个,面积118亩。1976年后社队办人工海带养殖场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有社队海带养殖场7个,面积560亩,经济体制改革后,其他高效益水产养殖得到全面发展,而海带养殖业却徘徊不前,至1990年全县有乡(镇)村集体办人工海带养殖场9个,面积900亩,产量1350吨,产值21.6万元。
第二章 工业企业
50年代初,莆田农村仅有副业性质的传统手工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及小建材生产。1958年,部分社队创办工业企业,至1978年,全县有社队工业企业490家(社办59家,队办431家),从业人员11330人,年产值1402.40万元(社办683.37万元,队办719.03万元)。1980年后,社队工业发展较快,以鞋革为重点,同时逐步发展建材、食品、电子、服装、机械、饲料、化工、工艺、美术等行业。1983年,社队工业企业发展到730家(社办115家,队办615家),从业人员39658人,年产值5285.08万元(社办2535.60万元,队办2749万元)。
1984年,社队工业企业演变为乡镇工业企业,截至1987年,乡镇工业企业数达12148个,其中乡(镇)办160个,村办568个,联户办3331个,个体办8089个,从业人员118111人,其中乡(镇)办19126人,村办32044人,联户办28343人,个体办38598人,年产值58748万元,其中乡(镇)办6815万元,村办18558万元,联户办18350万元,个体办1502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87%。乡镇工业企业经过调整、整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一些企业规模扩大,水平提高。1990年,全县有乡镇工业9956个(含“三资”企业61个),从业人员123107人,年产值108285万元,其中乡(镇)办的工业产值38724万元,“三资”企业产值39428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0.8%,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涌现出西天尾、梧塘、江口、黄石等四个乡镇工业产值亿元镇。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家,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44家。形成以黄石、西天尾、梧塘为主的鞋革工业区、江口镇石庭的电子工业区、华亭镇为主的果品加工区和庄边的食用菌加工区的崭新局面。
第一节 重工业
一、采掘原料工业
建国初期,农村多以个体、联户经营沙、石业开采。农业合作化后,由农业合作社组织石匠创办石料场(厂)。1955年全县有采石场486个,从业人员3672人,年开采花岗石28万立方米。1959年,全县有联户及个体经营的开采沙石场627个,年开采量35万立方米,产值800多万元。这种采石场的经营形式沿袭至今,数量趋于增多。
1980年,华亭乡创办石料场,职工72人,生产花岗石方料,出口日本,当年开采2481立方米,创汇51万元,为县内第一家石料出口企业。1990年开采出口4336立方米,创汇80.72万元。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对石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多,江口、埭头、萩芦、平海、大洋、新县等16个乡镇,先后创办开采花岗石石料场,至1984年,全县有984个场,工人6892人,年开采62.7万立方米,产值2350多万元。1990年,采石场1881个,从业人员12584人,年开采121万立方米,产值6070万元。
二、铸造机械
铸造1962年后,白沙、黄石、华亭、笏石公社办起农机厂,设立铸造车间,产品有铸锅、犁头、犁壁、铸管及工业品铸件等,年产铸件380吨,产值40多万元。铸锅、犁头、犁壁为县内传统的畅销产品。“文化大革命”期间,铸造业停滞不前。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铸造业发展较快,1990年,铸造农机具件37.25万件,铸铁锅28.07万口。
机械1955~1958年,黄石、笏石、华亭、灵川、忠门、梧塘、江口、东庄、白沙、新县、西天尾、庄边、埭头、常太、平海、南日等乡(社)陆续创办农具社及农机厂。至1979年,这些厂拥有固定资产214万元,厂房面积62933平方米,职工640人,动力机械1734千瓦,各种车床31部,承担农机修配和铁、竹、木农具的制造任务。主要产品有锄头、镰刀、板锄、铁耙、犁头、犁壁、工业水泵、脱谷机、铸铁管、铸铁锅、TPL50IC型残疾车、自动卸拖斗等,1984年,年产量14.8万件,产值204万元。1985年,华亭镇创办华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电镀夹件和电暖气,1987年增资扩厂,占地15亩,生产皮带轮系列产品,由港方包销,年产值51万元,税利6万元。1987年,江口镇石西村与马来西亚侨胞合资创办万源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房面积191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压铸机、粘结炉、空压机等,生产摩托车蹄块,产品外销,1989年产量42万片,产值66万元。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农具机械生产企业794家(含机修场、铁器场),年产值3460万元。
三、化工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各公社创办土化肥厂,后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停办。1981年北高乡创办化工厂,生产氯化钾,年产量1180吨,产值103万元。
1984年9月,江口镇与香港仁兴贸易公司合资,创办莆田仁兴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万元(外资80万元),生产泡棉、吹塑,1985年产值46万元,1987年产值98万元。
1985年2月,华亭镇与厦门进出口公司联办华亭树脂厂,生产二丁脂化工原料,当年投产,产值30.5万元,1987年后,因经营不善和市场变化而停产。1986年4月,平海乡与烟台市物资公司联办平海化工厂,生产化工原料二丁脂,1987年产值80万元,1989年因经营不善而停产。同年同月,江口镇立时塑胶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职工56人,生产彩电变压器骨架替代进口产品,年产量45万件,1990年产量110万件。产值113.28万元。
