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91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养殖
分类号: F326.4
页数: 7
页码: 262-2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莆田县水产养殖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育苗、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养殖场等。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莆田县

内容

第一节 育苗
  1960年以前,全县水产养殖苗种均为自然繁殖。
  淡水鱼育苗 1960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许经纶配合省水产厅的技术员,在涵江集奎养鱼场进行家鱼人工孵化试验获得成功,为淡水养鱼提供苗种。家鱼人工孵化,选择生长良好,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进行精养,雌雄按3∶1比例搭配为一组,给亲鱼注射性激素或鲤鱼脑垂体催情,又模拟自然产卵条件,设计人工流水刺激种鱼产卵,然后进行人工授精、孵化。1990年培育淡水鱼苗2500万尾。
  紫菜育苗 1965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派戴成祖参加中央紫菜养殖歼灭战小组,用文蛤壳培育紫菜丝状体成功,为紫菜人工养殖提供种苗。选择孢子成熟度较高的石磹紫菜,进行阴干刺激,促使孢子大量分散,在育苗池底平面排好经清洗消毒过的文蛤壳,然后把含有孢子的水放进育苗池,孢子钻入文蛤壳内,经夏季人工培育,孢子发育,至“白露”前后,即可进行采苗。70年代,南日、埭头、平海、忠门、湄洲等地先后建成紫菜育苗室36座,育苗面积6500平方米,可供养殖紫菜2万亩。1977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丘虎三、吴文烟、黄春恺培养紫菜丝状体获得成功,提高育苗能力3~5倍,降低成本50%以上。1990年紫菜育苗1800万多壳苗。
  花蛤育苗 1976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省水产科研所和灵川乡下尾大队三家协作,在下尾村进行花蛤人工土池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填补省内花蛤育苗空白。灵川、忠门、南日等地新建花蛤育苗池2万多亩,年产中苗2500多吨,为县内及全省各地提供大量优质蛤苗。1983年这一项目获农牧渔业部授予许主民“花蛤土池人工育苗改进二等奖”。1990年建花蛤育苗池1672亩,产花蛤苗1816吨。
  海带育苗 1978年,县海带育苗室投产,苗房面积1000平方米,通过几次技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1990年,培育海带苗2万多片。
  红毛藻育苗 1978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黄春恺,在国营海带养殖场进行红毛藻人工育苗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为国内外首创。
  河蚌育苗 1981年,县水产局林超等与淡水养殖场进行河蚌育苗、育珠,获得成功。
  对虾育苗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县先后兴建对虾育苗室10座,育苗面积4500平方米,年培育对虾苗3.5~4亿尾。1990年培育对虾苗6亿尾。培育淡水鱼苗2500万尾。
  第二节 海水养殖
  建国前,海水养殖品种少,产量较低,1949年,全县养殖牡蛎蛎21139亩,年产1166吨,亩均55公斤;缢蛏4112亩,年产鲜蛏913吨,亩均222公斤。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采取扶持措施,发展海水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养殖品种有贝、藻、鱼、虾、蟹等五大类,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海水养殖的产量也不断提高。1957年,全县养殖牡蛎29135亩,年产3255.7吨,亩均109.8公斤,比1949年增长1.79倍;大蛏6000亩,年产鲜蛏1701吨,亩均283公斤,比1949年增长80%。
