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侵入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27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侵入岩
分类号: P588.12
页数: 2
页码: 100-101
摘要: 本节详细描述了燕山早期和晚期的侵入岩种类和分布情况,包括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钾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等,以及它们的出露地点和特征。
关键词: 侵入岩 岩体 莆田县

内容

莆田县先后有多期多次火山喷溢,后喷的岩浆侵入原先的火山岩内,形成各种侵入岩及脉岩。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燕山早期(侏罗纪)主要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等,这些岩类在沿海半岛和岛屿,均有大面积分布。
  燕山晚期(白垩纪)的侵入岩,分布面积最广的为石英闪长岩、钾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等四种。石英闪长岩分布于木兰溪干流,由仙游度尾到莆田濑溪河段两岸低山、丘陵。晶洞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埭头大蚶山与鹭峰山及白沙等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忠门镇岱前山及其附近,有零星基性的角闪辉长岩出露。
  此外,在山间盆地沉积有页岩、砂岩等。
  在侵入岩形成的同时及以后,又有多次酸性、中酸性乃至基性的岩脉穿插于火山岩、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之中,内陆多花岗斑岩脉,沿海岛屿多辉绿岩脉。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