1987年江口华太化工有限公司投产,生产塑料涂料,年产15吨,产值24.6万元。1988年,梧塘塑胶有限公司投产,生产TPR塑胶鞋底,年产量76万双,至1990年产量108万双,产值111万元。同年8月,梧塘镇鞋乐有限公司投产,年产化学片41.61万码。1989年3月,笏石镇创办莆田达福塑胶公司,投资300万元,生产雨衣、毛毯套,年产值150万元。至1990年,全县有化工塑料工业企业25家,其中合资企业8家,职工共1248人,主要产品有泡棉,吹塑,雨衣,塑料鞋、塑料桶、盒等,年产值2604万元。
四、建材
砖瓦50年代,县内个体砖瓦窑折价归生产队集体经营,1960年,全县有砖瓦窑176个,年产砖瓦9600万片。1978年,全县有砖瓦窑346个,多为联产或生产队集体经营,年产砖瓦15600万片。1979年,笏石镇首家创办机砖厂,总投资132万元,占地230亩,厂房6000平方米,建立34门轮窑和450台制砖机,职工200多人,年产机砖2500万块,产值200多万元。由于境内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机砖厂逐年增多。至1987年,全县有机砖厂32家。1989年,全县有砖瓦窑164个,至1990年,有机砖厂62家,大部分是立式简易窑,总投资546万元,从业人员3006人,年产机砖29861万块,产值2800万元。
壳灰1978年,全县有小型壳灰窑86个,从业人员628人,年产壳灰1.68万吨。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对壳灰的需求不断增加,1990年,壳灰窑增至156个,其中秀屿镇68个、灵川镇25个、埭头镇22个、江口镇17个、东峤乡10个、平海乡14个。大部分是联户经营,年产壳灰3万多吨,产值180万元。
水泥预制件1982年,西天尾乡建筑工程公司首先设立水泥预制加工场,从业人员18人,生产门、窗、花格、预制板等,年产值12.21万元。1987年,笏石镇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附设水泥预制场,从业人员42人,生产门、窗、花格等,年产值53.9万元。1989年,秀屿镇建材经营处设立水泥预制场,年产花格、门、窗预制件5.05万件,产值24.42万元。至1990年,全县有个体、联户办水泥预制场18个,从业人员106人,年产值136万元。五、电力
1970年,庄边乡岫山、上院水电站建成,至1990年,全县有84座乡镇办的水力发电站(详见本志第七篇水利水电第二章第二节)。其中常太乡院里水电站规模最大,装机容量2×1600千瓦,1985年建成投产,至1990年累计发电量达40850万千瓦时。
第二节 轻工业
一、鞋革行业
1978年,全县社办鞋厂只有黄石布鞋厂1家,职工90多人,厂房面积400多平方米,民用针车40架,注塑机1台,年产布鞋、注塑鞋20万双,产值50万元。
1979年,引进麻底鞋生产项目,当年出口麻底爬山鞋248.7万双。之后,梧塘、城厢、涵江、黄石、江口、西天尾、东峤、渠桥、华亭等地先后办起集体和联合体麻鞋厂40多家,生产高峰期间,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1981年,产鞋1300万双,产值2860万元。
1980年,黄石布鞋厂投资100万元,新建厂房4000平方米,添置注塑机、粘合机、切布机6台,购置电动针车300台,职工增至400多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年产布鞋、注塑鞋41万双,产值124万元。1986年,产布鞋、注塑鞋120万双,产值421万元。1990年产鞋232万双,产值790万元。
1986年,西天尾镇把原麻鞋厂、布鞋厂、粘胶厂三家联合起来成立西天尾福利鞋厂,投资150万元,扩建厂房6000平方米,购置注塑机5台,电动针车400架以及合布机、切帮机、造粒机等设备,引进技术人员27人,职工增至700多人,1987年产鞋25万双,产值106万元,1988年产鞋240万双,产值1250万元,1990年,年产粘胶鞋、注塑鞋402万双,产值2295万元。
梧塘镇与县鞋革厂合资,1986年创办振兴鞋革厂,投资650万元,建标准厂房29640平方米,当年安装2条生产流水线,1987年1月投产,职工400多人,年产量42万双,产值644万元,1988年3月,县鞋革厂退股,振兴鞋革厂与省鞋帽进出口公司联营,成为工贸一体的企业,新增3条流水线,年产量达150万双,产值1758万元,1990年,该年产量260万双,产值3045万元。
东峤乡魏厝厝村办鞋革厂1986年扩大规模,固定资产达135万元,职工300多人,1988年产鞋18万双,产值134万元。1990年产鞋64万双,产值515万元。
1987年,江口镇聚祥、华昌塑胶鞋厂、梧塘镇沁后村荔辉鞋革有限公司先后投产,至当年年底,全县乡镇鞋革行业形成生产群体,计有鞋革企业126家,其中乡镇办23家,村办18家,联户办50家,个体办35家,从业人员9680人,产品由布鞋、麻底鞋转变为粘合、硫化、注塑鞋。年产量1265万双,产值3836万元,利税211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2760万元。
1988年,梧塘镇的鞋乐、塑胶、新果鞋革有限公司,江口镇的福祥、万丰塑胶公司,黄石镇的黄石鞋革有限公司先后投产。1989年,西天尾镇的协丰鞋革有限公司、黄石镇的青顺鞋革有限公司投产。这些“三资”鞋厂,企业规模大,产品上档次,产值占鞋革行业的80%,成为“鞋城”的主力军。
全县乡镇鞋革企业,经过调整合并后1990年共有34家,其中乡镇办17家、村办10家、联户办6家、个体办1家。从业人员12628人,厂房建筑面积16.54万平方米,总投资10644万元。有运动鞋生产流水线10条、粘胶时装鞋生产线26条、硫化鞋生产线4条、园盘注塑机32台、工业针车7249台。年产量3381万双,产值43422万元,鞋类品种有中、高档运动鞋、时装鞋、胶粘鞋、注塑鞋、硫化鞋、布鞋、麻底鞋等七大类,款式3千多种,产品销往美、英、德、意、加拿大、日本、非洲、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交货总值35679万元,利税2401万元。在鞋革行业中,全县有中外合资企业11家。
二、食品行业
(一)果品加工
1978年前,桂元烘干多为生产队集体加工,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联合经营桂元干加工场和果品罐头厂。