  1978年后,随着“两滩”政策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渔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海水养殖发展成为品种多样,生产、育苗、饲料加工等配套的生产体系。1981年,海水养殖面积5万亩,总产量1765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4362吨的51.4%,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由于科技的进步,促进养殖品种增多,面积扩大,单产提高。1990年养殖牡蛎蛎46500亩,年产蛎肉12250吨,亩均263公斤;大蛏19200亩,年产鲜蛏11095吨,亩均578公斤;花蛤7000亩,年产7867吨,亩均1124公斤;对虾8000亩,年产1235吨,亩产154公斤。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95950亩,产贝、藻、鱼、虾、蟹等38683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56.92%。
  一、贝类养殖
  缢蛏 俗称蛏,为县内传统养殖主要品种之一。明弘治《兴化府志》载:“蚶与蛏皆以海荡为田种之”。这一记载距今500多年。民国22年(1933),全县蛏的总产量1998吨,1949年,全县养蛏4112亩,产量913吨。全县养蛏主要集中在江口和涵江公社,占全县养蛏面积60%,养殖潮区多在中潮区到低潮区上半部,由于多年来堵江截流建水库和围海造田,减少淡水注入量,改变海区理化条件,缢蛏养殖单产明显下降,因而养殖面积也随之减少。1959年,全县养蛏面积减至410亩。1979年,涵江公社的哆头、哆中、哆后三村渔民,利用荒废海滩筑埂围堤,蓄水养蛏获得成功,当年,涵江公社养殖1500亩,亩收一级鲜蛏600~750公斤,鲜蛏蛏制干率10~13%,由于蓄水养蛏延长摄食时间和摄食量,产量比潮间养殖法提高两倍,出干率增加一倍,经济价值提高20~40%,因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是年,全县养蛏18300亩,产量4165吨。1990年,全县养蛏蛏19200亩,总产量11095吨。
  牡蛎 俗称蚮,为县内传统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产地分布在湄洲、忠门、秀屿、埭头、北高、灵川、江口等地区,多在海滩垒石养殖。50年代亩产仅100斤(鲜蛎肉)。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生产单位不留或少留亲贝,导致1961至1963年牡蛎总产量大幅度减少(三年产量分别为735.75吨、303.35吨、159.95吨)。1964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留养亲贝,同时做好附苗预报工作,生产很快恢复。1965年,发动社队大力发展条石养蛎,条石养蛎多采用“桥式”养殖、附苗面积大,生长好,亩产可达250~350公斤。因而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当年全县牡蛎养殖面积12500亩,其中条石养蛎占10%左右,总产量2305.2吨。至1978年全县养殖面积达24000亩,其中条石养蛎15000亩,总产量86000吨。1979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简称“县水技站”)与忠门乡乌垞大队合作,进行深水养蛎试验获得成功,面积3亩,亩产400公斤;1979年,县水产部门对传统牡蛎条石养殖法进行改革,推广吊养牡蛎养殖法,单产提高3~4倍,纯收入提高4~5倍。忠门西埔垦区吊养1亩,亩产700公斤。1980年后,全县推广发展自然海区垂下式吊养牡蛎,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技术改革,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养殖面积46500亩,总产量1225吨,其中吊养牡蛎8000亩,年产440吨,亩均产量550公斤。
  杂色蛤 俗称花蛤。1976年,县水技站与省水产研究所在灵川下尾大队试验花蛤人工育苗,至1979年,在40亩土池里附着稚贝40多亿粒,每平方米达13万粒之多,收蛤苗1000公斤,为县内、外花蛤养殖提供种苗。灵川下尾成为省内花蛤种苗基地。当年,全县花蛤总产量35吨。1984年,兴化湾近海发现大量巴非蛤,1985年捞获10000多吨,以后逐年减少,1990年巴非蛤已少见。1990年全县花蛤养殖7000亩,年产7867吨,亩均1123公斤。
  二、藻类养殖
  紫菜 俗称乌菜,也是县内传统养殖品种,分布在南日群岛、湄洲岛、鹭鹚屿等地。
