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水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海水养殖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263-265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县海水养殖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对虾养殖等。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莆田县 海水养殖

内容

建国前,海水养殖品种少,产量较低,1949年,全县养殖牡蛎蛎21139亩,年产1166吨,亩均55公斤;缢蛏4112亩,年产鲜蛏913吨,亩均222公斤。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采取扶持措施,发展海水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养殖品种有贝、藻、鱼、虾、蟹等五大类,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海水养殖的产量也不断提高。1957年,全县养殖牡蛎29135亩,年产3255.7吨,亩均109.8公斤,比1949年增长1.79倍;大蛏6000亩,年产鲜蛏1701吨,亩均283公斤,比1949年增长80%。
  1978年后,随着“两滩”政策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渔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海水养殖发展成为品种多样,生产、育苗、饲料加工等配套的生产体系。1981年,海水养殖面积5万亩,总产量1765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4362吨的51.4%,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由于科技的进步,促进养殖品种增多,面积扩大,单产提高。1990年养殖牡蛎蛎46500亩,年产蛎肉12250吨,亩均263公斤;大蛏19200亩,年产鲜蛏11095吨,亩均578公斤;花蛤7000亩,年产7867吨,亩均1124公斤;对虾8000亩,年产1235吨,亩产154公斤。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95950亩,产贝、藻、鱼、虾、蟹等38683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56.92%。
  一、贝类养殖
  缢蛏 俗称蛏,为县内传统养殖主要品种之一。明弘治《兴化府志》载:“蚶与蛏皆以海荡为田种之”。这一记载距今500多年。民国22年(1933),全县蛏的总产量1998吨,1949年,全县养蛏4112亩,产量913吨。全县养蛏主要集中在江口和涵江公社,占全县养蛏面积60%,养殖潮区多在中潮区到低潮区上半部,由于多年来堵江截流建水库和围海造田,减少淡水注入量,改变海区理化条件,缢蛏养殖单产明显下降,因而养殖面积也随之减少。1959年,全县养蛏面积减至410亩。1979年,涵江公社的哆头、哆中、哆后三村渔民,利用荒废海滩筑埂围堤,蓄水养蛏获得成功,当年,涵江公社养殖1500亩,亩收一级鲜蛏600~750公斤,鲜蛏蛏制干率10~13%,由于蓄水养蛏延长摄食时间和摄食量,产量比潮间养殖法提高两倍,出干率增加一倍,经济价值提高20~40%,因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是年,全县养蛏18300亩,产量4165吨。1990年,全县养蛏蛏19200亩,总产量11095吨。
  牡蛎 俗称蚮,为县内传统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产地分布在湄洲、忠门、秀屿、埭头、北高、灵川、江口等地区,多在海滩垒石养殖。50年代亩产仅100斤(鲜蛎肉)。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生产单位不留或少留亲贝,导致1961至1963年牡蛎总产量大幅度减少(三年产量分别为735.75吨、303.35吨、159.95吨)。1964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留养亲贝,同时做好附苗预报工作,生产很快恢复。1965年,发动社队大力发展条石养蛎,条石养蛎多采用“桥式”养殖、附苗面积大,生长好,亩产可达250~350公斤。因而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当年全县牡蛎养殖面积12500亩,其中条石养蛎占10%左右,总产量2305.2吨。至1978年全县养殖面积达24000亩,其中条石养蛎15000亩,总产量86000吨。1979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简称“县水技站”)与忠门乡乌垞大队合作,进行深水养蛎试验获得成功,面积3亩,亩产400公斤;1979年,县水产部门对传统牡蛎条石养殖法进行改革,推广吊养牡蛎养殖法,单产提高3~4倍,纯收入提高4~5倍。忠门西埔垦区吊养1亩,亩产700公斤。1980年后,全县推广发展自然海区垂下式吊养牡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技术改革,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养殖面积46500亩,总产量1225吨,其中吊养牡蛎8000亩,年产440吨,亩均产量550公斤。
  杂色蛤 俗称花蛤。1976年,县水技站与省水产研究所在灵川下尾大队试验花蛤人工育苗,至1979年,在40亩土池里附着稚贝40多亿粒,每平方米达13万粒之多,收蛤苗1000公斤,为县内、外花蛤养殖提供种苗。灵川下尾成为省内花蛤种苗基地。当年,全县花蛤总产量35吨。1984年,兴化湾近海发现大量巴非蛤,1985年捞获10000多吨,以后逐年减少,1990年巴非蛤已少见。1990年全县花蛤养殖7000亩,年产7867吨,亩均1123公斤。
  二、藻类养殖
  紫菜 俗称乌菜,也是县内传统养殖品种,分布在南日群岛、湄洲岛、鹭鹚屿等地。
  1964年以前,紫菜仅停留在岩礁菜磹增殖。1965年,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当年全县养殖紫菜205亩,总产151450公斤。1974年,全人工采苗获得成功后,养殖面积迅速发展。1978年2月,县水技站与忠门乌垞紫菜养殖场共同研究设计紫菜定脚养殖法,把原紫菜脚架由毛竹改为石条或水泥桩定脚,浮子的材料由竹筒改为塑料,经当年大面积试验,表明垂下式DF筏对海区有广泛的适应性。1979年,县内全面推广应用,全县养殖紫菜4254亩,总产730吨,亩产175公斤。之后,面积逐年扩大,1990年,全县养殖紫菜面积10600亩,比1979年扩大1.49倍,年产量1174吨。
  海带 1958年,海带由大连南移福建,同年在埭头翁厝创办海带养殖场,平海乡江堤村、南日乡岩下村也同时试养,试养面积共182亩,年产干海带34.0吨,亩均191公斤。从此,莆田始有海带养殖,但种苗仍从外地购进。1968年,在平海乡江堤村筹建海带育苗室,1978年投产,年育海带苗1.5万片,从此海带养殖迅速发展。1979年,全县养殖4200亩,总产3004吨,亩均750公斤。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养殖海带4200亩,年产4950吨,亩均1178公斤。
  三、对虾养殖
  1980年,忠门镇在西埔围垦区内建对虾养殖池六口,面积共600亩。当年投产,年产对虾21吨,虾苗由闽东购进。1983年,乌垞大队在围垦区内进行小面积养殖。随着虾苗由人工大量繁殖,南日、东峤、埭头等地相继养殖对虾,面积不断扩大。1986年,在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养殖面积由1985年的850亩,发展到2228亩,总产量141吨,产值达280万元。1989年,因国际市场的影响,对虾养殖出现滑坡,县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和行政管理,提出“保面积,降成本,增效益”的对策,在忠门镇岳秀村对虾养殖场试养300亩双季对虾获得成功,每亩增产100公斤,亩增收3000元,同时还采取虾蛤混养,虾蛏混养等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虾池利用率。1990年,全县养殖对虾8000亩,其中双季对虾养殖3500亩,虾蛤混养350亩,虾蛏混养150亩,总产量1240吨,亩均150公斤,最高亩产280公斤,总产值3100万元,加工出口200吨,创汇152万美元。
  四、网箱养殖
  1985年,在忠门镇乌垞综合场、灵川下尾开始网箱试养石斑鱼。尔后,南日的万峰、港南也进行真网箱养殖。1990年全县网箱养鱼110个标准箱,主要养殖石斑鱼、真鲷等,年产量40吨。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缢蛏
相关专题
牡蛎
相关专题
杂色蛤
相关专题
紫菜
相关专题
海带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