1979年,贯彻中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华亭公社创办第一家果品厂,投资32万元,建厂房4000平方米,配有锅炉、蒸锅等设备,固定职工40多人,季节工人100多人。1980年生产荔枝、龙眼、枇杷罐头260吨,产值130万元。1986年,生产荔枝、龙眼、枇杷、菠萝、杨梅罐头400吨,产值240万元。
1982年,萩芦公社创办益民罐头厂,投资51万元,固定职工30多人,季节工人100多人,1985年生产枇杷、荔枝、龙眼、菠萝罐头200吨,产值100万元。1988年后,因经营不善而停产。
1986年,全县有村办、联户办果品厂106家(其中华亭镇占85%),年产果品罐头4600吨,产值2620万元。
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果品加工厂92家,年产果品罐头3800吨,产值3060万元,另有桂元烘干场182家,年产桂元干564吨,产值2259万元。
(二)粮油加工、粮食复制
建国初期,粮油加工为个人经营。1955年,粮油加工厂折价入社后,为农业社集体经营企业。1958年,全县有社队粮油加工厂218个,年加工大米23.7万吨,植物油1068吨。1990年,全县有粮油加工场247个,从业人员1556人,年加工大米30.1万吨,面粉2.9万吨,植物油1280吨。
兴化米粉加工系莆田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建国后多为个体或联户经营。农业合作化后,多为生产队集体经营,黄石镇西洪村是加工兴化米粉专业村,全村有米粉加工作坊700家,年加工量在1.5万吨左右。1979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工量不断增加。1980年,黄石镇创办米粉厂,生产“白鹭”牌米粉,远销东南亚、香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1982年,产量513吨,产值74万元。1985年,进行技术改革,扩大锅炉,改进烘干炉等,形成从大米清洗、研磨、蒸熟、压条、洗浆、整理、包装一条龙工艺生产,年产量增至619吨,产值101万元。1990年,产量781吨,产值140万元。至1990年,全县有米粉加工作坊1800家,多为联户经营,年加工量在3万吨左右。
线面加工系莆田传统手工业,以个体副业生产为主,线面多为过年或请客时用,全县常年加工量4500吨左右。
(三)茶叶、香菇加工
茶叶50年代初,华亭乡龟山茶场设有茶叶加工场。1960年,萩芦公社的国营梅洋茶场、新县公社的白云林场先后办起茶叶加工厂,年加工量38吨。1978年,办起上后、坪洋、林山等茶叶加工场,当年全县茶产量60.6吨,产值60多万元。随着茶园面积扩大及产量的提高,茶叶加工量不断增多,1990年,全县有茶叶加工场16个,年加工茶叶230吨,产值260多万元。
香菇1987年,庄边乡创办香菇烘干场162个,加工干香菇286吨。随着香菇种植面积的扩大,香菇烘干场不断增加,1989年全县共办216个香菇烘干场,年产香菇5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1990年,香菇烘干场发展到256个,生产干香菇682吨,产值2500万元。
三、电子行业
1982年,江口镇石西村创办星光电子厂,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电子表芯。后又与香港长岛电脑公司合资创办长光电脑厂。1987年,长光电脑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电脑主机板、电脑供电器和微型电脑机等,产品销往美国、西欧等地,拥有定资产700万元,职工2064人,年产电子表芯、计算器等800万只,年收工缴费400多万元。
1990年,全县有电子厂30家(石西村占21家),其中合资8家,来料加工22家。主要产品有电子表、钟芯、电子计算器、电子打火机、石英表、电子游戏机、电脑主机板和电脑微机等1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5800人,日加工电子产品38万只,产品远销香港、西欧等地。其中石西村电子产品占香港同类产品50%,年收工缴费500多万港元,被誉称“电子专业村”。
四、服装纺织行业
1954年,乡镇的私营缝纫成衣店多组建为成衣合作社。1978年,社队企业中有服装行业11家(社办3家、队办8家),从业人员560多人,年产值127.99万元,其中社办22.72万元,队办105.27万元。1981年后,服装企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1982年,全县有服装纺织企业19个,从业人员1673人,年产值730.29万元。西天尾镇的洞湖村有8个棉大衣加工场,年产值200万元,产品销往江西、湖南等10多个省市。
1985年,江口镇创办南利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0万元,其中外资占36万元,职工88人,1986年生产时装19.6万件,产值106万元。
1988年5月,灵川乡与北京大华衬衫厂联合创办灵川衬衣厂,投资10万元,职工45人,建成2条生产流水线,生产“天坛”牌衬衣,年产衬衣15万件,产值150万元,完成税利16万元。1989年7月,又与香港华闽(集团)公司合资,成立莆田华灵时装有限公司,投资50.3万元,职工增至140人,年产衬衣28万件,产值404万元。1990年总投资增至250万元,扩建厂房7413平方米,建成5条生产线,职工增至367人,年产“天坛”、“文人”牌衬衣54.92万件,产品合格率达99%,“文人”牌衬衣被评为省优产品,并获省服装评比一等奖,在轻工部举办的轻工产品博览会上获铜牌奖。1990年创产值1024万元,缴纳税金44.8万元,实现利润62.5万元,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服装纺织企业共有28家,其中合资企业3家,来料加工企业6家,从业人员1260人,年产时装、童装、针织衣204万件,产值1560万元。五、饲料工业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不断发展。80年代开始引进先进的饲料配方,并进行企业化生产。1985年6月,渠桥乡新度村村民集资创办华港饲料厂,投资60多万元,生产鸡、鸭、猪混合饲料,1986年产量856吨,产值71万元,1989年产量1026吨,产值98万元。
1986年2月,西天尾乡创办福兴饲料厂,当年投产,产值64万元。次年,忠门创办湄洲湾饲料厂,南日乡建立鱼粉厂,渠桥又办新江和华达饲料厂,萩芦乡办混合饲料厂。当年全县年产各种饲料6000多吨,产值500多万元。
1988年4月,江口镇合资创办新星饲料厂,职工31人,投资45万元(外资22.5万元),1989年生产混合饲料1200吨,产值119.2万元;同年11月,又合资创办东港饲料厂,职工25人,投资35万元(外资8万元),1989年生产饲料1250吨,产值101.46万元。