  1964年以前,紫菜仅停留在岩礁菜磹增殖。1965年,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当年全县养殖紫菜205亩,总产151450公斤。1974年,全人工采苗获得成功后,养殖面积迅速发展。1978年2月,县水技站与忠门乌垞紫菜养殖场共同研究设计紫菜定脚养殖法,把原紫菜脚架由毛竹改为石条或水泥桩定脚,浮子的材料由竹筒改为塑料,经当年大面积试验,表明垂下式DF筏对海区有广泛的适应性。1979年,县内全面推广应用,全县养殖紫菜4254亩,总产730吨,亩产175公斤。之后,面积逐年扩大,1990年,全县养殖紫菜面积10600亩,比1979年扩大1.49倍,年产量1174吨。
  海带 1958年,海带由大连南移福建,同年在埭头翁厝创办海带养殖场,平海乡江堤村、南日乡岩下村也同时试养,试养面积共182亩,年产干海带34.0吨,亩均191公斤。从此,莆田始有海带养殖,但种苗仍从外地购进。1968年,在平海乡江堤村筹建海带育苗室,1978年投产,年育海带苗1.5万片,从此海带养殖迅速发展。1979年,全县养殖4200亩,总产3004吨,亩均750公斤。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养殖海带4200亩,年产4950吨,亩均1178公斤。
  三、对虾养殖
  1980年,忠门镇在西埔围垦区内建对虾养殖池六口,面积共600亩。当年投产,年产对虾21吨,虾苗由闽东购进。1983年,乌垞大队在围垦区内进行小面积养殖。随着虾苗由人工大量繁殖,南日、东峤、埭头等地相继养殖对虾,面积不断扩大。1986年,在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养殖面积由1985年的850亩,发展到2228亩,总产量141吨,产值达280万元。1989年,因国际市场的影响,对虾养殖出现滑坡,县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和行政管理,提出“保面积,降成本,增效益”的对策,在忠门镇岳秀村对虾养殖场试养300亩双季对虾获得成功,每亩增产100公斤,亩增收3000元,同时还采取虾蛤混养,虾蛏混养等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虾池利用率。1990年,全县养殖对虾8000亩,其中双季对虾养殖3500亩,虾蛤混养350亩,虾蛏混养150亩,总产量1240吨,亩均150公斤,最高亩产280公斤,总产值3100万元,加工出口200吨,创汇152万美元。
  四、网箱养殖
  1985年,在忠门镇乌垞综合场、灵川下尾开始网箱试养石斑鱼。尔后,南日的万峰、港南也进行真网箱养殖。1990年全县网箱养鱼110个标准箱,主要养殖石斑鱼、真鲷等,年产量40吨。
  第三节 淡水养殖
  五代时,境内就有池塘养鱼,但一直到建国前,县内淡水养殖面积不大。
  建国后,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1954年,晋江专署水产局在涵江铁灶创办县淡水鱼种场,面积18亩。1958年创办望江养鱼场,面积1700亩,1959年获国务院“有水皆养鱼、处处鱼米乡”锦旗一面。1960年,在白塘、土海、黄石、城郊、涵梧、东圳水库等地相继创办淡水养鱼场。同年家鱼人工孵化成功,为淡水养殖提供优质鱼苗,同时实行“水、苗、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养鱼方针,淡水养鱼业迅速发展,至年底,全县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鲜鱼215吨。
  1978年起,先后引进罗非鱼、古巴牛蛙、埃及塘虱、罗氏沼虾等新品种,同时进行鳗鲡养殖和稻田养鱼试验。当年,实施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罗非鱼养殖大面积推广项目,全县推广面积1587亩,年总产量600吨,产值180万元。水库捕捞技术也从简单的钓、缯发展为三重刺网电赶围捕。1990年,全县淡水养殖面积31457亩,总产量4426吨。
  一、池塘养殖
  建国前,县境内只有零星的池塘养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为草鱼、鲤鱼、鲫鱼等。
  建国后,池塘作为水利设施,面积大量增加,但由于苗种依靠“江苗”,养殖面积发展受限,60年代“家鱼”人工育苗试验成功,促进养殖生产的发展。1978年后,随着农业体制改革,池塘养鱼有较大的发展。