1989年,江口镇香江特种水产开发公司与香港聚昌贸易公司合资创办江口聚华饲料厂,生产鳗鱼饲料,总投资472万元(外资380万元)。1990年,产量2014吨,产值1079万元。
1990年,全县有饲料厂62家(合资厂3家),生产禽畜配合饲料,鱼粉、对虾、鳗鱼饲料,年产量24682吨,产值2860万元。六、工艺美术行业
木雕1980年前,木雕除县工艺厂生产外,民间为个体经营。1980年,黄石镇吸收民间艺人20多人,创办黄石镇工艺厂,以生产木雕为主,生产牙雕、铸铜件工艺品为辅,1981年,产值24.1万元,产品经外贸部门出口海外。1985年,江口石庭创办江口东南工艺厂,职工30多人,以来料加工形式生产彩色木雕,产品销往香港,年产值32万元。
石雕1980~1985年,黄石、北高、江口、渠桥等乡(镇)先后创办集体、私营石雕厂(场)8个,就业人员328人,年产值411.40万元。1990年,黄石镇把联户办的石雕场组织起来,创办黄石石雕一厂、二厂,人员126人。是年,全县有乡(镇)办、村办、联户办的石雕厂72个,职工1649人,年产各种石雕35.41万件,产值934万元。
绣花1981年,全县有绣花场29个,从业人员2761人,年产值200多万元,因管理不善和工资收入偏低等原因,产量逐年减少。1989年,只剩下6个场,人数1201人,年产值45.04万元。
编织1979年,笏石镇下郑村成立竹编厂,从业人员87人,生产竹编工艺品、热水瓶壳等,年产值72万元。1983年,有职工138人,年产值146万元,产品经外贸部门出口海外。1986年,特制的2米高竹编花篮,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在北京举办的名优产品展览会上,被人民大会堂收购,作为工艺品,陈列于福建厅。是年,江口镇官庄创办竹编工艺厂,技工是笏石下郑村老艺人,有职工46人,产值36.4万元。庄边创办黄龙竹编厂,职工20多人,年产值16.8万元。1980~1987年,全县有黄石镇天马村、江口镇石西村等村办草织品厂(场)86个,从业人员4450人。1990年产草织品214.95万件,产值727万元。1988年,梧塘工艺厂生产藤编织品,年产值15.3万元。常太乡创办竹壳地毯厂,年产值4.7万元。华亭工艺厂的文石画,年产值7.8万元。
1990年,全县有雕刻、竹编、草织工艺品厂(场)194个,从业人员6230人,年产各种工艺品321.42万件,年总产值2886万元。
七、修制蒸笼行业
修制蒸笼系传统的手工业,多集中于忠门地区。
建国前,就有一些工人在福州、闽南一带走街串巷修制蒸笼,有少数人,远渡重洋,定居东南亚国家,以修制蒸笼业为谋生。
建国后,1960年开辟省外蒸笼市场,全县常年在外修制蒸笼的工人有5000多人,年收入300多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限制蒸笼工人外出。1976年后,外出修制蒸笼的人员逐年增加。1978年3月,忠门公社创办蒸笼修造厂,将分散在外的修制蒸笼的工人组织起来,公社统一管理,编成400多个外出加工组,从业人员8000多人,年创产值1500万元。1980年后,蒸笼业务不断扩大,形成与建材配套的50多种系列产品,从业人员增至15840人,年产值6191万元。
1990年,全县从事蒸笼系列产品生产和经营者达3万多人,人员遍布全国29个省、市、区。年产值8980万元。1978~1990年,共缴纳税金、管理费370万元。
八、家具行业
1958年,黄石、常太、笏石、华亭、灵川等19个农具厂内部都附设木器车间,生产床、厨、办公桌椅等地方传统的木制家具,年产量1.24万件,产值160多万元。
1984年,江口镇与外商合资创办江桥家俬工业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外资36万元),建厂房3000多平方米,引进机械设备16部,职工70多人,生产铁木家俬、仿古家具,1985年产值48万元,部分产品出口新加坡。
1986年8月,创办梧塘镇家具厂,职工40多人,生产款式新颖的现代家具、办公用品,次年,产值24.8万元,1990年,产值39.4万元。
1987年,笏石镇创办家具厂,固定资产28万元,运用进口材料,生产新式家具。1988年,又创办笏石镇家具二厂。1990年,一厂有职工88人,年产值95万元。二厂有职工76人,年产值85万元。
1990年,全县生产家具企业共24家,其中乡(镇)办13家,当年总产量9.48万件,总产值409.3万元。
第三章 建筑企业
1963~1966年,埭头、梧塘、笏石、黄石、灵川、北高、忠门、东庄、西天尾、江口等10个公社先后组建社办建筑队,有的建筑队到三明、龙岩等地承建厂房和公路、铁路等基建工程。
1966~1976年,又有萩芦、东峤、平海、常太、渠桥等5个公社先后成立建筑队,各公社建筑队伍主要参与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外出建筑劳力受到限制。
1976~1978年,建筑队伍不断扩大。至1978年,全县有社队建筑企业48个,还有合伙联营和建筑专业户,从业人员达9525人。
1980年,县企业局创办莆田县建筑企业公司,系县办集体企业。1981年,西天尾公社建筑工程公司成立。1983年,萩芦公社建筑工程公司成立。1984年,黄石、东峤、笏石、梧塘、埭头、渠桥、江口、北高、平海、华亭、常太、东庄、忠门、灵川等14个公社建筑工程公司相继成立。1985年以后,南日、新县2个乡建筑工程公司成立。至此,乡镇建筑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全县19个乡镇建筑工程公司中,属于四级资质企业的有县建筑企业公司、西天尾、萩芦、东峤、笏石、梧塘、埭头、渠桥、江口、北高、平海、华亭、秀屿、忠门、灵川、黄石等16个建筑工程公司,属于五级资质企业的有南日乡、湄洲乡建筑工程公司。
1987年,乡(镇)、村级建筑企业有32个,联户、专业户建筑企业2329个,从业人员12357人,年产值12702万元。
1990年,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乡镇建筑企业转向承建“三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厂房、商品房和群众集资住宅。是年,全县乡镇级建筑企业21个,村级建筑企业5个,联户和专业户建筑企业1836个,从业人员42853人,年产值13195万元。上交税金151万元,利润710万元。其中产值达100万元的企业4个,达200万元的企业6个,达300万元的企业2个,达400万元的企业2个,达500万元的企业1个。
附:乡镇建筑企业选介
梧塘建筑工程公司1963年3月创建,4级资质企业,1990年有职工432人,工程技术人员16人,公司建筑面积470平方米,固定资产35万元。主营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兼营水利、公路、桥梁等工程。1985年,承建湖北省阳新县“湘、鄂、赣边区东南烈士纪念碑”,工艺精湛,湖北省副省长田英盛赞为“湖北省第一流工程”。《福建日报》1985年12月13日以“福建建筑工人技艺高、莆田梧塘建筑工人载誉鄂东南”为题作了报导;1987年,承建莆田啤酒厂宿舍楼,五层砖混结构,造型美观,质量优良。1989年,承建协丰鞋业的石大门,跨度11米,细石精磨,雄伟壮观、造型独具一格。1990年,获县先进乡镇企业称号,产值200万元。
埭头建筑工程公司1964年创建,4级资质企业,1990年有职工575人,技术人员27人,公司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固定资产53.6万元。主营工业民用建筑,兼营水电安装、道路、桥梁等工程。1985年7月,承建海军福建基地武器修理车间(福州、混凝土预应力结构、跨径18米);1988年8月,承建尤溪县胶合板厂锅炉车间(跨径18米,高45米的砖烟囱)。1989年,承建沙县宫昌水库,石结构、单跨1/5拱渡槽桥,跨距70米,高43.6米。1989年3月,承建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石部工程,浮雕一层大厅《时来风送滕王阁汉白玉浮雕》,获得南昌市人民政府奖励,事迹刊登在国家《建筑》杂志上。1988~1990年,上交县建设局管理费22万元。上缴埭头镇财政所54万元,支援村镇文教、优抚、农田水利建设等28万元。1988年,省建委、县人民政府授予该公司城建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产值315万元,为1964年的6倍。
江口建筑工程公司1966年创建,4级资质企业,1990年职工245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6人。公司建筑面积1097平方米,固定资产48万元。主营工业民用建筑,兼营水泥预制、涂料等项目。曾承建江口镇锦江路两旁商品房、街道两旁大厦,用彩瓷及人造大理石贴面,用茶色有机玻璃装饰,豪华富丽;承建江口华正自来水工程,赤港华侨农场俱乐部,最大跨距21米4层框架结构;承建中小学教学楼和归侨住宅,把现代建筑和宫殿式古建筑结构融为一体,具有侨乡特色。1990年获县先进乡镇企业称号,产值707万元。比1983年产值翻一番。
黄石建筑工程公司1968年创建,称黄石建筑队,1984年改称公司,4级资质企业。1990年有职工2651人,分20个施工队,有工程技术人员43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25人。公司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7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1984年前,主营民用建筑等。1984年后,承建建阳县武装部民兵楼、莆田县电力公司宿舍楼、黄石青顺鞋业有限公司框架结构厂房(2151平方米),工程合格率达100%。1988~1990年连续三年被省建委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产值500万元,实现税利60万元。
萩芦建筑工程公司1970年创建,4级资质企业,1990年职工263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公司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固定资产41万元。1985年前,主营民用建筑,兼营农田水利建设。1985年起,与中建三局横向联营(劳务),先后派出技工100人,临时工1000人与中建三局职工一道,先后在深圳承建“国贸大厦”,上海市“太平海天饭店”30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青岛市“海天大饭店”30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还在武汉、广州等地承担钢筋、模板、混凝土、装饰等单项工程施工,有73名建筑工人配合中建三局援建巴基斯坦火电厂、拉卡拉电厂等工程施工。1990年产值230万元,为1970年的10倍。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业
建国初期,部分社、队购置木帆船、沟船、溪船、人力车、畜力车、拖拉机等,从事水陆交通运输。1952年有木帆船385艘,载重量4188吨;沟、溪船280艘,载重量895吨;二、三、四轮车475辆,畜力车19辆。1972年有各种手扶拖拉机2016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运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简称“二户一体”)应运而生,1980年,湄洲、南日、埭头、东峤、平海等乡(镇),组织运输船队,最大的载重300多吨,远航上海等地。1984年出现社、队联合体或个体购置汽车、三轮摩托车,从事客货运输。至1986年,全县有机动船942只,载重23204吨。其中乡(镇)办的46只,载重4545吨;村办的54只,载重1400吨;联户办576只,载重14233吨;个体办266只,载重3026吨。乡村拥有机动车1595辆,其中客运车648辆,载客共832万人次,货运车947辆,载重3546吨。按体制分:乡(镇)办的50辆,村办的25辆,联户办的197辆,个体办的1413辆。此外,还有拖拉机2688辆,计36415马力(20马力以上276辆)。
1990年,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到4423个,其中乡(镇)办14个,村办25个,联户办697个,个体办3687个,比1986年增长355%;从业人员14993人,总收入达10555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6.8%。其中乡(镇)办399万元,村办313万元,联户办4399万元,个体办5444万元。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运输船605艘,载重16924吨(其中驳船28艘,230吨);汽车331辆,其中客车139辆,载客共4054人次。货车192辆,载重673吨;运输拖拉机4509台(56406万马力),其中20马力以上344台(11990马力);三轮摩托货运车924辆。