  1979年,县外贸公司引进日本设备、技术,与涵江公社鱼场合资,在涵江新港创办全县第一家鳗鱼养殖场,面积22亩,当年出口成鳗24吨。1982年,创办江口中心养鳗场,面积23亩,当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3106亩,产量250吨。尔后,境内养鳗业大兴,至1986年,江口、梧塘等地在省外贸部门的支持下,投资新建养鳗场8个,面积157亩。1985年初,投放鳗苗1326斤,当年出口成鳗356吨,存池251吨。是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4309亩,产量1032.9吨。1986年,由世界银行贷款和金匙集团投资新建养鳗场15个,面积549亩,投苗6114斤,当年出口成鳗872.98吨,存池736.29吨,年产值4203.34万元。1990年,全县他塘养鱼面积4832亩,其中渔业专用塘1731亩,养殖品种从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发展到养殖罗非鱼、鳗鲡、埃及塘虱、古巴牛蛙、虎纹蛙、中华绒螯蟹等。养殖技术从单一放养发展到多层次多品种混养。当年全县总产量3042吨,其中鳗鱼1415吨,产值2875万元,出口成鳗800吨,创汇560万美元。
  二、河沟养鱼
  县内平原地区河沟纵横交错,共有水域面积2.2万亩,宜于淡水鱼养殖。建国前,没有人工河沟养鱼。
  建国后,随着水产科技的进步,河沟养鱼逐步发展。50年代,建立土海、白塘、显应三个河沟养鱼场,面积3000亩,年产鲜鱼35吨。60年代建立黄石、城郊、涵梧、显应等四个养鱼场,养鱼总面积达17300亩。1978年后,淡水养鱼多由个体专业户承包经营。1980年,全县有河沟养鱼面积11430亩,至1990年,全县河沟养鱼面积6000亩、网箱1500个,年产鲜鱼215吨。
  三、水库养鱼
  东圳水库养鱼场水域面积1.8万亩,水质优良,为县内淡水养鱼重要基地。1960年4月,水库建成后即建立养鱼场。1961年投放鱼苗190万尾。1962年投放自育鱼花170万尾,鱼苗30万尾。1966年库内捕鱼136吨,1967年投放自育鱼苗120万尾。1973年7月,遭台风暴雨袭击,库内水位猛涨,大量鱼群随洪水从溢洪道流失,年产仅6.5吨。1986年,推行承包责任制,坚持“自繁、自育、自养”原则,引进脉冲电赶鱼群捕捞技术,产量逐渐上升。1987年投入3寸以上鱼苗219.07万尾,创年投放量最高水平,至1990年止,共投放鱼苗2197.6万尾,1990年捕鱼90.5吨,产值28.79万元,比1985年增长1.8倍。东圳水库养鱼场现有鱼苗池104亩,青饲料基地130亩,机动捕鱼船3艘、网船8艘、脉冲电赶鱼具2套、高12米的三层刺网20张、高3米的三层刺网15张、高20~25米的闸网25张。
  其他水库养鱼1958年后,径里、桂山、鉴楼、红山、石塘等水库开始养鱼。1958~1981年,径里、桂山两水库养鱼收入仅3194元,1982年后,建立专业养鱼捕捞组,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投入大规格鱼苗7.92万尾,1990年,亩产12.8公斤,年产鲜鱼10.4吨。至1990年,这些水库共有养鱼水域面积2500亩,年产鱼15吨。
  第四节 养殖场(公司)
  县淡水养殖场 位于涵江白塘,1958年创办,当年,接收1954年晋江专署水产局在涵江铁灶创办的莆田淡水鱼苗场。1961年收归晋江专署水产局,1965年再次下放,由县淡水养殖场经营。县淡水养殖场下辖铁灶淡水鱼种场、白塘养鱼场、土海养鱼场、集奎养鱼场,养殖面积共4000亩。1981年土海养鱼场下放给笏石公社管理。县淡水养殖场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大量的鱼苗、鱼种,同时开展养殖捕捞技术及鱼病防治的指导工作。1990年县淡水养殖场 有干部4人,职工27人,年产鱼苗4500万尾,成鱼养殖面积900亩,年产鱼12吨,产值4.8万元。
  县贝类养殖场位于涵江哆头,1956年由福建省水产局创办,下设忠门双园、江口郊上二个分场,以养殖大蛏,培育蛏苗为主,同时对全县贝类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方面起了示范作用。1958年下放给县水产局,1963年停办。
  县海带、紫菜、红毛藻养殖场 1958年在埭头翁厝创办县海带养殖场,次年迁南日石盘(今址),养殖面积80亩,职工18人。1971年至1978年与平海海带育苗室合并,改称县海带育苗养殖场。1976年原南日山初海带育苗室改建为紫菜育苗室,1978年进行红毛藻人工育苗试验。1988年,全县拥有紫菜育苗面积3000亩,红毛藻育苗面积1000亩,1990年养殖场有职工38人。
  县海带育苗室 位于平海江堤,1968年筹建,1972年建成,有工人12人。1978年海带育苗室正式投产,育苗面积1000平方米,培育海带苗15000片,可养殖海带5000亩。1980年扩大育苗面积500平方米,1985年与新成立的县海珍品试验场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至1990年,有在职职工44人。
  县鳗业公司 位于城关,1988年成立,经营鳗鱼养殖、饲料加工、鳗鱼加工、销售等业务。1990年有职工30人,养鳗面积20亩,产量60吨,产值300万元。
  县中华绒毛蟹增殖站 位于黄石,1988年建立,从事中华绒毛蟹苗资源开发及名、优、特和其他水产品的育苗、养殖、试验。1988~1990年,为全省25个县市培殖蟹苗2亿只。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