第五章 商业服务业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队商业、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当年底,全县有社队办的招待所、影院、商店等商业、服务业61个(社办11个,队办50个),从业人员2558人。总收入162.16万元(社办77.62万元,队办84.54万元)。
1979年,县企业局创办社队企业供销公司,为县属集体性质企业,旨在为社队企业组织钢材、木材、生铁、焦炭、有色金属等原辅材料进行产前产后服务,1980~1985年,营业额达600多万元,并在涵江建立3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在城厢建筑五层1000多平方米商业综合楼。1986年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
1984年始,乡(镇)也陆续创办乡镇企业供销公司或经理部,当年营业额共1674万元。1986年进行整顿、调整,剩下忠门、东庄、渠桥、庄边等7个经营部。庄边乡食用菌经营服务部坚持为食用菌生产服务,年营业额达400多万元,税利20多万元。
1985年后,农村中的商店、饮食、旅社、理发、澡堂、成衣、照相、文印等第三产业不断涌现,至1987年,全县有商业、服务业6120家,其中乡(镇)办33家,村办48家,联户办1023家,个体5016家,计从业人员23669人,年营业额8397万元。同时,进城经商办企业的农民不断增多。忠门、笏石、东庄等乡(镇),在县外建立竹木、建材经营部46个,年营业额4920万元。1990年底统计,全县有商业、饮食、服务的企业(店、铺)6418家,从业人员28908人,年营业额1159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7.5%。
第六章 专业村
县内的一些自然村聚集着专业工匠,他们传授传统工艺,世代流传,亲友提携,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年长日久,形成颇具特色的专业村。如黄石镇西洪村的兴化米粉加工,下江头村的打铁业,惠洋村的乐器制造,笏石镇下郑村的竹编,梧塘镇枫林村的线面加工,华亭镇万坂、云峰、西许村的桂元焙制,忠门镇东埔村的蒸笼制造,渠桥镇港利村的孵化禽苗,涵江陈桥村的木制家具,城郊西洙村的织布,畅林村的木桶业等等,其产品久负盛名,深受群众喜爱。建国前,由于设备简陋,以手二工二操作为主,生产水平较低。
建国后,有的专业村不断发展,有些行业逐渐消失。1956年后,农副业生产都归集体经营。1964年后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专业村的各行业生产受到限制。
1978年后,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和购买大型生产资料,从事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先后涌现鞋革、电子、人工养鳗、养虾、养花蛤等专业村、专业户和联合体。1990年全县有专业村80多个,它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立足当地优势,进行横向联合,发展商品生产,改变农村产业结构,使广大农民走向富裕的道路。
附:1990年部分专业村选介
黄石镇西洪村 为明代以来传统的兴化米粉加工专业村,1990年全村1340户、6701人,其中劳力3122个,设有米粉加工场820家,从业人员2000人,分别占农户总数和劳力总数的61.2%、64%,拥有机械设备770台,年产量1.8万吨。总产值3千多万元,全村收入250万元。该村常年有1500多个劳力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及闽西、闽北等80多个市(县)开设米粉加工场600多家,年产值3000多万元。
忠门镇东埔村 为传统修制蒸笼专业村,该村建国前,就有少数人家居东南亚国家和台湾从事修制蒸笼谋生。建国后从业人员增加,多数在福州及闽南城乡串户登门为群众修制蒸笼。1983年,全村外出从业人员1500人,1988年增至1800人,1990年全村1057户、6460人,其中劳力占2336个,外出修制蒸笼人员达2000人,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值1400万元,人均收入2086元。
灵川镇海头村 为80年代新兴的小五金生产专业村,1984年村民蔡宗美创办小五金工艺厂,有职工30多人,生产各种金属鞋扣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1986年,获利润5万多元。1986年全村有五金工艺厂85家,固定资产320万元,从业人员680人,生产鞋革辅助材料、帽徽、装饰品、包装品等铝制品达1100多个品种。年产值800多万元,上交税金50万元。1990年全村有五金工艺品、服装、针织三大门类,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企业总产值960万元。其中五金工艺品86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人均收入达2000多元。
渠桥镇新度村 为孵禽苗专业村,1949年有孵禽场3个,育禽苗30万只,年产值3万多元。1958年有孵禽场5个,育禽苗50万只,产值10多万元。1983年,有孵禽场25个,育禽苗1000万只,产值400多万元。是年,该村村民在外县开办孵禽场10个,育禽苗400万只,产值160万元,从业人员350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迅速发展,对禽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多。1986年,孵禽场增至47个,共育禽苗1700万只,并在外地办场12个,育禽苗450万只。总产值1760万元,从业人数660人。1990年全村820户、4800人,其中劳力2500人,村内外办孵禽场51个,育禽苗2500万只,总产值2200万元,从业人员1100人,占总劳力的55%,人均收入71286元。
笏石镇下郑村 为80年代新兴的草竹编工艺专业村,1983年村办竹编厂,生产草竹编工艺品出口,从业人员138人,年产值146万元,出口创汇额128万元。1990年全村784户、3699人口,其中劳力1610个,共办草竹编企业14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主要产品有12类32种。年出口交货值达700多万元,草竹编业收入400万元,人均收入2000多元。
灵川镇下尾村 为70年代新兴的养殖花蛤专业村,该村有滩涂面积4500亩。1979年始花蛤人工养苗成功,尔后以培育蛤苗为主。1983年养殖花蛤面积2500亩,培育花蛤苗540亩,总产值200万元。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效益不断提高,1986年总产值增至350万元。1990年全村有790户、4295人、1703个劳力,有1000多个劳力从事花蛤养殖业,共养殖花蛤2800亩,育花蛤苗540亩,年产值600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2%,人均收入900元。所产花蛤苗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厦门、长乐、福清、惠安、霞浦及广东、台湾等地。该村有30多位农民技术员到村外指导或承包花蛤育苗。
黄石镇下江头村 为传统打铁专业村,1985年,全村有大熔炉215个,从业人员700多人,生产锄、犁、铲、斧、凿、火钳、铁瓢、钉、锚等小农具以及建材、日用品类和铁器件,总收入241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2.5%。单打铁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412元。1990年全村550户、2480人口、劳力890人,从事铁器加工人员1000多人,总收入4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1%,人均收入1600元。
第七章 管理
乡镇企业点多面广,行业繁多,比较分散,企业管理难度较大。1953年,实行按地区管理,委托当地基层供销社,代管农村个体手工业。1955年,业务改由手工业联社管理。1958年后,由当地人民公社管理。
1978年8月,成立县人民公社企业局,全面管理社队企业。1981年6月,改称社队企业管理局。1984年8月,改为乡镇企业管理局,编制18人,负责管理乡镇企业。全县21个乡(镇)政府,均设有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对所属企业进行规划、协调、指导、监督、服务管理等。
第一节 管理体制
农业合作化时,开始创办集体副业队(组),实行以农业为主,农副业综合经营,工副业由农业社统筹规划,自负盈亏。1958年,社办企业归公社管理,由公社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生产经营,依靠行政管理,采用全民所有制办法。
1960年,实行公社、大队两级管理。大队企业利润同农业收入统一分配。1962年,调整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实行职工在厂(场)劳动评工记分,统一结算,回队分配的办法。企业利润除提留部分作为扩大再生产外,其余归回生产队分配。1963年以后,社队企业中的工业企业,采取“定额管理,按件计酬”的办法,实行“四定一奖”,即定任务、定质量、定消耗、定单价,超额奖励。交通、服务企业,采取固定工资加奖励的办法。企业获得的利润,部分留企业作为生产发展资金,部分上缴给社队。1966~1983年,社队企业经营方式基本保持1963年的模式,没有大的变化。
1984年后,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承包形式在分配关系上有6种类型:(1)定利润基数超利分成;(2)“六定一奖”联利计酬(六定一奖:定利润、定质量、定产值、定积累、定折旧、定上交额,超额给予奖励);(3)按总收入比例分成;(4)利润包干、全奖全赔;(5)租赁承包或收取管理费;(6)费用包干、自负盈亏。从承包对象说,有个人承包、合伙承包、企业干部集体承包、厂长(经理)负责制4种。承包办法有:协商定标承包、招标投标承包、定标与投标相结合承包。
1988年,华亭镇实行抵押承包与股份制结合的风险承包。承包者对确定上缴的利润,实行全额抵押。承包方把抵押金以股份形式分解到干部、职工手中。抵押金在承包合同签订一个月后,如数上交镇企业办。年终,企业完成承包指标的,按股分红,亏损或完不成承包额的,即以抵押金冲抵。该承包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年,镇办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4%,实现上交利润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华亭镇镇办企业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办法在县内推广。
第二节 生产管理
一、计划指导
1958年,社队企业的计划,由公社统一安排。1979年,县人民公社企业局拟订全年指导性生产计划,其主要指标有:乡镇企业总收入,工业产值,外贸出口交货总额及部分产品、产量,自上而下征求各乡(镇)企业办意见,经修订后,发文下达各乡镇,各乡镇企业办根据县下达的生产任务,制订出乡(镇)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厂(场)、村。年终进行检查、评比。有的还按季度进行生产调度,协助企业解决资金和原辅材料问题,促进生产计划的超额完成。此外,还按阶段制订乡镇企业的五年、十年发展规划,从宏观上进行引导。
二、质量管理
1953年,农村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标准与产品质量。仅凭经验,根据手感和目测来鉴定。1960年,开始在重点企业实行“三检”(自检、互检和入库总检)和“三包”(包修、包换、包退)的制度。并在名牌产品中打上标记,以提高产品信誉。1963年,开展比质、比价活动,推动产品质量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规章制度受冲击,产品质量不稳定。
80年代初,以行业或企业制订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细则,对主导产品按部颁质量标准,或按行业自行制订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制标率达到95%。灵川镇华灵时装有限公司的衬衣生产,共132道工艺程序,做到每道生产工艺规范化。部分企业专门设立质量检验机构,车间设专职检验员,负责产品质量管理。西天尾福利鞋厂,实行按工艺分道检验,成品入库总检,产品出口合格率达到99%。
1985年,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在华亭镇设立食品罐头质量检测站,对80多家果品罐头厂的果品罐头进行质量检测。同年起,县企业局配合有关部门,对鞋革、机砖等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经常通报产品质量,对低劣产品,限期改进。
1987年,县举办科技咨询洽谈会,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名优新产品。县与大专院校挂钩,引进先进技术32项。至1990年,共开发新产品16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5项,国内首创的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4项。立时塑胶有限公司KDB系列开关电源变压器骨架和彩色C81回扫变压器外壳被评为省优秀产品。“白鹭”牌兴化米粉和埕头盐场的精盐被评为部优产品,“文人”牌衬衣、黄石布鞋厂的注塑鞋和振兴鞋革厂的粘胶皮鞋被评为省优产品。“壶山”牌桌球获省工艺百花奖。
至1990年底,全县有13个企业通过三级计量考核。在推行TQC活动中,全县乡镇企业共组织586个QC活动小组,计解决426个生产课题,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技术装备
1978年以前,乡镇企业基本处于设备简陋、生产简单的状况。1980年后,开展技术改造和
技术革新活动,重视生产投入,引进生产设备,建设标准厂房,使企业逐步上规模。铁器行业的锻打,由用手工改为用电动弹簧锤锻打,同时改造加热炉结构,改木炭燃料为块煤,降低耗用30%。服装、鞋帽行业推行蒸汽整烫、排样画线、电动裁剪,节约布料10~15%。家具行业采用环氧粉沫静电喷涂新技术,消除漆化过程中的污染,而且不用底漆,节约工时,可省料20%,还具有耐腐蚀、耐水性、耐冲击等优点。
1984年,鞋革行业运用联动轴电动缝纫机,取代脚踏缝纫机,当年全县更新4500多台,工效成倍增长。1988~1990年,全县共上技改项目26个,总投资额1950万元,年新增产值6500万元。
1990年底,全县34家乡镇企业制鞋厂,拥有制鞋机械6246台;电子行业拥有电脑显示器、自动点焊机等设备520台;机械行业有金属切割机床81台,其中数控和精大稀机床25台,还有冶炼高炉15座,发电设备45组,动力机械16万千瓦;食品行业有加工设备779台。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制订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守则,加强设备管理。1990年,梧塘镇振兴鞋革厂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全县有3家企业达到省基础级企业标准,46家企业被评为省、市、县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第三节 财务管理
一、建立财务制度
1978年,县人民公社企业局成立,开展“清财建帐”工作。由公社的财政、会计辅导站和企业办的财务人员,配合企业的会计,进行清资盘产,立卡建帐,整顿统一会计帐簿、记帐凭证、报表格式,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原始记录以及管理责任制等规章制度。1987年后,县主管部门、乡(镇)企业办,组织财务互审和年终审计,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投资管理
1984年前,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只靠乡、村投资和银行贷款。1984年后,集资方式多样化,出现企业内部集资,向社会集资,与国营、集体企业合资联营,引进外资等形式。企业在投资管理方面,采取设立专户,保证专款专用,投资到位。
1987年,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计有投资项目77个,实际完成投资额1737.11万元,其中扶持资金52.60万元,主管部门下拨377万元,银行贷款1185.95万元。合资、集资362.52万元,其他资金99万元。
1988年8月,县人民政府实施《引进侨资(台资)优惠办法》,引进外资逐年增加。1990年,引进外资6759万元,占全年实际投资7776万元的87%。
三、固定资产管理
50年代,社队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极为简陋。60~70年代。固定财产设备有所改善,多由企业自行管理。1984年后,乡镇企业投资大量增加,固定财产逐年增多,乡(镇)政府加强对企业
固定财产的管理,建立统一管理卡片,采取单项折旧法,确定折旧率,实行专项管理。1987年,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固定财产原值8884万元,年提取折旧费662万元。1988年后,固定资产大幅度增长,1990年底,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计有固定资产29107万元,其中乡办企业11947万办元,村企业17160万元。年提取折旧基金2642万元。
四、专用基金管理
乡镇企业专用基金主要有三大项:(1)更新发展基金,来自固定资产折旧。1990年有2500多万元,用在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2)福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提取7.5%的基金,用于职工医药费及生活特殊困难补助,1990年提取2000万元;(3)奖励金,从企业利润留成中提取,奖给超额劳动和贡献较大的干部、职工,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利润分配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利润逐年增长。1979年全县乡镇企业的税利1023万元。1990年增加到13748万元,比1979年增长13倍多。
企业的利润分配,1985年前,曾出现用于消费和职工福利方面过多、用于企业积雷方面偏少和利润分配比例不一的现象。1986年,贯彻国家经委和农牧渔业部颁发《关于乡镇企业利润分配问题若干意见》的规定,税后利润留给企业应不少于60%。企业留利部分的分配比例:增加企业发展基金60%,增加福利基金15%,增加奖励基金25%。1990年,税后利润4593万元,其中上缴乡村736万元,企业留利3857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2442万元,用于集体福利事业607万元,用于教育事业808万元。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